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使用课程资源 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评价
2023-07-11
来源:爱问旅游网
刍谭衽 免 EW{:l I/t{ICI l』 RESEAilClt 带笑容,满怀激情,让学生感 到一种内在的力量,从精神上 善予鬻羼壤器 霉 去感染和激励学生。通过自己 语言的抑扬顿挫去吸引学生, 更要用内心的心灵去感化学 生。教师要有智慧,要把握好 英语课堂教学抒发激情的最佳 时机,使英语课堂教学波澜迭 起,收获多多。高超的教育教 学技巧,驾轻就熟,不落窠 臼,让英语课堂教学永远保持 一种清新的感觉,让学生丝毫 觉察不到教师人为的痕迹。我 们必须深信自己的知识。英语 教学并非单纯机械的单词和语 法知识积累,句型的操练和课 文的讲解,而是开启学生获取 一 知识和能力的智慧天窗。在组 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 心理欲望,释放出内心的激 情,让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 一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主动积极地参与英语课堂 教学,轻松愉快地学习。而这 一切是否能够顺利做到,和老 师运用自身的热情来调动学生 是有很大关系的。当然,只有 激情也不行,还要具有学高为 师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在学生 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 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 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 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 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 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 果。教师还要具有德高为范的 政治素质,教书育人身教胜于 言教。教师一定要起到为人师 表的作用。教师的一举手、一 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 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这样才 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 课堂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课程资源是指 依据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 以及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 工具和场所。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 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 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课 程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开放性和 实效性,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教师教 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促 进课堂教学评价。 一、目前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 重视。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 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导致学校 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设计和开发符 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及其相应的课程资 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和教师 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处于缺位状态,使 得大量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没有纳入课 程资源的范畴,其教育功能没有被充 分认识和利用。二是教师、学生和家 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其 配套的学习材料,造成课程资源的来 源单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 展。三是各种校内外有价值的课程资 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这些现象 的存在与我们陈旧的课程资源观有很 大的关系,由于受中考、高考指挥棒 的影响而过于关注应试资源。四是我 国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还处于薄 弱环节。除了把教材当做唯一的课程 资源以外,长期以来,我国在课程资 源的开发主体、实施空间、资源内容 等方面的发展也较为落后。从课程资 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依靠少数的 学科专家,并没有将广大的一线教师 调动起来;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问 看,仅仅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使课堂 成为利用课程资源最重要的场所,缺 少相应的专门教室、实验室、图书 馆、参观考察场所等,这样不利于学 生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劳动 与技术等课程的实施;从课程资源的 内容看,往往偏重于知识特别是学科 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 的培养,相应学科知识的新发展和各 学科知识间的渗透与整合没有得到足 够的重视,课程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 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 教师必须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的定位 和认识,在理论探讨和实践行动上明 确方向,改变对课程资源研究的忽视 态度,改变对课程资源僵化的思维定 势,改变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对课程性 质的看法,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变 动、由近变远、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由学校延伸到社区,使课堂教学生动 活泼,富有情趣。 二、从四方面入手,合理使用 课程资源,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新教材涵盖面的扩大、灵活性和实践 性的增强,光凭一本教科书,一些课 本上的实例,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所预 期的目标,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实践证明,教师必须在钻研教 材、了解学生、明确目标、精心预 设、使用好新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发 誊 载学反昆 ,一 … 一—— 一 ~ 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于高”。这个过程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 番囊器避课璧羲譬译斑 式推导的一个前奏,一个铺垫,接下来才是用剪、拼的方 法进行验证。许多教师就这样一带而过,没有深层次的挖 ◇云南曲靖市麒麟区教师进修学校 荣惠仙 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开发 出更多的课程资源,运用更多具有现实的、生动的、富有 特色的课程资源灵活调控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 评价,使课堂变得更有活力。因此,在实施新课程过程 中,丰富学习材料,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提高课堂教 学评价的有效途径和必要的方法。 1.从教材人手,发掘深度资源,促进课堂评价的灵活 性。按照新课程培养的目标要求来审视我们现在的教材和 教学:第一,光靠教好教科书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第 二,教师应成为教学资源的主人,不能仅停留在“传道、 授业、解惑”这个层面上,而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第 三,学生在接受教师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应是学习的主人, 要主动参与学习的一切活动,运用交际、网络等多种渠道 获得学习资源。虽然现在的新教材采用童话、故事、游 戏、卡通情景图等多种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但教材中所 提供的教学资源还是有限的,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 上去挖掘、去领悟、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既要善于 利用已有的现成资源、外显性资源,还要善于挖掘、利用 学习过程中的内隐性资源、新的生成性资源。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如果我们仅 仅立足于教材来展开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主题图中,有 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你能比较这两个花 坛的大小吗?要比较这两个花坛的大小,就要知道它们的 面积,那么,它们的面积怎样计算呢?学生说:我只会计 算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于宽。那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也用一个类似的公式来计算呢? 它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带着这个 问题,用数方格的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在数方格填表 的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深度挖掘教材隐含的条件,因为 数出的是面积单位,而要填的表格中有长方形的长、宽和 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如果直接填写“6”、 “4”、 “24”,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模糊的,教师一 定要把教材隐含的问题“边长和面积”分析清楚,边长为 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l平方米,让学生真正理解。而且只有 在数方格填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4平方 米就是底长6米与高长4米的乘积,从而猜想出“平行四边 掘教材隐含的资源,对学生的评价也仅仅局限于你会数 吗?会填这个表吗?达不到新课程所要求的境界和高度。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该是评价一堂 课的主体内容。缺少了这个主体,评价的有效性就会大打 折扣。评价应从学生的学习形式、学习过程、学习能力、 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使评价更为灵活和有效。 2.从学生人手,发掘动态资源,促进课堂评价的发展 性。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 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学 生本身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要学会自 觉、自发地利用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 活动服务。因此,学生不仅仅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更是教 育的重要资源,教师不能仅仅把教材内容、教学的设施、 设备等看作课程资源,还应把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 验,在学习中的质疑、见解等看为教学资源。 首先,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 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这是我们 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 基础。其次,学生的不同见解也是一种资源。在教学过程 中,通过学生的奇思异想,质疑探究,不同见解的碰撞, 往往能产生智慧的火花,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是 在这样的奇思怪想中产生、发展的。再次,学生个体也是 一种资源。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 中,只要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 脑设计,其体验要比教材设计的、教师制作的更深刻。在 教学中,如果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探究活动,就不要用 教材中的范例或教师的经验来代替。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中的范例是:先让 学生观察蜜蜂、树叶、蝴蝶、脸谱等对称图形,然后用一 张长方形的纸剪对称图形——衣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程 度还是可以的,但并没有体现出高涨的氛围。如果按照这 样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只能围绕在观 察和简单的动手操作上,评价就显得单薄无力。如果考虑 从学生身上开发资源来充实我们的教学,那资源是非常丰 富的。可以引导学生初步观察生活中图形的美在什么地方 (对称)?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如果折后 两部分完全重合——叫对折——对折后重合的图形(叫对 称图形)——折恒所在的位置(叫对称轴)——轴对称图 形。这种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知识之 间的逻辑联系。再让学生从自己身上和生活中找对称图形 如:眼睛、耳朵、鼻子、手、脚等都是对称图形。学过的 彩 霉旌西屯 : {:I;R躲ICI., ̄I 麓l氇S嚣Aj={{ { 汉字如中、申、品等;学过的数字如0、8;学过的图形、 字母,等等。通过这样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有 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让他们的经验再现,帮助 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个体资源, 在大环境里学习、体验和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增长才干。在这样的活动和实践中,满足了每 个学生的个性需求,给每个学生提供探究学习和体验成功 的机会。在合作、探究、发现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让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3.从社区人手,发掘乡土资源,促进课堂评价的实效 性。社区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中不可缺少 的支撑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提及 社区课程资源时指出: “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课程资 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 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 丰富的自然资源。” 作为学校,应该树立大课程资源的观念,不局限于校 内课程资源,应把目光投向整个社区,挖掘和利用社区内 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社区课程资源 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包括人力资源、事件资源、地点资 源、实物资源。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开发 与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社区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追求是 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校特色的突现,多 种多样的社区资源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提 供广阔的空间,使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围墙由“有形”变为 “无形”,从而增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和办学特色。 就农村小学教学而言,虽然农村小学生和城里的同龄 人相比,所处的环境和自身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差 异,但广阔的农村,四季风景,千姿百态;民风民俗,淳 真朴实;民间艺术,精美绝伦;人文古迹,历经沧桑…… 它们都是开展教学活动取之不尽的素材。如教学《长方 体》的认识,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部 分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可让学生把家乡的土特产带 来,动手“切”出面、棱和顶点。教师可用一个萝卜演 示,先在一个萝卜上平削去一块,讨论得到什么(面), 垂直于这个面平削去一块又得到一个面,讨论这两个面相 交的地方得到什么(棱),再垂直于这丽个面平削去一 块,讨论这三个面相交的地方得到什么(顶点)。也可让 学生摸一摸,感知面、棱、顶点的特征,在“切”和 “摸”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 意义。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我们家乡有那么多的土特产, 还可以用来切出更多、更美的图形。从学生的作品中也可 以喜悦的发现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通过乡土资源的开发,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感受到了我 们家乡的人文气息,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物产丰富,感受 到了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不仅仅停留 在了文字表面,而是对家乡的关注与热爱,进而形成一种 对家乡美丽环境的爱摹之情,情感得到了升华,评价真正 体现出了实效性。 4.从网络人手,发掘多元资源,促进课堂评价的开放 性。网络教育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 术进行知识传输和知识学习的新型教育形式,代表了现代 远程教育中先进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有机整合,是现代远程 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它具有时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通过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网络使各 种教育资源跨越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 超出校园范围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名牌学 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 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促 进地区间的教育交流,使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同样可以 接受高水平的教育,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可以进行 全方位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全方位 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 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 生的提问类型、人次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使教师了解学 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有针对性地 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网络,建立交互性的评价 体系。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作一个评价。一个阶段下 来,我们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学生家长也可 以关注他们孩子的学习信息,作出对孩子的评价,也可以 和老师共同讨论,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这个评价系统,在 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竞争机制,让学生有一种互相学习的 良好氛围。这样,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而 多渠道地获取评价信息,建立起交互性的评价体系,打破 了以往只能总结性评价的局面。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资源,抓住网络 反馈及时、管理方便、省时省力等优良特性,对整个教学 过程做跟踪监控、检测、指导。既拉长评价的时间,延伸 评价的空间,还能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相应给 出建议和补救方案。像这样借助网络资源进行网上评价, 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 情况及时作出有效评价,使评价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善于利用课程资源是提高学生有效评价的基础,合理 使用课程资源,是实现评价改革的载体。在推进素质教育 的进程中,我们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使课程 教学资源更充实丰富,学生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同时 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