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论文农业发展论文基础设施论文
四会市当前水利工程存在问题及发展重点思考 [摘要] 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农业稳产增收的基本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加快给水利工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利工程存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四会市当前水利工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水利工程今后发展重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 存在问题;发展重点 1、前言
四会市地处绥江下游,全市现有堤围57条,堤长258公里,水库山塘356宗,总库容1.25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2宗,小(1)型水库11宗);引水工程354宗,引水流重21.63秒立方;电动排灌站169宗,总装机容量1.94万千瓦以及其他水利工程设施一批。这些设施都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
21世纪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是:调整治水思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要统筹计划、综合治理,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与保护;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努力探索和实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现代水利,实现由工程水利向
1
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但由于现有水利工程分散零乱、效率低、渗漏严重、产权不明、管理机制不顺等状况与21世纪水利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重点分析水利工程的现状,明晰新时期水利工程的特色,提出与时俱进的水利工程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
4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所起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转变传统水利观念,扩展农村水利服务范畴,加快制定相应管理政策,让水利工程管理走上健康稳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深刻认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江河防洪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村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水利事业迎来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实现恢复性增长,农业用水效率效益不断提高,农业抗旱减灾成效显著,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实现国家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农民收入七年持续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管理好通胀预期作出了突出贡献,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与农业稳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艰巨任务相比,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关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生产的诸要素中,水利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
2
在40%以上。目前,全国仍有一半耕地缺少基本灌溉条件,现有灌区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薄弱,稳定增长的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种种因素叠加存在,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大硬伤;农业用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仍然是制约现代农业建设的突出软肋;农村水利设施发展落后,仍然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水利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改革滞后仍然是水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障碍。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必须进一步加快农村水利改革发展,把农田水利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摆在农业发展突出位置,把发展节水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增强农田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工程来部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来实施,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来推进。 农田水利建设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追寻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水利事业每一次大发展,无不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紧密相连。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促进了大江大河的治理;60、70年代党中央部署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保障了农业水利发挥基础作用;80年代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991年江淮大水后中央做出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1998年长江大水后中央出台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利事
3
业发展。新世纪以来,接连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强调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位,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锁定水利工作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必将揭开我国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新的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正迎来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趋势,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使群众充分感受到加强水利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也在客观上为推动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增强了内在需求。2006年重庆、四川东部地区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北方冬麦区大范围特大春旱;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的洪涝灾害、部分地方突发的严重山洪泥石流;今年上半年北方粮食主产区干旱和长江中下游特大干旱及旱涝急转等等,都暴露出我国水利基础脆弱欠债较多的严峻局面,这也警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与此同时,在应对这些频发的旱涝灾害时,我国各地现有的水利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抵御了自然灾害的影响。这都使人们看到了加快水利发展的现实作用和意义,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加强水利建设的信念,增强了各级政府部门治水兴水的决心。
我国自古就是治水兴水大国。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大禹治水的传奇,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不仅留下了灿烂的水利文化,也积累了兴水利、除水害的丰富经验。很多思路和实践,到现在还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水利工作者,他们不断探索传统水利的应用价值,努力发掘其古为今用的可能,为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理论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推动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夯实了基础。此外,在多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实践中,水利建设的技术装备实力不断增强,建设和管理经验更加丰富,治水思路和办法更为成熟,人才队伍快速发展
4
壮大,各项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推动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有了更为强大的物质支撑与制度保障。
全面深入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确立了今后5到10年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并对事关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要紧紧抓好、牢牢用好当前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下大力气把中央各项水利部署落到实处,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迅速掀起建设高潮。推进农田水利改革的时间紧、任务重,不容耽搁;当前水利建设的开局好、热情高,不容懈怠,我们必须更主动、更积极地行动起来,针对当前农田水利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快马加鞭,全力以赴,在全国大范围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特别要突出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努力做好中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必须要做到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工作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加深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要大幅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同时在中央和省级层面统筹部分资金,解决好土地出让收益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需求不匹配的矛盾,重点解决粮食主产区、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等农田水利建设;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必须以适应和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重要目标。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在这个阶段,水资源匮乏和耕地紧缺一样,使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稳定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要下大力气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显著提高农业
5
综合生产能力;要结合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在水土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要把节水灌溉作为重大战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认真总结和推广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农民接受的节水灌溉方式,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滴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善和落实节水灌溉的产业支持、技术服务、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科学治水、科学管水。新时期新阶段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应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立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坚持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统筹安排、量水而行。要参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相关政策,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机构,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通过以奖代补、先干后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兴修农田水利,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放贷和社会资金投资农田水利建设;要探索建立建管并重的管理新模式,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要扩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范围,优先安排产粮大县,集中连片治理、整乡整村推进,对县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集中配套改造;要注重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把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管理等手段,不断提高治水的科学化水平。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必须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全社会治水兴水的合力。农田水利建设不只是农业、水利部门的事情,其他的发改、财政、国土资源、科技、林业、气象等部门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根据各自工作内容和重点,尽快拿出一系列支持农村水利建设的具体办法和意见。既要各司其责,也要通力协作,全面统筹各项任务,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推动落实加快农田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具体措施。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要牢牢把握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的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不断丰富完善并积
6
极践行可持续发展建设思路,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利基础,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历史:我国水利建设历史悠久,经过劳动人民三、四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修建了许多伟
大的水利工程,并且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治水经验。
灌溉工程: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了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王
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
运河工程:秦政府为解决运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水、漓水;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
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历代治黄工程: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到江河里再流入海洋;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 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
水患。
地理:掌握重大水利工程的位置以及重大水利工程的特点和受益地区的地理状况。 联系南水北调工程,明确南水北调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并分析华
北平原供水紧张的主要原因。
南水北调是对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改变水的空间分布;是利用水循环和
水平衡规律,化害为利。
我国已修筑了“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工程,开始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联系有关时事,了解要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围绕洪水的威胁,确保堤防不决口;围绕水资源紧缺问题,保证河道不断流;围绕生态环境不断恶
化的问题,实现污染不超标;围绕泥沙淤积问题,确保河床不再抬高。
7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十五”期间,要把节水放在突出地位,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价体制,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和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强水污染防治,搞好污水处理和利用。加紧南水北调等重大项目
的规划和建设。
政治: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
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体现人们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切实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
关系。
开发利用水资源也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准则,遵循政府宏观控制、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用户参与的原则。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体现国家对内职能及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