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瓷材料的弹性变形
材料在静拉伸载荷下,一般都要经过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及断裂三个阶段。然而陶瓷材料在室温静拉伸(或静弯曲)载荷下,不出现塑性变形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结束后,立即发生脆性断裂。描述弹性变形阶段材料力学行为的重要性能指标为σ—ε曲线中直线部分的斜率,即弹性模量E。
与金属材料相比,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有如下特点:
1.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比金属大得多,常相差数倍,这是因为陶瓷材料具有强固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缘故。
2.与金属材料不同,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不仅与结合键有关,而且还与构成陶瓷材料的种类、分布比例及气孔率有关。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一个极为稳定的力学性能指标,合金化、热处理、冷热加工等均难以改变其数值。但是陶瓷的工艺过程却对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有着重大影响。例如气孔率P较小时,弹性模量随气孔率的增加而线性降低,可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表示:,式中E0是无气孔时的弹性模量,K为常数。
3.陶瓷材料压缩状态的弹性模量(E压)一般大于拉伸状态的弹性模量。一般说来,在弹性范围内,金属的σ—ε曲线,无论是拉还是压,其弹性模量相等,即拉伸与压缩两部分的σ—ε曲线为一条直线。而陶瓷材料压缩时的弹性模量一般大于拉伸时的弹性模量,这与陶瓷材料显微结构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有关。二、陶瓷材料的塑性变形及蠕变
由于陶瓷材料脆性大,在常温下基本不出现或极少出现塑性变形。金属材料容易滑移而产生塑性变形,原因是金属键没有方向性。陶瓷材料的结合键是共价键和离子键,共价键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饱和性,而离子键的同号离子接近时斥力很大,所以主要由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组成的陶瓷,滑移系很少,一般在产生滑移以前就发生断裂。因而大多数陶瓷在室温下几乎不能产生塑性变形,这是陶瓷力学行为的最大特点。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有些陶瓷材料可表现出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此时,陶瓷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是以蠕变的形式发生。通常,含有玻璃相的陶瓷材料,在高温下承受一定载荷时,会发生蠕变现象,这种行为对于高温结构陶瓷是非常重要的。三、陶瓷材料的强度、硬度和断裂
结合键和晶体构造决定了陶瓷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和硬度,而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则很低。陶瓷的实际断裂强度小得多,一般差2~3个数量级,主要原因是内部存在许多不同大小、形状和分布的裂纹。由于陶瓷的塑性变形能力极差,所以受力时在裂纹尖端容易产生很高的应
力集中,并且材料的裂纹扩展抗力很低,在应力峰值超过一定
的大小时,裂纹很快扩展,发生脆性断裂。为了提高陶瓷材料的实际强度,改善其脆性,目前有以下几种办法:
1.制造颗粒细的、致密度高的、均匀的、较纯净的陶瓷,以尽量减少组织中的各种杂质和缺陷。例如用热压法制造的Si3N4陶瓷,几乎没有气孔,密度和强度都接近于理论值。
2.将陶瓷制成纤维,甚至晶须,可以大大减小各种缺陷产生的机率,能使强度提高1~2个数量级。3.在陶瓷表面造成一个残余应力层,在某些受力情况下(可承受横向弯曲载荷的板材),可以抵消一部分表面拉应力,从而降低了材料表面实际承受的拉应力峰值。由于断裂往往从表面的受拉应力处开始,所以这种残余压应力可以提高陶瓷的强度。制造钢化玻璃就是利用这种方法。
硬度也是陶瓷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陶瓷材料的硬度一般都很高,典型的共价键晶体金刚石的硬度最高。陶瓷和矿物常采用莫氏硬度,或叫划痕硬度,它只反映材料硬度的相对大小。硬度按大小顺序分十级或十五级。滑石最软,金刚石最硬。石英为十级莫氏硬度中的第七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