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习题: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2023-03-01 来源:爱问旅游网
单元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于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2.《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 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 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 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 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

3.孟子认为“良知”是人性内在本能的朴素情感和道德意识,能催生出巨大能量而实现天下大治。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愚皆同、人人自有、各个自足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是不待思虑而能分辨是非善恶之心,是真诚恻坦之意。这表明王阳明心学( )

A.否定了传统的孔孟儒学 B.继承和发展了程朱理学

C.高度肯定人的主体意识 D.顺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思想家奉《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同时期的范缜在《神灭论》中以“浮屠害政,桑门蠹俗。……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来斥佛。这些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A.老庄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位 C.思想领域的冲突与融合 D.排斥外来文化现象突出

5.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 C.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 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

6.王夫之在《泰誓》中说:“人无易天地,易父母,而有可易之君。”他又说:“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材料反映出王夫之( ) A.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B.对传统政治的否定 C.否定传统伦理思想 D.深化传统民本思想

7.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 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 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

8.顾炎武认为,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因此,君与臣“一也”。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取“无事之食”。这说明顾炎武( )

A.强调为学应求务实的学风 B.分析当朝政局动荡的内因 C.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 D.论述了君主统治的必要性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先秦时期有思想家主张“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该思想家是( ) A.孔子 C.老子

B.墨子 D.韩非子

10.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跑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

A.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

B.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的束缚 C.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 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

11.据记载,汉宣帝“师受《诗》《论语》《孝经》”;汉成帝“壮好经书,宽博谨慎”;汉光武帝“受《尚书》”;汉明帝“通《春秋》《尚书》”。这说明( ) A.儒学对治国理政产生重要影响 B.儒学复兴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儒家经典成为帝王治国依据 D.儒家纲常提升了君主治国能力

12.宋代契嵩禅师指出:“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这主要反映出( ) A.佛道的思想冲击 B.佛教的中国化 C.佛儒思想的融合 D.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3.“它们大都随山雕凿、彩绘,形象生动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魏晋时期的这种艺术(如下图)最明显的特点是( )

A.儒家学说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B.绘画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C.书法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D.雕刻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

14.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15.从清末到“五四”前后几十年间,汉语吸收的外来词远远超过了延续千年的汉唐时期,其借词的规模、范围、数量,都是空前的。诸如: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来复枪(rifle)、麦克风(microphone)、巴士(bus)、咖啡(coffee)等等。这种变化说明( )

A.近代汉语因战争被逐渐欧化 B.近代社会变迁影响文化生态 C.西学东渐有利于白话文改革 D.外来词与文化侵略同步形成

16.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除了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外,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等还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 A.中国亟须改造社会的良方 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主流 D.中国共产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7.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工业革命

18.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于开元年间高中进士。历仕三代皇帝,唐肃宗时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曾以大唐使节身份回访日本。这表明当时中国( ) A.科举制度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 B.科举考试制度被日本所仿效 C.具有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 D.吸收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

19.中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直接推动了阿拉伯炼丹术的兴起,阿拉伯炼丹术又影响了欧洲炼丹术,而现代化学便是在欧洲中古时期炼丹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说明( )

A.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都通过阿拉伯人西传 B.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C.同一科技成果在中西方的发展进程趋同 D.中国古代科技外传以自然科学理论为主

20.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伏尔泰推崇儒学是因为( ) A.儒学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 B.中国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西欧

C.法国教会和王权强大,专制统治腐朽 D.法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宣传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从秦汉时期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至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它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更新的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人的文化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学术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过程。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1840年以来,中国文化迈入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转型。这一时段的困境,有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当时原有中华文化体系无法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以致使我们不得不从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19世纪末,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从西方文化体系中寻找救国良方,但均未成功;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同样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后,才使中国最终摆脱百年困境,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此同时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以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存活力。这在另一方面,也

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体系有吸收、融合并消化异质文化中合理成分的机制,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根本。

——摘编自曾加荣《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2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1840年……其中之一就是当时原有中华文化体系无法提供现成的救国治国方案”?(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概念,有许多复杂的解释,这里将其理解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即辛亥革命之前的所有社会形态中形成的文化,它们具有五个特征:一是萌芽和生长在中国的文化,即主体性;二是被中国人长期坚守的文化,这是传承性;三是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的文化,这是普遍性;四是符合人类文明方向的文化,这是世界性;五是可以作为建构未来的文化,这是永恒性。

——摘编自方铭《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等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或多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表述清晰)(12分)

单元达标检测

1.B 11.A

一、选择题

1.B 综合分析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项错误;由材料并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于夏商周时期,故C项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项错误。

2.C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经过不断的斗争和融合发展,内迁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故选C项;A项“开始”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3.C 依据材料“认为‘良知’是圣愚皆同、人人自有、各个自足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是不待思虑而能分辨是非善恶之心,是真诚恻坦之意”并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肯定人的价值和地位,体现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故C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否定,故A项排除;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与材料观点不符,故B项排除;王阳明的主张重视人的地位,批判专制统治,故D项排除。 4.C 结合所学可知,《周易》是儒家经典,《老子》《庄子》是道家经典,故材料“一些思想家奉《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体现了当时思想领

2.C 12.C

3.C 13.D

4.C 14.B

5.B 15.B

6.D 16.A

7.B 17.B

8.C 18.C

9.B 19.B

10.D 20.C

域的融合,而范缜斥佛则体现了思想领域的冲突,故答案为C项;儒家思想仍然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并没有丧失正统地位,故A、B两项表述错误;范缜斥佛并不能代表当时排斥所有外来文化,故D项错误。

5.B 材料中“人人皆可为‘圣人’”突出了不迷信传统的权威,凸显出人的自我意识,故B项正确;心学依然属于儒学的范畴,并不是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主张彰显了人的主体意识,但并没有冲破传统社会等级观念,故C项错误;材料的主旨并不是批判君主专制的统治,故D项错误。

6.D 材料“有可易之君”就是说人民可以改变君主的统治;“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说明王夫之反对天下为私,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深化,故D项正确;材料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但并未提倡建立民主政治,故排除A项;王夫之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的政治,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传统伦理的思想,故排除C项。

7.B 新文化运动虽然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国家利益和命运为重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这是因为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以传统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故A项错误;“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体现的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思想,与抨击纲常礼教无关,故排除C项;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以传统的“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无法体现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故排除D项。 8.C 材料“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表明君与臣都是为百姓服务的,体现的是一种民本思想;材料“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取‘无事之食’”体现了顾炎武反对君主对百姓的过度索取,因此整个材料强调的是用民本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与为学应求务实的学风无关,

故A项排除;材料与分析当朝政局动荡的内因无关,故B项排除;材料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并不是在论述君主统治的必要性,故D项排除。

9.B 依据材料“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尚贤”符合墨子的思想,故B项正确;孔子主张“仁”,是儒家思想,故排除A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故排除C项;韩非子主张变法革新,是法家思想,故排除D项。

10.D 依据材料“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跑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董仲舒的这些思想符合当时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政治要求,故选D项;古代民本思想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家国一体”是指家族和国家都以宗法关系来统领,而董仲舒只是主张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并没有跳出“家国一体”的框架,故排除B项;宗法伦理思想是中国宗法等级制度的反映,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一种道德理论,而材料中董仲舒只是想跳出其局限,并没有削弱宗法伦理思想,故排除C项。

11.A 综合材料分析可知,汉代不少统治者都曾读过《论语》《春秋》等儒家经典,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对治国理政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A项;儒学经典对统治者治国的启发主要在思想方面,有助于思想的大一统,故排除B项;帝王治国的依据不仅仅是儒家经典,故排除C项;治国能力水平需在君主的治国实践中提升,儒家纲常只能帮助君主提升自己的治国思想水平,故排除D项。

12.C 材料强调圣人治理天下,佛教安定内心。圣人和佛教同样都通过教化促进社会的安定,体现了佛儒思想的融合,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道教无关,故A项错误;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但材料不能说明佛教受中国文化影响发生了变化,故B项错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故D项错误。

13.D 依据“随山雕凿、彩绘”并结合材料中的佛像图分析可知,魏晋时期的这种艺术最明显的特点是雕刻艺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体现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儒家学说,故排除A项;图片中的佛像是雕刻艺术,不是绘画艺术,故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书法艺术,故排除C项。

14.B 材料显示,宗谱的主要内容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些内容均与儒家所宣扬的伦理道德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有关,故宗谱的纂修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故B项正确。科举制度并不注重血缘伦理,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宗谱的纂修并不是士族专有,而是普遍的社会行为,故C项错误。四民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宗谱的纂修并无联系,故D项错误。

15.B 汉唐时期的中国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自然经济形态,文化受外来影响较小,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剧变,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体现出文化生态的变化,故B项正确;近代汉语因战争被逐渐欧化的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白话文,故排除C项;外来词与文化侵略同步形成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从材料中也无法得出,故排除D项。

16.A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界宣传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国社会和中国人迫切寻求改造社会的良方,故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主流仍是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7.B 大化改新是7世纪中叶,日本大化年间开始的一次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的改革,故B项正确;幕府制度并非源自中国,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时期,故排除A项;明治维新是日本学习欧洲的重要改革,故排除C项;工业革命发生在近代,发源于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故排除D项。

18.C 综合材料分析,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的经历体现了当时唐文化对周边国家有巨大的吸引力,且体现出当时唐朝开放与自信的胸襟,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科举制参考资格,故A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日本的政治制度,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国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吸收,故排除D项。

19.B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的炼丹术传播到欧洲,并在欧洲中古时期炼丹术的基础上发展出现代化学,这表明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故选B项;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并不是都通过阿拉伯人西传,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炼丹术与现代化学并不是同一科技成果,故C项错误;炼丹术不属于自然科学理论,故D项错误。

20.C 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这是针对欧洲教会渗透生活方方面面而特意指出的;科举制“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肯定了科举制在阶层流动方面的作用,科举制以考试选拔人才,下层人民有机会进入上层。伏尔泰实际上是要借此反对法国封建君主专制中的三级会议制度,抨击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儒学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的观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A项;17—18世纪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欧,故B项错误;法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 (1)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变革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4分,答出两点以上即可)

成因: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中国疆域广大,民族交融、统一占主流;③儒家思想占据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⑤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淀、交融、创新;⑥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⑦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8分,答出4点及以上即可)

(2)君主专制走向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使文化赖以支撑的小农经济未能实现突破性转变;八股取土、文化高压下,社会思想迟滞不前,知识分子也多是致力于对旧制度的批判。(6分)

(3)新变化:学习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与救亡图存相结合。(2分)

原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进行不懈探索;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8分,答出4点及以上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一“传统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更新的动力……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过程”等信息可总结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的疆域、民族交融、儒家思想占据正统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40年以来,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走向衰落,传统小农经济却未能实现突破性转变,社会思想僵化,从而在面对外来侵略时不能提供有效的救国方案。

(3)结合近代中国社会新思想萌发的相关历程可知,中国文化在近代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是学习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以政治和思想文明为主,并与近代的救亡图存相结合。原因可从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工业文明冲击,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方面进行总结。 22.答案 示例1

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性。(2分)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核心,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谋求人类的幸福,孔子所言“忠恕之道”即是“仁道”,而“仁道”以平等为基础,一切反人道主义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一切反对公平的文化不是中国传统文化。

《论语》中记载孔子言论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就是说君子在穷途末路也要坚守底线,小人在困苦之中,可能就胡作非为了,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线意识,知止有定。

这些文化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因此,具有普遍性。(10分) 示例2

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2分)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是单一的内容,而是在传承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董仲舒提出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等等。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突破自我、不断创新的文化。(10分)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炼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可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性的特征,然后结合所学从谋求人类幸福,符合人道主义原则的儒家文化、底线意识等方面进行说明。也可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的特征,然后结合所学从孔子、孟子、董仲舒和宋明理学家等对儒学思想的继承和创新等方面进行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