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年级 性别 函数及其表示 教学课题 1.函数的基本概念,定义域,值域,区间的概念 教学 2.函数的表示方法 目标 3.映射的概念 重点 重点:函数的基本概念,定义域,值域,映射 难点 难点:对函数,映射定义的的理解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课前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次课 1.2.1函数的概念 一.知识点梳理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记作: 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 “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y=h(x)”等; ○2 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a.区间的分类: (1)开区间,如1x10,axb,用区间分别表示为:(1,10),(a,b) (2)闭区间,如1x2,axb,用区间分别表示为:[1,2],[a,b] (3)半开半闭区间,如2x1,axb,用区间分别表示为:(2,1,a,b) (4)无穷区间;如x1,a2,xa,xb,依次用区间表示为(1,),(,2),(,a,b,),还第 1 页 共 12 页
学生教案
有实数集R可以表示为(,),记住无穷是取不到的,所以永远只能用小括号 b.区间的数轴表示. 4.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讨论 解:(1)、一次函数f(x)=ax+b(a≠0):定义域R,值域R k(2)、反比例函数f(x)=(k≠0):定义域{x|x≠0},值域{y | y≠0} x4acb2(3)、二次函数f(x)=ax+bx+c(a≠0):定义域R,值域:当a>0时,{y|y≥};4a4acb2当a<0时,{y|y≤}。 4a2 二.例题讲解 例1.判断下列函数f(x)与g(x)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并说明理由? (1)f ( x ) = (x -1) 0;g ( x ) = 1 (2)f ( x ) = x; g ( x ) = x2 (3)f ( x ) = x 2;f ( x ) = (x + 1) 2 (4)f ( x ) = | x | ;g ( x ) = x2 解析: (1)不是同一函数。因为f ( x )中函数的定义域为x0(x0时,零的零次方无意义), 而g ( x )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所以这两个函数定义域不同,所以不是同一函数。 (2)不是同一函数。因为g ( x )实际上化简以后的表达式是g(x){x,x0,所以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不同,也就是说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所以不是同一函数。 (3)不是同一函数,理由同(2) (4)是同一函数,因为g(x)x2|x|,定义域,表达式均相同,所以值域必定相同,所以是相同函数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f(x)1 (2)f(x)x|x|x,x0111x 第 2 页 共 12 页
学生教案
(3)f(x)x4x5 (4)f(x)24x2 x1解:(1)要函数f(x)有意义,必须满足父母不等于零,即x|x|0,解得x0,即函数的定义域是{x|x0}。 (2)要函数f(x)有意义,则1{x|x0且x1} 10且x0,解得x1且x0,即函数的定义域是x(3)要函数f(x)有意义,则二次根号内的数必须大于等于零,即x24x50,解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得到5x1,即函数的定义域是{x|5x1} (4)要函数f(x)有意义,则4x20,且x10,解得2x2且x1,即函数的定义域是{x|2x2且x1} 例3.设集合M={x|0≤x≤2},N={y|0≤y≤2},从M到N有4种对应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表示为M到N的函数关系的有 。 〖解析〗根据对应的含义和函数的概念,可以看出②③能表示M到N的函数关系。 例4、已知函数f(x)=3x2-5x+2,求f(3),f(2),f(a1)。 解:f(3)=3×32-5×3+2=14; f(2)=3×(-2)2-5×(-2)+2=8+52; 22f(a1)=3(a+1)-5(a+1)+2=3a+a。 例5. 求函数f(x)2x3134x的值域。 解:令134xt,则t0,且13-4x=t2 13t212 ,∴y3t(t1)24 13t22x4第 3 页 共 12 页
学生教案
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t=1,又t≥0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y≤4,当且仅当t=1即x=3时等式成立,∴原函数的值域为(-∞,4)。 说明:对于所有形如yaxbcxd的函数,求值域时我们可以用换元法令 cxdt0转化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在区间[0,+∞)上的最值来处理。这里要注意t≥0的范围不能少 三.课堂练习 1、函数f(x)3x21xlg(3x1)的定义域是( ) 11111A.(,) B.(,1) C.(,) D.(,) 333332、下列各组,函数f(x)与g(x)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x2 A.f(x)=1,g(x)=xB.f(x)=x,g(x)= xC.f(x)=x2, g(x)=(x)4 D.f(x)=x3,g(x)=(3x)9 3、已知函数f(x)=2x-3,求: (1)f(0),f(2),f(5); (2)f[f(x)]; (3)若x∈{0,1,2,3},求函数的值域。 0 0 4(1)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f(x)]=4x-1,求f(x)的解析式; (2)已知f(4x1) 课堂练习答案:(做错的题请先自己思考一下错在哪里?) 1、B 2、D 3、(1)f(0)=-3,f(2)=1,f(5)=7; (2)f[f(x)]=4x-9; (3)值域为{-3,-1,1,3} 第 4 页 共 12 页
4x616x21,求f(x)的解析式; 学生教案
4.(1) f(x)2x或f(x)=-2x+1 (2) f(x)x22x2 13x5四.小结 求函数的定义域可分成以下几种: 1,分式型,则分母不能为零。 2,偶次根式内的式子必须大于等于零,奇次根式的话,对根号内的数没有正负的要求。 3.xa型则x0 4.ylogax型的x0 这四个基本规则必须牢记。 1.2.2映射 教学目标: (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象、原象的概念; (2)结合简单的对应图示,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 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映射的概念. 1.知识点梳理 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mapping). 记作“f:AB” 如果集合A中的元素x对应集合B中元素y,那么集合A中的元素x叫集合B中元素y的原象,集合B中元素y叫合A中的元素x的象. 2.函数与映射的关系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映射与函数概念间的关系可由下表给出. 映射f:AB 集合A,B可为任何集合,其元素可以是物,人,数等 函数yf(x),xA,yB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均为非空的数集 第 5 页 共 12 页
学生教案
对于集合A中任一元素a,在集合B中都对函数的定义域中每一个x,值域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像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对集合B中任一元素b,在集合A中不一对值域中每一个函数值,在定义域中都定有原像 有确定的自变量的值与之对应 〖注意〗(1)函数实际上就是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特殊对应f:A→B。这里A,B为非空的数集。 (2)A:定义域,原象的集合;{f(x)|x∈A}:值域,象的集合,其中{f(x)|x∈A}B;f:对应法则,x∈A,y∈B (3)函数符号:y=f(x),y是x的函数,简记f(x) 3.满足映射的条件 a,集合A中的元素必须全部参加,少一个都不是映射,而对集合B中的元素没有任何限制 b,只允许A中的多个元素对应B中的一个元素,而不允许A中的一个元素对应B中的多个元素 c,两个集合都不能是空集 4.函数的表示方法 A.解析法:用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yx2,f(x)x21等等 B.图像法:用图像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如教材P20图1.2-2 C.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教材P19例3 以上三种方法中,解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二.例题讲解 例1.观察对应: 第 6 页 共 12 页
学生教案
〖分析〗其中能够成映射的是___________? 解析: 例2.下列哪些对应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1)A={P | P是数轴上的点},B=R,对应关系f: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2)A={ P | P是平面直角体系中的点},B={(x,y)| x∈R,y∈R},对应关系f:平面直角体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 (3)A={三角形},B={x | x是圆},对应关系f: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 例3.下列图象中表示函数图象的是 ( ) y y y y 0 0 0 0 x x x x (A) (B) (C ) . (D) 例4、设A={a,b,c},B={0,1},请写出两个从A到B的映射 从A到B的映射共有2^3=8个: (a,b,c)→(0,0,0); (a,b,c)→(0,0,1); (a,b,c)→(0,1,0); (a,b,c)→(1,0,0); (a,b,c)→(0,1,1); (a,b,c)→(1,0,1); (a,b,c)→(1,1,0); (a,b,c)→(1,1,1)。 三.课堂练习 第 7 页 共 12 页
学生教案
1.给出下列四个对应: ① ② ③ ④ 其构成映射的是 (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③④ 2.已知集合P{x0x4},Q{y0y2},下列不表示从P到Q的映射是( ) 11x Bf:xyx 232:xyx Cf:xyx Df3Af:xy 3.集合A{3,4},B{5,6,7},那么可建立从A到B的映射个数是__________,从B到A的映射个数是__________. 答案:9,8 课堂练习答案 1答案:B 提示:根据映射的概念,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是指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相对应,故选择B. 2.答案:C 提示:C选项中f:xyx,则对于P集合中的元素4,对应的元素,不在集合Q中,不符合映射的概念. 3.提示:用本节例4的方法一一列举 四.小结 本节主要需要掌握的内容就是映射的概念,映射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还是要认真与函数的概念加以比较分析并且掌握。 课后作业: 2383函数及其表示练习题一、选择题1. 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第 8 页 共 12 页
学生教案
⑴y1⑵y1(x3)(x5),y2x5;x3x1x1,y2(x1)(x1);⑶f(x)x,g(x)⑷f(x)3x2;x4x3,F(x)x3x1;⑸f1(x)(2x5)2,f2(x)2x5. A. ⑴、⑵ B. ⑵、⑶ C. ⑷ D. ⑶、⑸2. 函数yf(x)的图象与直线x1的公共点数目是( )A. 1 B. 0 C. 0或1 D. 1或2*3. 已知集合A1,2,3,k,B4,7,a,a3a,且aN,xA,yB42使B中元素y3x1和A中的元素x对应,则a,k的值分别为( )A. 2,3 B. 3,4 C. 3,5 D. 2,5x2(x1)4. 已知f(x)x2(1x2),若f(x)3,则x的值是( )2x(x2)33A. 1 B. 1或 C. 1,或3 D. 3225. 为了得到函数yf(2x)的图象,可以把函数yf(12x)的图象适当平移,这个平移是( )1个单位21C. 沿x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 D. 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2A. 沿x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 B. 沿x轴向右平移x2,(x10)6. 设f(x)则f(5)的值为( )f[f(x6)],(x10)A. 10 B. 11 C. 12 D. 13 二、填空题 第 9 页 共 12 页
学生教案
1x1(x0),21. 设函数f(x)若f(a)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1(x0).x2. 函数yx2的定义域 . 2x423. 若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2,0),B(4,0),且函数的最大值为9, 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 4. 函数y(x1)0xx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函数f(x)xx1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31. 求函数f(x) 2. 求函数y x1的定义域. x1x2x1的值域. 3. 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1)xm10的两个实根,又yx1x2, 求yf(m)的解析式及此函数的定义域. 4. 已知函数f(x)ax2ax3b(a0)在[1,3]有最大值5和最小值2,求a、b的值. 2222 第 10 页 共 12 页
学生教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1)定义域不同;(2)定义域不同;(3)对应法则不同; (4)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相同;(5)定义域不同; 2. C 有可能是没有交点的,如果有交点,那么对于x1仅有一个函数值; 3. D 按照对应法则y3x1,B4,7,10,3k14,7,a,a3a 42 而aN,a10,∴a3a10,a2,3k1a16,k5 4. D 该分段函数的三段各自的值域为,1,0,4,4,,而30,4 2 ∴f(x)x3,x3,而1x2,∴ x3; *4245. D 平移前的“12x2(x)”,平移后的“2x”, 用“x”代替了“x12111”,即xx,左移 2226. B f(5)ff(11)f(9)ff(15)f(13)11. 二、填空题 1. ,1 当a0时,f(a)1a1a,a2,这是矛盾的; 21当a0时,f(a)a,a1; a22. x|x2,且x2 x40 3. y(x2)(x4) 设ya(x2)(x4),对称轴x1, 当x1时,ymax9a9,a1 4. ,0 5. x10,x0 xx0512552 f(x)xx1(x). 4244三、解答题 1. 解:∵x10,x10,x1,∴定义域为x|x1 第 11 页 共 12 页
学生教案
2. 解: ∵x2x1(x)21233, 44∴y33,∴值域为[,) 2223. 解:4(m1)4(m1)0,得m3或m0, yx12x22(x1x2)22x1x2 4(m1)22(m1)4m10m22 ∴f(m)4m10m2,(m0或m3). 4. 解:对称轴x1,1,3是f(x)的递增区间, 2f(x)maxf(3)5,即3ab35 f(x)minf(1)2,即ab32, 3ab231得a,b. ∴44ab1 听课及知识掌握情况反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_______道;成绩_______. 教学需要:加快□;保持□;放慢□;增加内容□ 作业_____题; 巩固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后巩固 预习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字 教学组长签字: 学习管理师: 老师 老师最欣赏的地方: 课后 老师想知道的事情: 赏识 评价 老师的建议: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