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浅析
席小青西安博迪学校贠恩凤艺术中心
摘要:“民族声乐”依然是一个相对严肃的概念,在学界一般被戏称为是“土唱法”,是与西方的“洋唱法”相对而
言的一个概念,换言之,但凡是在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土生土长”的声乐唱法都应该是“民族唱法”。本文从民 族声乐到底是谁的声乐、当前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的特点、当前民族声乐唱法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出发,试图展 示当前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现状,并认为民族声乐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国家各级相 关部门的支持,以及民族声乐自身教学队伍、理论研究队伍、创作队伍、演唱队伍的同心戮力。我们共同的希望 则是在将来的某一天,我国的民族声乐能成为全人类共有共享的演唱艺术。
关键词:民
族声乐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051-02
一、民族声乐到底是谁的声乐
“民族”一词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这和西 方民族学的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以斯宾塞、泰 勒等为代表的西方民族学从一诞生就是将“原始民族”作 为研究对象。进人20世纪以后,蔡元培将西方民族学作 为一门学科引人到中国,给中国的民族学学科的初创上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随后,有一大批的专业研究人员 也开始从事中国本土民族学的研究,而民族音乐的发展 及其与国际社会接轨就是建立在中国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下。从1950年起,一直到1987年我国先后开展了三个阶 段将近37年的民族识别工作,最终确定了我国的56个 民族,并将其中的55个人口相对与汉族较少的民族定义 为“少数民族”。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今天,在中国地域范 围内,人们将“民族”一词直接简单地对应为“少数民族”, 其余的自然是汉族。
“民族声乐”作为我国独特的一种声乐艺术,它的产 生和发展与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地理位置、文化特 点、宗教信仰都有着深刻的关系。因此它应该包括当前中 国国内的56个民族的传统民族声乐,也应包括在西方的 “洋唱法”传人中国后,我国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以“扬 弃”为准则,吸收对本民族声乐长远发展有益的成分,对
民族声乐家进行改造的现代民族声乐。因此,“民族声乐”
首先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声乐,即具有中国特色,多元一 体的,具有56个民族的各自特色的声乐。其次,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民族声乐本身就具备 很强的传承性。民族的,便是世界的,在这个强调共享的 时代,我们的民族声乐只有走向世界才能具有生生不息 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要适当地考虑如何站在全球思 维框架中来考虑中国民族声乐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和途 径。
综上,中国的民族声乐一定要坚持建立在中国本土民 族传统的声乐基础之上,并对世界上的其他民族声乐的 元素加以扬弃,“择其善者而从之”,并由后人不断继承、 发展、再创造,才能为中国民族声乐走向国际,获得更旺 盛的生命力添砖加瓦。
二、当前中国民族声乐唱法的特点然而,据笔者经验及学习、观察发现,当前中国的民 族声乐有以下特点。
第一,民族唱法非常重视呼吸的运用。一般系统学习 过民族唱法的人都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气沉 丹田”,而丹田被认为是肚脐下三寸位置,且在当前学界 最为推崇的民族唱法的呼吸练习方法便是以腹式为主导
Yi Shu Ping Jian51
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第二,民族唱法更加重视真声的利用。作为客观存在 的声区,本来就存在真声和假声两种技能,民族唱法更加 倾向于真声的利用。虽然长期使用真声可能对于喉咙不 利,但是从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角度看,真声更加悦耳, 也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另外,随着“洋唱法”美声的传 人,当前在我国的民族声乐唱法中也借鉴美声唱法,且已 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民族唱法声音比较洪亮,且头腔比较靠前,这 其中就有一个口轻共鸣应用技术在里面。但是到了具体 的唱法,还是因地域而异,如藏族的传统声乐的音域更 广,音调也偏高,且婉转悦耳。就因为这样的特点,从而导 致我国的传统音乐的传承人数非常有限,更多的人是以 听众的角色出现的。
第四,民族唱法对于语言也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目前 有56个民族,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倘若 我们要演绎少数民族声乐却无法用民族语言去将之演绎 出来的时候,民族声乐必然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失去 了其原汁原味的感觉。另外,在用汉语演唱的时候,字正 腔圆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三、当前民族声乐唱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民族音乐因其独特的发展背景,进而影响了 其唱法的特点。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国际上的音乐模式也 传人到中国,并通过“洋瓶装国窖”的形式被我国所接受, 被称为现代音乐,其中作为主流的的便是流行音乐。流行 音乐对于音域、音调等方面要求并不高,却更加重视对于 情感的抒发,便很快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和传唱,成为了中 国式的“下里巴人”。因此,现代声乐和民族声乐出现了某 种意义上的“南辕北辙”现象,两者似乎无法相互兼容。其 实,但凡是音乐,必然由其相通之处,是可以相互借鉴和 推广的,两者并非对立的。因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才能 涵盖所有的社会成员,且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享受音乐 的权利。
首先,只考虑音调、音域及方法的唱法就不是好方法。 在当前的民族声乐评价体系中,以一种不成文的规定,那 就是只要是民族声乐唱法必然是要唱出一定的高音,如 《山路十八弯》《青藏高原》《九儿》等,似乎只要能唱出高 音就是好声音,就是好的发展苗子。但是,现实往往很“打 脸”,就是有不少能唱出高音的同志往往也只会唱高音, 一到了低音部分就开始跑调,抓不住节奏,从而影响了视 听效果。同时,还有部分民族唱法的同志存在这样的问 题:掌握了很多种民族唱法技巧,无论是国内的传统唱法 技巧还是国际上的美声唱法等技巧,都能借鉴上,但是问 题就在于这部分同志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展示自己所掌 握的技巧上,却忽视了技巧是为作品的更好的表达效果 而服务。笔者认为,基础知识、音域、技巧、方法最好的民 族声乐状态应该是唱得了低音,也能驾驭得了高音,并在 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更好地掌握各类有益的声乐技巧,让
52
Yi Shu Ping Jian
自己的音域、技巧以及方法都为尽最大能力之内演绎好
自己的作品而服务。
其次,民族声乐不能千篇一律,失去地域风格和特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之所以为一个民族且没有被同 化或者取消,其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其特色。在当前中国 的民族声乐中,少数民族音乐便很具有辨识度,京剧、藏 族歌曲、维吾尔族歌曲、蒙古族歌曲等,就具备很强的辨 识度。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强调的便是一个界限问题,以 藏族歌曲为例,现在就存在明显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 现象。众所周知,藏区最明显的景观特征和标识便是雪 山、草原、哈达、寺庙、青稞酒等,然而,紧随中国国家地位 提升及全民娱乐化倾向的发展,当前中国的三大藏区的 民族音乐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歌手层出不穷,每年出品 的歌曲数量也呈现直线上升,但是,相当部分歌曲基本上 都是口水歌。因此,民族声乐作品千万不能千篇一律,更 不能失去地域特色和风格,否则其生命力会更短。另外,在当前的民族声乐界,还存在着一个奇怪现状, 为了所谓的跟国际接轨,相当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 调对于美声的借鉴,他们片面追求高分贝的音量,美声唱 法在民族声云的应用,一味追求所谓的美声方法科学,甚 至还有人试图将中国的民族唱法置于美声的体系之下, 认为原生态的民族唱法是不科学的等。殊不知,中国的民 族声乐和国外的美声本身就孕育自不同的文化土壤之 下,且任何音乐形式的出现及发展便是为了服务于人类 的试听,而非遵循某种人为划定的规矩。这样的认知发展 结果是我们的民族唱法终将失去其生命力与民族特色和 风格,最终平淡无奇,“泯然众人”。因此,如此偏执的坚 持,将可能会酿造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悲剧。
总之,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当代人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 一定要在有所扬弃的前提下加以继承和发扬,进而保证 其质量和发展前景。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既 要规范化,又要风格多样化,这也是由我国民族声乐艺术 的多样性决定的。而从审美上来看,既要符合中国人的审 美观,还要具备鲜明的时代性、群众性和国际性,这也是 民族声乐未来发展的必然大势。当然,这一切离不开各族 人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国家各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以 及民族声乐自身教学队伍、理论研究队伍、创作队伍、演 唱队伍的同心戮力。我们共同的希望则是在将来的某一 天,我国的民族声乐能成为全人类共有共享的演唱艺术。
参考文献:
[1] 郭建民,赵世兰.六十年来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土”“洋”关系的 微妙变化[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02).
[2] 李萍.重视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的建设与发展[J
].音乐研究(季 刊),2006,(02).
[3] 陈泓茹.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思考[J
].中国音乐(季刊),2006,[0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