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05-12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10年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茂名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茂名调查队

2011年3月19日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稳步推进结构调整,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49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5.35亿元,增长5.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第二产业增加值590.76亿元,增长14.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4%;第三产业增加值625.98亿元,增长17.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9.3%。三次产业结构为18.4︰39.6︰42.0。

2010年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县(市、区) 茂南区 茂港区 信宜市 高州市 化州市 电白县 指 标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07.24 87.54 206.66 278.53 227.87 212.73 增长速度(%) 17.6 16.2 14.3 14.3 17.4 16.0 注:茂南区数据不含市直部分。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升3.0%。其中:食品类上涨5.8%,烟酒及用品类上升0.7%,衣着类下降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1.9%,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0.2%,居住类上升6.2%。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 标 居民消费价格 (一)食 品 其中:粮食 油脂 肉禽及其制品 鲜蛋 水产品 菜 (二)烟酒及用品 (三)衣 着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六)交通和通信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八)居 住 价格指数(上年=100) 103.0 105.8 105.8 104.0 103.2 105.2 98.3 125.5 100.7 99.3 99.2 101.9 99.6 100.2 106.2 二、农 业

比上年涨跌幅度% 3.0 5.8 5.8 4.0 3.2 5.2 -1.7 25.5 0.7 -0.7 -0.8 1.9 -0.4 0.2 6.2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56万公顷,增长4.3%;总产量152.56 万吨,增长5.4%。水果面积23.51万公顷, 总产量234.59万吨,增长5.4%。其中荔枝面积9.42万公顷,总产量41.82万吨,增长7.5%;龙眼面积5.21万公顷,总产量25.41万吨,增长7.0%。

全市肉类总产量65.6万吨,增长5.4%;出栏肉猪586.34万头,增长6.5%。全市水产品总产量81.47万吨,增长6.0%。

年末全市耕地面积22.56万公顷,人工造林面积0.2万公顷,更新造林0.26万公顷,成林抚育面积0.5万公顷,绿化率67.8%,森林覆盖率达56.4%。全市木材产量21.07万立方米。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59.38万千瓦,增长1.4%。化肥施用量(实物)85.64万吨,增长1.2%。农村用电量7.62亿千瓦时,增长5.9%。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7万公顷, 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增加值550.72亿元,增长14.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6.71亿元,增长14.3%。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401.75%,同比提高7.8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1220.75亿元,增长25.9%;产品销售率为98.5%,下降0.91个百分点;税金总额121.53亿元,增长9.0%;实现利润总额59.67亿元。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铁矿石原矿量 发电量 成品糖 服装 家具 人造板 轻革 原油加工量 汽油 润滑油 柴油 液化石油气 硫酸(折100%) 农用化肥 乙烯 纯苯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 合成橡胶 香精 塑料制品 单位 万吨 亿千瓦时 万吨 万件 万件 万立方米 万平方米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产量 20.6 42.2 5.0 1095.0 146.2 41.5 4173.5 1378.2 210.5 18.7 396.3 72.7 5.5 16.8 98.1 25.5 152.8 8.6 1.8 4.3 比上年增长% 3.2 -5.5 -16.4 36.2 -19.7 29.7 -7.7 5.7 0.3 -7.5 -1.4 10.7 20.6 -2.0 -7.5 6.3 -10.2 -17.6 0.0 -12.6 水泥 钢材

万吨 万吨 251.4 23.2 18.6 -13.6 全年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133.2亿元,比上年增长34.0%;竣工产值93.65亿元,比上年增长33.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4.54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分隶属关系看,中央省属投资34.29亿元,增长55.1%;地方投资210.25亿元,增长3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42亿元,增长235.7%;第二产业投资59.7亿元,增长28.2%;第三产业投资182.42亿元,增长37.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22亿元,增长48.6%。商品房施工面积667.2万平方米,增长54.1%;竣工面积154.6万平方米,增长69.6%。

2010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指 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一)按隶属关系分 中央省属 地 方 (二)按城乡分 城镇 乡村 (三)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四)按行业分 投资额 244.54 比上年增长% 35.8 34.29 210.25 55.1 33.2 140.50 104.04 35.3 36.6 2.42 59.70 182.42 235.7 28.2 37.4 其中:农林牧渔业 工 业 其中:石油加工及化工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管理业 教 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五、国内贸易

2.42 59.71 19.57 18.71 18.24 13.45 4.49 8.19 1.80 235.7 31.0 38.4 59.4 19.9 39.6 183.0 103.4 66.7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4.97亿元,增长19.6%。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6.45亿元,增长22.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98.52亿元,增长16.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36.82亿元,增长19.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8.14亿元,增长19.1%。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80024万美元,增长19.0%。其中出口总额55868万美元,增长5.1%;进口总额24156万美元,增长71.6%。

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总额50054万美元,增长2.4%;加工贸易出口总额3803万美元,下降6.4%。

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合同24宗,比上年增长84.6%;合同外资金额7434万美元,下降19.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099万美元,下降0.2%。

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美元

指 标 进出口总额 (一)出口总额 1、按贸易性质分 一般贸易 来料加工 进料加工 2、按国别(地区)分 港澳 日本 美国 欧盟 3、按出口商品结构分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其中:机电产品 高技术产品 (二)进口总额

绝对值 80024 55868 比上年增长% 19.0 5.1 50054 1975 1828 2.4 16.3 -22.7 5201 2023 17772 8537 21.9 59.4 21.0 -20.5 7186 48682 9495 1163 24156 78.0 -0.9 -31.5 -58.9 71.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社会客运量6962万人,增长6.7%;旅客周转量65.25亿人公里,增长11.2%。其中,铁路3.78亿人公里, 增长7.5%;公路61.37亿人公里,增长11.4%。全年货运量7931万吨,增长11.8%;货物周转量121.32亿吨公里,增长13.4%。其中,铁路12.78亿吨公里, 增长1.0%;公路69.02亿吨公里,增长13.1%;水路23.40亿吨公里,增长32.2%。管道运输16.12亿吨公里,增长3.8%;港口货物吞吐量2284万吨,增长7.1%。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124.92万辆,增长6.0%。其中私人汽车13.49万辆,增长21.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7.27亿元,增长29.1%。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0.4万门,与上年持平;全市城乡固定电话年末总数102.6万户, 下降7.7%;移动电话年末户数332.1万户,增长19.7%。

全年城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306.47万人次,增长25.1%。其中国际游客1.78万人次,增长9.3%;国内游客304.69万人次,增长25.2%。旅行社组团国内游34.86万人次,

出境游1.10万人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71.86亿元,增长15.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98.14万美元,增长22.2%。星级宾馆开房率72.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95亿元,增长24.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1.19亿元,增长23.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25.39亿元,比年初增长20.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0.67亿元,增长17.3%;企业存款余额129.21亿元, 增长25.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61.30亿元,增长21.5%。其中,短期贷款93.36亿元,增长18.7%;中长期贷款264.90亿元,增长25.7%。

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9.5亿元,增长15.1%。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3.8亿元,增长13.5%;产险保费收入5.67亿元,增长22.2%。支付各类赔付5.25亿元,增长18.0%。其中寿险赔付2.47亿元,增长17.1%;产险赔付2.78亿元,增长18.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94万人,增长13.8%;在校学生2.7万人,增长16.5%;毕业生0.54万人,增长22.2%。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招生11.13万人,增长136.4%;在校学生18.15万人, 增长52.0%;毕业生3.61万人,增长66.4%。普通高中招生7.44万人,增长8.9%;在校学生19.59万人,增长7.9 %;毕业生5.38万人,与去年持平。普通初中招生14.73万人,下降10.2%;在校学生45.93万人,下降2.7%;毕业生14.44万人,增长5.1%。小学招生10.04万人,在校学生66.66万人,毕业生15.12万人。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99%和99.80%。幼儿园在园幼儿18.7万人。

2010年,全市组织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项,省级项目150项。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8项。全年共受理市级科技计划申请项目361项,批准列入市科技计划立项项目336项,下达市科技三项费用计划项目38项。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603件,同比增长21.3%;其中发明专利98件,实用新型专利199件,外观设计专利306件。专利授权量322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3.6%,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133件,外观设计专利177件。

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9家,其中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11家。全市共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99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9家,超5000万元的17家,超1000万的有49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企业23家,有15家民营科技企业具有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总藏量60.78万册,其中图书51.27万册。全年读者总流通人次55.65万人次。全市现有博物馆5个。全市现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9个,演出1204场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7个,组织文艺活动441次。

全市有广播电视台5座,中波发射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6座,电视转播发射台8座,卫星收转站50座,有线广播电视总用户数47.8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8.97%和97.06%。

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391个,其中医院47个,卫生院101个,妇幼保健院5个。实有床位15509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10029张,卫生院实有床位426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9200人,其中,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8126人,注册护士6119人。

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比赛中共夺得金牌14.5枚、银牌7枚、铜牌15枚。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47.17万人,其中市辖区132.78万人。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12‰,死亡率4.65‰,自然增长率6.47‰。

全市实施工业污染治理施工项目8个,完成投资1958万元。重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6450万吨,达标率86.2%。工业废气排放总量858.36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60万吨,废物综合利用率91.5%。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6.42亿元,增长6.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811元,增长6.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0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02元,增长17.6%。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5.2万人,缴纳养老保险费13.6亿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0.3万人,企业单位34.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34.7万人,缴纳医疗保险费5.3亿元。参加工伤保险27.5万人,缴纳工伤保险费0.4亿元。参加失业保险23.9万人,缴纳失业保险费1.3亿元。

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7所,收养孤儿733人,敬老院109所,集中供养老人2729人,分散供养老人35812人。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83943户,人数192173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17149.45万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事故1327起,死亡285人,受伤1279人,直接经济损失815万元。道路交通事故1016起,死亡267人,受伤1263人,经济损失209.11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9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1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