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习7~9的乘法口诀,完成乘法口诀表,进一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练掌握口诀。在解决问题时,学会解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掌握了编口诀的方法,能找出口诀之间的规律,理解口诀表示的意义。本单元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利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自编口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来学习新知,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在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自主归纳和总结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口诀、记忆口诀。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来问题的含义,并利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明白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数学思考: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问题解决:
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的敏
1
捷性。
单元重点
1.掌握7~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有关7~9的乘法。 2.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的多样性。 单元难点
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课时划分(10课时)
7的乘法口诀………………………………………………………2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9的乘法口诀………………………………………………………3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量一量,比一比……………………………………………………1课时
第 1 课时 7的乘法口诀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7的乘法口诀。例1中学生用七巧板拼图,拼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并以填表的方式呈现用7连加的结果。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七巧板摆图案,也可以直接出示摆好的成品,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用7连加的结果,并填入表格,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写出7的乘法算式和7的乘法口诀。可先让学生独立试填,然后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各种编口诀的方法和记忆口诀的方法。在充分交流之后,教师系统地进行小结,同时,鼓励有特别想法的学生。对口诀的记忆,要多采用“对口诀”“开火车\"等活泼的形式,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和效率。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2.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编写口诀培养 学生探索精神。
3.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渗透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合 作探究精神。 教法和学法
教学重点:记忆、巩固运用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计算乘法算式,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相关问题。 教法: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交流总结时采用演绎概括发,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特点。
学法: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方式来学习,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七巧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2—6的乘法,也会用口诀解决相应的问题了,你们愿意学习更多的乘法口诀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 操作探究、编制口诀 (一)操作探究
1.师课件出示一张鱼形七巧板图案。
师:同学们,快看看,老师给你们带了什么图画? 2.师介绍七巧板
师:这是一副由七巧板拼成的图画。七巧板是由7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开动脑筋拼一拼,这7个小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3
3.动手操作,拼一拼 师:孩子们,你们愿意拼一拼吗?那就赶快拼一拼吧!
4. 学生展示作品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拼出了这么多的漂亮图案,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二) 编制口诀
师:孩子们,老师也拼出了几个图案,你们愿意看吗?
1.提问:1个图案用了几个七巧板?2个图案用了几个七巧板? 老师这几个图案一共用了多少个七巧板,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2.学生汇报方法。 3.填写表格。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那你能根据你的想法填完这个表格吗? 师出示表格 图案个数依次为 1 、2、 3、 4、 5、 6 、7 。 4.观察表格,说发现。 5.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1个7相加是7,2个7相加是14…… 6.小组合作,编口诀。
师:孩子们,现在你能运用你的知识和经验,也来编编7的乘法口诀 吗?那就赶快动手吧!(播放轻音乐) 7. 全班交流,学生展示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8. 读口诀。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咱们编出了7的全部乘法口诀,那就赶快读一读吧。
9. 观察口诀,谈发现。
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七七四十九只有一个乘法算式呢?怎样才能又快又好的记牢口诀呢?
4
10.熟记口诀。
师: 孩子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比一比,看谁口诀记得牢吗?
(1)自由记口诀。 (2)对口诀。(师生,生生)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七第3题。 要求看算式,说得数,想口诀。 2.练习十七第1题。
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呢?4个?5个?6个?7个?
3.出示古诗《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里一共有几个字?怎样快速地计算出来的呢?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3×7=21 三七二十一 7×3=21 4×7=28 四七二十八 7×4=28 5×7=35 五七三十五 7×5=35 6×7=42 六七四十二 7×6=42 7×7=49 七七四十九 课后小记:
5
第 2 课时 7的乘法口诀练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通过练习巩固对7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教学中通过“对口诀”,“开火车”等方式来复习7的乘法口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复习了旧知,提高了学生记忆口诀的兴趣,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口诀、记忆口诀,熟悉了口诀之间,口诀与计算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解决问题打好了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乘法算式的意义,巩固对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能够熟练背诵7的乘法口诀。
2.通过各种情景的练习,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赛的形式,体验比赛的快乐和团队之间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有关问题。
教法:设置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 学法:通过自主练习,合作交流,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6
一、激趣引题
师: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二五班同学将在这里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比赛,很高兴作为本次比赛的主持,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今天参加比赛的两支各具特色的队伍。(梦想队和飞虎队的代表介绍本队)觉究竟哪一支队伍更优秀,让我们在今天的比赛中拭目以待,最后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观看比赛的老师,同时也为自己鼓鼓劲。
今天我们的比赛主题是:7的乘法口诀(板书题目) 二、比赛环节
师:7的乘法口诀是目前我们学过的口诀中句数最多的,但是聪明的学生已经总结出有4句都是很好记得,今天就让我们来比一比,首先进入
第一关:我会背
① 两队分别正着背7的乘法口诀 ② 两队轮着倒背7的乘法口诀 ③ 老师抽生背 ④ 评比结果 第二关:我会算
师:背口诀的目的就是用口诀做题,同学们做题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我会算
规则:每队出一列同学进行开火车比赛,先算出口诀,再说出用的是那一句口诀。
①出示题目:A组:1×7= 3×7= 7×4= 7×2= 6×7= 7×7= 2×7= 7×5= 4×7= 5×7=
B组:2×7= 7×7= 7×3= 2×7= 5×7= 7×1= 7×4= 7×5= 6×7= 2×7=
②抽生说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③本环节小结
7
第三关:我会提问题
师:看我们比赛的这么热闹,童话故事中的7个小矮人也来到了我们的比赛现场,并且向我们提出挑战,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三关:我会提问题。
① 出示图画,先说一说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
② 两队同学分别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师各板书一个) ③ 两人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④ 点评题目并总结 第四关:我会用
老师就列举出几个,你有信心解决吗?让我们一起进入第四关:我会用。
① 出示题目1:一瓶牛奶3元,小明每天喝一杯,一星期花多少钱?
(学生口答)
② 出示题目2:小学生每天上6节正课,一星期要上几节课? (学生口答)
③ 引导学生讨论对比:上两道题都是算一星期的,为什么第一道乘7,而第二道乘5呢?
④ 师小结: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运用。
⑤ 出示题目3:古诗《山行》,学生算一算诗中有几个字,加上题目呢?
第五关:我最棒
师:同学们,通过前四关的比赛可以看出,同学们从背诵、口算到运用都是非常出色的,你有信心挑战最后一关吗?一起进入第五关:我最棒。
①出示题目:2×7+7=( )×7 5×7-7=( )×7 ②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想法。
8
③找同学汇报结果。 三、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比赛,我们不但收获了知识,同时也收获了最珍贵的友谊和来自团队中互帮互组的团结精神,老师也希望我们班的这两支优秀的队伍能够在学习中、生活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在比赛中学习,在比赛中进步。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七的第5、10题。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第3课时 8的乘法口诀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出示每排8人的鼓号队队员,要求计算1排几人,2排几人......8排几人。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所以教材并没有呈现完整的8的乘法口诀,意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归纳出8的乘法口诀。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
9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出8的乘法口诀,理解8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
2.掌握并能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8的乘法口诀的编写、推导过程 。
教法:根据乘法口诀的生成规律,让学生在理解中思考,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再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找出口决的规律。
学法:体验8的乘法口诀产生的过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吃过螃蟹吗?听过一首儿歌是这样唱的吗?螃蟹一呀爪八个,两头尖尖这么大的个。那你一定知道一只螃蟹几条腿?(提示:螃蟹最上面的大脚不是腿,叫蟹鳌。)二只呢?三只、四只呢? 2.准备题
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1)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纸上完成。
(2) 集体评析。提问:1个8是多少?再加1个8是几个8,是多少?“24”是怎样得到的?几个8相加得32?40里面有几个8?6个几是48?再加1个8是几?几个几相加得64?
3.揭示课题:
师:1—7的乘法口诀小朋友们学得很好。今天我们将学习8的乘法口诀。相信小朋友们能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这些口诀进行计算。
10
板书:8的乘法口诀
二、 层层推进,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 多媒体出示例2情景图。
师:让我们走进校乐队,去探究里面的数学知识。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 首先我们看一看第一排,一排有几个人?(8人。) 一排有8人,列示是1×8=8或8×1=8,口诀是什么呢?我们在学7的乘法口诀时是怎样学的?
学生回忆方法,教师总结规律。
师:今天我们也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 (3)学生尝试编口诀。 a教师出示线段图:0、8、16,
师:接着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接着填。)那么3排几个人?4排几个人?5排、6排呢?
b交流反馈。
学生完成教材第75页填空。教师随机抽取展示交流。 (4)读口诀。学生齐读口诀。 2.寻找口诀内部规律,帮助记忆。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呢?请同学们观察,这里面又有什么规律呢?
(1)第一个乘数:按1——8的顺序排列; (2)第二个乘数:都是8; (3)每一个积都比前一个多8;
(4)积的个位数是按8、6、4、2、0、8、6、4排列的。 3.交流。
11
师:你们认为“8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你用什么方法记呢?写这些口诀要注意什么?
4.熟记口诀。 (1)同桌互背。
(2)按顺序齐背,倒过来背。 (3)教师与学生对口令。 5.应用。
(1) 学习了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呢?(进行计算) (2) 完成书上第75页的“做一做”。 (课件出示) 三、巩固练习
1.编儿歌:完成练习十八的第6题。 2.看算式说出得数和乘法口诀。
8×6= 7×8= 8×2=
(口诀 : ) (口诀 : ) (口诀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8=40 8×( )=64
( )×( )=16 ( )×( )=24 四、课堂总结
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的第2、3题。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 × 8 = 8 一八得八 8 × 1 = 8 2 × 8 = 16 二八十六 8 × 2 = 16 3 × 8 = 24 三八二十四 8 × 3 = 24 4 × 8 = 32 四八三十二 8 × 4 = 32
12
)5 × 8 = 40 五八四十 8 × 5 = 40 6 × 8 = 48 六八四十八 8 ×6 = 48 7 × 8 = 56 七八五十六 8 × 7 = 56 8 × 8 = 64 八八六十四 课后小记:
第4课时 8的乘法口诀练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76、77页练习十八。 教材简析:
练习十八包括基础计算题,看图列式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8的乘法口诀已经熟记在心,但是应用口诀解决问题时,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对题目的意思理解不够,练习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施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巩固8的乘法口诀,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2.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13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通过自主探究、练习、巩固口诀,在练习中,始终牢记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乘法口诀。 1.指名背诵8的乘法口诀。 2.全班齐背1—8的乘法口诀。 二、练习巩固,运用口诀。
1.完成练习十八的第一题,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八的第4题。
(1)先在书上连线,找出每个乘法算式的答案。 (2)根据所选的算式说出相应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强化8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3.引导练习十八的第7题。 (1)了解题目的意思。 (2)学生自行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
4.解答练习十八的第10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图中的人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几个人,也就是几个几。) (2)独立列式解答。 (3)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1题。 (1)独立算出结果。
(2)观察、比较算式与结果,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发现。
14
(3)全班交流。
6.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2题。 (1)看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解答? (3)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识记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学习。
1.在□里填出合适的数。
39=□×□+□ 61=□×□+□ 39=□×□-□ 61=□×□-□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8-16=8×□ 5×7+21=7×□
3.每辆车限坐乘客8人,现在有26位乘客,3辆车能坐得下吗? 4.商场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钱,妈妈有20 元,想买6双这样的袜子,她带的钱够吗?
5.24=□╳□=□╳□ 16=□╳□=□╳□ 6.6+☆+☆+☆=30 ☆=( )
【设计意图】进一步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练习
8 × 1 = 8 一八得八 8 × 1 = 8 2 × 8 = 16 二八十六 8 × 2 = 16 3 × 8 = 24 三八二十四 8 × 3 = 24 4 × 8 = 32 四八三十二 8 × 4 = 32
15
5 × 8 = 40 五八四十 8 × 5 = 40 6 × 8 = 48 六八四十八 8 ×6 = 48 7 × 8 = 56 七八五十六 8 × 7 = 56 8 × 8 = 64 八八六十四 课后小记:
第5课时 8的乘法口诀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实际问题,关于乘法计算和乘法应用题的教学,乘法的意义是关键,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更要让学生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理解加法中加数的个数的与乘法中乘数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要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寻找信息,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要用乘法计算。 2.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会列乘法算式解答。
3.经历简单的乘法应用题的解决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策略性。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16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法、学法: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加法算式,理解“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式计算。
将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3+3+3+3 4+ 4 +4 2 + 2 +2 + 2 + 2 ----------- ---------- -------------------- 2.直接列式。 5个3相加是多少? 2个4相加是多少?
【设计意图】复习“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看图弄清题意。
师(课件出示主题图):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超市,去解决超市里的数学问题。你瞧,这是超市的一角,认真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出后,教师指出:一个文具盒8元,一支铅笔3元,一块橡皮2元,一本日记本4元。
师:明明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一个文具盒多少钱。)
17
追问:你能找到一个文具盒多少钱吗?(根据问题,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
让学生完整地叙述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个文具盒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汇报交流
引导:文具盒一个8元,买3个文具盒,可以用括线图这样表示: 8元 8元 8元
?元
教师指出:一个文具盒8元,3个文具盒就是3个8元。可以怎样计算?
列式:8×3=24(元)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因为每个文具盒8元,要求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元,就是求3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求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钱数乘买的个数。
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类似教学“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 (3)师: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练习: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比较总结。
18
提问: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教师小结:只要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练习巩固
1.完成练习十九的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解决“需要多少钱”的相关数学信息。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4题。
让学生根据3种商品的价格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3.完成练习十九的第5题。
教师引导:(1)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全家人一共要多少钱,首先要知道什么?
(3)列式:8×4 + 4 = 36(元)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板书设计
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8×3=24(元) 口答:一共24元。
课后小记:
19
第6课时 9的乘法口诀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80、81页。 教材简析:
教材例4教学9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掌握较多的学习经验,所以采取迁移类推的方法,将已有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学习9的乘法口诀中。记忆口诀环节,学生往往会死记硬背,遗忘率也就比较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捷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来记忆9 的乘法口诀。 教法、学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展示课件,诱发问题。
师:同学们,知道端午节吗?端午节的时候不仅要吃粽子,还要举行……
20
(划龙舟比赛)看划龙舟比赛开始了。同学们能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预设: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一共有9条龙舟。 师:发现的好,那同学们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预设:划龙舟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说出得数啊?(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2——8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有信心吗? (板书:9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合作,探究意义 1.运用类推,编出口诀。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有只……(袋鼠)
师:请看,袋鼠在练习跳远。他一次跳了几格?(一格) 师:看,跳了一格表示9,是几个9?(表示1个9)
师:接着看。现在跳了几格,是几个9?(跳了2格,是2个9) 师:2个9是多少呢?(18)你是怎么想的?(一格是9,再跳一个就是9+9=18)
师:说的好,也就是说多跳一格就加上一个……(9) 师:袋鼠继续跳,几个9了?(一直跳到9个9为止)
师:那方框里面的数会填吗?请翻开书80页,把方框里面的数填完整。
2.自主探究,理解意义
师:1个9是9,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列呢?(1×9=9或9×1=9) 乘法口诀应该怎么编?(一九得九)
师:一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呀?(表示1个9相乘)还可以表示什么?
21
(表示1个9相加)
师:1个9就是。。。。。。(9)
师:很好。同学们,也就是说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列出几个乘法算式?(2个)
师:那你能根据袋鼠每次跳远的结果列出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吗?请大家完成在书上。 学生交流、汇报。
师:为什么九九八十一这只有一个乘法算式呢?(九九八十一反过来还是九九八十一)
师:同学们,你们填的和老师的一模一样,真是爱学习、爱思考的孩子,很能干。大家们看一看,9的口诀有几句?(9句) 师:咱们来读一读。 (1)顺着读口诀。 (2)倒着读口诀。 三、探究规律,记忆口诀 1.找规律
师:和2——8的口诀一样,9的乘法口诀里面也有规律来帮助大家记忆。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呢?先独立思考。想好的同学可以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预设:第一个乘数都是9,第二个乘数每个都增加了1,积每次都增加9。
师:同学们,他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找到了第一个规律,真了不起。 师:找到的规律是帮助我们记口诀,那利用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怎么帮助我们记口诀呢?你能举个例子吗?如果我记不住四九是多少的时候要怎么办?(利用前后句来记忆) 师:看一看,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22
(积的个位每次都少1,十位每次都多10) 师:再看看,积的十位和个位还有什么特点呢? (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都是9)
师: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如果个位上的数字是6,那么十位上的数字肯定是……
(3)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是找积的律,把积和前面的乘数连起来再看看。有什么发现?
(第二个乘数是几,积的十位就是比几少1)
师:二九就是十几、三九就是二十几、四九就是三十几、七九就是六十几。是六十几呢?(63)怎么想的?(6+3=9)
师:除了这个规律,把它们相加起来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1+9=10 2+18=20……
师:也就是说9比10少(1),18比20少(2)……
2.记口诀。 各种形式记口诀:
(1)一二组的同学说口诀的前半句,三四组的同学说口诀的后半句。 (2)师生互记。
(3)同学来当小老师,和大家对口诀。
(4)老师说一句,一二组同学说上句,三四组同学说下句。 3.拓展延伸。
师:老师还有一种记口诀的方法,想学吗? (1)教师介绍用十个手指表示乘法口诀。 (2)学生自主阅读第83页的“数学游戏”。
四、运用口诀,巩固知识 1.完成第80页的“做一做”。
要求学生说出每个算式要用到哪句口诀。
23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 先填得数,再说出相关口诀。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1 × 9 = 9 一九得九 9 2 × 9 = 18 二九十八 9 3 × 9 = 27 三九二十七 9 4 × 9 = 36 四九三十六 9 5 × 9 = 45 五九四十五 9 6 × 9 = 54 六九五十四 9 7× 9 = 63 七九六十三 9 8 × 9 = 72 八九七十二 9 9 × 9 = 81 九九八十一 课后小记:
第7课时 9的乘法口诀练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教材第82、83页。 教材简析:
24
1 = 9 2 = 18 3 = 27 4 = 36 5 = 45 6 = 54 7 = 63 8 = 72 ××××××××本课练习主要是强化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复习巩固其他表内乘法口诀,体会口诀的作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可让同桌的两人互相说说题目的意思。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当然学生思考的角度是不同的,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决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巩固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地掌握9的乘法口诀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乘法意义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9的乘法口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口诀的作用,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同学们学得好吗?这节课,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能把9的乘法口诀掌握得更好。
二、基本练习:
1.开火车:(选择两个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火车开得好,开得快。) 9×5= 9×3= 9×9= 9×6= 9×2= 9×7= 9×4= 9×1= 9×8=
25
2.填一填:(选择三个同学比赛,看谁填得又对又快,讲评后,大家齐读一遍。)
四九( ) 五( )四十五 ( )九六十三 九( )八十一 ( )九七十二 三( )二十七 ( )九十八 六( )四十八 ( )八五十六
【设计意图】开火车的活动在课堂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使学生熟习9的乘法口诀;填一填进一步巩固,同时与8的口诀进行区别。三、综合练习:
3.对号停车:练习二十的第3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小明用☆摆了下面的图形:
☆ (1)如果小明要摆6个这样的图形,一共要( )个☆。 ☆☆☆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解决? ☆☆☆☆☆
【设计意图】“对号停车”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拼摆图形”在让学生感受数学图形美的同时,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并再次巩固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四、提高练习:
1.活动——“栽”树苗:练习二十的第8题。
老师用10张树苗剪纸在黑板上贴成一行,边贴边说:小熊在家门前栽了一行树苗,它每隔3米栽一棵,请你帮它算一算,这一行树一共有多少米?
(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温馨提示:比一比,谁是细心人?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2)讲评时,教师通过黑板上树苗剪纸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10
26
棵树是9个空,也就是9个3米是多少米?
(3)教师可再追问:如果栽6棵树一共有多少米?8棵呢? (4)引导学生探索解题的规律。 2.游戏——“摘”水果:
游戏方法:每个水果的后面都藏着一个题目,学生举手抢答,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老师再翻出水果后面的题目,再让学生回答。谁解决了问题,水果奖给谁。
………………………………9的3倍是多少?
……………一件衬衫用了9个扣子,6件衬衫用了多少个扣子?
………………………………7的5倍是多少?
………………………………一瓶饮料4元,买9瓶饮料多少元?
………………………………8个9相加的和是多少?
【设计思路】这两道题目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摘”水果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栽”树苗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易错点,因此在设计上采取了4个步骤,并用了直观的手法来突破这一难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同时,你又长了什么本事呢?你还有疑问吗?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27
第8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84页。
教材简析:例5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通过求“一共有多少人”和“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让学生判断“坐得下吗”。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析,然后组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最后把不同的思路加以对比,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掌握并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综合运用乘法解决“两种数量相比,够不够”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法:将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结合,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学法: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并解决问题。
28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列式计算。
(1)一件衬衣用9个扣子,6件用多少个扣子?
学生列式、交流:这里的“6件用多少扣子?”指的是什么?(6个9)用什么方法计算?(2)二年级(1)班有50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42本笔记本,每人发一本,够吗?为什么?
(3)1号厅有60个座位能坐的下吗?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只有一个条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件?(给多少人坐。)
教师再出示:56个小朋友去看电影,1号厅有60个座位,能坐得下吗?
师:我们要比较两种数量,首先要知道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及两数相比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问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教材第84页的例5.
A. 学生读题,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汇报后教师设疑:根据题目里的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出什么?(一共有32人。)
师:现在能直接得出“坐得下吗?”(不能。)缺少什么条件?(客车有多少个座位。)那客车有多少个座位呢?
B. 出示课件-----客车座位示意图。
师:仔细观察示意图,看看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9
小组讨论、交流、反馈。
方法一:前面每排4个座位,有7排,最后一排有5个,一共33个座位。
4×7 = 28(个) 28+5=33(个)
方法二:分别算出左边和右边各有多少个座位,再加上最后一排的座位。
2 × 7=14(个) 2 × 7=14(个) 14+14+5=33(个) ······
c师: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知道学生和老师一共有32 人,客车有33个座位,你现在知道客车能坐的下吗?
引导学生比较:32 < 33或33 >32,能坐得下。 2.知识内化:完成教材第84页的“做一做”。 学生读题后,教师引导: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鸡蛋有多少个?) 根据图示,可以怎样求出鸡蛋的个数?
方法一:4 × 6=24(个) 2 × 5=10(个) 24+10=34(个) 方法二:5 × 6=30(个) 30+4=34(个) 师: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吗?
【设计意图】以“独立思考和尝试-----小组交流和分享------集体讨论和反思-----对比小结和内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巩固深化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第3题。
指名说出思考过程:先求出花坛里有几个位置,在进行比较。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的第4题。
先指名说说填表的方法,再让学生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0
3.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6题。
现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方法。 4.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7题。
让学生用尝试的方法完成练习,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试商作知识储备。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沟通对所学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四、课堂小结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可以先从问题入手,也可以先从条件入手,做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板书设计
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方法一:4×7=28(个) 28+5=33(个)
方法二:2 × 7=14(个) 2 × 7=14(个) 14+14+5=33(个) 课后小记: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86页及练习二十二十二的第1~5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两个单元的表内乘法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并在梳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掌握求积方法。学生对于口诀的意义已有一定的理解,对于口诀也
31
能比较熟练地背诵,并能运用口诀进行求积的计算,但是对于整个口诀表中规律的探索还有一定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并达到内化及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整理乘法口诀表,进一步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情感与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熟记口诀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 教法、学法:
通过整理乘法口诀表和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1.每人一份空白表格 2.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梳理乘法口诀。
(1)同学们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让我们一起进入口诀游戏宫吧。
第一题:开火车,看谁对得又快又对。(课件出示) 三三( ) 五六( ) 七七( ) 二八( ) 七( )六十三 五( )三十五 二( )十六 三( )二十一 七( )四十九 九( )八十一 【设计意图】在学生说到有些口诀时,可告诉学生:孙悟空在八卦炉里待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唐僧西天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些句子生动有趣,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
32
记忆。 第二题:比谁快。 (1)卡片上的数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来的? 63 54 36 81 72 28 16 49 45 (2)你能流利完整地背诵乘法口诀表吗?抽学生背诵。根据背诵情况,出示乘法口诀表。 (3)老师现在发给你们每人一张空白的表格,你能在空格里填上相对的乘法吗?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1×1=1 1×2=2 2×2=4 3×3=9 9×9=81 4×5=20 2×6=12 5×7=35 3×8=24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除了背诵乘法口诀表这种形式外,还可用手写,让他们写出45道乘法算式。学生通过填写这张表格,就能使书本86页第1题中“背全部口诀”的要求落到实处。 (4)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对写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奖励。课件出示完成后的表格,让学生校对。 2.介绍“九九歌” (1)请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上提供的这段文字,说说自己的理解。 (2)布置一个课外作业,组织学生课后查找有关“九九歌”的资料,把找到的记录下来。交流自己对“九九歌”的感受。 33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学习能力,同时让学生受到我国源远流长的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自己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教材87页第2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题以应用乘法口诀为主,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为次的综合口算练习。学生容易看错题目。通过练习,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表内乘法和百以内的口算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2.转盘游戏。教材第87页的第1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 (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1.购买套餐。完成教材第87页的3题。
读懂题意,明确要求。
(1)教师引导学生:总钱数=每份价格×份数 。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逛公园。完成教材87页第87页第5题。 (1)引导学生读懂价目表。 (2)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用乘法解决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自主检测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成。 2.评价完善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表现得怎样? 板书设计:
34
课后小记:
量一量 比一比
授课时间: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测量长度的活动。在测量长度的活动中,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测量身高、肩宽、两手伸开长度以及教室讲台的长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以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为标准,表示动物的身高(长),感受学习的快乐。在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初级的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教学目标:
1.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
2.通过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培养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测量实物。
教学难点:应用身体中的“尺子”,推算动物的身高(长),掌握估测的方法。
教法:教师启发,学生动手操作,扶放结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法:学生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同时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35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导测量,激发兴趣 1.教室里的测量。
请同学们想一想,用我们手上的工具可以测量什么?你想去测量什么?说说教室里的课桌大约有多高。
学生同桌之间合作,测量自己的桌子有多高或有多长,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分工合作最好。
还可以测量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测量门、窗、讲台、教室等的长度。
[设计意图]利用课堂生成,抓住教学契机,测量教室的门、窗等的长度,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2.生活中的测量。
(1)同学们,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常带我们到保健所体检,你还记得吗?一般会体检哪些项目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也要来当回医生,给我们自己做一次体检。 出示体检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身高 臂长 步长 先仔细观察一下,要测量什么? (2)聘请小医生。
由于我们设备不全,我们要请一些小医生。每一个小组选一个。 比一比谁测量得准:测量出1米并做上记号。1米30厘米、2米…… 师:你是怎样测量的?
引导学生回顾:首先找到物体的两端,然后用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同时还要与被测物体保持水平。
36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引学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例如:
①测量臂长时,被测学生的双臂要伸直、手指要伸平。测量时,从一只手的中指到另一只手的中指。
②测量步长时,要自然地迈出一步,测量时,应同时选择左右脚的前端或后端。
③测量肩宽时,要挺直身体,放松。
④对于测量的结果,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是多少厘米,如“李伟的臂长是120厘米”,教师可提示学生说成是1米20厘来。
请小组同学讨论,并组织汇报,必要时请学生上台演示。
请小组同学对体检表中的各项进行测量。测量时尽量使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话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联系生活,综合运用
通过测量我们不仅能知道课桌的长、宽、高,还能知道同学们的肩宽是30厘米,两手张开是120厘米。现在我想把我们班同学的身体当成尺子,测量一些动物的身高(长)。
1.有一条鳄鱼身长6米,你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吗? 让学生交流讨论:以肩宽为标准。大约是几个人的肩宽?以两手张开的长度为标准,大约是几个人?
汇报:一个人的肩宽大约是30厘米,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请20 名学生肩并肩站者,感受鳄鱼的长度。)
一个人两手张开大约是120厘米,那么5个人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
37
2.出示表格。 长领鹿身高 企鹅身高 巨蟒身长 6米 1米30厘米 10米 鸵鸟身高 鲸身长 壁虎身长 2米50厘米 26米 12厘米 所选动物: 测量标准:
测量结果: 教师:选择表格中的一种动物,像上面这样,用你自己的方式把这种动物的身高或身长表示出来。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结论,师生共同讲评。
[设计意图]用自己身上的“尺子”去估测动物的身高或身长,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了解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讨论、发言。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