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议唐代不同时期的书法美学及特征

浅议唐代不同时期的书法美学及特征

2022-12-24 来源:爱问旅游网
文艺鉴赏 浅议唐代不同时期的书法美学及特征 李易繁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唐代是书法艺术兴盛的朝代,书法美学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对书法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 献。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是紧密相连的。唐代是一个 书法名家辈出的朝代,可以说,我国书法艺术在唐代进入了成熟与繁荣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书法美学快速发展,楷书 要体现阳刚之美、草书要体现自然之美,主张将自然之道融入到书法中,产生了鉴赏书法的艺术原则,为我们留下了丰 富、深刻的书法美学思想。 关键词:唐代不同时期;书法美学;特征 一、初唐时期书法美学及特征 的造字思想,虞世南将这一思想转化为书写的原理,使 初唐时期的书法美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态紧密相连, “意”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并逐渐成为书法美学上的 既崇尚骨力,又不失温润秀雅,体现出中庸合度的思想。 专用词汇。笔画的美不是体现在长短粗细上,而是体现在 (一)意蕴与法度并重 笔画的形象上,看书法是否能够体现出生命意味。书法并 初唐四家之一欧阳询将书法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法” 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靠“心悟”,他强调“心为 和“艺”上,形成了独特的书写风格。欧阳询所著的书论 君” ,就是说心在书写的过程中是占据主宰和统领地位, 中大多数都是探究用笔方式和结字方法,格外重视法度问 而“手为辅”,是说手在书写的过程中是辅助作用,是受 题。在运笔之法方面,强调稳健流畅,过于忙乱或者过于 心指挥的,因此,书法的妙处不在于笔的秒,而在于心的 缓慢写出的字都会失去气势 ]。在字的结构方面,强调视势 妙,做到“得心”才能达到“应手”。虞世南追求冲和之 结体,形成一种协调完美的字势。每一个笔画都要体现出 美,强调冲谈、平和的品格,在书法美学中融入了老子的 险劲的风格,例如写笔画“、”的时候,要如“高空之坠 虚静无为的思想,达到了一定的审美境界。 石”;写笔画“I”的时候,要如“万岁之枯藤”;写“一” 二、盛唐时期书法美学及特征 的时候,要如“千里之阵云”,欧阳修的所有作品中都有一 盛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少有的太平盛世,不仅物 种阳刚之美,为我们展现了书法中的理性法度。在讲法度 质丰富,在审美文化上也迈向了鼎盛时期,人们在精神上 的同时,欧阳修同样讲究意蕴神采。他认为,用笔意蕴的 大都自由豪放,在书法审美上追求一种壮美情怀。 不同可以产生不同风格的书法,书法的美不单单体现在运 (一)追求无形之象的美 笔和结构上,自然活脱的墨色也是体现美的重要形式。因 无形之象是盛唐时期书法家张怀瑾的意象观。张怀瑾 此,要将书法的意蕴与法度并重,形成一种刚劲之美。 认为,书法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应该抱着一种虚静无为的心 (二)书法中的丈夫之气 态,能够在虚无当中求得真意,作品中要能够体现出一种 书法中的“丈夫之气”是唐太宗李世民提出来的,李 无形之美。书法家要能够对世间万物有所感悟,并能够将 世民大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评价其“尽善尽美”。开国 宇宙中蕴含的所有精神和气势与自身相结合,书法的意象 之君内心有一种治理好这个国家的豪情,因此厚今薄古, 要具备生命意味,这种生命意味是无形的,是自然和现实 除了继承传统之外,还要能开拓创新,王羲之的书法在古 赋予给书法家的。也就是说,书法家将自身的感受化为形 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正好符合这种精神。书写的过程中 象,这种形象包含了整个生命状态,在欣赏书法时,我们 要“心正气和”,强调“心”对书写过程的指挥作用,他 能够在这些形象中感受到生命的意味,做出关于生命的联 将战场与书法相结合,以阵喻书,强调骨力与丈夫之气的 想。书法的魅力不在形式上,而在其“意象”上,而这种 重要性。心与神构成了书法,心是神的内在支持,神是心 “意”又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它不是直接对万物的具 的外在体现,如果心不坚定,没有发挥指挥作用,写出来 象进行再现,也不是去呈现一种完全抽象的概念,而是以貌 的字就就缺乏骨力、缺乏劲健,失去内在美。如果神不 取神,用书法来呈现自然的奥秘,将二者之间沟通起来 。 和,写出来的字就不会平和典正,缺乏外在的气象之美。 (二)追求求阳刚之美 李世民的作品典型的特点就是整体布局峻严,外在笔墨温 张怀瑾在书法审美中强调“风神骨气”,就是要通过 润,内在筋骨劲健,体现出内刚外柔的丈夫之气【3】。 书法来表现一种阳刚之美。书法作品中最求“风神”,就 (三)书法中的冲和之美 是要在作品中体现出书法家的精神,既包括风采,又包括 书法所追求冲和之美是初唐时期虞世南提出的,他 品格。他认为一个懂得书法审美的人,在欣赏作品时不是 将隋人的楷法融入到了王羲之的书法中,形成了独特的圆 把重点放在文字内容上,而是将书法当做一种造型艺术, 润道逸风格。虞世南对于书法理论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 笔画就是其中抽象的线条,而书法家就将自己的精神、人 他提出了书写过程要“解书意”。立象以尽意是我国传统 格乃至情感融入到线条造型中,人们通过线条这个载体来 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http://www.bfwx ・107・ 哼 感受书法家的学识与修养。这就要求书法家在创作的过程 妙。韩愈还认为书法之所以有审美价值正是因为其能够反 中不仅要运笔、走心,还要有创作的激情,达到一种全情 映出万物的形态,呈现自然中美好事物的形态,也就是所 投入的境界。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人敦厚、有 谓的“一寓于书”。 人潇洒、有人豁达,也就是说,书法中的“神采”与创作 (三)求禅意的书法境界 者的资质和天性是分不开的,如果创作者的天资高,那么 唐代晚期,政治和经济都走向了落寞,佛教在这个 他的作品内涵就会更加丰富。同时,书法家要能够在发展 时期盛行起来,书法领域中开始以“禅意”作引导,逐渐 着的事物和现象中获得感受,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形成了求禅意的美学思想。禅宗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一个 并用作品将这些感受表达出来。 人内心的幻化,一个人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是由内心来决定 三、中晚唐时期书法美学及特征 的,对于书法创作来说亦是如此。追求禅意美学的书法家 到了中晚唐时期,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文 们认为,人们无法通过口授身传来理解书法的内涵,只能 化与风尚也发生改变,书法美学中开始出现重法度、求禅 通过自己的内心去领悟。书法作品中要表现出自然之理, 意的思想。 体现出人们超尘脱俗的内心。从理论层面来讲,他们无心 (一)追求法度之关 于功名,因此自身的书法理论不宣扬,也不立文字,所以 安史之乱以后,各个阶级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儒 体现这个时期美学思想的文字并不多,人们只能在后人的 学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开始盛行起来,尚实尚俗成为社会文 书评中体会相关思想。 化中新的风气。书法领域中,人们开始追求法度之美,颜 四、总结 真卿就是中唐时期书法家的代表。颜真卿将书法中的筋骨 和雄媚相结合,认为如果一个字的点画是刚劲有力的,那 么整篇书法自然而然会雄阔媚好。他所创造出的“颜体” 就体现了这种思想观念,定义了中唐时期的美学标准。颜 真卿不仅探究书法技艺,在创造的过程中还注重将技法与 意象相结合,运笔之中融入对书法的体验与感受 】。 (二)追求一寓于书之美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唐代书法美学思想随着 社会背景的改变而改变,从初唐时期欧阳询的意蕴与法度 并重、李世民的丈夫之气、虞世南的冲和之美、孙过庭的 书法表情功能,到盛唐时期追求无形之象与阳刚之美,再 到中晚唐时期的重法度、求禅意的思想,每个时期的书法 美学思想都有自己的特征,对于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中唐时期的书法虽然崇尚法度之美,但是韩愈却提 倡艺术中要流露真情实感,对于张旭的草书大加赞扬,从 而表现出独特的美学思想。韩愈虽然不是书法家,但是他 对于书法的敏感度绝不逊色,能够从一个文艺家的角度来 欣赏书法,并表达自己的美学思想『6】。韩愈反对佛教的出 表达情感的艺术,认为只有动于心,才能发于书,也就是 说,只有书法家内心有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创作出作 品,这与孙过庭主张书法的“表情功能”有异曲同工之 参考文献: 【l】刘建会.唐代书法美学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o04. 【2]庞亚青.唐代书法美学研究In].山东大学,2006. 【3】乔丽丽.唐朝书法与唐朝社会的关系研究In].云南师范 【4】李富林.唐代书法艺术精神初探 .陕西师范大学,2010 【5】刘文林.初唐楷法建构之研究 ].中国美术学院,2010. [6】谢建军.书法美学意象研究In].华中师范大学,2009. 2014. 世思想,推崇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主张将书法当做一门 大学,上接(第100页) 的本质特征,其意义不言而喻。n l正如其《文赋》所言, 陆机“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其为物也多姿, 其为体也屡迁”。其咏物赋与抒情小赋的题材内容在继承 唐及后世赋论和赋体文学作品创作影响深远,其在文学史 上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 1986:79. 【6]尚随洁.陆机赋研究In].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7. 【7】萧统著;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译.昭明文选译注嗍. 【8】许慎.说文解字嗍.长沙:岳麓书社,2006:242. 前人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发掘与开拓,对于南朝文人甚至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690-691. [9]杨祥民.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 【D1.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l0]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 京:中华书局,1958. .北 参考文献: 【1】陆机.陆机集[MI.北京:中华书局,1982. 【2】胡应麟.诗薮t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166. [3】朱自清.诗言志辨[MI.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35-36. 【l1】徐震塄.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张照.从 文赋》看陆机赋“体物 特色叨.皖西学院学 报,2007(2):76. 【5】刘勰著;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12】陈霄欣.“赋体物而浏亮 ——论陆机《文赋》赋论在其 赋作中的实践叨.现代语文,2013(9):25. 作者简介:胡乃文(1994一),女,河南郑州人,中国 传媒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 ・108・ 北方文学杂志欢迎投稿:bfwxbib@1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