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三株致GBS的空肠弯曲菌全基因组序列完成

三株致GBS的空肠弯曲菌全基因组序列完成

2022-12-09 来源:爱问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第l6卷第4期 449 卫生部门加强智力残疾的预防工作,指导基层卫生机构做 好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工作,对已确诊的,及时转 检查。这一漏洞造成很多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得以存在,给社 会、家庭及个人带来很大的和长久的经济负担、道德困惑、感情 煎熬。所以我们建议:建立和恢复河北省强制性婚前检查及产 前检查,这是目前预防智力残疾发生非常有效的方法。 (2007—08—20收稿) 介到相关专业机构进行早期治疗和康复训练。 总之,在智残的问题上,要特别重视预防工作。在预防工 作中我省存在的一个明显漏洞是没有强制性婚前检查及产前 三株致GBS的空肠弯曲菌全基因组序列完成 李震中 刘慧 刘晓东 朱一飞 张军峰 李春岩 中图分类号:R745.4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2008)04—0449--02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ejuni)是在世界范 围内导致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菌,广泛存在于多种食用动物 型,penner zhanxing株0:5型,lulei株penner O:19型。C.je— juni菌株已通过鸡、猴等动物模型证实为AMAN型GBS的致 病菌株。 将此三株C.jejuni菌株的序列与已知的C.jejuni进行对 体内。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由空肠弯曲菌导致的腹泻可达4—5 亿例l1],其导致的消化道感染有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空肠 弯曲菌引起的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可导致吉兰一巴雷综合征 (Gumain~Barre syndrome,GBS),主要表现为四肢软瘫、呼吸 比,发现wla基因簇内片断的突变较多,序列对比及遗传分析 的结果表明,qiaoyuntao株与NCTC11168株的相似度最高,碱 基序列的相似度达99.8 ,以MEGA软件计算遗传距离的结 果显示,二者遗传距离为0.1 。lulei株wla基因簇与 RM1221株最为相似,遗传距离为1.1 。zhanxing株的wla 基因簇完整序列与NCTC11168的相似程度最高,但以基因为 单位进行对比发现单个基因的相似程度并不一致,其中wlaM、 肌麻痹、腱反射减低等症状。根据病生理表现不同,GBS可分 为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demyelinating pat— tern AIDP)、急性运动轴突型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 ropathy AMAN)、Mmer—Fisher综合征(MFS)等。欧洲和北 美地区常见AIDP,病理可见感觉和运动神经不同程度的淋巴 细胞浸润和巨噬细胞介导的脱髓鞘。而中国、日本等地区常见 轴突型GBS,病理及电生理改变均为轴突损害,没有脱髓鞘及 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I2]。 wlaL、wlaK、wlaJ与NCTC11168株同源性最高,wlaC、wlaD、 wlaE、wlaG、wlaH、wlaI与81—176同源性最高。有研究表明, 基因重组及摄人异源DNA是造成C.jejuni菌株间变异的重要 原因I7],推测zhanxing株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由于以上原因形成 自从2000年英国sanger中心发表分离自腹泻患者的 NCTC11168空弯菌株全基因组序列以来r- ,已有5株C.j eju— ni的全基因组序列发表,分别为血清型0:2的NCTC11168、血 清型0:53的RMI221、血清型0:23的81—176、血清型O:6 的81116及doylei269.97,以上5株C.jejuni均为非致GBS菌 的NCTC11168株及81—176株所代表的基因型之间的过渡类 型。 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以基因簇中的单个基因为单位,这 9株C.jejuni的聚类关系并不一致,本地菌株但在一些基因中 存在聚类现象。在wlaK的进化树中(图1),qiaoyuntao株和 zhanxing株有聚类关系,然后与lulei株聚类,在wlaM进化树 中(图2),zhanxing株和lulei株聚类。这些结果提示在wlaK 和/或wlaM中可能有具本地特色的基因片断或位点,在wlaD、 wlaE、wlaG、wlaH和wlaI中也可能存在,这些推测的本地菌株 株。对C.jeiuni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细菌脂寡糖(1ipooligo— saccharides LOS)及荚膜多糖编码区的突变和变异极其活跃, wla基因簇编码的多种蛋白参与了细菌表面LOS的生物合 成【4]。现有大量研究表明,C.jejuni感染后,细菌脂寡糖与周围 神经中神经节苷脂的分子模拟引发的交叉免疫反应可能导致 GBS发生I5]。所以,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LOS结构变化,可能 引起菌株致GBS能力的改变I6],由此可见对于致GBS菌株的 基因特征是否存在以及具体位置需要在更多的本地菌株进一 步证实和确定。 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比较其与致腹泻菌株的序列差异,对于 GBS的发病机制的探讨和疾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取分离自GBS患者粪便标本的3株C.jejuni菌 株,患者均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临床诊断 为GBS,并经电生理学证实为AMAN型的GBS病人。菌株经 美国疾病与预防中心鉴定,分别为qiaoyuntao株penner O: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0471919 863 2。O6AAO2A237) 因NCTC11168为首个发表全基因组序列的C.jejuni菌 株,绝大多数关于C.jejuni的基因研究都以此为基础,本研究 仍以NCTC11168的序列为标准,对比分析3株C.jejuni的突 变情况。在wla基因簇中,和NCTC11168的序列相比,lulei株 共有134个碱基变化,导致3O个氨基酸突变,wlaB因单个碱基 缺失编码366个氨基酸后转录终止,wlaE因单个氨基酸的插 人使转录中断,共265个氨基酸(原wlaE编码365个氨基酸), wlaL及wlaM因突变出现较早,完全失去活性;qiaoyuntao株 共有24个碱基改变,导致3个氨基酸突变,另有3个ORF因 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5O 突变表达截短的蛋白:wlaG因碱基缺失产生移码突变使终止 密码子提前出现,共编码69个氨基酸(原wlaG编码376个氨 基酸),wlaK因单个碱基缺失使翻译过程中止,共编码345个 氨基酸(原wlaK编码386个氨基酸)wlaM亦因移码突变共编 码100个氨基酸(原wlaM编码297个氨基酸);zhanxing株共 有221个碱基改变,导致37个氨基酸突变,wlaB编码103个氨 基酸后中止(原wlaB编码103个氨基酸),wlaG因插人单个碱 基产生移码突变编码41个氨基酸,wlaK因移码突变编码201 个氨基酸。研究普遍认为,C.jejuni菌株致GBS的分子基础是 细菌表面的LOS分子的糖链部分和周围神经中的神经节苷脂 的结构相似,从而引起交叉免疫反应导致神经损害。编码L0S 基因的突变,某些基因的失活可能会使糖链结构发生变化,而 改变菌株致GBS的能力l8],甚至单个氨基酸的突变就会改变 基因功能,影响菌株致病性『9]。qiaoyuntao株wlaG、wlaK, zhanxing株wlaG、wlaK及lulei株wlaE、wlaL的失活或活性降 低,以及基因中单个氨基酸的突变都可能导致菌株L0S的结 构发生变化,使菌株获得致GBS的能力。 在wla基因簇的突变中,lulei株与zhanxing株共有7个相 同的氨基酸突变,其中6个在wlaC中,1个在wlaF中。WlaC 共编码359个氨基酸,可能为N一乙酰半乳糖转移酶n],在这 两株菌wlaC的6个相同突变中前三个突变的位置跨越68个 氨基酸,两株菌的wlaC蛋白序列第19位由丙氨酸(非极性疏 水性氨基酸)突变为缬氨酸(疏水性),lulei株的第24位及 zhanxing株的第69位由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两株菌的wlaC 蛋白序列第87位丝氨酸(极性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后三个 突变跨越53个氨基酸且位置相同,第171位氨基酸由丝氨酸 突变为脯氨酸(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第198位由缬氨酸突变 为丙氨酸,第224位由谷氨酰胺(极性氨基酸)突变为谷氨酸 (酸性氨基酸)。在前后两组氨基酸突变中均没有间隔其它突 变。这些氨基酸突变,特别是有氨基酸类型变化的突变,如由 极性氨基酸突变为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将会使所编码蛋白的 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改变其功能。有理由相 信,这种在小范围内连续出现的本地菌株间相同突变,可能使 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发生有意义的改变,影响到蛋白功能,成为 本地菌株高致病性以及华北地区GBS高发的分子生物学基 础。当然,其它氨基酸突变位点也有可能成为菌株致病性的改 变基础。 Q5 1168 doy ̄269.97 Fig.1 YJ tree from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wlaK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第16卷第4翅 卜—丽 Fig.2 NJ tree from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wlaM 本文对3株中国北方地区致AMAN型GBS C.jejuni菌株 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全基因组序列的完成使完整细致地分析 细菌的致病位点以及潜在致病位点成为可能。除了wla基因 簇中的相关位点,其他与编码细菌表面结构相关的基因高变区 和保守区尚有待进一步分析。我们所得到的突变位点是否具 有地域性及致GBS的特点仍需在更多的本地菌株,包括致 GBS菌株及非致GBS菌株中进一步验证,同时也为建立对 GBS菌株监测打下基础提供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Andrew D.Sails,Swaminathan B,Fields PI,et a1.Utility of multi— locus sequence typing as an epidemiological tool for investigation of outbreaks of gastroenteritis caused by Campylobacter jejuni.J Clin Microbiol,2003。41:4733—4739 2 Ropper AH.The Guillain--Barre syndrome.New England Journal Medicicen,1992,326:113O一1136 3 J.Parkhill,B.W.Wren,K.Mungall,et al,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food--borne pathogen Campylobacter jejuni reveals hypervari— able sequences.Nature,2000,403:665-668 4 Fry BN,Korolik V,ten Brinke JA,et a1.The lipolysacc--haride biosynthesis locus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81116.Microbiology, 1998,144:2049—2061 5 Godschalk PC,Kuijf ML,Li J.,et a1.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Ljp00lig0saccharide Outer Cores Associated with Gutllain—Barre and Miller Fisher Syndromes.Infect Immun, 2007,75:1245—1254 6 Godschalk PC,Heikema AP,Gilbert M,et a1.The crucial role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genes in anti—ganglioside antibody induction in Guillain—Barre syndrome.J Clin Invest,2004,114:1659—1665 7 Parker CT,Horn ST,Gilbert M,et a1.Comparison of Campy— lobacter j ejun¨ipooligosaccharIde biosynthesis loci from a variety of sources.J Clin Microbio1.,2005。43:2771—2781 8 Gilbert M,Karwaski MF,Bernatchez S,et a1.The genetic bases for the variation in the lipooligosaccharide of the mucosal pathogen, Campylobacter jejurti Biosynthesis of sialylated ganglioside mimics in the core oligosaccharide.J Biol Chem,2002,277:327—337 9 Yuki N。Koga M_Bacterial infections in Guillain--Barre and Fisher syndromes.Current Opinion of Neurology,2006,19:451—457 (2007一O8—2O收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