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与内生五邪之辨
六淫与内生五邪之辨
六淫,是指自然界“六气”变化异常而成,属外感致病因素;“内生五邪”又称“内生五气”,因其名称与病理变化、病证特点与六淫有雷同之处而名之,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1.病因与病机概念之别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是古人对一年四时正常气候变化的高度概括。六气是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条件,而人类在其长期生活过程中亦适应之。但如六气变化出现太过或不及,或因人体适应调节能力下降,则可致人发病,此时则称之“六淫”。《内经》认为,六气是外感性疾病的主要病因,指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由此,“六淫”是一个病因学概念,泛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致病邪气。
内生五邪,又称“内五气”,是由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而形成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变化。因其类似于风寒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病起于内,故称“内生五邪”。可见“内生五邪”是一个综合性的病机概念。它反映了中医学在认识人体病理变化过程中,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为主导,借助“援物比类”的方法,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所以,“六淫”与“内生五邪”虽然从认识过程来看有着相同之处,但在概念上却有本质区别,一为病因概念,一属病机范畴。
2.病证与临床表现相异
六淫与内生五邪从发病机制上、病机之表里虚实变化、症状表现上多有不同。外感六淫属外邪,致病首先袭于表,侵犯途径由外而内,故所致病证称外感病。内生五邪是机体自身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致为病,病由内生,属内伤杂病。从病机特点看,六淫致病初期多见表证,如恶风(寒)、发热、鼻塞、头痛、脉浮等,多属实证;内生五邪致病,由于病起即为里证,因病变脏腑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病机变化,如肝阳亢逆变动为风,脾肾阳虚寒从中生,脾虚不运湿浊内生,津亏化燥等内生诸证,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亦有实证,但一般无表证。症状表现各有特点。外邪致病,其病证表现一是具有表证特征,二是取决于邪气的性质。如外风证因风邪易袭头面肌表阳位,具清扬开泄之性,症见恶风、汗出、头痛等;内风则以病位在肝,肝阳亢逆变动生风而症见掉摇、震颤、眩晕、抽搐等。
3.外感六淫与内生外邪的联系
外感六淫与内生外邪虽然有种种不同,但二者之间亦有一定的联系。其一是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中医学在论述发病过程时,强调正邪两方面的作用,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发病的条件。六淫致病往往是人体调节适应能力降低而乘虚侵袭为病。如内有脏腑阳虚,则易受外寒侵淫;脾虚湿浊内生,易招致外湿来犯。故《金匮心典·痉湿暍篇》说:“中湿者,亦必先有内湿而后成外湿”。反之,邪盛则伤正。六淫侵袭,损伤正气,脏腑功能失调,内邪由生。如寒邪直中少阴,伤及肾阳,寒从中生;外感湿邪,困阻脾阳,脾不化湿,内湿由生。其二是临证表现有一定关联性。如外感寒邪致病,寒盛则伤阳,尤其寒邪直中,伤及脏腑阳气,既有寒邪致病的特点,又呈现脏腑阳虚里寒的特征。即《类证治裁·伤寒证治纲领》所谓:“伤寒证,有表寒,有里寒,……何谓里寒?凡伤寒不由阳经传入,而直入阴经者,手足厥冷,脉微细,下利清谷,名曰中寒,仲景所谓急温之,宜四逆汤是也”即是。又如外湿与内湿,虽性质不同,但湿易困脾,阻遏气机,而见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腻不爽,腹泻便溏等证具可见之。
可以认为,外感六淫与内生外邪,有病因与病机变化本质的区别,其发病过程及证候表现均有不同,故以“外”“内”别之;在证候特点上皆有类同自然界风寒湿燥火之征象,是以外感之“六淫”、内生之“五邪”都以风、寒、湿、燥、火名之。
外感六淫属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称之为外邪,而内生五邪,则是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属病机学范畴。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及其病理反应相似,但为区别于六淫之外风、外寒、外湿、外燥、外火(热),故冠以“内”字,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的临床表现,一般都没有表证,多表现为或虚证或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作用于机体后,引起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多有表证,而且多属实证。单纯暑邪伤人,一般无表证可见,但常兼湿邪,称为暑湿,则有表证。只有外邪直中时,才径见里证。
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一为致病因素,一为病理结果,虽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六淫伤人,由表人里,损及脏腑,则易致内生五邪之害。内生五邪,脏腑功能失调,则又易感六淫之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