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2020-07-05 来源:爱问旅游网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螺山镇中心学校 袁爱兵

摘要:上世纪中叶,教师们仅凭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打天下。教师只要能说会道,写得一手流利的粉笔字,对教材有基本的理解能力,就可以稳立讲台。随着多媒体的介入,教师的老三项基本功(普通话、简笔画、粉笔字)演变成新三项基本功(普通话、电脑、现代教育技术),21世纪的教师是要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全方面、多功能、宽视野”的具有“知识、智慧、能力”的群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深化,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用“过了头”,从而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现在的教师不是不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而是运用过了头,甚至形成了对课件的依赖性。在教学中多媒体运用要适当适度,多媒体应该在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

关键词:优化教学 ,提高效率,有效,辅助,依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正悄悄地对人类的社会进行着一次技术改革,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的发展与深入。而它的诞生同样也在悄悄地影响、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相融合。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有着更强大的优势和显著的功能特点。丰富的表现力、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支持协作式学习、提供虚拟化的教学环境和提供良好的教学管理功能。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对优化教学的主要作用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运用信息技术,更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研究性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鼓励少数基础较好的同学独立进行研究。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通过各种媒介如光盘、书籍尤其是网络收集整理资料。例如:在学习《鸟》这节自然课上,授课教师就很好地理顺整合了各种信息资源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和帮助。这堂课主要介绍的是鸟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教师制作的课件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1、背景阅读。从

森林着眼,牵引到鸟的生活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阅读空间。2、音像资料。教学时教师出示一组思考题,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思考题,确定研究目标,然后通过课件进入音像资料部分,自由选择图片、动画、录像等内容观察鸟的生活,归纳出鸟的生活习性。3、拓展性阅读。这里是鸟类生活的资料库,一个全新的从国际互联网上下载的多媒体世界,鸟类的趣闻轶事,无所不有,学生兴致勃勃地在资料库中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自己拿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而且能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和提高,把书本知识变出自己的精神财富,促进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后顺利地制作出图文并茂的网页,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个性,而制作网页的过程本身又是一次综合素质全面展示的过程,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还能通过优势互补促进全体学生智力的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提高学习效率,节约上课时间。

在我们原有的教学中,老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和教学挂图的张贴等等,往往占用了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和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在“超文本”状态下,只要操作鼠标,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容易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的构建。我们发现通过课件的教学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几何问题,并且教学的时间也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节省了许多,从而使课堂中更多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激发创新思维,营造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寻求一种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最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心理,孩子的创造思维火花才能迸发出来。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在一定的音乐氛围中进行学习,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根据这一原则在多媒体课件中配上适当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数学教学新内容的引入时,可以通过媒体播放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先想象,各抒己见,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最后通过归纳再下结论。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什么是公平》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随意展示一些小物品,让学生自由地设计游戏。学生非常喜欢轻松、好玩又有挑战性的活动,于是纷纷开动脑筋自己出题目。这样在愉快的一节课过后,学生不仅学到了东西,还锻炼了想象力,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5、激发学习兴趣,刺激学习需求。

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集文

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更易体会到事物的本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可以说,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如“轴对称图形”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蝴蝶、挺拔的雪松和火红的枫叶,然后再利用计算机演示各种轴对称图形的重叠过程,在学生专注的目光中,他们深刻领悟了轴对称图形概念中的重点词“重合”及“对称轴”的含义。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应重机器、轻教师,不分课程内容,过分依赖媒体技术。不应僵化地使用现代化媒体,忽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甚至教师成为现代媒体课件的播放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课件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应丧失的。如一位教师在讲《爱好与兴趣》一课的公开课时,为了体现其教学上的“独具匠心”,安排了部分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本来这样的安排也无可厚非,但由于是预先设计好了的“精彩”,学生的汇报展示无一例外地烙下了“人为操控”的痕迹,不但没有对整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还有矫揉造作之嫌,显然是教师在操控教学信息时,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师生关系处理不当的结果。

2、过分的依赖性。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虽然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远没有虚拟的网络世界所提供的空间那么广阔,但对学生感观上的吸引力还是足够的。因此,尽管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基本上是主动化和个性化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过于依赖多媒体,而主观意识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a、感悟上的依赖。多媒体作为展示工具,能展现语言所无法描述的场景,虽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确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其局限性在于无法像语言一样自由地传情达意,无法表达出画面背景后的深层次的东西。因此,在这样的场景下,学生往往不能对文本内容形成真实的体察和感悟。这种依赖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为明显。b、感受上的依赖。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看重了多媒体的展示效应,设计教学活动时偏离了重心,从而让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感受仅仅停留在画面之内,音效之中,而无法达到更深层次的感受。c、感观上的依赖。学生的视觉、听觉在多媒体形、声、色的轮番冲击下,局限于事物的表象,而缺乏对文本知识的了解与认知。要消除学生对多媒体的依赖,首先要在课件的精用上作文章,要用在画龙点睛之处,用在语言描述所不能穷尽之处;其次是注意在运用多媒体时教师要配合进行深度的透视讲解,只有这样,多媒体课件才会体现其在课堂教学上的价值。

3、偏移教学目标,过分强调中看不中用的、形式上的东西。如一些不恰当的动画等,在使用中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的为宗旨,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例如一位教师在教《鸟的天堂》时,以“网上旅游”展示了多幅鸟的天堂的风光图片,补充有关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城市历史、建筑特色、交通工具等文学资料,把对文章的语言文字审美变成了饱览水城风光的旅游课。这样的教学形式,严重偏

移了课堂教学目标,干扰了学生与文本知识的密切接触,模糊了学科知识的自我特征。

4、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本身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学生做课堂笔记记录困难;课堂信息量大、速度快,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若教师教学组织不当,学生会感觉单调、视觉疲劳等等。

最后,让我们努力去研究这门技术真正的用途、内涵,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使我们能利用好这门技术培养出走在社会发展前列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研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会刊 2、《中小学计算机操作与思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