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
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
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
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
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巩固提高练习:
1.声音是由物理 产生的。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
2.声音的传播需要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但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声效果比气体中的好,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我们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当遇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 。
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做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较大,在气体中的较小。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速还跟 有关,温度越高,声速也越大。
5.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 6.乐音的三要素(也叫三个特征)是: 。 7.声音的 叫做音调。音调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8.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 ,它的单位是 。
9.弦乐器的音调由弦的 、 和 来决定。弦越细、越短、越紧,振动时发出的音调越高;弦越粗、越长、越松,振动时发出的音调越低。
10.如右图所示,乙音叉发声时,音调 ,因为在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大。
11.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85~1100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 12.声音的 叫做响度。响度 跟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 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如:你说话大声点、牛的叫声大等指的都是响度。
13.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人的听觉下限为0dB。 14.如右图所示,当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幅大,发出声音的 大。
15.声音的 叫做音色,也叫音品。音色由发声体的 等因素决定。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例:人能区分笛声与钢琴声,是因为音色不同。 16.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等都是利用了 原理。
17.振动频率 的声音叫做超声。振动频率 的声音叫做次声。地震、海啸、台风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 18.声音既能传递 (声呐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和海洋的深度、B超检查等),还能传递 (超声波粉碎肾结石、清洗牙齿等)。
19.控制和减弱噪声的措施是: ;途径是 。
20.人听到声音的几个条件: 。
巩固提高练习答案: 1.振动 声源 2.介质
3.空气 回声
4.声速 340m/s 温度
5.外界的声音顺着外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个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入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6.音调、响度和音色(音品) 7.高低
8.频率 赫兹(Hz)
9.粗细 长短 张紧程度 10.高
11.20~20000Hz
12.强弱 振幅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13.分贝(dB) 14.响度
15.品质 材料、结构、发声方式 16.声音的反射
17.高于20000Hz 低于20Hz 18.信息 能量
19.消声、吸声和隔声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 20.①有声源;②有介质传播声音;③有正常的耳形成听觉;④声音的响度要大于0dB;⑤声音的频率要在20~20000Hz的范围内。
选择题答案:CADBA DCACB CDBAD CCBBA CDDA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