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祥龄:三次“华丽转身” 的精彩人生
◆ 王 伟
【徐祥龄,有香港“外展社工之父”之称,在香港专注处理边缘青年问题、开拓外展工作29年。2004年,退休后的徐祥龄和妻子谭翠莲在广东东莞创办了内地首家外来工专业服务民间机构——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致力于外来工及其子女的专业服务。一地投缘,终生奉献。2014年6月15日,徐祥龄先生与世长辞。逝者安去,其社工精神却会令生者永记,激励生者继续前行。】
“东江呜咽、旗峰垂泪,落木萧萧、人心怅惘,依义仁慈亲爱在、共知莞港早传名,英灵驾鹤告天堂、与世长辞永安祥......”2014年6月19日,一场700人参加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东莞殡仪馆举行,社工同仁、民工群体含泪为一位社工老人送别最后一程。这位老人,就是有着中国“十大社工人物”、香港“外展社工之父”、“东莞民工服务之父”之称,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创办人徐祥龄先生。
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员工季度生日会上,徐祥龄先生与社工们一起庆祝生日
徐祥龄,1933年出生,曾在香港从事29年专职社工,是香港地区研究并实践外展社会工作的先行者。2004年,他筹措200万元,在东莞创办内地首家外来工专业服务民间机构——东莞市隔坑社区服务中心。2014年6月14日晚上,他在组织完“乐融杯”新老莞人乒乓球比赛后,晕倒在家中。6月15日16时10分,徐祥龄先生走完了平凡而精彩的一生,永远离开了自己终身为之奉献的社工事业。
徐祥龄的一生充满着传奇,他的职业精神让人感动,他几次“华丽转身”让其人生色彩倍增。让我们一起走近他,聆听他的生命历程。
从顶尖职业运动员到一线外展社工
与乒乓结缘,割舍难分,终身为友
徐祥龄从13岁开始打乒乓球。勤练之下,19岁时,他成为香港地区的乒乓球冠军。当时正值乒乓球运动在香港萌芽,可谓是前途无量的乒乓球选手。然而正处于人生的辉煌时刻,“年少轻狂”的徐先生却果断放弃了作为一名职业球员的人生之路,却开启人生的另一份职业——社工。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也回忆自己当初的选择缘由时,他总会说道:“这跟我的性格有关,若要我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我很快就会厌倦。”也正是由于他性格的原因,没有和容国团、姜永龄等人一同北上加入国家队,也与错过了成为世界冠军的良机,但却成为了香港外展社工实践服务的先行者。
对徐先生来说,乒乓球虽然不是他人生的职业,但却成为了他一生中的快乐伴侣,热爱乒乓球,“以球会友”——成为他人生交友的一种方式,并把体育带来的乐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从社工界退休之后,徐先生重拾球拍参加各年龄段比赛,自1997年起连续参加了4届先进运动会,每次均夺得过金牌(包括60岁组、50岁组、男双组和混双组);1985-2002年的亚洲乒乓球分龄赛共计获得37枚金牌。出于对乒乓球运动热爱和执着,即使在80岁高龄时,徐先生每晚都练球至少1小时。
外展社工——挑战与探索社会工作最前线
1962年,徐先生退出球坛。在徐先生进入感化院工作后,发觉对人的工作最适合自己。于是他在1964年加入香港青年协会,从事具有挑战与刺激性的“外展社工”。
何为“外展”?外展即是通过深入到服务对象的集聚场所,以离散工作方式或康乐辅导等手法开展治疗性和预防性的辅导工作。例如,针对流连于大排档、街角、影院、网吧的边缘青少年群体,社工把服务带到服务场所,与青少年打成一片,成为“朋友”,在交流、谈心和互动游戏比赛中,协助他们处理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难,从而改善青少年的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徐祥龄在赛车、徒手游戏等方面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当然,他也曾遇到黑社会的威胁和追赶。
徐祥龄最初接触的对象是问题严重的青年,但经过两年半的探索,他根据自己总结的经验,提出外展工作的重点应该是针对问题比较轻的边缘青年,协助他们处理学业和家庭问题。
徐祥龄从1964年起就成为一名社工,一直工作到1993年退休。他专注地处理边缘青年问题、开拓外展工作29年,一直走在香港社会工作的最前线。正因为如此,徐祥龄
获得了香港“外展社工之父”的美誉,并于1993年被选为香港首届优秀社工,在1994年获得英女王颁授的荣誉勋章。
2011年春节期间,徐祥龄夫妇到新莞人聚集地向新莞人拜年
果敢试水——从香港走向内地,照亮内地社工路
徐祥龄先生祖籍并不是东莞,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决定来东莞养老。1997年,他和妻子谭翠莲在横沥镇隔坑地区购置了一块地皮,准备盖楼养老。然而,外来工群体的生活状况让徐先生惊呆了:工作很辛苦,每天工作在10个小时以上,周末经常加班和赶货;没有娱乐场所和精神文化活动,流水线的工作压力让他们的身心受到压抑,工余生活更多是在路边闲聊和看电视......这些外来工的境遇,让徐祥龄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原本打算用于养老的房子腾出来,决定创办一家外来工服务中心。
最终,徐祥龄和妻子定居东莞,拿出全部资产,并多分筹措,于2004年投资200万元在东莞市横沥镇创办了内地第一家非营利性的民办外来工服务中心(即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的前身)。
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徐祥龄却发现,在东莞,人们对于“社工”这个名词非常陌生。“很多人看不起社工,也不知道社工是干什么的。还有的人以为社工是社保人员、搞社保业务的。”谭翠莲说,甚至连一些政府官员都不知道,“很尴尬”。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工,徐祥龄夫妇先从相熟的店铺入手,呼吁他们的员工晚上下班后到中心打乒乓球、看电影、唱卡拉OK。
中心创办初期,自然是困难重重,尤其服务对象对中心怀着“质疑”的眼光。但徐祥龄没有放弃,他在古稀之年重拾“外展服务”,采取将服务“送出去”的方式,通过一些外部的活动宣传社工,吸引更多人加入。例如,他亲自制作了一个魔术链,到超市门口摆摊,一边表演魔术链,一边吆喝着让围观者也来参与。谁能连续两次拉起一个环,其他环都能顺利依次下滑一格,就可以拿到奖品。在玩游戏的同时,社工便趁机派宣传单,进行宣传。当时,外来工的娱乐活动非常少,徐祥龄夫妇开展的“外展服务”逐渐吸引了外来工的目光,这个群体也逐渐成为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
要办一家外来工服务中心,摆在徐祥龄夫妇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经费。为了把开支降到最低,每件事夫妻俩都亲力亲为:宣传、文书、甚至清洁、装修……为了吸引人气,徐祥龄和妻子还自掏腰包购买小商品赠给外来工。经过一系列挫折之后,中心逐渐上了轨道。可是,中心的会员又越来越多,资金仍是最大的难题,夫妻俩最终决定动用自己的退休金来维持中心的运作。
“夕阳正能量”——从服务民工到关爱“新候鸟”
捐资助学——圆外来工子女读书梦
从关注外来工到关注外来工子女,是徐祥龄夫妇在莞投身公益的一个转折点。一次偶然的机会,谭翠莲发现,原来很多家庭贫困的外来工子女连读书都很困难。于是,徐祥龄夫妇又义不容辞地做起了爱心助学服务。他们四处找企业家认捐,实在不行就动用退休金,哪怕自掏腰包也要帮助孩子重返校园。因为需要筹款,徐祥龄夫妇每个月至少会回一次香港。谭翠莲说:“在东莞待久了,反而不习惯回香港,每次回去都是住一晚立刻回来。”
10年来,在徐祥龄夫妇的努力下,中心先后资助了超过1300名农民工子女重返课堂,并为超过20万人次的外来工和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时光飞逝,80多岁的徐祥龄早已头发雪白,眼角的褶子又深了几许,而在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享受到免费服务的外来工群体却在逐渐扩大。
“新候鸟计划”——打造外来工子女成长“庇护所”
童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发育、性格塑造的最宝贵时期。然而,因为身心方面的不成熟,这个时期却同时又是人生的“暴风雨时期”和“危险期”。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社工在近年来的社区走访、实际调研和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约束性和自我适应性差,不少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便涌上街头,玩耍、买零食成为他们放学后最主要的活动。他们经常暴露于车轮飞速而过的危险之下,也给家长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如何让孩子安全、健康地度过放学后这1个半小时的“管理真空期”,成为家长最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正是基于此现状,隔坑社区服务中心试点了“新候鸟计划”并进行推广,发展学生的课余兴趣、提升学生的素质。目前,中心在横沥镇、石排镇和凤岗镇已经建成了7个“新候鸟”服务点,逐步形成了“社工—义工—社区”三社联合的“新候鸟计划”社区服务模式。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
后记
徐祥龄先生回顾这些年的经历时,曾将之比喻为“愚公开山劈石,步步皆辛苦”。他经常告诉我们社工的一句话是“社工不是职业,而是终身的事业”。帮助有需要、有困难、有问题的人,是他一生的责任。
隔坑社区服务中心是非营利性民办社工服务组织,虽然从2009年开始,东莞市推行政府购买社工岗位服务,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发展社工事业,但中心每年运作费用都在上百万元,徐祥龄先生一直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保障经费成了他首要考虑的事情。值得庆幸的是,通过徐祥龄先生这些年的人脉和中心的服务口碑,中心也获得了香港及内地爱心人士、组织和企业的支持和爱心捐助,得以维持正常运转。
闲中检点平生事,夜里思量日所为,这是徐祥龄先生平凡而伟大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用亲力亲为的行动,让隔坑社区服务中心绽放光芒。隔坑社区服务中心正如“星星之火”,已在佛山、珠海、江门等珠三角城市点燃。这些珠三角城市都以隔坑社区服务中心为模板,实施“新候鸟计划”,为外来工及其子女提供更多、更好的免费服务。
10年的时间,隔坑社区服务中心逐渐成为品牌,2010年获得“全国先进社区服务中心”称号,服务受到了很多外来工的欢迎。渐渐地,到中心来玩耍、做功课的外来工子女越来越多。徐祥龄、谭翠莲和孩子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都亲热地叫徐祥龄“徐先生”,叫谭翠莲“徐太”。每次听到孩子们甜甜地叫他们,徐祥龄夫妇就会觉得什么苦和累都是值得的,他们做的是让孩子们最幸福的事情。
徐祥龄先生经常说:“只要我身体还行,就不会停止社工事业,为有需要的人解决困难。”逝者安去,生者永记。昨日音容、犹在眼前。往事依稀,泪眼朦胧。徐祥龄先生虽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公益精神和大爱善行却不会消逝。我们也将牢记徐祥龄先生的教诲,坚定前行方向,传承社工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