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初探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初探

2020-07-17 来源:爱问旅游网
第20卷第5期 V01.20 No.5 鄂州大学学报 2013年9月 Sep.2013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初探 孥碧玉 (鄂州职业大学社科部,湖北鄂州436099) 摘要:探索适合高校特点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而且 可以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一种有效途径。该文从高校课程载体建设、高校班级文化 建设、高校校园道德建设等方面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04{2013)05—0008--03 探索适合高校特点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有效路径具有时代性和紧迫感。它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而且可以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尤 的路径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而且可 以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实施 提供一种有效途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校园、 进入课堂、进人学生头脑。 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一种有效途径。笔者从 高校课程载体建设、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高校校园道德建设等 方面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 的,但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国内外复杂环境的 、探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的 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制约他们健康成长的问题.主 要表现为“功利色彩强,社会理想弱;道德认知强,道德行为 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 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 弱;时代感强,责任感弱;虚荣心强,诚信度弱;自我意识强, 自我评价弱”。因此,积极探索对大学生群体实施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 大学生价值认同,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他们 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为大学生价值 选择提供导航;有利于为大学生提供道德规范.促进大学生 全面发展.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初探 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与精髓,为高校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探索适 合高校特点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具有时代性和紧迫感。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能 否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一)在高校课程载体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施课程载体建设.是指通过开展课程教学来实施的 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 的实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对当代大 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 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各种挑战的必然选 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 以及其他课程等两大类。笔者认为,为了充分发挥该载体的 积极作用。应当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择,还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迫切需要。努力 探索适合高校特点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 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课堂教学当中,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重要途 径。为了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落实到思政理 论课程教学当中,就一定要实现以下两个转化,也就是要实 径可以为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 可靠接班人提供有效路径借鉴。 探索适合高校特点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从理论到课本,再从课本到教学的转化。为了实现前者. 2013-04-16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该文系鄂州职业大学2013#-度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3zd13)“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 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李碧玉(1967一),女,湖北黄梅人,鄂州职业大学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第5期 李碧玉: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初探 9 就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加合理地结合到教 材之中,并且和原来各章节中的内容实现融会贯通。这就需 要编写思政理论教材的专家首先应当切实把握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所具有的核心内涵与基本精神,这样才能保障教 材内容可以在贯彻总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实现新的改变。而 这只能说是实现以上转化目标的首要步骤。为了让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切实进入到大学生头脑之中,还需实施 第二个关键性转化.也就是从课本到教学之转化。这一转化 之实现.需要立足于持续探索教学新方法,从而激发出大学 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求知欲。比如,可以转变传统意义 上的灌输型教学方式为引导性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 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在讲解那些较为抽象的理论 之时.就可以将大学生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切入其中, 让教材理论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实实在在地感 受到理论思想所具有的现实性。同样,师生还可互换教学角 色.让学生们在备课与授课之中真心感受到理论的重要性。 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到各专业、各学科 教学中.这是提高主导力量的重要因素。应当说,我国高校 各课程均有育人的功能。所以,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要地位的基础上,还要深 入发掘其他学科课程所具有的价值传递之功能,让其把知 识的讲授和价值的引导相互结合起来,把科研和思想育人 相互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到高校各学科 课程当中。从专业技能与价值观融合的视角来观察,只有良 好的专业能力而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大学毕业生,将无法适 应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甚至还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 此.在致力于培养各学科专业化人才的同时,应当让其更加 深刻地理解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出 符合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师还是专业课程教师,均应认可、理解与实践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所教授的理论才会具备强大的说服力。 (二)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良好的高校班级文化,是开展日常思政工作,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高校班级文化相对于教学来 说.主要是向大学生群体传授思想观念等内容的,以班级主 要活动为载体。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 观以及心理倾向等为特征,能够体现出班级所具有的独特 风格。为此,应当在三个方面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强 化高校班级文化建设。 一是要强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一流的物质环境具备 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与感染力。在强化班级物质文化建 设上.应当运用目前已有的条件,将教室布置得体,使每一 面墙壁、每一个角落均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从而建立起 更富教育意义的物质文化,让大学生群体在不知不觉间就 能自然得到熏陶与感染,发挥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思想政 治功能。 二是要强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健全班级制度并不等 于自然就形成了本班级的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是否能 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还是表现为班级制度是不是能 够为全体学生所认可。一旦班级制度能为全体大学生们所 认可.那么班级制度这--#1,在文化也就能转变成全体成员 的共同内在文化.从而发挥出制度文化所具有的作用。唯有 当班级制度文化能够切实转换成素质文化之时,才能真正 形成本班级的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转为素质文化需要 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之中,班级辅导员应当发挥 出自身优势与作用,加大贯彻落实班级制度的力度:应当注 重对班级制度意义之宣传。让每位大学生均能充分地了解 到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和遵守制度之意义.从而能够使班 级制度文化得到大学生们的认可.并转化为大学生们的自 觉行动。在班级制度落实上,应当做到一视同仁和人人平 等。应当注重保持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同时认真听取大学生 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建议,从而使规章制度切实可行。 在具体实施时,则应保持班级规章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让班 级制度文化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是要强化班级行为文化。所谓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是 指班级所实施的各类活动。在大量高校中,班级文化未能发 挥出良好的教育功能。特别是日常思政教育方面的功能.这 就会导致班级文化生活过于单一和沉闷,以至于缺乏足够 的吸引力与向心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最为有效的办法就 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阀下打造良好的班级行为文 化。为此.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上,应当积极引进一些紧贴 时代的鲜活而又格调高雅的内容.从而为高校班级文化活 动增添新活力。为了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一定要深入研究与合理利用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心理 变化,做到因势利导。当然,班级活动之开展一定要富有价 值,具有一定目的,并且将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到活动当中。 同时,班级活动还应当注重于创新,特别是在内容与形式上 应当取得新突破,从而得以运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使全体 大学生在活动之中提高见识和受到启发.并且为高校思政 工作提供更高的平台。比如,各班级可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和辩论活动,从而统一思想,形成班 级核心价值观。 (三)在校园道德建设中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 维系的,以善恶来实施评价的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日 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人才。培养全面发展并且具有和谐个性的人才的 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应当关心人的各方面特征的完善.并且 以此为基础,关注受教育者各个方面特征的和谐,这些均是 由某种主导性的东西加以决定的。其中具有决定作用和主 导成分的即为道德。所以首先就应当将大学生群体的道德 素质放在首位来抓。 (下转第15页) 第5期 张兰芳:“先富”与“共富” 15 程度的量变。双方的变化永不会停止。当质变的目标实现 后.新的量变必然要重新开始。因此,实现“先富”时不能忘 记“共富”.实现“共富”时也不能忘记“先富”。由于“量变”与 展的问题。总之,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 保持“先富”政策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质变”永不会停止,“先富”与“共富”也就永远并存。因此, “先富”政策也就永远不会过期。并且。“先富”与“共富”不仅 仅只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如果说“先富”只是涉及到个人 的经济增长的话,那么,“共富”则涉及到整个社会方方面面 的发展。美国一位伦理学家这样说道:“发展学科就是要研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IS].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IMI.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57. 究如何达到更加人道的经济。‘更多人道’和‘更少人道’的 词语必须根据‘充裕’和‘充实’的重要区分来加以理解。当 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而不是‘更加充裕’时,社会才更加 人道或更加发达。”I51其意思是说。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 展,更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体现了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高度统一。它不仅仅是一个分配的 问题。而且还是关系着整个中国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 (上接第9页) 根据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 求,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来抓好高校校园道 德建设。一是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把提高大学生的公民道 德水平作为校园道德建设的主要方向。要实施好公民道德 文化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公民道德意识。要 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教育.通过学习和宣 传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群体不断提升道德判断力以及荣 誉感,在高校校园中形成讲正气、讲诚信的良好行为风尚。 要强化大学校园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弘扬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精神,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升大学生法律素 质,更好地维护法律权威以及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强化文 化修身建设。要将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文化修养视为校园道 德建设之核心。在大学开展校园文明修身活动.就应当将文 明修身理念贯穿于课堂、寝室以及El常管理之中。更加广泛 地开展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积极拓宽大学生校园道德实践 活动的范围。以校园道德文化活动为主要依托.积极倡导实 践爱国、敬业、友善等核心价值理念,从而切实形成尊老爱 [4]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 会精神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F 人民日报,2005 —10-15(1). [5】【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M】.高锸,温平,李继红,译 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7. (责任编校:杨忠科) 幼、扶弱助残的和谐人际关系。三是要加强诚信建设。要将 大学生诚信教育列入道德建设的重点。要努力建设覆盖全 社会的诫信体系,健全高校学生诚信档案,不断加大对大学 生不诚信行为的惩治力度。从而在高校校园内建立起守信 光荣和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 总的说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宏 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 面不断探索,努力找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253.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0:90. . (责任编校:杨忠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