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缺乏实效性的探讨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缺乏实效性的探讨

2021-10-06 来源:爱问旅游网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缺乏实效性的探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思想政治课优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较多政治课还是观念陈旧、方法单一,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缺乏实效性。为了使教学能达到预期目标并发挥其德育优势,这种现状亟待改变,本文将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当前政治课教学缺乏实效性表现

1、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

从座谈会和个别谈话中,了解到超过50%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喜欢政治课,还说了,上政治课,真烦人,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生命。有的同学认为上政治课根本不用听,书本的条文框框,同学都看得懂。因此,有个别同学还不怕挨批评,当“逃兵”或借故请假等。从全校的出勤统计来看,政治课缺席较明显。从学习情况来看,据老师反映,布置的课前预习,做到的同学屈指可数,并大家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 所以政治课堂上学生积极提问、踊跃发言的现象很难看见。晚自修或自习课上,政治教师也备受冷落,学生有问题请教。对于书本的知识点,要求课后及时复习掌握、特别是期中或期末考前,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考试所涉及概念和要点、记忆和背诵,大部分同学未能完成,甚至一点也不记,问原因:认为概念没用,不想背。对于考试后,教师分析政治试卷,要求订正错误,每班都有相当部分同学只草草一写,或写得很少很少,不按要求订正。任凭老师怎么说,他们仍无动于衷。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都表示对政治课学习没兴趣,不订正没关系。由于对政治课没有积极性,出现了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思想开小差的这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或做其他作业,甚至是搞小动作、看小说、杂志等现象。

2、不能学以致用

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取决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心理“需要”程度。当代中学生见多识广,求知欲强,但也由于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情感不稳定、思想观念模糊等不足的一面。许多学生由于在心理上缺乏这种主观“需要”没有建立正确学习动机,再加上教师课堂上停留在空讲道理、交待知识点模式上,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的作用,如何用。如现在一些学生他们可以成口成章背诵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但在日常行为上往往满口脏话,却脸不改色、心不跳。他们不能把书本的理论学以致用,更多的是不会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解决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更认为现在讲经济的时代,不应讲政治。

二、影响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原因

以上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学生信念及当前考试制度等都有联系。这些因素造成的共同后果是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1、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和考生的考分。教学指导思想上同化于社会上错误认识,只感到只要完成45分钟,只要让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高水平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备课只注重于构思知识的讲解与传播,组织教学只注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成绩的差异。 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上认为成绩优秀就是好学生,平时关心的大多是作业与成绩。同时,传统的教育观念还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就在于加大知识的灌输容量,加大课堂课后的作业量。并且为达到此目的,一些教师强调学生订购各种复习材料,使学生陷入了茫茫题海之中。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收效甚微,而且让学生产生了厌学怕学的情绪,把读书当作沉重的包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应加强研究探索育人的新途径,调动学习主动

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2、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呆板,一贯地是上课钟响了,教师走进教室起立、坐下 。简单地复习旧课后,导入新课(简要说明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讲授新课,我问你答,归纳作业。一堂课均是一张口在动,满堂的讲,讲概念、讲重点、讲理论、讲事例、讲问题的标准答案,一直地讲到“让学生没有答案走出教室”。这样,学生只能跟着教师思维转。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静听,接受服从,不敢怀疑,学生成了学习机器。在课堂上“问”的权利被教师所垄断了,而且教师的问大都是成了检查学生背书本记答案的一种方式,或是诱导学生的思维沿着事先确定的“行进路线前进的策略。更有甚者是把提问用来惩罚那些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学生的杀手锏。不仅,教学中不管教材如何调整,几乎都是一个模式,更有甚者是用“我抄黑板,你抄笔记”来代替讲授和引导。这样导致结果是:教师在课堂上自导自演,把学生纯粹当观众,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及潜在发展的可能性,忽视了学生独立的有益的新颖的认识、观点、看法,并表现出对教材内容理解的权威,没有平等心态对待学生。这样,就以教师的言行淹没了学生活跃的思想和聪明才智,学生成了被动吸收器。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感到压抑,教师也十分疲倦,缺乏活力生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尖锐指出“满堂灌”是强迫学生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脑筋去使自己变聪明,其结果是造成了大多数人都没有知识。

3、现行以考查学生知识为主的考试制度的影响

由于应试教育,全社会普遍存在着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做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并且把它与教师的工资评比、晋级挂钩。所以教师教学目的是期望学生

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学生勤奋学习目的是希望考试中得高分。考试出好成绩,教师自然风光优秀,学生理所当然成了好学生,因此,让学生考试获高分,特别是中考或高考获高分,则成了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追求的唯一目标。又加上中考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记忆了多少知识,忽视了考查学生能力,且一考定终身,从而导致大部分教师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教师灌知识、学生背观点上。我们教学课堂中会听到教师对学生说这个题目很重要,中考可能会考,请大家把答案背起来,这类型题目,在XX年考过,请记住它的解题方法。 甚至部分教师也有了到总复习时,全面整理一套答题要点就行了的观点。 学生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别的技巧,死记硬背是个宝,平时不花或少花时间和精力,只要到时读一读、记一记,突击一下就行了。现在中考改革后,又让开卷考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认为学不学没多大关系,考试时,带着课本和资料抄一抄就行了。 又有人认为,政治是副科,开卷考轻松,学不学,考好与否都没关系。这样,无疑会降低了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甚至将弱化了思想政治的课程地位。

4、学生信念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不愿学政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离得太远,与实际沾不上边。认为政治课教学是强制教化不真实,对认识真实的社会没有帮助,与现实社会有距离。比如在一次学生崇拜偶像调查中,有较多的学生把比尔.盖茨、克林顿、香港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等做为英雄和偶像,很少学生再把周恩来、孙中山,甚至袁隆平当作偶像。问原因,学生很快反映:市场经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社会竞争又如此激烈和残酷,而和我们政治所讲的平和、谦恭的美德是不相符的。政治理论也不能创造出社会财富、经济效益,那我们背这些理论有什么意义?

三、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从以上的表现和原因,我们可以得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缺乏实效性归根到底是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最根本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是要让学生想学、爱学、乐学、会学。

1、政治课要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想学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保持生命力和增进吸引力的基本支点。首先,用丰富、鲜活事例吸引学生 。在教学中应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入课堂,提供丰富鲜活感性材料,使课堂随时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如:可结合福利彩票、SARS、神州六号、连战访问大陆等时事热点话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评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其次,应着眼于学生实际。如在七年“生命需要关爱”教学中,我从学校实际出发,发动学生为保护校园环境设计一些人文的警示标语,经大家评选后,把其中较有创意制作成警示牌,放在校园适当的位置上,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维护了《思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还要着力于学生发展的实际,在教学中多利用名人名言以及新教材的议一议,想一想的栏目,如“日常生活中个体经济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在择业中的观念偏差表现在什么地方”。从而更好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分析教材,在社会调查研究中主动学习理论,进而把理论消化成自己觉悟和行动,从而提高政治课的教学功效。

2、努力构建、深化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营造民主和谐愉悦课堂气氛。

首先要重视情感交流。政治课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初中生是情感急剧发展时期,对他们来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通过座谈了解到有半

数以上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政治课学习影响很大,他们欢迎责任心强、情感丰富、具有广博知识、语言幽默风趣、教学方式恰当的政治教师”。如果政治教师本身缺乏情感感召力和人格魅力,政治课教学效果必大打折扣。因此政治教师须重视日常师生间情感交流与培养,教学活动中,必须融入自己感情,真诚去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问题,耐心细致地讲解、和风细雨教育。真正使学生觉得政治教师可亲可敬从而将情感迁移到教学上,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其次多理解和信任,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须把信任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决不轻视挖苦讽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用热爱与尊重学生的言行去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同时,我们还要努力完善自我,因为教师完美品德,渊博知识是博得学生信任和喜爱,创造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关键,只有和谐气氛,学生才能 放松思想敢于“讲”和“议”表达自己看法,激发自己的热情。

②课堂要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交融情理

当前是政治教学中存在的较普遍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政治课教学取得重大突破的“瓶劲”。而不同情境学生心理就会表现出不同状态,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学生、不同内容、不同环节灵活设计相应的情境,为激发学生兴趣。如七年级思品《珍爱我们生命》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求生知识和方法,我设计了以下情境:情景1、在放学路上,有人向我收取“保护费”,我会——;情景2、上课时,我们所在教学燃起了熊熊大火,我会——学生非常踊跃说出了自己的反应、想法。等他们说完了再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明白:在遭遇意外险情时一定要冷静,以保全生命为前提,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要求学生课后查找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并分析正确与否,让他们把课堂的“激情”带回家。还可以通过和学生一同制作政治课件,用多媒体展示,使书本理论形象化,生动活泼,让学生在笑声中、在动态中展示中接受知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积极思维,提高兴趣。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会学。

当今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尽力提供学生终身发展的条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策略,就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就必须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解放学生、解放课堂。它对培养学生会学、乐学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它能极大扩展了学生在思政课堂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营造了有利于师生全面互动环境,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培养兴趣、探索知识、探究真理,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乐园。

同时,还应当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改革,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和组织信息资源创设多样化的,更为亲切、生动的探究学习情景,扮演学生帮助者的角色。要让问题挑战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找到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提问,允许学生疑问,引导学生的想法,甚至是与教师、教材的看法、讲法和观点不同。如,讲一国两制,台湾问题时,可让学生对台湾的地位,大陆对台湾的政策,台独行径等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提高认识。这样,就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从讨厌枯燥政治课变为喜欢生动有趣的政治课。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深入了解学生,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做到愿学、乐学、会学,让课堂真正充满无限的生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