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山 - 简介
万安山在偃师李村、寇店乡与伊川县交界处,海拔937.3米。山在层峦叠嶂中巍然耸起,东接嵩岳,西达伊阙,共同构成洛阳南面的屏障。山上石怪林密,果木尤多,清泉涌流,曲径通幽。山北坡较缓,从李村乡南宋沟(李村镇东边有土路直达)登山,山腰依次有白龙王庙、玉泉寺、朝阳洞、磨针宫等古建筑。山东坡稍陡,半坡处有自然山洞“仙姑庵”,山脚下为寇店乡水泉口村(路况甚好),古有名关“大谷口”。水泉口北石窑村有著名的水泉石窟,窟内二主佛并立的结构在北魏造像中尚属罕见。山南坡最陡,高处山崖壁立,人须绕行。山西边峰峦连绵,有“南天门”险景。山最高处,紧临南边崖嘴建有祖师庙,山因此又称“北金顶”,与南边武当山金顶相对而言。万安山 - 历史万安山顶和武当山顶都修了祖师庙,相对武当山金顶,被称为“北金顶”。现在的祖师庙雄踞万安山峰巅,全用岩石砌墙,香火旺盛。偃师市文化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正殿是1997年重建
的。 万安山祖师庙
史载,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司马光谪居洛阳,选万安山下伊水之滨——今偃师市诸葛镇司马村建“独乐园”,编纂《资治通鉴》。司马村因司马光而得名,如今村里没有一户姓司马的,人们用这种方式纪念着司马光。
司马光对万安山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常常携朋友登山游览。2005年,人们在万安山白龙潭附近发现司马光石刻遗迹,经文物部门现场勘察鉴定,该处石刻确属北宋司马光遗迹。
很多历史名人都与万安山有缘:《魏末传》载,魏文帝曹丕与其子曹睿猎于万安山,见子母鹿,帝射杀母鹿,命其子射子鹿,曹睿(即后来的魏明帝)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由此可知,近1800年前,万安山是林木繁茂、虎鹿出没的游览胜地。
女皇武则天曾幸万安山玉泉寺,在山上建起了万安宫,与山水为伴,与仙人倾谈。有了皇家宫殿的万安山显得忙碌而神秘。
唐时,北邙古墓已满,“洛阳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于是万安山成为安息的首选。姚崇、宋璟、裴度、贾岛、张说、李德裕、张庭珪、李多祚、范仲淹等将相名人均葬于此。
水泉石窟,1963年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因北宋名臣寇准留宿而得名的寇店镇水泉村万安山断崖上,坐东向西,背山面水。
万安山 - 景观
牡丹石是万安山独有的稀世石料,经过工匠的精雕细琢,制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牡丹奇石和牡丹工艺品。万安山造就了寇店“牡丹石之乡”的美誉。
马涧河是伊河最后一条支流,位于马涧河上的陶化店水库,一座葫芦把儿形状的水库,也是伊河水系最下游的一座水库。1959年兴建,1960年建成,库容1872万立方米,水面面积近千亩。
水库边停靠着游艇,水中有渔民的网箱。小卖部老板说,每到节假日,来休闲的人很多。特别是报纸上报道这里发现“桃花水母”后,来的人更多了。
发源于万安山的马涧河蜿蜒而来,流经了玄奘故里。
玄奘故里有一个纪念馆,坐落在缑氏镇陈河村中部,北依白云岭,南望伏牛山,占地25亩,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在这里,纪念唐代这位伟大的佛学家、外交家。
纪念馆中的一口陈家古井,据传为北齐年间迁居于此的玄奘祖父陈康开掘。井深25米,水质清澈碧透,甘甜宜人,有人说喝此水可使人聪明,玄奘就是饮用此水而成世界名人,故而号称“慧泉”。现在,远近村民对此仍深信不疑。祖籍孟津的台湾同胞靳天锁先生面对这口古井,深悟其妙,捐资修建了古色古香的井亭,使这口井增添了不少神秘。
离此不远的景山上,有一座唐恭陵巍峨壮观,陵墓中沉睡千年的主人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的长子。
站在田野里,我们远远地望着这座古代皇陵,一种莫名的感慨不由涌上心头。顺着陵前神道向前走去,两旁耸立的望柱、石人、石马默默无声地注视着我们。这些可与西安的乾陵石刻相媲美的石雕,历经千年风雨,忠诚地守护着主人,与“太子”为伴,着实让世间余生为之动情。
缑氏再往东南,在府店镇有一座小山——缑山,山巅原有升仙观一座,今已不复存在,仅有一座石碑,高6.7米,宽1.55米,厚0.55米,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升仙太子碑”。
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
石林雪霁——洛阳八小景之一
神奇的万安山,滋育了生生不息的伊河水,撑起伊洛文化的一翼厚重。 [1]
石林雪霁
是一个嶙峋耸立,冰雪覆盖,风霜酷寒,别有天地的景致,其位于洛阳东南约30公里偃师水泉石窟以西的万安山上,这里海拔937.3米,是洛阳附近较高的山峰,为古都之南的天然屏障。这座山巍峨入云,林木葱茏,所谓“皇宫对嵩顶”,“云收中岳近”的诗句,便是指洛阳皇宫遥遥与万安山相对的形势。万安山又称“玉泉山”,《名胜志》说:“玉泉山在洛阳东南三十里,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龙祠,祈祷甚应。”今山腰间不仅白龙祠依旧存在,祠侧还有一座玉泉寺,宋代欧阳修就曾游于此寺,并特撰文以记。祠,寺之前有一潭池,水清见底。山顶建有全石结构的祖师庙,其势雄奇难至。不过万安山上最令人惊叹的还是那峻极连天的峰峦,有的挺拔林立,犹如刀削斧劈一般,有的则象斜生的笋尖,可攀缘而上。每至冬季山巅积雪颇厚,犹如批上了一层银白的素装,而当雪住天晴,暖阳的光辉洒遍满山的时候,石林就会反射出绚烂的光彩,与壮丽的古都互相辉映。如果三伏炎夏季节,等上峰顶会使人立刻有“清凉到此顿疑仙”的感觉。
(1)
打赏
• 回复 • 1楼 • 2012-06-21 06:41 本吧精品 【汝州一高】广告帖汇集处 新人迎新会报告贴 2014年8月22日吧聚正式开始, 高考答题模板,各科都有! 本吧精品 高一新生综合群 一梦三年 把你们疯狂的留影爆出来吧 2014高考考场记录
查看更多关于 万安山 的结果 • 都兰以东 • • 我勒个去 8
回复 • 2楼 • 2012-06-21 06:46 • 都兰以东 •
• 我勒个去 8 万安山 伊河最下游的水库——陶化店水库。 万安山又名玉泉山、石林山,在偃师、伊川交界处,与嵩山遥遥相对,沟壑深险,巍峨壮观,为洛阳东南要冲。 6月25日,我们从龙门北桥过伊河,沿着万安山脚下的龙(门)顾(县)公路东行,过诸葛、李村、庞村3镇,感受着万安山的魅力。 万安山山势突兀,险峻挺拔,怪石嶙峋。有的峰峦挺拔林立,犹如刀削斧劈一般,有的则像斜生的笋尖,可攀缘而上。“石林雪霁”曾是洛阳八小景之一。山顶有西祖师庙、白
龙王庙、玉泉寺等庙宇,香火不断;山麓有范仲淹墓、水泉石窟等名胜古迹。
万安山是一座文化山。
历史上不少文人骚客到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名胜志》说:“玉泉山在洛阳东南三十里,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龙祠,祈祷甚应。”今白龙祠侧还有玉泉寺存在。
万安山顶和武当山顶都修了祖师庙,相对武当山金顶,被称为“北金顶”。现在的祖师庙雄踞万安山峰巅,全用岩石砌墙,香火旺盛。偃师市文化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正殿是1997年重建的。
史载,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司马光谪居洛阳,选万安山下伊水之滨——今偃师市诸葛镇司马村建“独乐园”,编纂《资治通鉴》。司马村因司马光而得名,如今村里没有一户姓司马的,人们用这种方式纪念着司马光。
司马光对万安山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常常携朋友登山游览。2005年,人们在万安山白龙潭附近发现司马光石刻遗迹,经文物部门现场勘察鉴定,该处石刻确属北宋司马光遗迹。
很多历史名人都与万安山有缘:《魏末传》载,魏文帝曹丕与其子曹睿猎于万安山,见子母鹿,帝射杀母鹿,命其子射子鹿,曹睿(即后来的魏明帝)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由此可知,近1800年前,万安山是林木繁茂、虎鹿出没的游览胜地。
女皇武则天曾幸万安山玉泉寺,在山上建起了万安宫,与山水为伴,与仙人倾谈。有了皇家宫殿的万安山显得忙碌而神秘。
唐时,北邙古墓已满,“洛阳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于是万安山成为安息的首选。姚崇、宋璟、裴度、贾岛、张说、李德裕、张庭珪、李多祚、范仲淹等将相名人均葬于此。
水泉石窟,1963年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因北宋名臣寇准留宿而得名的寇店镇水泉村万安山断崖上,坐东向西,背山面水。
我们穿过蒿草,爬上山腰,看到一座洞窟,深约7米、宽约5米、高约12米。窟平面略呈方形。镇干部介绍说,雕刻技法简朴,系北魏造像硬直风格;窟外北壁雕的唐代像龛,面容丰满,体态有力,为盛唐艺术风格;另外,还存有北魏普泰二年(公元532年)及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等造像题记。
牡丹石是万安山独有的稀世石料,经过工匠的精雕细琢,制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牡丹奇石和牡丹工艺品。万安山造就了寇店“牡丹石之乡”的美誉。
马涧河是伊河最后一条支流,位于马涧河上的陶化店水库,一座葫芦把儿形状的水库,也是伊河水系最下游的一座水库。1959年兴建,1960年建成,库容1872万立方米,水面面积近千亩。
水库边停靠着游艇,水中有渔民的网箱。小卖部老板说,每到节假日,来休闲的人很多。特别是报纸上报道这里发现“桃花水母”后,来的人更多了。
发源于万安山的马涧河蜿蜒而来,流经了玄奘故里。
玄奘故里有一个纪念馆,坐落在缑氏镇陈河村中部,北依白云岭,南望伏牛山,占地
25亩,第一期工程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在这里,纪念唐代这位伟大的佛学家、外交家。
纪念馆中的一口陈家古井,据传为北齐年间迁居于此的玄奘祖父陈康开掘。井深25米,水质清澈碧透,甘甜宜人,有人说喝此水可使人聪明,玄奘就是饮用此水而成世界名人,故而号称“慧泉”。现在,远近村民对此仍深信不疑。祖籍孟津的台湾同胞靳天锁先生面对这口古井,深悟其妙,捐资修建了古色古香的井亭,使这口井增添了不少神秘。
离此不远的景山上,有一座唐恭陵巍峨壮观,陵墓中沉睡千年的主人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第五子、武则天的长子。
站在田野里,我们远远地望着这座古代皇陵,一种莫名的感慨不由涌上心头。顺着陵前神道向前走去,两旁耸立的望柱、石人、石马默默无声地注视着我们。这些可与西安的乾陵石刻相媲美的石雕,历经千年风雨,忠诚地守护着主人,与“太子”为伴,着实让世间余生为之动情。
缑氏再往东南,在府店镇有一座小山——缑山,山巅原有升仙观一座,今已不复存在,仅有一座石碑,高6.7米,宽1.55米,厚0.55米,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升仙太子碑”。
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
神奇的万安山,滋育了生生不息的伊河水,撑起伊洛文化的一翼厚重。
□ 本报记者 王继辉 通讯员 李向阳/文 记者 梅占国/图 回复 • 3楼 • 2012-06-21 06:49 • 都兰以东 • • 我勒个去 8 揭开范仲淹葬在洛阳万安山的谜团 能脱口说出这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甚多,但知道范仲淹墓地在洛阳伊川的人却寥寥无几。他为何为葬在河南伊川呢?其中到底隐藏了哪些鲜为人知的
轶事呢?
“要问范仲淹墓为什么选择伊川,当然是因为他的母亲谢氏葬在了这里,可要问他的母亲怎么葬在了这里,那 可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还得从范家的家世说起……”范仲淹的第28代孙,80岁高龄的范章先生在伊川伊龙国际大酒店的“范仲淹归宿解读”,频让笔者深思。
翻开范仲淹家族的历史文卷,得知范仲淹出身官宦之家,父亲范墉,端拱初年(988 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在任上逝世。为了生存,母亲谢氏带着范仲淹改嫁山东人朱文翰。后随继父所在山东淄州长山县读书,后到河南商丘应天书院就读。经过多年寒窗苦读,范仲淹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
众所周知,范仲淹的母亲谢夫人百年后的归宿,依然成为范范仲淹和苏州范氏家族间解不开的一个结。1026年,范仲淹的母亲谢夫人去世,葬埋母亲成了最辣手的事儿。说谢夫人是范墉的女人吧,她已改嫁了朱家;说他是朱家的女人吧,她儿子已经复了范姓,她自然也是范家的人。最终,她的灵柩放不进范家祖莹,也放不进朱家祖莹。 谢夫人还可以葬到老家去的,他的老家在河北正定。但这是被休女人的待遇,对女人而言,是很没脸面的。
范章老师微微一笑,仍旧是抑扬顿挫的声调。范仲淹夫人李氏的老家在今天的商丘,范母去世后就先葬在那里(今天的河南长葛)。范仲淹守制时,在应天府书院讲学,其间,他曾到登封的嵩阳书院当过“客座教授”。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都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当时的范仲淹已经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了,从商丘到登封路过伊川时,范仲淹拜谒了姚崇墓,第一次产生了将母亲移葬此地的想法。公元1031年,范仲淹的
母亲从应天府迁葬到了伊川这里。
姚崇是唐代名相,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3朝宰相。其执政期间,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营建佛寺道观,淘汰僧尼,强令归农,是后人公认的一个对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人物。
姚崇墓就在范仲淹墓园东边三四百米的地方,姚氏后裔于2010年为墓冢圈里围墙,并修建纪念祠堂一座。
姚崇和范仲淹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姚崇祖籍河南陕县,其父去世后,母亲改嫁到一个姓黄的人家,后来姚崇当了宰相,曾问其母:将来百年以后是否与父亲合葬一处,其母回答说: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于是后来姚崇就将母亲葬在了万安山下。“母亲改嫁了,苏州范家的祖坟里是不能在禁区了,范仲淹如果把母亲谢氏葬在山东朱家的祖坟里,恢复范姓的范仲淹又不能和母亲埋在一起,无奈之余,受到姚崇启发的范仲淹将母亲 埋在了伊川万安山下。”范章老师的一番推论有史有据,令笔者信服。
据《范氏宗谱》:“自文正公仕宗,先后四十年历中州而西夏。最因母氏谢夫人卒于任,遂卜葬之万安山,厥后文正公及诸子附焉。”坟地分前后两域,范园最初非常大,由于历史原因而多次毁坏并重修。元至正年(公元1347年)、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都进行过大规模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部门对范园保护工作非常重视,1963年范园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者在和赵沟的群众交谈中又得知“赐葬”的说法。一种说法是:现在的范园本来是
大宋皇帝看中的陵园,后来发现前面的河叫曲水河,不吉利,就赐给了范仲淹;还有一种传说更 离奇,说皇帝的女儿嫁给了范仲淹的儿子,一天,她哭着对父亲说,你把我嫁给了 范家,他们家穷得连块墓地都没有,皇帝当然知道女儿的意图,就把这块墓地赐给了范家。 回复 • 4楼 • 2012-06-21 06:53 • 都兰以东 • • 我勒个去 8 后据笔者考证,范家根本就没有这份姻缘,但老百姓似乎不在乎这些,他们说到这些有鼻子有眼的传说,总是眉飞色舞,好像亲身经历的一样。
另一种说法也与宋朝皇帝有关。据说皇帝一般都有多处供选的陵地,当然最终选择的只有一处。范园最初是宋朝皇陵的选择地之一,后来皇帝看中了巩义的宋陵,这里就一直闲着,正好范仲淹向皇帝提出了选择墓地的要求,皇帝就把这块风水宝地让给了他的爱卿范仲淹。
“1052年5月20日,范仲淹病死在徐州,其子护帷还洛,当年12月份被当时的皇帝赐葬在其母亲身旁。其后子孙先后附葬。靖康之乱后,范氏后裔纷纷南迁,从此附葬中断。”看守墓地的范钦忠对“宋朝皇陵的选择地之一”说法进行了补充。他说,宋真宗对自己的墓地非常重视,特意从杭州请了一个高明的风水先生。这名风水先生从洛阳一直看到如今的范园,认为这里是个好地方,但还没有好到十全十美的地步。他说,这里向东是直直的一字山,西北是圆圆的黄花山,前者象征月亮,后者象征太阳。如果两者方向反过来,太阳在东,月亮在西北,就是一个绝好的风水之处。于是,这个风水先生就继续沿这条风脉一路追下去,最后一直追到现在的宋陵,才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地方。后来,这个地方皇帝不要了,范仲淹就选中了这里。
“范仲淹是一个孝子,想到母亲辛劳一生,死后连一个安身之所也没有,为此惆怅得大病了一场。当朝丞相王延龄听说后前来探望,得知详情后,说当朝皇帝宋真宗曾看中一块地,但后来又找到了风水更好的地方,这块地就不用了,看能否让皇帝将这块坟地恩赐于他。
真宗皇帝看到王延龄的奏章后,有感于范仲淹的孝心,就将位于现在的河南省伊川县境内的天平山下这块坟地御赐给了范仲淹。”
在封建社会,一些忠良之臣死后就葬在皇陵附近,以示自己生死如一的赤胆忠心,譬如寇准的墓就在离宋陵不远的地方。同样,范仲淹墓离巩义的宋陵也不远,所以范仲淹就
把这里作为自己的安身之地。
范园附近的许营村有很多姓范的人,据说他们都是从范仲淹的老家苏州吴县迁来,专门给范仲淹守墓的。伊川县原本就有范仲淹的后裔为其守墓,为何又从苏州迁来一批人呢?
“范仲淹做了官以后,就把苏州的范姓家族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大会,将范姓分了16房,并排了辈分。范仲淹的后裔有7个房系,其中他的4个亲儿子占了4个房系,父母早亡认范仲淹为从父的范纯诚占了3个房系,老家范仲淹的哥哥占一个房系,从此以后范家就开始续起了家谱,而且一直续到现在。谈到这个问题,范仲淹的后裔范武汉就从范姓的支系说了起来。
走到范氏飨堂前,堂内悬蓝底红字匾“以道自任”,为1901年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路过洛阳时所题。堂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其中两侧范文正公神道碑的碑额为宋仁宗亲书的“褒贤之碑”四字,碑文为隶书,由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范氏好友王洙书丹。
飨堂北面依次是范仲淹母亲、范仲淹、其长子范纯佑的墓冢。读把欧阳修撰写的碑文,随范章老师及范氏家族的几个后裔绕着范仲淹的墓冢走了一圈,清风吹过,翠柏苍绿菁菁,为范仲淹耿的直品德及一生遭到多次谪贬的坎坷命运感慨万千,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范仲淹墓园与传统葬式不一样。按传统葬丧礼仪,儿孙应在祖辈的下方,而范园的布局却是儿孙在上方。范园后域葬有范仲淹次子纯仁、三子纯礼、四子纯粹及部分家族后裔,前域则葬范仲淹和他的母亲及长子纯佑。前来范园的人,无不对前域三代人的坟墓排列感到奇怪:范仲淹在前,母亲在中间偏东,长子在后部偏西。这种排列与一般的坟墓排列有很大不同。范仲淹29代后裔范珂珂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葬式为“携儿背孙”,
意思是自己要“扯儿背孙”,让三代人永远不分开。据范仲淹《求追赠考妣状》载:“臣在襁褓之中,己丁何怙,鞠养在母。慈爱过人,恤臣幼孤。悯臣多病,夜扣星象。食断荤茹,逾二十载,至于其中。又臣游学之初,违离者久,率常殒泣,几至失明。而臣仕未及荣,亲己不待。既育之仁则重,罔极之恨曾无。”由此看来,此种葬法,既是纪念母亲的伟大,又是歌颂“母德渊源”。天下之人,皆应尊老爱幼。 回复 • 5楼 • 2012-06-21 06:53 • 都兰以东 • • 我勒个去 8
晚年的范仲淹仍然处在贬官的命运里没有改变。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范仲淹64岁时,由于身体多病,他决定辞去山东青州知州职务,到颖州(安徽阜阳)任职。得到皇帝的准许后,这一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范仲淹从青州出发到颖州阜阳赴任。途经他的生身之地徐州时,病情加重,只好停下来就地养病。没想到这一病,却再也没有起来。“这时候徐州的知州是孙娩,也是范仲淹的好朋友,他来了以后又病重了,又是好朋友,就在这住下来了。这时范仲淹卧在床上就给朝廷写了一封信,就说‘我病重了,让我暂时在徐州调养一段时间。’皇帝知道后,特别降旨,派御医带着好药,到徐州为他诊病,但是,范仲淹终于积劳成疾病逝在徐州。”如今在伊川,有成百上千的范氏后裔,其中不乏范仲淹文化的研究者,范章是洛阳区域公认的权威专家。
明孝宗弘治四年,即公元1491年,河南都察院右御史徐恪拜谒范仲淹墓,看到这里荒草萋萋、满园颓废,连个守墓人都没有,于是就报告给了孝宗皇帝。明孝宗立即下达104号圣旨,命令苏州范仲淹的嫡孙来河南守墓。真有104号圣旨吗?范章老师很认真地说:“听起来104号圣旨像笑话,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范氏宗谱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呢。”范章老师接着说,最先来这儿守墓的是范仲淹的第16世孙范文成,可他来这儿不到一年,因为过不惯北方的艰苦生活,又回去了。后来只好用抓阄的办法 决定谁来这里守墓,结果第14世孙范昌期抓到了。范昌期来到伊川以后,就落户许营村,在墓园周围划出了不用缴纳皇粮的8顷祭田,每年春秋各祭祀一次。1938年,祭田被废,从此改为每年春季祭祀一次,沿袭至今。
80岁的范章老师身材高大,腰板笔直,精神矍铄,说话条理分明,引经据典。随着范老师娓娓道来,书本上那个虚无缥缈的范文正公渐渐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到过苏州的人都知道,位于天平山东南麓,有一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范坟”, “范坟”是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所建。安葬范仲淹曾、祖、父三代。于范仲淹功勋卓著,朝
廷赠太师衔给其曾祖、祖、父,号称“三太师”;并分别追封为徐国公、唐国公、周国公,世称太师坟。故天平山俗称范坟山,又名赐山。对范坟的古迹,人们并不熟悉,以致疑误。一般误认是范仲淹古坟,实际并非如此。
走到了后域,这里的墓冢比前域小了不少,石碑也没有那么厚重大气。“家谱上记载,明朝的时候这里栽了1000多棵松树和柏树,直到1938年,当地政府要收他们的税,
范氏后裔不同意,决定到国民党中央政府去告状。为了筹集路费,家族的人就把墓园中的大树全伐了。”范章老师解释说,历朝历代留下的规矩,墓地周围划出的一片田地不用缴税,收获所得全部用来祭祀,所以当时的范氏家族才要告状,“结果状没 告赢,树却砍完了”。伐树的当年又栽了一批,1960年村里又伐掉一批当电线杆子用了。
在范仲淹墓园的东邻,有唐代名相姚崇墓。再向东的万安山主峰一带,《水经注》记“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范园以西和以北,据考古材料和史料记载,还埋葬有唐代名相裴度、裴遵庆、张说等。
在“视死如生”的古代中国,人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体生命的终结,而且也会引来极为复杂的宗法制度方面的社会矛盾。范仲淹及其母亲卜葬洛阳万安山下,就是一种艰难而无奈的选择。其中交织着范仲淹悲苦的身世、与母亲生死相依的深情、对先贤的追慕和他微妙复杂的宇宙哲学之思。事件本身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极为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彰显着范仲淹一代圣贤的崇高风范,也昭示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复杂内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