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学]英雄史观的再认识精品合集

[历史学]英雄史观的再认识精品合集

2021-06-08 来源:爱问旅游网


英雄史观的再认识

摘要

英雄史观作为一种史观,这种概念的提出出现在近代,虽新尤古。在传统的史学里,不管是书写帝王的“本纪”,还是记述风云人物的“列传”,这些帝王将相往往都具有扭转乾坤,缔造历史的天赋才能,并且英雄史观一直是历代品评历史人物有形或无形的标尺。史学进入近代,英雄史观又有了新的内涵,无论是卡莱尔的英雄本体论解释模式、胡克的社会—生物机遇论解释模式,还是黎鸣的思维创造性价值的新英雄史观模式,都显示着英雄史观的时代存在性。

本文从传统的英雄史观、群英史观和新英雄史观的角度,浅议英雄史观的历史嬗变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英雄史观之所以在史学领域里长盛不衰的原因。从心理、文化、阶级、社会根源等方面,探索英雄史观存在的历史合理性。进而追述英雄史观中“英雄”的时代精神和内涵。简要阐述英雄史观对中国传统文学、史学本身、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作用。

笔者试图从经济、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剖析近代出现反英雄史观的原因,论证传统的英雄史观在近代史学中所处的矛盾境地。并进一步从史学的千年惯性、时代的文明程度和人性之使然等诸多角度,对英雄史观在当代的价值定位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英雄史观 嬗变 合理性 现代定位

Recognition of the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Abstract

As a kind of historical view, the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appears in the modern times, but exists in the ancient. In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the kings、 generals and ministers of \"the biographic sketches of emperors\" and \"the collected biographies \"which have the talent to make history or turn things around. The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always is the tangible or intangible ruler Which comments on historical figures. The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have new connotation when the historiography enters into modern times. whether Carlyle 's explanational model of hero ontology、Hooker's explanational model of society - biological opportunity theory or Liming's new mode of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of thinking creative value display the existence of era of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the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from th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viewpoint、Qunying historical viewpoint and new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after that analysis the prevalent causes of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in the field of historiography. Not only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rationality of existence of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from psychology、culture、class、social root, etc, but also shows the spirit of the age and connotation of heroes. Then states the influence and the roles which historical viewpoints of heroes impact on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history itself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The author tries analyzing the reasons why turn over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in the modern times, and demonstrating the contradictory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in the modern historiography form economic, political, id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c. Further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opinions on the orientation of value in the contemporary period form the historiography of millennium inertia、the era's level of civilization、the nature of humanity and other points .

Key Words: the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heroes; evolvement ;

rationality ; modern orientation

目 录

绪 论............................................................................................................................ 4 1.选题的学术价值及理论意义............................................................................... 4 2.国内外研究概况.................................................................................................. 4 3.对目前英雄史观研究的几点看法...................................................................... 9 一、英雄史观的历史性嬗变...................................................................................... 10

(一)几种英雄史观........................................................................................... 10 (二)英雄观与英雄史观的混淆....................................................................... 14 (三)英雄史观的历史发展趋势....................................................................... 16 二、批判英雄史观的根源.......................................................................................... 19

(一)经济原因................................................................................................... 19 (二)政治原因................................................................................................... 21 (三)文化原因................................................................................................... 23 三、英雄史观的历史合理性...................................................................................... 25

(一)英雄史观中的英雄................................................................................... 25 (二)英雄史观形成的原因............................................................................... 29 (三)英雄史观在中国的影响........................................................................... 36 四、英雄史观的现代定位.......................................................................................... 41

(一)史观之一隅............................................................................................... 41 (二)时代之必要............................................................................................... 43 (三)人心之使然............................................................................................... 46 结语.............................................................................................................................. 47 参考资料...................................................................................................................... 49 致谢.............................................................................................................................. 54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表.................................................................................................. 55

绪 论

1.选题的学术价值及理论意义

英雄史观作为历史观的一种,在历史研究和历史整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记载,同样影响着中国的文化,但近代中国史家对英雄史观的专门研究较少,并对这种观点持否定的态度较多,况且大多数研究者仅仅围绕历史动力论问题争论不休,逐渐淡化和模糊争论的焦点,英雄也在无声中渐渐失去魅力,无论是从研究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笔者认为,英雄史观是我们透视历史的一面放大镜。对它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且有助于史学理论的发展。英雄史观的研究涉及到很多问题,如历史动力、人物评价、精神文化、历史变迁等,还与心理史、哲学史、思想史等学科的研究息息相关。因此,对英雄史观的重新认识和考察,理清英雄史观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找到它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和不足之处有一定的必要性,进而剖析它存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概况

近代以来,关于英雄史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英雄史观自身的研究。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是历史研究的最基本理论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一,意见众多,其中有阶级斗争说、生产力说、生产斗争说、社会基本矛盾说、合力说、物质利益说、人民群众说、客观需要说、英雄伟人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他的作品《论英雄和英雄崇拜》中集中论述了他的英雄史观。他认为,最终决定历史命运的是“神圣理念”,只有英雄才能了解它,并将它传达给芸芸众生。由此他提出,世界历史就是人在这个世界所取得种种成就的历史,而这些成就无非是那些伟人思想外化的物质结果,并就英雄崇拜和六种不同类型的英雄作了详细描述①。黑格尔认为英雄伟人思想敏锐、眼光犀利、行动率先,普通民众则思想空虚、愚昧无知、胸无大志、行动粗野,竭力贬低和污蔑人民群众,把英雄和群众对立起来,但黑格尔又认为英雄活动受历史规律的制约,强调英雄不能随心所欲的任意创造历史,这是他的英

① 托马斯·卡莱尔著,张志民、段忠桥译:《论英雄与英雄崇拜·译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1页。

雄史观的独特之处。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悉尼·胡克认为英雄有时会对历史起决定作用,因而个性等偶然因素也就对历史有重大意义,但只能在局势发展道路有选择余地时,英雄伟人的活动才能发生决定性的作用,胡克把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调和了一下,把英雄分为事变性人物和事变创造性人物。普列汉诺夫认为,人们担负有伟大的社会任务,所谓伟大人物,也就是最能帮助解决任务的人物,从道义方面说,每一个愿意“舍己救人”的人都是伟大的,从而否定英雄史观③。

中国史学界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梁启超认为,历史就是英雄之舞台也,抛开英雄,历史等于空白。他把英雄归为两类,一类是应时英雄人物,一类是先时英雄人物,并且认为英雄的数量和文明的程度有关,越文明的地方或时代则英雄越少④。陈易在他的《历史动力论》中提到,社会条件利于英雄发展的时候和地方,这种英雄是存在的,但他认为英雄只能改变事变中个人的面貌,而不能改变事变的一般的方向。如果脱离了这个一般方向,英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⑤,这与普列汉诺夫的观点很相似。范文澜在他的《谁是历史的主人》和《再谈谁是历史的主人》中提到,一切历史现象,追溯到最根本的因素,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劳动人民在一定的相互关系条件下拿着工具在生产物质资料。他把英雄的光环移到了劳动人民的头上,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看作决定因素。黎澍则认为,只讲英雄创造历史固然不对,提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样也有片面性:批判英雄史观时,指出不是杰出人物的动机和观念创造历史,言下之意只有人民群众的动机和观念才创造历史。两者都离开了创造历史的前提,仿佛历史是英雄或人民的动机和观念随心所欲地创造的,所以两者都片面,应该是人们“各自创造各自的历史”⑦。哲学家黎鸣在他的文章《历史是创造者创造的》中提出一种新的英雄历史观:谁为信息量的增殖做出了贡献,谁就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就是英雄。他把旧时的英雄看成是政治权利角斗场上的幸运儿,是人类的生物本能和动物价值的兽性英雄。黎鸣认为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说法会淹没真

①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70-75页。 ②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08页。 ③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61年版,138页。 ④梁启超著,吴松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942页。 ⑤陈易:《历史动力论》大东书局1932年影印,载《民国丛刊》第五编59,上海书店1990年版,44页。 ⑥范文澜著:《范文澜全集》第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158页。 ⑦黎澍:《论历史的创作者及其他》,《黎澍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59页。

正创造者的功绩。王迎新在《英雄史观的历史合理性》中,对英雄史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影响力以及流变脉络进行分析,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寻英雄史观,并以项羽为例,挖掘英雄史观在社会文化层面所凸显出来的渗透力。

(2)对史家英雄史观的研究。孙秉莹在《喀莱尔及其英雄史观》中指出,卡莱尔的英雄崇拜史观的基本精神是憎恨无产阶级民主,仇视人民群众。从历史上看,卡莱尔的英雄崇拜史观是为统治阶级做辩护,具有鲜明的反对无产阶级倾向,当然也同样有反封建的内容,并且认为他写历史不是为历史而历史,而是为英国的政治服务③。胡为雄在《英雄观的变迁—从卡莱尔到普列汉诺夫再到胡克》中指出,在论述英雄的著作中,卡莱尔的《英雄和英雄亲拜》、普列汉诺夫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这三部著作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近代以来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对人类中所谓英雄人物及其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表明了人类自身英雄观的变迁。文章具体地考察了这三位思想家各自不同的英雄观的内容,并分析了它们的合理性和缺陷,指出这三位思想家的英雄观分别代表着对英雄的三种解释模式——英雄本体论解释模式、社会决定论解释模式、社会生物机遇论解释模式。作者最后指出,现代杜会生活的多元化,使英雄的内涵日渐丰富,人们的英雄观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生价值观也正发生着变化,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反思和研究英雄问题甚有必要④。朱谦之认为黑格尔的英雄史观是存在于“个人阶段”说里,黑格尔对“个人的等级”有三个区分:个人、保存的个人和世界历史的个人。第一类的个人对大众无足轻重,第二类的个人是适应民族精神的个人,是民族精神道德的一种保存,第三类的个人才叫英雄,就是有见识的人

。周泽之

在《小议黑格尔的英雄史观》中指出,在黑格尔的历史观中,关于英雄和群众论述充满着矛盾:从总体和本质上看,黑格尔的历史观并没有超出英雄史观的界限,正是这一本质特征使它与唯物史观根本对立;另一方面,黑格尔的历史观中又包含着不少前所未有的合理因素,这些合理因素不仅区别于以往传统英雄史观的显著特点,而且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⑥。他在另一篇《唯心·客观·辩证三位一体——黑格尔英雄史观

①黎鸣:《历史是创造者创造的》附录于《恢复哲学的尊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280页。 ②王迎新:《英雄史观的历史合理性》,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③孙秉莹:《喀莱尔及其英雄史观》,《史学研究》1979年5期,2页。 ④胡为雄:《英雄观的变迁——从卡莱尔到普列汉诺夫再到胡克》,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1期,157页。 ⑤朱谦之:《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56页。 ⑥周泽之:《小议黑格尔的英雄史观》,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1期,28页。

解析》中进一步分析了黑格尔的英雄史观,认为黑格尔的历史观有3个特征:唯心性、客观性和辩证性。唯心性使他把英雄和群众对立起来,抬高英雄和贬低群众,因此他的历史观无疑是英雄史观。客观性使他承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生产劳动的积极意义,承认英雄活动的历史制约性和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因而他的英雄史观中包含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辩证性使他论述了英雄和群众、英雄和时代、动机和结果、自由与必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因而他的英雄史观独具特色,成为唯物史观的直接理论前阶①。高瑞泉在《英雄的历史作用—读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中认为,悉尼·胡克将常见的关于“英雄与时势”的两难推理转变为承认英雄具有历史作用的同时,深入讨论其可能性与局限性的问题。文章分析胡克试图将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作某种综合的美国哲学家,胡克在历史趋势的意义上承认社会规律的有效性;同时认为英雄的历史作用只有在历史发展的交叉点上,才可能最大程度地获得表现,因为此时历史呈现出多种可能性,英雄个人性格等偶然性才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②。

翟廷晋在其《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第五章历史观中提到孟子的英雄史观问题,他认为孟子的英雄史观中保留了某些神学历史观的残迹③。方立天在《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中认为魏人刘劭在其《人物志》中,详尽地阐发了“英雄”观和英雄史观,集中讨论了英雄的标准,并给“英雄”下了定义。方立天认为刘劭的英雄史观是和圣人史观联系在一起的

。宋小庄在其《读<读通鉴论>》中认为王夫之的英雄史观是圣贤英雄史

观,承认圣贤英雄的特殊才能,能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同时王夫之也不否认人民对社会变革的力量⑤。对梁启超的英雄史观一般有两种类型评价,一种是完全否定;一种是既否定又肯定,梁启超本人对英雄的认识的双重性,时时赞美英雄,又时时否定,梁启超既赞美英雄,又赞美民众。李宝红在《梁启超英雄观辨》中认为,关于英雄的界说,梁启超对传统有所继承亦有所扬弃。在英雄与时势、英雄与民众的关系等问题上,梁启超提出了很多新颖的、在当时乃至今日都极有启发意义的见解,并认为将梁启超的英雄观与英雄史观混淆一气,是一种历史的误解⑥。李峰在

①周泽之:《唯心·客观·辩证三位一体——黑格尔英雄史观解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60页。

②高瑞泉:《英雄的历史作用—读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5期,37页。 ③翟廷晋:《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120-126页。 ④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511-515页。 ⑤宋小庄:《读<读通鉴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03-109页。 ⑥李宝红:《梁启超英雄观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2期,62页。

《试析梁启超的“英雄史观”》认为梁启超的英雄观思想不是纯粹的英雄崇拜,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是比较合理的因素,虽然它们被历史唯心主义的外衣所掩盖。梁启超对他的思想观点的宣传,虽然在主观上不全是为了近代革命运动的发展,但在客观上却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段瑞华在《简评“新的英雄史观”》中否决黎鸣的“新的英雄史观” 分

析黎鸣的《历史是创造者创造的》一文是把杰出人物与人民的历史作用对立起来,分割开来,从而把少数杰出人物异化为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神了,认为其说法比说“上帝是历史的创造者”更假②。薛枢在《评“新的英雄历史观”》 认为黎鸣的“新的英雄史观”把所谓大哲人,大思想家,大科学家们封为“人性英雄”,定为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以一种走极端的偏见……把历史发展归结为英雄伟人的思想动机、个人意志或个人“思维”和行动的作用的论点,不论经过怎样的化装,它仍然只是唯心史观的一种表③。

(3)对文学中英雄史观的研究。罗玉成在《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英雄主义精神及流变》认为,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赞颂,是我国文学史的优良传统。从《史记》到著名长篇小《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等作品,就描绘了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或为抵抗外侮战死沙场的民族英雄;或是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除暴安民、为民请命的“清官”式英雄;或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英雄,等等④。竺洪波在《再评<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史观”》中提出,《三国演义》中贯穿着“英雄史观”,是作品的客观存在,有目共睹,但《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史观”,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观。它仅仅是艺术作为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方式,是对一定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而不是某一单纯的思想观念和直接的传声筒。《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史观”固然与历史观有关,但也有着与其相对独立而又更为广阔的思想意蕴,从中寄寓着作者对一定社会历史、现状的独特理解⑤。段启明在《试论<三国演义>历史观——关于“英雄史观”和“正统观念”的辨析》中提出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与“英雄史观”是绝对不容混淆的两回事情。《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英雄人物,有的是雄才大略,有的是才智超人,有

①李峰:《试析梁启超的“英雄史观”》,《 浙江学刊》(双月刊)1997年1期,93页。 ②段瑞华:《简评“新的英雄史观”》,《 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3期,9页。 ③薛枢:《评“新的英雄历史观”》,《 探索与争鸣》1987年2期,3页。 ④罗玉成:《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英雄主义精神及流变》,《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0年2期,16页。 ⑤竺洪波:《再评<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史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4期,104页。

的是武艺高强,有的是忠肝义胆,他们在一些具体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中,的确凭借个人的能量,左右了局势的发展。但是我们决不能据此论断《三国演义》在宣扬英雄史观。石麟在《<水浒传>的英雄主义精神及其内质结构》中提到,《水浒传》的作者历史观自然是英雄主义的,并不懂得历史原来是奴隶创造的,也不明白正是芸芸众生推动着历史车轮的前进,甚至不清楚什么样的英雄该歌颂,什么样的英雄不该歌颂,只知道,凡是英雄,一概予以歌颂②。卫元理在《试谈当代文学中英雄人物的创造》中认为在新中国文学艺术作品,塑造英雄形象,不仅是社会主义时代赋予作家的崇高使命,并且无论现在和将来,都永远是社会主义文学的严肃而重要的核心课题③。

3.对目前英雄史观研究的几点看法

第一,研究的面过于狭窄,主要集中在历史动力论的相关问题上,且涉及到的主要是时势与英雄之间的问题。

第二,应将英雄史观与英雄观区分开。

第三,研究中苛求古人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问题看得较为片面。如抛开历史条件、忽略社会背景而大谈英雄史观的唯心性,撇开英雄史观的历史合理性大谈群众的力量,抛开英雄人物的历史影响力等等。

①段启明:《试论<三国演义>历史观——关于“英雄史观”和“正统观念”的辨析》,《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1期,75页。 ②石麟:《<水浒传>的英雄主义精神及其内质结构》,《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2期,89页。 ③卫元理:《试谈当代文学中英雄人物的创造》,《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4期,1页。

一、英雄史观的历史性嬗变

中国传统史学一直都比较注重记载伟人、英雄、大人物的事迹,这是书写历史的一种思想倾向,很久以来并没有人系统地加以理论的总结,也未形成一套学说。近代中国所说的“英雄史观”其实是一个外来物,尤其是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思想,其在《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详细阐发了他的英雄史观,可以说是英雄史观的一本宣言书。他的思想传到东方,使东方的思想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英雄史观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突出的表现,当然,欧美的历史,也没有跳出这个历史观的魔咒,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时至今日,仍然争论不休。这种史观发展到今天,自然有其存在的历史根源,虽然受到其他史观的冲击,尤其是受到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非议,但仍有许多史学者对英雄史观坚信不疑,并且有新的发展和突破。无论是哪个历史阶段,哪个民族与国家,很多思想家都或多或少地在鼓吹英雄史观。

(一)几种英雄史观

传统英雄史观。《哲学大辞典》中这样解释:“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认为少数英雄人物能够主宰历史和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①。在传统的英雄史观里,英雄是同人民群众相对应的历史观范畴,通常指杰出人物,有的场合也泛指对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如帝、王、将、相和思想家中的一些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很少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宣扬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在中国,战国孟子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②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吾何为不豫哉!”③既说明社会分工,各行其是,又说明贤者地位居于高处。三国魏人哲学家王弼用道家的“无为”作为本体论来论证英雄史观:“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夫少者,

①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944页。 ②[战]孟轲著,鲁国尧、马智强译注:《孟子·滕文公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86页。 ③[战]孟轲著,鲁国尧、马智强译注:《孟子·公孙丑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74页。

多只所贵也;寡者,众之所宗也”①王弼的理论为当时的中央君主专制体制找到合理依据。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社会历史事件不是自发地、偶然地发生,而是通过人们的实际活动达成,英雄可造时势,如果没有英雄,时势可能大不相同。“更始君臣,恶足以及此哉!其遣使谕降赤眉也,亦忧其不降耳;不知不降之不足忧,而降之之忧更大。然则无前定之道,无抑姑置赤眉而急自治;未能如圣哲之坐制于俄顷也,则无如缓之以俟其定。将天自有不测之吉凶,人自有猝然之离合,可降也而后降之,可讨也而后讨之,夫亦可谓因天乘时而顺俟天命矣。”②

近代梁启超则认为:“所谓大人物者,不问其为善人恶人,其所作事业为功为罪,要之其人总为当时此地一社会——最少该社会中一有力之阶级或党派——中之最能深入社会阃奥尔与社会中人人之心理最易互相了解者。如是,故其暗示反射之感应作用极紧张而迅速。其效果收获之丰啬,一方面视各该社会凭藉之根柢何如,一方面又视所谓大人物者心理亢进之程度何如。此若干人者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③梁启超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贡献效果如何,主要要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时的社会状况,另一方面是当时大人物的执着程度。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人民是助唱队——他们消极被动,只有英雄们建功立业,担负责任。他们双方之间绝对没有共同的地方。”④黑格尔的思想观念中英雄人物是“世界精神”的化身和代理人,有权统治全世界,广大群众只是一群无定型的东西,只能作无理性的、野蛮的、恐怖的行动,他极力贬低群众而抬高英雄的地位,认为英雄人物反映了时代的本质,主持和完成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要求。英国卡莱尔宣称:“世界历史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所取得的种种成就的历史,从根本上讲,也就是伟大人物活动的历史。这些伟大人物是群众的领袖,而且是伟大的领袖,凡芸芸众生所要做或想要得到的一切,都是由他们塑造和设计出来的,从广义上讲,他们简直就是创造者。”⑤他把创造历史的主体归结于少数具有非凡能力和机遇的个人,历史活动是英雄的事业,对英雄造时势坚信不疑。

马克思主义史学派往往把传统的英雄史观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为意

①[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周易略例·明彖》,《王弼集校释》下,中华书局1980年版,591页。 ②王夫之著,伊力主编:《资治通鉴之通鉴——文白对照全译读通鉴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194-195页。 ③梁启超:《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六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4页。 ④[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276页。 ⑤[英]托马斯·卡莱尔,张志民、段忠桥译:《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1页

志论,认为历史是由诸如帝王、元首、思想家、哲学家之类的杰出人物创造的,而人民群众只是这些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另一种是宿命论,认为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如上帝、天命、神等。而英雄则是这种神秘力量的表现者,是代表神意或天命来统治人类的,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新的英雄史观。哲学家黎鸣在他的文章《历史是创造者创造的》中提出一种新的英雄历史观:“人类历史是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有序的过程。走向有序是社会系统信息总量的增殖。谁为这种信息量的增殖做出了贡献,谁就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这是一个新的英雄史观,……新的英雄是人类中新的文化信息的创造者,是突出了人的真正价值,也即人脑的思维创造的人性英雄”①。他把旧时的英雄看成是政治权利角斗场上的幸运儿,是人类的生物本能和动物价值的兽性英雄。现在的英雄不再是杀人如麻、用心奸诈的政治、军事统治者了。黎鸣认为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说法会淹没真正创造者的功绩,因为“人民”这一概念太过笼统,用“人民创造历史”这一命题太泛泛而论。他极大讽刺了那些把“创造者”套在“人民”头上的史学家,甚至连“上帝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说法都不如。他提出用“创造者创造历史”②这一命题代替“人民创造历史”的说法。黎鸣认为历史的创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文明的(现象的)创造;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这种创造过程做出解释的(认识论的)创造,但是,仅单纯模仿、重复、循环的行为不能算是创造。而人类的多数往往是行为模仿者、学习者、重复者,是传统的因循者,这些并不是创造者。“显然可见,人类文明史毕竟不能把大量个人的循环重复的行为(事实)列为描述的对象。流水账不是历史。只有创造新的史实才有增进人类文明程度的不低于零的‘信息量’价值,从而才有加以历史性描述的史学价值。”③古代史家往往把 “摄像镜头”指向了那些只知重复皇家专制行为的历代统治者身上。这意味着,无论是那些史家,还是他们所记录的人物,多数并非“创造者”。所以,创造者方能成为英雄,“一个轻视创造者的国度,定会产生大量缺乏创造性人格的庸人;一个嘲弄英雄的时代,绝对会使众多的英雄销声敛迹。”④

著名史学家黎澍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某些理论观点公开质疑,先后

①黎鸣:《历史是创造者创造的》附录于《恢复哲学的尊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284页。 ②黎鸣:《历史是创造者创造的》附录于《恢复哲学的尊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280页。 ③黎鸣:《历史是创造者创造的》附录于《恢复哲学的尊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281页。 ④黎鸣:《历史是创造者创造的》附录于《恢复哲学的尊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285-286页。

发表了《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历史的创造者和创造历史的动力》、《历史创造者讨论中的几个问题》和《把马克思主义从庸俗化的教条束缚下解放出来》等文章。尤其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这两个命题产生怀疑,他在《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中提到:“只讲英雄创造历史固然不对,提出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有片面性。批判英雄史观时指出不是杰出人物的动机和观念创造历史,言下之意只有人民群众的动机和观念才创造历史。两种提法都离开了创造历史的前提,仿佛历史是英雄或人民的动机和观念随心所欲地创造的。显然,两说都没有脱离唯心主义的窠臼,都不足以说明事实。”①这就完全把英雄与人民对立起来,那些理论家显然也觉得这两种说法中间有矛盾,想加以弥补,于是就出现了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为个人崇拜提供了契机。

首先,黎澍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提法,起源于苏联哲学家对《苏共(布)历史简明教程》一书中某些观点的引申和附会,并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②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规律是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到现在为止在人类历史上多半也是如此”。③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有一种提法,就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且每次这样说的时候,都强调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受既定条件的制约。

其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经不起历史的验证。如果说全部历史、千秋功罪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都决定于人民,那么这就等于说历史上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社会分工,也不存在阶级的区分,统治者不存在功罪问题,则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在人类发展的以前一切阶段上,生产还是如此不发达,以致历史的发展只能在这种对抗形式中进行,历史的进步整个来说只是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不得不为自己谋取微薄的生活资料,而且还必须为特权者

①黎澍:《论历史的创造者及其他》,《黎澍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69-1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603页,转引自黎澍:《论历史的创造者及其他》,《黎澍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81页。 ③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39页, 转引自黎澍:《论历史的创造者及其他》,《黎澍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73页。

不断增殖财富。”①人民群众也只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非创造一切历史,而且还不能说“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是所有的历史都是人民当主角,“如果说,人民群众早已觉醒,为什么到了19世纪70年代,法国诗人鲍狄埃还在《国际歌》中发出‘起来,奴隶们’的呼唤呢?为什么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还要在遗嘱里写上‘必须唤起民众’呢?……这就可见,人民群众作为伟大的革命力量早为世人所共知,但是要获得这种自觉意识,还须有人唤起。”②

再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提法,在逻辑上也是错误的,将物质条件创造者和历史创造者等同起来了。黎澍认为:观点错在“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物质资料生产的作用的原理认为物质条件既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对历史的创造起决定作用的,所以得出结论说,物质条件的创造者即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实际上“创造物质条件无非是历史的一个内容。这个内容固然有决定历史面貌和发展水平的作用,但是不能等同或者包括全部历史内容。如果说全部历史就是这点内容,那就未免太贫乏了。”③由于人们创造历史的情况是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所以研究的范围也应是广泛的。揭示人们创造历史的各个方面,从中总结出各自的规律。而不是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这些丰富的历史活动。

以黎鸣、黎澍为首的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某些理论观点提出质疑后,在中国史学界掀起一股不小的风波,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打破了思想的禁区,史学界对此褒贬不一,后来渐趋平静,但对英雄史观的争论仍在继续。

(二)英雄观与英雄史观的混淆

“英雄观”主要是从心理和精神的层面上来讲,它是人们对英雄的看法和态度的总和,它是以英雄的概念为核心,源于英雄人物的实践活动。因时代、民族、文化、个人的不同而有差异,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英雄观”,像一个美好的梦,但又比梦真实,它躁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可以明确的说“英雄观”是形成英雄史观的一个心理根源,但它又不能等同于“英雄史观”。 在史学研究中,很多学者总是把英雄观与英雄史观两者混淆或者等同于一个概念。英雄史观强调个人造成历史,是史家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41-42页, 转引自黎澍:《论历史的创造者及其他》,《黎澍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77页。 ②黎澍:《论历史的创造者及其他》,《黎澍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79页。 ③黎澍:《再论历史的创造者及其他》,《黎澍自选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5页。

的历史观,鼓吹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可以凭借主观意志和能力,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进而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英雄观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的各个角落,比英雄史观涵盖的内容更广泛。唐朝高适《辟阳城》诗:“何得英雄主,返令儿女欺?”①宋朝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词:“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②英雄观是复合式因素的产物,包括生产力水平、社会的不平等、人的智力高低、社会环境,心理与生理等各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英雄观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英雄主义”情结,《哲学大辞典》中对英雄主义这样作出解释:“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坚强、首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行为。其特点是:反映当时的历史潮流和社会正义,甘于克服超出通常程度的困难,主动承担比通常情况下更大的责任,敢于向社会上的反动、黑暗势力以及自然界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

爱默生在《英雄主义》中这样提到:“人人内心都有一种嗜战的态度,都

倾向于战争这种永恒的罪行,他们以此证明自己单枪匹马就能对付敌人的千军万马。对人类灵魂中这种战争倾向,我们称之为英雄主义”④英雄观念往往与战争或者至少与竞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古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使得氏族部落之间经常发生一掠夺财富为内容的战争,也许在那时人们的眼中,掠夺财富比创造财富更有意义。

尚晓梅在她的《汉魏之际的英雄观》中提到,中国传统的英雄观萌芽于先秦,直到汉末,英雄观才日趋成熟。之所以汉魏之际出现成熟的英雄观,主要有几大因素,首先,内忧外患为英雄人物再次崛起提供了社会环境;其次,皇帝权威的丧失为英雄权威的树立提供了契机,英雄成为社会焦点,谈英论雄之风则从理论上推动了英雄观的发展。再次,汉魏之际士人矛盾而苦闷的心理,成为英雄权威得以树立的心理基础,是英雄观得以迅速发展的心理动力。“汉魏之际的英雄观在不断变换的政治形势的推动下,经历了名士英雄-王霸英雄-圣君英雄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个综括英雄产生、素质、定位、分类、评价、鉴识等各方面的理论系统。英雄就是怀救世拯民之心,担拨乱反正之任,聪明勇猛、文武兼备的人,这是英雄观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当时英雄人物卓尔不群,特然独立,为天下所重

①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227页。 ②[宋]陈亮著,姜书阁笺注:《念奴娇·登多景楼》,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40页。 ③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944页。 ④[美]爱默生著,孙宜学译:《爱默生演讲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6页。

的根本原因,也是英雄和英雄观永久的生命活力所在。”①

(三)英雄史观的历史发展趋势

英雄史观中“英雄”观念的转变。卡莱尔把人类历史视为一部英雄史,把英雄视为历史的推动者,他在《论英雄与英雄崇拜》著作着中把英雄分为六种,作为神的英雄、作为先知的英雄、作为诗人的英雄、作为教士的英雄、作为文学家的英雄、作为帝王的英雄。这些英雄各以不同的魅力塑造世界,并且他们的出现是有顺序的,作为神的英雄是人类英雄主义最古老的原始形式,是寓言时代的产物,这种英雄往往被他的同类视为神。作为先知的英雄是被当作受神启示的人,是英雄崇拜的第二阶段。但是,“作为神的英雄和作为先知的英雄都是旧时代的产物;不会在新时代中重现。他们要以一种特定的思想的原始性为先决条件,单单科学知识的进步就可以使之完结。”②这两类英雄随时代而变化。作为诗人的英雄是属于一切时代的人物,一旦他产生出来,就被所有的时代所拥有。作为教士的英雄主宰着人民的崇拜,向信徒解释和阐明一种意义,无论是在古老的时代还是在现在甚至未来都是这样。作为文人的英雄完全是新时代的产物,而且这种英雄会永远作为一种主要的英雄主义类型而存在。他把帝王政治式英雄放在最后,说“他是最重要的伟人。对于我们来说,他实际上是英雄主义各种人物的总和,是先知,导师,我们所能想象的一切世俗的和精神的尊严都集于一身,并使之具体化,以指挥我们,给我们以永恒的实际教诲,时时刻刻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③卡莱尔主张崇拜英雄,并且英雄观念会随着时代在变动,“对英雄的崇拜是经常变化的,每个时代都有所不同,在任何时代都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但人们却可以说,一个时代全部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把它做得更好。”④朵生春在其文章《严重的时刻》中把英雄观念的转变分为五种,一种是由体力英雄向智力英雄转变;一种是由好斗的英雄向创造价值的英雄转化;一种是由统帅千军万马的英雄到统帅少数几个、甚至只统帅自己的英雄转化;一种是由官方的英雄向民间的英雄转化;由少数的英雄向多数的英雄转化。英雄观念的转变往往与时代的变化

①尚晓梅:《汉魏之际的英雄观》,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②[英]托马斯·卡莱尔,张志民、段忠桥译:《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79页。

③[英]托马斯·卡莱尔,张志民、段忠桥译:《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190页。

④[英]托马斯·卡莱尔,张志民、段忠桥译:《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44页。

有很大的关系,这里包括很多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等,笔者将在下文涉及到。

英雄史观中的“史观”变迁。民史的崛起,让很多史家很快转引阵地,但这不能说明英雄史观在史学研究领域中已经消逝。从卡莱尔到胡克,从王夫之到梁启超,都闪烁着英雄史观的时代的不同内涵。胡为雄在他的《英雄观的变迁—从卡莱尔到普列汉诺夫再到胡克》中指出,卡莱尔的《英雄和英雄亲拜》、普列汉诺夫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这三部著作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近代以来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对人类中所谓英雄人物及其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表明了人类自身英雄观的变迁。他认为,“卡莱尔是英雄本体论解释模式,着眼点是杰出的人类个体本身。普列汉诺夫是社会决定论解释模式,着眼点是超越人类英雄个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和视律性。胡克是社会一生物机遇论解释模式,着眼点是社会——生物的交互结合而形成的机遇,即一个潜在伟人的诞生在社会发展具有选择性的关头能发生决定性作用。”①卡莱尔强调个人的英雄,英雄决定一切。普列汉诺夫既反对完全的主观主义者,也就是反对英雄决定一切者,也反对完全的必然主义者,也就是反对只重规律而忽视伟人,提出英雄只能改变个别事件的个别面貌,不能改变历史的发展规律一般方向。胡克则把两者结合起来,提出事变性英雄人物和事变创造性人物。

从中国古代的史观和近代的史观中来看,笔者认为无论是刘劭的英雄史观,还是梁启超的英雄史观,我们都可以看到英雄史观的变迁。刘劭往往把英雄史观和圣人史观结合,他在《人物志·七缪》中提到,“然则隽杰者,众人之尤也。圣人者,众尤之尤也。其尤弥出者,其道弥远。”②可见刘劭的英雄史观总的眼光是向上看,把圣人排在第一位,位列豪杰之上,是英雄中的英雄。梁启超的英雄史观就夹杂了“民史”思想的成分,“或云英雄造时势,或云时势造英雄,此二语皆名言也”③。有学者对梁启超的英雄史观作出评价,说其观点矛盾重重。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应该归因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他深受民史和进化论思潮的影响,传统的英雄史观已经在梁启超的脑海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梁启超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称为“历史的人格者”,他设想为人物作传,“是以一个伟大人物对于时代有特殊关系者为中心,将周围关系事实归纳其中,横的竖的,网络

①胡为雄:《英雄观的变迁——从卡莱尔到普列汉诺夫再到胡克》,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165页。 ②(魏)刘劭著,梁满仑点校:《人物志·英雄篇》,中华书局2009年版,137页。 ③梁启超著,夏晓红编:《英雄与时势》,《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212页。

无遗。”①梁启超在宣扬英雄史观的同时,对英雄与时代,英雄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也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在英雄与时代的关系方面,他认为英雄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减少的观点,“文化愈低度,则‘历史的人格者’之位置愈为少数所垄断,愈进化则其数量愈扩大。”②古代常常只有一人,到后来发展到若干人,再到后来,“而重心益扩于社会之各方面,则以大规模的团体之组织分子为‘历史的人格者’……由此言之,历史的大势,可谓为由首出的‘人格者’以递趋于群众的‘人格者’。愈演进,愈演进,愈成为‘平庸化’,而英雄之权威愈减杀。故‘历史即英雄传’之观念,愈古代则愈适用,愈近代则愈不适应也。”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英雄史观已经开始向下看。

英雄史观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那就是“领袖”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梁启超提出了英雄人物的作用不能脱离群众的观点。他说,“所谓‘首出的人格者’,表面上虽若一切史迹纯为彼一人或数人活动之结果,然不能谓无多数人的意识在其背后。实则此一人或数人之个性渐次浸入或镌入于全社会而易其形与质,社会多数人或为积极的同感,或为消极的盲从,而个人之特性寖假遂变为当时此地之民众特性,亦得名之曰‘集团性’或‘时代性’”。④正是由于英雄人物的个性已经逐渐变成集团性或时代性,所以,“‘首出的人格者’能离群众而存在殆不可。”⑤另一方面,梁启超指出,“群众的人格者”的集团性或时代性,也“必有所谓“领袖”者以指导其趋向、执行其意思,然后此群众人格乃得实现……故谓“群众的人格者”能离首出的人格者而存在殆亦不可。”⑥梁启超认为英雄与群众不能分离,英雄是群众意志的代表,但是他认为群众的意愿是由英雄人物决定的,仍然没有跳出英雄史观的范畴。

究竟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国史学界比较关注的话题,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来不缺捍卫者和卫道士,在捍卫的过程中,难免会走向一种极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初衷。陈旭麓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被很多人误读,在不长的历史岁月中在不断变化着,他曾对“群众创造历史”这一观点在中国史学界的发展做过精辟

①梁启超著,汤志钧导读:《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82-183页。

②梁启超,汤志钧导读:《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2页。 ③梁启超,汤志钧导读:《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2页。 ④梁启超,汤志钧导读:《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3页。 ⑤梁启超,汤志钧导读:《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3页。 ⑥梁启超,汤志钧导读:《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3页。

的分析,他认为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指引下,形成的群众路线,产生了极大的物质力量,同时凸显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然而,“后来却把群众创造历史变为只有群众创造历史,把个人、英雄都排斥于创造历史之外,这是一方面;另一面,又在撕碎了的英雄史观的基土上滋长了个人迷信,在心理上、事实上制造了个人高于一切的现实与历史,几乎达到了以万物为刍狗的地步,这是历史的需要还是历史的误会?但有一点是很清晰的,我们学了历史辩证法,却曾经极不辩证地对待历史,也不历史地对待历史,那么我们今天这样辩证地历史地来对待曾经不是辩证地历史地对待的历史?”①

纵观英雄史观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其变化有几种特点,首先,英雄的种类在变化,由起初的单一类神话英雄到多样的凡性英雄。其次,英雄史观总是带有时代特色,往往与文明程度和阶级的斗争有关,再次,英雄史观在逐渐被其他史观所分割,虽支离破碎,仍然继续着。

二、批判英雄史观的根源

英雄史观作为传统史观的一种强健势力,在近代接连受到其他史学派的发难,尤其是受到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批判。有人认为它是神化时代的产物;有人认为专制社会是它的沃土;有人认为对“神武”人物的崇拜心理是英雄史观产生的思想根源…..之所以会出现对英雄史观的质疑与否定,其中原因很多。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联系的加强,政治制度逐渐民主化,人类思想的开放,教育的普及与大众化等等因素,这些原因都是对英雄史观挑战的武器和弹药。

(一)经济原因

李大钊在谈到《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时认为: “中国的农业经济,既因受了重大的压迫而生动摇,那么首先崩颓粉碎的,就是大家族制度了,中国一切风俗、礼教、政法、伦理,都以大家族为基础,而以孔子主义为其全结晶体。大家族制度既入了崩颓粉碎的命运,孔子主义也不能不跟着崩颓粉碎了。”②在这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换

①陈旭麓:《对于中国革命史的悬想》,《陈旭麓文集》第二卷《思辨留踪》(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53页。 ②李守常:《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84页。

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决定论。李大钊在其《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文章中总结当时唯物史观的说法有四种名称:(1)“历史之唯物的概念”,(2)“历史的唯物主义”,(3)“历史之经济的解释”,(4)“经济的决定论”。

这些观点有一个共同要素,都没有离开物质的作用,重视经济的力量。

唯物史观向我们展示了铁一般的事实,“历史的演进,完全依靠这个自然法则在变动,决不是英雄们一手所能造成的。过去所歌颂的‘英雄造时势’,完全是荒诞不经的。”②

“英雄史观”这一概念在古代中国,虽然没有明显提法,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往往多忽视物质势力,偏重于人心之说。如《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③《中庸》有言:“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④强调英雄的作用,无怪乎是重视伟人的政治行为、道德行为、心智行为之类的东西。卡莱尔在《作为教士的英雄》一章中提到:“英雄虽然种类不同,但从根本上讲,他们都有着同一的素质。一个伟大人物,如果洞察到人生中神的意义,那他就会以一种伟大的、一往无前和坚忍不拔的态度去宣传它、去歌唱它、去为它战斗、去为它献身,者就称得上是一位英雄。”⑤然而这类东西的变迁,离不开经济力量的变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政治、道德、心智逐渐的成熟,尽管个体还存在差别,甚至永恒存在下去,但政治的民主化,道德的大众化,心智的上升化,已经伴随着物质的变动而发生巨大的变化。进入近代以后,在一个国家中,仅一个人的专有政治,仅一个人的高风亮节,仅一个人的智力超群已渐远去。比如我们中国封建的英雄史观是建立在农业经济之上的,它随着近代新的经济因素的注入遭受重大冲击而产生动摇。

李大钊在解释近代中国思想变动的原因时指出,经济上如果发生变动,思想上也必然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他认为所有的政策和主义,都在物质上经济上有他的根源。“什

①李守常:《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88页。 ②陈旭麓:《英雄主义的丧钟》,《陈旭麓文集》第四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28页。 ③孟子等:《大学》,《四书五经》,中华书局2009年版,47页。 ④孟子等:《中庸》,《四书五经》,中华书局2009年版,56页。 ⑤[英]托马斯·卡莱尔著,张志民、段忠桥译:《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116页。

么圣道,什么王法,什么纲常,什么名教,都可以随着生活的变动、社会的要求,而有所变革,且是必然的变革”,“从前家族主义、国家主义的道德,因为他是家族经济、国家经济时代发生的东西,断不能存在于世界经济时代。今日不但应该废弃,并且必然废弃。我们今日所需要的道德,不是神的道德、宗教的道德、古典的道德、阶级的道德、私营的道德、占据的道德;乃是人的道德、美化的道德、实用的道德、大同的道德、互助的道德、创造的道德!”①李大钊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主张的是历史的表象下面深埋的是经济的种子,那刚被人类发现的“生产力”竟然伴随着人类一直在奋斗。范文澜在其《谁是历史的主人》中提到:“历史的发展不是由于英雄豪杰,而是由于生产力的增长发展。”②他认为,“过去读历史,止看生产关系里面的一面,偏重在各个朝代的盛衰兴亡,典章制度的沿革改订,帝王将相的功过优劣,文武官员的升降黜陟,文人学士的佳话轶事,英雄豪杰的‘丰功伟业’等等,一句话,偏重在压迫、剥削、统治阶级的方面,也就是偏重在生产关系里面高高在上的一面,对被压迫、被剥削、被统治阶级的一面,既生产关系里受苦受难的一面,是不重视或无视的……这样的看法如果不改变,就永远找不到历史的主人,永远看不见历史的本质。”③主张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原动力。

(二)政治原因

如果说经济的发展让英雄的内涵发生变化,英雄不再那么神秘,那政治的民主化使英雄史观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有云:“盖唯民主义乃立宪之本,英雄主义乃专制之原。”④胡克在《英雄与民生》一章中说过:“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一个民主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⑤民主社会很多原则对英雄是巨大羁绊,首先是多数决定原理,英雄的决定往往会和众人的决定相冲突。纵然英雄相信多数人是对的,但英雄往往会认为它的作用太慢。很多英雄史观者认为,假如罗马没有凯撒大帝,英国没有丘吉尔,法国没有拿破仑,德国没有希特勒,俄国没有列宁,不仅他们国家的历史会改观,世界的历史也会改观。这是英雄史观的论据。但是,“自民主主义兴起后,史家已逐渐把注意力从大人物身上转移到大人物以下的各种人物身上。只有专制国家和

①李守常:《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77-178页。 ②范文澜:《谁是历史的主人》,《范文澜全集》第十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60页。 ③范文澜:《再谈谁是历史的主人》,《范文澜全集》第十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65页。 ④李守常:《民彝与政治》,《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9页。 ⑤[美]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59页。

落后国家,尚保留有古代所流传下来的推崇英雄的心理。”①因为在专制的社会里,人民继续崇尚少数人的权威,特别是落后受压迫的民族,在心理上仍然需要一位救世主,没有意识到,拯救他们的是他们自己。在过去的政治史中,一场战争胜败,无数帝国的循环兴衰。带给人民只有死亡与灾害,历史的实质没有多少改变。中国有句谚语告诉世人:“一将功成万骨枯”。换句话说:“伟大人物是公众的灾难”。当然,笔者在这里主要谈的是一部分大人物的负面效果,我们不能把英雄的伟大当成是他们的罪恶的泉源。因为并非所有的罪恶之花结出的都是邪恶之果。

我们从中国近代的历史上来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前期新文化运动等等之所以失败,有一个原因就是群众没有改变。“少数人的改变未必能代表历史的改变,群众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改变。譬如工商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原被视为“逐什一之利”的小民,现在则变成了政治和社会的中坚,其改变的原因与过程怎样?工商人物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也许比政治人物更落实一些。从世界史学的眼光来看,人物的研究已不限于政治人物的研究,企业家、教育家、宗教家等等,都是研究的对象,另一方面,已不限于大人物的研究,中间层的人物,如李鸿章、张之洞的幕僚;下层人物,如希特勒统治时期德国人民的心理等,都为史家所注意。”②

李大钊对英雄史观者给予严厉驳斥。他说“历史上事件,固莫不因缘于势力,而势力云者,乃以代表众意之故而让诸其人之众意总积也。是故离于众庶则无英雄,离于众意总积则英雄无势力焉。”③他强调时势的力量来自众意,英雄的势力来自民众,离开民众,英雄自然没有存在基础。这在我们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思想,不过太微弱,很少有人借以发挥下去,慎子在他的文章里就提到过类似的思想:“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弩弱而高者,乘于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于众也。”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慎到把君主和权势分别比喻为飞龙和云雾,飞龙有了云雾才能飞得高,如果云雾散去,飞龙就是地上的蚯蚓了。如果有了权势,即使像夏桀那样的昏庸残暴,命令也能执行,即“令则行,禁则止”。如果没有权势,即使像尧那样贤德,百姓也不听从命令。

孙中山先生认为过去的政治革命都是英雄革命,英雄革命难以逃脱旧

①张玉法:《历史学的新领域-——历史研究的新方向》,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印行,民国67年,8-9页。 ②张玉法:《历史学的新领域-——历史研究的新方向》,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印行,民国67年,8-9页。 ③李守常:《民彝与政治》,《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7-88页。 ④(战)慎到撰:《慎子·威德》,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有的专制模式。他明确指出:“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军政府特为其枢机而已。”①国民的政治觉醒是英雄史观在政治史上逐渐凋零的的一大原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了否定答案的可能。李大钊在谈论《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时认为中国“政治上民主主义(Democracy)运动,乃是推翻父权的君主专制政治之运动,也就是推翻孔子的忠君主义之运动。”②因为,“唯民主义可以勃兴于十九稘,英雄主义则断不能复活于二十稘也。”③“国家之事,经纬万端,非一二人之力所能举,圣智既非足依,英雄亦莫可恃,匹夫之责,我自尸之。必需求一人焉,以司机关,则遴与民共动之人。此而难获,更择为民活动之人,而施以驱策。彼神武自雄者,物大莫容,无所用之。盖迷信英雄之害,实与迷信历史同科,均为酝酿专制之因、戕贼民性之本,所当力自湔除者也”④。

(三)文化原因

从教育上来说,在这个地球上,不管是教育所学的内容,还是受教育的阶层,都在扩大,都与古代的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古代,体现着教育的阶级性与政治性,统治阶级不仅掌控教育的领导权,而且还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力,谁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无受学校教育的权利,以及谁有受什么教育的权利,都是由统治阶级决定。比如,“唐朝由中央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国子学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入学;太学收文武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入学;四门学收文武七品以上官员子孙入学;书学、算学、律学收八品以下官员及庶族地主子孙入学。唐朝时期的崇文馆、宏文馆,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宰相大臣的子弟。统治阶级利益教育将自己的子孙培养成统治劳动人民的官吏或君主。”⑤人类进入近代,教育逐渐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而且民主问题是现代社会教育与政治的核心,教育的政治职能就是促进政治的民主化,民主观念伴随着政治的不断运到而渐入人心。

①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合编:《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296页。 ②李守常:《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84页。 ③李守常:《民彝与政治》,《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9页。 ④李守常:《民彝与政治》,《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0页。 ⑤李继秀、王昌华等主编:《教育理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7页。

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盲目崇拜心理,打破心中的神话概念,过度的崇拜其实就是迷信,丧失自我。“夫圣智与凡民,其间知能相去不远。彼其超群轶类者,非由时会之因缘,即在众庶之信仰。秉彝之本,无甚悬殊也。就令英雄负有大力,圣智展其宏才,足以沛泽斯民,而一方承其惠恩,一方即损其自性;一方蒙其福利,一方即丧厥天能。…..其民过崇圣智厚赖英雄之性,其即引盗入室之媒欤?”①正如,庄子有云:“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儿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②教育使得人的思想逐渐解放,近代的教育,它与中国古代的科举教育,与中世纪西方的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在政治上提倡的是民主,在思想上提倡的是自由,在科技上提倡的是实验,教育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近代大众化的教育让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真正意识到本身的力量,他们“晓得一切过去的历史,都是靠我们本身具有的人力创造出来的,不是那个伟人圣人给我们造的,亦不是上帝赐予我们。将来的历史,亦还是如此。现在已是我们世界的平民的时代了,我们应该自觉我们的努力,赶快联合起来,应我们生活上的需要,创造一种世界的平民的新历史。”③随着教育的普及,人类文明程度上升,人对外界和自身了解的逐渐透彻,以前那种盲目心理,那种恐惧心理自然就会逐日消减。梁启超曾在《文明与英雄之比例》中这样提到:“英雄者,不祥之物也。人群未开化之时代则有之,文明愈开,则英雄将绝迹于天壤。故愈在上古,则英雄愈不世出,而愈见重于时。上古之人之视英雄,如天如神,崇之拜之,以为终非人类之所能及。”④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上升,二十世纪以后将无英雄,这是因为“人人皆英雄故!英雄云者,常人所以奉于非常人之徽号也。畴昔所谓非常者,今则常人皆能之,于是乎彼此皆英雄,彼此互消,而英雄之名词,遂可以不出现。”⑤所以今天所谓的凡夫俗子,在过去能被称为英雄,过去的英雄在今天看来不过尔尔,这其中的原因有,“其一,由于教育之普及。昔者教法不整,其所教者不足以尽高才人脑筋之用,故往往逸去,奔轶绝尘;今则诸学大备,智慧日平等,平等之英雄多,而独秀之英雄自少。其二,由于分业之精繁。昔者一人而兼任数事,兼治数学,中才之人,力有不及,不得不让能者以独步焉;今则无论艺术,无论学问,无论政治,皆分劳赴

①李守常:《民彝与政治》,《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7页。 ②(清)王夫之著,王孝鱼点校:《庄子解·胠箧》,中华书局1964年版,88页。 ③李守常:《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94页。 ④梁启超著,夏晓红编:《文明与英雄之比例》,《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243页。 ⑤梁启超著,夏晓红编:《文明与英雄之比例》,《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243页。

功,其分之日细,则专之者自各出其长,而兼之者自有所不逮,而古来全知全能之英雄,自不可复见。若是乎,世界之无英雄,实世界进步之征验也。一切众生皆成佛,则无所谓佛;一切常人皆为英雄,则无所谓英雄。”

在梁启超的认识中不是英雄的消失,而是与过去相比,英雄的数量和内

涵随着教育的发展在增加,大家几乎都成为英雄,自然就感觉不到周围的英雄,这与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过去的那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②的愚民政策,已经再也不能制服人民的求知心理了。英雄之所以在近代开始逐渐退场,还和科技的发展有关,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军事战争的现代化,那种勇猛刚强的铁血英雄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只能在影视剧里看到。

三、英雄史观的历史合理性

英雄史观虽然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和经济的发展,遭到猛烈的批判和冷落。然而英雄史观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倍受青睐,并长期占主导地位,甚至时至今日,在东西方的哲学里,尤其是在西方的思想世界,仍以各种形式占据思想的阵地,这自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英雄史观究竟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它的存在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合理性?这很值得令人思考。

(一)英雄史观中的英雄

英雄是英雄史观所最关注的,英雄是人类历史上常说的话题,何谓“英雄”?按照中国辞源上的解释:“识见、才能或作为非凡的人。”③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英雄的内涵还是外延,都随历史的沉淀而显得博大、浑厚。中国史书有很多关于英雄的记载,比如《汉书•刑法志》:“﹝汉高祖﹞总揽英雄,以诛秦项。”④《后汉书·循吏传·仇览》:“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⑤《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

①梁启超著,夏晓红编:《文明与英雄之比例》,《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243-244页。

②(战)孟子等:《论语·泰伯》,《四书五经》,中华书局2009年版,19页。 ③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等编:《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1433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卷二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⑤(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卷七十六,中华书局1965年版。

数也。’”①毛泽东《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为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②一些文学作品中“英雄”一词也频频出现,唐杜甫《蜀相》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③毛泽东《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④董必武《邯郸烈士塔》诗:“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⑤这些英雄有才能勇武过人者;有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牺牲者;有稳坐军中帐,决胜千里的智者。他们往往集人性的高贵、聚世间的豪情于一身。历经磨难而坚强,见多识广而理智,身经百战而英勇。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而且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英雄评价标准。对英雄人物的界定,会随着时代、地域、阶级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差异。不管是文学家、史学家还是寻常百姓,他们都会有自己的评价理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模式。孟子在《孟子·尽心上》曾说: “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英雄)之士,虽无文王犹兴。”⑥孟子所谓的“豪杰之士”并非有勇无谋的匹夫,而是有过人才智的贤士,能够应时而起,不会坐以等待。说明智者与常人不同,同时也含有勉励人们争取做“豪杰之士”的意思。西汉《淮南子·泰族训》里对英、俊、豪、杰分别给出这样的定义:“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明于天道,察于地理,通于人情,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知足以知变者,人之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隐义,仁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者,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知足以决嫌疑,廉足以分财,信可使守约,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 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者,人之杰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未,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其于化民也,若凤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⑦《淮南子》中把人的智慧分成英、俊、豪、杰四个等级,而且英、俊、豪、杰各以他们自己的才能大小安处在恰当的位置,各得所宜。这样就能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在上位的倡导什么、下面的民众就应和什么、上面行动什么、下面的民众就

①(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卷三十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②毛泽东:《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③范又琪译评:《唐诗三百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115页。 ④毛泽东:《冬云》

⑤董必武:《邯郸烈士塔》

⑥(战)孟轲著,鲁国尧 马智强译注:《孟子·尽心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19页 ⑦(西汉)刘向著,许匡一译注:《淮南子·泰族训》,贵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1211-1212页

追随什么,四海之内,人心所向,背弃贪鄙而向往义理,这样来教化民众,就如同风吹草木,草木随之伏倒一样。

三国魏人王粲在其所著《英雄记》中提到过董卓当时想任命一校尉,就问王允谁比较适合,王允向其推荐盖勋,董卓却说:“此明智有余,不可假以雄职。”①三国魏人刘劭曾对英雄进行分解阐述,作了精辟的叙述,其所著《人物志·英雄》中有这样描述: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若校其分数,则牙则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

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

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

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②

在刘劭看来,所谓英雄,就是文武才干出众的人,在他们身上既有英才,又有雄才。所谓英才,指其聪明才智;所谓雄才,指其气魄胆力。在英雄身上,英才和雄才哪一样都不能少,只有英才没有雄才或只有雄才没有英才都不能成为英雄。前者只能当宰相,后者只能担任将军,二者兼备,

①(东汉)王粲著,俞绍初校点:《英雄记·董卓》,《王粲集》附录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55页。 ②(魏)刘劭著,梁满仑点校:《人物志·英雄篇》,中华书局2009年版,92页。

才能够成为成就大业的英雄。

英国人卡莱尔在《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里也给英雄很多界定,这些英雄不仅大勇无畏、独具慧眼、明察秋毫,而且能够甘于沉默、自我节制、天真自然。他认为作为英雄伟人的首要定义是“真诚”,英雄的伟大之处首先就在于此。“我敢说,不真诚的伟人是不可思议的。依我看,真诚是他以及他所具有的一切之根本所在。如果不首先具有名副其实的真诚,那无论是米拉波、拿破仑、彭斯还是克伦威尔,都将会一事无成,这样的人就是我所谓的真诚的人。应该说,这种真诚是深沉、伟大和真实的,是以各种形式出现的一切英雄人物的首要特征。”①因为在英雄眼里:“这个宇宙既使人感到恐惧又使人惊叹不已,像生一样真实,像死一样真实。即使所有的人都忘记了真相,生活与幻景之中,但他(英雄)也不会忘记”②

美国史学家胡克在其著作中指出:“所谓历史上的英雄就是那样一个人:在决定某一问题或事件上,起着压倒一切的影响;而我们又充分的理由把这样的影响归因于他,因为如果没有他的行动,或者,他的行动不象实际那样的话,则这一问题或事件的种种后果将会完全两样。”③胡克并把英雄分为两类:“作为事变性人物看待的英雄和作为事变创造性人物看得的英雄,二者有所不同。”④不难看出,胡克所说的事变性人物指的是某人的行动影响了以后事变的发展,假如没有英雄的这一行动,或许事变的发展进程将会大相径庭,这具有偶然性,只要有机会,人人可做。事变创造性人物是指英雄的行为受他自身的智慧、意志和性格等等因素的作用,不是偶然促成,有一定的必然性,不是寻常人能做到。正如他自己所说:“英雄的伟大不仅要凭他的所作所为如何,而且要看他本身如何……我们所谓历史上的英雄或伟人仅指事变创造性人物而言。”⑤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指出:“一切伟大的历史人物——这种人自己的特殊目的关联着‘世界精神’意志所在的那些重大事件,他们可以称为英雄”。⑥从中可以看出,英雄人物被当作时代的代表者,是公共舆论的发现者。“公共舆论中有一切种类的错误和真理,找出其中的真理乃是伟大人物的事。谁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意志,把它告诉他那个时代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他所做的是时代的内心东西和本质,他使时代现代化。谁在这里和

①[英]托马斯·卡莱尔,张志民、段忠桥译:《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46页。 ②[英]托马斯·卡莱尔,张志民、段忠桥译:《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46页。 ③[美]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09页。 ④[美]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10页。 ⑤[美]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10页。 ⑥[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69页。

那里听到了公共舆论而不懂得去藐视它,这种人决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有许多种。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必定有过人之

才,否则就无从表现其为英雄,在每个历史阶段,英雄往往都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创造非凡的伟业,代表着时代的潮流,并成为人们的楷模。正如钱穆所言:“历史记载人生,人生中必有事,惟人干的事,与干事的人,二者当有分别。 事由人干,人换了,所干的事亦必变。”②英雄的价值往往首先代表着人类的最高利益,以实现人类本生存在价值为目标,英雄引导、激励着全人类向其靠拢。英雄往往被视为是人类力量的灵魂。英雄像一面历史的旗帜,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诗歌,是照亮黑暗的闪电。

(二)英雄史观形成的原因

英雄史观能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至今影响仍然很大,究其根源,主要有几个个方面:首先,历史所呈现出来的外貌,往往是必然性趋势深藏于内,偶然性的现象时时显露在外。体现历史必然性的多数人民群众往往是默默无闻,而给历史事件情节打上较深印记的代表人物则声名显赫。这样,如果从表面看问题,就极易虚显英雄伟人的历史作用,为英雄史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其次,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劳苦大众一直处于被统治、被侮辱的地位,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受到压抑和摧残,而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处于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则高高在上,独断专行,表面上看上去能够为所欲为地主宰历史。这种把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才能的差别扩大化、固定化的现象,使得产生英雄史观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了。再次,历代剥削阶级为维护其剥削和统治,总是对历史发展的真相做虚假的宣传,自我鼓吹何等“英明神武”。这就使英雄史观的产生由可能变为现实。这些观点基本上是近代史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主要论点,所言往往是站在民众的角度看问题。其实英雄史观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并且至今仍在顽强地表现自己,根源诸多。

心理根源。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没有人物活动就没有历史,所以人物是历史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人物的行为活动往往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之所以史学家会用英雄史观书写历史,与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分不开的,也许刚开始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书写历史的方式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

①[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334页。 ②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139页。

崇拜英雄的心理在古代的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都存在。“对英雄的颂扬是先民传述历史的最古老的形式。世界上有不少民族,都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史学史上,这种颂扬的方式在阶级社会里还被继承下来。”①无论是对整个人类的发展的来说,还是对每个人的成长来说,内心都有一个“英雄梦”,那是人类自远古以来就生生不息的梦想,任何人都无法抗拒、摆脱,要么渴望自己成长为英雄,要么希望有英雄来拯救困难中的自己。因为,英雄与人类本身是同时并存的,英雄代表人类中最优秀的那一部分,是人类的精华。每个历史时期,英雄往往代表正义,英雄的力量是坚定人们的信念,团结一心,抵御外敌的重要保证,也是创造辉煌,发展文明的精神动力。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指出:“相信伟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我们孩提时的朋友竟然成了英雄,他们的景况俨然像个帝王,那也不会使我们感到惊奇……追求伟人是青年的梦想,是成年人最严肃的事业”②重温伟大人物的事迹,追寻伟人的言行,感受英雄的人格魅力,是寻常人通向高尚的最有效途径。那些英雄人物征服普通人的心灵,他们杰出的才智和高贵的品质是值得每个人效仿和崇敬,被奉为楷模。

对英雄的崇拜是人类的一种激情,这种激情是人类的天然率真的感情,是对英雄真情关注的自然流露,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钦佩、认同,同样也可以唤醒人们自己内心的激情,卡莱尔在他的书中这样提到:“无论何时,人们只要还活着,就不会让他们把自己心中对伟人的奇特的崇拜之情根除掉。无论在什么时期,他们都不能从人们的心灵中把崇敬伟大人物的那种说来奇怪的心理完全铲除干净,这种崇敬是真正的敬佩、忠诚和仰慕之情,虽然其表现可能是朦胧的、反常的。只要人类还存在,英雄崇拜就绝不会消失”③。英雄崇拜造就了英雄的尊严和荣誉,造就了弱者对强者的向往和憧憬,这些构成了英雄主义最基本的心理源泉。从这个角度说,英雄主义是人性的选择,自然的表现。

每个英雄史观历史研究者都想弄懂对伟人发生兴趣的心理根源问题,胡克在他的书中《历史中的英雄》指出:“这些(心理)根源简略地说就是,a.心理安全的需要,b.要求弥补个人和物质局限的倾向,c.逃避责任。”

根据佛洛伊德的观点,大多数人经常在寻找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因为

①白寿彝:《中国史学的童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6-7页。 ②[美]爱默生著,孙宜学译:《伟人的作用》,《爱默生演讲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45页。 ③[英]托马斯·卡莱尔著,张志民、段忠桥译:《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13页。

④[美]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4-15页。

在他们年幼时代,父亲提供了安全感和稳定性。伟人或领袖也往往认为他自己是他的国家、党或事业的“父亲”,更往往被他左右认为是他们的 “父亲”。领袖往往有很强的号召力,这种号召力也许就是能够表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伟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成就能够满足他们心中的渴望,“群众在想象中分沾了领袖的光彩、权力和热情。于是,那些精神生活贫乏的人们有了新的生活意义……把个人的缺陷投进比较幸运的人们的光荣成就里,借以取得补偿,这种倾向也许是社会生活中一种常有的现象。”①这也许就是穷人或者受压迫民族的生存法则。为什么往往贫穷之人会崇拜财神或凶神;受到欺凌的民族往往会崇拜一个正直的统治者。至于为什么很多人想逃避责任问题,因为在这个社会上不可能每个人的喜好都是一样的。比如不可能每人都想当领导,如果大家都当领导,那社会就会更加混乱,只好选一部分人负责,让这些人替人们做杂事。人生比较短促,政治是件肮脏的事,而且永远是一种危险的把戏,在相对民主的社会里,很多人并不热衷。

何兆武先生在其《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中认为,史家治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个是认识史料。第二个方面对史料做出解释,除了这两者,还需要有一种人文价值的理想或精神贯彻始终。“人文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固然是古已有之,但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本身就构成历史和历史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甚至于是历史精神的核心。”②从这些角度来说,历史研究和真正的科学是有区别的,因为,“对历史学的形成而言,更具决定性的因素乃是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感受力,而非史料的积累。”

史家往往从心理和精神层面上来考虑,则意味着历史学对人性学研究的

突破。“历史学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性学的研究,因此,除了科学和人文价值的理想和精神而外的第三个方面,便是史家对人性的探微。人性探微自然也是古已有之,……这种探讨有一部分和科学重叠,但大部分却是独立于科学之外的。”④人类都有一个英雄情结的心理,当然那些史学家也很难逃出这种状态,自然带着这种情结去书写他所认识的历史。

文化根源。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教育来说,起初的教育往往都是从故事开始,不管是从牙牙学语时的家庭教育,还是正规的学校教育,差不多都是厉害人物厉害事,或者是智慧人物智慧事。崇拜英雄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青少年心中永恒的情节,每个民族的教育往往都是

①[美]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8页。 ②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思想理性批判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12页。 ③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思想理性批判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7页。 ④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思想理性批判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12页。

从这方面入手,用英雄的功绩和情操拨动他们的心弦,培养他们的价值和态度。胡克在《历史中的英雄》指出:“每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用伟大人物——神话上的人物或现实生活里的人物的勋绩,向青年表现出来的。”

神话英雄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也是个人童年时代的世界,在孩子的

梦想中,积蓄了越来越多的想成英雄的能量,一心想着怎样献身欲望与飞翔体验。许多人就是在这种英雄崇拜中走向成年,这种英雄情节结伴着每个人的成长,逐渐融入每个人的血液和灵魂中。

不管是初级教育,还是更高一级的教学,关于英雄的教育总是在时时上演着,“现代文化中,初年级历史教育的英雄内容并没有因为教学方法的改变而受什么影响。……再加上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影响,这种五花八门的早年教育,在青年人的易于塑造的思想上留下了永久的印象。……许多人总想把“社会力量”、“经济法则”、“文化风格”人格化,其原因无疑就在这里。”②胡克曾批判那些结集在鲁宾逊和《新史学》杂志周围的美国历史学派。认为虽然他们在更高的教学水平上,做过动人的现实主义的解释,自以为已经撇开了英雄和伟人,走上了经济和社会‘力量’的明确道路,但“英雄” 史观的方法并没有放弃。其实, “他们就是在欺骗自己。他们从神龛里挪走了国王、政治家和将军,又在原位上放上了工业和金融界的巨头、哲学和科学界的大思想家。这种更换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它的含意跟他们有计划地贬低个别人物意义的历史方法论却不一致。”③典型的酒瓶装新酒的做法。英雄史观对过去的文化教育来说,或许是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无形的副产品。

教育述说着英雄,英雄自然浸入我们的思想,教育使人向两个方向发展,要求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社会性,社会性反映的是人对社会的适应,是社会化的结果;不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它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教育尊重差异性的求异结果,它反映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爱默生曾说:“在人类教育和力量范围之内,我们可以说,伟人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有更伟大的人出现。”④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英雄的核心特征就是独特性和创造性,反社会与

①[美]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7页。 ②[美]悉尼·胡克,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7页。 ③[美]悉尼·胡克,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8页。 ④[美]爱默生著,孙宜学译:《伟人的作用》,《爱默生演讲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64页。

权威。既培养大众式的人又培养英雄式的人,本身就存在悖论。

英雄史观中往往记载的英雄人物大都是帝王将相,或许与文化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史家张玉法认为,历史包括人类生活的四个等级: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历史的研究,应兼顾到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为人类任何方面的活动,都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都有研究的价值。但为什么自有历史记载以来,史家对政治史有特别的爱好?有几种原因:“其一、史官本来是记帝王行事的官,故古代史官的记载,几乎无不与帝王及其行事有关,梁启超就曾讥笑古代的历史是‘帝王家谱’。因为后人有模仿前人的习惯,因此后代史家也就倾向于走政治史的老路。其二、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种生活中,经济、社会、文化生活都是比较自然的,在短时间内变迁少,史家不容易记载;政治生活是人为的,在短时间内变迁多,史家比较容易记载。其三、历代以来,政治方面的事,政府常设有专官记载,其它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事很少有系统的记载,研究起来,自以政治史较为容易下手。”①撇开第三点政治权利的影响外,可以认识到从过去的过去史学家政治史环境的影响,到人类的急功近利的心态,也许正是史家偏重于研究政治史的原因,史家的这种文化行为习惯是受前代文化环境的影响,凸现了死人紧紧抓住活人的思想。

阶级根源。近代很多史学家认为英雄史观的出现与各阶级的利益直接相关。很多历史家本身就是统治阶层,承认“英雄创造历史”,就意味着“英雄”和他所代表的剥削阶级是历史的主人。劳动者就应服服帖帖受他们的压迫和剥削,历代统治者总是极力把自己打扮成“群众的救世主”。胡克指出:“今天,对待英雄和领袖的这种态度,不但是历史教育的偶然的副产品。在大多数国家里,特别是集权国家里,他们千方百计地向儿童、学生和成年人宣扬英雄崇拜和领袖崇拜。”②剥削阶级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他们必然要用英雄史观看待历史。梁启超有云:“古之天下,所以一治一乱如循环者,何也?恃英雄也。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即世界借英雄而始成立之说也。”③

中国漫长的两千多年封建时代是比较顽固稳定,这与等级比较森严有关,毛泽东曾言:“中国的男子,普通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一)由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二)由宗祠、

①张玉法:《历史学的新领域-——历史研究的新方向》,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印行民国67年,9-10页。 ②[美]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8页。 ③梁启超著,夏晓红编:《文明与英雄之比例》,《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244页。

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三)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之为鬼神系统(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边三种权力支配之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陈旭麓在其《思辨留踪》中认为毛泽东所提到的“这四大极大的绳索就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来说,主要有两个代表,一个是神,一个是圣。在旧社会里,神和圣长期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它们相互为用,互为补充,是共同编结在封建剥削这条锁链上的虚幻的花朵。神是精神世界的幻象,圣是伦理生活的准则。暴力加神道加圣道,表明了封建统治阶级总的理论、纲领和治术。”② 在阶级统治的社会里,下层基本上没有话语权,统治阶级会随心所欲地解释和述说历史。

从历史学家本身来说,在阶级社会里,史官由政府设置,并有专门人员充任,起初仅记录帝王之事,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往往彰显统治阶级的利益,美化自己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晋书·文苑·袁弘传》有云:“夫百姓不能自牧,故立君以治之;明君不能独治,则为臣以佐之。然则三五迭隆,历代承基,揖让之与干戈,文德之与武功,莫不宗匠陶钧而群才缉熙,元首经略而股肱肆力。”③毛泽东也曾在他的《实践论》里涉及到:“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④

从历史学家评价历史人物的角度来看,阶级社会里,历史学家往往只谈英雄是何等的能力非凡,何等的忍辱负重,往往在丰功伟绩的光环下忽略人物的阶级性。陈旭麓在他的文章里提到:“我们所评价的历史人物,都是阶级社会的人,阶级社会的人必属于一定的阶级。自从有阶级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尽管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所属的阶级不同,但他们总归属于一定阶级的。这是我们分析历史和观察现状的出发点。”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帝王固然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就是那些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学术家、文学家、画家等等,也很少不属于地

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31页。 ②陈旭麓:《“神道”与“圣道”》,《陈旭麓文集》第二卷,《思辨留踪》(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23页。

③(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撰:《晋书·文苑·袁弘传》卷九十二 ,列传第六十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283页。 ⑤陈旭麓:《论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统一》,《史学理论与方法》,《陈旭麓文集》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18页。

主阶级的。在历史研究中,特别评价历史人物时,史家往往只重视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或他们的作品有没有反映人民的要求,而忽略他们的阶级属性。普列汉诺夫在《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一文中曾经指出,有些人“不是把社会人类活动的某些部分,而是把人类意识的某些部分说成为社会学上的特别主体,余思这个理论就显得更加荒谬了”①。一般来说,历史上每个剥削阶级在它的上升时期,对人类历史常常起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而它们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又常常和它们的虐政分不开。

社会根源。在这里笔者所提到的社会根源主要指的是一种狭义的概念中的社会生活方面,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相区分。史家张玉法认为,“历史包括人类生活的四个等级,第一级是经济生活,第二级是社会生活,第三级是政治生活,第四级是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关系生存问题,包括如何生产,如何消费;社会生活关系着人与人如何相处,包括和谐及冲突两方面;政治生活最初只关系群体的秩序与安全问题,包括管理和保卫两方面;文化生活关系着人类的精神寄托,包括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历史的研究,实应兼顾到人类生活的各方面,人类任何方面的活动,都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都有研究的价值。”② 社会环境对英雄史观中的英雄类别可能影响较大,一个和平的环境,可能会诞生无数个智慧式和平民式英雄;一个战争的时代,可能出现很多草莽式和力挽狂澜式英雄;专制的社会环境,往往会出现主领风云和奇才大略式的英雄;民主的社会环境,往往会出现道德和精神式的英雄。时势呼唤英雄,正如李孝迁在其文中所说:“英雄史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需求的一种回应。”③

如果从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来看我们的社会关系,对中国人影响比较深的应该是宗族观念。西方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这样提到中国人民族性的各方面:“皇帝对于人民说话,始终带有尊严和慈父般的仁爱和温柔;可是人民却把自己看作是最卑贱的,自信生下来是专给皇帝拉车的。逼他们掉到水深火热中去的生活的担子,他们看做是不可避免的命运,就是卖身为奴、吃口奴隶的苦饭,他们也不以为可怕。”④黑格尔认为在东方的世界,尤其中国的历史,有一个终古无变的宪法的“精神”。这个精神普通的原则就是“家庭的精神”。在中国,那个“普遍的意志”直接命令

①[苏]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9年版,149页。 ②张玉法:《历史学的新领域-——历史研究的新方向》,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印行,民国67年,9-10页。 ③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18页。 ④[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东方世界:中国》,《历史哲学》,第一部分,三联书店1957年版,181页。

个人应该做些什么。个人只有谨慎地服从,相应地放弃了他的反省和独立。假如他不服从,就会影响他外在的生存。中国总体缺少主观性的因素。“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 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在家庭之内,他们不是人格,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各种义务都是从下而上,绝少自上而下的。”①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个人被家族和国家压抑着,史家当然也不会逃离那个藩篱,自然会坠入“向上看”的思维。如果我们反观西方的世界,它自然也没有逃过这个社会的法则。

英雄史观的社会根源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变化和发展缓慢,因而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很难看到正在拼命挣扎的“生产力”越来越重要,更看不到运用生产力的群众力量,因为广大群众往往处于无权的地位,积极性受到压抑。而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不仅控制政治、经济大权,还控制思想文化大权,独断专行,从表面上看,似乎能够主宰世界,这为英雄史观产生提供了一个社会现实基础。

(三)英雄史观在中国的影响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人类最初的史书,同文学有种不可分离的性质,往往把历史当成神话故事来写。中国古代的文学往往受“英雄史观”的影响,文学有着浓厚的英雄至上和英雄中心论,特别是史传小说,几乎都是围绕英雄来选择材料、发展情节。无论是从思想内容、创作精神,还是艺术方法上,都影响颇深。这里渗透着人世间人们的英雄观。无论是在散文家、小说家的字里行间中,还是在诗人的深情中,“英雄”的声音总是处处在。从《三国演义》中“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②到《水浒传》中的“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③;从刘禹锡《蜀先主庙》的“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④到王国维“何来洒落樽前语?天下英雄惟使君。”⑤都可以看到英雄的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英雄要么是替天行道的侠之大者,要么是为民请命的斗士,要么是定鼎中原的帝王将相,要么是德才兼备的智者。这些英雄往往决定着王朝的兴衰,历史的走向。英雄代表着时代的特征,塑造生活中英

①黑格尔著,李造时译:《东方世界:中国》,《历史哲学》第一部分,三联书店1957年版,165-166页。 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上册,第二十回,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③(明)施耐庵:《水浒传》上册,第七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④(唐)刘禹锡,梁守中译注:《刘禹锡诗文选译》,巴蜀书社出版社1990年版,89页。

⑤王国维:《咏史二十首》,转引自陈鸿祥著:《王国维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98页。

雄形象,理所当然是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阶级的文学历史使命。虽然我们不能说塑造英雄形象就是宣扬英雄史观,但至少带有英雄史观的印记,文学的精神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历史精神,“中国历史精神的最主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核心的历史意识”①。假如文学家以英雄为中心来塑造小说人物,那么对英雄的历史作用的描写则更能体现“英雄史观”。在文学家笔下,英雄往往决定时代的趋势,事件的成败,王朝的兴亡,英雄“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的历史可以改观”②。《三国演义》塑造很多英雄人物,雄才大略、才智超人、武艺高强、忠肝义胆,他们在一些具体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中,能够凭藉个人的能量,左右局势的发展。这些英雄大都是政治人物的典型,是魏晋时代的精神外显。中国传统观念中,“谁能力挽狂澜,转危为安,谁就是英雄;谁能把多元的政治力量协调起来,谁就是英雄;谁能在混战厮杀中重建秩序,谁就是英雄;谁能把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起来,谁就是英雄;谁能让耕者有其田,士大夫有其位,工商有其业,谁就是英雄”③。

英雄史观强调英雄是救世主、及时雨、圣贤者,群众是听凭摆布的物件,等待拯救的苦难者。这方面在英雄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民众在小说中的被忽略与漠视。在易代小说中,民众是英雄施恩的对象,是英雄拯救的对象。在董卓类残民者眼中,为“天下计”,可以不惜小民之生命。在刘备、刘邦等仁德之君眼中,小民是可以笼络利用的对象,因此刘备可以携民渡江、刘邦可以兵入咸阳而除秦之酷政。在小说家眼中,百姓之死亡是天数,是劫数,与英雄人物争夺天下的战争没有关系,英雄不必为此而自责。”④明显表现了英雄至上论、英雄中心论、英雄决定论的思维。小说中所体现的“英雄史观”应该说是人们英雄情结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小说中的“英雄”都是为民谋福祉的英雄,是得民心的英雄。英雄人物往往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或潮流。

以英雄人物为中心是小说家演义历史的最佳选择,也是比较好的方式。即使将“英雄史观”视为一种历史观而论,也不能一概否定。我们不能用今天的观点来苛求前期的小说家。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崇拜神到崇拜人的发展过程。由神到人的发展过程,正是凸现了人的历史作用,肯定人在历史中的主观能动性。小说虽然也体现了天命观宿命论,但小说

①郭丹:《史传文学:文与史交融的时代画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87页。 ②梁启超:《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六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4页。 ③金泽:《英雄崇拜与文化形态》,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102页。 ④彭利芝:《试论易代小说中的“英雄史观”》,求是学刊,2010年7月第37卷第4期,108-109页。

重点表现的都是人的活动对历史的影响作用。这种强调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小说家对人自身的认识与重视,对人的尊重与崇尚。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表现者,小说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到了帝王将相一言兴邦或一言丧邦的客观现象,从而着重体现英雄人物对王朝命运的决定作用以及对历史的巨大影响,这是符合他们的思想逻辑和所处时代的认识水平的。“英雄史观”虽然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因素,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小说中的“英雄史观”在历史长河中又具有其进步性。小说中的“英雄”具有其独特性。小说中的“英雄”都是为民谋福祉的英雄,是得民心的英雄。英雄人物往往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或潮流。“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不同于其他古代民族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灵魂解脱或复活,也不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获得个人的荣耀,而是为了挽救民众的苦难,为民众创造幸福。”①梁启超在《自由书》中亦云:“古来之豪杰,有二种,其一以己身为牺牲,以图人民之利益者;其二以人民为刍狗,以遂一己之功名者。虽然,乙种之豪杰非豪杰而民贼也。”②也就是说,中国民众心目的英雄,是以民为本,为民造福的英雄。小说中的英雄正是这类英雄。这种英雄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获得了民众的支持,推动了历史的前进,本身具有其合理性,也符合历史的真实。说明小说家清醒地看到了左右历史发展走向的英雄并非孤家寡人一个,而是拥有广大民众的支持,从而肯定了民心向背在历史中巨大作用。小说虽然宣扬了“英雄史观”,但定鼎乾坤、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都是产生于民众中、获得民众支持、顺应时代发展的具有高尚品行的英雄,是为民谋福祉的英雄。这些英雄,熔铸了历代民众的道德、伦理、政治、审美理想等文化内涵。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小说中的“英雄史观”斥为唯心史观。③

对中国史学的影响。近代中国,民史思潮的高涨与日俱增,然而“英雄史观”在史学界的传播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两种史学思想在中国的史学界并行不悖,似乎有点自相矛盾。既然出现这种现象,那必有它内在的逻辑。民史思想的引发是针对传统史学的“帝王将相”的历史,而英雄史观在20世纪初甚有声势则是源于现实因素。

“英雄史观”这个概念虽然在近代才登上中国史学的舞台,但它存在

①金泽:《英雄崇拜与文化形态》,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85页。 ②梁启超:吴松点校:《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饮冰室文集点校》第四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304页。 ③彭利芝:《试论易代小说中的“英雄史观”》,求是学刊,2010年7月第37卷第4期,110页。

于有中国旧有的史学里,有历史记载以来,就深深留下烙印。梁启超先生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① “从来国家之兴衰,世运之隆替,皆由少数人筦其枢耳”②。尽管梁启超猛烈批判封建地主阶级史家只注意帝王将相的英雄创世思想,指出应注意“无名英雄”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农夫、职工、役人、商贾、兵卒、小学教师、老翁、寡妇、孤儿”等人是“无名英雄,是造英雄之英雄”③,而且说,英雄是“人群未开化之时代”的产物,“文明愈开,则英雄将绝迹于天壤”,“人民不依赖英雄之境界,然后为真文明”④。但是他最终还是拜倒在英雄的脚下,断言古今中外的历史,就是屈指可数的少数伟人所创造。他说英雄与时势的关系是:“英雄固能造时势,时势亦能造英雄,英雄与时势,二者如形影之相随,未尝少离。既有英雄,必有时势;既有时势,必有英雄”,“ 英雄与时势,互相为因,互相为果,造因不断,斯结果不断”⑤。他认为,英雄有大小。小英雄如李鸿章等人,是“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⑥,而“克伦威尔、华盛顿、孔子、康有为等人则是造时势之英雄”⑦,很显然,他的逻辑是:造小英雄的时势,为大英雄所造。归根结底,还是英雄造时势。他的这些观点,虽然有一种折衷主义色彩,但较之地主阶级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英雄史观有着明显的进步,反映当时的资产阶级有借助人民力量来实现其改良主义路线的迫切愿望。

中国历史章节体体裁的开创者夏曾佑在其《中国古代史》中自始自终贯彻今文经学和西方资产阶级社会进化论相结合的历史进化观点,所记内容不再像旧史那样多是帝王家谱、将相功簿,但在探讨社会发展动力时,仍然彰显英雄史观,免不了将眼光定在少数伟人身上, “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之历史,即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⑧在纵谈古代中国的文化、政治、疆域时,他也只见孔子、秦皇、汉武数人。他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

①梁启超著,陈书良选编:《中国之旧史学》,《梁启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218页。 ②梁启超著,吴松点校:《初归国演说辞·到京第一次欢迎会演说辞》,《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五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770页。 ③梁启超:吴松点校:《无名之英雄》,《饮冰室文集点校》第四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280页 ④梁启超著,夏晓红编:《文明与英雄之比例》,《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243页。 ⑤梁启超著,夏晓红编:《英雄与时势》,《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213页。 ⑥梁启超著,吴松点校:《李鸿章》,《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964页。 ⑦梁启超著,吴松点校:《南海康先生传》,《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942页。 ⑧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孔子以前之宗教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8页。

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①这就完全忽视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纯属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传到中国的同时,批判的声音也随之来到中国,尤其是严复翻译英国思想家斯宾塞的《群学肄言》:“欲得伟人之铸其群者,非其群之先铸伟人必不可。”②这是他提出:“时势造大人,而后大人造时势”③。英雄史观与反英雄史观的争论,尤其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派对英雄史观的发难,有助于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国史学家虽然极少有持极端的英雄史观者,但在一定程度上都倾向于这种史观,这与当时近代中国的苦难有很大的关系。在苦难面前,英雄往往是人们心中和语言上的话题。英雄史观在历史教科书中也有反映,为了激发爱国热情,向古代英雄先贤们学习似乎是历史教科书的主题,从哲人圣语到伟人头像,向学生展示一幅幅英雄的功绩。

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影响。英雄史观虽然不等同于英雄主义,但英雄史观宣扬的英雄主义,是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演进的过程一种精神价值观。英雄史观通过宣扬社会群体中具有崇高、悲壮、不屈和进取品格的具体人物作为标兵,意在弘扬某个时期、某个社会群体所追寻的最高尚的和整体利益的宏大目标,用以激励社会所有的人模仿这一英雄人物。因为英雄人物往往具有寻常人不具有的精神,“凡先时人物所最不可缺少之德性有三端:一曰理想,二曰热诚,三曰胆气。”④英雄人物是民族精神的一种标志,在英雄的身上,往往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内核,汇聚着整个民族所追求的高尚品质。英雄的思想、行为影响着同时代的人以及后来者,英雄的思想和行为同样也是构成民族精神的核心元素。比如,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英雄精神,英雄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重要的精神武器,他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对社会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往往能够团结和振奋整个民族齐心协力。

在英雄史观的文化系统里,英雄的价值观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的体现,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但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英雄观,他们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对英雄的态度和崇拜方式也是

①夏曾佑:《孔子以前之宗教上》,《中国古代史·读本期历史之要旨(秦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45页。

②[英]斯宾塞著,严复译:《群学肄言》,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26页。 ③《泰西格言集》29页,转引自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21页。

④梁启超著,吴松点校:《南海康先生传》,《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493页。

不同的。武斌认为这就是文化相对性。他认为:“所谓的‘文化相对性’,实际上是英雄系统的相对性。以什么样的人为英雄,既表明一个民族的历史观,也表达了他们的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①中华民族有着英雄主义情结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和英雄主义传统。每个人都梦想成为英雄,因为只有英雄方能在肉体结束后仍能在人们的意识上继续活着,英雄梦是每个人追求长生与不朽的另外一种模式,《左传》有言:“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②中国历代都有很多为德、功、言献身殉职的英雄豪杰,像霍去病、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等英雄豪杰,一直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向前。

四、英雄史观的现代定位

英雄史观发展到当今,尽管史学界对其争论不停,民史越来越多地活跃于史学的舞台,但它似乎仍然不失昔日魅力。史学界一边在历史著作中塑造着英雄,一边在理论的史学中抨击英雄;这似乎存在着一种无形的悖论,英雄史观在否定与塑造中不断重生,就像我们的生活中,一边在梦想着英雄,而一边又讨厌英雄。因为英雄的存在,要么意味着自己成为英雄的责任加大,要么意味着别人成为英雄产生的嫉妒。当然我们应该明白,肯定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并不一定就是英雄史观。当历史的步伐迈向当今,史家书写历史的方法和观点是不是已经彻底发生改变了呢?

(一)史观之一隅

人生的发展有人生观,世界的发展有世界观,历史是书写人类的历史,历史的发展自然有其历史观。古代的历史观,往往与神道,与天命有关,带有宗教的味道。“凡伟人的历史观、圣贤的历史观、王者的历史观、英雄的历史观、道德的历史观、教化的历史观,均与神权的历史观、天命的历史观,有密接相依的关系。”③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近代,很多人努力寻求历史的法则,其中当属马克思的贡献较大,名家巨子都在努力寻求历史法则。历史观种类和说法也在增多,除传统的神权、政治、

①武斌:《话说英雄》,万卷出版公司2006年版,89页。 ②《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岳麓书社1993年版,226页。 ③李守常:《史观》,《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93页。

宗教、道德、教化、圣人的历史观,又有经济、生物、地理的等等历史观。李大钊将这些历史观分类概括为四种:“曰,退落的或循环的历史观与进步的历史观;曰,个人的历史观与社会的历史观;曰,精神的历史观与物质的历史观;曰,神教的历史观与人生的历史观。前者以历史行程的价值的本位为准,后三者则以历史进展的动因为准。”①英雄史观是这些史观中的一种,而且在史学发展过程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它都在史家的思维中或在史学著作中有明显的体现。

历史观本身也有历史,历史观的历史发展也有一定的倾向。历史观的发展总体趋势大概:“由神权的历史观进而为人生的历史观,有精神的历史观进而为物质的历史观,由个人的历史观进而为社会的历史观,由退落的或循环的历史观进而为进步的历史观。”②从李大钊的说法中,可以看出那些所谓的神权的、精神的、个人的历史观,多带有退落的或循环的历史观倾向,而那些人生的、物质的、社会的历史观,则多带有进步的历史观倾向。他指出了英雄史观的缺陷,并没有完全否决英雄史观的存在,他主张去补正:“依据人生的史观重作的历史,补正了依据神权的史学观作成的历史不少;依据社会的史观重作的历史,补正了依据个人的史观作成的历史不少……”③英雄史观在现代的史学领域里仍然长势良好,比如,陈旭麓曾抨击过:“尽管历史在不断演进,社会经过了许多的变迁,由渐变而至突变,然而英雄主义通过了变迁之流,仍以各种不同的姿态不同的名词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里掌握着一切,其实质则始终不变,永远站在社会的最高层做人类的统治者剥削者”④正如胡克所说:“他们从神龛里挪走了国王、政治家和将军,又在原位上放上了工业和金融界的巨头、哲学和科学界的大思想家。这种更换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它的含意跟他们有计划地贬低个别人物意义的历史方法论却不一致。”⑤

对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曾对传统思想史上的两派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一派过于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尤其是夸大杰出人物的作用,忽视人类历史运动是合乎规律的过程,把一切都归因于个人的自觉活动(主观主义、自由);另一派过于强调历史运动的规律性而贬抑甚至抹煞个人的作用(必然主义、规律必然

①李守常:《史观》,《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94页。 ②李守常:《史观》,《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94-295页 ③李守常:《史观》,《史学要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95-296页。 ④陈旭麓:《英雄主义的丧钟》,《陈旭麓文集》第四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23页。 ⑤[美]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8页。

性)。两派都走向了反面,把历史过程的规律性同个人的自觉活动对立起来。普列汉诺夫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杰出人物能够决定历史进程的个别面貌或局部后果,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的新原理:“某些主观主义者为了尽量抬高“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不肯承认人类历史运动是规律性的过程,现代某些反对主观主义者的人却为了尽量强调这种运动的规律性而显然决意要把历史是人所创造,因此个人的活动在历史上不能不发生作用这一原理置之脑后了。他们把个人看成是值不得注意的东西。这种理论上的极端性是与最狂热的主观主义者所犯的那种极端性同样不能容许的。为了反题而牺牲正题,也如为了正题而忘掉反题一样,同样是没有根据的。我们只有把正题与反题中间所包含的真理要素统一成为一个合题的时候,才能找到正确的观点。”①英雄史观在现实的世界里仍然有着肥沃的土壤。英雄史观作为史观中的一种,继续发挥它的史学作用,它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在史学的小河里。

(二)时代之必要

其它史观的缺陷。当代的社会,尤其是经济力量作用越来越大,这个在古代社会很少有人识得的“生产力”在拼命地运作着,经济史观和社会史观登上了史学的舞台,但是这些史观也有它的缺陷。人类的生活的受经济影响很大,然而:“(一)经济原因为文化之一部分,而与人心势力互为因果,断不能以经济而忽人生之精神方面。(二)古来伟大人物,常能超脱经济势力:吾国古哲尤多如此。此其行事伟业,断不能以经济解释之。(三)且古今经济状况绝殊,经济所包括至广,尤不当独重生产方法,更不可挟近代社会主义色彩以论古也。”②中国历史,似乎自古以来就忽视社会史,如果从广义上来说史书,《诗经》就是最好的社会史,但这在古代中国仅仅是星星之火,甚至连史学名著《史记》中所提八书,可观民情者,仅平准书,列传之中,只有游侠、货值、滑稽、日者、龟策为民间之事。此后大多数史家因循守旧,尤其是正史,涉及民情者太少。世界进入近代后,史家开始注意社会趋势,社会史观受到关注,使得史家和史学视野变得广阔,但是社会史观也有一定的缺陷。史家陈训慈先生曾对此做过评价:“社会史观扩大史学研究之范围,其功诚不可没。然充其极,则往往有重

①[苏]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9年版,148页。 ②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朱庆葆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71页。

社会而忽个人之弊。人类为群体之动物,故个人作为,寄予社会。然同时吾人仍为个人,其所受有非得之社会者,其所为亦有不加诸社会者。若处处以社会为准,而过重社会效率,则个人精神上之价值,且为之隐蔽。其后偏重经济者继起,忽视历史上之精神部分,穷其源始,不可谓非社会是观阶之也。”①

社会不平等的存在。英雄史观的现实存在性与现代的精英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笔者在前文也指出,反英雄史观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的进步和大众化,在这里我又提到教育又使英雄史观有了存在的可能性,似乎存有矛盾。因为当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仍然是精英教育,义务教育只是存在人的少年时期,但是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教育,教育上的不平等自然显现出来。像教育诸如此类的不平等的东西很多,社会的不平等是造成英雄史观继续留在史学领域发生作用的现实根源,正如西方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历史记载表明人类天生既不爱好和平,也不爱好战争——既不合作,也不好战。不是人的基因决定他们怎样行动,而是社会教他们怎样行动。”②这很显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天生并不复杂,只是社会很复杂,是现实的社会让人从无欲到有欲,从简单引向复杂。社会历史还有很多的偶然性,对于偶然性的历史,很多是不能用历史的规律来说明的,它不能像数学一样套个公式就了解的,“个人影响的规模也依赖于个人的才能……受社会组织制约的、个人的社会影响的可能性,给所谓偶然性对个民族历史命运的影响敞开了大门。”③

人类文明的进程。如果从人类的文明角度来考虑,人类社会还没有达到不要英雄的时代,因为人类的文明程度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究竟最文明的社会是个什么样的?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马克思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究竟什么时候实现,是不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社会,大家还在继续想,继续地努力着。至少我们能够明白文明对人类社会来说,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且文明只能是相对的概念,起点是人类的诞生,终点是人类的灭亡。梁启超先生也曾谈到英雄人物与文明的关系,“文明弱之国人物少,文明盛之国人物多。虽然,文明弱之国,人物之资格易,文明盛之国,人物之资格难。如何而后可以为真人物?必其生平言

①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朱庆葆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366页。

②[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 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历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531页。 ③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9年版,161页。

论行事,皆影响於全社会,一举一动,一笔一舌,而全国之人皆注目焉。甚者全世界之人皆注目焉。其人未出现以前与既出现以后,而社会之面目为之一变,若是者庶可谓之人物也已。”①这是他的横向同时代的不同国度比较,文明弱的国度不仅英雄人物少,而且英雄的内涵也大打折扣。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文化愈低度,则‘历史的人格者’之位置愈为少数所垄断,愈进化则其数量愈扩大。其在古代,政治之汙(污)隆系于一帝王,教学之兴废系于一宗师,则常以一人为‘历史的人格者’。及其渐进,而重心移于少数阶级或宗派,则常以若干人之首领为“历史的人格者”。及其益进,而重心益扩于社会之各方面,则常以大规模的团体之组织分子为‘历史的人格者’。”②英雄的数量和种类随社会的进化程度而变化,数量和种类在增多,但总体英雄史观趋势在弱化,逐渐的平庸化,例如,“波斯、马其顿……几为各该时代二三英雄所独占;十九世纪欧洲诸国之历史,常以贵族或中等阶级各派之十数首领为主体;今后之历史,殆将以大多数之劳动者或全民为主体,此其显证也。由此言之,历史的大势,可谓为由首出的‘人格者’以递趋于群众的‘人格者’。愈演进,愈演进,愈成为‘平庸化’,而英雄之权威愈减杀。故‘历史即英雄传’之观念,愈古代则愈适用,愈近代则愈不适应也。”③因为英雄随文明的进步而逐渐增多,多则自然不再神秘,多则自然凸显不了伟大,因为伟大是相对的,人人是英雄,那就意味着谁都不是英雄。梁启超又在另一篇文章中呼唤英雄:“若今日之中国,则其思想发达、文物开化之度,不过与四百年前之欧洲相等,不有非常人起,横大刀阔斧,以辟榛莽而开新天地,吾恐其终古如长夜也。英雄乎,英雄乎,吾夙昔梦之,吾顶礼祝之!”④梁启超所言是当时的中国文明程度和当时的西方差距较远,需要英雄来披荆斩棘,时至今日,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都依然需要英雄。要是一个民族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出现一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那是时代的窒息。“一个大有作为的民族,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出现一些大有作为的人,那是人类的骄傲。”⑤胡秋原曾言:“创造的领导人才,常为历史之宝贵动力,盖一人之力难有限,而伟大人物能启发组织多数人随之,此其所以伟大也。”⑥

①梁启超著,吴松点校:《南海康先生传》,《饮冰室文集点校》第三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942页。 ②梁启超:《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六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2页。 ③梁启超:《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六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2页。 ④梁启超著,夏晓红编:《文明与英雄之比例》,《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245页。 ⑤陈旭麓:《论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统一》,《陈旭麓文集》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19-420页。

⑥ 胡秋原:《历史哲学概论》载《民国丛刊》第四编64,上海书店1990年版,58页。

(三)人心之使然

英雄史观能够在当今史学界有一席之地,这和它强调个人的意志作用有关,人的精神意志有时会超越经济、超越当时的时代,这就意味着英雄的意志会对历史产生巨大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圣博甫在《G1obe》(《地球》杂志)上论及当时出版的梯也尔所著《法国革命史》第五、第六两卷时写道:“一个人随时都能依其意志的突然决定,对事变行程添加一种意外的、变化无常的新力量,这种力量能使事变行程变更方向,但这种力量本身却由于其变化无常而令人无法测量。”①在当今的时代,英雄史观中的“英雄”也在悄悄与时俱进,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言:“不仅仅是那些‘创始人’。不仅仅是那些‘伟大’人物才有大显身手的广大活动场所。凡是愿用眼睛来看,愿用耳朵来听,愿拿一颗诚挚的心来爱护亲近人的人都拥有这种场所。“伟大”这个概念是相对的概念。从道义方面来说,每一个如圣经上所说愿意‘为朋友舍命’的人都是伟大的。”②况且一个集团或者一个人,往往都有一种情结,那就是保护自己或自己的族群的本能,这就是说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都有一种不怕死的“英雄主义”精神。

英雄史观中的英雄个人特性往往能够体现时代的和集团的特性,英雄的心理是当时社会心理的反映。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提到不能把罪责完全加在李鸿章的头上,因为他代表时代和集团的特性,“吾以为历史之一的秘密,乃在一个人之个性何以能扩充为一时代一集团之共性?与夫一时代一集团之共性何以能寄现于一个人之个性?申言之,则有所谓民族心理或社会心理,其物实为个人心理之扩大化合品,而复借个人之行动以为之表现。”③梁启超认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贡献效果如何,主要要看两个方面:“一方面视各该社会凭藉之根柢何如,一方面又视所谓大人物者心理亢进之程度何如。”④他评价曾国藩与袁世凯的差别,之所以曾国藩的收获远不如袁世凯,是因为中国当时环境是宜于养育袁世凯的社会,不宜于养育曾国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袁世凯的执着力比较强,有一种绝无反顾的精神来扶植那个万恶社会。“此若干人者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⑤

①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9年版,154页。 ②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9年版,175页。 ③梁启超:《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六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3页。 ④梁启超:《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六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4页。 ⑤梁启超:《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六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4页。

历史是人类不断进化的历程,其趋势是理性逐渐能主宰蛮性的经过,刘节在其《历史论》中说:“从前的历史都是记载大人物的私生活同公生活,以及大政治的变革。现在历史,要注意到社会的一般生活,以及伟大人物对于一般生活改造的贡献。”①英雄史观中的英雄的意志尽管比普通人要刚强也比较持久,但是它毕竟是一种意志,历史的发展不能仅仅只靠心理作用,因为,“其一,由人类心理之本身有突变的可能性。心理之发动,极自由不可方物。无论若何固定之社会,殊不能预料或制限其中之任何时任何人忽然起一奇异之感想,此感想一度爆发,视其人心力之强度如何,可以蔓延及于社会。其二,由于环境之本质为蕃变的,而人类不能不求与之顺应。无论若何固定之社会,其内界之物质的基件终不能不有所蜕变,变焉而影响遂必波及于心理。”②人心变化多端,时灭时起,不可捉摸。心的运动发展不能与物的经过发展相统一,人类只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无止境,历史一直在这种心物交战的状态中向前发展,没有固定法则。

结语

史学的惯性。英雄史观作为史观的一种会继续演绎着它的历史,随着史学的发展,英雄史观不可能再一枝独秀,但是在史学百花齐放的时代里,仍不失往日的魅力。不管是旧史家还是当代的历史家,写政治史或写思想史,所走的路依然是那条千年老道。正如王国维所言:“《春秋》谜语苦难诠,历史开山数腐迁。前后固应无此作,一书上下二千年。”③近代梁启超和章炳麟都曾信誓旦旦要重写中国的历史,但为何至死都未实行,很显然,他们找不到一个比传统书写历史的更好方式。虽然社会上出现很多新的史观:美术史观、宗教史观、道德史观、哲学史观、政治史观、社会史观、科学史观、个人史观、经济史观、地理史观等等,也许一些史观是史学探索的新领域,但是有些史观基本上就是英雄史观的新说法,甚至是英雄史观的衍生品。

社会文明程度。当今的社会文明程度还没有达到像梁启超先生所描绘的那种真正的文明,真正文明的社会是人人是英雄,也就是天下无英雄,到那时史家任意记载一个人的历史就可以代表人类的历史,但是真正文明

①刘节:《历史论》载《民国丛刊》第五编 60,上海书店1990年版,2页。 ②梁启超:《史迹之论次》,《中国历史研究法》第六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124-125页。 ③王国维:《咏史二十首》,转引自陈鸿祥著:《王国维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97页。

的社会还在遥远的未来,这种时代恐怕需要很久很久。言外之意我们现在的文明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少数英雄自然有他的社会生存土壤,史家的笔自然会描写社会的典型,夸大和绝对化的思维可能会在英雄史观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如果仅从大人物的某种能力上考虑,而忽略人物的道德问题,人类的邪恶正在借助于自身科技进步而更加力大无穷,三头六臂已成为一种可能,这种能力是能够改变历史,比如,如果原子弹被某个嗜战人物掌控,那将扭转人类文明和整个人类历史。

历史发展偶然性。现代的历史学者研究历史往往关注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忽视历史的偶然性。仅用必然性去解释偶然性就会忽视杰出人物的作用,但仅用偶然性来解释历史,就会伪造历史。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未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①胡克在《偶然和意外》中提到,“历史学家,平时浸沉在历史事件的丰富细节之中,由于天天生活在那不可预料的偶然氛围之中,因而眼光短浅,往往会把偶然因素加以过分夸大,以致历史对于他们就好象只不过是一个纯粹意外的故事而别无选择。”②历史的偶然性为任何人提供创造历史的机会。

社会的模仿者。人的行为往往是自身的智慧、意志和性格的种种卓越能力所发生的结果,而这些又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智慧很高、意志刚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主动发挥关键性作用,他的存在与否,可能会令事件的发展进程完全不同。无论是从英雄主义中看英雄史观,还是从英雄史观中感受英雄情结,英雄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纵观人类历史,凡是具备大仁大勇、聪明智慧的人物,他们所抉择的人生道路不外两条,那就是不为英雄,必为圣贤。如果说信仰宗教是化解人类的欲望,那崇拜英雄则是激发人类的欲望,不管是英雄的行为,还是智者的思维,他们的人格魅力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定格成各自民族的文化特性。正如郁达夫所言:“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敬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③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393页。 ②[美]悉尼·胡克著,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101页。 ③郁达夫:《怀鲁迅》,陈子善、王自立编注:《郁达夫忆鲁迅》,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15页。

参考资料

(一)史料

[1] 刘劭:《人物志·英雄篇》, 梁满仑点校, 中华书局2009年版. [2](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文苑·袁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3](晋)陈寿撰,(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

年版。

[4] (明)丘濬:《世史正纲》,转引自《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学苑出版社1990

年版。

[5](晋)干宝:《晋纪总论》,转引自《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学苑出版社

1990年版。

[6]周谷城主编:《民国丛刊》,上海书店出版发行1990年版。

[7]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第6典·史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8]《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二)论著

[1]悉尼·胡克,王清彬等译:《历史中的英雄》,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2]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

[3]托马斯·卡莱尔,张志民、段忠桥译:《论英雄与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

出版社1988年版。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出版社1959年版。

[5]黎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北京人民出版设1981

年版。

[6李明华:《历史决定论的三种形式》,广州出版社1997年版。

[7]钱穆:《中国历史精神》,(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 [8]黎鸣:《恢复哲学的尊严》,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9]张玉法:《历史学的新领域-——心理学在历史演剧上的应用》,联经出版事业

有限公司印行,民国67年。

[10]胡秋原:《历史哲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47年影印,载《民国丛刊》第四

编64.上海书店1990年版。

[11]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新知书店1946年影印,载《民国丛刊》第四编

64,上海书店1990年版。

[12]陆楙德:《史学方法大纲》,据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影印,载《民国丛刊》

第三编61,上海书店1990年版。

[13]陈登原:《历史之重演》,据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影印,载《民国丛刊》第

五编59,上海书店1990年版。

[14]李大钊:《李大钊文集(史观)》,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赵稼祥等《历史哲学》, (第二章第二节.历史过程的的动力体系)中共中央

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16]吴泽主编《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王晴佳:《西方历史的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

版。

[18]杨鸿烈:《史学通论》,据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影印,载《民国丛刊》第二

编70,上海书店1990年版。

[19]晓风:《<农民与农民战争在历史上的作用>;<中国历史散论>》,载《民国丛

刊》第二编72,上海书店1990年版。

[20]陈易:《历史动力论》,大东书局1932年影印,载《民国丛刊》第五编59,

上海书店1990年版。

[21]梁启超著;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上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版。

[22]吴泽:《吴泽文集》第四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23]浮田和民讲述;李浩生等译,邬国义整理《史学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4]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2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94年版。 [27]朱谦之:《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8]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9]吴怀祺主编:《中国史学思想通史(近代前卷第十二章)》,黄山书社2002

年版。

[30]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31]蒋永福等主编:《东西方哲学大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赵俪生、郑宝琦主编:《中国通史史论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3]蒋大椿、陈启能主编:《史学理论大辞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4]武斌:《话说英雄》,万卷出版公司2006年版。

[35]朱庆葆主编:《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历史学卷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36]范文澜:《范文澜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三)专题论文

[1]刘克辉:《英雄人物传记写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8

年2期。

[2]何顺果、陈继静:《神话、传说与历史》,《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4期。 [3]何顺果:《关于历史决定论问题》,《光明日报》2005.10.25.⑥。 [4]周溯源:《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新思考》,《历史研究》1989年3期。 [5]白寿彝:《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1960年5月21日在北京老师进修学院

讲演记录》,《历史教学》1960年7期。

[6]黎澍:《论历史的创作者及其他》,《历史研究》1984年5期。

[7]许苏民:《钱大昕:豪杰精神与政治伦理》,《开放时代》(广州)2003年6期。 [8]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史地学报》1921年第1卷1期。 [9]常宗耀:《对历史发展精神动力的新求解》,《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5期。 [10]常志敏:《中国古代史家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历史学》2004年12期。 [11]苏双碧:《李贽与历史人物评价》,《历史学》2005年5期。 [12]苏双碧:《历史人物评价断想》,《历史学》2003年1期。

[13]翦伯赞:《关於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历史教学》1952年9期。 [14]翦伯赞:《群众领导者的个人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新知书店1946年影印,

载《民国丛刊》第四编64,上海书店。

[15]翦伯赞:《对于“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題”一文中一些问題的覆

函》,《历史教学》1953年7期。

[16]王晴佳:《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历史学》2006年6期。 [17]瞿林东:《略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特点》,《历史学》2004年6期。 [18]将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历史学》2004年5期。 [19]将大椿:《历史的内容及其前进的动力》,《近代史研究》1981年4期。 [20]将大椿:《关于历史创造者的理论考察》,《世界历史》1985年11期。 [21]巨永明:《能“真正还原历史人物本来面目” 吗?:就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与

华强先生商榷》,《探索与争鸣(沪)》2003年12期。

[22]马捷莎:《历史非决定论的四个认识误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版)(太

原)2003年6期。

[23]叶林生:《中国史前并不存在“英雄时代”》,《河北学刊》(石家庄)2003年

1期。

[24]郭小凌:《论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历史学》2003年5期。

[25]张越:《进化史观对中国史学转型的促进和影响》,《求是学刊》(哈尔滨)2003

年1期。

[26]高放:《怎样以唯物史观精选中华英杰——<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引起争

鸣》,《历史学》2003年5期。

[27]张蕾蕾:《历史人物评价的多维视野》,《探索与争鸣》(沪)2004年1期。 [28]王挺之:《社会变动中的群体与个人——新微观史学述评》,《历史学》2002

年11期。

[29]史文:《斥“君史”,倡“民史”——关于19世纪末期史学观变革的若干思

考》,《历史学》2002年3期。

[30]茅家琦:《农民战争与农民发展》,《历史学》2002年3期。

[31]迟维东:《试析社会下层的动向对社会演进的影响》,《历史学》2001年5期。 [32]胡戟:《论历史评价的环境标准》,《历史学》2001年3期。 [33]高翔:《反思中国史学的传统》,《历史学》2001年4期。 [34]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主潮论纲》,《历史学》2001年4期。 [35]张越:《五四时期的中西史学交融》,《 历史学》2000年4期。

[36]王学典:《偶然性、可能性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东岳论丛》1992年4

期。

[37]陈其泰:《“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论题的价值——兼评<历史的创造及其

他>》,《历史学》2000年10期。

[38]戴逸:《20世纪中国史学的特征》,《历史学》2000年5期。

[39]何平:《20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发展若干趋势》,《历史学》2000年4期。 [40]常智敏:《中国古代史家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历史学》2004年12期。 [41]高瑞泉:《英雄的历史作用——读胡克的<历史中的英雄>》,《历史学》2007

年1期。

[42]盛邦和、何爱国:《中国现代史学三流派及形成的社会原因》,《史学理论研

究》2003年4期。

[43]翦伯赞:《对处理若干历史問题的初步意見》,《人民教育》1961年9期。 [44]翦伯赞:《关于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三个基本”的问题》,《历史教学》1979

年8期。

[45]刘大年:《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近代史研究》1979年创刊号。 [46]刘大年:《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在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近代史研究》1979年1期。

[47]刘大年:《论领袖与群众》,《哲学研究》1983年9期。

[48]刘大年:《异化与历史》,《瞭望》1984年8期。

[49]吕振羽:《关于农民战争问题的讨论》,《史学集刊》1982年1期。 [50]王旭东:《郑樵“会通观”述论》,《史学月刊》1998年第四期。

[51]欧阳跃峰:《也谈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以李鸿章的外交活动为

例》,《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3期。

[52]庄华锋:《由旧经学向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转变——吴承仕学术成就初

探》,《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3期。

致谢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