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记住关于作者的知识点。
2.有感情地朗读,直至背诵。
3.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体味词句,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
2.活动一:了解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
(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时准备的内容——其他小组补充——将重点内容背下来,比一比谁背得快。)
1 / 3
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3.活动二:朗读诗歌
注意朗读节奏,要读出诗中感情。
(师范读——生自读——小组展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活动三:思考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诗中情感。
(1)仔细体味这首诗歌中出现的三句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2)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试举出与这首诗中景物描写作用相似的诗歌来。
(小组选择一句——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小组展示。)
①第一句三种景物写出一片萧飒秋景,造成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
②第二句三种景物则明净,安谧,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似听见,对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羁旅之苦。
2 / 3
③第三句景物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由此可见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大多起衬托作者感情的作用,更有助于表现作者的感情。
例如《泊秦淮》、《春望》等。
5.活动四:检测反馈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朝人。
(2)默写本诗。比一比哪一组默写得好。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