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一节 花类园艺植物器官管理 第二节 果实和种子产品器官的管理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控制花期的各种方法,掌握果实负载量的调节方法以及提高果实品质的途径。
第一节 花类园艺植物器官管理
在以花器官为产品的园艺植物中,无疑花卉是最主要的种类。而作为产品器官管理,则花卉花期调控是其最核心的环节。所谓花卉花期调控技术是指在花卉生产中,用人工方法控制花卉的开花时间和开花量的技术。“催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就是我国古人对花卉花期调控技术的精辟概括,也是当今现代化规模生产花卉中极为重要的关键技术。
除花卉外,蔬菜中花椰菜、青花菜、金针菜、朝鲜蓟等可食器官亦为花,故称花菜类。本节将对花卉花期调控技术做重点介绍。 一、花量的调节技术
植物开花数的多少取决于花芽分化的数量与质量,花芽分化的越好,成花的数量也越多,因此,与花芽分化有关的各种内外因素,如园艺作物种类、品种、植物体营养状况及管理水平等均影响成花的数量及花发育的质量,生产上调节花数时,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1.加强肥水管理
以观花或采果为目的的园艺作物,在生长前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生长;在生长到一定时期,树体已形成一定树冠体积以后,应适时适量地限制肥水,促进植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比如,调整氮、磷、钾肥的比例,减少化肥尤其是速效氮肥的用量,以防止生长过旺或枝梢徒长,促进植株营养的积累;同时要适当减少灌溉,尤其是在花芽分化临界期,适当干旱有利于提高植物体细胞液浓度,从而有利于提高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增加花数。
2.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调节果树及园林花木开花数量的重要外科手术。通过拉枝、长放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枝梢旺长,促进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以增加花数。枝干的环剥、环割也是促进成花、克服许多木本树木因旺长而不成花的有效修剪措施。果树花前复剪是对过多花量进行调节的一种方式,灵活应用春季花前复剪,以减少当年开花数量、克服大小年开花(结果)。 3.人工疏花
在一些花卉植物上市之前,常需要疏除过密花、畸形花及所处位置不当的花;西瓜、甜瓜在确定选留的花果以后,也应及时疏除多余的花朵,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果树人工疏花从花前复剪到盛花期都可进行,适当疏除过多的花,使养分集中供给余下的花朵,对于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当年花芽的形成均有重要作用。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在调节花量上具有重要作用,据报道,用多元复合增花剂“茉莉王”250倍液处理茉莉花的的新梢可增花35.9%,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的开花调节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人们对果品食用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般不提倡在果树上大量应用。 二、花质量调控 (一)鲜花品质的调控
作为园林绿化或生产盆花及鲜切花等为目的的花卉作物,花的质量决定了其观赏价值或经济价值。花作为商品应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新颖独特的风姿,以提高市场竞争力。鲜花的品质通常包括观赏寿命、花姿、花朵大小、花序上小花发育状况、鲜重、鲜度、颜色、茎和花梗、叶色和质地等。鲜花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花前的管理水平,但采后处理不当,也会失去其原有品质而丧失商品价值。 1.加强肥水管理
肥水是花卉正常生长发育和鲜花品质形成的重要保证,合理施肥和灌溉对于优质花卉的生产是极其重要的。在栽培过程中,氮肥过量会降低鲜花的品质和缩短鲜切花的瓶插寿命。因此,在花蕾现色之前停止使用氮肥,适量使用钾肥,可以增强花枝的耐折性及光合同化产物的输送能力。在鲜花栽培期间水分不宜过多,保持土壤的相对干燥往往有利于根系发育,增加鲜花体内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的含量,从而有利于鲜花采后品质的保持。 2.环境因子调控
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到花卉的生长和花的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光和温度。光通过光合作用,使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增加,促进色素形成,使花色鲜艳,观赏寿命延长。温度也较明显地影响鲜花的品质和寿命。如现高温高湿条件下栽培的菊花和香石竹,观赏寿命缩短。高温条件下呼吸消耗增加,降低了植株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影响到鲜切花采后的寿命。 3.病虫害防治
病虫为害直接影响到花卉的生长,降低鲜花品质。鲜花的病虫害很多,不及时有效地防治,会使花卉的根、茎、叶和花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失去观赏价值,甚至造成植株的死亡。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在提高鲜花品质方面,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控制花卉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增加鲜花枝长度和硬度。如使用三十烷醇处理可增加菊花鲜重,并使优质花的比率增加1倍以上。 关于鲜切花采前进行生长调节剂处理缓和其采后衰老变质的例子也不少。如,在菊花现蕾后3-8周内喷2.5%的B9,可延长鲜花寿命5天。 (二)花色的调控
花色是观赏植物的一个重要品质特性,因此,花色改良一直是育种及生产者追逐的重要目标,同时生产措施的改进对花色也有重要影响。 花色调控的措施主要有:
①选择适宜的种类及品种 花卉作物的花色是品种固有的特性,品种不同,花色也不同。因此,生产上应依据对色泽的要求,选择种类或品种。
②加强树体营养,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植物体内糖的积累会促进花色素苷的生成,凡糖积累多的则着色好,花质优。
③改善花卉生长的生态条件 光照、温度、湿度均对花色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温度,低温可促进花色素苷的出现,高温则红色出现少。
④加强肥水管理 肥料种类对花色有一定的影响,增施钾肥和适当干旱会促进花色素苷的形成。
三、花卉花期调控技术 (1)控光控花法
不同花卉植物、同一植物没生长发育期对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的需求各不相同,但尤以光周期影响最为显著。据此可采用以下控光控花法。
①短日照处理法:此法用于长日照花卉延迟开花或短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即光照时数满足花卉生长时,用黑布或黑色塑料膜遮光,使其在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过程中人为地满足所需短日照条件,从而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采用短日照处理的植株要求生长健壮,处理前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如一品红、菊花从下午5时至次日上午8时暗处理,一品红连续处理40d,菊花经50~70d即可开花。
②长日照处理法:在冬季短日照条件下,采用人工辅助补光措施,促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或延迟短日照花卉开花的技术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半夜辅助加光1~2h,以中断暗期,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一般灯炮安置地距待处理花卉顶梢上方1m处,100W灯泡有效光照面积为4m2左右。利用菊花对日长反应的敏感性,采用增加光照或遮光处理,可以使菊花1年之中任何时候均能开花,以满足人们周年对菊花切花的需求。
③遮光延长开花时间法:在花卉植物开花期间,用遮阳网适当遮光,或者将植株移至光照较弱处,均可延长开花时间。如比利时杜鹃、牡丹、月季花、康乃馨等花期适当遮光,可将每朵花观赏寿命延长1~3d。
④昼夜颠倒法:昙花等花卉植物夜间开花,从绽开到凋谢最多3~4h,给人们观赏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可采用昼夜颠倒法处理,让人们在大白天能欣赏到昙花开放的艳丽丰姿。处理方法为:将花蕾已长至6-9cm的植株,白天置于暗室中不见光,晚上7时至第2天上午6时用100W强光照射。如此经4-5d连续颠倒昼夜处理后,即可改变昙花夜间开放的习性,使之白天开花,并可延长开花时间。 (2)控温控花法
在日照条件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就成为影响开花早晚的主要控制因素。人为创造满足不同花卉植物花芽分化、花芽成熟和花蕾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即可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①加温调节法:冬春寒冷季节,增加温度可阻止一些热带花卉植物进入休眠,防止其受冻害,并提早开花。如牡丹、杜鹃、瓜叶菊、绣球花等经加温处理后,能提早花期。名扬天下的河南洛阳牡丹盛开于5月份,而广东地区采用加温调控技术,可提前三四个月,在每年春节的元宵花市上,让人们欣赏到牡丹的艳丽娇姿。除利用温室保护设施,进行地热加温、电热加温、管道加温、热水循环加温等常规加温技术外,利用南北方地区性自然温差,将在北方寒冷冬季已通过自然低温处理后的花卉运至南方,利用其自然高温,打破休眠,提前开花,也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 ②降温调节法
▲冷藏处理 球根花卉除少数几个品种外,绝大多数品种均需在花芽发育阶段低温处理,才能提前开出高质量的鲜花。冷藏处理首先应根据各类球根花卉特点与处理目的,选择最适低温;其次注意逐渐降温或升温,以免温度条件急剧变化,引起种球内部生理紊乱,而影响其
开花质量与开花期。冷藏低温处理时,一般要经过4-7d逐步降温(1d降低3-4℃),直至所需低温。同样,完成低温处理后,也需经过3-5d逐步升温,以保证低温处理种球质量。 ▲低温春化,提早花期 一些2年生花卉属耐寒与半耐寒花卉,须低温春化后,在高温日下开花。因此,应根据不同花卉春化所需低温范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已达到成熟阶段的植株入冷库进行低温处理。冷库中要安装照明补光设备,每日给花卉植株数小时光照,尽量降低长期黑暗给花卉带来的不利影响。初出冷库时,应将花卉植株放在避风、避光、凉爽处,喷些水,使处理后植株有一过渡期,然后再逐渐增加光照,精心管理,直至开花。 ▲低温处理,延迟花期 利用低温使花卉植株产生休眠的特性,一般2-4℃低温条件下,大多数球根花卉的种球可以较为长期贮藏,以推迟花期。当需要开花时,进行促成栽培,即可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3)气体调节法
在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人为增加不同成分气体,可改变或影响植株体内生理生化反应及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打破休眠、提早开花的目的。如采用烟熏法可打破郁金香、小苍兰、洋水仙等球茎类花卉的休眠;用大蒜挥发出的气体处理唐菖蒲球茎4h,可以缩短唐菖蒲的休眠期,比未处理球茎提前开花,花的质量也好。 (4)栽培管理控花法
①播期调节控花法:根据不同花卉在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下,从播种到开花所需天数,按期播种,即可在预定时间开花。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多以种子繁殖为主,直接按期播种即可;而需扦插繁殖的部分草本花卉如四季海棠、一串红、菊花等花期控制依据就是扦插繁殖开始到扦插开花所需时间;球根花卉如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唐菖蒲等多在冷库中贮存,冷藏时间满足花芽完全成熟后,从冷库中取出种球,放在高温环境中进行促成栽培。从开始栽培至开花所需日数即是球根花卉播期调节控花法所需掌握的重要依据。
②水肥调节控花法:部分木本花卉植物在遭遇干旱、病虫危害等恶劣环境时,为繁衍后代需要,会加速完成开花、结果等繁殖后代的进程。据此可采取控水措施,以加快生育进程,达到提前开花的目的。如花簕杜鹃成株后,控制浇水,直至梢顶部小叶转成红色后再浇水,很快即开花。开花后继续控制少浇水,可延续不断开花。此时若浇水过多,则迅速转为营养生长而不再开花。此外,百合、郁金香、风信子等种球冷藏时,应尽量减少种球含水量,除利于贮藏外,还可提早花芽分化。在水分控制的同时,必须控制施肥种类与用量。尽量少施或不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
③修剪控花法:此处修剪是指用以促使开花,或再度开花为目的修剪。天竺葵、金盏菊、一串红等开花后修剪,然后再加强肥水管理,促其重新抽枝、发叶、开花。不断剪除月季花残花,即可让月季花不断开花。 (5)植物生长调节剂控花法
①促进开花:赤霉素可促进紫罗兰、矮牵牛等长日照花卉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赤霉素可代替低温处理,打破休眠,促进开花。如用100mg/L赤霉素每周喷洒杜鹃1次,连喷5次,可有效控制杜鹃花不同花期达5周,并保持花大色艳。此外,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苄基腺嘌呤(BA)均有打破花芽及贮藏器官休眠的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开花处理法见表11-1。
表11-1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促进开花处理实例
花卉名称 绣球花 紫罗兰 樱草
药剂(mg/kg) 10~15赤霉素 10~100赤霉素 10~20赤霉素
处理方法
秋天去叶后喷洒植株 秋天短日照下叶面喷洒 11月上旬花蕾出现后喷
山茶花 郁金香
1000~2000赤霉素
400赤霉素或200赤霉素+10 6-苄基嘌呤
滴花蕾腋部
株高5~10cm时滴入叶筒状中心
对休眠植株冬季喷3次 叶面喷洒(可代替长日照) 在生育初期每10d喷1次,共2次 从发芽到开花,喷7次 9月下旬喷花蕾 七八月份喷洒
种植后浇灌土壤,3周1次,共3次
丁香 天竺葵、石竹 夏菊 鸢尾 仙客来 蟹爪兰 唐菖蒲
100赤霉素 10~100赤霉素 5~50赤霉素 3500赤霉素 3500赤霉素 1006-苄基嘌呤 8000矮壮素
秋海棠 三角梅
8000矮壮素 矮壮素2g/盆 000B9(丁酰肼)
浇灌土壤,21℃,20h光照 浇灌土壤,8h短日照 叶面喷洒,8h短日照
开花前6~7个月修剪后发新枝时 叶面喷洒,8h短日照 浇灌土壤
杜鹃 1800~2300矮壮素或2500B9 (丁酰肼)
风信子、水仙
1000~2000乙烯利
②延迟开花: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延迟开花或延长花期已广泛应用于木本花卉植物中(表11-2)。如用1000mg/kg丁酰肼(B9)喷洒杜鹃蕾部,可延迟杜鹃开花达10d;采用萘乙酸及2,4-D处理菊花,也可延迟花期,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
表11-2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延迟开花处理实例
花卉名称 杜鹃 菊花 一品红 麝香石竹
药剂(mg/kg) 1000B9(丁酸肼)
处理方法
开花前1~2个月,喷洒蕾部
250~400吲哚丁酸或50~100 9h光周期下,叶面喷洒 萘乙酸 40赤霉素 1000脱落酸
短日照处理后6~9d,每天喷1次 短日照诱导下,每周喷1次 每天喷洒,连喷15d
在长日照诱导下,隔1d喷1次
倒挂金钟(一些品种) 10~100赤霉素 四、花性别的调控
花性别与许多雌雄异花园艺作物果实产量及品质密切相关,生产上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调节雌雄花的比例。
1. 选择适宜的品种 两性花及雌花比例不仅因园艺作物种类不同而异,而且品种间也有很大差异,生产上应选择雌花比例高的品种。
2. 改善生态条件 光周期、温度及湿度等环境条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园艺作物的雌雄花比例。据报导已发现有50种雌雄异株植物能因环境条件而改变性别,如红光处理能有效地促进黄瓜、瓠瓜等雌性分化。
3.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许多植物生长调节剂都会影响园艺作物的雌雄性别比例,尤其是赤霉素和乙烯效果最为明显。但它们的作用效果因作物种类不同而异,如赤霉素促进菠菜雌花,乙烯利促进雄花的形成;而在黄瓜上却与此相反,在黄瓜中用于促进雌花的激素有萘乙酸、B9、乙烯等。
4. 改善树体营养条件 植株碳氮比越大,越有利于雄花分化,而不利于雌花分化,尤其是氨基酸含量越高时越有利于雌花分化,雄蕊氨基酸含量仅为雌花的一半。不同营养条件及施肥时期对花性比有着不同影响,如分期施氮肥有利于黄瓜雌花的形成,且铵态氮的效果更明显,
而分期施钾肥则有利于雄花形成。适当的水分供应有利于雌花分化,水分不足则利于雄花分化,但水分过多幼苗徒长,雌花数减少。
第二节 果实和种子产品器官的管理
以果实(包括种子)为主要产品或观赏器官的园艺植物很多,如果树,茄果类、豆类和瓜果类蔬菜,西瓜和甜瓜等,观赏植物中的朝天椒、荚蒾、火棘、红豆杉等也是以果实为主要观赏器官。 一、果实负载量的调控
(1)影响果实负载量的主要因子
影响果实产量的产要因子与不园艺植物光能利用的能力有关。因此,果实产量指标的确定,应首先考虑光能利用状况。而提高光能利用率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适当密植及合理修剪,改善肥水条件等管理措施,扩大有效光合面积,提高光合效能;二是控制营养器官消耗,调节光合产物合理分配,增加经济产量比重。其次,果实本身存在质与量间的矛盾和制约关系。同一条件下,果实量与质的制约现象,在超负载情况下,表现尤为突出。因此,现代果品生产中,果实适宜负载量应以保证提高优质果比例为前提。此外,在果树上不同树种、品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与适应性也是影响果实负载量的重要因素。环境条件中尤以温度影响最大,除影响光合作用外,温度特别是低温常是果实负载量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甚至影响到某一区域能否栽培某一树种。 (2)果实适应宜负载量的确定
果实适应宜负载量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即保证不妨碍翌年必要花量的形成;保证当年果实数量、质量及最优的经济效益;保证不削弱树势和必要的贮备营养。果树栽培中产量不足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但过量负载也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首先,削弱果树必要的贮备营养,根系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进而地上部营养生长随之减弱,导致光合效能
降低;其次,过量负载,不仅造成翌年产量减少,而且可能造成连续两三年减产。因此,对果实负载量不加调节,必然形成大小年等不良后果。一般大年小果、青果、次残果比例增多,果实品质低劣。由此可见,适宜负载量应控制在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上,有利于维持树势和稳产的水平。
适宜负载量的确定还依品种、树龄、栽培水平、树势和气候条件而不同。如以干周截面的大小作为负载量指标;苹果成龄壮树干堆面积每cm2-可留果0.3~0.4kg,幼树为0.5~0.6kg;梨树初果期可留0.6~0.75kg。又如为保证果实品质,必须使每个果实占有一定数量的叶片,即保持必要的有效光合面积。一般乔化砧苹果至少需30~40片正常叶;矮砧或短枝型栽培,每果叶片可减少为20~25片叶;甜橙则以50片留1果为好。 (3)果实负载量的调控途径
①疏花疏果:生产上控制果实负载量通常是从大年做起,即对于花量过多或坐果过多的果树,进行疏花疏果处理。首先疏花疏果应以早疏为宜。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芽。疏除多余的花果越晚,养分浪费越多,对克服坐果与成花矛盾的效果就越小。早疏除多的花或幼果,能促进保留下的茄果的坐果率多。因此,特别是大年,应在冬剪时,尽量剪除或短截多余的花枝,以减少花芽开放过程中的消耗。其次,疏除劣小果,择优留果,也是控制果实负载果,改时果实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不同果树及同一果树的不同品种,结果习性不一。因此,疏果时应因树制宜。原则上,树势较弱时,外围延长枝段不宜留果,内膛弱枝也宜重疏,仅保留光照最佳的果枝上的果实;而壮旺树则内膛、外围均可酌情多留,即以果压枝,延缓树势。同理,为兼顾产量与质量,大年树果多,宜留单果;小年树应改留双果或多果,以补产量不足。
②保花保果:与疏花疏果相对应,当树体中贮备营养不足,幼果发育不良时,须及时保花保果,以保持果实适宜负载量。一般弱树、老树、弱果枝等常不易坐果或坐果但果实发育不良,
多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人工辅助授粉 一般在果树盛花初期到盛开期先后授粉2次,2次间相隔两三天。授粉最宜在花开放当日上午进行,以利受精坐果。
▲花期放蜂 大多数果树树种多为虫媒花,花期增加果园内的蜂群,对提高果树授粉及坐果率有显著作用。一般果园放蜂应在开花前就安置蜂箱,应选择强蜂群。通常一个强蜂群可保证0.33~0.67hm2果园的充分授粉。除蜜蜂外,壁蜂也是很好的授粉昆虫。人工放养壁蜂,比放养蜜蜂的成本低、方便。
▲花期前后,加强管理 因花期所需营养物质,几乎均为贮藏营养。所以,上一年采收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保护叶幕完整,改善采后树株光合作用,积累更多贮藏养分。同时,还须加强春季管理,为开花坐果提前制造养分;花期喷施0.3%硼砂加0.1%蔗糖1次,以利花粉发芽和促进受精,提高坐果率;花后喷布0.3%~0.5%尿素两三次,以提高叶片光合效能,为幼果提供有机营养。
▲栽培管理 摘心、环剥等可改变花期前、后树体内部营养输送方向,使有限的营养物质优先供应子房或幼果,提高坐果率;花期或花后喷布工人合成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预防花期霜冻和花后寒害、避免过涝等也是保花保果的必要措施。 二、提高果实品质的途径
果实的品质包括营养成分、着色、质地、大小、形状及风味等。一方面果实的品质与园艺植物种类及品种的遗传性有关;另一方面又受环境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水分、矿质营养及栽培技术等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提高果实品质。 (一)果实大小
加强综合管理,生产出品种应有大小的果实,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尽量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尤其是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合理的修剪以维
持良好的树体结构和光照条件,增加叶片的同化能力;适时适量肥水等都有利于促进果实的膨大和提高果实品质。
2. 人工辅助授粉 除可提高坐果率外,还有利于果实增大和端正果形。
3. 疏花疏果 植株果实负载量过多是果个变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疏花疏果,选留发育良好的果实,使树体有足够的同化产物和矿质营养,满足果实发育的需求。 (二)果实色泽
果实的颜色是评价外观品质的另一重要指标。在生产上可以依据不同种类果实的色泽发育特点进行调控,改善果实的色泽。
1. 合理修剪,改善光照条件 番茄、茄子等蔬菜作物通过打杈、摘心的方法来控制植株高度,减少分枝,加强通风透光,从而促进着色;木本果树通过整形修剪,缓和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光合产物积累,增强着色。
2. 加强土肥水管理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矿质元素与果实色泽发育密切相关,过量施用氮肥,影响花青苷的形成,导致果实着色不良,故果实发育后期不宜追施氮素肥料。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增施钾肥,有利于提高果实内花青苷的含量,增加果实着色面积和色泽度。钙、钼、硼等元素,对果实着色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果实发育的后期(采前l0-20天),保持土壤适度干燥,有利于果实增糖着色,此期灌水或降雨过多,均将造成果实着色不良,品质降低。
3. 果实套袋 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除能改善果实色泽和光洁度外,还可以减少果面污染和农药的残留,提高食用安全性,预防病虫和鸟类的危害,避免枝叶擦伤果实。
4. 树下铺反光膜 在树下铺反光膜可以改善树冠内膛和下部的光照条件,解决树冠下部果实和果实萼洼部位的着色不良问题,从而达到果实全面着色之目的。
(三)果面光洁度
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常因管理措施不当,及果实受外界不良气象因子的影响,导致果实表面粗糙,形成锈斑、微裂或损伤,影响果实的外观,降低商品价值。造成表面不洁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果面光洁度的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果实套袋 可以使果皮光洁、细嫩,色泽鲜艳,减少锈斑,且果点小而少,从而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
2.合理施用农药和叶面喷肥 农药及一些叶面喷施物施用时期或浓度不当,往往会刺激果面变粗糙,甚至发生药害,影响果面的光洁度和果品性状。
3.喷施果面保护剂 苹果可喷施500—800倍高脂膜或200倍石蜡乳剂等,均可减少果面锈斑或果皮微裂,对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明显有利。
4.洗果 果实采收后,分级包装前进行洗果,可洗去果面附着的水锈、药斑及其它污染物,保持果面洁净光亮。 (四)果实风味
果实风味是内在品质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一个综合指标。果实品质的形成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只有依据作物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立地条件、气象条件的要求,适地适栽才能充分发挥品种固有的品质特性。土壤有机质含量、质地对瓜、果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温度和降雨也都直接影响果实风味。
叶幕微气候条件对果实品质有很大影响,由于叶幕层内外光照水平不同,果实内糖、酸含量也不同,一般外层果实品质较好,因此,在果树整形修剪时,选择小冠树形,减少冠内体积,而相对增大树冠外层体积,可以提高果实品质。棚架栽培,由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营养分配均匀,因而果实品质风味好。
合理施肥灌水可有效改善果实风味。果实发育后期轻度水分胁迫能提高果实的可溶性糖
及可溶性酸含量,使果实风味变浓;但严重缺水时,会降低糖、酸含量,而且肉质坚硬、缺汁,风味品质下降。水分过多会使果实风味变淡。一般地说,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果实风味,而化学肥料则降低果实品质。不同化学肥料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也不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