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今治疗中风病“十八反”反药同方配伍研究

古今治疗中风病“十八反”反药同方配伍研究

2021-03-07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中药研究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十八反”药物治中风病古今方剂配伍和治疗特点。方法: 收集规范古代及近现代中风病方剂中含“十八反”反药组对的处方,运用关联规则对方剂进行高频药物 挖掘,对方剂剂型、年代进行对应分析。结果:经整理获得古今中风病“十八反”反药同方方剂共173首, 其中古代方剂111首,近现代方剂62首。相反药对以半夏一附子使用最多,共76首。古今含“十八反”药 物治疗中风方剂高频药物存在显著差异( O.05)。结论:古今治疗中风均重视治痰,但古方用药以天南 星、川芎、全蝎、天麻、白附子、白僵蚕为主,偏于熄风通络化痰,病机方面重视痰瘀邪实;近现代方用药 以甘草、茯苓、白术、陈皮为主,偏于益气健脾化痰,病机方面重视正气亏虚。 关键词:中风十八反反药同方 配伍 doi:10.3969 ̄.issn.1674—3849.2013.01.020 中风是以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甚至 反”药物的古今治疗中风病方剂配伍特点进行分析 突然昏扑,不省人事为主症的一类疾病,是目前临 探讨。 床常见多发疾病。中医中风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 本次研究的反药同方所治中风,区别于《伤寒 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等,是 论》的外感中风及与中风病临床表现相似的厥证、 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 喁僻等病症。外感中风是以风邪袭表引发恶风、发 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 热、汗出、脉缓等临床表现的外感病。厥证虽然也以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提示“十八反”在一定的病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等为主要表现,但其 证条件方剂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治疗效应,其中内科 病机和病程与中风完全不同,患者清醒后亦无口眼 病证主要运用在病机复杂的某些痼疾、急症、险症 喁斜、半身不遂、失语等后遗症。喁僻一证则仅见口 等【”,包含中风瘫痪一类病症,本研究拟对含“十八 眼歪斜,而无突然昏倒、半身不遂等证,相当于现代 收稿日期:2012—07—13 医学的面瘫等疾病。 修回日期:2012—08—15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505300—01):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基于“十八 反”的中药配伍禁忌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负责人:范欣生。 ★★ 通讯作者:范欣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方剂配伍规律及禁忌研究。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ea]105 2013第十五卷第一期*Vo1.15 No.1 一、资料 三、结果 1. 本次研究古方方剂来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21, 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方药数 从《中医方剂大词典}96529首方剂中检索出含 “十八反”反药组对、并治疗中风病的反药同方方剂 111首,包含乌头组反药同方102首,藜芦组反药同 方9首。通过检索近现代文献报道,共获得治疗中 据库”检索获得。近现代方剂通过数据库中国知网 (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平台检索获得,时间范 围以1911~1979年、1980—1993年、1994—2012年3 个阶段发表的治疗中风文献报道为准。 2. 风病的“十八反”反药同方近、现代方剂62首,其中 乌头组反药同方54首,甘草组反药同方8首。古今 治疗中风病反药同方方剂共计173首。 1.古今中风病反药同方高频药物对比 (1)古代方剂。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收载古代方剂为主,组方 中包含“十八反”反药组对的方剂,方剂主治病症内 全部方剂173首中,古方111首,近现代62首, 对古今方高频药物进行卡方检验,结果x =44.507 (P<0.05),说明含十八反药物用于治疗中风的方剂 容,包含病名中风,并且包含与《中医内科学》中风 病主要临床表现:“猝然昏扑、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语言謇涩”[,]等相同或相似的描述。 (2)近现代方剂。 在配伍药物方面存在古今差异。见表1。 中风病古方反药同方高频药物以熄风化痰通 络的天南星、川芎、全蝎、天麻、白附子、白僵蚕为 主,近、现代方反药同方高频药物以益气健脾、行 气化痰的甘草、茯苓、白术、陈皮为主。治疗中风 病含“十八反”处方,古今均以治痰为共同点,但 古方用药偏于辛香燥烈,侧重于熄风通络化痰, 病机方面较为重视痰瘀邪实;近现代方用药甘淡 补益温和,侧重于益气健脾化痰,病机方面较为 重视正气亏虚。 2.古今中风病反药同方高频药对关联分析 以1911~1979年、1980~1993年、1994~2012年 3个时间段的中风病治疗文献报道为主,其中具备 明确中医病名“中风”、“脑卒中”等,或西医病名“缺 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出血”等, 并具备明确的病名诊断和临床表现描述,包含完整 疗程、明确的处方及处方加减运用等,处方中包含 “十八反”反药组对。 二、方法 在不计相反药物的情况下,将古今中风病反药 同方支持度前10的药对进行对比,结果见表2。 表1 中风病古今反药同方高频药物(%) 1.麴握 堡 本文全部数据采用PASW18进行数据统计和 处理。 2. 塑 关联规则(Association rules)是数据挖掘领域常 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大量数据记录中发现特定的 属性组合,反映大量数据中项目集之间的关联或相 关联系。本课题前期将此方法用于分析中医方剂中 特征性药物、药对及药物组合[4 '】等信息。 3.对应分析 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又称相应分 析,以两变量的交叉列联表为研究对象,利用“降 维”的方法,通过图形的方式直观揭示变量不同类 别之间的联系。本课题前期将此方法用于方剂的 处方药物性、味[6]和方剂剂型、年代[7’ 】等对应关系 研究。 106[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 ̄nd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中药研究 中风病古方反药同方以半夏、附子、川乌3种 相反药物运用最多,与之配伍关系较为密切的药物 分别为:天南星、白附子、全蝎、天麻、防风、白僵蚕、 川芎、人参等,以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要功效, 兼有补益,提示古代“十八反”反药同方所治疗中风 的证型,以风痰瘀阻为主,兼有正气虚损。 0 O剂型 0年代 近现代方剂反药同方以半夏、附子为主,与其 配伍密切的药物分别为:甘草、茯苓、白术、桂枝、陈 皮等,以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为主要功效,兼温经通 络,提示乌头组近现代方所治中风病证型以正气亏 虚、风痰阻络为主。 —-2 2 —1 0 1 3.古今中风病反药同方剂型年代对应 古代方剂运用最多剂型为丸剂34首,其次为 图1 中风病古今反药同方剂型年代对应 表3 中风病古今反药同方反药组对 汤剂29首,散剂22首等;近现代方剂以汤剂为主, 57首,其他剂型极少。古今方剂用法均以内服为主。 将不同剂型与时代对应,结果见图l。 古方剂型较近现代方丰富,丸、散、汤、膏、酒等 剂型均有运用,唐代剂型无明显集中趋势,清代的 丸剂、膏剂运用居多,明代的散剂、酒剂运用居多, 近现代方则以汤剂为主。 四、讨论 夏、白及一川乌、白及一草乌。含多种反药组合9种: 半夏、JII乌、草乌;半夏、乌头、附子;半夏、川乌、附 子;半夏、草乌、川乌、附子;白蔹、白及、川乌;白蔹、 白及、川乌、草乌;贝母、白及、草乌;贝母、川乌、草 乌、附子;半夏、贝母、白及、白蔹、草乌、川乌。藜芦 1.古今中风病反药同方“十八反”药物运用特点 治疗中风病古今反药同方173首中,“十八反” 组反药同方9首,含相反药对2对:人参一藜芦、细 各组反药的运用不同。从本次研究掌握资料来看, 古方中未见甘草组反药,近现代方未见藜芦组反 辛一藜芦;含多种反药组合2种:人参、细辛、藜芦; 苦参、细辛、藜芦。 近现代方中,乌头组反药同方54首,含相反药 对4对:半夏一附子、半夏一川乌、附子一贝母、附子一 瓜蒌;含多种反药组合7种:半夏、川乌、草乌;半 药。各组反药在中风病治疗中运用情况见表3。 古方中乌头组反药同方102首,含相反药对6 对:乌头一半夏、川乌一半夏、草乌一半夏、附子一半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en and Materia Medica]107 2013第十五卷第一期 Vo1.15 No.1 夏、川乌、附子;半夏、贝母、附子;半夏、瓜蒌、川 乌;半夏、瓜蒌、草乌;半夏、瓜蒌、附子;半夏、白 及、附子。甘草组反药同方8首,含相反药对2 对:海藻一甘草、大戟一甘草。甘草组未见多种反药 组合。 半夏、皂角、石膏、牡丹皮、朱砂、干姜等,气味芳香 辛烈,功效以开窍通闭、行气活血、清镇安神为主, 剂型均为散剂,用法均为“吹鼻”、“搐鼻”等外用,且 多有“吹鼻取嚏”等描述,提示中风病藜芦组古方以 醒神开窍、行气通闭为主要,所治中风病为猝然昏 扑、神昏窍闭的急性期,属于古代治疗中风急症抢 救类的方剂。 中风病近现代反药同方包含甘草组8首,主要 在古今含“十八反”药物治疗中风病方剂中,使 用最多的相反药对为半夏一附子,共76首处方,占 43.93%;其次为半夏一川乌,共34首处方,占 19.65%。使用最多的多种反药组合为半夏、川乌、草 乌,共17首处方,占9.82%。其次,在藜芦组和甘草 组药物处方中,以藜芦一细辛和甘草一海藻2种药对 使用最多。古今方剂均以“十八反”乌头组的相反药 物运用为主,提示“十八反”反药组对在中风病的治 疗中,古今均以温阳化痰为主,只是药物方面,古方 中川乌支持度50.98%、附子支持度49.02,乌头运 为海藻一甘草和大戟一甘草药对处方。组方高频药 物分别为:半夏、生地、地龙、白术、茯苓、五味子, 功效以益气化痰、熄风通络、滋阴清热为主,提示 甘草组近现代方所治中风证型以气阴亏虚、痰瘀阻 络为主。 参考文献 1范欣生,尚尔鑫,陶静,等.“十八反”同方配伍探讨.中医杂志, 2011,52(12):991-993. 用略多附子,两药并重;近现代方中川乌支持度 24.07%、附子支持度77.78%,以附子运用为主。 2.古今中风病反药同方治疗特点 2彭怀仁,项平主编.中医方剂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徐蓉娟.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中风病古方反药同方乌头组高频药物为:天南 星、全蝎、白附子、川芎、天麻等,功效以熄风化痰、 活血通络为主,提示乌头组反药古方所治中风病的 证型以风痰瘀阻为主。中风病近现代反药同方乌头 组高频药物为:甘草、白术、茯苓、陈皮、石菖蒲等, 功效以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为主,提示乌头组近现 代方所治中风证型以正虚痰阻为主。 中风病古方反药同方包含藜芦组9首,主要为 4张欢,范欣生,王崇骏,等.古今哮喘方用药规律对比的关联规则研 究.中国中医药信息,2009,16(3):94~96. 5尚尔鑫,范欣生,段金廒,等.基于关联规则的中药配伍禁忌配伍特 点的数据挖掘研究.第3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352-355. 6陶静,范欣生,杨环,等.古今肺痿方的配伍规律研究.中国中医药 信息杂志,2011,18(5):20~22. 7陶静,范欣生,杨环,等.基于对应分析的含十八反同方配伍方剂的 年代及临床应用特点.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3~15. 8范欣生,尚尔鑫,王崇峻,等.方剂研究中数据挖掘方法的适用性探 细辛一藜芦药对处方。组方高频药物分别为:川芎、 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379~382.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18 Incompatible Pairs of Drugs”for Stroke Treatment Yang Huanl_27 Fan Xinshen ,27 Bian Yali3,Li Yun3,Jiang Chenxuel_2 (1.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China; 2.Jiangsu Key Laboratoryfor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of TCM Formulae,Nanjing 210046,China; 3.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was aim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formulas containing” 1 8 Incompatible Pairs of Drugs”for stroke treatmen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ssociation rules and correspon— dence analysis.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prescriptions,which are listed in the”18 Incompatible Pairs of Drugs,” or stfroke treatment were collected and collated.Then,crucial drugs of these formulas were explored by using data mining methods as association rules.And correspondence of age and preparation of these prescriptions was 108[World Sc&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 ofTraditoinal Chinese Medicie annd Materia Medica] 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中药研究 also inVestigated.The resuh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in all 173 formulas which contain”18 Incompatible Pairs of Drugs”for stroke treatment,including 1 1 1 ancient formulas and 62 modern formulasAh。gether 76 formu1as con- .tain the pair”Rhizoma Pinelliae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ranking the first among all the“18 In— compatible Pairs of Drugs.”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central drugs in stroke treatment are signiifcantlv di岱 rent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formulas (P<0.05).Both ancient and modern formulas Daid great attention to phlegm syndrome.Main drugs of ancient formulas are Rhizoma A risaematis,,Rhizoma Ligustici Chn乜n Dng.Scor. pio,Rhizoma Gastrodiae,Rhizoma Typhonii,Bombyx Batryticatusand etc.Their efleets剐’e focused 0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phlegm.They are aimed at syndromes of intermingle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The central drugs of modern formulas are Radix G izaePoria,Rhizoma A tractylodi ̄ ncr0cephalae只 . 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and etc.Their effects are concentrated on benefiting qiinvig0rating sp1een and remov— ,。,ing phlegm.The focus is on the treatment of deficiency syndrome,. Keywords:Stroke,”18 Incompatible Pairs of Drugs”incompatible—pair drugs in one prescriptionsvnergy ,(责任编辑:李沙沙张志华,责任译审:王晶) [ 。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 帆d^ Ⅱ朋_ed 口] 1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