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三中 顾习华 授课班级高一(1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的第二节,主要内容是掌握判断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理解功的一般计算式W=FLCOSa,并能应用W=FLCOSa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知道做功有正功与负功的区别,理解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2.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功”是本章知识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为了进一步提出“能”这一更为广泛、更为重要的概念服务。做功的过程反映了,能量的变化过程,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功”这一节内容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为后面即将学习的动能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扎实的基础知识准备。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有关“功”基础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问题.但其对功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局限于,力与位移同向、共线的情况。
2.认知水平和能力: 学生通过必修1的学习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有
着一定的学习经验及活动经验,形成了较好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并能在教师引导下低起点、小步距进行探究.抽象思维虽有所提高但其抽象思维能力还需加强,所以在教学中应引入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多的为他们提供生活实例和实验探究活动。
3.任教学生特点: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和外来务工子女,其基础知识普遍较差、思维较活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比较弱,但其优点是踏实、本分、好学。
三、【目标分析】
1.教学三位目标
依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渗透新课标理念,并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通过复习引入初中有关功的相关知识、联系生活情境、观察图片从物理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并能判断生活中有关功的实例及物理意义。
②通过对功一般表达式的探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类比的物理思想方法;会对文字、图形、符号三种语言进行相互转化.
③通过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中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功的判断,理解和掌握功的一般表达式W=FLCOSa,掌握有关正负功的物理意义及有关总功的计算方法.正确利用功的公式W=FLCOSa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并理解有关正负功的物理意义,掌握有关多个力对物体同时作用时的总功计算方法。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飞两个条件;知道W=FLCOSa的适应条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实际问题的处理和计算;知道正负功的判断和作用;能根据公式计算多个力的总功。
难点:关于W=FLCOSa在实际应用中a的判断,有关正负功的理解。
四、【教学模式与教法、学法】
复习引入的教学模式.
教具:ppt教学课件
学生的学法突出观察、探究发现与讨论归纳建构知识网络
五、【教学过程】(略)授课班级高一(12)
六、【教学反思】:
据教学经历和学生反馈,本堂课教学设计操作性强,效果良好.课堂中学生通过魔术情景和实验观察讨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概念教学,对功的概念理解较深入,能判断生活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并能辨别W=FL与W=FLCOSa之间的区别,能很好识别和判断COSa的取值.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功的一般表达式W=FLCOSa和有关多个力对物体做功的总功计算,让学生对其性质和应用的掌握更为牢固,如本堂课中应用实验启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得出功的一般表达式,通过分步讨论共同探究有关总功的计算都说明了这一点.而范例及变式的训练使学生对化归的物理思想方法理解更为深入,逐步形成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规范解题.综合以上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反思:
(1)重、难点解决的方法策略得与失:
根据我班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初中的物理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乐于探究,易于在实践中明确事理,故本节课采用复习引入新课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进行探究、学生讨论等操作活动,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带有操作性、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问题,同时教师适时地引导,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积极状态,形成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掌握功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并能运用其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由已知-----新知-----应用的学习过程。由于自己将学生的层次估高导致本节课未能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全部,缺乏关于总功的计算方法没有按原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2)本节课我认为缺乏学生观察,合作探究的环节
在教学设计中我本来想到了应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教学设计中对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功一般表达式的探索、对功概念的“再发现”,和有关总功的计算,都预设了采用学生在物理情境中观察、讨论探究,合作交流,贯穿在整个课堂.但真正教学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自己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过于估高导致在上课10分钟后,因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按我的设计完成导致耽误了一定时间,为了完成本节教学内容,于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没有按原计划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和讨论。
(3)注重物理思想的渗透
本课的设计注重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类比和化归的物理思想与方法.课堂中,
关于W=FL与W=FLCOSa的关系,实验探究W=FL有限的应用范围过渡到任意角度a下W=FLCOSa结论的成立,充分体现了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
(4)遵循概念学习规律
本课的设计特别强调学生对概念的学习规律,遵循“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形成概念——小试牛刀、辨析概念——应用概念、探究总功”的认知过程,利用学生自主复习初中物理相关知识引入概念,观察ppt图片分析形成初步感知,通过学生朗读概念、动手操作内化概念,小试牛刀、分步探究总功应用概念等环节达成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以上4点教学活动的实现过程需要创设生活情境和图片等信息资料,所以本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优势,生动、具体地再现图片和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物理问题。
教学成功之处: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物理知识引入新课,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搭好台阶将相对抽象的物理问题具体化,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和应用相关的物理知识。
教学中的思索:由于我校学生物理基础相对薄弱,及自己刚刚进入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教学经验还相对缺乏,所以在教学中对知识学习的引导和教学手段方法的处理还存在一定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