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隐记忆及其应用
摘要
自从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内隐记忆这一概念以来,内隐记忆已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从内隐记忆概述到主要研究方法及基本理论,应用研究领域等方面回顾了内隐记忆研究的历程,展望内隐记忆研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内隐记忆 ,特点 ,研究方法
1985年Graf和Schater利用记忆测验,以能否有意识回忆为标准,正式提出“内隐记忆”一词。而1924年心理学家William McDougall在“Outline of psychology”中最早使用“内隐的”和“外显的”这对术语来描述不同记忆形式。只是在当时并未引起记忆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也未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1】。1968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Warrington和Weiskrantz在对遗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就发现了“内隐记忆”的现象:他们用Korsakoff综合症和额叶切除后的患者作为健忘症被试,以无脑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发现健忘组被试不能有意识地提取已学过的单词,但仍然保存着关于这些单词的记忆痕迹,这些单词的痕迹可用补笔等测验间接测出。这就激发了人们对正常被试无意识的,无察觉的记忆现象的研究兴趣,并找到了理解人类记忆本质的全新途径。
一、内隐记忆的概述
(一)内隐记忆概念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启动效应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
1
的经验。内隐记忆的操作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2】。
(二)内隐记忆特点
对内隐记忆特点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与外显记忆比较研究中显示出来。与外现记忆相比,内隐记忆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1.内隐记忆的发展特点
当前内隐记忆发展性特征研究主要从以年龄作为自变量的间接和直接测验的实验性分离研究中进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内隐记忆与婴儿的记忆是否是同一种性质的记忆;内隐和外显记忆是否遵循不同的发展时间表。
Schacter和Moscovitch(1984)认为内隐记忆在新生儿就已出现,外显记忆大约出现在出生后第8个月【3】。与其结论不太一致的是,Rovee-collier(1997)的实验结果表明,2、3、6个月大的婴儿的反应性任务成绩基本保持不变,而延迟再认任务成绩却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4】。
Light和Singh(1987)的实验发现,内隐记忆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外显记忆却明显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5】。郭力平、杨治良(1998)用具体图形为实验材料,采用Buchne等人提出的加工分离的修正模型研究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对具体图形的内隐记忆在9-18.5岁之间基本是保持不变的,而具体图形的外显记忆发展在12岁左右达到高峰【6】。进一步证实内隐记忆有别于外显记忆。
王湘和程灶火综合有关内隐及外显记忆的终生发展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从个体发生的角度看,内隐记忆的发展要早于外显记忆;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从幼儿至老年,内隐记忆不存在明显
2
的年龄特点,而外显记忆随年龄变化较大,其发展曲线呈倒“U”型。这种明显不同的发展规律,提示内隐及外显记忆是两个不同的记忆系统【7】。
2.内隐记忆的效果和保持、遗忘的特点
钱琴珍采用具体、抽象图片两种材料,分别交叉使用内隐、外显学习两种方式,探讨了不同年龄幼儿(3-6岁)内隐与外显记忆的效果及特点。实验结果发现,各年龄组幼儿对抽象材料的内隐记忆效果优于外显记忆;幼儿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两种效果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发展【8】。
马正平和杨治良研究发现,随着记忆负荷的增加,直接测验成绩下降而间接测验成绩却基本保持稳定。Reinitz等人研究也发现,再认测验的成绩随学习的合成词数目的增加而下降,而知觉辨认成绩不受先前学习项目数的影响【9】。说明内隐记忆容量大,贮存密度高。
在内隐记忆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内隐记忆随时间推移消退较慢。1982年,Tulving,Schacter和Stark的再认与残词补全实验发现,再认成绩7天以后显著下降,但残词补全的成绩7天前后没有显著差异【10】。Ohta等人研究发现,被试者在16个月后仍旧发现了启动效应。朱滢等人在实验中也发现,外显记忆7天后成绩显著下降,而内隐记忆7天之后没有改变【10】。这说明内隐记忆保持时间长且稳定。
不少研究对内隐和外显记忆中的遗忘特征进行了比较,尽管说法不一,但仍旧可以概括出内隐记忆的以下三个遗忘特征:(1)内隐记忆在时间历程中是存在遗忘的,遗忘程度与延时长度在整体上呈正相关;(2)内隐记忆在一个较长的时程中能够保存;(3)虽然证据不多,但是研究发现,在最初的一个短时程里内隐记忆的遗忘率最大。
3.内隐记忆的个体差异和刺激呈现差异
3
对脑损伤、脑的老化、脑不成熟、酒精中毒以及抑郁心境等个体差异的研究发现,个体差异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大【8】。
周颖和孙里宁采用自行编制计算机化的加工分离程序,探讨聋童和正常儿童是否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上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结果显示:人群和年龄对内隐记忆没有显著影响,而外显记忆存在显著的人群差异和年龄差异。
马正平、杨治良采用残词补全研究刺激呈现时间的长短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外显记忆中,随着刺激呈现时间的延长,直接测验成绩提高。而在内隐记忆中,刺激呈现的时间不影响间接测验的成绩。
4.内隐记忆中的干扰现象和系列位置特点
干扰现象是一个人从记忆中恢复某一特定信息时被其学习过的其他附加信息所削弱的情形,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都有干扰现象。Nelson等人于1989年发现了残词补全的内隐记忆测验中倒摄抑制的作用。Lusting和Hasher的研究也表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内隐记忆的测验成绩有不小的影响。另外,我们从已有的内隐记忆研究中使用材料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在内隐记忆测验中,目标词与非目标词的相似程度,是干扰现象发生的关键因素。并且,象外显记忆一样,内隐记忆也受到与目标词竞争的非目标词的数量和强度的影响【3】。
5.内隐记忆不受材料的加工方式与水平的影响
直接测验与间接测验的比较研究发现,加工水平对外显记忆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内隐记忆几乎没有影响。Jaco-by等人研究发现,词的语义加工(精细加工)与词的外部特征加工(非精细加工)影响再认测验成绩,即精细加工比非精细加工的再认成绩好。但在内隐记忆测验中,发现两种加
4
工方式与水平的启动效应几乎是相等的。
6.内隐记忆无需有意注意参与
学习编码时的注意状态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很大,集中注意会提高测验成绩,分散注意则肯定降低测验成绩。但在内隐记忆中,发现注意状态对内隐记忆的测验成绩影响是不明显的。Parkin和Russo研究发现,采用集中注意或分散注意的方式进行学习,对残词补全、残图补全的成绩没有影响,而对再认和回忆的成绩有明显影响。Gabrieli等人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三、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解释
(一)研究方法
无论是传统记忆研究还是内隐记忆研究,都是围绕学习时的编码和测验时的提取这两个阶段展开的。从内隐记忆的编码方式来看,Roediger认为,内隐记忆测验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概念型内隐记忆测验和知觉型内隐记忆测验;从内隐记忆测验使用的材料来看也可分两类:一类是言语信息的刺激材料,这些材料包括熟悉词、假词、成对词、字母串等多种形式,另一类是非言语信息的刺激材料,其形式有熟悉的物体、新颖物体和图案以及熟悉和非熟悉面孔等;从内隐记忆测验时的信息提取方式来看,Roediger1993年曾对内隐记忆测验的具体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十多种方法,大概可分为6类:(1)完成测验,包括词干补笔、词段补笔、残图补全;(2)辨认测验,包括模糊图和字辨认、字词辨认、听觉辨认;(3)拼写测验,包括变位字复原等;(4)联想测验,包括自由联想、单词联想、类别产生等;(5)决策测验,包括词汇决策、两可图形决策、声望判断、频度判断等;(6)速度测验,包括反转字速读、镜象速读等【11】。实验研究主要使用重复(直接)启动范式,其中补笔和知觉辨认是使用最广泛的测验方法。
5
(二)基本理论
内隐记忆研究一般运用实验性分离以控制自变量,即在同一实验变量影响下,自觉记忆与不自觉记忆测验有着不同或相反的结果。对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有阈限说、激活说、加工说和多重记忆系统说。虽然目前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圆满地解释所有的内隐记忆现象,但系统说和加工说是内隐记忆的两种主要解释。
1.阈限说
认为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在于记忆痕迹的强度不同,内隐记忆的记忆强度过于微弱,是阈限下的外显记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否定这一假说。
2.激活说
认为启动效应是内部记忆系统中固有的、统一的预存表象或知识结构的暂时性激活【12】。激活是自动发生的,并不受精细加工的制约。
3.迁移恰当加工说
Roedi等人提出的迁移恰当加工理论认为内隐与外显记忆的系统只有一个,直接测验与间接测验之间的实验性分离反映的是不同的心理加工过程,是测验所要求的心理加工过程的不同而已。加工说试图从两种记忆的编码和提取过程的本质和关系来解释两者的不同;认为外显记忆属于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加工,内隐记忆属于自下而上的信息驱动加工【12】。两者都依靠记忆系统中预存的整体表象。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与学习时的编码加工相似或重叠,则可以提高测验成绩,否则成绩就会相对较差。
6
4.多重记忆系统说
多重记忆系统是指把记忆看作是由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这里即指内隐记忆系统和外显记忆系统。而每一个操作系统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在每一操作系统之内,加工过程间的关系比在不同操作系统中的加工过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在理论上允许每一个记忆系统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多重记忆系统理论把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差异归因于假设存在的不同记忆系统所致。Squire& Cohen认为有意识的外显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系统,而无意识的内隐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系统;Tulving把外显记忆归于情节记忆系统,内隐记忆归于语义记忆系统【12】。总之,Tulving等人都一致认为记忆系统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几个系统组成。启动效应代表着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近年来,内隐记忆研究在理论建构方面的趋势是:把多重记忆系统说和适当迁移加工说进行揉合,出现二者趋向一致的迹
【12】象。正如Tuving说的:“系统说和适当加工理论的融化是将来内隐记忆研究发展的方向”。
四、内隐记忆的应用研究
内隐记忆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从最早的神经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方面,逐步深入到健康临床、社会认知、经济心理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健康、临床领域中的内隐记忆研究
研究者运用加工分离范式研究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心境一致性效应不仅存在于外显记忆,而且也存在于内隐记忆;心境一致性效应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上没有性别差异;在心境一致性实验中,自然抑郁组被试可能存在外显记忆缺损【13】。
谢国栋采用加工分离的研究方法,以视障运动员、盲生和低视力学生为被试,以非言语材
7
料为实验材料,考查在焦虑状态下外显和内隐记忆的特点。结果显示:焦虑对动作外显和内隐记忆均有影响,但动作内隐记忆没有动作外显记忆对焦虑敏感【14】。
(二)社会认知领域中的内隐记忆研究
内隐社会认知是在内隐记忆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个研究领域,随着内隐记忆研究不断取得成果,其影响也不断扩大。许多心理学研究者意识到,社会认知可以从无意识的维度加以探讨。郑信军对同伴接纳性和内隐社会认知的关系做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接纳性低的学生在内隐记忆中对坏词(如:攻击性、破坏性和痛苦感受的汉语词汇)更敏感【15】。
杨治良提出了著名的内隐、外显的“钢筋水泥”说,即内隐和外显认知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关系好比钢筋和水泥。杨治良有关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掀起了国内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热潮【16】。
(三)内隐学习领域的研究
内隐学习是一种产生抽象知识,平行于外显学习方式的无意识加工。内隐学习是在内隐记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无意识心理学研究领域,也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内隐和外显成绩一致的结果可以证明内隐学习和内隐知识的存在,这是有关内隐学习独立存在的又一重大发现。杨治良和叶阁蔚在研究中还发现了内隐学习效应,即内隐学习优于外显学习的现象【16】。
(四)商业、经济领域中的内隐记忆研究
林树、张一中和涂勇采用加工分离程序就不同性别广告代言人条件下,不同性别受众对其代言品牌的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进行实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男性代言人条件下,男性
8
受众对其所代言品牌的自动化加工水平显著高于女性被试;在女性代言人条件下,女性受众对其所代言品牌的自动化加工水平显著高于男性被试;但无论是男性代言人还是女性代言人,不同性别受众对品牌的控制性加工无明显差异【17】。
(五)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当前内隐记忆研究的热点是在更广阔的领域内研究内隐记忆,目前已经扩展到如精神分裂病人的研究、知觉运动研究、运动技能方面的内隐记忆与内隐学习研究、脑损伤病人研究、视障人群中内隐记忆在特殊群体中的存在与发展规律的研究、听障人群中内隐记忆规律的研究、智障人群内隐记忆规律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内隐记忆研究的内容,也为人们深入探索内隐记忆的奥秘提供了新的证据【16】。
五、内隐记忆前景
纵观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和新近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内隐记忆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内隐记忆研究揭示了记忆的无意识侧面,激发了人们对记忆本质的新探索, 内隐记忆的研究,对人类潜能的开发提出了新路子;内隐记忆的研究对确定内隐记忆的脑机制以及预测疾病进程有相当价值;内隐记忆的研究对临床心理诊断及咨询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来探讨内隐记忆的特点和规律,内隐记忆的研究开辟了人类心理研究的更深层次的新领域,它在认知神经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一定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宏,张明.当代记忆研究与中枢执行机能.东北师大学报2001,2:91-92.
9
[2] 李志勇.内隐记忆研究新进展[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 陈永进.内隐记忆中的干扰现象[J].心理科学,2003,(3):564-565.
[4] 赵晋全,杨治良.内隐记忆研究新进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5-28.
[5] 朱滢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9-39.
[6] 郭秀艳.内隐学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 王湘,程灶火.内隐记忆的研究证据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73-76.
[8] 郭力平.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遗忘特点[J].心理学报,2002,(1):29-35.
[9] 赵晋全,杨治良.内隐记忆研究新进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5-28.
[10] 周颖,孙里宁.聋童和正常儿童在内隐和外显记忆上的发展差异[J].心理学,2004,(1):114-116.
[11] 杨志新,韩凯.在加工水平对不同类型内隐记忆测试的影响[J].应用心理 学,1996,2(2):31-35.
[12] 候岩.内隐记忆的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J].心理学动态,1994,(1):1-6.
10
[13] 陶云,霍俊丽,高松,叶存春.心境一致性对大学生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3).
[14] 谢国栋.焦虑对动作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4).
[15] 郑信军.同伴接纳性对中学生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
[16] 郝兴昌,陈健芷.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8(5).
[17] 林树,张一中,涂勇.广告信息加工中的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2003(3).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