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祭四叔父文 (明末清初) 张煌言
呜呼!叔父其死狱中矣!其得疾而殒耶?抑感愤引决耶?侄自丁国难,倡义辞家,迄今十有七载。吾父见背,路隔华夷,奔丧无所,至今抱恨终天。嗣是门表祚薄,犹幸叔父支持。岁时伏腊,祖宗血食,不绝如线,今则已矣。
春仲侄提师北还,始知叔父于正月下浣,被虏拘絷,业赴省狱矣。侄闻之,痛心疾首。迁叔父于衰老,形影龙钟。其能久乎!未几而讣音果闻矣。吾弟昌言,以虏网四张,幸而得脱。潜鳞戢羽,将母芦中,既不能橐饘①相救,亦不能含敛躬亲,故叔父易箦②之期,竟不可闻。而讣音亦得之友朋之书。及六月三日弟来,知叔父以四月十三日捐馆,始敢为位而哭。
叔父年已逾耋,因侄抗节,退以瘐死。是叔父因侄而亡,侄宁不痛心乎!古来教子弟者,动以忠义为训,岂意忠义可为而不可为耶!自古何代无废兴其间必有忠臣义士仗节抗旌思扶王室因以倾家者往往有之若尊行受祸亦不少概见。今逆虏弃天经,斁人彝,株连波累,致叔父毕命圜扉,侄独无心,能不肝肠寸裂耶? 侄自倡义以来,屡蹶屡奋,几于啮雪吞毡,卧薪尝胆,虏招之不应,购之不克,始逮及妻孥。故新妇与祺儿,锢狱已经十载,侄义不返顾。自分为刘琨、为卞壶矣。何期复贻祸叔父耶!前此叔父之得免者,虏视侄无甚重轻也。及已亥侄入长江,连下名城数十,虏遂恨侄畏侄且忌侄,而诛求不遗余力。即我姊与姊夫及二三故交,亦在不免,而况叔父乎?呜呼痛哉!
叔父雁行有四人,吾父居长,止生侄一人。二叔早亡无嗣。三叔以考终,生从兄弟三人。长嘉言,次昌言,次德言。叔父无所出,昌言遂为承祧。然初无家人产,今叔父既逝,侄与嘉言皆在军次,归里无期,德言尚稚弱,恐不任箕裘,则高曾之不祀忽诸,是侄未能报国,先已亡家矣。呜呼痛哉!
近者闱共主蒙尘,而侄且重遘家难,天道其果有知耶?其果无知耶?岂春秋大义,徒虚语耶?侄不能为复楚申胥,必须为奔鬲臣靡矣。但既无秦庭可哭,又鲜有鬲可奔,恐终当为伏柱豫让耳。呜呼,归榇何时,拊棺莫望,徒有泣血而已。呜呼痛哉! (选自《张忠烈公集》,有删减)
[注]①橐饘(tuó zhān) :指衣食。②易箦(zé) :指病危将死。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嗣是门衰祚薄 祚:愧怍。 B.被虏拘絷,业赴省狱矣 业:已经。 C.叔父雁行有四人 雁行:兄弟。 D.而侄且重遘家难 遘:遭遇。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知叔父以四月十三日捐馆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虏招之不应 不知东方之既白
C.侄与嘉言皆在军次 鸟兽不可与同群 D.其果无知耶 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煌言“倡义辞家”坚持抗清斗争,“屡蹶屡奋”,清廷“招之”又“购之”,然而无论怎样都无法动摇他报国的忠义之心。
B.张煌言“义不返顾”的斗争,“连下名城数十”之后,清廷对他“恨” “畏”“忌’却又无奈,便将其四叔、妻儿等拘捕。
C.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江山易主而自己“未能报国”的“愤”,以及“因侄抗节”使亲人遭受“株连波累”的“亡家”之“痛”
D.本文情感真挚,“肝肠寸裂”“泣血”等词表达了作者对四叔因己而逝的痛心;“呜呼哀哉”的反复使用,令人唏嘘不已。
17.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自古何代无废兴其间必有忠臣义士仗节抗旌思扶王室因以倾家者往往有之若尊行受祸亦不少概见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计叔父于衰老,形影龙钟,其能久乎!未几而讣音果闻矣。 (4分) (2)何期复贻祸叔父耶!前此叔父之得免者,虏视侄无甚重轻也。 (4分) 14.A(福)
15.D(连词,表选择。A.介词,在/介词,到。B.代词,我/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连词,和/介词,跟) 16.B(“妻儿”被“拘捕”是在“连下名城数十”之前)
17.自古何代无废兴/其间必有忠臣义士 // 仗节抗旌/思扶王室/因以倾家者 // 往往有之/若尊行受祸/亦不少概见 ( 3分。对2处得1分,对5处满分;“//”可不断)
18.(1)想到叔父年老体衰,老态龙钟,怎么能承受得长久呢!不久,果然听到了叔父去世的消息。(4分。“计”“其”“未几”,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哪里想到又会加祸于叔父了啊!此前叔父能够幸免于难,是清虏看我还不很重要。( 4分。“何期”“轻重”,各1分;判断句、句意正确,各1分)
义乌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尚志斋说 宋·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1)也。不以圣.贤为准的(2)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各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1)正鹄:靶心。 (2)准的:标准。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挽必圆,视必审 审:仔细 .B.其亦可以少警矣乎 警:警惕 .C.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渝:说明 .D.援笔书所欲言 援:持,执持 .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和而有制,严而不离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 尝遗济也受业于予 不拘于时,学于余 ..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B.作者认为“善为学者”的志是以圣贤为准的,向圣贤学习,为学才能走上正途,因此,确立目标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C.最后一段拓开一笔,写自己为黄济“书‘尚志’二字赠之”和“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旨在强调“善教”的重要性。
D.文章引譬喻类,正反说理,一咏三叹,节奏层次分明,语言极具韵律,将“立志”这一话题阐述得精辟有力。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志 苟 不 立 虽 细 微 之 事 犹 无 可 成 之 理 况 为 学 之 大 乎 昔 者 夫 子以 生 知 天 纵 之 资 其 始 学 也 犹 必 曰 志 况 各 党 小 子 之 至 愚 极 困 者 乎 其 不 可 不 以 尚 志 为 至 要 至 急 也 审 矣。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3分)
(2)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5分) 14. C 【解析】渝:改变。
15. B 【解析】A.介词,因为 B. 助词,表示判断;助词,句中停顿。C. 连词,表示转折,但是。D. 介词,向。
16. C 【解析】强调“尚志”的重要性。 17.
(断对1处,不给分;断对2-3处,1分;断对4-6处,2分;断对7-9处,3分。错断1处不扣分,错2-3处扣1分,错断4-6分,2分;错断7-9处,扣3分。)
18. ① 有了方向以后,就追求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只有有志向的人才能做到。 (既:已经,......以后;所以:用来......的方法;)
曾经让他的儿子黄济跟从我学习,黄济请求我给他的书斋题字来勉励自己,因此我给他写了“尚志”
两个字送给他。
(“受业于予”,状语后置句;注意虚词“也”“以”的用法;“因为”,因此,替)
【译文】你们见过射箭吗?箭靶的中心,是射箭的人的目标。于是要选择好的弓,直的箭,蓄养体气,积攒力量,站好姿势,遵守射箭的方法,走到箭靶之前。拉弓一定要拉圆,眼睛一定要集中,射出箭一定要果断,就会射中箭靶的中心了。如果不设置靶心,就没有专一的趣味了,就算有好的弓箭、强大的力量,茫然的你要怎么施展呢?至于那些松弛的拉开弓来游戏,随意的把箭发射出去,开始没有固定的目标,也不期望会射中,这事君子不会做,这种人君子不会和他结交,因为它没有目标。
善于治学的人,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也就能稍微有所警戒了吗?学者的理想就是能做到圣人那样,就像射箭的人追求射中靶心一样。不以圣贤为标准而学习的人,就和不设置靶心而射箭的人一样。没有固定的志向,就像在海洋里前行,没有固定的去处,最终不沦为庸人的很少!这是立志的人首先要做到的。 有了方向以后,就追求如何到达目标的方法,只有有志向的人才能做到。所以拜师、交友,读书、研究事理,都是达到目的的途径。平时没有事情的时候,对待理想也不要怠慢;待人接物的时候,对待理想也不要乱了方寸;安逸舒适的时候,志向不要丧失;患难忧虑的时候,志向也不妥协,一定要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才行。这就要立下志向始终不变。
所以如果立下志向,就算志向是做圣人也可以实现。古人说过:“有志者,事竟成。”又说:“立志不变,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立志,就算细小的事,也没有成功的道理,何况做学问这么大的事呢?从
前孔子以天才的资质,开始求学的时候,还一定要立志,更何况我们愚昧至极的人呢?一定要把立志作为紧迫的事情来对待,确实是这样啊。
如今大司寇的上客开封人黄先生善于教育子女,温和但有限制,严格但没隔阂。曾经让他的儿子黄济跟从我学习,黄济请求我给他的书斋题字来勉励自己,因此我给他写了“尚志”两个字送给他。有一天他暂时回到家乡,又来我这里请求教会,我挥笔写出我想说的话,没觉得黄济的行为很烦琐。黄济还处在立志的阶段!
杭州市建人高复12月月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答苏武书(节选) [汉]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边声四起。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辜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陵虽辜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
1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荣问休畅 通假字,同“闻”,名声 .B.希当大任 希望 .
C.刭身绝域之表 外,与“里”相对 .D.谁复能屈身稽颡 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行礼 ..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汉与功臣不薄 则与一生彘肩 ..
B.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 夫仁、义、智辩,三者非所以持国也 ....C.男儿生以不成名 挟飞仙以遨游 ..D.时因北风 不如因而厚遇之 ..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李陵给苏武的这一封信中,他向苏武表明心迹,极力说明自己投降匈奴之不得已,渲染了战场的悲壮,及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惨相,两方兵力悬殊,援兵不至,导致兵败被俘。
B李陵认为自己功大罪小,投降不死只是为了将来有机会再为汉朝建功,但武帝不加明查而诛其家族,使得他常常想要用死来洗刷羞辱。
C李陵批评汉帝负德,表示自己此生无法建功扬名,不如死埋没在蛮夷之地,他不愿意再回到大汉朝廷,去面对刀笔吏的羞辱。
D此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如处异域而念故土,兵寡而入众敌心脏,苏武持节荣归而己却寄人篱下,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获得了更多同情和理解,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1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 辄复苟活。
18.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4分) (2)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4分) 14.B 希,同稀,少。
15.A A给。B原因;用来……的。C而,如果;修饰 D,凭借、依靠;趁机 16.B 用死来洗刷耻辱,不对,原文中认为死只会增加自己的羞辱。 17.断对两处的一分,错一处,扣一分,少断不扣分。
陵不难刺心以自明 ,刎颈以见志 。顾国家于我已矣 ,杀身无益, 适足增羞, 故每攘臂忍辱, 辄复苟活。 18.
(1)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已经被处以极刑,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
(2)汉朝因为我未能死节而施以严厉的惩罚,您坚贞守节又只给予微薄的奖赏,要想叫远方的臣民急切地投奔效命,这实在是难以办到的。
浙江省慈溪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
曾巩
夫将之于兵,犹弈之于棋。善弈者置棋虽疏,取数必多,得其要而已。故敌虽万变,途虽百出,而形势足以相援,攻守足以相赴,所保者必其地也。非特如此,所应者又合其变,故用力少而得算多也。不善弈者,置棋虽密,取数必寡,不得其要而已。故敌有他变,途有他出,而形势不得相援,攻守不能相赴,所保者非必其地也。非特如此,所应者又不能合其变,故用力多而得算少也。守边之臣知其要者所保者必其地故立城不多则兵不分兵不分则用士少所应者又能合其变故用力少而得算多犹之善弃也。不得其要者,所保非必其地,故立城必多,立城多则兵分,兵分则用士众,所应者又不能合其变,故用力多而得算少,犹之不善弈也。
昔张仁愿度河筑三受降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首尾相应,由是朔方以安,减镇兵数万。此则能得其要,立城虽疏,所保者必其地也。仁愿之建三城,皆不为守备,曰:“寇至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域,犹须斩之,.何用守备?”自是突厥遂不敢度山,可谓所应者合其变也。
今五路新立之城,十数岁中,至于再倍,则兵安得不分?士安得不众?殆疆场之吏,谋利害者不得其要也。以弈棋况之,则立城不必多。臣言不为无据也。以他路况之,则北边之备胡,以遵誓约之故,数十.年间,不增一城一堡,而不患戍守之不足,则立城不必多,又已事之明验也。臣以此窃意,城多则兵分,故谓西北之兵已多,而殆恐守边之臣,未有称其任者也。况由其所保者未得其要,所应者未合其变,顾使.西北之兵独多,而东南不足。
夫公选天下之材,而属之以三军之任,以陛下之明,圣虑之绪余,足以周此。臣历观世主,知人善任使,未有如宋兴太祖之用将英伟特出者也。故能拨唐季、五代数百年之乱,使天下大定,四夷轨道,可谓..千岁以来不世出之盛美。以陛下之聪明睿圣,有非常之大略,同符太祖。则能任天下之材以定乱,莫如太祖;能继太祖之志以经武,莫如陛下。臣诚不自揆,得太祖任将之一二,窃尝见于斯文,敢缮写以献。万..分之一,或有以上当天心,使西北守边之臣,用众少而得算多,不益兵而东南之备足,有助圣虑之纤芥,以终臣前日之议,惟陛下之所裁择。
(选自《曾巩集》,有删节)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他路况之 况:情形。 .B.未有称其任者也 称:配得上。 .C.四夷轨道 轨道:遵循法度。 ..D.臣诚不自揆 揆:估量。 .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用力少而得算多也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仁愿之建三城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以遵誓约之故 以勇气闻于诸侯 ..D.窃尝见于斯文 予之及于死者 ..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以下棋作比方,说明城堡设置贵在占据战略要点,而非单纯追求数量;如果城堡设置不当,就会导致立城多而士兵分散,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B.曾巩以张仁愿渡过黄河只修筑了三座受降城而安定北方为正面事例,充分证明了城堡设置要有战略眼光,守住战略要地,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C.面对西北驻军过多,而东南驻军不足的局面,曾巩建议省西北之兵以补东南,这个设想既不增加军费负担,又能增强国家防务能力,可谓两全其美。
D.本文属于古代官方公文中的上呈文书,用于向皇帝进言议事,曾巩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揭露了西北将领们拥兵自重的野心。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守 边 之 臣 知 其 要 者 所 保 者 必 其 地 故 立 城 不 多 则 兵 不 分 兵 不 分 则 用 士 少 所 应 者 又 能 合 其 变 故 用 力 少 而 得 算 多 犹 之 善 弈 也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寇至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 (2)殆疆场之吏,谋利害者不得其要也。 14.A 15.A 16.D
17.守边之臣/知其要者/所保者必其地/故立城不多/则兵不分/兵不分/则用士少/所应者又能合其变/故用力少而得多/犹之善弈也
18.(1)敌人来了,就应举全力迎战。(如果有人)迎战时回头看城池,一定必须斩杀了,(这种情况)用什么来守卫呢?(2)这大概就是戍守疆场的官员,在考虑利与弊的时候不得要领的缘故吧。 【解析】
14.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的根本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提升文言阅读的素养。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
A项,以他路况之, “况”,后边接了代词作宾语,名次应该活用为动词;而且前面有介宾短语“以他路”作状语,状语应该紧邻谓语,名词不能作谓语。可见“况”在句中不是名词“情形”,而是动词,译为“比较,作比较”。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虚词的学习重在从词性、在句中充当的功能等角度进行积累。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 A项,两个“而”都表转折。
B项,第一个“之”,结构助词,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动词,译为“到,往”。 C项,第一个“以”,介词,译为“因为”;第二个“以”,介词,译为“凭借”。 D项,第一个“于”,介词,译为“在”;第二个“于”,介词,引出后边内容,不译。 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善于整体把握,筛选、整合相关信息;然后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
D项,错在“揭露了西北将领们拥兵自重的野心”这个地方,这属于对全文旨意理解错误。相关信息在原文第一段,看不到西北将领拥兵自重的野心,他们只是不懂戍守的要领,只是一味扩大城池和增进兵力,结果是事半功倍,效率低下。 故选D。
17.本题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句中、句末、句首的标志词等等。同时,还可以利用词性以及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本题在断句要善于抓对称结构,如:
“故立城不多/则兵不分/兵不分/则用士少/”,这里“则”是句中停顿,其前要断开,而“多”与“少”形成对比,其后也应断开。另外,本题的标志词有“者”,如“知其要者”;还有“故”,表总结,也应该在其前断开。然后结合句意就可正确断句。
18.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翻译句子要结合上下文所在语境,先整体把握大意;然后要把句子中的关键词或采分点抓住。所谓的采分点主要是文言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比如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翻译的过程中提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1)句的采分点:“寇”,敌人;“并力”,合力;“回顾”回头看;“何用”宾语前置句,译为“用什么”。第(2)句采分点:“殆”,译为“大概”,表猜测;“谋利害”考虑利弊;“要”,要领。 【点睛】 文言实词释义题
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译文:
大凡将领带兵打仗,犹如下棋的人对棋子的取用。善于下棋的人,即使把棋子放在比较僻远的角落,也能取得较大的胜算,其关键就是掌握了下棋的要义。因此,敌情虽然千变万化,策略(招数)虽然花样百出,但是整个战场的攻守形势是可以救援和接济的,我们的关键是掌控住不变的地盘(占据战略要点)。不仅仅是如此,当敌方情况的变化,我方也应相应变化,这样取胜的几率就大得多。那些不善于下棋的,即使棋子摆得密密麻麻,也不能取胜,因为他不懂得下棋的要领。因此,敌情如果有变化,策略(招数)有变数,但是整个战场的攻守形势是不可以救援和接济的,那么我们要保护的就不一定是地盘了。非但如此,当敌方情况发生变化,我方却不作相应变化,结果就是花费大力气,却胜算极少。戍守边疆的臣子应明白戍守的要义是保住土地。因此城池不多,士兵就不会分散;士兵不分散,所需的管理者也就不多,而且也能及时应对意外的变故,这样(戍守)就犹如下棋一样,花费虽然少却效果显著。而不明白戍守的要义的人,所极力保住的不一定是土地。因此城池一旦多,士兵就会分散;士兵一分散,所需的管理者也就多。同时,面对意外的变故又能及时应对,这样(戍守)就犹如不善于下棋的人一样,花费虽然多却没有任何效果。
过去,张仁愿渡过黄河修筑了三座受降的城池,而且城池之间相距各四百余里,首尾相应,从此北方安宁下来,而且减少了数万镇守城池的士兵。这就是得到了戍守的精要。虽然城池的布局相距疏远,但是得以保全的正是领地。张仁愿建造三座城池都不特意安排人防守,他的理由是:“如果敌人来了,就应举全力迎战。(如果有人)迎战时回头看城池,一定必须斩杀了,(这种情况)用什么来守卫呢?”从此突厥都不敢度过阴山,这就是应变必须适应敌方的变化而变。
现在五路又新立城池,而且在十年时间,城池已经扩大了二倍,那么这样士兵怎么会不分解了?管理者怎么会增多呢?这大概就是戍守疆场的官员,在考虑利与弊的时候不得要领的缘故吧。用下棋来比喻,那么城池修筑不一定要多。我所说的话不是没有依据。用其他路来比较,北边防备胡人的(路),由于谨守誓约的缘故,在几十年的时间,没有增加一座城池,一座城堡,但是从来不担心戍守的兵力不足,所以修筑城池不必多,这个早已是得到验证的事情。我根据这一点,个人认为,城池多了,士兵(兵力)就分散了,所以认为西北边境的兵力已多,然而担心的是戍守边境的官员都不能胜任他们的职位。由于所保护的东西的要领没掌握,所应变的人也不能顺应情况的变化,从而导致西北边境的兵力甚多,而东南方向明显
不够。
在天下公开选拔有用之才,并把三军之重任交予他们,凭借皇帝的英明神武是完全可以处理得很周到的(完善的)。我遍览历代国君,做到能知人善任的,当数宋太祖的英明特伟。所以他能平定唐末、五代的动乱,使天下太平,四方少数民族也严格恪守规则,这可以说是千年以来最盛大的美谈。凭借陛下您的聪明才智,如果能选贤与能,重视边防的管理,您也能和太祖一样做出丰功伟绩。我实在不敢自我揆度,我朝能得到太祖朝的将才一二。我希望能您看到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万分之一的忠诚,如果能使西北守边之将减少士兵的数量,而戍守效果好,那么东南方向的防备也就充足了。这样能对陛下您的谋划有一点点帮助,希望您英明裁决。
东阳中学期中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寄欧阳舍人书
曾巩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
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而世之学者,每观传记所书古人之事,至其所可感,则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况其子孙也哉?况巩也哉?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繇,则知先生推一赐于巩而及其三世。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
抑又思若巩之浅薄滞拙,而先生进之,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而先生显之,则世之魁闳豪杰不世出之.士,其谁不愿进于门?潜遁幽抑之士,其谁不有望于世?善谁不为,而恶谁不愧以惧?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既拜赐之辱,且敢进其所以
然。所谕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详焉?愧甚,不宣。巩再拜。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者得致其严 致:表达 .
B.至于通材达识 通材:兼有多种才能的人。 ..C.皆务勒铭 勒:刻。 .D.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 蹶:一蹶不振。 .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苟其人之恶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C.其追睎祖德而思所以传之之繇 吾其还也 ..
D.此数美者,一归于先生 徘徊于斗牛之间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巩在首段提出了中心论点,然后比较了铭、史的异同,借助铭、史对比展开文章,深刻地阐述了铭志的“警劝之道”。
B.曾巩以“舍人”旧称,是因为欧阳修为他的祖父撰写了墓志铭,以显示自己的敬意。写这封感谢信,是为了表达鸣谢之忱。
C.曾巩指出,“立言者”一方面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又要很有文采,擅长写文章,但立言者的素质并不是纠除今弊的根本条件。
D.本文的写作特定是“纡徐”“简奥”,“纡徐”表现在外在内容安排和内在思想的含蓄上,而“简奥”指言简意深,意味深长。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2)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
14.D蹶:挫折。
15,D A.定语后置标志/结构助词“的”。B.介词,引出对象/形容词词尾。 C.代词“我”/表商量或希望语气。D.介词,在。
16.C立言者的素质是纠除今弊的根本条件。
17.若先生之道德文章/固所谓数百年而有者也/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其公与是/其传世行后无疑也 断句应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寻找关键标识,如“若”“其”“也”。
18.(1)(4分)因为史传对人的善恶都一一加以记载,而碑铭呢,大概是古代功德卓著、才能操行出众,志气道义高尚的人,怕后世人不知道,所以一定要立碑刻铭来显扬自己。
(2)(4分)好比用人,如果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怎么能辨别清楚而不被迷惑,怎么能议论公允而不徇私情?能不受迷惑,不徇私情,就是公正和实事求是了。
第1小题,“书”“铭”和定语后置各1分,语意通顺1分。第2小题,“恶”“徇”“公且是”各1分,语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曾巩叩头再次拜上,舍人先生:
去年秋天,我派去的人回来,承蒙您赐予书信及为先祖父撰写墓碑铭。我反复读诵,真是感愧交并。 说到铭志之所以能够著称后世,是因为它的意义与史传相接近,但也有与史传不相同的地方。因为史传对人的善恶都一一加以记载,而碑铭呢,大概是古代功德卓著、才能操行出众,志气道义高尚的人,怕后世人不知道,所以一定要立碑刻铭来显扬自己,有的置于家庙里,有的放置在墓穴中,其用意是一样的。如果那是个恶人,那么有什么好铭刻的呢?这就是碑铭与史传不同的地方。铭文的撰写,为的是使死者没有什么可遗憾,生者借此能表达自己的尊敬之情。行善之人喜欢自己的善行善言流传后世,就积极建立功业;恶人没有什么可记,就会感到惭愧和恐惧。至于博学多才、见识通达的人,忠义英烈、节操高尚之士,他们的美善言行,都能一一表现在碑铭里,这就足以成为后人的楷模。铭文警世劝戒的作用,不与史传相近,那么又与什么相近呢!
到了世风衰微的时候,为人子孙的,一味地只要褒扬他们死去的亲人而不顾事理。所以即使是恶人,都一定要立碑刻铭,用来向后人夸耀。撰写铭文的人既不能推辞不作,又因为死者子孙的一再请托,如果直书死者的恶行,就人情上过不去,这样铭文就开始出现不实之辞。后代要想给死者作碑铭者,应当观察一下作者的为人。如果请托的人不得当,那么他写的铭文必定会不公正,不正确,就不能流行于世,传之后代。所以千百年来,尽管上自公卿大夫下至里巷小民死后都有碑铭,但流传于世的很少。这里没有别的原因,正是请托了不适当的人,撰写的铭文不公正、不正确的缘故。
照这样说来,怎样的人才能做到完全公正与正确呢?我说不是道德高尚文章高明的人是做不到的。因为道德高尚的人对于恶人是不会接受请托而撰写铭文的,对于一般的人也能加以辨别。而人们的品行,有内心善良而事迹不见得好的,有内心奸恶而外表良善的,有善行恶行相差悬殊而很难确指的,有实际大于名望的,有名过其实的。好比用人,如果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怎么能辨别清楚而不被迷惑,怎么能议论公允而不徇私情?能不受迷惑,不徇私情,就是公正和实事求是了。但是如果铭文的辞藻不精美,那么依然不能流传于世,因此就要求他的文章也好。所以说不是道德高尚而又工于文章的人是不能写碑志铭文的,难道不是如此吗?
但是道德高尚而又善作文章的人,虽然有时会同时出现,但也许有时几十年甚至一二百年才有一个。因此铭文的流传是如此之难;而遇上理想的作者更是加倍的困难。象先生的道德文章,真正算得上是几百年中才有的。我先祖的言行高尚,有幸遇上先生为其撰写公正而又正确的碑铭,它将流传当代和后世是毫无疑问的。世上的学者,每每阅读传记所载古人事迹的时候,看到感人之处,就常常激动得不知不觉地流
下了眼泪,何况是死者的子孙呢?又何况是我曾巩呢?我追怀先祖的德行而想到碑铭所以能传之后世的原因,就知道先生惠赐一篇碑铭将会恩泽及于我家祖孙三代。这感激与报答之情,我应该怎样来表示呢?
我又进一步想到象我这样学识浅薄、才能庸陋的人,先生还提拔鼓励我,我先祖这样命途多乖穷愁潦倒而死的人,先生还写了碑铭来显扬他,那么世上那些俊伟豪杰、世不经见之士,他们谁不愿意拜倒在您的门下?那些潜居山林、穷居退隐之士,他们谁不希望名声流播于世?好事谁不想做,而做恶事谁不感到羞愧恐惧?当父亲、祖父的,谁不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孙?做子孙的,谁不想使自己的父祖荣耀显扬?这种种美德,应当全归于先生。我荣幸地得到了您的恩赐,并且冒昧地向您陈述自己所以感激的道理。来信所论及的我的家族世系,我怎敢不听从您的教诲而加以研究审核呢?
荣幸之至,书不尽怀,曾巩再拜上。
嘉兴市第一中学期中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伊尹论 苏 轼
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则天下之大节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办者矣。
今夫匹夫匹妇皆知洁廉忠信之为美也,使其果洁廉而忠信,则其智虑未始不如王公大人之能也。惟其所争者,止于箪食豆羹,而箪食豆羹足以动其心,则宜其智虑之不出乎此也。箪食豆羹,非其道不取,则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矣。一乡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而不能办一乡之事者,未之有也。推此而上,其不取者愈大,则其所办者愈远矣。让天下与让箪食豆羹,无以异也。治天下与治一乡,亦无以异也。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天下之富,是箪食豆羹之积也。天下之大,是一乡之推也。非千金之子,不能运千.金之资。贩夫贩妇得一金而不知其所措,非智不若,所居之卑也。
孟子曰:“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 夫天下不能动其心,.是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临大事而不乱。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已。卿相.之位,千金之富,有所不屑,将以自广其心,使穷达利害不能为之芥蒂,以全其才,而欲有所为耳。后之君子,盖亦尝有其志矣,得失乱其中,而荣辱夺其外,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亦足悲矣。 ..
孔子叙书至于舜、禹、皋陶相让之际,盖未尝不太息也。夫以朝廷之尊,而行匹夫之让,孔子安取哉?取其不汲汲于富贵,有以大服天下之心焉耳。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何则?其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于天下也。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
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一为希阔之行,则天下群起而诮之。不知求其素,而..以为古今之变时有所不可者,亦已过矣夫。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苏 轼卷)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狭 :使……狭小 .
B.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 蔽:蒙蔽 .C.是以役役至于老死而不暇 役役:劳苦不息 ..C.后之君子,蹈常而习故 蹈:遵循 .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动其心 . 到则披草而坐 .B.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C.则天下群起而诮之 .
士大夫之族 .D.以其全才而制天下 .
君何以知燕王 .
1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苏轼从儒家的伦理标准出发,要求人们的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并提出了“办天下之大事者,有 天下之大节者也”的观点。
B.紧承首段提出的观点,文章第二段通过对王公大人和匹夫匹妇的比较,说明不取者愈大,所办者 愈远。
C.文章第三、四段引述孟子和孔子的相关材料,就是为了证明“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 也”,从而使文章行文更严谨。
D.作者认为伊尹是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贤者,不以自己的得失而进退,不以自己的荣辱而喜忧,穷 达利害都不能动摇其对精神本质,也即道义的追求。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 太 甲 之 废 天 下 未 尝 有 是 而 伊 尹 始 行 之 天 下 不 以 为 惊 以 臣 放 君 天 下 不 以 为 僭 既 放 而 复 立 太 甲 不 以 为 专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也,非其义也,虽禄之天下,弗受也。(4分) (2)彼其视天下眇然不足以动其心,而岂忍以废放其君求利也哉?(4分) 14.A(狭,意动用法,以……为狭)
15.D(都是介词,凭借。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B、介词,在;介词,对 。C、代词,他;代词,这。)
16.C(并非就是为了证明此观点。引入孟子的话侧重于强调“古之君子,必有高世之行,非苟求为异而已”,赞美伊尹品德的完美,引入孔子的话则侧重于孔子“取其不汲汲于富贵,有以大服天下之心焉耳”,表达对先贤让天下的感慨)
17.夫太甲之废/天下未尝有是/而伊尹始行之/天下不以为惊/以臣放君/天下不以为僭/既放而复立/太甲不以为专 (3分,断对两处得1分,超过七处不得分)
18.(1)伊尹在有莘国的郊外耕作,倘若不合乎道,又不合乎义,就是拿整个天下作为他的俸禄,他也不接受。( “禄”、省略句式、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语意正确,共4分)
(2)伊尹看待天下,感到十分渺小,不足以打动他的心,难道忍心用废黜放逐他的国君来求得好处吗?( “眇然”、“岂”、“以”,语意正确,共4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做天下大事业的人,是具备天下崇高节操的人;树立了天下崇高节操的人,是把天下看得十分狭小的人。凭借着广大的天下却不足以打动他的心,那么,天下的崇高节操就有不够他树立的,天下的大事业也有不够他做的了。
现今那些普通的男男女女,都知道廉洁、忠义、守信是美好的,如果他们果真廉洁、忠义、守信,那么他们的思虑、智慧未必赶不上王公大人们的所能。只是由于他们争夺的不过是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而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足以打动他们的心,那么他们的思虑、智慧,不超出这个就是应该的了。一竹筐饭、一盘肉汤,倘若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就不去获取,那么一乡的人,就没有谁敢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冒犯他了。一乡的人没有谁敢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冒犯他,却不能办好一乡事情的人,从来没有过。依照这个推论,他不拿取的东西越大,那么他能办的事情也就越大了。把天下让出去跟把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让出去,没有什么不一样;治理天下跟治理一乡,也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仍不能做到,是因为有蒙蔽他们的东西。天下的财富,是由一竹筐饭、一盘肉汤聚集起来的;天下这么广大,是由一个乡推演而来的。倘若不是拥有千金的富家子弟,就不能贩运价值千金的资财。那些出售货物的男女小商人,得到一金都不知道怎么放置,不是他们的智商不如富贵家子弟,而是由于他们处的地位十分卑下。
孟子说:“伊尹在有莘国的郊外耕作,倘若不合乎道,又不合乎义,就是拿整个天下作为他的俸禄,他也不接受。”天下都不能打动他的心,所以他的品德完美了;凭借他完美的品德来执掌天下,所以面临大事而不惑乱。古时候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超出世人的品行,并不是贪求想跟一般人不同罢了。卿相这样的高官显位,价值千金的财富,也有所不屑一顾,要用这个来使自己的心胸宽广,使得困窘、得志、利益、祸害都不能成为他心中的芥蒂,来完善他的道德,想要有所作为罢了。后代有道德的人,大概也曾有过这样的志向,但得与失在他心中扰乱,荣与辱在他身外纠缠,所以辛辛苦苦地直到老死也无暇顾及自己的志向,也够可悲的了!
孔子为《书经》作序说到虞舜、夏禹、皋陶相互推让天下的时候,未尝不长长地叹息。朝廷多么尊贵,可他们却像普通人那样将它推来让去,孔子看中了他们的哪一点呢?孔子看中了他们对富贵不急切地追求,有用来使天下人的心完全折服的功效罢了。太甲被废黜,天下未尝有过这种做法,而伊尹开始推行它,天下的人不以为骇怪;以臣下的身份放逐国君,天下的人不以为僭越;已经放逐又重新扶立,太甲不认为是独断专行。为什么呢?因为伊尹平常不屑一顾的东西,足够用来取得天下人的信任。伊尹看待天下,感到十分渺小,不足以打动他的心,难道忍心用废黜放逐他的国君来求得好处吗?
后代有道德的人,遵循常规,习惯旧例,惴惴不安,害怕不被天下的人宽赦,一做出罕见的行为,天下的人就群起嘲讽他,不知道探求他平素的行为,却认为古今是有变化的,现今就是有不能去做的事,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了啊!
9+1高中联盟期中联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上时政疏 王安石
年月日,具位臣某昧死再拜,上疏尊号皇帝陛下:
臣窃观自古人主,享国日久,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虽无暴政虐刑加于百姓,而天下未尝不乱。自.秦已下,享国日久者,有晋之武帝、梁之武帝、唐之明皇。此三帝者,皆聪明智略有功之主也。享国日久内外无患因循苟且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趋过目前而不为久远之计自以祸灾可以无及其身,往往身遇祸灾而悔无所及。虽或仅得身免,而宗庙固已毁辱,而妻子固已穷困,天下之民固已膏血涂草野,而生者不能自脱于困饿劫束之患矣。夫为人子孙,使其宗庙毁辱;为人父毋,使其比屋死亡,此岂仁孝之主所宜忍者.乎?然而晋、梁、唐之三帝,以晏然致此者,自以为其祸灾可以不至于此,而不自知忽然已至也。 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苟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则不能询考贤才,讲求法度。贤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岁月,则幸或可以无他。旷日持久,则未尝不终于大乱。
伏惟皇帝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有仁民爱物之意。然享国日久矣,此诚恻怛忧天下,而以晋、梁、唐三帝为戒之时。以臣所见,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贤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穷于下,风俗日以薄,财力日以困穷。而陛下高居深拱,未尝有询考讲求之意。此臣所以窃为陛下计,而不能无慨然者也。
夫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晋、梁、唐三帝者,不知虑此,故灾.稔祸变生于一时,则虽欲复询考讲求以自救,而已无所及矣!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过今日,则臣恐亦有无所及之悔矣。然则,以至诚询考而众建贤才,以至诚讲求而大明法度,陛下今日其可以不汲汲乎?《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臣愿陛下以终身之狼疾.为忧,而不以一日之瞑眩为苦。
臣既蒙陛下采擢,使备从官,朝廷治乱安危,臣实预其荣辱。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伏惟陛下深思臣言,以自警戒,则天下幸甚!
(选自《王安石集》)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使其比屋死亡 比:挨着 .B. 以古准今 准:衡量 .C. 臣既蒙陛下采擢 擢:提拔 .D. 臣实预其荣辱 预:预测 .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虽无暴政虐刑加于百姓 故燕王欲结于君 ..
B. 以臣所见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D. 陛下今日其可以不汲汲乎 其皆出于此乎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疏是臣下向皇帝有所陈述的一种文书,王安石在此疏中陈述变法革新的主张,论述变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B. 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因循苟且”的保守主义的危害,进而指出“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改革主张。
C. 文章引用《尚书》中的句子,形象地说明变法会引起短时间的不适,因此建议在改革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实现改革的最终成功。
D. 本文论古议今,借用晋武帝、梁武帝、唐明皇的治国之政来警醒当世。语重心长,文笔简洁,词意恳切,前后呼应,说理透辟。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享国日久内外无患因循苟且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趋过目前而不为久远之计自以祸灾可以无及其身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贤才不用,法度不修,偷假岁月,则幸或可以无他。(4分)
(2)此臣所以不敢避进越之罪,而忘尽规之义。(4分)
14.D(预:参与,这里指牵涉、相关。)
15.C (C 项两个“而”均表转折;A 项分别为引出对象,在/和;B 项分别为根据/表目的,来;D 项分别为表反问/表揣测。)
16.C(“因此建议在改革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实现改革的最终成功”错,由“臣愿陛下以 终身之狼疾为忧,而不以一日之瞑眩为苦”可知,作者是希望宋仁宗能忍受短时的困难而坚决进行改革,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属无中生有。)
17. 享国日久/内外无患/因循苟且/无至诚恻怛忧天下之心/趋过目前/而不为久远之计/自以祸灾可以无及其身(断对一处 0.5,断错一处不扣分, 断错二处扣 1 分,断错四处扣 2 分,不断不给分。) 18.(1)不任用贤才,不修明法度,苟且虚度岁月,那么侥幸或许可以没有什么变故。 (“修”、“偷假”、“幸”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2)这是我不敢回避越级进谏的罪行,而忘记(身负)竭力规劝陛下的责任的原因。
(“所以”、“进越”、“尽规”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参考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微臣王安石冒着犯死罪的危险再拜上疏给尊敬的皇帝陛下:
我私下观察从古以来国君在位的时间很长,如果没有至诚肯切为天下忧虑的心意,即使没有暴政酷刑施加到百姓身上,天下也没有不乱的。从秦代往下,在位时间长的,有晋武帝、梁武帝、 唐明皇。这三位帝王,都是聪明有智谋有功业的天子。在位时间长,国内外没有忧患,因循守旧苟且偷活,没有至诚恳切为天下担忧的意念,只注意度过目前的日子,不做长远的打算,自以为灾祸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常常等到灾祸降临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即使有时候自身可以免于遭难, 而国家本来已经受到了破坏和侮辱,妻子儿女本来也遭受了穷困而走投无路,天下的百姓也已经尸横遍野,生还的人也时刻担心饥饿困顿和抢劫捆绑的危险。为人子孙,使宗庙毁坏受到侮辱, 为人父母,却使百姓一家挨一家地死去,这些难道是仁孝的天子能够忍受的吗?然而晋、梁、唐的三位帝王由清平世界导致败亡,自认为灾祸不至于发生,却不知道突然之间灾祸就降临了。 天下是最大的宝器,若非大力修明法度就不足以维持,若非广泛培养贤才就不足以保护占有。如果没有至诚恳切为天下担忧的意念,就不能寻求考察贤才,讲求法度。不任用贤才,不修明法度, 苟且虚度岁月,那么侥幸或许可以没有什么变故。但天长日久,没有不发生大的动乱的。
皇帝陛下有谦恭节俭的美德,有聪明睿智的才能,有善待百姓珍爱万物的心意,而且在位时间很长了,此时确实是应该诚心为天下担忧,把晋、梁、唐的三位帝王作为借鉴的时候了。根据我的观察,现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人,还不能说任用了贤才,实施的政令措施,也不能说是合乎法度。官员在上胡作非为,底层的百姓日渐贫困,社会风气一天天地淡薄,国家财力一天天匮乏, 而陛下住在深宫之中,从来没有咨询考察讲求法度的意思。这就是我为陛下计议而不能不发慨叹的原因。
像因循守旧苟且偷生,贪图安逸而无所作为,可以侥幸一时,却不能保持天长日久。晋、梁、唐的三位帝王不知道考虑这些,所以灾难变乱一时间就发生了,即使再想去咨询考察讲求法度来救护自己,也已经来不及了。用古代来衡量现代,天下的安危成败,还可以加以挽救。有所作为的时机,没有什么时候比今天更紧急,过了今天,我担心后悔也来不及了。那么用至诚的态度资咨询考察、广泛培养贤才,用至诚的态度讲求法度并极大地修明法度,陛下今日怎么能不抓紧时间去做呢?《尚书》上说:“如果吃了药不感到头晕目眩,疾病就不能痊愈。”请陛下时刻忧虑这些致命的病症,不要以一天的头晕目眩为苦。
我已经承蒙陛下提拔,让我做了侍从的官职,朝廷的治乱兴衰,都和我的荣辱有关,这是我不敢回避越级进谏的罪行,而忘记(自己肩负)竭力规劝陛下的责任的原因。请求陛下深入思考 我的言论,作为自己的警戒,那么就是天下的大幸了。
北仑中学期中模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叶 生
蒲松龄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 ,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逆而问之。生日:“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异吓生人。”生闻之,怃然惆怅。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公子闻之,涕堕垂膺。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 (节选自《聊斋志异叶生》,有改动)
[注]①昂藏: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所如不偶 不偶:不对等
①B.疾革难遽瘥 瘥:病愈
C.公喜,逆而问之 逆:迎接
D.所以淹君柩者 淹:长久停留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公游扬于学使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辞而归,杜门不出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以犬马病 但以刘日薄西山
D.余深信焉 去今之墓而葬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叶生终其一生于科考,甚至死后也没有断绝;他知恩图报,因感念丁公的知遇之恩,不离不弃,死后化作灵魂去报恩,终让丁公实现科考梦想。
B.作者并非仅仅叙述了一个凄恻动人的故事,比照叶生,结合作者自己科考的辛酸往事,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者是借科考之事,抒孤愤之情。
C.本文文笔简练,描写细腻,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力避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做到了奇幻多姿,浪漫主义手法高超。
D.通过“异史氏曰”,卒章显志,既高度概括了故事情节,又谈了自己的看法,更抒发了对科考取士以及难得如丁公那样的知己的感慨。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4分)
(2)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4分)
14.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不偶:不幸,不好。
15,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介词,在/介词,被。B.表承接/表递进。C.因为。D.句末语气助词,不译/兼词,相当于“于之”。 【知识拓展】
文言虚词“焉”的几种用法: (1)兼词
①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②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代词
①相当于“之”。“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②哪里,怎么。“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语气词
①句末语气词,了,啊,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③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①
16. 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终让丁公实现科考梦想”错,是帮助丁公实现了科考梦想。
17. 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即命驾哭诸其室”从结构上来看是完整的,并且后面“出橐营丧”承前省略主语,领起另一句子,所以在“室”和“丧”后停顿;通过一个“又”字可知,“葬以孝廉礼”及“厚遗其子”是两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在“礼”和“子”后停顿;“为延师教读”是针对“其子”的,所以在“读”后停顿;“言于学使”和“逾年游泮”结构完整,意思清楚,所以在“使”后停顿。
18. (1)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时数”“憎命”“铩羽”各1分,句意1分)
(2)天下才华不凡却如叶生那样沦落的才子,也是不少,回首四顾,天下哪里会再有一个丁乘鹤出现,让人生跟随他呢?(“顾”“从”各1分,“沦落如叶生其人”句式1分,句意1分) 【文言译文一】
(河南)淮阳有个姓叶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他的)文章词赋,在当时首屈一指;但是命运不济,始终未能考中举人。恰巧关东的丁乘鹤,来担任淮阳县令。(他)见到叶生的文章,认为不同寻常,便召叶生来谈话,(结果)非常高兴。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丁公在学使面前称赞叶生,使他得了科试第一名。丁公对叶生的前途寄予极大的希望。乡试考完,丁公要叶生的文稿来阅读,拍案叫好。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感到辜负了丁公的期望,很惭愧,身形消瘦,呆如木偶。丁公很同情他,约好等自己三年任满进京,带着他一起北上。叶生非常感激,辞别丁公回家,从此闭门不出。没过多久,叶生病倒在床上。丁公经常送东西慰问他;可是叶生服用了一百多副药,根本不见效。
丁公正巧因冒犯上司被免了官职,将要离任回乡。他给叶生写了封信,大致意思说:“我东归的日期已经定了,所以迟迟不走的原因,是为了等待您。您若早晨来到,我晚上就可以上路了。”叶生看着信哭得非常伤心,他让送信人捎话给丁公说:“我的病很重,很难立即痊愈,请(您)先动身吧。”送信人回去如实说了。丁公不忍心就走,仍慢慢等着他。
过了几天,看门的人忽然通报说叶生来了。丁公大喜,迎上前来慰问他。叶生说:“因为小人的病,有劳先生您久等,心里怎么也不安宁。今天有幸可以跟随在您身边了。”丁公于是整理行装赶早上路。丁公回到家,让儿子拜叶生为师,并让好好伺候,早晚都和他住在一起。丁公子名叫再昌,当时十六岁,还不能写文章。但是却特别聪慧,过了一年,公子便能落笔成文。加上丁公的力量,于是他进了县学成为秀才,不久就考了个第二名。丁公认为叶生长期客居外省,怕他耽误了参加岁试,便劝他回家。叶生听说后脸上现出了凄惨不乐的神色。丁公不忍心强让他走,就叮嘱公子到京城参加会试时,一定要为叶生稍纳个监生。丁公子考中了进士,被授部中主政。上任时带着叶生,并送他进太学国子监读书,与他早晚在一起。
过了一年,叶生参加顺天府乡试,终于考中了举人。正遇上丁公子奉派主管南河公务,他就对叶生说:“此去离您的家乡不远。先生已经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该何等令人高兴。”叶生也很喜悦。
(叶生)到家(下车),看见自己的门户很萧条,心里非常难过。(他)慢慢地走到院子里。妻子(正好)拿着簸箕从屋里出来,猛然看到叶生,(吓得)扔了簸箕就走。妻子站在远处对他说:“您死了已经很久了,有什么话想要说吗?之所以一直停放着您的棺木没有埋葬,是因为家里贫穷和儿子太小的缘故。如今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请不要作怪来惊吓活人。”叶生听完这些话,显得非常伤感和懊恼。(他)慢慢进了屋,见自已的棺材还停放在那里,便一下扑到地上没了踪影。妻子惊恐地看了看,悲痛极了,抱起地上的衣服伤心地大哭起来。丁公子听说,泪水浸湿了胸前的衣服。他立即乘着马车哭奔到叶生的灵堂祭拜;出钱修墓办理丧事,用举人的葬礼安葬了叶生。又送了很多钱财给叶生的儿子,并为他请了老师教读。后来丁公子向学使推荐,使叶生的儿子第二年入县学成了秀才。
异史氏说:魂魄跟从知己,竟然会忘记自己已经死了?听说的人都表示怀疑,我却深信不疑。叹息啊!命运不蹇,时运不济,经历之处,总难遇合。古今痛哭的人,只有献和氏璧的卞和和你啊;举世贤愚倒置,(能慧眼识人的)伯乐如今又在哪里?天下才华不凡却如叶生那样沦落的才子,也是不少,回首四顾,天下哪里会再有一个丁令威出现,让人生死跟随他呢?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