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赤壁》教材分析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赤壁》教材分析

2020-11-15 来源:爱问旅游网


《赤壁》教材分析

《赤壁》这首诗是诗人杜牧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这一著名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三国能鼎立,赤壁之战则在这个历史关键时刻起了决定性作用。赤壁之战的过程和结果众所周知:孙刘联军通过孔明借东风击败了曹军。

很明显,诗在这里以地名为题,实为作者怀古咏史之作。杜牧的咏史诗,是唐朝此类诗歌的巅峰。笔力刚劲,哲理深沉,形象生动,让人叹为观止。但作为咏史诗,杜牧的咏史诗也难逃一般咏史诗的樊篱。因此,《赤壁》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和作者对自己主观感情的表露。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也不再是作者关注的对象,历史的兴亡感才是本诗所要表露的情感,只是表露得形象含蓄而已。这种含蓄又成了杜牧咏史诗的另一个特点。

诗的前两句叙事,从眼前“沉沙”的“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的兵器。)经六百余年沧桑历史而“未消”的史实,点出赤壁曾有过战争风云,同时也暗寓了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慨。而面对逝者如斯的江水,手持沉沙多年的折戟,诗人心绪难平,借这江水“磨洗”了的折戟辨认,不曾原想手中之物居然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

两句虽同为叙事,但是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为联想,为虚。这种虚实结合,给读者无限的想象和联想:三国的赤壁之战又蒙太奇般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脑海。这种历史的“重温”和“回顾”为后文两句的论史抒怀作了铺垫。

诗的后两句议论。诗人一反传统看法,在他人眼里铁定的史实面前,援疑质理,引发议论。这两句议论反映出诗人在历史动荡的晚唐中敏感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史识。在作者

眼里,他首先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诗人认为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类似于“东风”的机遇。如果这种“东风”不给周郎方便,那么铜雀台这种重台密阁将“锁”住了“二乔”的美艳之躯了。“二乔”在这是首诗已经有个新的含义了,指的是东吴的前途命运。如此,作者用一个表假设条件的复句,写出了东吴的败亡,曲折地反映出他壮志未酬,同时这两句议论还表明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首先在于叙事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叙事又虚实相生,前两句叙事为后两句议论作铺垫;后两句议论深化前两句叙事,突出主题。其次,在写法上,本诗以小见大。用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深刻警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