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2023-02-22 来源:爱问旅游网
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

1. (17分) (2017九上·长春月考)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本文选自史书《________》,是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_所撰。 (2)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 ________ ②小惠未徧 ________ ③既克 ________ ④望其旗靡 ________

(3) 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

(4) 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

(5) 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

2. (11分) (2019七下·农安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③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④手版⑤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狱:案件。④委:抛弃,扔弃。⑤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 解释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一讯立辨________ ②王逵欲深治之________

第 1 页 共 10 页

(2) 周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什么?

(3)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这一情节体现了周敦颐怎样的君子品格?用《爱莲说》中的原句回答。

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2分)

3. (1分) (2017八上·肇庆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我)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________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②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 xī liǎn shēng________的一刹那。

③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zhì xī________。

④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nì míng________。 4. (1分) 形近字组词 汲________ 榨________ 吸________ 窄________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7七上·镇江月考) 修改病句。

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①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为此,②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霉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实施的办法是在城市的所有高层建筑的顶部,装上喷霉喷头,向空中喷水雾,这样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并把这些微粒带到了地面。③当然喷洒设备要进行定时控制——在夜深人静时加强喷雾时间,在白天人们上班时停喷,以不淋湿行人的衣服为度。④不过,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而且风大之时效果差,不适合广泛应用。

(1) 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________。

(2) 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词语后增补________。 (3) 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 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6. (5

分) (2018·深圳模拟)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

子。

(1) 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两首) (2) 采菊东篱下,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 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李商隐《无题》) (5) ________,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第 2 页 共 10 页

(6) 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

行》)

(7) “舍生取义”是中国古文人所推崇的一致生死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就

白。

(8) 请写出古诗中写“春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

7. (26分) (2018九上·长春开学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怀念那些读书的日子 韩少功

我偶尔去某大学讲课,有一次顺便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结果不容乐观。随后,我坦白地告诉他们:即使在30年前,让很多中学生说出10本俄国文学、10本法国文学、10本美国文学,都不是怎么困难的。他们一双双眼睛瞪得很大。30年前?那不正是文化的禁锁和荒芜时期?不正是“文革”十年浩劫刚过?有人露出一丝讪笑,那意思是:老师,你别忽悠我们啦。

但中国有句谚语:知其一,还要知其二。

我当年就读的中学,有一中型的图书馆。我那时不大会看书,只是常常利用午休时间去那里翻翻杂志。 “文革”开始,这个图书馆照例关闭。

1967年秋,停课仍在继续,漫长的假期似无尽头。校图书馆立刻出现了偷盗大案:一个墙洞赫然触目。管理图书的老师慌了,与红卫兵组织紧急商议,设法把藏书转移至易于保护的初中部教学楼最高层,再加上铁栅钢门。不过外寇易御家贼难防,很多红卫兵在搬书时左翻右看,已有些神色诡异,互相之间挤眉弄眼。后来我到学校去,又发现他们话题日渐陌生,关于列宾的画,关于舒伯特的音乐,关于什么什么小说……

好在我算是自家人,有权分享共同的快乐。在多番警告并确认我不会泄密或叛变之后,他们终于把我引向“胡志明小道”——他们秘密开拓的一条贼道。我们开锁后进入大楼某间教室,用桌椅搭成阶梯,拿出对付双杠的技能,憋气缩腹,引身向上,便进入了天花板上面的黑暗。我们借瓦缝里透出的微光,步步踩住横梁,以免自己一时失足踩透天花板,扑通一声栽下楼去。在估计越过铁栅钢门之后,我们就进入临时书库的上方,可以看见一洞口:往下一探头,哇,茫茫书海,凝固着五颜六色的书浪。

这时候往下一跳即可。书籍垒至半墙高,足以成为柔软的落地保护装置。

我们头顶着蛛网或积尘,在书浪里走得东倒西歪,每一脚都可能踩着经典和大师。我们在这里坐着读,跪着读,躺着读,趴着读,睡一会儿再读,聊一会儿再读,打几个滚再读,甚至读得头晕,读出傻笑和无端的叫骂。

就这样,一个没有考试、没有课程规限、没有任何费用成本的阅读自由不期而至,以至当时每个学生寝室里都有成堆的书。

毕业后下乡,我插队在一公社茶场。在工休时,聊天是解闷的主要方法。闲聊类似说书,是重要的文明传播方

第 3 页 共 10 页

式,在有书难读的时候,是一种民间化弥补,一种上学读书的替代。

茶场的知青中还有些故事王,相当于口头图书馆。有这么一个人,他头有点歪,外号“六点过五分”,平时特别懒,凭着他过目不忘的奇能,绘声绘色的鬼才,每次都能让听者如醉如痴意犹未尽而且甘受物质剥削。这样的交换多了,他发现了自己一张嘴的巨大价值,只要拿出故事这种强势货币,他就可以比别人多吃肉,比别人多睡觉,还能随意享用他人的牙膏、肥皂、酱油、香烟以及套鞋。这样的日子太爽了。一度流行的民间传说《梅花党》、《一双绣花鞋》曾由他添油加醋。更为奇货可居的是福尔摩斯探案、凡尔纳科幻故事、大仲马《基督山伯爵》、莎士比亚《王子复仇记》,都是他腐败下去的特权。

在我的同队插友中,张某好诗词,带来了《唐诗三百首》。贺某想当画家,带来了石涛、林风眠、关山月以及米开朗基罗的画册。我们互通有无交换着看。不要多久,交换范围又扩大到其他队,一直交换到很多书没有封皮和脱页散线的地步。

我还读过一种油印小册子,正题是《新阶级》,作者为德热拉斯(后译为吉拉斯),一位被西方世界广为喝彩的南斯拉夫改革理论家。当上世纪80年代末一位美国人向我推荐此书时,我的回答曾让他一怔。

我说,我知道这本书,我20年前就读过。 他还是斜盯着我。

我记得自己就是在茶场里读到油印小册子的,是两位外地来访的知青留下了它。我诈称腹痛,躲避出工,窝在蚊帐里探访东欧,如听到门外有脚步声便要装出一些呻吟。这是知青们逃工的常用手法。不过既是病人就不能快步走,不能唱歌,更不能吃饭,以便让病态无懈可击。副书记一到开饭时就会站在食堂门口盯着,直到确认你没有去打饭,也没人代你打饭,才会克制一下揭穿伪装的斗志。不吃饭那就是真病了,这是农民们的共识。

这样,对于我的很多伙伴来说,东欧的自由主义以及各种中外文化成果,都常常透出饥饿者的晕眩。 那时,大家几乎都有一两本手抄诗。一些知青做着文学梦或科学梦,当然更有抄书习惯。我每借来一书,便择优辑抄,很快就有了厚厚几本,以弥补藏书的短缺,以备今后温习。好几个早上起来,我的面目被人取笑,原来是柴油灯的烟太多,晚上抄书时靠灯太近了,太久了,鼻息吸引油烟,就会熏出个黑鼻子和黑花脸。

90年代末我在美国参加一会议,发现身旁一学者有动笔的癖好,倒也不是做会议笔记,只是笔头不闲,在会议材料的反面或空白处胡写,有时默写古体诗,有时默写洋文句子,有时甚至把会标之类抄上多遍。我心生奇怪,后来问及此事。他想了想,说是吗?又想了想,说他可能是写惯了,尤其是当知青时抄书太多,以至于到如今差不多一摸笔就手痒。

他是“文革”后最早出国的数万留学生之一,很快成为经济学界一颗新星。在普遍的国外舆论看来,1980年初陆续出国的这一批人总体素质最佳,不仅谦逊刻苦,且学养不俗。在很多高校老师看来,“文革”后最早的那批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生,总体素质也首屈一指。用有些老师的话来说,能遇上这几届可谓人生之幸。

凭借手抄书一类手段,知识薪传一直明断而暗续、名亡而实存。如果真是“垮掉”和“断层”,数以百万计的好学生后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现在,我的一些手抄书早已不知所往。随着出版的开放与繁荣,我的书橱也越来越多,盛满了太多精美而堂皇

第 4 页 共 10 页

的套书,不需要我再在油灯下熏黑鼻子。但有时候我会不无惶惑,似乎书已经多得坏了我的胃口,让我无所适从。又觉得新书像富人的宾客,旧书像穷人的朋友,我在太多宾客面前反而有些孤独。

(选自《漫长的假期》有删改)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铁栅

________ 享用

________ 辑抄

________ 癖好

(2) 读书是人重要的精神追求之一。选文开篇叙述的是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当我“坦白”30年前的读书情况时,他们“一双双眼睛瞪得很大”,还以为这是一种“忽悠”。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3) 作者昔日的读书情景如剪影般呈现在纸页上,那让人难忘的一幕幕,吸引读者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选文中,作者回忆了哪些关于读书生活的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 本文语言平实质朴,点滴细节抒写生活,饱含作者对往事的无限深情。请从下面任选一句,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品析。

①在估计越过铁栅钢门之后,我们就进入临时书库的上方,可以看见一洞口:往下一探头,哇,茫茫书海,凝固着五颜六色的书浪。

②我们在这里坐着读,跪着读,躺着读,趴着读,睡一会儿再读,聊一会儿再读,打几个滚再读,甚至读得头晕,读出傻笑和无端的叫骂。

(5) 特殊的年代背景,让作者对读书有独特的体悟。选文中,作者感慨“东欧的自由主义以及各种中外文化成果,都常常透出饥饿者的晕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6) 韩少功在知青生活结束不久,就开始发表作品。选文中,“笔头不闲”的经济学界新星,是“文革”后最早出国的留学生之一,因此作者感慨:“如果真是“垮掉”和“断层”,数以百万计的好学生后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你认为这番感慨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7) 选文写到充实而紧张的读书时光成为往事,随着出版业的开放和繁荣,作者的书橱也变得精美堂皇,然而主人对新书和旧书却另有体会。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5·建瓯) 阅读《水浒》片段,回答文后问题。

那汉提着朴刀,走到面前,唱个大喏,说道:“押司认得小弟么?”宋江道:“足下有些面善。”那汉道:“可借一步说话。”宋江便和那汉入一条僻静小巷。那汉道:“这个酒店里好说话。”两个上到酒楼,拣个僻静阁儿里坐下。……宋江道:“兄长是谁?真个有些面熟。小人失忘了。”那汉道:“小弟便是晁保正庄上曾拜识尊颜蒙恩救了性命的赤发鬼刘唐便是。”

选文中刘唐为什么要冒险来找宋江?请简述原著相关情节。(100字左右)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9. (15分)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第 5 页 共 10 页

材料一: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孝女当家” 孟佩杰,8岁时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褥疮药膏。孟佩杰一直悉心照料养母刘芳英,不离不弃。

材料二: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1)

上面两人的事迹让我们记住了“百善孝为先”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想起了很多孝敬父母的名句,把你知道的写下来。(两句即可)

(2)

母亲节到了,班里组织“感谢母亲”的活动,请你准备一幅对联送给自己的母亲。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 (1分) (2017七上·肇庆期中)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请你以《我生活在________之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⑴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加上恰当的词语,补全题目,如:快乐、幸福、真诚、鼓励、猜疑……等。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可以用A,B,C等代替;⑶说真话,抒真情。字迹清楚,书写工整。⑷要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第 6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

1-1、

1-2、1-3、1-4、1-5、

2-1、2-2、2-3、

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2分)

3-1、

4-1、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1、

5-2、

5-3、

第 7 页 共 10 页

5-4、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6-1、6-2、6-3、6-4、6-5、6-6、

6-7、6-8

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

7-1、7-2

7-3、7-4

7-5

第 8 页 共 10 页

7-6

7-7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8-1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9-1、9-2、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0-1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