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热爱劳动,从我做起——2019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解析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2019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解析

2021-11-19 来源:爱问旅游网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2019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解析

作者:方山,邓慧芳

来源:《作文通讯·高中》 2019年第9期

湖北省枝江中学 方山

湖北省葛洲坝中学 邓慧芳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 ”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 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 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题目解析

2019 年高考全国卷I 作文题依然沿袭2018年全国卷I 以宏大主题为材料的类型,设置具体情境和指令任务,属于任务指令性题目。题目紧扣热点,贴近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

材料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的箴言警句以及**总书记对劳动的阐释:“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也是幸福的源泉。”第二部分关注现实,列举了同学中对于劳动的误解以及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两部分通过对比,引导考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弘扬劳动精神,以期在全国青少年乃至全社会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良好风气,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

了解材料之后还要分析指令任务,考生必须以演讲稿的形式书写对劳动的深入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考生可以从身心、道德、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展开探究性思考,要结合个人实际与社会进步展开, 希望和建议要注意切入点的选择,不宜过大过空。

在具体写作中,考生的主要写作误区有:1.游离主题,另起炉灶。有些考生偏离了“劳动”,去谈“奋斗”“工匠精神”“目标”等。

2.文体不清,情感缺乏。题目要求写演讲稿,但不少考生没有注意到这点,或者缺少演讲稿的基本格式,比如称呼、开头用语等,另外就是演讲稿缺少对象意识,缺少感情共鸣。

3.蜻蜓点水,说理空洞。不少考生只是在谈“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没有针对目前社会上漠视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提出建议,缺少深层次思考。还有不少考生说理空洞,缺少素材佐证分析,文章显得干瘪乏味。

总之,考生只有审准题、立意恰当才能写好作文。有内容、有思想、有个性的作文哪怕有点儿小瑕疵,阅卷老师也是可以包容的;相反,空洞无物、宿构、生搬硬套、乱贴标签的作文,即使辞藻华丽,也难逃阅卷老师的火眼金睛,更难以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考场佳作

用劳动书写新时代

一考生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不忘根本, 劳动圆梦”。

劳动既是我们修身立命的根本, 又是我们自我发展的途径。用勤劳去创造价值,用打拼去实现梦想,劳动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更是我们每个青年人内心深处的信仰。当今,有人认为劳动太累,不愿意劳动,有人认为劳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还有人以劳动为耻。但我认为,劳动永不会被淘汰,我们应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积极投身于劳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推动着生产工具的变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古代小农经济中,铁犁牛耕、曲辕犁、水车等工具都是智慧劳动的产物,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今,我们生活中亦有诸多劳动先行者: 南仁东戴着安全帽亲自勘测选点, 打造世界上目前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秦玥飞扎根基层,黑土麦田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不畏艰险铸就世界奇迹……他们通过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中国梦助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同学们,还记得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吗?面对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失败,青年学子站了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开始。而今,身为新青年,我们应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积极投身于劳动。同时,我们要正确理解劳动的含义,正确理解新时代劳动的价值, 将时代精神注入我们的劳动中, 这样才会使劳动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不要急着走向诗和远方,先在家里帮助家人进行家务劳动;不要总想着去改变世界,先把自己的一方天地扫好; 先在心里踏踏实实埋下劳动的种子,然后,再去解一道数学题、去写一篇作文,然后走进大学,走向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响彻中国大地。劳动精神更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原色。让我们从我做起,热爱劳动,让劳动蔚然成风,以劳动精神书写新时代华章,铸就璀璨中国梦!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本文优点非常突出:标题靓,立意准,层次分明,用词恰当。标题表明观点,奠定了全文的论证之基,使说理显得亲切可感。行文中,文章先论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后论述对青少年

的建议,层次清晰,中心突出。论证方式灵活,特别是引用论证的运用,使文章充满理性而又

不失文采。文章语言不拖泥带水,通篇几乎没有语焉不详的句子,反映了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

(方山)

承劳动之重任,扬时代之新声

一考生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站在这里,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承劳动之重任,扬时代之新声”。

李大钊曾经说过:“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作为新时代的学子,亦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我们必须始终谨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用劳动谱写新时代中国梦的华章。

然而,当今社会,不理解劳动、不尊重劳动、不愿意劳动的青年比比皆是。我不禁困惑,热爱劳动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如今还有多少人懂得其中真正的含义,深知劳动的意义?同学们,我们绝不能忽视劳动为我们带来的幸福,为社会发展吾辈当勤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在路上,“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 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 只有我们青年高举希望之火炬、信念之明灯、劳动之旗帜,中国梦才能实现。

同学们,请将劳动视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被贬阳山,呕心沥血,勤政爱民,阳山为之一变;韩愈治潮州,驱逐鳄害,兴办教育,潮州欣欣向荣,边远闭塞、蛮荒瘴疠之地留下了“一片江山尽姓韩”的奇观。达·芬奇曾说:“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投机取巧,没有侥幸心理,有的只是用劳动充实人生、改变自身、改善环境。

同学们,请张开你的双臂,拥抱劳动的幸福之花! 唐代陆龟蒙,家住甫里,有田数百亩,屋二三十间。他家的田因地势较低, 一遇大雨就被淹,因此收成不好。陆龟蒙便经常带着农具,到田里筑堤、排水、除草,忙个不停。有人曾讥笑他过于劳苦,他却说:“尧舜治理天下晒黑了脊梁,大禹治水磨出了厚茧,他们都是圣人,尚且如此辛苦,我一个平民百姓,怎敢不勤劳呢? ”后来,陆龟蒙成了一代农学家, 并撰写了一本独一无二的古农具著作《耒耜经》。勤劳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只有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才能成就自我,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余光中曾说:“你踩过的地方绽几朵红莲,你立的地方喷一株水仙。”这样的人,他的脚下一定洒满了劳动的汗水。同学们,我们生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生在一个最需要我们的时代。请承劳动之重任,扬时代之新声!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文章标题对仗工整,主题明确,能够引发读者共鸣。文章将劳动视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视角独特,表达了对劳动精神的深入思考,主体部分有机融入韩愈、陆龟蒙等素材,很好地充

实了内容,丰富了内涵。历史典故、名人名言等的运用,显示出考生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思维深度。

(方山)

以劳动之益,增人生之彩

一考生

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劳动最光荣”之类的教诲从小就萦绕于我们耳边。劳动既能够升华自身,又能造福社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 我们更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劳动之益,增人生之彩。

劳动,成自我之美。吃水不忘挖井人, 食可饱则思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居可安则念筑温暖之家的工人。他们用劳动为自己的人生涂了一抹亮色,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也赢得了他人尊重。或曰:“学生之大者,在于学。”但请诸君熟虑之,我们的教育难道是要培育出徒认“茴”字有几种写法,却连苹果都不会削的眼高手低之人吗?此辈自理能力尚不足,更别谈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身价值了。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 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不劳动,如何成就自我,又如何获得幸福生活?

劳动,增社会之益。劳动不论形式,不分内容,无一不是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没有劳动,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从何而来? 没有劳动,国家谈何发展?或云:“科技发达,机器代之。”诚然,随着科技进步,先进的生产流水线上可以不用一位工人,可是机器真能完全代替人的作用吗?至少当今以及未来可见的一段时期都做不到。没有每个勤勤恳恳的劳动者, 我们的社会不会日新月异,我们的世界不会这样异彩纷呈。

然而,劳动光荣的观念似乎在这个时代变了味道。不愿劳动者,有之;不尊重劳动者,亦有之。五一劳动节失去其本身的纪念意义,反成为商家促销营利的大好时机,这种现象应引起思考与反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抵制劳动无用论,积极投身于劳动。

无论何时, 劳动都是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前进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因此,尽管物质资料极度匮乏的时代不复,我们仍应劳动。

劳动不只让物质富裕,更让精神充实、富足。新时代的青年,要以劳动补益身体,丰富精神,完善自我。没有每个热爱劳动并付诸实践的“我”,就没有一个美丽、富强的中国。

大道至简,劳动光荣。同学们,让我们以劳动增人生之彩、增社会之光!

名师点评

文章旗帜鲜明,条理清晰,从个人和社会层面表明劳动之益, 行文流畅, 字里行间尽显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语言准确严谨,富于情感,既能“服”人又能“感”人;结构工整,正反对比,说理深入。

(邓慧芳)

作劳动之诗,得劳动之爱

湖北省葛洲坝中学高三 赵孟瑶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作劳动之诗,得劳动之爱”。

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是充实生活的不二良方, 也是体现个人价值的默认法则。在小农经济盛行的古代,农耕文明可谓治国之根。正因农耕时代的绵长, 才有了中华儿女对劳动更为深刻、更为诚挚的理解。农民们世世代代守护着田园,在无数次的朝代变迁中,不变的唯那芳草碧连天、蔬果满田园带给农民们的踏实感、幸福感。温饱,这小小的心愿让他们成了朴实憨厚、知足常乐的代名词。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失败”的耕作,却迎来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乐趣;白居易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是疲惫的忙碌,却换来了“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的充实心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扫万千尘埃,也得万千心安。那时的劳动,是生活的必需,也充满了美好的诗意。

然而,随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到来,伴随着高科技产品的冲击, 许多人不理解、不尊重劳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轻视所谓的“低效劳动”。这样的想法、做法在吸引大批“感同身受者”的同时,也迎来了一批“驳斥批判者”。

的确,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碾过那些低效而看似无用的瞬间。我们以学业繁忙作为拒绝劳动的挡箭牌, 借以推托一切消耗体力的“低效劳动”。我们会解几何题,却解不出拖地的正确姿势;会背几千个英语单词, 却说不出煮饭的正确步骤……在远离劳动的生活里, 我们其实也疏离了对自然万物的深切感知,疏离了生活的乐趣和况味。“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赠我们一幅诗与远方的画作。凌晨四点,清洁工躬身扫尽一地落叶,赐我们干净的、现实可感的“宣纸”。这二者都是诗意的,都是可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劳动更是一种诗意,是生命的另一番风景。

同学们,当你拿起扫帚,扫去台阶上的片片落叶, 你是否也能感受到一种劳动的诗意之美?

名师点评

劳动不只是现实的, 也是诗意的。新颖的角度、独到的见解、深刻的体会让文章脱颖而出。大量的引用、典型的材料让文章内容充实富有说服力。文章语言流畅,视野开阔,构思缜密,纵横捭阖,很有“大家”气度。

(邓慧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