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出版社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出版社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2023-05-22 来源:爱问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出版社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作者:杨丽贤

来源:《现代出版》2017年第05期

摘要:本文对高校出版社在出版方向、创新、人才等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提出通过依托所在高校整合出版资源,拓展多种出版和销售形式,完善人才及薪酬管理制度等对策。

关键词:高校出版社;发展困境;资源整合

2010年,我国各高校出版社根据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开始建立起产权明晰、事企分开、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更加充分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在改制成为企业后,高校出版社较之前能更加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运行机制。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版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已然过去,新技术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也在不断加速出版专业人才流失,这使曾经未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高校出版社,面临更多更严峻的发展挑战。 一、高校出版社面临的困境 1.出版定位方面的困境

当前大部分高校出版社存在出版方向定位不准,缺乏特色的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都极大地丰富和便捷了,海量信息一方面增加了受众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受众筛选有用信息的时间成本。在出版领域,在出版物十分丰富的今天,谁能有效确立自己的出版品牌,根据受众的分众化特点选择自己的目标受众,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但大多数高校出版社没能找到明确的出版定位,什么样的选题热门就跟风出版什么,什么样的品类利润率高就投身什么。这虽然可能在短期内给出版社带来一定的经济回报,但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必然会稀释出版社的品牌价值,不利于长远发展。 2.创新方面的困境

高校出版社—直都备受创新问题的困扰。高校出版社承担着高校教材与科研成果的转化重担,这种责任使得高校出版社的产品相对于其他出版社而言特点鲜明,但从另—方面来看,这也使得其创新力度欠缺,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选题结构固定,高校出版社的选题主要以教材教辅、职称考试为主,这是高校出版社的出版优势,但同时也体现出选题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高校出版社之间的选题重复率高,无法体现产品特色;第二,营销模式、手段陈旧,基于体制背景限制,高校出版社不仅要遵循市场竞争规律,同时还受学校制度制约,在营销模式、营销手段上都有所限制,难有创新。 3.人才方面的困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世纪,人才已经逐步取代资金而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要素,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以拥有大量优秀人才、人才队伍稳定为基础。而目前的高校出版社在人员管理上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岗位吸引力不强、薪酬结构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使得高校出版社人员流动性大,缺乏稳定性,从而导致高校出版社人才培养成本大、管理成本增加、员工士气降低,尤其是关键岗位员工的流失,会使高校出版社核心竞争力降低,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解决高校出版社发展困境的对策 1.依托所在高校,整合出版资源

选题策划是出版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选题策划做得好,就为一本书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其他类型的出版社相比,高校出版社最大的优势在于背靠高校,天然地与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等有紧密的联系,这些都是优质而丰富的作者资源储备。高校出版社可以依托这样的作者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挖掘特色领域内的专家学者,策划高质量、高水准的选题。例如,四川大学出版社紧紧围绕学校特色,同四川大学古籍所的专家一起,开发了《儒藏》《司马光全集》《宋代传状碑志集成》《周必大全集》《两苏经解》等古籍方面的选题项目,其中的很多项目因质量高、特色明显,获得了国家级或省级重大出版项目资助。而与学校著名城市研究专家合作策划的《中国城市通史》项目,更是因为研究时问长、内容涵盖丰富、质量高等入选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这些选题策划,一方面沉淀了相关研究成果,提升了出版社的形象,促进了出版社的品牌建设,给出版社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另—方面也因选题项目质量高、销售成绩好,给出版社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利益,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2.拓展多种出版和销售形式

毋庸置疑,出版融合是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对此高校出版社应当主动作为,适时采取新技术、新手段,加速出版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出版形式。当前高校出版社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虽然已经意识到出版融合是出版社的必经之路,但因对纸质出版的依赖性过高导致无法集中精力探索新的出版形式。以四川大学出版社为例,在此方面,其在对自身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在四川省高校出版社联盟的支持下,着手建立省数字出版平台;同时,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共同投资建立互联网出版服务平台。而在销售形式方面,除了传统的销售方式外,四川大学出版社还在电商销售、网络团购等方面加大了推广力度。此外,四川大学出版社还将背靠的大学作为重要的销售阵地,利用互联网开拓学生客户群体。 3.完善人才发掘及薪酬管理制度

作为企业,高校出版社的多数人员来自于市场招聘。但长期以来,受学校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出版社在人才引进和管理上都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其实,高校出版社背靠的母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就是一个极佳的优秀人才储备库。高校出版社应不断加强同学校各人才培养单位的联系,根据自身需要,有针对性地深挖潜在人才并以适当形式加以培养。以四川大学出版社为例,在人才招聘方面,其在四川大学的相关学院都建立了实习基地,给需要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这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就近的实习实践机会,另—方面,出版社也可以通过此渠道发现优秀人才,并进行长期的社外培养,使其毕业后即能成为相对成熟的员工。相对于在社会上招聘优秀人才来说,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才培养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在减少人才流失方面,四川大学出版社不断优化薪酬结构,提高绩效在薪酬结构中的占比;注意公平、公开,在薪酬上实现编内员工和编外员工无差别待遇,并不断提高年轻编辑的餐补、住房公积金、交通补贴等福利薪酬,提高他们的满意度;畅通合同制编辑的职称晋升渠道,为他们提供宽阔的上升空间,加强他们对出版社的归属感。 (杨丽贤,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副编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