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情境描述】 情景一:
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学生在完成如下一道练习时出现的错误较多:比0.5小而比0.4大的数( )。A、没有一个;B、有9个;C、10个;D、有无数个。对此题能够真正理解并正确做出解答的学生很少。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本题,完成符合题意的选择,我在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原题进行了变化,把它分成2个问题:“要使答案A正确,应该怎样修改原题目呢?”“要使答案B正确,又该怎样修改原题呢?”引导学生分别从正反不同角度修正错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情景二:
教学《小数点移动》时,一个学生将0.84÷100,计算成84,马上有学生表示异议,于是,我就让大家一起来分析这个学生答错的原因,想一想,做这类题需要注意什么?再找学生说说这道题的思考过程,帮助这个答错的学生整理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想:“如何让这道题的计算结果等于84?”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强化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而且强调了审题的重要性,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一举多得! 【反思与分析】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贯穿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我们应当注意发现学生的“别出心裁”,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教学时应尽可能多地采用自由、开放的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平时学习中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审视自己出现的错误,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进行有效的变题训练,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学生的错误就是一个很好的自然生成性的可贵资源。错误之处正是学生思维阻塞或习惯修正的地方,更是学习中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放弃就提论题,简单了事的态度,积极利用学生中自然生成的错题,另辟蹊径,或像情景一那样让学生修改条件;或如情景二那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寻求正确方法,生生互动;或给学生验证的时间„„我想,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这些错误,不回避错误,能恰当利用,这些错误一定可以成为很好的教学素材,为我们的教学增色的同时,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