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比较视阈与文化之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态势分析与理念探讨

比较视阈与文化之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态势分析与理念探讨

2022-12-26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13年第9期 第26卷 (总135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No.9 2013 GenerM No.135 (Soci ̄Sciences) Vol_26 比较视阈与文化之维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态势分析与理念探讨 高 兴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曲靖655011) 摘要:世界视野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自觉追求,文化之维的审视能够有效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 的研究范围,使研究价值得以延伸。比较视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十分显著的方法论意义,“越界”意识 赋予研究者更大的精神自由度,彰显文学研究的人文内涵。注重比较视阈与文化之维的考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实现文化汇通价值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比较视阈;文化之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态势分析;理念探讨 中图分类号:1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13)一09—0012—07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历史并不算长,若由胡 适1922年写定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开始算 起,迄今为止也不过九十余年。在几代学者孜孜不 倦的辛勤开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和学 化语境中,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品格进行了探 讨和展望。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视野”的倡导并不 是新话题。在“五四”新文学运动尚未发生之前,鲁 术研究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相当宏伟的规 模。综观当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状,有若干 发展态势及问题需要我们予以更多关注,值得我们 进一步反思。 一迅便大声疾呼“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 脉”。 迨“五四”文学革命发生后,陈独秀、胡适、鲁 迅、周作人、茅盾等新文学先驱旗帜鲜明地提倡以 外国文学作为师法对象。1930年代初,王哲甫在 《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中指出:新文学“在横的一方 世界视野与文化空间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态势分析 面要介绍翻译欧美的杰作,与本国的作品比较,参 考,以资借镜”,l3 他强调中西文学的“比较”方法和 “借镜”关系,表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那个时候已 呈现一种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2010年12月,“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的世界性”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参会学者认为 “任何一个种文学它本身就构成了世界文学中的一 部分”,主张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叙事理念上“应该注 重本土经验与世界视野的融合”,“这种融合和统一 到了2O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意识形态理论 主导文学研究的价值判断,文学研究者“程度不同 地受到苏联当时‘正统’的文学史观念的影响,特别 体现在跨民族、跨文化、跨语境的转换中”。_1 这次 学术会议是在弘扬“本土经验”或“中国模式”的文 注重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标准来衡量作家作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云南形象研究”(项目批准号:QN201249)阶段性研究 成果。 收稿日期:2013—08—18 作者简介:高兴(1978一),男,安徽枞阳人,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城市 文化研究。 12 品,用阶级分析方法考察文学历史现象,表现出浓 厚的政治化色彩”’,l4 J1 偏狭的价值立场必然导致 文学研究视野的逼仄。从当时国内对于西方文学 的接受范围来看,“对外国文学的有限度的肯定大 体限在19世纪以前的文学”,“对于2O世纪外国现 代文学,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只译介被认为是‘现实 主义的’或‘进步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作 家作品”,20世纪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受到抵制 和否定。L5 在闭锁的文学接受心态之下,中国现当 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均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世界 视野。 新时期以来,随着政治环境的转变、社会思潮 的更替,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可谓气象一新。1980 年代的研究者不仅致力于作家作品的“重评”,而且 关注“文学思潮流派”、“文学现象和问题的综合比 较研究”,重视“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中,对作家作品 赖以产生的各种因素和历史关系做综合的分析”; 研究者再次聚焦“关于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思潮的 关联”,“‘影响研究’成为这一段现代文学研究中常 见的切人点”,可以说,“这种学术理路的展开也得 益于当时方兴未艾的比较文学,这门擅长科际整合 的方法打开了现代文学研究者新的视野”,激发了 研究者“尽可能‘面向世界’的热 I"7”o[4]114-115 1980年代以后,更多学者积极宣扬中国现当代 文学的世界视野和比较研究。在1990年代的中国 现当代文学研究关键词当中,“比较”一词出现次数 较多:“比较研究重开风气于8O年代,90年代继续 繁荣,说明更多的研究者愿意在开阔的视野中通过 与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参照比较,或者从影响作家 创作的因素研究中深入分析一个世纪来现当代文 学的创作,求取研究的启示与突破。”-6 世界视野和 “比较”风气在新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更 为彰显:关于研究对象的文化性质,有研究者指出 “其实中国现当代文学所获有的中国性也是在中华 本土性与西方现代性的两性混血中所重构的中国 性,这种中国性拥有相当成份的外域文化侵入中国 后本土化的他者元素”;"J4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 究的学术理路,有研究者弘扬“跨区域”的“越界”视 野,即“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始终置于世界性的语境 中予以考察”;_8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比较文学 的学科联系,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两者是密不可分 的,有人宣称“在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现代文学研 究都与比较文学有关”, 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 复苏,相当大程度上与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是一 个同步的过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的格局:人们没法再把中国现当代文学看 作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或者流程,而必须在世界性 的格局下,去重新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意义 和价值”o[10]世界视野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者的自觉追求并且日益得以强调。 文化问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引发的热 潮也颇为壮阔。当“五四”新文学运动尚未爆发时, 鲁迅于同一年(1907年)写成了《文化偏至论》和 《摩罗诗力说》,前者谈文化而后者论文学,显示了 鲁迅纵览世界的学术视野、统观文化与文学的整体 思维。在其后的新文学发展历程中,“乡土文学”、 “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等文学现象及批评话语的 出现鲜明地体现了文化与文学的共生性。但在政 治意识主导文学规范的一段时期内,文学创作和研 究中的文化元素消散几尽。到了学术空气相对活 跃自由的1980年代,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在中国 学界造成了“理论方法热”,另一方面形成了“文化 热”,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盛行着文化分析, “文化热”态势一直持续到今天。有人提出:“五・ 四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经历了纯粹形上范 式、意识形态范式和90年代以来的多元化格局范 式的演变,当前尤以文学的文化研究喧嚣热闹”。_1 无论如何,文化问题确实构成了当下的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的绚丽风景。 文化视角的文学考察在某些研究者那里出现 了“泛化”倾向,但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文化研究视角 之本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杰出学者不 但不排斥文化视角,反而高度肯定了文化视角的独 特优势。严家炎认为:“文学本来是文化的一个组 成部分,我们不能脱离文化语境来研究文学。从文 化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学与文学研究,不但可以获得 宽广的视野,而且可以借来一束很强的光源将文学 本身照亮,给人许多新的启示,或者校正我们某些 习惯的看法。”[1 十几年前,朱寿桐便指出:“从文 化学的角度切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则使一些复 杂的现当代文学现象的学术解释获得了新的深 度”,“文化学的视角带来了研究者眼界的开阔和研 究方法的更新”,他预言“文化学研究将继续被引入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并发挥作用”。[13]167 13 从近几年来的研究态势来看,文化空间问题的 学术价值曰益突出。自20世纪末叶开始,空间理 化”,“另一种取向则是把传统的文学研究的疆界逐 渐扩大,使之变得越来越包容和具有跨学科和跨文 化的性质”,后一种价值取向的“文化研究”探讨的 一论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学者们开始 刮目相待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把以前给予时间 些对象“完全可以反过来成为文学研究的对象, 和历史,给予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纷纷转移到 空间上来”。_】 面临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冲击,文学研 究的方法和视野发生了明显变化,譬如说,“在空间 转向的视阈下,文学研究者开始进入到文学空间之 从而对激活文学研究、扩大文学经典的范围产生积 极的建设性作用”。【2。。程光炜提出:“在考察中国现 当代文学史的过程中,文化研究就为自己建立了多 个角度不同的‘观测点’。它不仅要厘定文学史的 外围,而且也要深入到文学史内部,对组成文学史 中。文学空间,不仅仅指文学作品所再现的地理空 间,也包括由文学想象的事物所建构的文化空 间”。¨ 对于文化空间和文学生成之关系的探究,正 是近几年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令人瞩目的 一个发展态势,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研究、文化 场域与文学生产的研究以及文学地理学的研究等 新的学术领域不断呈现。杨义精心构建“文学地理 学”,他期待“文学地理学在辽阔的文化空间中”为 学术研究输入“源源不绝的学理动力”,l1副从一个 核心层面凸显了文化空间问题的重要研究价值。 二文化之维: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的空间拓展及价值延伸 20世纪的国际文学研究呈现出“从外缘研究 转向文学本体研究,又从文学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 究”的发展态势,可以预测,“在新的世纪,文学与文 化的相因相成,将成为未来文学研究的重要内 容”。¨ ]20世纪的文学研究模式首先从19世纪的 文学批评传统过渡到以文本细读为特征的内部研 究,继而又指向各种维度的文化考察,中国现当代 文学学科也开始风行文化研究。 很多文学研究者都对这种新的研究范式表示 欢迎和支持,认为作为一种“思想资源”的“文化研 究”思潮传人中国,对“只有文学批评和文艺学的文 化批评”传统的中国学界产生影响,“文化研究”有 助于将文学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语境 之下”,“文化研究内部展开的一些讨论已远远地走 在了我们的前面,这是它处于当今学术话语的前沿 和富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他,ffq ̄H信“文化研 究的借入可使文学研究重新转化为一种公共性话 语”,这样可以“体现出一种要求重建学科价值的努 力,以便重新激活文学研究的活力”;_l 他们辨析西 方“文化研究”理论的两种价值取向,指出其中“一 种是完全脱离传统的文学研究,面向整个大众文 14 的多重成分和因素进行比较性的分析。这样,文化 研究就要使用与传统的文学史不同的知识谱系,并 且会在探索性的路途中,使自己独有的话语方式、 研究方法逐渐稳固下来。” 他没有否定“文化研 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意义,而且阐 述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展开文化“观测” 的基本思路。 也有一些学者对文学的“文化研究”持质疑或 谨慎态度。他们既肯定“文学理论批评有其自身范 围的综合性研究,它可以从文化研究的方法中吸取 教益”,又不无担忧地指出“以文化研究的那种综合 性研究来取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是很困难的;抹 去文化研究与文学理论研究的界限,效果未必会是 积极的”;|2 他们确认“文化研究的‘侵入’,自然有 它的逻辑,它找到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软肋’,一 定程度上能弥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缺陷”,但又在 “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之间划出了一道严格的 界限:“文学研究偏重对对象特点的探求,重视艺术 创造的个别性、差异性;而文化研究.m.1l ̄H反,它所关 注的主要是一般性和共性的现象”; 一似有学者 提出“文化研究与其说是一门学科,不如说是一种 策略”,“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 的张力,文化研究不是要完善文学研究,而是要瓦 解文学研究”,“它超越了书斋和讲堂而进入广泛的 社会实践”。[2。 推究这些学者的观点,其实他们并不 反对“文化研究”本身存在的合理性,而是不希望以 “文化研究”代替“文学研究”,也不希望“文化研 究”和“文学研究”的粗糙杂糅,他们要捍卫“文学研 究”本体的纯粹品格,宁可将“文化研究”视为文学 研究的一种外部辅助策略。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在“文化研究”和“文学 研究”之外又引出“文化批评”一语。有人区分“文 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前 者作为“对文学的文化视角的批评和研究”模式旱 已有之,只是到了20世纪后半期“重新得到了强 调”,后者已经“大大超出了文学研究的领地,进入 了对人类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考察研究之境 地”; 也有人将“文化批评”与“文化研究”等同视 之,认为“文化研究(或者文化批评)既不是囿于文 学文本或单纯文学的批评,也不大可能是单纯的 学的研究空间,使研究价值得以延伸。在文化之维 的研究理念指引下,一些曾被刻意回避或无意轻忽 的研究对象可以从文化视角纳入研究范围,诸如林 纾、张资平、周作人、王实味、孙瑜、“鸳鸯蝴蝶派”、 “战国策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带有争议性 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及群体都可以获得文化意义上 的阐释,沈从文、张爱玲、钱锺书、废名、叶灵凤等现 代文人的文学活动可以在新的文化语境中重新加 ‘外部’批评,而是在解读甚至审读文本的前提下, ‘联系’文学外部或跨越文学边界于诸文化现象之 中的批评”,宣称“文化批评不仅与传统的文学研究 不同,而且与原有的文化学意义上的批评相比也是 崭新的,它开辟了文学批评的全新视野”;_2纠还有人 分析了“文化研究”、“文化批评”和“文学研究”这 三者之间的内部关联,指出“文学研究在文化研究 的语境下,从原来的形式批评转向了文化批评。文 化批评的形成与发展,是探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 关系的又一入口”,“当前的广义文化批评,无疑涵 盖了文学的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 持这类观点 的学者既承认“文化”因素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 价值,又试图避免“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相互 混淆,在他们眼中,“文化批评”或许能够成为沟通 二者的一个理想桥梁。 鉴于上述三种不同观点,笔者主张从“文化之 维”理解文学研究中的文化因素及其价值。“维”有 “思考”、“想”之意,“维度”本是空间理论的基本概 念之一,常被用于对事物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或 阐释之意。文学研究中的“文化之维”内涵丰富,既 有刘再复等人主张的“文化审视点”之意, 亦即 深入揭示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社团和流派、作家 创作活动等文学现象所呈现的文化图景和文化价 值;又有严家炎倡导的结合“文化语境”研究文学之 旨,以宏阔的学术视野观照文学现象与“政治文 化”、“商业文化”和“宗教文化、伦理文化、地区乡土 文化、校区教育文化以及各个时期中外的美学思 潮、审美风尚等”文化因素的内部关系;l1 另外,还 有朱寿桐点明的“借助文化学思维方法”之需,以便 “对比较复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文本作出富有深度 的研读”。[131168 文学研究的文化之维注重运用跨 学科的方法却始终聚焦文学本体,不同于纯粹的 “文化研究”;文化“话语”分析是基于文学文本并且 指向文学场域,这又异于一般的“文化批评”。 重视文化之维,能够有效地拓展中国现当代文 以观照。文化之维的文学研究主张从东、西方文化 交融与对话的宏观背景下考察研究对象的文化因 素及其价值,又重视从哲学、宗教学、心理学、社会 学、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跨学科的交叉视角加 深对研究对象的文学一文化分析,除了继承中国传 统学术研究方法(如考证法、解析法、体悟法等)之 外,还要大胆借鉴西方学者提出的文化诗学、文化 地理学、“文化史”学、场域理论、城市文化理论等多 种理论方法。若真正做到了文化之维的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对象空间、意蕴空间、美学 空间均能得到拓展,在认识、审美、实践等多个价值 链条上有所延伸。 三比较视阈: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的方法意义与人文精神 文学的“文化研究”也遭到了一些研究者的尖 锐批评,他们质疑“文化研究”的审美功能:“文化研 究在文学领域施展身手必然是有限度的,在有些重 要的方面,文化研究可能就排不上用场。比如作家 作品研究比较关注审美个性、形式创新、情感、想象 等等,关注差异性因素,用文化研究的共性归纳就 较难进入状况”。_4J加 也有一些研究者持不同观点。 杨洪承指出:新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方法 上需要“建立文化研究互动认知的方法论”;文化研 究的宏观理论视野以及“女性视角、地域文化、心理 分析、生命意识等多维视角”使文学史考察“落实到 具体的作家作品,深入细致的认真研究作品文本个 案,从而对作家作品的原意作出更合理的阐释”;文 学研究应当“更多地关注文学在不同文化中表现的 共同问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不可能只在封闭 的文学视野里进行了,必须纳入文化研究的‘世界 性’文化背景中进行整合性的分析”o[28]相比较而 言,杨洪承的见解更加深刻和开放。 当今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 15 比较视阈。正如某些学者指出的那样:“在不同历 史传统、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各民族的文学理论,无论是概念、原则,还是思路、 方法等等,都各不相同,但是,人心、文心的相通,又 使得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东西。研究它们的同和 异,对于寻找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有着不可忽视的 意义。”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梁启超、王国维、 陈独秀、胡适、鲁迅、朱光潜、钱锺书、吴宓、李健吾、 宗白华等学界精英善于在中西文学和文化比较的 宏观视野中不断推进中国文学的建设和发展,成就 卓著、奉献良多。中国现当代文学从一开始就是在 世界文学大潮中孕育和壮大的,很多著名作家、思 潮和流派都曾经受到了西方文艺思想的直接影响,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运用比较思维应当成为 我们自觉而且必要的追求。 从学科类别上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比 较文学”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中国现当 代文学研究若要取得更丰硕、更精深的学术成果, 今后恐『白更应当充分借鉴比较文学的理念与方法。 杨乃乔将比较文学的学科本体归结为“比较视域”, 比较“视域”的深层涵义是“一种多元观察的、多视 点透视的研究视野”,其基本内涵为“跨民族、跨语 言、跨文化与跨学科(四个跨越)”的研究;比较文学 研究旨在“汇通”,即“在透视中追寻双方结构体系 中的内在共同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虽然不 必像比较文学研究那样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 与跨学科这“四个跨越”中至少实现一个方面的“跨 越”,也不必像比较文学研究那样从“本体论”上强 调“比较视域”,但杨乃乔提出的那种“多元观察 的、多视点透视”的“方法论”层面上的“比较视域” 十分有益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跨学科的研究 是比较文学的研究方式之一,比较文学对于“文学 与哲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社会学,文学与宗 教,文学与其他艺术”甚至“文学与自然科学”的交 叉研究有明显的开拓,_3l_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也 应当对其他各种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保持开放 视野,在这方面需要更多地参考、借用比较文学的 学术理路和研究成果。已有研究者明确地肯定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内部”比较的研究价值:“中国现 当代文学内部的比较研究,虽没有宏阔的理论建 构,但它关涉到文学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各种因素的 互动,这种互动体现着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作家之 16 间、作品之间、流派与思潮之间,以及诸多具有相辅 相成关系的对象与因子之间的‘影响’与‘平行’。 而这种‘影响’、‘平行’的研究视角又恰可以引领我 们走进文学内部,走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流脉 中”。E32]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比较视阈”(“视阈”同 “视域”)甚至能够突破学科“内部”研究而“汇通” 学科之外的理论资源,其内涵与价值尚待进一步挖 掘。 比较视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积极影 响将是整体性的,尤其是具有显著的方法论意义。 可以将比较视阈看成一种“越界”的视角和思维,有 的学者将这种“越界”概括为“不单跨越民族国家区 域的界限,也指跨越学科、文化、方法、视野的边界, 同时也超越文本,进入社会及历史现场,回到文化/ 文学产生的场域。有时也有必要打通古今,进出现 代与古代之间”o[33 J“越界”意识能够赋予研究者更 大的精神自由度,超越学界既有的研究模式和理论 范式,从纵横交错的文化语境和历史空间中审视中 国现当代作家的文学活动及其价值。若干年以来, 西方汉学家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成果不断被介 绍到国内,他们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某些评价观 点之所以引起国内学者的极大兴趣,主要因为这些 西方汉学家往往从“他者”视角揭示了中国现当代 文学发展史上的某些被遮蔽或被疏忽的研究内容, 而且他们的文化立场与国内学者有所不同,虽然他 们得出的某些观点有待商榷和斟酌,但他们的研究 成果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不少颇具启发或反思价值 的新鲜资源。夏志清对于张天翼、吴组缃、张爱玲、 钱锺书、沈从文的评论均有独到之处,尤其是他“对 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层次丰富,通 过影响研究来寻绎外来文学对作家人格的精神改 塑”。【弘 王德威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研究也对当 今中国大陆学界产生了较大冲击,他“是一位中国 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比较文 学研究者”,近期以来,他力图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走向跨民族、跨语言与跨文化的比较文 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不必要以西方学者的 研究理念和方法为效仿对象,但我们至少能够从他 们的文学批评实践中获得一些方法论启示,继续创 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思路,不断扩展我们的学 术研究视界。 建立在比较视阈基础之上的“汇通”式考察不 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方法,更体现了一种全方 位、多角度关注和尊重研究对象——作家主体的人 行区域文化的对比与“汇通”,必然会促进中华文化 内部要素的交流和对话,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的人文内涵和文化意蕴。 四 结语: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汇通价值 本主义态度,可以从思想、心理、信仰、情感、审美等 多个维度揭示中国现代作家的生存境遇及文学活 动价值。乐黛云指出:“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就在 于促进文化沟通,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以至武装 冲突,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这种21世 文学在本质上属于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学 “汇通”是以文化碰撞与交流为内核的精神对话。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汇通价值, 体现在多个方面:将中国和西方作家作为跨文化背 景下的创作主体,在文学考察中进行东西方文化的 纪的新文人精神正是未来比较文学的灵魂。” 她还满怀信心地预言:“文学的未来很可能是建构 在异质文化之间文学互识、互证、互补的过程中。 这样的文学将对人类不同文化的沟通作出重要贡 对比和对话;探究西方异质文化对于中国现当代作 家的精神影响,揭示东西方文化碰撞造成的心理和 美学冲突;在中国本土范围内,对生活在不同文化 语境中,或来自不同区域空间,或持有不同文化立 献。” 3 其实,乐黛云所言的“促进文化沟通”、“改 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在异质文化之间文 学互识、互证、互补”等文化功能不只是比较文学所 独有的学术价值,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考察 区域文化因素与作家创作的内部关联,分析各个时 期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区域迁移规律,探讨区域文 化场域在“聚合文人群体、调适文学生态”方面所发 场的中国作家进行比较,藉此分析中国历史文化的 发展规律、区域文化的内部特质、社会文化思潮的 演变脉络;等等。注重比较视阈与文化之维的考 察,正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实现文化汇通的重要 路径之所在。 挥的作用,l3刮并且在“比较视阈”的研究理念下进 参考文献: [1]卓今.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世界性[J].文学评论,2011(2):221. [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7. [3]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M].北京:杰成印书局,1933:14. [4]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 [6]樊国宾等:20世纪9O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情况的调查分析[C]//周勋初等.文学评论丛刊(第6卷第2期).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o3:7. [7]杨乃乔.第三文化空间,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命脉[J].文艺争鸣,2009,11. [8]黄万华.越界和整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应有的文学史视野[J].扬子江评论,2008,6:1. [9]罗义华.比较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J].世界文学评论,2008,1:21. [10]刘志荣.现代文学的起源、世界视野与中国主体——比较文学已经和可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的意义[J].中国 比较文学,2o05(3):90. [11]傅莹.论中国现"3代文学理论范式的演变[J].广东社会科学,-2005,5:143. [12]严家炎.史余漫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5~26. [13]朱寿桐.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世纪的交汇点上[J].江海学刊,2001(1). [14]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4(4):31. [15]张文诺.空间转向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6. [16]杨义.文学地理学的渊源与视境[J].文学评论,2012(4):84. [17]陈悼等.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70. [18]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3—50. [19]杜桂萍.世界与方法:中国文学研究十年[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53. [20]陆扬.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85. [21]程光炜.文学史研究的兴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69. 17 [22]钱中文,等.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一些理论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8. [23]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5. [24]王宁.文化研究在九十年代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1999(9):61—62. [2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教学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48. [26]曾军.文化批评教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23—25. [27]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421. [28]杨洪承.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关于“文化研究”的一种思考[J].齐鲁学刊,2002(2):72—77 [29]陈悼等.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8. [30]杨乃乔.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68. [31]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2]金红.文学比较:创新与传承——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7(5):136. [33]王润华.越界跨国文学解读[M].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1. [34]黄发有.边缘的活力[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55. [35]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 [36]高兴.中国现代文人与上海文化场域(1927—1933)[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349. (责任编辑:胡素萍) Analysis and Discussions of the Trend and Ideas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GAO Xing (School ofHumanities,Qujing Noralm University,Qujing 655011,China) Abstract:Scholars on modem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have been in conscious pursuit of a global vi— sion;while an examination of modem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can extend the study value as well as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study.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s of marked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while the“cross—border”awareness has en- dowed researchers with a larger domain of ̄eedom,which greatly reflects the cuhural connotations of literary stud— ies.Due emphasis on a survey of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the cultural dimension is a key approach to in— tegrating cultural value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Key word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cultural dimensions;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stud— ies;situation analysis:discussions on ideas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