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化学教与学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相通之处,基于学科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浅显的认识。教学应以学生为本,认为不论在教课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应该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学生为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1、 前言
岁月更新,青山常绿,教育教学工作的步伐并不因岁月的变换而止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教育传递人类知识的功能必然更多的为信息系统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进而落在了培养创新能力上。而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形成了坚实的理论体系,然后应用于广阔的科技空间。虽然化学属于理科,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而这也是尤其重要的一点。甚至于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化学的分子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占重要的地位,不少同学认为化学知识较难掌握,成绩提高慢。与其他科目相比较,化学确实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清楚地强调这些特点,同时这些特点,使他们对化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学习化学“难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这些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化学”,这对他们学习信心地树立,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2、关于化学教学认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下:
2.1、对教学主体的认识:
教与学,应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教与学就应该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的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的道理,我们面对的学生,在教学前,我们也要对他们细细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就像一位军事家战前观察作战地形一样,我们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才能知道把学生培养将来的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可以通过分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对比法等,了解认识学生,使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要相信,“天生他才必有用”。
如:学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叫“习得无助”,是指人在长期的持续紧张或失败后,对自我丧失了信心,即便是解决困难的方法就在面前,或问题非常简单,也不能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已经有些麻木和机械了。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高一化学,由于在体系上和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化学有较大的差别,一开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学特别难,如果教师不加以及时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困难学习后,许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化学的希望没有了,放弃了,这样,化学中再简单的题目,他们也感到特别的难,难怪有的老师抱怨:“我讲的已经很简单了,但学生还是不懂”这怪不得学生,是老师没有及时去洞察学生的
心理障碍。
教学,应以学生为本,让其树立充足的自信心,然后因材施教,助其成才。
2.2、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身为教师,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的教学内容无论从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仅凭熟悉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领会揣摩的地方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师领悟不同,当然最后的结果也必然不同。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平时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也应该把平时的教学经验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创造和谐的课堂。
2.3、对教学模式的认识: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理论依据,都有专家论证,可以说各有千秋,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反过来,无论选用何种模式,都是缚住了自己的手脚,教学内容的不同,学情、校情的不同,怎能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解决,人常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有深刻的含义,它告诉我们不要被传统的刻板的模式所束缚,在抓住核心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
段,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就象木偶剧的演员那样,手中的成就这样几根,但通过他们可以做出成千上万种的造型。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我可以毫无准备地与学生同步思维,共同审题,共同试探解题,共同得出正确答案,要知道如果教师有准备,学生无准备,而教师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比学生强的基础上,怎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总之,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无固定的模式,我们可以有多种的尝试,在一定的大框架下,我们应追求教学的不拘一格,不限一法,把教学的多样性、稳定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有机的结合和统一。
2.4、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这里包括两方面:
2.4.1教师要引导和注意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从原有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新问题→建立新模型。通过教师提问,分段检测测试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要相信学生,舍得放手,舍得留给学生时间,避免教师滔滔不绝的讲。但要讲究效率,把重点放在关键地方,及时调控,防止学生出现钻牛角尖的情况,让教学处于最优状态。
2.4.2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知识口头传授,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3、结论: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文科学科特点,它与其他各科看似不同,其实相通,不同在于内容,相通在于教与学的方法,究其根本,殊途同归,都应以学生为本,激发起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再辅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补充尽可能多的课外相关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本文所述,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教与学,应以学生为本。
2、 源于课本,不拘于课本,敢于突破,创新教学。
3、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灵活用法,因材施教。
4、 引导教学,激发潜能,信息重组,拓宽思路。
参考文献:
【1】封疆.浅析“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于莉.班主任工作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
【3】郑丽.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7.
【4】王洁静.班集体的形成与班主任的管理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07.
【5】杨碧霞.班主任工作感悟.卫生职业教育,2004.
【6】李玉良.对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安徽教育.2007.
【7】叶上雄.中学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盛群力.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9】赞可夫.教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0】王永峰,李之.谈人本管理在高中班主任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教育管理研究,2010.
【11】宋玉曙.梦里花落知多少——谈班主任教学工作.安徽文学,2010.
【12】罗定伟.浅谈班主任对学困生的转化.东京文学,2009.
【13】罗定伟.浅谈班主任教学管理.读与写杂志,2009.
【14】吴伟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育时空,2010.
【15】邱晓婷等.中学理科教师在校一天工作时间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