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哈尼族传统医药的人文精神(1)

哈尼族传统医药的人文精神(1)

2021-08-15 来源:爱问旅游网
哈尼族传统医药的人文精神

一、疾病预防中的人文精神

哈尼族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与自然、社会、饮食、情绪等因素有关系,为了减少人类自身的疾病,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预防:

(一)与天、神、自然和谐相处哈尼族传统医学思想深受其传统哲学的影响,哈尼族传统哲学认为世界由神、自然、人和鬼构成。天神居住在上层世界奔梭哈海,天地、人和万物居住在中层世界涅峻磋海,鬼神居住在下层世界罗梭梭海。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整体世界。人之所以产生疾病是由于人、天神和自然不能和谐相处,三个层次的整体世界被破坏,而导致风、寒、热、湿等邪气侵犯人体脏腑经络,或因先天后天不足。这种天人合一的疾病观把人的健康与天、地、自然密切联系在一起,让古老的哈尼族人民自觉地与自然和谐相处。即使生活在无一块平地的哀牢山区,哈尼人民也从不认为大山阻断了他们的交通,妨碍了他们的发展,而是对大自然的赐予充满敬畏与感激,在哀牢山区创造了举世罕见的梯田农业奇观。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祛除高海拔山区带给人体的寒意,他们经常吃一些热性的食物,如糯米、辣椒、烈酒、牛肉等。哈尼族大多生活在海拔800—2500米的山区,具有“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哈尼族祖先早已发现,气候也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因素,甚至把季节特征与疾病联系起来,如插秧季节多见鸭赖,桃花开时易患桃花病症等。人的健康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人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为了减少疾病,人应该顺应气候的变化,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增减衣物,调整饮食,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控制饮食与情绪哈尼族传统医学认为合理的饮食是身体健康的保障,不能饥饿,也不要过饱。人处于饥饿状态时,会气血不足,抗病力下降;吃的过多,会加重人体各种管道、脏器的消化负担,影响肠胃功能的消化与吸收,因此提倡细嚼慢咽,粗茶淡饭的生活,反对暴饮暴食。情绪变化也是致病的一个因素,人在情志变化时会导致气

血壅阻,从而发病。例如人生怒气则伤肝,易引起郁气病。因此,人要心态平和,多做善事,让自己生活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以减少疾病。哈尼族传统医药把人的疾病与自然、社会、心理联系起来,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看到的是活生生的动态的人,而不是仅由组织器官构成的生物体,注重人的整体性,并且把人的整体与世界整体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哈尼族传统医药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精神。 二、诊疗中的人文精神

(一)珍惜生命哈尼族是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早期以畜牧为生,逐水草迁徙,后定居于大渡河流域,在与其它民族争夺平坝农业区生存空间的战争中失败,哈尼族祖先被迫离开大渡河流域,重新走上迁徙之路。为了寻找到一块平坝农耕居住地,他们跋涉在西南高原的崇山峻岭中,战争、猛兽、群山、瘟疫,哈尼族祖先在屈辱、痛苦中艰难迁徙,终于定居于没有一块平地的哀牢山中。这九死一生的迁徙,使哈尼族祖先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并且把这一理念渗透在哈尼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防病治病自然也不例外。哈尼族医生十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只要病患尚存一线希望,医生都竭尽全力救治,一些被现代医院判死刑的患者也不轻易拒绝。

(二)运气诊断哈尼族医生采用“一看二问三摸”的方法综合诊断疾病。一看:看患者的精神,看患者的面色、行动,看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二问:请患者自述症状,然后询问患者生活环境、家属史、疾病的发展和演变情况,还要询问患者家属,从正面或侧面了解疾病情况。三摸:哈尼族医生要摸患者的脉相,通过脉相的跳动轻重、快慢,判定病因及病情,摸患者的身上或痛处,触摸疼痛位置,诊断疾病。“一看二问三摸”的诊断方法体现了医生与病患之间的平等与友好,体现了医生不仅关心病人个体,而且关心病人的家属、关心病人的后代、关心社会的人文精神。医生通过仔细询问,耐心倾听,不但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而且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患者也得到了倾诉的机会,了解自己的病情,获得更多的治疗信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哈尼族医生的“摸”。哈尼医生的“摸”和我国传统中医的“切”表面

很相似,实则有所不同。哈尼族医生摸脉是一个气感交流的过程,医生要运气到患者的全身,通过与患者的气感交流,查看患者的病变部位。这是一件非常损耗医生自己元气的事情,因此,他们每天看病的人数不多。更重要的是,哈尼医生认为如果自己带有功利性地为患者诊疗,那么在通过气感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就会把邪气带入自己体内,慢慢的,不但自己会生病,运气本领也将逐渐丧失。因此,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不仅要服务态度好,还要关爱病人,时刻保持一颗爱心。这种运气学说把患者的疗效与医生的健康联系起来,让哈尼族医生不敢有丝毫邪心,这不是简单的道德要求,而是把医德与医术密切联系在一起,充分保障了患者的权益。

(三)简单治疗哈尼族传统医药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兼治三种,内治法以服用新鲜的植物草药为主,这将在下面的用药特点部分进一步阐述。哈尼族传统医药中最具特色的是外治疗法,据不完全统计,哈尼族传统医药的外治法有拔竹筒疗法、放血疗法、针挑疗法、刮痧疗法、揪捏疗法、灯火灸疗法、按摩疗法、理筋整骨疗法、贴敷疗法、药浴疗法等。这些治疗技术主要运用手法与天然药物相结合,有神奇的效果。哈尼医生用独具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外治疗法,有效避开了内服药的缺陷,不但节省大量药源,减少对肝脏的损伤,而且就地取材(如拔竹筒疗法、药浴疗法),为病人减少开支,提高疗效。更重要的是,病患在医生的按摩、揪捏、贴敷中,消除了肌肤饥饿感,身体与心理都得到极大的安慰,疗效非常明显。对病患家属而言,廉价的医疗费用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简便易学的技法让他们在短期内就能迅速掌握,节省精力与时间,哈尼族传统医药的人文关怀可见一斑。 三、用药中的人文精神

(一)鲜药为主哈尼族信仰“万物有灵”,对自然万物保持着一种特殊的伙伴关系。因此,哈尼族传统医学认为自然界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及其矿物均可入药,每一种植物、动物的各个部位均具有药物的功用,对药物原材料的利用率非常高。在具体应用中,哈尼族传统医药

以新鲜植物药为主,哈尼族世代聚居在海拔800-2500米的哀牢山、无量山区域,属温暖的亚热带气候,山区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沛,适合多种类植物的生长繁殖。哈尼族祖先经过长期摸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集新鲜植物入药,既方便,又实惠。《西双版纳哈尼族传统医药》收录200味药物,只有62味药物以干品入药,另外138味药物以鲜品入药,部分药物是鲜、干品皆可,鲜品比例达69%;而《元江哈尼族药》收录的100味草药剂量均指鲜品,体现了哈尼族组方药物常用鲜品的特点。这是哈尼族医者充分享受自然馈赠的智慧,也是医者仁心、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植物鲜药来自大山或田间地头,哈尼族百姓可以自己采集,方便实惠。还有,哈尼族传统医药的验方以单方居多,在已整理的1932首验方中,一味药验方较多,达34%,炮制也很简单,以煮、煨、泡居多,因此,哈尼族传统医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年长的人都掌握一些基本的常用草药,许多家庭在房前屋后种有家庭常备植物药,如薄荷、黄姜、木姜子、车前草、土三七等,随用随采,简单实用。

(二)药食并用哈尼族自古敬畏自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大自然也把一份大礼回馈于哈尼人民,那就是漫山遍野的可食用野菜。直到今天,哈尼族也没有种菜的传统,最多在田头地角的零星土地上栽上几棵瓜菜。“要吃菜,林中采。”哈尼族聚居的地方,稻田中能吃的野菜不下十种,山上能吃的野菜就更多了,勤劳的哈尼妇女结束一天的劳动后,手中都采集有野菜,主要有蕨菜、树甜菜、树头菜、羊奶菜、臭菜、水芹菜、碧色菜、细芽菜、水白菜、马蹄叶等。这些野菜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很多还具有药用价值,如蕨菜可治疗痢疾,水芹菜可降血压,碧色菜(又名鱼腥草)可治疗咳嗽等。除了采集植物的嫩叶,哈尼族还会上山采挖植物的根部食用,如葛根、魔芋、山药等。葛根,生津解渴,理气暖胃,还可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魔芋,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抗癌防癌、减肥、通便,是现代人最喜欢的食物。这些食物均为野生,纯天然无污染,不仅味道鲜美,药效也很明显。在长期经验摸索的基础上,哈尼族还创造出用疗效显著的药物与食物配方,组成多元多味的药膳,可谓特色鲜明。如:用生木瓜和猪蹄脚炖吃,

帮助妇女增加乳汁;山药煮排骨,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小黑药炖乌骨鸡,补气扶正。哈尼族传统医药中药食并用的用药方法,既是一种防病治病的智慧,也是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体现。吃药是一件苦事,可药食并用就轻松多了,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中就把“药”吃了,患者不用把自己当病人,更不用把“药”当药吃,心理负担几乎为零,非常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四、就医环境中的人文精神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有哈尼族民间医生20000多人,有的在市、县、乡、村开专门的诊所,有的半医半农,有的以农为主而临时行医。这些哈尼族民间医生,没有全国统一颁发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但他们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自学等方式掌握哈尼族传统医药,以一颗医者仁心,在贫困的山区为哈尼人民的健康服务。他们看病的地点虽没有高大的楼房,但也没有机械的挂号和冷冰冰的仪器,哈尼族同胞看病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没有陌生感,没有距离感,温馨而舒适。综上所述,哈尼族传统医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文精神本质,在疾病预防、诊疗、用药、就医环境等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但为患者解除病痛,还指导大众健康生活,做自然的朋友。医学的本质是人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相信充满医学人文精神的哈尼族传统医药对我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具有启示作用,自身也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哈尼族传统医药的人文精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