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1)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包括(
C
)。
A、总体性 B、具体性 C、总体性和具体性 D、同一性 (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C
)。
A、平均价格 B、单位成本 C、资产负债率 D、利润总额 (3)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资产总额 B、总人口 C、资产报酬率 D、人口增加数 (4)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之间的关系是(
A
)。
A、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C、两者没有关系 D、两这互为基础
(5)一个统计总体(
D )
D )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
多个指标
(6)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
A每一个工业企业 B每一台设备 C每一台生产设备 D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8)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D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 (9)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0)劳动生产率是(
B )
B )
A动态指标 B质量指标 C流量指标 D强度指标 (11)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A统计分组法 B大量观察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推断法 (12)(
C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A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管理功能 B咨询功能 C信息功能 D监督功能 (13)(
A真实性 B及时性 C总体性 D连续性
(14)统计研究的数量是(
B ) C )
A )
A抽象的量 B具体的量 C连续不断的量 D可直接相加的量 (15)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A平均数 B相对数 C绝对数 D众数
(1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C指标和标志之间是不存在关系的 D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2.多选题
(1)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派有(
ABCD )。
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 (2)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C )。 ABD )。
A企业的经济类型 B劳动生产率 C企业所属的行业 D企业的负债总额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平均亩产 B人均钢产量 C国民生产总值 D存货周转次数 (4)“统计”一词含义有(
BCD )。
A统计研究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学
3.判断题
F )
2、描述统计学是推断统计学的基础。( T ) 3、统计指标可以分成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T ) 4、所有标志都可以用数量表现。( F )
1、现代统计学的核心是描述统计学。(
5、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F )
F )
7、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T )
6、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8、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于总体上的、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9、统计研究中的变异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
T ) T )
F )
10、社会经济统计是在对质和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11、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12、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F )
F )
T )
F )
相对
13、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是数量指标,其值大小与研究的范围大小有关(14、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4.填空题
(1)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与(总体 )和(总体单位 )之间的转化是联系在一起的。
(2)数量指标一般是用(绝对数 )形式来表现的;质量指标一般是用(
数 )和(平均数 )形式表现的。
第二章 统计调查练习题
一、判断题
1 、统计报表是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 T ) 2 、抽样调查在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T ) 3 、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F ) 4 、统计报表有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之分。( T ) 5 、抽样调查中存在抽样误差,因此,抽样推断是不准确的。( F ) 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F ) 7、调查时间是指进行调查工作所需的时间( F )
8、对变化较小、变动较慢的现象应采用一次性调查来取得资料(T ) 9、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F )
10、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调查单位可以同时又是总体单位(F )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B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工业普查 C .人口普查 D .农村牲畜调查 2 、某地区有200 家工业企业,现要调查这些企业生产设备状况,调查单位是(D ) A .200 家企业 B .每个工业企业 C .全部生产设备 D .每件生产设备
3 、对北京市几个特大型商场进行调查,借以了解北京市商业市场商品销售额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B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4 、我国人口普查采用的是( C )
A .直接观察法 B .报告法 C .采访法 D .被调查者自填法 5 、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B )
A 调查范围目的不同 B 选取调查单位方法不同 C 组织方式不同 D 作用不同
6 、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商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B )
A 每一件商品 B 每一个商业企业 C 每一个商业企业领导 D 职工每一个销售班组 7 、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A )
A随机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8 、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A )
A .确定调查目的 B .确定调查对象 C .确定调查项目 D .确定调查时间 9 、下列调查中,属全面调查的是(A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10 、下述调查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C )
A .对2001 年大学毕业分配状况的调查 B .我国的人口普查
C .按月上报的钢铁产量 D .对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1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B )
A各百货商店 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C一个百货商店 D每位工作人员 1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B )
A全国人口 B每一个人 C 每一户 D工人工资
13、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D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14、统计调查项目是( C )
A调查过程中应进行的工作总和 B统计调查计划
C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必须得到回答的问题的目录 D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得到答案的项目 15、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确定调查的范围 C确定调查的单位 D 登记的方便 三、多项选择
1 、重点调查适用于(AD )
A 调查任务要求掌握研究对象基本状况 B 调查任务要求掌握事物的发展趋势 C .调查任务要求掌握详细资料 D .总体中存在重点单位 E .总体中都是一般单位 2 、普查是一种(ABC )
A .专门调查B .一次性调查C .全面调查D .非全面调查E .统计报表 3 、对某校在校大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则(ACE )
A .调查对象是该校全部大学生 B .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个大学生 C .调查单位是该校每个大学生 D .调查单位是学生的成绩 E .调查项目是学生的成绩
第三章 统计整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分组中(C )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
A. 职工人数按文化程度分组。 B. 企业数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C.企业数按工人人数分组。 D.职工人数按性别分组。 2 、将统计数据按着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A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3 、确定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应是(B ) A.交叉的 B.重叠的 C.间断的 D.顺序的两个自然数 4 、以组中值作为各组变量的代表值,假定条件是(B )
A. 等距分组 B.各组变量在各组中均匀分布 C.各组变量个数相等 D.异距分组 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 A ) A、520 B、510 C、530 D、540 6、次数密度是( B )
A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 B各组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 C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率 D单位次数的组距长度 7、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B )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8、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按习惯上规定( C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9、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C ) 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10、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C )
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B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 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 11、下面哪一个不是统计分组的作用(D )
A划分类型 B反映总体内部结构 C研究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D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 12、统计表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数值都要由( D )限定
A表的总标题 B表的横行标题 C表的横行标题和表的纵行标题 D表的总标题、横行标题和纵行标题 二、填空
1 、对原始数据的审核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进行完整性审核 ;二是进行准确性审核。 2 、在统计分组时,若采用上下限重叠式的组限表示方法,应遵守_上限不在内_ 的统计原则。 3 、对某企业的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最小组的上限为200 元,邻组的组中值是225 元;最大组的下限为650 元,邻组的组中值是625 元;则最小组和最大组的组中值分别为__175______ 和__675______ 。
4 、根据上题资料计算,最小组的下限和最大组的上限分别为_150____ 和_750____ 。 5 、在统计分组中,组距相同的分组为_等距分组_______ 。 三、判断题
1、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把此值归并列为上限的那一组(F )
2、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史资料的收集(T )
3、为了解某县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可以进行经常性调查(F )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练习题
1 .单选题
1、某企业商品销售额200万元,期末商品库存50万元,它们(B )。 A都是时期指标 B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C都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2、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0时,则不能计算( D )。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众数和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3、平均数为20,变异系数为0.4,则标准差为(B )。
A 50 B 8 C 0.02 D 4 4、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B )。
A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C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D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5、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提高了2%,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B )。
A、107% B、107.4% C、3.1% D、 7.4% 6、某地区有10万人口,工友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B )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7、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以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A )
A、变形 B、倒数 C、平均数 D、开平方 8、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大,那么(D )
A、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 B、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 C、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 D、全距与标准差之间不存在上述关系 9、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C )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权数的绝对数的多少 C、各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10、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C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1、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预期其变化
12、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 %,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则平均废品率为( B )%
A、1.5 B、1.45 C、4.5 D、0.94
13、某商店在制定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销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计算(D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14、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15、某企业1999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2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 2 .多选题
(1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BC )。
A 销售额 B 商品库存量 C 企业的资产总额 D 利润总额 (2 )下列指标中反映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ABCD )。
A 标准差 B 标准差系数 C 全距 D 平均差 (3 )在下列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不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AD )。
A 中位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众数 (4 )影响标准差大小的因素包括( ABC )。
A 变量值水平的高低 B 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大小 C 变量值计量单位的变化 D 变量值的个数
(5 )在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比较时,一般不能直接加以比较的离散程度指标是( ACD )。
A 平均差 B 离散系数 C 标准差 D 方差 3 .判断题
1、某企业计划利润提高10% ,实际提高了5% ,则该企业的利润计划完成程度95%(F ) 2、若两组数据的标准差相等,则其离散程度相同。(F )
3、由分组数据计算的算术平均数一定是算术平均数的近似值。( F )
4、 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则均值大小不受数据中的极端值影响。( F ) 5、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T ) 6、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灵活,分子分母可以互换(F )
7、用劳动单位表示的总量指标,称为劳动量指标,它是不能直接相加的(F ) 8、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是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 T )
9、强度相对数的数值是用复名数来表示的,因此都可以计算它的正指标和逆指标( F ) 10、权数的绝对数越大,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也就越大(F )
11、组距数列条件下,众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众数组相邻两组次数多少的影响(T )
12、当各组变量出现的次数相等时,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就失去作用,因此,加权算术平均数也就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F )
13、甲洗衣机厂2003年第一季度洗衣机产量对乙洗衣机厂同时时期产量的比率是比例相对数(F ) 4 .填空题
(1 )若一组数据的分布呈左偏态,则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数量关系为( )。
(2 )已知某频数分布的众数组为600 —700 ,且与众数组相邻的两组的频数相等,则众数为( 650 )。
(3 )已知某频数分布的偏斜程度不是很大,其算术平均数为100 ,中位数为90 ,则众数( 70 ),该分布呈(右 )偏态。
(4 )标准差与平均差都是以( 算术平均数 )为其比较的中心,而且两者都是离差的某中平均。
(5 )在相对指标的计算中,不同时期的指标相比所形成的相对数是( 动态相对数 );不同类指标相比所形成的相对数是( 强度相对数 )。 5.计算题
(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
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18121515元/件
3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2)1990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甲市场成交额(万乙市场成交量(万品种 价格(元/斤) 元) 斤) 甲 1.1 1.2 2 乙 1.4 2.8 1 丙 1.5 1.5 1 合计 — 5.5 4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3)某班40名学生数量方法考试成绩分别为
97 86 89 60 82 60 74 76 88 89 93 91 94
82 77 79 97 78 95 92 87 84 79 65 54 67
59 72 83 85 56 81 70 73 65 66 80 63 79 90
学校规定:60以下为不及格,60-70为及格,70-80为中,80-90为良,90-100为优。 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以上五组,编制一张频数分布表
2.利用分组表数据及未分组资料分别计算该班40名同学的平均成绩,并指出它们为什么不同? 3.利用分组表数据计算标准差和方差
4.若已知另一班的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3.7分,试比较说明哪个班的同学分数差异大或平均分数的代表性小? 5.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第五章 时间数列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如果某一时间数列的发展水平共有n项,则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其平均发展速度应开n次方。 (F )
2.对于同一时间数列资料,按水平法和累计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总是一致的。(F ) 3.当时间数列的观察值出现零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指标。 (T ) 4.环比增长速度的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
度。 (F ) 5.时间数列中各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 (F ) 6.总体的同质性是计算平均数和平均速度都应遵守的原则之一。(T) 7.年距增减水平是反映本期发展水平较上期发展水平的增减绝对量。(F ) 8.把某大学历年招生的增加人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时间数列属于时点数列。(F ) 9.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F ) 10.某企业产品产值同去年相比增加了4倍,即翻了两翻。(F ) 11.如果季节比率等于1或季节变差等于0,说明没有季节变动。(T ) 12.时间数列的指标数值只有用绝对数表示。(F )
13.一个时间数列,如中间年份的递增速度大于最末年份的递增速度,则按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大于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F)
14.根据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方程后,可以精确地外推任意一年的趋势值。(F ) (二)单项选择
1.已知某商场2000年的销售额比1990年增长了1.2倍,比1995年增长了0.6倍,则该商场的销售额1995年与1990年比增长了(2.2/1.6=0.375 D )倍:
A.0.6 B.0.5 C.2 D.0.375
2.以1949年为基期,2000年为报告期,计算产品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C )次方:
A.49 B.50 C.51 D.52
3.某商场某种商品的销售量2000年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6%,2001年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1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了(2000/1999=1.06 2001/1999=1.10 B ):
A.4% B.3.77% C.96.36% D.66.67%
4.已知一个时间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9%、11% ,则该数列的平均增长速度为(环比速度乘积开3次方D ):
A.7.91% B.107.91% C.108.3% D.8.3%
5.已知某企业2001年1-4月月初银行存款余额分别为:120万元、150万元、160万元、180万元,则该企业第一季度银行存款平均余额为((120/2+150+160+180/2)/3 A )万元:
A.153.3 B.143.3 C.152.3 D.163.3
6.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B )。
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
7.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B )。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8.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C )。
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加1(或100%) 9.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B )。 A、100% B、400% C、120% D、1200%
10.以1949年a0为最初水平,1997年a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
须开(C )。
A、41次方 B、47次方 C、48次方 D、49次方 11.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B )。水平法:环比速度乘积开方yn/y0 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 B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
C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实际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D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
12.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C ) A、100% B、120% C、400% D、1200% 13.年距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D )。
A年距增长量÷最初水平 B逐期增长量÷最初水平
C逐期增长量÷前期水平 D年距增长量÷上年同期发展水平 14.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D )。
A只能是总量指标 B只能是相对指标 C只能是平均指标 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
15.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A )。
A提高2.9% B提高3% C下降3% D下降2% (三)多项选择题
1.环比增长速度等于(ABC ):
A.环比发展速度减1 B.逐期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C .相邻两期定基发展速度对比后减1
D .两定基增长速度之比 E.环比发展速度连乘后减1 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ABC ):
A.定基发展速度减1 B.累计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C.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再减1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E.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四)计算
1、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指标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工业总产值180 160 200 190 (万元) 月初工人数600 580 620 600 (人) 试计算: 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某地区1990—1995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年份 1991991991991991990 1 2 3 4 5 粮食产量(万吨) 400 110 50 40 110 95 定基增长量(万- 吨) - 环比发展速度(%) 要求: (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 3、某乡镇企业1991—1995年的水泥产量资料如下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产量(万吨) 24 25 27 32 34 要求:用最小二乘法配合水泥产量的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1997年的水泥产量。 (写出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第六章 统计指数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在由三个指数构成的综合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中的权数必须固定在(A )
A .不同 时期 B .同一时期 C .基期 D .报告期
2 .若销售量增长5% ,销售额增长10% ,则价格增长(A )
A .4 .76% B .2% C .3.76% D . 1% 3 .对于派氏价格指数来说, 其指数化指标是(A )
pqpqA. p B. q C .11 D .00 4 .企业各类职工工资水平都有提高, 则职工总平均工资( D )
A .必定上升. B .必定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5 .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D )
A .简单指数 B .加权平均数指数 C .可变构成指数 D .综合指数 6.能分解为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的平均数指数,它分子、分母通常是(D )。 A简单调和平均数 B简单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数 7.编制综合指数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指数化)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B )。 A报告期 B基期 C计划期 D任意时期 8.平均指标指数可以分解为两个指数,所以(D )。
A任何平均指标都能分解 B加权算术平均指标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标才能分解 C只有加权算术平均指标才能分解 D按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指标,并有变量数值和权数资料时才能进行分解
9.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B )。
A、1.08% B、2% C、20% D、18% 10.狭义指数是反映(C )数量综合变动的方法。
A有限总体 B无限总体 C复杂总体 D简单总体
11.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C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12.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20%,则现在1元钱(B )。
A只值原来的0.8元 B只值原来的0.83元 C与原来1元钱等值 D无法与原来比较
13.若要了解某市居民的收入情况,则比较适合采用(B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D机械抽样 14.∑q1p0—∑q0p0表示(D )。
A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由于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由于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15.如果产值增加50%,职工人数增长20%,则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增长(A )。
A、25% B、30% C、70% D、150%
16.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D )。 A、10% B、90% C、110% D、111% (二)多项选择
1 .加权平均数指数中通常所使用的权数有(CDE )
pqpqA .00 B . 11 C . p0q0 D . p1q1 E . w( 固定权数) 2 .某商场今年与去年比,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为110% ,这一结果说明(AB ) A .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10% B .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额增长了10%
C .商品零售额上涨了10% D .商品零售量增长了10% E .由于价格提高,使销售量减少了10% (三)填空题
1 .某乡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5% ,粮食的播种面积减少了4% ,则粮食亩产指数为( 119.79% )
2 .某省2001 年与2000 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原有商品的95% ,则物价指数为( 105.26% )
3 .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的指数称为(拉 )氏指数。
4 .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综合指数要选数量指标为权数,并将其固定在(报告 )期。
5 .结构影响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 (四)、判析题
1.统计指数的本质是对简单相对数的平均。(T )
2.在编制综合指数时,虽然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但是,同度量因素仍起权数作用。(T ) 3.在编制总指数时经常采用非全面统计资料仅仅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F ) 4.拉氏数量指数并不是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惟一公式。(T )
5.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F )
6.在由3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指标时期是不同的。(T ) 7.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为85%。(F )
8.固定权数的平均数指数公式在使用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有不同的公式。( ) 9.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数量指数。( ) (五)计算题
1、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成本(元) 产产量 品名计量单位 基期 报告计量单位 基期 报告称 期 期 甲 万件 100 120 元/件 15 10 乙 万只 500 500 元/只 45 55 丙 万个 150 200 元/个 9 7 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2、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商商品销售额(万元) 价格变动率品 基期 报告期 (%) 名称 甲 500 650 2 乙 200 200 -5 丙 1000 1200 10 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3、(1)已知同样多的人民币,报告期比基期少购买7%的商品,问物价指数是多少?
(2)已知某企业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4%,职工人数增长了17%,问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
第七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C )。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范围 2、总体经过分类后,若类内方差较大而类间方差较小,则适用于( C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类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3、置信区间大小表示了区间估计的( B)
A可靠性 B精确性 C显著性 D可靠概率 4、一次抽取若干个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B )。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类抽样 D等距抽样 5、当n小于30时,t分布的分散程度与标准正态相比,( )。
A前者小于后者 B后者小于前者 C关系不确定 D两者相等 6、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D )。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D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
7、抽样误差的定义是(D )。
A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B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
C样本的估计值与所要估计的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 D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8、纯随机抽样(重复)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D)。
A样本单位数 B总体方差 C样本单位数和样本单位数占总体的比重 D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
9、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C )。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为了应用概率论 C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 D为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10、从纯理论出发,在直观上最符合随机原则的抽样方式是(A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11、根据城市电话网100次通话情况调查,得知每次通话平均持续时间为4分钟,标准差为2分钟,在概率保证为95.45%的要求下,估计该市每次通话时间为( )。
A3.9~4.1分钟之间 B3.8~4.2分钟之间 C3.7~4.3分钟之间 D3.6~4.4分钟之间
12、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C)。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13、若各群的规模大小差异很大时,以用(C)为宜。
A比率估计法 B等距抽样法 C类型抽样法 D等概率抽样与比率估计想结合的方法 14、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A样本指标 B总体指标 C样本方差 D样本平均数 15、在假设检验中的临界区域是( )。 A接受域 B拒绝域 C置信区间 D检验域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BCD )。
A抽样方法 B样本容量 C总体方差 D抽样组织方式 (2)通常评价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有( BCD )。
A可靠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无偏性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样本容量可以( BCD )。
A降低总体方差 B降低抽样误差
C提高估计的精确性 D提高区间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 三、判断题
1、在进行区间估计时,置信水平定得越高,则估计的精确性就越低。( T ) 2、整群抽样适用于总体经过分群后,群内方差较小而群间方差较大的总体。( F ) 3、在参数估计中,总体参数是一个确定的未知的量,而估计量是一个随机变量。( T )
4、一个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量肯定是一个有效估计量。( T ) 5、样本容量是随机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数目。( F ) 6、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F )
7、抽样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但人们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来控制抽样误差的大小。( F )
8、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T ) 9、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大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T 10、一般而言,分类抽样的误差比纯随机抽样的误差小。(T )
11、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可以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而总体标志变异程度的大小和抽样误差无关。(F ) 四、填空题
(1)无偏性是从(所有样本与总体指标差异 )的意义上来评价一个统计量,而有效性是从( 一个样本与总体指标差异 )来评价一个统计量。 (2)无关标志排序等距抽样类似于( 纯随即抽样 );而有关标志排序等距抽样类似于( 类型抽样 )。 五、计算题
1、你是微宝微波炉容器制品公司的产品质量检验员,公司生产的20公分圆形微波炉容器的合格率通常为99%。该公司的产品按生产顺序每10个装一箱,某星期共生产了1500箱。你想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出厂栓验,现有两种抽样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箱的编号在前75箱中随机抽取一箱,然后每隔75箱选取一箱,对选中的20箱中的每一件产品都进行质量检查,这样得到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第二种方法是对1500箱中的15000件产品随机等概率地抽取200件做样本。
1.这两种抽样方法各称作什么抽样?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 采用有放回等概率抽样方法,发现有198个合格品,请估计产品合格率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2、风驰汽车制造厂的装配车间安装车门仍需人工操作,不同工人的装配时间不同,同一工
人的装配时间也有差异,为测定安装车门所需时间,每隔一定时间抽选一个样本,共抽取了10个样本,其数据如下(单位:秒):
41 43 36 26 20 21 46 39 37 21
1. 以置信度95%,估计安装一个车门所需平均时间的置信区间,
2.若要求估计平均装配时间的误差不超过2秒,置信度为95%,应抽选多大的样本?
3.若费用为200元,观察每个样本的费用为4元,置信度为95%,则允许误差限是多少? 4.假设上月测定的平均时间为35秒,则a=0.05时,检验其平均时间是否有显著缩短? 第八章 相关回归分析练习题 (一)判断题
1 .如果变量X 与Y 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r=0 ,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F ) 2 .一般来说,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值越小,相关程度越低。 ( F )
3 .当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 -0.985 时,说明这两个变量的相关程度很低。( F )
4.某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08 。 ( F )
5.在相关分析中,要求变量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则要求X 为非随机变量。 ( T ) 6.相关系数是测定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惟一方法。(F )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9,乙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F ) 8.零相关就是不相关。(F )
9.两个变量中不论假定哪个变量为自变量x,哪个为因变量y,都只能计算一个相关系数。(T )
10.相关系数r等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F )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计算相关系数时,首先应对两个变量进行( A )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C .回归分析 D .因素分析
2.在相关分析中,由于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对等的,因而变量x 与y 相关同变量y 与x 相关是( A )
A .同一问题B .完全不同的问题C .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问题D .有一定联系,但意义不同的问题
3.确定回归方程时,对相关的两个变量要求(C )
A都是随机变量B都不是随机变量C只需因变量是随机变量D只需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4.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职工工资Y(千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职工工资平均(A )。 A增加70元 B减少70元 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 5.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B )。
A函数关系 B单向因果关系 C互为因果关系 D严格的依存关系 6.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D )。
A严格的关系 B不严格的关系 C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 D有内在关系的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三)填空题
yx1 .在直线回归方程中,若已知n=20 ,=1200 ,=320 ,b=12.5 ,则a= ( -140 )。
2 .若两个随机变量X 和Y 的协方差为270 ,变量Y 的方差为260 ,变量X 的方差为340 ,则X 和Y 的相关系数为( 0.9081 )。
xyxyx2ˆ3.若已知n=5 ,=15 ,=158 ,=506 ,=55 ,则直线回归方程yi=
(22+3.2x )。
4 .完全相关关系即为( 函数 )关系,其相关系数r= ( +1或-1 )。 第九章 假设检验练习题 1.单选题
(1)若在右侧检验情况下,样本均值小于假设的总体参数,则( )。 A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B肯定拒绝原假设 C有可能接受原假设 D肯定接受原假设
(2)若原假设为μ≥400,对立假设为μ<400,先抽取一个样本,其均值为420,则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肯定接受原假设 B有可能接受原假设 C肯定拒绝原假设 D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3)当总体为正态总体,σ2已知,n大于30时,可以选择( )作为检验统计量。 A T统计量 B F统计量 C Z统计量 D χ2统计量
(4)现在要进口一批钢板,要求其平均拉力强度至少为3000公斤/平方厘米,由于接受一批不合格产品所蒙受损失的风险较大,所以建立的假设为( )。
A左侧检验 B右侧检验 C双侧检验 D以上三种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
(5)在右侧检验情况下,检验的统计量为Z,则拒绝域为( )。
A Z<Zα B Z>Zα C Z<-Zα D Z>-Zα 2.多选题
(1)进行假设检验时,所选择的检验统计量( )。
A是样本的函数 B可以包含假设的总体参数 C是个随机变量 D其数值可以由抽取的样本计算出来 (2)在假设检验中,总体参数是( )。
A未知的 B已知的 C确定的 D不确定的
(3)假设检验中,检验统计量的确定取决于( )。
A总体的分布形式 B总体的大小 C样本的大小 D总体方差是否已知
(4)若在右侧检验情况下,样本均值大于假设的总体参数,则( )。 A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B肯定拒绝原假设 C有可能接受备择假设 D肯定接受原假设
(5)若原假设为μ≥500,对立假设为μ<500,先抽取一个样本,其均值为480,则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肯定接受原假设 B有可能接受原假设 C肯定拒绝原假设 D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3.判断题
(1)在假设检验中,接受域和拒绝域是互斥的。( ) (2)假设检验的形式有原假和对立假设。( ) (3)显著性水平和置信水平的和为。( )
(4)在假设检验中,若接受原假设就说明原假设一定是正确的。( ) (5)假设检验的目的就是在于判断样本统计量的值与假设的总体参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 ) 4.填空题
(1)假设检验按原假设和对立假设的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和( ),其中( )又可以根据方向不同分为( )和( )。
(2)若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就称其为( )。 (3)在假设检验中,Zα是( )的临界值;-Zα是( )的临界值;
+Zα/2是( )的临界值。
(4)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 )、( )、( )和( )。
(5)总体比例的检验只能选择( )作为检验统计量。 4.计算题
1、 万里橡胶制品厂生产的汽车轮胎平均寿命为40,000公里,标准差为7500公里。该厂经过技术革新试制了一种新轮胎比原轮胎平均寿命明显延长,则可大批量生产。技术人员抽取了100只新轮胎,测得平均寿命为41,000公里,汽车轮胎的平均寿命服从正态分布。试利用样本观察的结果,说明该厂是否应大批量棰产这种新轮胎。(a=0.05) 2、从一批商品中随机抽出9件,测得其重量(千克)分别为:
21.1, 21.3, 21.4, 21.5, 21.3, 21.7, 26.4, 21.3, 21.6 设商品重要服从正态分布 1.求商品的重量的平均值?
2.已知商品重量的标准差=0.15千克,求商品的平均重量的置信区间(x=0.05) 3. 未知,求商品的平均重量的置信区间(x=0.05)
例2、某月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 分组(件/人)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10 7 5 2 1 8250 6500 5250 2550 1520 生产班组 产量(件)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列计算表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 分组(件/人)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合 计 55 65 75 85 95 8250 6500 5250 2550 1520 24070 150 100 70 30 16 366 组中值 产量件 人数 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件/人)
例1、某学校进行一次英语测验,为了解学生的考试情况,随机抽选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如下: 1、 考试成绩 60以下2 、 60-70 70-80 80-90 3、 学生人数4、 10 5、 20 6、 22 7、 90- 90-100 8 40 8、 试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校学生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的范围及该校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重的范围。
解:(1)该校学生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的范围: σ=
(xx)f2f11.377
△x = tμx=2×1.1377=2.2754 该校学生考试的平均成绩的区间范围是:
x - △x≤X≤ x+△x 76.6-2.2754≤X≤76.6+2.2754 74.32≤X≤78.89
(2)该校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重的范围 △p=tμp=2×0.04996=0.09992 80分以上学生所占的比重的范围: P=p±△p=0.48±0.09992
0.3801≤P≤0.5799
在95.45%概率保证程度下,该校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重的范围在38.01%—57.99%之间。
例如,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月 份 产 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 1 2 73 2 3 72 3 4 71 4 3 73 5 4 69 6 5 68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解:计算相关系数时,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不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考虑到要
配和合回归方程,所以这里设产量为自变量(x),单位成本为因变量(y) 月 份 产量(千件) 单位成本 x2 y2 xy
n x (元)y
1 2 73 4 5329 146 2 3 72 9 5184 216 3 4 71 16 5041 284 4 3 73 9 5329 219 5 4 69 16 4761 276 6 5 68 25 4624 340 合 计 21 426 79 30268 1481 (1)计算相关系数
0.909说明产量和单位成本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 bnxyxynx(x)22 =-1.8182
aybx=77.36
回归方程为:y=77.36-1.8182x
(3)当产量为6000件时,即x=6,代入回归方程: y=77.36-1.8182×6=66.45(元)
再如,根据某部门8个企业 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的资料得出以下计算结果:
xy=189127 x2 =2969700 x=4290 y2=12189.11 y=260.1
要求:(1)计算产品销售额与利润额的相关关系;
(2)建立以利润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说明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解:(1)计算相关系数
nxnxyxy2(x)ny(y)222=0.9934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 bnxyxynx(x)22 =0.742
aybx=-7.2773
回归方程为:y=-7.2772+0.742x (3)估计标准误:syy2aybxyn2=2.8493
4、估计标准误差分析 估计标准误差是衡量因变量的估计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平均误差大小的指标。利用此指标可以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
例2、某企业工人数及工资资料如表 : 技术工 普通工 要求:
工人数(人) 基期 400 600 报告期 630 870 工资水平(元) 基期 1600 800 报告期 1700 900 (1)、计算总平均工资指数。
(2)、对总平均工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