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实现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首要条件是有一个符合客观条件的、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以便根据这个进度计划确定实施方案,安排设计单位的出图进度,协调人力、物力,评价在施工过程中气候变化、工作失误、资源变化以及有关方面的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影响,并且也是进行投资控制、成本分析的依据。
一、编制进度计划的依据
1.经过规划设计等有关部门和有关市政配套审批、协调的文件;
2.有关的设计文件和图纸;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开竣工日期;
4.有关的概算文件、劳动定额等;
5.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
6.工程施工现场的条件;
7.材料、半成品的加工和供应能力;
8.机械设备的性能、数量和运输能力;
9.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的数量与能力水平等。
二、编制进度计划应考虑的因素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开竣工日期和施工工期;
2.对有关专业施工分包的时间要求,如有关设备供货、安装、调试等的时间要求;
3.各专业、工种配合土建施工的能力;
4.材料、半成品、机械设备、劳动力等资源的情况;
5.资金筹集能力;
6.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
7.进度计划的连续性、均衡性和经济性等。
三、 编制进度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进度计划编制前,应对编制的依据和应考虑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其具体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如下:
1.划分施工过程
编制进度计划时,应按照设计图纸、文件和施工顺序把拟建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列
出,并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劳动组织等因素,加以适当整理。在编制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时,施工过程的划分可以粗一些,如列出分部工程的名称,或楼层分段等;在编制实施性进度计划时,则应适当细一些,特别是对主导工程、主要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应尽量详细,不漏项,以便掌握进度,指导施工,否则不容易暴露、发现问题,失去了指导施工的意义。
在划分施工过程时,还要密切结合选择的施工方案。因为对同一施工的分项或分部工程,往往由于施工方案不同,不仅会影响施工过程的名称、内容和数量的确定,还会影响施工顺序的安排。
2.确定施工顺序
在确定施工顺序时,要考虑:
(1)各种施工工艺的要求;
(2)各种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要求;
(3)施工组织合理的要求;
(4)确保工程质量的要求;
(5)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条件;
(6)确保安全生产的要求。
3.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计算应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同时应注意:
(1)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应与相应定额中的计量单位一致;
(2)应考虑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的要求;
(3)应结合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法的要求,分层、分段或分区计算;
(4)将编制进度计划需要的工程量计算与编制施工预算、材料和半成品的进料计划、劳动力计划的工程量计算一同考虑。
4.确定劳动力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
应根据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方法和相应的定额,并参考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水平,计算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所需的劳动力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
5.确定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施工天数,并安排进度。
当有特殊要求时,可根据工期要求,倒排进度;同时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立体交叉施工、水平流水施工,增加工作班次,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等。
6.施工进度图表
施工进度图表是施工项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织形式。目前表达施工进度计划的常用方法有网络图和流水施工水平图(又称横道图)。流水施工水平图用线条形象地表达了各个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的施工进度,各个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的工期和单位(子单位)工程的总工期,并且综合反映了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和各施工单位(或队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关系。但对于比较复杂的工程,如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项目较多,或工序搭接、配合复杂时,就难以充分暴露矛盾,特别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某些项目发生提前或拖后时,将对哪些项目产生多大的影响就难以分清,且不能反映出施工中的主要矛盾。
用网络图的形式表示施工进度计划,能够克服流水施工水平图的不足,充分揭示出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有利于计划的检查和调整,便于计划的优化和计算机的应用。
在网络图计划的编制过程中,一般也是采取分阶段逐步深化的方法,即采用绘制多级网络的方法,由粗到细,由浅入深,将计划逐级分解和综合,以便检查、监督、分析、平衡和调整。
7.进度计划的优化
进度计划初稿编制以后,需再次检查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安排是否合理,总工期是否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设备需用量是否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充分利用。经过检查,对不符要求的部分予以改正和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