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 1.3综合评价 (5)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7) 2.1项目建设背景 (7)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第三章建设条件 (11) 3.1项目区概况 (11)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3)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6) 4.1市场分析 (16) 4.2销售方案 (18) 4.3市场风险分析 (19) 第五章建设方案 (21) 5.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1)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21) 5.3建设标准 (21) 5.4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21) 5.5原料和燃料供应方案 (22)
5.6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及其它配套工程 (22) 5.7实施进度安排 (23)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24) 6.1环境影响 (24)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24) 6.3评价与审批 (24)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25)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25) 7.2经营管理模式 (25) 7.3经营管理措施 (25) 7.4技术培训 (26)
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26)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27) 8.1投资估算依据 (27) 8.2投资估算 (27) 8.3资金来源 (28) 8.4资金使用和管理 (28) 第九章财务评价 (30) 9.1财务评价依据 (30)
9.2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30)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30) 9.4财务效益分析 (30) 9.5不确定性分析 (32) 9.6财务评价结论 (33)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34) 10.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34) 10.2农业产业化经营 (34) 10.3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36) 第1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 1.1.2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法人代表:############ 1.1.4项目主管单位 ####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1.1.5项目性质 续建
1.1.6建设目标
通过完善保护基础设施,提升保护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宣教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森林防火预警监控系统、阻隔系统、通讯系统、信息指挥系统和专业消防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防火装备和物资储备,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与监测,以有效保护大明山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保护工程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10km,新建物理防火隔离带10km,维修林道15km,疏通防火护林道160km,新建植物防治检疫站200m2,防火瞭望塔1座,巡护车辆1批等。
(2)科研与监测工程
新建科研中心1000m2,补充部分科研设备,新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200m2,开展野生动植物监测与评估等。
(3)宣教工程
建设生物多样性展示中心1200m2,购臵展示中心设备等。 (4)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
森林防火中心600m2,森林防火训练基地共5000m2及配套设施,冰灾受损房屋维修1200m2,重建56m2,冰灾破损水管维修4.8km,受损供电线路维修0.5km;新建10个保护站(点)的附属设施1300m2,供电线路改造15.5km,铺设供水管线15.0km,蓄水池20座,高位水池1座;建设森林巡更系统、森林防火预警视频系统各1
套;建设通讯设施1批;建设小型高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一套,太阳能生态环保厕所3处及生物多样性展示中心等水电配套设施;购臵保护站(点)办公配套设备及自动倾倒式垃圾压缩存储设备等。
1.1.8建设期限与进度
项目建设期2年,即2012年至2013年。 1.1.9项目投资与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2992.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527.2万元,占84.5%;工程建设其它费用322.5万元,占10.8%;基本预备费142.5万元,占4.7%。
(详见附表1)。
资金来源:申请中央投资2394.0万元,占总投资的80.0%;地方配套资金598.2万元,占20.0%。
1.2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编制依据
(1)《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6-2030)》; (2)《全国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3)《####壮族自治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1-2030)》;
(4)《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Y/T 5126-04);
(5)《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HJ/T 129-2003); (6)《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规定(试行)》(2006); (7)《####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2); (8)《关于切实加强我区自然保护区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紧急通知》(桂林护发[2008]10号);
(9)国家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其他有关规定。 1.2.2编制原则
(1)保护优先、突出重点原则。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建设项目。
(2)本着实事求是、全面论证的原则。 (3)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
(4)本着为用户及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原则。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拟建于各个站(点)的建筑工程在建筑材料运输中均发生二次运输费
用,因此,均比在保护区山脚管理局处建设的建筑工程造价高。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1.4结论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其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第二期建设工程以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提升科研和宣教能力为重点,项目的实施将使大明山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对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建设内容和布局较合理,规模适宜,投资额度适当,与一期工程建设衔接较好。地方政府重视,配套资金能及时足额到位。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可行。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保护区概况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1年,初为自治区级,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中南部,地跨南宁市的武鸣、上林、马山三县,总面积16994.0hm2,主要保护对象是北回归线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黑叶猴等濒危特有动植物资源和独特自然景观。
大明山是桂中一座孤山,山体呈西北向东南走向,是####六大暴雨中心之一,年均降雨量2630.3mm,是桂中重要的水源林区,提供周围74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和62座水电站的用水,直接影响范围2900km2,为下游的右江、红水河流域,乃至珠江流域提供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区生境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已知维管束植物2023种,脊椎动物29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53种,其中国家I 级重点保护物种有黑叶猴、金钱豹、林麝、蟒蛇和伯乐树。大明山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植被原生性好。在全球北回归线上的其他地区,基本都是干旱草原和沙漠,而大明山尚保存完整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是北回归线上不可多得的绿洲,其自然价值在国际国内是较为少有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也因此在1996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为中国40处具全球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之一,1999年被接纳为
“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南宁作为与东盟国家距离最近、交通最便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进入东盟的“桥头堡”。2003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从2004年起每年在####南宁举办中
国—东盟博览会”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东盟各国领导人的普遍欢迎,并写入了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中国—东盟博览会由此永久落户南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南宁市来说尤为重要。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离南宁市中心仅93.0km,是南宁市的“生态绿肺”,生态区位非常重要。
该保护区也是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场所,是####与东南亚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许多国外宾客和友人慕名前来参观考察,一些重要活动被安排在保护区内进行。因此,该保护区又是展示我国国际形象的一扇窗口。保护区的建设不仅对促进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于2002年由国家林业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2003年,国家林业局以林计发[2003] 12号文批复同意实施《####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并于同年以林计批[2003]194号文批复《####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4年下达投资计划。
2.1.2一期工程建设概况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03年获国家批复,2004年下达投资计划。一期工程核定总投资825万元,其中中央国债资金投入495万元,地方配套330万元。到目前为止,一期工程实际到位资金841万元,其中,中央国债资金到位49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346万元,为应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330万元的104.8%。。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有新建管理局办公楼1000m2,4个保护站(含
动物救护点和病虫害防治站)用房480m2,8个保护点用房640m2,动物救护点200m2,病虫害防治站150 m2,检查站(1处)100m2,动物围栏500m,隔离防护栏15km,瞭望塔2座,高位水池11座,气象观测站2处,水文观测站1处,地质监测点1个,固定样地30个,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科研、监测、办公、交通、通讯等配套设备一批。
一期工程建设于2005年开工,目前,工程建设已进入尾声,将于2011年8月完成竣工验收。
2.1.3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期工程建设主要解决了部分站(点)的办公和保护设施问题,但是,保护区的基础设施仍不完善,自然保护区工作的“软肋”—防火、科研、宣教,社区发展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灾后重建任务繁重,资金紧缺
2008年冰冻灾害对水电、房屋等设施损坏和林木损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万元,灾后重建工作约需资金500多万元,全体职工虽开展了自救工作,但灾后重建的资金缺口仍然较大。
(2)保护区部分站点的交通、水、电等设施落后,亟需加以解决 沟通天坪保护站、朝阳保护点及敢造保护点之间的道路路面损毁严重,朝阳等保护站点不通电,西燕保护站仍喝不上干净的水,橄榄河保护点饮用水源不足,这些设施亟需进行建设。要让保护区的一线职工用上电、喝上干净的水,解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的切实困难。
(3)治安、防火、安全生产等形势严峻,保护的设施和技术手段亟待加强
保护区周边的集体林区多是马尾松等极易燃烧的针叶林,农地也较多,人为活动频繁。加上冰雪灾害造成受灾林区可燃物急剧增加,导致区内森林防火风险加剧,有必要完善保护区外围防火林带。2007年起,随着各类旅游设施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进入保护区的游客数量逐年递增,2010年游客数量达到5.4万人次,保护区的治安、防火、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和难度陡然增大,形势极其严峻,仅依靠
人员巡视的办法难以适应这一形势变化需要,建设覆盖整个保护区的防火预警监控、微波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全面提升保护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处
臵能力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
(4)保护区内游客数量不断增多,污染防治需加大投入力度 大明山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力度加大,旅客数量不断增多,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保护区的污染防治工作不仅需要加强,而且要有适度的超前性,尽量应用高新技术来防治污染,保护自然环境。考虑到天坪保护站一带的旅客较集中,服务设施较多,宜建设高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建设太阳能生态环保厕所,购臵自动倾倒式垃圾压缩存储设备等先进环保设施设备,切实保护好大明山自然环境。
(5)科研设施和科研力量不足,科研工作不能深入开展
保护区现有科技人员专业结构较单一,同时,科研设施匮乏。受人才、设施、设备和经费等方面的制约,保护区深层次的科学研究和对重要保护对象的监测还不能有效开展,保护管理决策缺乏长期、系统的监测信息的支撑,无法实施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保护计划和保护措施,与保护区总体规划设定的建设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设科研中心将大大改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工作条件,促进保护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6)宣教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其一是对保护区职工队伍的培训不够;其二是对社区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不够;其三是对来访者的宣传不够;其四是主动地对外宣传不够。缺乏必要的宣教培训场所及相应设施设备是原因之一。大明山每年的旅客超过5万人次,保护区的宣教工作必须面向这个广大的群体。一期工程建设虽在保护区管理局综合办公楼内设臵了宣教室,但充其量只能算是小会议室,可用于职工一般性培训,规模和位臵均不能适应开放性的、面向广大来访者的宣传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建设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展示中心,配备宣教设备,改善宣教的软硬件环境,全面提高宣教效果。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完善基础设施,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需要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的主要设施有管理局办公楼,4个保护站、8个保护点、检查站、气象观测站、动物救护点以及病虫害防治站的用房,新建防火瞭望塔,建立固定样地等。一期工程建设改变了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设施近乎空白的状况。
但是,目前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设施还不完善。沟通天坪保护站、朝阳保护点及敢造保护点之间的道路路面损毁严重,朝阳等保护站点不通电,西燕保护站饮用水仍无保障,橄榄河保护点饮用水源不足,这些设施亟需进行建设。保护区周边与集体林区相接的地带多是马尾松等极易引发火灾的针叶林,且人为活动频繁,急需修建防火林带将保护区林与集体针叶林隔开。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是####的旅游胜地,2007年起,随着各类旅游设施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进入保护区的游客数量也逐年递增,2010年游客数量达到5.4万人次。保护区的治安、防火、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和难度陡然增大,形势极其严峻,仅依靠人员巡视的办法难以适应这一形势变化需要。建设覆盖整个保护区的防火预警监控、微波监控及调度指挥系统,全面提升保护区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处臵能力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在天坪保护站建设高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太阳能生态环保厕所,添臵垃圾压缩存储设备等,是应对保护区内旅客数量大幅度增加,保护好大明山自然环境而急切需要进行的建设项目。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基础设施条件与《####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设定的将“保护区建成管理先进、设备完善、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自然保护区”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也与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中国40处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区之一、北回归线上“绿色明珠”、南宁市“生态绿肺”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很有必要进行第二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体系,对促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安
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现存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全球同纬度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参照系,是开展自然保护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的理想场所。在条件十分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协作完成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达十多项,取得较好成绩。自1980年以来,保护区先后接待国外专家学者200多人次,并已经成为数十家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教学基地,科学研究的国内外交流日益频繁。
一期工程建设没有科研中心项目,管理局在办公楼中设臵有两间共36m2的实验室,不能满足较大项目科学研究人员交流多,技术要求高的需要。另外,实验室与办公室混合,互相干扰较大,有必要建设具有独立出入口的科研中心,既解决科研需要,还可以发挥科研人员的专业优势和影响力,扩大科普和宣传的效果。实施第二期工程建设,为保护区创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将大大促进保护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升科研的能力和水平。
(3)掌握保护区自然资源状况,实现科学有效管理的需要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大量宝贵的物种资源,已知有维管束植物2023种,脊椎动物294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有伯乐树、黑叶猴、金钱豹、林麝、蟒蛇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白豆杉、格木、黑熊等48种,大明山特有植物有32种以上。
保护的目的是进行科研与利用,而科研又是促进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手段,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然而,人们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认识仍存在许多空缺,如中山地带黑叶猴种群习性与基因特性、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等的认识甚少,无法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地保护措施。十分有必要在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研监测工作,强化监
测手段,开展相关调查与监测,建立本底资源档案,为有效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4)扩大宣传教育覆面,有利于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南宁是中国进入东盟的“桥头堡”,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南宁市来说尤为重要。2006年5月,南宁市政府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了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的请求,同年6月获得批准。至2020年,要把南宁市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经济发达、文化进步、人们生活富裕、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中国绿城”生态城市。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作为距离南宁市最近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南宁市的“生态绿肺”,在南宁市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生态####建设中居于关键的地位。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也是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场所,是####与东南亚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展示我国国际形象的一扇窗口。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许多国外宾客和友人慕名前来参观考察,一些重要活动被安排在区内进行。2010年,进入保护区的游客数量达到5.4万人次,这些人是保护区对外宣传的重要群体,对如此庞大的游客群展开宣传教育工作,是普及科技知识,增强公众生态保护理念的很好途径。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基础、科研及宣教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有利于开展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既可以和国内、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的保护区进行双边、多边、政府或民间的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也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合作交流。从而不断提高保护区的管理和科研水平,提升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在国内保护区的影响力和国际上的知名度,繁荣生态文化,为生态####建设发挥更好的示范作用。
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地理条件 3.1.1地理位置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宁市境内,属武鸣、上林、马山三县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0′~108°34′,北纬23°24′~23°30′。
保护区范围包括柑栏河大沟、朝阳大沟、公益山、尖岭、望兵山、龙头山、六毛峰、象头山一带,呈西北—东南不规则长方形状,南北
长约50km,东西宽约10~30km,总面积16994.0hm2。
保护区管理局现设在武鸣县两江镇汉安村那汉屯南侧。保护区对外交通方便,210国道从山脚通过,保护区管理局距两江镇12km,距武鸣县城51km,距南宁市中心93km。
3.1.2地质地貌
大明山属于####中南部弧形山地的西翼南段,山体脉络分明。在地质构造上,大明山属于以龙山系为轴心的穹窿背斜层,整个背斜组成的岩层中部以下古生代寒武纪地层及泥盆纪地层的砂、页岩系为主,加里东期褶皱成山,准平原化后发生沉降,沉积了泥盆系地层,印支期再度褶皱隆起而成。大明山主脉西北—东南走向,全长68km,最宽处23km,一般海拔1200m左右,主峰龙头山在山体中部武鸣与上林两县交界处,海拔1760.4m,相对高1563m,是####中南部最高的山峰。在大明山的南面和西面为武鸣盆地,北面为马山槽谷盆地,东南为上林盆地。自然保护区属中山地貌类型,其地势是西北主峰一带高而东南低,受断层影响,西南坡坡
度大,相对陡峭,东南坡相对较平缓。山体中心主要由寒武纪的浅变质岩—石英砂岩、板状页岩、千枚岩构成,地势较平缓,形成“天坪”,水陈峰一带较平坦,为泥盆纪的坚硬砂页岩所包围,形成锯齿状起伏的山峰,崖壁裸露,整个大明山山体坡度在25°~40°之间。
3.1.3气候特征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大明山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温28.6℃,极端最低温-6.0℃,最冷月1月平均5.8℃,最热月8月平均21.9℃,≥10℃积温5047.7℃。大明山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山体东北坡平均气温垂直递减0.51℃/100m,西南坡平均气温垂直递减0.59℃/100m,年无霜期292~312天。
大明山年均降雨量2630.3mm。降水量地域分布表现为东南坡多于西北坡,中低山区多于山脚丘陵地区。雨季为4~9月,旱季为10~次年3月。大明山是####的暴雨中心之一,降水性质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暴雨日通常5~9天,最多达19天之多。大明山植被茂密,终年
空气湿度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91%,相对湿度月变幅为11%。
3.1.4土壤条件
在母岩、母质、气候、植被、海拔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明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山地垂直土壤类型。保护区范围的主要土壤类型(亚类)有赤红壤、山地赤红壤、山地黄壤、山地灰化黄壤和山地表潜黄壤,局部地区分布有山地草甸土和山地灰化草甸土。总的特征是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层厚度减薄,但有机质含量增加,C/N比增大,并且在海拔1200m以上的山地,土壤普遍存在灰化现象。
3.1.5水文
大明山是####六大暴雨中心之一和重要的水源林区,是上林县清水
河、武鸣县武鸣河等河流的主要源头,是周边四个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区。自然保护区境内溪涧河流纵横交错,发源于大明山的主要河流有33条,其中流向武鸣县的有达响河、汉江河等15条,全部流入武鸣河后依次进入右江、邕江、郁江;流向上林县的有柑栏河、东春河等16条,全部流入清水河后依次进入红水河、黔江;流向马山县的有达栏沟和水绵沟2条,汇入姑娘江后依次进入红水河、黔江;最后这些河流全部汇入浔江,属珠江水系。这33条河流的集雨面积近700km2,年产水量115758万m3,汇入33座大小水库(有效库容18626万m3),561口山塘(总容量321万m3),每年流向武鸣县43915万m3,上林县48581万m3,马山县16031万m3,宾阳县7231万m3,有效灌溉周围农田3.2万hm2,影响稻谷产量20万t,提供周围74万人生活用水和62座水电站(装机容量8208kW)的用水,直接影响范围2900km2。
3.1.6植物资源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15319.3hm2,其中针叶林312.1hm2,阔叶林15007.2hm2。森林覆盖率93.25%。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活立木蓄积量720256m3,其中森林蓄积量717548m3。
大明山的植物群落依次发育为地带性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山顶苔藓矮林。在大明山保护区核心区保存着近6000hm2的原生植被。
保护区已知有维管束植物2023种,隶属209科764属(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统计,详见《####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其中蕨类植物42科84属250种,裸子植物7科9属18种,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138科544属1531种,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22科127属224种。按照植物的性状统计,木本1094种,占54.1%;藤本285种,占14.1%;草本644种,占31.8%。
在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属国家I级保护植物有伯乐树(钟萼木)1种, II级保护的有桫椤、白豆杉、福建柏、格木等15种。大明山特有植物有32种以上。
此外,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还生长着大型真菌18目31科78属202种,具有食用价值的有20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有43种。
3.1.7动物资源
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已知有脊椎动物294种,分别隶属于5纲31目90科208属。其中鱼类22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42种,鸟类151种,哺乳类6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37种,其中 I 级保护的有黑叶猴、金钱豹、林麝、蟒蛇等4种,II 级保护的有黑熊等33种。
3.1.8自然景观资源
大明山地处北回归线上,是桂中南最高蜂。具有险峰峡谷景观、瀑布景观、原始森林景观、高山气象景观和壮乡神话传说等,是我国最南端的赏雪胜地,电影《神女峰的迷雾》、《雾界》、《心泉》等的外景多拍摄于大明山,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春之岚,夏之瀑,秋之云,冬之雪”是大明山四季景观的缩写,在大南宁旅游圈中具有一定独特性,被誉为“####庐山”,已成为南宁北部旅游的龙头。
3.2社会经济情况 3.2.1人口及劳动力
据武鸣、上林、马山、宾阳4个县2009年统计,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周边8个乡的人口为31.9万人,有瑶、壮、汉等多个民族,其中:
壮族26.3万人,汉族4.5万人,瑶族为1.1万人;壮族人口大多居住在保护区的外围周边地区;保护区内没有村组分布,也无乡村居民居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