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对拋物线定义的研究,与初中阶段二次函数的 图彖遥相呼应,体
现了数学的和谐之美。教材的这种安排,是为了分散 难点,符合认知的渐进性原则。学习四种标准方程及方程的推导,然后 做一些简单的练习; (二) (三)
学情分析 教学环境分析 教师自制的PPT课件 学习环境是多媒体的教室
通过使用计算机几何画板演示抛物线,让学生通过观察轨迹主动发现、主 动探索,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已经学习过圆锥曲线中的椭圆与双 曲线。
(1) (2) (3)
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现象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 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必 要性。
(4)
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和掌握学习主动权,发挥主体积极性,激 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眼、耳、手、脑并用,学、练、思结合,同吋学生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能不断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真正 让学生自然、和谐、健康、主动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过程与方法:从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加深学生对抛物线概念的理解,标准方程 的推导,公式的
应用,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 造性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向全体学生,创造良好平等的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调动学
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四种方程的差异与共同规 律) 教学难点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教法、学法】
为了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取得良好 的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提前给学生发课前的导学案,使学生提前 有一个预习和对本节课整体教学结构的一个了解。
在学法上主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一一猜想一一推导一一应用”这一思维 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 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图片
(三) 运用几何画板制作抛物线的轨迹,探究抛物线上的点满足什么几何条件。
并类比椭圆,双曲线定义归纳总结抛线定义。
【新知】抛物线定义:在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不经过点F)的距离相等的 点的轨迹叫抛物线.
点F叫抛物线的焦点,直线/叫抛物线的准线。
(四)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如何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分组对抛物线方程的推导。对比哪一个方程更简便。 【新知】把方程y=2px(p>0)叫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F的坐标为F(|,0),准线/:*-彳, p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五)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完成表格内容
图形
2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 \\
准线方程
Xy = 2px
2RQ 2,
/
=-P
\\厶
2
-B
(六) 根据表格归纳四种方程图象间的规律。 方程的特点:
(1) 左边是二次式,且系数为1,右边为一次式,系数为2p或・2p (2) 右边是一次式;决定了焦点的位置.开口方向
(七) 例题讲解
例一.(1)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2=6x,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6.x2,求它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八)变式训练一
求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1) j2 = 20% (2) x2+8y = 0
例二
(1)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F(0,・2),求它的标准方程 (2) 已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兀二1 ,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变式训练二
(1)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是F(3,0),求它的标准方程.
(2) 准线方程是兀=-丄,求它的标准方程.
4
能力提升:求过点A (3, 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九)小结
1•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推导;
2. 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及相应的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3. 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曲线位置特征)数(方程形式特征)
(十)作业:教材72页习题1、2题 【板书设计】
(1) (2) (3)
抛物线定义 抛物线标准方程 例题讲解
五、教学反思
1、 本节课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思维情境,让学生通过联想、归纳等方法, 去探
索、发现问题,教师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应用已有知识 来探求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抛物线,体现科学研究的本质,培养学生合理推理能力、逻辑推 理能
力。
3、多媒体教学既能创设情境乂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 枯
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变得乐意学数学,更好的培养学生 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