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

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

2024-09-02 来源:爱问旅游网
98

继续教育研究

jixujiaoyuyanjiu

2008年第3期

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

丁飞 周华

1

2

(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摘 要:随着我国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也相对下降了,引发了研究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文凭作为筛选信号的作用失真,理性的雇主为了降低筛选错误带来的损失,将根据平均定价原则来确定需求价格,这样导致在同一价格水平下研究生需求量下降,研究生的供给与需求不能自动实现均衡,研究生会失业。

关键词:研究生扩招;教育质量;信息不对称;失业

  一、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就业的现状

(一)毕业生的供需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带来了毕业研究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研究生的就业。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生全国平均供需比约为:2000年1:4;2001年1:2.5;2002年1:2.6;2003年第二季度1:1.4;2004年第二季度仅为1.5:1,即一个职位平均有1.5个人竞争。

(二)研究生的流向失衡和集中化从研究生的报考中就可以看出:报考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考生较多,集中了大部分的考生,而中西部欠发达或经济环境不理想的地区则无人问津。毕业后多数都想留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地区不均衡的问题十分严重,2001年毕业研究生在北京、上海、广东就业者占42.47%,而流向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研究生明显较少。这就使得研究生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难度也比其他地区更大。

毕业研究生的单位流向集中化趋势。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意向主要集中于党政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需要高学历层次的金融单位等。目前,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处于裁员缩编的转型期,政府公务员必须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审查才能通过,这样就更增加了就业难度。

(三)硕士研究生就业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

现在研究生就业更加关注个人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关注工作体验:是否能实现自我价值;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乐趣;是否有发展的潜力。

(四)期望、理想薪水过高

以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为例,在对毕业后期望月薪的调查中:有6.2%的同学选择1000~2000元;4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41.8%的同学选择3000~5000元;10.2%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在现实中,研究生的期望值和用人单位给予的报酬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实际与期望的薪水不符时,研究生就会放弃这次就业机会,久而久之就会没法就业。

(五)女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更为明显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女研究生的数量也在稳步增加,由1999年的在校女研究生占总数的32.2%提升到2003年的39.91%,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研究生就业难,特别是女研究生就更难。由于女生毕业后就面临着结婚生子,这样许多单位为核算自己的人力成本自然会降低对女性的录用,就使得女研究生就业的难度加大。

二、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原因(一)从研究生自身上看1.“被动考研”现象

通过近几年的高校本科扩招,带来了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同时加大了就业难度。为了推迟就业,考研成为众多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动机。《北京晚报》与搜狐教育频道的调查显示,由于毕业生过多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是考研的最大动力。调查中,60%的人明确表示考研是为了提高择业竞争力,有21%的人考研的原因是“择业压力大,先考研再说”,只有16%的人会因为“对专业有兴趣”而考研。

2.自身素质不高

一些研究生学习兴趣不大、自觉性差,加上没有太多的硬性考核,使得好多人没有学习目标。特别是一些跨专业的研究生没有掌握学科特点,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业止步不前。有些研究生的知识面过于

收稿日期:2007—11—28

作者简介:丁飞(1980—),女,汉族,甘肃省临泽县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

 2008年第3期

继续教育研究

99

狭窄,只是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而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得太少。用人单位则更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自身素质低的人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3.自身定位不准

许多的研究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了解自我,不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在哪里,对自己没有客观、科学的评价。在制定目标、就业规划时,定位不准,把自己的“身价”定得过高,使得自己在工作的选择上,由于标准过高而错过就业机会。

(二)从用人单位上看

1.企业用人观念逐渐理性化

成本已经成为现在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重要考虑部分。论应用型,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就不用研究生,这样就可以节约工资成本;论学术研究型,从理论上讲,博士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强于硕士生。并且现在单位已经不完全看重学历文凭,用人单位日趋实际和理性,更看重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强素质高的研究生会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能力弱、素质低的研究生竞争乏力。

2.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文凭筛选理论认为,教育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根据个人能力进行分类的市场信号。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筛选信号是因为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信息对称而言的。所谓信息对称,是指交易双方拥有或者获得均等的信息;而信息不对称,则指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拥有某些信息而另外一方没有拥有该信息,即双方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等的。在研究生就业市场中,研究生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有充分的了解,而雇主则处于信息的劣势,掌握的信息高度不完整。通常,雇主虽然对劳动力市场上应聘者的生产能力的统计分布有充分的了解,但对其具体应聘对象的劳动生产能力却缺乏了解。雇主能够观察到的是他们认为与生产能力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某些特征,比如年龄、经验、教育程度以及其他个人特征等。在这些特征中,教育程度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因而它在劳动力筛选中发挥着重要的信号作用。

(三)从学校看,研究生扩招后的教育质量1.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逐年增加

近几年我国硕士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逐年增加,重点院校构建综合性研究大学的远景规划使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趋近于1:1,硕士生和本科生一样,也开始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2.报考学校和专业过于集中

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120多万考生报考全国800多家研究生招生机构,前63所学

校就集中了51.3%的考生。2007年,从报名人数第一的北京大学到第65名的首都经贸大学,也集中了53.4%的考生。从专业来讲,我国总共有12大学科门类,近400个研究生招生专业。2005年报考人数最多的是法律硕士,前44个热门专业集中了近一半的考生。2006年,前10个热门专业集中了当年近20%的考生。过度的集中使一些考生高分被淘汰出局。而有些学校生源不足,在本校生源无法满足招生计划的情况下,跨专业、跨学校调剂录取,同时高校多以招收报考本校考生为主,那些成绩优于报考本校考生的调剂考生,受到招收名额的限制,最终不能被录取,致使生源平均质量有所下降。

3.研究生的教学模式现在虽然实行了“导师制”,可是随着连年的扩招使得各校的研究生导师紧缺,由从前的一位导师指导2~3名研究生,发展为现在的一位导师指导20~30名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几乎成了“放羊式教育”,很多研究生几乎是处于“放羊”状态。据了解,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对导师所指导研究生的数量进行了限额,但是推广的力度不够。三、解决研究生就业的办法

(一)多对研究生进行就业引导,并建立一系列的国家政策,中西部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并要设法留住人才,从而改善就业流向区域的失衡。

(二)采取措施缓解本科生的就业压力,来改善“被动考研”现象。

(三)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教育,帮助他们建立客观的、合理的自我定位。

(四)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变生育时期给用人单位所带来的一些不利因素,给女研究生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五)加强研究生学业教育,并灌输关注相关专业学习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六)改变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大量的限制导师所指导学生的名额。

参考文献:

[1]孙百才,赵宏斌.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研究生就业:文凭筛选视角[J].高教探索,2007,(3)23~25.

[2]张国宁.研究生就业趋势调查[J].中国研究生,POST2GRADUATES.44~45.

[3]钱舟扬.“考研热”产生的原因、负面影响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72~74.

[4]杨快英.财经类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5)113~114.

[5]王慧娟,赵红霞.当前我国研究生就业问题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05,(4)81~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