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生学习历史,关键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让“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分析问题能力是个人发展必备的素质之一,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产生、个性的张扬。但是历史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面临一定的困境,为了从根本上突破这一难题,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展开探讨,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分析问题;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178-02
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个人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至关重要。初中历史分析思维方法,就是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初中新课程改革之后,考试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既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适应初中学业考试的需要。下面就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多角度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品质
问题启发教学也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教学方式,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有效的思考。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教材知识点转化为相关问题,进行课前预习,课上提问及课下作业等环节。训练学生自主的探索相关答案,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问题质量,结合实际教材与教学目标设立高质量的问题。其次是设立问题的难度,应当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程度,便于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时,教师应当播放与唐朝有关的视频,并向学生提问:这是哪个朝代的景象?以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随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设立问题:“唐朝是如何避免隋朝发生的农民起义的?”通过此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使学生在教师设立的问题中不断的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周密性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在初中历史教科书当中也包含有一些哲学原理,尤其是九年级更多。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群众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出正确结论。
比如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我们就要告诉学生学会运用全面的原理。因为历史人物的情况是极其复杂的,不同的历史人物,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阶级属性不同,参与的社会活动不同,对其评价也不同,就是同一个历史人物,前期和后期表现也不相同,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都要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如秦始皇,我们既要看到他灭六国、成一统的丰功伟绩,也要看到他焚书坑儒、滥用民力的残暴。
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如:在讲洋务运动目的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地主阶级是为了“自强”“求富”,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在讲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时,看起来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其根源却是资本主义列强长期对中国的侵略。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锻炼了思维的周密性,克服了主观性和片面性。
三、运用历史比较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
历史比较法是确定历史现象异同关系,进而发现其本质,探索其规律的思维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可以帮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共同的特征,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出他们各自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区别异同。如:讲郑和下西洋时,可以将它与新航路开辟作一比较。先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再讲其路线之长,规模之宏大,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然后再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为了掠夺东方财富、分析其船队的规模,得出当时的西方还落后于东方。最后让学生找出其异同,航海的目的不同,但其意义却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世界贸易。通过对比这类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或内容等方面的理解,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
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还可以找出一些历史规律。如:通过对秦朝和隋朝的灭亡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一个朝代灭亡的共性:法律严酷,滥用民力,赋税沉重等。又如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找出规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管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从根本解决中国的出路,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只有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通过比较分析找出规律,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刻性与灵活性
学生问题意识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能否进行独立思考,不同水平的思维能力是决定学生解答问题质量的重要因素。独立思考的水平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对问题训练不够重视,只注重讲解相关的知识点,长期发展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师生互动不多,课堂氛围也枯燥乏味,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强学生的问题训练。布置预习作业,课上多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课下为学生设立问题,充分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明朝的灭亡》时,教师在应当布置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训练学生,作为课前的预习作业。提前布置给学生,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帮助学生在课前就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解,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做好学前准备。在课上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预习作业的完成度,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明朝的灭亡》有一个什么程度的了解。
在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设立问题开展教学,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当继续设立问题,例如,学习完《明朝的灭亡》后对本课的知识点掌握了多少,嘱咐学生不忘复习。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的想法与知识点进行讨论,在强化知识点记忆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他们在学习中能够针对历史知识,运用历史思维来提问、分析并解答,内化为自己的结论并最终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体获得更好发展的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我们应该审慎分析能力在历史学习中的构成要素,逐步引导和培养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深入挖掘知识背景的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大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培养探析[J].学周刊,2016,(03). [2]李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7,(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