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
2023-12-27
来源:爱问旅游网
第12卷.第4期 2oo9年8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0f SuZhoU Educat on Inst1 tute Vo1.12。No.4 Aug.2009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 陈 霞 (南京大学 江苏・南京 210093) 【摘要】教育的国际化,英语的国际化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在发展中仍 存在费时低效、衔接性差、对口实用性低等问题。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则是在基础英语教育之后的必然发展趋势 我国对 ESP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理论性不强,教学水平不高。我们还要在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继续 进行科学研究,使ESP课程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能够发挥它的优势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专门用途英语基础英语教学趋势 【中图分类号1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34(2009)04-0085—03 一、前言 教学的实际投入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反差。目前。学校和教师 当今世界,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商贸、科技交流等各个领 在外语教学上的投入较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上所花的时间也 域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如 较多,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的语言产出技能.特别 何提高外语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推进国际交流中的核 是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比较弱.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tL,问题之一。教育的国际化,英语的全球性传播不仅给英语本 发展的实际需要。近几年各行各业对既精通专业业务又有较 身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带来了巨 强的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目前的 大的变化。这对我们的英语教学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这与社会的实际需 二、我国英语教学现状 求严重脱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打击。 (一)发展 章振邦教授为此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普通英语 1978年以后,英语教育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教材、 教学太长,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学的 教法、教学设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改进:无论是大学 都是普通英语,所谓‘四级’、‘六级’测试,都是在测试普通 的专业英语、公共英语,还是中学英语,其质量都得到了显著 英语的水平。高校英语教学迟迟不与专业挂钩.怎能要求学 的提高。针对公共英语,我国在1987年底开设了四级考试。 生毕业后走上需要专业英语的工作岗位能够胜任愉快”(章 1989年又实行了六级考试。四、六级考试的规模日益扩大。(宋 振邦,2003)学生学习外语较之过去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和 莉,2004)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 实用性,专业英语教学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 外语考试,并且被广为认同。专业英语也设立了四级、八级考 其次.与中学英语教学缺乏很好的衔接。2004年初教育部 试,而像商务英语、英语翻译的等级考试也陆续出现。到了九 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全 十年代,许多地区的小学也开始增设英语课。随着出国留学的 国重点高校开始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然而。2003年教育部颁 人数迅速增加,相应的,托福考试、GRE考试和雅思考试也在 发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8级与 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参加的人数逐年增多.民间的英语培训机 《课程要求》提出的一般要求几乎相等,在听说方面甚至超过 构也在蓬勃发展。 后者的一般要求。《课程要求》的听说读写语言能力要求也只 (二)问题 是在高中英语八级和九级的标准之间。(王颖,周平,zoo6)这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经历了一 预示着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由高校转向中学,那么.大学英语 个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的重点又是什么呢?几年后,全国多数考入大学的高中毕 不断完善,教学条件和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然而,我们发现 业生基本上达到了《课程标准》,也几乎达到了《课程要求》的 大学英语教育依然存在很多让人担忧的问题。 水平.那么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怎么办?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 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大学英语课程与中学有重复之 米【收稿日期]2009—05—1 0 【作者简介】陈霞(1980一),女,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学生,新疆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大学外语教学。 85 2009年8月第12卷.第4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要上好ESP课程.需要培养一支特别的英语教师队伍. 处。《课程标准》还采用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相同的课程安排 和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把所有英?语课程分成了必修课程和 他们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因 选修课程。选修课有应用文写作、报刊阅读、英语演讲、影视欣 此对英语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是必要的。岗前培训首先要让教 赏等课?程。它几乎把现在大学英语的所有课程都全部移植了 师们在?思想和心理上对这个变化做好准备。要让英语教师明 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础英语”在绝大多数学校还会存 过去。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没置必要性何在?其发展方向又 白.是什么呢? 三、ESP教学 在.但是一部分教师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其次,要鼓励年 轻的英语教师攻读其他专业的高一级学位,为转型做好准备。 3.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其教学 (一)概念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ifc Purposes,简称ESP), 方法的本质应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上应注重讲授专业交际的 顾名思义,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 一般规则和通用技巧.而不是以讲授某一专业的具体词语用 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没的英语课程.如电子商 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 英语、旅?游英语等。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R27作环境 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蔡基刚.2004) 专业英语有自己的词汇特点.有自己的句法结构.自己的 篇章框架.有自己特有的概念和理论。(蔡基刚,2004)即使一 个英语基础再好的学生也得花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足 够的? 等业词汇、熟悉科技英语的结构等才能读懂英语专业文 献.适应自己的工作 Strevens(1986)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四个区别特 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 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 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Strevens,1986) (二)我国目前的ESP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对ESP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对ESP的研究还较 为薄弱,理论性不强,教学水平不高,效果仍然不尽人意。 我国大学的ESP教学起步很早但发展较慢。由于历史原 因和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我国的ESP教学出现了由英语教 师进行教学和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的两种模式。讲授ESP 的多数英语教师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 英语的方法进行ESP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讲授 ESP的多数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仅把ESP 作为专业知识课进行教学,以翻译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只是 在形式上把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并未深人到ESP的语言特 点和交际技巧.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段平,2006)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院校只在第三或第四学年开设专业 英语课 有的任课教师甚至错误地把“专业英语课”上成了“专 业英语阅读课”,从不对学生进行ESP的听、说、写等基本训 练;还有不少老师上成了翻译课,结果学生在修完整个课程之 后只记住了零星的专业英语术语.等到就业时也忘得差不多 了。总而言之,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ESP教学效果一般。 (三 ESP课程建设 1.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四个标准 (HutchinSOn&Waters,2002):真实性,即语言的准确性,并与 学生的职业密切相关:合适性.即语言材料的难易程度要适 中:广泛性,即教学材料既包括所需要的词汇、语法、修辞等语 言功能项目.还应包括各种社会文化知识:兼容性.即通过对 所选语言材料的学习.就能逐步实现大纲所指定的目标 86 法为主 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的学生学习英语 的目的差异很大.因此只宜让各地各校根据具体教学条件,从 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时手段应该多元化.而不能再像 以前一样以笔试为唯一的考核标准。既可以利用试卷考察学 生的语言基本功,又可以利用问卷、调查表、讨论、面试、跟踪 调查等手段来检查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5.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有机结合。我们提出专门英 语教学并不是要否定基础英语教学 基础英语教学是帮助英 语学习者掌握各种语言技能.为以后的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 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准备阶段。专门英语教学是在学生具有了 很好的英语基础上的教学.是基础英语的应用阶段.要先有基 础再有专业。因此,应结合中国国情。特别是结合学校自身的 特点来合理开发ESP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对于基础还不扎实 的学生.主要还是学习基础英语.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应 当尽快让他们进入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学习.否则只能降低学 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四、结语 在国内.大学英语教育逐步实行从基础英语向专门用途英 语的转移不仅能够避免各种教与学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培养出 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增加其就业机会。总的来说,广大 英语教师还要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ESP评估以及教师队伍 建设等方面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使ESP课程在高校外语教学 中能够发挥它的优势.以保证ESP课程的最大时效性.满足社 会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巨大需求。 参考文献: [1]Strevem,P.Janet G.Graham,Robe ̄S。Beardsley.En sh for Spedfic Purposes:Content,Language,and Communication in a Phamacy Coupe Mode1.TESOL Q ̄a,'terly,Vo1.20,No.2 un. 1986),PP.227—245 2]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ifc Purpc s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 don Press,2002. i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 界,2 04,(2). 【4]段平,顾维萍.我国大学ESP教学的发展方向探讨LJ]. 外语牛,2006,(4). 【5]宋莉.中国英语教学国际化初探. ].教育探索,2004, 第12卷.第4期 2009年8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dourna1 of Suzhou Educat1 oil Insti tute Vo1.12,No.4 Aug.2009 (上接第67页) (二)建章立制.深化改革 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学科管理体制。制定学科立项管理办 法、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学科建设检查与评估办法、使用 办法及学科带头人遴选办法等制度。除此之外,还要理顺关 系,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学科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谁主 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实施学科建设的目标管理。对于学校 规划中确定的各层次学科.要按照“院系党政主要领导负总 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的原则.以责任状或合同书的形式 与有关院系签定合同,明确相关领导责任,定期检查,确保学 科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 。 (三)完善规划.抓好重点 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散思维,制定学校学科发 展总体规划和目标,促进学科建设工作科学化。切合实际,聚 敛思路,拟定学科建设的标准和条件。区分层次,督促各学科 立足自身,认真制定各自的建设规划和目标。体现地方特色, 明确重点,确定几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优化学科结构。邀 请学科发展较好的兄弟院校相关领导和有关专家对学科规划 进行论证和指导。多方面给予指导,提出建议,充分利用他们 的经验为自身建设把关。 群策群力,集中建设几个重点学科。高校要调整投资方 向,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学科的人财物的支持,形成“政策引 人,感情动人,事业留人”的机制,积极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 较大知名度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引进一批重点学科建设和 研究生教育急需的博士、博士后.以整体提高学校的师资实 力,使教师队伍建设朝着“结构合理、比例协调”的方向发 展。 (四)育学科群,催生创新 适应科技发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 走向交叉综合,向多学科方向发展。若干分支学科组成了具有 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学科基础息息相关,内在联系紧密,内 容互补递进。就构成了学科群。它是创新机制的产物,同时有 利于科学研究机制的创新。在巩固好现有特色学科的基础上, 把人才培养优势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重视基础,加强 应用,大力开发,争取学校科研工作“上大项目,出大成果,获 大奖励”。鼓励跨学科联合办学和协作科研,为新兴学科、交叉 学科的萌生创造良好条件。 (五)积极自评.奖优罚劣 开展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自我评估。努力做到评估与 提高培养质量相结合.评估与硕士学位点专业方向调整相结 合,评估与学位点升级相结合,评估与导师队伍建设相结合。 评估与科研上水平相结合_8]。对经评估获优秀的学科点.在经 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评估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 合格的取消建设 通过自我评估,发现学科成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 结构和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后备学科带头人是否充足,科研 课题、成果及研究生培养中的诸多问题,对比分析,找出原因, 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自评,引人竞争机 制,废除导师终身制,动态遴选,把责任心强、科研成果突出、 有事业心的青年教师选人导师队伍。对不思进取或研究生教 育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者,取消任职资格。 参考文献: [1]罗云.论研究生教育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煤炭高等教育,2002(2):34—35. [2]谢仁业,贺芳玲,房欲飞.引领中国和平发展建设研究 生教育强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1—6. [3]丁雪华,孙关霞,郭文瑞,李靖.对新时期研究生教育和 学科建设的几点认识.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9(2):187—189. [4]吴慰慈.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24(2):4-7. [5]邓军.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D].中国地质教育,2007 (2):1—3. [6]程永波.论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黑龙江 高教研究。2004(3):35—37. [7]Z华,叶燎原,谢刚,高绿绮.国内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 研究生教育发展动态.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1):1—5. [8]哈明虎,胡连利.搞好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服务地方经济 和社会发展需要.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 (2):66—69. [9]洪三国,陈运平.加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建设和研 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1(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