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册
1. 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 1.1 编制依据
1.1.1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施工总承包招标书》(招标编号:JS2004-13)(铁四院)。
1.1.2 现场初步调查所取得的相关资料与信息。 1.1.3 投标人的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1.4 与本工程有关的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质量验收标准等。
1.2 编制原则
1.2.1 以快速、有序、优质、高效为原则,全面响应招标文件和满足铁路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的有关要求,总体规划本标段工程的施工。
1.2.2 以确保工期及阶段性工期目标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
1.2.3 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选用适用合理的施工方法。
1.2.4 以扭住工程重点和难点并尽早取得突破为原则,相关作业线并行实施。
1.2.5 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针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水中和高位作业的特点,制定各项技术组织措施。
1.2.6 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原则布臵施工总平面。 1.3 编制范围
1.3.1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070#墩(含)~028#墩(不含),即起讫里程DK7+449.4~DK9+264.4范围内铁路桥下部主体工程、梁部与桥面的施工及为实施这些施工需要的大型临时设施的建设,包括:
1.3.1.1 正桥070#墩~029#墩,共计42个桥墩。 1.3.1.2 正桥070#墩~066#墩间、062#墩~028#墩间共计38孔76榀40.7m简支箱梁。
1.3.1.3 正桥066#墩~062#墩间4孔(54.2+2×80+54.2)m双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1.3.1.4 正桥070#墩~028#墩间计42孔双幅桥面系。 1.3.1.5 为实施上述施工需要的大型临时设施的建设。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武汉铁路枢纽内的第二过江通道,同时也是武汉市中环线的过江通道。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位于武汉长江二桥下游9.5公里的天兴洲江段。
2.1.2 本标段为天兴洲长江大桥正桥070#墩(含)~028#墩(不含)间铁路桥工程,起讫里程DK7+449.4~DK9+264.4,全长1815m。桥跨布臵为:4孔40.7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54.2+2×80+54.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4孔40.7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处于天兴洲长江大桥正桥公铁分建段。
2.1.3 本标段桥梁从天兴洲跨越长江北汊,平面位于半径5500m的曲线和直线段和5.2‰的下坡道上。
2.1.4 上部结构采用54.2+2×80+54.2m四跨一联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长江北汉,其他孔跨为40.7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面宽度按正线四线设臵,分客运专线与I级铁路线分别独立成桥。其中客运专线桥桥面总宽为13.4m,I级铁路线桥面宽度12.3m。
2.1.4.1 连续箱梁
2.1.4.1.1 连续箱梁的全断面型式为直腹板式单箱单室截面,客运专线、I级线箱梁底部宽分别为6.4m、6.0m,梁高均由跨中3.5m到根部6m跨中范围有l0m直线段,曲线段梁下弦按园曲线设臵。采用C50号混凝土,三向预应力,纵向采用19φj15.24、12φj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横向采用3φj15.24扁形锚具。钢绞线标准强度Rt=1860Mpa。竖向采用直径32mm精轧螺纹粗钢筋。
2.1.4.1.2 连续箱梁采用挂篮对称悬臂现浇,两箱单独施工。每个T构由1个0#段、对称的2×9个悬灌段组成,挂篮浇注最长节段为4m、最大节段自重170吨。两边跨各13.15m直线段采用墩旁施工膺架上现浇,与悬臂施工梁端之间设2m合拢段,合拢顺序按先边跨,再中跨合拢施工。梁部施工过程中需采用临时支座,合拢后需进行体系转换。
2.1.4.1.3 连续箱梁铁路货运线梁顶宽12.30m,底宽6.0m,顺桥向长12.0m,高6.0m;铁路客运线0#段梁顶宽13.40m,底宽6.4m,顺桥向长12.0m,高6.0m。
2.1.4.2 简支箱梁
2.1.4.2.1 简支箱梁桥面宽度按正线四线设计,其中客运专
线桥面总宽为13.4m,I级铁路线桥面宽度12.3m。客运专线与I级线均为斜腹板式单箱单室截面。主梁高3.5m,采用C50号混凝土,双向预应力,纵向采用12φj15.24、12φj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横向采用3φj15.24扁形锚具。
2.1.5 下部采用共基础分墩身的结构形式。
2.1.5.1 矩形空心柱式钢筋混凝土墩,不设收坡。壁厚1米。四线铁路共基础,墩身分离。
2.1.5.2 本标段桥梁基础全部采用钻孔桩基础并上设承台。 2.1.5.3 铁路客运专线与Ⅰ级线间距仅8.6m,其中029~045#以及067~070#墩分别处于天兴洲和北岸滩地上,采用15φ1.5m钻孔桩,行列式布臵,摩擦桩,桩长59~63m,承台21×10.8×3.5m,墩身分离,客运专线与Ⅰ级线均采用空心板式墩,墩身平面6.5×4.5m。046~049#墩位于天兴洲北汉河道南侧,墩身及桩基与029~045#桥墩相同,仅调整顺桥向桩间距及承台厚度,以保证墩身水平抗推。050~066#墩位于北汉河道,冲刷较深,采用12φ2.5m桩基础,承台为23.1×17.3×5m,墩身分离。
2.1.5.4 钻孔桩分布情况如表2.1.5.4所示。
表2.1.5.4 钻孔桩分布情况一览表
桥墩桥墩编号 (m) (m) (根) (m) (m) (m) (根) (m) 岩层深度 桩径 数量 桩长 编号 深度 岩层桩径 数量 桩长 029 24.2 1.5 15 61 050 26.3 2.5 12 61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26.0 1.5 22.4 1.5 22.3 1.5 21.9 1.5 22.2 1.5 22.6 1.5 22.9 1.5 23.9 1.5 24.6 1.5 23.2 1.5 22.3 1.5 21.9 1.5 21.6 1.5 21.3 1.5 21.5 1.5 20.9 1.5 27.8 1.5 26.3 1.5 27.9 1.5 28.6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63 051 28.0 2.5 59 052 29.9 2.5 59 053 31.6 2.5 59 054 29.6 2.5 59 055 29.2 2.5 59 056 29.7 2.5 59 057 29.5 2.5 59 058 29.5 2.5 59 059 29.5 2.5 59 060 29.5 2.5 59 061 29.5 2.5 59 062 34.5 2.5 59 063 60.5 2.5 59 064 63.5 2.5 59 065 60.5 2.5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5 15 15 15 61 61 61 58 57 57 56 56 56 56 56 61 87 90 87 66 59 59 59 59 15 60.5 066 29.8 2.5 15 15 15 15 65 067 20.4 1.5 65 068 20.4 1.5 65 069 18.9 1.5 65 070 18.5 1.5 2.1.5.5 承台结构分布情况如表2.1.5.5所示。
2.1.5.6 不同季节,各桥墩水深分布情况如图2.1.5.6所示。
水深(m)101520250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0600610620630640650660670680690705桥墩水深季节趋势图桥墩编号图2.1.5.6 随季节变化的桥墩水深分布图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6-10月10月11月12月表2.1.5.5 承台结构分布情况一览表
序桥墩编号 号 1 029~045/067~070 2 046~049 3 050~061 4 062/066 5 063~065 合计 个数 21 4 12 2 3 42 B(m) L(m) H(m) R(m) 1.3 1.3 2.1 2.1 2.1 10.8 21.0 3.5 11.6 21.0 4.0 17.3 23.1 5.0 16.8 23.1 5.0 16.8 23.1 5.0 桥墩宽 长 高 倒角半径 2.1.5.7 桥墩结构分布情况如表2.1.5.6所示。
表2.1.5.6 桥墩结构分布情况一览表
墩身 桥墩高度 序号 墩号 m 1 029 2 030 3 031 4 032 5 033 6 034 7 035 8 036 25.209 24.798 24.986 24.674 24.063 24.151 24.340 24.428 宽 m 长 m 高 m 宽 m 长 m 高 m 墩帽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24.409 4.9 6.9 0.8 23.998 4.9 6.9 0.8 24.186 4.9 6.9 0.8 23.874 4.9 6.9 0.8 23.263 4.9 6.9 0.8 23.351 4.9 6.9 0.8 23.540 4.9 6.9 0.8 23.628 4.9 6.9 0.8 墩身 桥墩高度 序号 墩号 m 9 037 10 038 11 039 12 040 13 041 14 042 15 043 16 044 17 045 18 046 19 047 20 048 21 049 22 050 23 051 24 052 25 053 26 054 27 055 25.216 25.705 24.093 22.981 22.370 21.858 21.346 21.335 19.023 20.711 19.000 20.388 20.877 21.365 23.123 24.542 26.030 26.818 27.207 宽 m 长 m 高 m 宽 m 墩帽 长 m 高 m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24.416 4.9 6.9 0.8 24.905 4.9 6.9 0.8 23.293 4.9 6.9 0.8 22.181 4.9 6.9 0.8 21.570 4.9 6.9 0.8 21.058 4.9 6.9 0.8 20.546 4.9 6.9 0.8 20.535 4.9 6.9 0.8 18.223 4.9 6.9 0.8 19.911 4.9 6.9 0.8 18.200 4.9 6.9 0.8 19.588 4.9 6.9 0.8 20.077 4.9 6.9 0.8 20.165 4.9 6.9 1.2 21.923 4.9 6.9 1.2 23.342 4.9 6.9 1.2 24.830 4.9 6.9 1.2 25.618 4.9 6.9 1.2 26.007 4.9 6.9 1.2 墩身 桥墩高度 序号 墩号 m 28 056 29 057 30 058 31 059 32 060 33 061 34 062 35 063 36 064 37 065 38 066 39 067 40 068 41 069 42 070 27.495 28.083 27.872 27.660 27.449 27.237 27.025 24.090 23.634 23.258 15.930 14.818 14.606 12.895 12.283 宽 m 长 m 高 m 宽 m 墩帽 长 m 高 m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4.5 7.1 4.8 7.8 4.8 7.8 4.8 7.8 4.5 7.1 4.5 6.5 4.5 6.5 4.5 6.5 4.5 6.5 26.295 4.9 6.9 1.2 26.883 4.9 6.9 1.2 26.672 4.9 6.9 1.2 26.460 4.9 6.9 1.2 26.249 4.9 6.9 1.2 26.037 4.9 6.9 1.2 25.825 4.9 7.5 1.2 22.890 5.2 8.2 1.2 22.434 5.2 8.2 1.2 22.058 5.2 8.2 1.2 14.730 4.9 7.5 1.2 14.018 4.9 6.9 0.8 13.806 4.9 6.9 0.8 12.095 4.9 6.9 0.8 11.483 4.9 6.9 0.8 2.2 主要工程数量
2.2.1 Ф2.5米钻孔桩13068米,Ф1.5米钻孔桩22515米,承台圬工量为66144立方米,墩台圬工量为46251立方米,连续梁圬工量为9058.7立方米,现浇简支双线箱梁38孔、76榀、C50混
凝土36864立方米,桥面系1815延长米,电气化接触网支架940.8吨。
2.3 主要工程材料
2.3.1 C20混凝土11896m,C30混凝土148741m,C40混凝土46251m,C50混凝土45922m,钢筋20001吨,钢料18929吨,预应力钢绞线1746吨,锚具3244套,TQF-I型防水层41478平方米,支座324套。
2.4 主要技术标准
2.4.1 铁路等级:I、II线客运专线,III、Ⅳ线I级铁路; 2.4.2 正线数目:客运专线双线及I级铁路双线; 2.4.3 正线线间距:客运专线5米,I级铁路4.2米,客运专线与I级铁路线间距8.6米;
2.4.4 牵引种类:电力牵引;
2.4.5 设计行车速度:货车按I级铁路j惠度标准,客运专线按250Km/h作动力仿真设计;
2.4.6 设计活载:客运专线采用“ZK活载”,I级铁路采用“中—活载”;
2.4.7 通航
2.4.7.1 航道等级:北汊桥按III(3)级航道标准设计; 2.4.7.2 通航净空高度:北汊>lOm;
2.4.7.3 通航水位:最高25.68m(黄海高程),最低9.62m。 2.5 自然特征 2.5.1 地形地貌
3
3
3
3
2.5.1.1 桥位区域两岸地形平坦,湖塘星罗棋布,属长江冲积平原地貌。
2.5.1.2 桥位处于微弯分汊型河段,地面高程20.0~24.0米,长江两岸设防洪大堤,堤顶高程约30米。堤内地形平坦,其地貌单元为长江一级阶地,地面高程多为21.0~25.5米;南岸建筑物稠密,北岸主要为耕种区,分布较多鱼塘。
2.5.2 地质环境
2.5.2.1 地表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中、上更新统地层。桥址北岸以粘性土为主,厚35米左右;北汊以粉细砂为主,厚15~35米,天兴洲上部以粘性土为主,中、下部以砂类土为主,厚度多为40~50米,DK9+100~DK9+770段为冲刷深槽,覆盖层最大厚度可达98.5米,且该段在高程-16~-20米以下有多层圆砾土、砾砂层。
2.5.2.2 基岩:为自圭~第三系陆相碎屑岩及三叠系海相碳酸岩,按照基岩性、岩相特征大致可将桥址区分三个区段:第一段(DK7+453.20~DK9+712.10)由成岩程度较差的疏松砂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组成;第二段(DK9+712.10~DK11+821.63)由胶结程度不一的砾岩夹少量泥质粉砂岩组成;第三段(DKll+821.63以南)为三叠系的臼云岩。
2.5.3 水文条件
2.5.3.1 河道:南北大堤之间宽约4.2KM。本河段主流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大的变迁;由于沿江两岸受节点控制及护岸工程的兴建,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河道外型基本稳定,岸线变化相对较
小,河床演变主要表现在河床冲淤、圳、滩消长和汉道的兴衰变化。桥址河段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维持枯水单一,中、高水位双汉过流,主流在南汉的河势,但洲滩和汉道的局部冲淤变化仍将发生:三峡水利枢纽运用后对建桥河段河势和主要影响表现为河床有所冲刷下切。
2.5.3.2 桥址计划分洪情况下百年一遇洪水位为南汉+27.40m,北汊为+27.38m,三百年一遇洪水位为南汉+28.17m,北汊为+28.1m。
2.5.4 气候条件
2.5.4.1 桥渡区处于亚热带温润区,夏季高温闷热,气压751.43毫米汞柱,相对温度最热时80%。历史上最高气温41.3℃(1934.8.10),最低气温-18.l℃(1977.1630),年平均气温16.8℃,有霜冻和降雪发生。本地区雨量充沛。历史上全月降雨量最大在六月,达820.1毫米(1987.6),全日最大降雨量为317.4毫米(1959.6.9)。降雨多集中在4~7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
2.5.4.2 风向在六、七、八三个月以东南风为主,间有东北风及西南风,最大风力为7~8级,其余各月多为北风及北北东风,最大风力可达9级,多发生在9月份。最大风速高达27.9III/s。8级和8级以上大风年平均8.2天,最多16天,最少1天。
2.6 施工条件 2.6.1 交通条件
2.6.1.1 桥位处水、陆交通网发达,桥北岸材料运输主要利用城镇既有公路进入施工现场。天兴洲方向所有材料均利用水上大
型驳船运输至临时码头后再倒运至施工现场。所有砂石料全部通过驳船运至临时码头后倒运至现场。
2.6.2 施工用水
2.6.2.1 北岸施工用水主要用自当地自来水,南岸施工用水则利用净化后的江水。
2.6.3 施工用电
2.6.3.1 桥北岸施工用电主要来自当地高压电网,南岸及水上施工用电均则通过水下高压电缆从汉口侧接入。在南北两岸陆地上沿桥位处均有低压线路。深水段施工用电主要来自发电船。
2.6.4 对外通讯
2.6.4.1 所有对外通讯均采用移动电话和有线电话。 2.6.5 材料供应
2.6.5.1 经现场调查,石料采用武穴的石头,船运至工地。沙子拟采用浠水巴河和浠水河的砂,船运至工地。
2.7 业主期望 2.7.1 工期
2.7.1.1 开工日期:2004年9月28日 2.7.1.2 连续箱梁完成时间:2007年6月30日 2.7.1.3 简支箱梁完成时间:2008年2月29日 2.7.1.4 附属结构安装施工完成时间:2008年9月30日 2.7.2 工程质量
2.7.2.1 承包人必须按照设计文件和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2.7.2.2 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l0415-2003)及时速200Km以上验收标准。
2.7.2.2.1 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善;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2.7.2.2.2 检验批主控项目、一般项目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当一般项目采用计数检验时,合格点率应达到 90%以上,且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2倍。
2.7.2.2.3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2.7.2.3 工程质量验收必须按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
2.7.3 施工安全
2.7.3.1 建设工程必须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作业人员安全保障措施及安全技术制度,配备相应的专职安检机构和人员。杜绝工程质量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和安全大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
2.7.3.2 建设工程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明确的安全目标。
2.7.3.3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应急措施。 2.7.3.4 本工程安全技术规程执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l0401.l-2003)。
2.7.4 环境保护
2.7.4.1 施工过程中应有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废水、弃
碴、泥浆以及工程垃圾应按规定排放、处理,完工后及时恢复植被,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和水域不受污染和破坏。
2.7.4.1.1 对于钻孔施工排出的泥浆,清洗骨料的污水和其它施工废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或其它方法处理后方可排放,排出点应事先按程序报批,以避免污染长江、周围环境和引发地方纠纷。
2.7.4.1.2 应加强施工船只和施工机械的管理,注意保养和正常操作,尽量使噪声维持其最低声级水平;采取措施防止机械、车辆、船只停放、维修以及油品存放时的油品泄、渗漏;产生的垃圾不得向长江排放。
2.7.4.1.3 桥墩钢模板应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确保混凝土不渗漏到江中。
2.7.4.1.4 桥墩施工应注意保持河堤稳定,损坏的河岸应及时恢复。
2.7.4.1.5 桥墩修筑完毕,及时清除围堰和建筑垃圾,并将施工中产生的废浆弃土及时处理,恢复河道、河岸。
2.7.4.1.6 江中运输建筑材料的船只性能应可靠,对材料应采取必要的遮挡措施,建筑材料不得漏入长江。
2.7.4.1.7 施工场地经常洒水,保持场地的湿度。经常清洗运输车辆车轮,减少扬尘。对建筑材料要妥善保管,避免雨水冲刷污染长江。
2.7.4.1.8 开展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拌合站、建筑材料存放加工场地及运输、交通道路宜采取硬化地面措施,达到场地平整、排水畅通。
2.7.4.1.9 加强对生活区的管理,生活区道路应硬化,生活房屋应整洁、美观。在生活区设臵沉淀池,负责处理生活污水,杜绝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不得倒入长江。
2.7.4.1.10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除栈桥、码头、临时支墩等。 2.7.4.1.11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长江中珍稀、濒危野生水生动物。
2.8 工程特点
2.8.1 本标段为桥梁工程,工程类型单一。这为简化施工组织创造了条件。
2.8.2 本标段工程结构形式较单纯,为2种桩径的钻孔桩上设承台基础、空心分墩身结构,两种梁型。这为施工提供了方便。
2.8.3 本工程地处长江,夏季高气温、多雨天,水位变化较大,发生洪水的机率较高。这为施工组织、工期安排、安全防范带来了不定因素。
2.8.4 本工程工程量较大,其工程重难点是深水基础、连续梁和简支箱梁的施工。这为施工机具设备配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总体施工组织布臵与规划 3.1 施工组织
3.1.1 投标人将按项目法管理原则组建“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工程项目经理部”,代表投标人组织和管理本标段工程的施工。项目经理部下设项目经理、项目书记、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和综合办公室、计划合同部、质量技术部、物资设备部、环保安全部、财务核算部,施工组织如图3.1.1所示。
图3.1.1 施工组织框图
3.2 施工队伍配臵与施工任务划分
3.2.1 本着专业化施工原则,本工程安排五个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施工任务划分如表3.2所示。
表3.2 施工队伍配臵与施工任务划分表
序号 1 施工队名称 人数 施工任务 029~049号墩施工,包括钻井平台与钢桥梁一队 150 套箱/钢吊箱施工 050~070号墩施工,包括钻井平台与钢2 3 4 5 桥梁二队 150 套箱/钢吊箱施工 桥梁三队 180 简支箱梁及其桥面施工 桥梁四队 120 连续箱梁及其桥面施工 钢结构加工厂 80 现场钢构件加工 3.3 主要机具设备配臵
3.3.1 主要机具设备配臵如表3.3所示。
表3.3 主要机具设备配臵表
序 号 1 2 3 4 5 6 设备名称 浮吊 龙门吊机 桅杆吊机 履带吊 汽车吊 拖轮 规 格 50t 30t 50t KH180 20-40t 590hp 单 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 量 2 2 2 2 6 1 序 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设备名称 打桩船 发电船 泥浆船 导向船及定位系统 驳船 水泥驳 震动打桩机 规 格 8D 400Kw 400m3 400-800t 500t 160t 250t 单 位 台 台 台 套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套 套 台 套 数 量 1 1 3 1 8 1 1 2 20 1 1 1 2 2 3 6 20 2 6 6 6 水泵 水上混凝土工厂 混凝土拌和站 扬程60-150m 60m3/h 90m3/h 30m3/h 混凝土输送泵 泵车 混凝土搅拌车 钻机 60m3/h 工作高度57m 6m3 KPG3000 GP250 移动模架造桥机 泥浆分离设备 泥浆泵 挂蓝 ZQJ40 3PNL 1700KN 序 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设备名称 梁式支架 变压器 挖掘机 振动打桩锤 推土机 装载机 振动压路机 自卸汽车 运输车 发电机 张拉千斤顶 张拉千斤顶 张拉千斤顶 电动油泵 灰浆泵 灰浆搅拌机 电焊机 对焊机 弯筋机 切筋机 插入式振动器 规 格 630kVA CAT300B DZ150VM TY220 ZL50 YZ18 解放 8T 120KW YCW400B YCW250B YCW24B ZB4-500 OB3 JW180 2X-250 UT100 WJ40 QJ40 2Y25 单 位 套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 量 1 3 2 4 2 6 1 4 4 3 8 4 8 12 4 4 40 4 14 24 90 3.4 施工临时设施及其平面布臵 3.4.1 施工队伍的生活与办公用房设臵
3.4.1.1 在070号墩北侧附近租用民房作为项目经理部的办公与生活场所。
3.4.1.2 在汉口大堤北侧附近修建临时用房,用作桥梁二队、桥梁三队、钢结构加工厂的生活用房;在汉口大堤南侧、桥位066~068号墩附近修建临时用房,用作桥梁二队、桥梁三队、钢结构加工厂的办公用房。
3.4.1.3 在天兴洲028号墩附近租用民房用作桥梁一队、桥梁二队的生活用房;在天兴洲大堤南侧、桥位040~043号墩下游侧附近修建临时用房,用作桥梁一队、桥梁四队办公用房。
3.4.2 施工场地布臵
3.4.2.1 在汉口大堤南侧、桥位066~069号墩上下游附近设臵施工场地一处,在天兴洲大堤南侧、桥位040~043号墩下游侧附近设臵施工场地一处。在施工场地上设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生产用原材料存放场、材料库房、钢筋加工场、生产用水净化池、工地试验室、办公用房、发电机房及变压器房
3.4.3 施工便道
3.4.3.1 在桥位028~050号墩上下游离桥位中心线15m范围内各修建施工便道一条,宽度7m,采泥结碎石路面。
3.4.4 施工栈桥
3.4.4.1 在桥位050~061号墩下游、离桥位中心线15m范围内修建施工栈桥一座,宽度7m,并与各墩钻孔平台相连接。
3.4.4.2 采用钢管桩基础、贝雷梁作梁、上铺工字钢和钢板形成桥面。
3.4.4.3 栈桥设计荷载700KN。 3.4.4.4 施工栈桥如图3.4.4.4所示。 3.4.5 施工用电
3.4.5.1 施工用电从当地电网接入,通过水下电缆连通本标段施工用电。为防停电影响施工的连续性,设臵两个陆上发电机组和一个水上发电船,以备连续施工工序施工之需。
3.4.5.2 施工用电布臵如图3.4.5.2所示。 3.4.6 临时码头
3.4.6.1 考虑到水中作业和材料运输需要,设臵四个施工用临时码头——1#码头与施工栈桥相连,用作运往天兴洲方向材料的装卸码头;2#、3#、4#码头设于长江北汊北岸,与北岸施工场地相连,2#码头用作运往汉口方向的砂石料的装卸码头,3#码头用作施工人员上下和水中作业船舶的停靠码头,4#码头用作运往汉口方向的水泥和其他材料的装卸码头。
3.4.7 生活与施工用水
3.4.7.1 生活用水接当地自来水,采长江水进行净化后用作生产用水。
3.4.8 施工平面布臵图
3.4.8.1 各项施工临时设施在平面上的布臵,详见图3.4.8.1。
图3.4.4.4 施工栈桥示意图
图3.4.5.2 施工用电布臵图
图3.4.8.1 施工平面布臵图
4. 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措施 4.1 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4.1.1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4.1.1.1 2004年9月28日进场,进场后15日内开始桩基钻孔作业。
4.1.1.2 2006年6月30日完成桩基础施工,2006年11月29日完成桥墩施工。
4.1.1.3 2005年9月22日以前完成第一台移动支架造桥机及其模板系统的全部准备工作,达到使用状态。
4.1.1.4 2007年7月19日移动模架造桥机完成第029~062孔、共34孔68榀简支箱梁的现浇施工,2007年11月7日梁式支架法完成第067~070孔、共4孔8榀简支箱梁的现浇施工。比要求工期提前104天。
4.1.1.5 2007年4月18日完成第063~066孔、四孔一联、上下两幅连续箱梁的悬臂浇注施工。比要求工期提前73天。
4.1.1.6 2008年4月30日完成桥面铺装及其附属安装施工。比要求工期提前153天。
4.1.2 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4.1.2.1 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如表4.1.2.1所示。
表4.1.2.1 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序分项工程名称 号 1 施工准备 2 桥墩施工 2.01 029号桥墩 2.02 030号桥墩 2.03 031号桥墩 2.04 032号桥墩 2.05 033号桥墩 2.06 034号桥墩 2.07 035号桥墩 2.08 036号桥墩 2.09 037号桥墩 2.10 038号桥墩 2.11 039号桥墩 2.12 040号桥墩 2.13 041号桥墩 2.14 042号桥墩 2.15 043号桥墩 2.16 044号桥墩 2.17 045号桥墩 2.18 046号桥墩 工期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天) 60 2004-9-28 2004-11-26 778 2004-10-13 2006-11-29 130 2004-10-18 2005-2-24 145 2004-10-23 2005-3-16 145 2004-11-12 2005-4-5 120 2005-1-16 2005-5-15 130 2005-1-26 2005-6-4 145 2005-1-31 2005-6-24 125 2005-4-6 2005-8-8 135 2005-4-16 2005-8-28 150 2005-4-21 2005-9-17 130 2005-6-30 2005-11-6 140 2005-7-10 2005-11-26 120 2005-9-28 2006-1-25 135 2005-10-3 2006-2-14 120 2005-12-17 2006-4-15 135 2005-12-22 2006-5-5 120 2006-1-31 2006-5-30 215 2005-11-17 2006-6-19 335 2005-8-9 2006-7-9 序分项工程名称 号 2.19 047号桥墩 2.20 048号桥墩 2.21 049号桥墩 2.22 050号桥墩 2.23 051号桥墩 2.24 052号桥墩 2.25 053号桥墩 2.26 054号桥墩 2.27 055号桥墩 2.28 056号桥墩 2.29 057号桥墩 2.30 058号桥墩 2.31 059号桥墩 2.32 060号桥墩 2.33 061号桥墩 2.34 062号桥墩 2.35 063号桥墩 2.36 064号桥墩 2.37 065号桥墩 2.38 066号桥墩 工期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天) 450 2005-5-6 2006-7-29 570 2005-1-26 2006-8-18 695 2004-10-13 2006-9-7 218 2004-10-13 2005-5-18 255 2004-10-23 2005-7-4 270 2004-11-7 2005-8-3 285 2004-11-22 2005-9-2 369 2004-12-7 2005-12-10 384 2004-12-22 2006-1-9 399 2005-1-6 2006-2-8 289 2005-5-26 2006-3-10 354 2005-6-16 2006-6-4 362 2005-7-13 2006-7-9 291 2005-10-22 2006-8-8 367 2005-11-28 2006-11-29 357 2005-7-28 2006-7-19 472 2004-10-28 2006-2-11 490 2004-12-27 2006-4-30 472 2004-11-27 2006-3-13 223 2006-1-3 2006-8-13 序分项工程名称 号 2.39 067号桥墩 2.40 068号桥墩 2.41 069号桥墩 2.42 070号桥墩 3 移动模架现浇第029-062孔箱梁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现浇客运线第029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30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31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32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33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34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35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36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37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38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39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40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41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42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43孔箱梁 工期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天) 265 2006-2-15 2006-11-6 325 2005-12-2 2006-10-22 380 2005-9-23 2006-10-7 435 2005-7-15 2006-9-22 995 2004-10-28 2007-7-19 30 2005-9-23 2005-10-22 25 2005-10-23 2005-11-16 20 2005-11-17 2005-12-6 15 2005-12-7 2005-12-21 15 2005-12-22 2006-1-5 15 2006-1-6 2006-1-20 15 2006-1-21 2006-2-4 15 2006-2-5 2006-2-19 15 2006-2-20 2006-3-6 15 2006-3-7 2006-3-21 15 2006-3-22 2006-4-5 15 2006-4-6 2006-4-20 15 2006-4-21 2006-5-5 15 2006-5-6 2006-5-20 15 2006-5-21 2006-6-4 序分项工程名称 号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现浇客运线第044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45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46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47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48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49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50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51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52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53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54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55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56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57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58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59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60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61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62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29孔箱梁 工期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天) 15 2006-6-5 2006-6-19 15 2006-6-20 2006-7-4 15 2006-7-10 2006-7-24 15 2006-7-30 2006-8-13 15 2006-8-19 2006-9-2 15 2006-9-8 2006-9-22 15 2006-9-23 2006-10-7 15 2006-10-8 2006-10-22 15 2006-10-23 2006-11-6 15 2006-11-7 2006-11-21 15 2006-11-22 2006-12-6 15 2006-12-7 2006-12-21 15 2006-12-22 2007-1-5 15 2007-1-6 2007-1-20 15 2007-1-21 2007-2-4 15 2007-2-5 2007-2-19 15 2007-2-20 2007-3-6 15 2007-3-7 2007-3-21 15 2007-3-22 2007-4-5 20 2006-2-20 2006-3-11 序分项工程名称 号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现浇Ⅰ线第030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31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32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33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34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35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36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37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38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39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40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41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42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43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44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45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46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47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48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49孔箱梁 工期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天) 15 2006-3-12 2006-3-26 15 2006-3-27 2006-4-10 15 2006-4-11 2006-4-25 15 2006-4-26 2006-5-10 15 2006-5-11 2006-5-25 15 2006-5-26 2006-6-9 15 2006-6-10 2006-6-24 15 2006-6-25 2006-7-9 15 2006-7-10 2006-7-24 15 2006-7-25 2006-8-8 15 2006-8-9 2006-8-23 15 2006-8-24 2006-9-7 15 2006-9-8 2006-9-22 15 2006-9-23 2006-10-7 15 2006-10-8 2006-10-22 15 2006-10-23 2006-11-6 15 2006-11-7 2006-11-21 15 2006-11-22 2006-12-6 15 2006-12-7 2006-12-21 15 2006-12-22 2007-1-5 序分项工程名称 号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现浇Ⅰ线第050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51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52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53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54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55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56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57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58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59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60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61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62孔箱梁 工期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天) 15 2007-1-6 2007-1-20 15 2007-1-21 2007-2-4 15 2007-2-5 2007-2-19 15 2007-2-20 2007-3-6 15 2007-3-7 2007-3-21 15 2007-3-22 2007-4-5 15 2007-4-6 2007-4-20 15 2007-4-21 2007-5-5 15 2007-5-6 2007-5-20 15 2007-5-21 2007-6-4 15 2007-6-5 2007-6-19 15 2007-6-20 2007-7-4 15 2007-7-5 2007-7-19 368 2006-11-5 2007-11-7 20 2007-5-6 2007-5-25 20 2007-5-26 2007-6-14 20 2007-6-15 2007-7-4 20 2007-7-5 2007-7-24 20 2007-8-20 2007-9-8 20 2007-9-9 2007-9-28 4 支架现浇第067-070孔箱梁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现浇客运线第070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69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68孔箱梁 现浇客运线第067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67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68孔箱梁 序分项工程名称 号 4.07 4.08 现浇Ⅰ线第069孔箱梁 现浇Ⅰ线第070孔箱梁 工期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天) 20 2007-9-29 2007-10-18 20 2007-10-19 2007-11-7 873 2004-11-27 2007-4-18 20 2006-8-19 2006-9-7 20 2006-9-8 2006-9-27 45 2006-3-12 2006-4-25 30 2006-4-26 2006-5-25 90 2006-5-26 2006-8-23 20 2006-11-10 2006-11-29 45 2006-5-29 2006-7-12 30 2006-7-13 2006-8-11 90 2006-8-12 2006-11-9 20 2006-11-10 2006-11-29 45 2006-4-11 2006-5-25 30 2006-5-26 2006-6-24 90 2006-6-25 2006-9-22 20 2006-10-3 2006-10-22 20 2006-9-13 2006-10-2 20 2006-9-28 2006-10-17 20 2007-1-26 2007-2-14 5 连续箱梁(第063-066孔)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箱梁直线段现浇(客运线、062号墩) 第063孔连续箱梁合龙(客运线) 0#块施工(客运线、063号墩) 挂蓝安装(客运线、063号墩T构) 挂蓝悬臂现浇(客运线063号墩T构) 第064孔连续箱梁合龙(客运线) 0#块施工(客运线、064号墩) 挂蓝安装(客运线、064号墩T构) 挂蓝悬臂现浇(客运线064号墩T构) 第065孔连续箱梁合龙(客运线) 0#块施工(客运线、065号墩) 挂蓝安装(客运线、065号墩T构) 挂蓝悬臂现浇(客运线065号墩T构) 第066孔连续箱梁合龙(客运线) 箱梁直线段现浇(客运线、066号墩) 箱梁直线段现浇(Ⅰ线、062号墩) 第063孔连续箱梁合龙(Ⅰ线) 序分项工程名称 号 5.18 5.19 5.20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5.30 0#块施工(Ⅰ线、063号墩) 挂蓝安装(Ⅰ线、063号墩T构) 挂蓝悬臂现浇(Ⅰ线、063号墩T构) 第064孔连续箱梁合龙(Ⅰ线) 0#块施工(Ⅰ线、064号墩) 挂蓝安装(Ⅰ线、064号墩T构) 挂蓝悬臂现浇(Ⅰ线、064号墩T构) 第065孔连续箱梁合龙(Ⅰ线) 0#块施工(Ⅰ线、065号墩) 挂蓝安装(Ⅰ线、065号墩T构) 挂蓝悬臂现浇(Ⅰ线、065号墩T构) 第066孔连续箱梁合龙(Ⅰ线) 箱梁直线段现浇(Ⅰ线、066号墩) 工期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天) 45 2006-4-26 2006-6-9 30 2006-9-28 2006-10-27 90 2006-10-28 2007-1-25 20 2007-3-30 2007-4-18 45 2006-7-13 2006-8-26 30 2006-11-30 2006-12-29 90 2006-12-30 2007-3-29 20 2007-3-30 2007-4-18 45 2006-5-26 2006-7-9 30 2006-10-23 2006-11-21 90 2006-11-22 2007-2-19 20 2007-2-20 2007-3-11 20 2006-10-23 2006-11-11 210 2007-10-4 2008-4-30 6 桥面及其附属工程施工 4.1.3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4.1.3.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如图4.1.3.1所示。 4.1.4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4.1.4.1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图4.1.4.1所示。 4.2 保证工期措施 4.2.1 工期目标及承诺
图4.1.3.1 施工计划进度横道图
图4.1.4.1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4.2.1.1 工期目标:按期实现业主要求的总体与分阶段工期目标。
4.2.1.2 工期承诺:确保物资、设备和人员按时进场,按时开工,做到实际进度与计划工期同步。
4.2.2 建立完善的工期保证体系
4.2.2.1 工期保证体系如图4.2.2.1所示 4.2.3 管理保证措施
4.2.3.1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建项目经理部,按投标书所列人员、设备及其动员周期准时到场,及时开展工作。
4.2.3.2 建立健全各种保证制度,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4.2.3.2.1 建立一日一会一报制度。一天一个调度会,一天一份施工简报,将每天完成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进行比较,现场奖罚,并抄报上级主管部门。
4.2.3.2.2 建立日消项工作制度。将每天完工程量进行分解,分解到下属各部门、各施工队及各级负责人,当日进行考核奖罚。
4.2.3.2.3 建立调度会制度。现场设调度值班员,调度有权指挥场内任何人员和设备,确保人员、设备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并根据场内情况进行局部调整。
4.2.3.2.4 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对当日完成任务指标的实行奖励,完不成的进行处罚,奖罚当场进行,当场兑现和处理。
4.2.3.3 开展“比质量、比安全、比进度、比文明施工”劳动竞赛,使全体参战员工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斗志,保证所制定的各项目标的落实。
组织保证施工准备做到“三快” 实行网络计划管理, 与各方建立友好关系, 以管理为根本 适时地组织劳动竞赛 高素质人员 工期保证体系人员设备材料保证施工经验丰富的 性能优良、数量充足的 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实现工期目标 畅通的材料供应渠道 编制完善的实施性 技术保证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避免返工 积极推广“四新”, 提高工效 资金保证提供充足的流动资金 工程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资金到位 图4.2.2.1 工期保证体系框图
4.2.3.4 正确处理好与当地政府、沿线群众及兄弟单位的关系,争取各方面全面支持和有力配合,为施工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2.3.5 积极协助业主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为确保工程按计划开工创造条件。
4.2.4 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4.2.4.1 坚持一个“早”字,即“早准备、早上场、早施工”。开工前,认真搞好施工调查,确定施工材料和机械配件供应商,并备足施工需用的材料和配件,避免因材料及机械配件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的停工待料。
4.2.4.2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狠抓分项、分部工程进度,确保按时完工。工程中标后,项目经理部立即组织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重点工程施工方案;班组编制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开工后安排专人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方案,调整计划。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工序施工方案,抓住关键工序,展开交叉、平行、流水作业。对关键工序增加投入,实行倒班作业,确保分项、分部工程工期。
4.2.4.3 坚持领导干部昼夜跟班作业,协调各工序间的施工矛盾,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持技术人员关键工序旁站制度,对技术上出现的新问题及潜在的不良现象,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2.4.4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积极探索从施工方法上寻求加快施工进度的路子,避免重复作业和减少相互干扰。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4.2.4.5 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使控制工期的工序又快又好地提前完成。
4.2.4.6 高标准要求工程质量,杜绝返工浪费。严格按标准作业程序施工,一次成型,一次达标。
4.2.5 施工设备保证措施
4.2.5.1 按照合同工程内容和特点及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合理配臵施工设备,做到数量充足并留有余地,所有进场设备均提前进行维修保养。
4.2.5.2 施工中根据各工序特点,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工作效率。
4.2.5.3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保养系统,确保设备的出勤率及完好率。
4.2.6 施工计划保证措施
4.2.6.1 在业主要求的总工期和阶段控制性进度计划下,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使全部工作纳入严密的计划控制之中。
4.2.6.2 在安排施工计划时,严密注视关键线路各工序的进度情况,在保证均衡生产的前提下,计划安排留有余地,对控制工期的项目,从人力、财力、物力各方面优先保证,尽力避免停工、窝工。
4.2.6.3 加强对计划的检查、跟踪、督促。坚持每天一报各分项工程的进度,检查工程进展和计划执行情况。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做好各方面的充分估计和准备,避免一切可预见的不必要的停工和延误。
4.2.6.4 对于难以预见的因素,导致施工进度赶不上计划要求时,及时研究,制定安排赶工计划并付诸实施。
4.2.6.5 运用计算机网络计划技术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密切监视、跟踪现场的动态变化,及时把变化的情况归纳为计算机参数,经计算机运算,立刻给出各种处理数据。主要对人员、设备台班、工作时间、材料供应等,运用其计算结果指导施工。
4.2.7 技术保证措施
4.2.7.1 详细认真调查现场及周边环境,编制适应本工程特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2.7.2 对本合同内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工序工程编制可操作性强的专项施工方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重点技术培训,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4.2.7.3 技术、质检人员现场跟班作业,加强技术指导,旁站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避免返工,保证施工顺利快速进行。
4.2.7.4 加强各施工环节的控制,对难点、重点项目成立QC攻关小组。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不断加快施工进度。
4.2.8 关键节点计划控制及调控手段
4.2.8.1 重点保证水中墩基础施工的需要,同时考虑到雨季水位上涨、下雨天增加、冬季气温较低的因素,在网络计划安排时,暂停了水中墩的某些工序的作业安排、延长了箱梁施工的周期、并将连续箱梁合龙的作业时间调整到气温较低的4月份和11月份。
4.2.8.2 预留了不少于73天的后备工期。
4.2.8.3 依据实际进度,可适当调整资源配臵,以保证关键节点工序计划的调整。
5. 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方法 5.1 施工方案 5.1.1 总体施工方案
5.1.1.1 在桥位的长江北汊两岸的汉口大堤和天兴州大堤边各设臵混凝土拌和站1座、并设臵水上混凝土拌和工厂1座,生产供应本标段用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运输车和泵送运输混凝土。
5.1.1.2 在桥位第050~061号墩下游搭设施工栈桥,并于钻孔平台相联,以解决浅水区桥墩施工的材料设备运输。
5.1.1.3 经初步调查,拟选用武穴石料,浠水巴河和浠水河的砂,船运至工地。
5.1.1.4 陆地与滩涂上填筑平整场地并夯实、水上墩搭设水上钻孔平台,选用旋转钻机进行桩基施工;陆地与滩涂上机械开挖承台基坑、大块钢模板施工承台,承台悬于河床面的水中墩采用钢吊箱施工承台、承台臵于河床面以下的水中墩采用钢套箱围堰、大块钢模板施工承台,大块整体钢模板分节施工墩身帽。
5.1.1.5 配臵6套挂篮、悬臂浇注法施工连续箱梁。 5.1.1.6 配臵2台移动模架造桥机,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施工南段即第029~062孔简支箱梁,梁式支架法现浇北段即第067~070孔简支箱梁。
5.1.2 钻孔桩
5.1.2.1 本工程桥墩,根据桥位地形地貌、施工水位,可将桥墩划分为无水区、和有水区桥墩,有水区又可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如按十年一遇水位来划分,则各区桥墩分布如表5.1.2.1所示。
表5.1.2.1 桥墩分区表
序号 1 2 3 分区 无水区 浅水区 深水区 桥墩数量(个) 27 11 4 桥墩编号 029~050、066~070 051~061 062~065 5.1.2.2 本工程配备26台旋转钻机,其中12台承担桩径1.5m的钻孔桩基础施工、14台承担桩径2.5m的钻孔桩基础施工。钻机分配及钻孔顺序如表5.1.2.2所示。
表5.1.2.2 钻机分配及钻孔顺序一览表
序钻机钻机钻机 桩径 号 分组 数量 型号 1.5 029→032→035→038→040→042 1.5 030→033→036→039→041→043 1.5 031→034→037→070→069→068→067 1.5 049→048→047→046→045→044 2.5 050→054→058 2.5 051→055→059 2.5 052→056→060 2.5 053→057→061 1 一组 3台 GP250 2 二组 3台 GP250 3 三组 3台 GP250 4 四组 3台 GP250 5 五组 2台 GP250 6 六组 2台 GP250 7 七组 2台 GP250 8 八组 2台 GP250 桥墩钻孔顺序 9 九组 2台 KPG3000 2.5 063→062 10 十组 2台 KPG3000 2.5 064→(062、066) 11 十一组 2台 KPG3000 2.5 065→066 5.1.2.3 无水区桥墩桩基施工:填筑、平整并夯实场地,工厂卷制钢护筒,振动打桩机插打钢护筒,在桥墩间挖设泥浆池(两个桥墩共用一个),旋转钻机成孔(桩径1.5m的采用一次成孔工艺、桩径2.5m的采用二次成孔工艺),预制钢筋笼孔口接长,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泵送混凝土运输,内螺纹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5.1.2.4 有水区桥墩桩基施工:浮吊、打桩船搭设钻孔平台,工厂卷制钢护筒,在钻孔平台上设臵导向架,打桩船插打钢护筒,旋转钻机二次成孔工艺成孔,设臵泥浆船供应与沉淀过滤钻渣,预制钢筋笼孔口接长,水上混凝土搅拌工厂集中生产、浮吊进行混凝土的水平与垂直运输,内螺纹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5.1.3 承台
5.1.3.1 承台施工分为三种情况:无水区桥墩承台施工、有水区桥墩高桩承台施工、有水区桥墩低桩承台施工。本标段承台分区分布情况如表5.1.3.1所示。
表5.1.3.1 承台分区分布情况一览表
序分区 号 数量 承台桥墩钻孔顺序 备注 1 无水区桥墩承台 25 029~049、066~070 基坑挖深3.5~6.3m 2 有水区桥墩高桩承台 3 063、064、065 3 有水区桥墩低桩承台 14 050~062、066 5.1.3.2 无水区桥墩承台施工:以挖掘机开挖为主、辅以人工开挖,进行承台基坑开挖,铺设垫层混凝土,现场绑扎钢筋网,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泵送混凝土运输,大块钢模板灌注承台混凝土,采用综合降温防开裂措施进行混凝土养生。
5.1.3.3 有水区桥墩高桩承台施工:钢吊箱法形成承台作业场地,现场绑扎钢筋网,水上混凝土搅拌工厂集中生产、浮吊进行混凝土的水平与垂直运输,钢吊箱作模板灌注承台混凝土,采用综合降温防开裂措施进行混凝土养生。
5.1.3.4 有水区桥墩低桩承台施工:钢套箱围堰封底法形成承台作业场地,现场绑扎钢筋网,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泵送混凝土运输,大块钢模板灌注承台混凝土,采用综合降温防开裂措施进行混凝土养生。
5.1.3.5 配备3套承台大块钢模板,并按表5.1.3.5的施工顺序进行。
表5.1.3.5 承台模板及其施工顺序一览表
序号 模板 编号 承台桥墩承台施工顺序 数量 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1 第一套 21 039→040→041→042→043→044→045→070→069→068→ 备注 序号 模板 编号 承台桥墩承台施工顺序 数量 067 备注 2 第二套 4 049→048→047→046 050→051→052→053→054→通过拼接块调3 第三套 14 055→056→057→058→059→整为062、066062→060→066→061 号墩承台使用 5.1.4 墩身帽
5.1.4.1 现场绑扎钢筋,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泵送混凝土运输,或水上混凝土搅拌工厂集中生产、浮吊进行混凝土的水平与垂直运输,大块钢模板分节灌注墩身帽混凝土,覆盖包裹晒水养生。
5.1.4.2 墩身混凝土灌注分节:底部实心段、顶部实心段及墩帽各一节,中部空心段10m以下一次灌注、10m以上分两次灌注。
5.1.4.3 配臵四套墩身帽模板,其施工顺序如表5.1.4.3所示。
表5.1.4.3 墩身模板配臵及其施工顺序一览表
序号 模板 编号 桥墩墩身帽施工顺序 数量 029→030→031→032→033→0341 第一套 25 →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45双墩模板 备注 →046→047→048→049→070→069→068→067 2 第二套 3 第三套 3 2 063→065→064 062→066 设计成一套 050→051→052→053→054→0554 第四套 12 →056→057→058→059→060→061 单墩模板 单墩模板,可通过拼接板5.1.5 连续箱梁
5.1.5.1 支架一次性灌注0#梁段,配臵6套挂篮同时进行三个T构的施工,支架上现浇边孔直线段,先合龙边孔、后合龙中孔。
5.1.5.2 先施工客运专线连续箱梁,后施工Ⅰ级铁路线连续箱梁。
5.1.5.3 用船舶进行材料与设备的水上运输、浮吊进行材料与设备的垂直运输。
5.1.5.4 水上混凝土搅拌工厂集中生产、泵送混凝土灌注连续箱梁混凝土。覆盖晒水养护。
5.1.6 南段简支箱梁
5.1.6.1 在028~029孔上下两幅箱梁位臵各配臵1台移动模架造桥机,向北端方向逐孔进行造桥现浇施工。
5.1.6.2 在客运专线移动模架造桥机移动到031~032孔后,开始Ⅰ级铁路线028~029孔移动模架造桥机造桥现浇施工。
5.1.6.3 整体外模板、自动内模板,现位绑扎箱梁钢筋,混
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泵送混凝土运输,覆盖晒水养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张拉要求后,采用双控法张拉箱梁预应力钢筋后,前移造桥机。
5.1.7 北段简支箱梁
5.1.7.1 使用八七梁组成梁式支架,使用移动模架造桥机上的箱梁模板进行北段四孔简支箱梁的施工。
5.1.7.2 整体外模板、自动内模板,现位绑扎箱梁钢筋,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泵送混凝土运输,覆盖晒水养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张拉要求后,采用双控法张拉箱梁预应力钢筋后,撤除梁式支架,进行下一孔简支箱梁施工。
5.2 施工准备 5.2.1 施工调查
5.2.1.1 与相关单位接洽,掌握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及驻在地址、负责人、联系方式,了解工程所处地理位臵及行政区划并与相关各级政府部门取得联系,走访调查了解施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特征和施工条件。
5.2.2 现场准备
5.2.2.1 根据设计资料和合同要求及相关协议和临时用地规划,联系、组织办理征地拆迁;根据施工安排,有序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物资材料进场;按照现场平面规划布臵图,进行“三通一平”施工,搭设临时生活、生产房屋,组建生产设施;按照施工顺序要求,组织对主体构件、辅助性临设构件的加工生产;根据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现场测量放样,桩橛定位。
5.2.2.2 根据业主要求,布臵施工、质量、安全、廉政公告牌;根据工程需求,规划设臵现场平面布臵标示牌、安全警示牌、物资设备标识牌、宣传标语牌等。
5.2.2.3 向顾客申请开工。 5.2.3 技术准备 5.2.3.1 施工技术调查
5.2.3.1.1 按着“调查项目齐全、内容全面完善、记录准确”原则,项目部人员进场后立即展开施工技术调查工作。
5.2.3.1.2 详细调查施工现场附近可供利用的施工便道、水、电及其他设施的情况以及沿线各单位因施工可能受到的影响情况,并做出大临工程的设计方案,新建生产、生活用房及施工场地,满足施工需要。
5.2.3.2 施工测量准备
5.2.3.2.1 根据业主、设计院提供的图纸及控制桩、水准点对线路中线、高程及横断面进行复测,按《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所用仪器工具按规定检校合格;记录清楚真实,签署齐全,并经复核验算。
5.2.3.2.2 中线测量:对线路中线控制桩间的方向、交角及距离进行复测,钉设控制桩护桩并固桩。复测时分别与相邻标段连接段搭接:长直线段搭接两个控制点;曲线地段搭接一个交点或不少于100米的中线。搭接控制点设臵防护桩。搭接记录及护桩示意图一式三份,监理工程师、相邻施工单位、自留各一份。
5.2.3.2.3 水准和中桩高程测量:对定测水准点逐个进行复
测,采用同一水准点的高程与相邻测段衔接。中桩高程复测起于水准点并闭合于该水准点。
5.2.3.2.4 线路复测后,进行桥梁施工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控制网的精度满足业主、监理及《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
5.2.3.3 工地试验室
5.2.3.3.1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项目部建立工地试验室,承担试验管理和监督复查工作,负责对试验室的装机、调试和检测以及理化试验;承担现场试验项目,包括水泥、钢材、粗细骨料、外加剂、石材等原材料品质鉴定,钢筋焊接试验,砼及砂浆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等试验工作;做好复检工作,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现场施工质量抽查工作。
5.2.3.3.2 试验人员进场后即着手进行工地试验室的建设工作。设备安装就位后,报请技术监督部门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校定,工地试验室将所配备的全部仪器、设备、器材、物品等进行登记,建立清单并附性能说明,及时提交给业主与监理工程师。
5.2.3.3.3 配齐试验人员及仪器设备,以确保施工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需要。对各种原材料的合格性进行检测分析。提前进行施工用各种标号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选定,并出据相应报告单,报业主、监理单位审批。
5.2.3.4 技术交底
5.2.3.4.1 按时参加有关本标段的技术交底会议,了解、领会本标段各工程的设计思路和目的,了解其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
5.2.3.4.2 在各项工程开工前,根据本标段的施工设计文件、业主、监理的要求及各工程特点,对各施工队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主要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工期要求等。
5.2.3.5 施工设计图纸审核
5.2.3.5.1 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先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图纸和资料,核对其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之处,做好图纸审核记录;然后进行施工图与现场的核对,核对前由测量队根据图纸先行放样。
5.2.3.6 施工工艺准备
5.2.3.6.1 开工前,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结合类似工程施工业已成熟的施工经验、施工工艺,编制本标段工程重点工序的施工工艺,做好施工工艺标准的准备,施工中坚持工艺标准示范工程的创优模式。
5.2.3.7 施工技术培训
5.2.3.7.1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对参建的技术人员、各施工工种进行技术培训。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强化施工技术标准,熟练掌握各种施工工艺流程。
5.2.3.7.2 坚持岗前技术培训,对操作层的各工种采取先授课、后观摩、再总结的方式进行技术培训。先行开工的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技术人员讲授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操作规程、避免质量通病的措施,使其明白如何做、何时做、怎样做。
5.3 桩基础与承台施工工艺 5.3.1 钻孔桩
5.3.1.1 陆地钻孔桩施工 5.3.1.1.1 场地准备
5.3.1.1.1.1 对于天兴洲大堤以内的桩基,在进行钻孔施工前,首先平整场地,清除地表杂物,挖除地表层软土,夯压密实,然后再填土并分层碾压形成工作平台,平台顶面和施工便道顶面基本相平。
5.3.1.1.1.2 在进行汉口大堤和天兴洲大堤外侧靠近河岸的桩基施工前。首先将表面淤泥清理干净,然后再填筑1.5~2.5米高素土并碾压密实以作为施工平台,平台顶面和便道顶面标高基本相平,同时在平台四周用草袋围堰进行防护。随后进行测量放样和钻孔准备工作。
5.3.1.1.2 护筒埋设
5.3.1.1.2.1 选用8mm厚钢板按2m分节在工厂进行卷制成直径1.8m和3.0m两种规格的钢护筒。
5.3.1.1.2.2 护筒的埋设采用挖孔法埋设或振动打桩机插打,护筒顶面高出地面50cm,护筒埋深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5.3.1.1.3 泥浆配臵
5.3.1.1.3.1 选用优质人造泥浆,泥浆配合比根据现场情况经试验确定,保证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在陆地设臵泥浆池、储浆池、沉淀池,并用循环槽连接。
5.3.1.1.4 钻孔
5.3.1.1.4.1 钻机就位前,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主要机具设备的检查、维修。钻机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平
稳,不产生位移或沉陷。在钻进过程中连续作业,并根据地层情况选择适当的钻具和掘进速度,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注意,以确保成孔质量。
5.3.1.1.4.2 在钻进过程中,做好钻孔记录,经常注意土层的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取样渣,判断土层,记入记录表中钻渣情况栏,每次渣样编号保存。钻进时,每进尺5~8米,检查一次钻孔的直径。在达到钻孔设计深度时停止钻孔,并在终孔24小时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成孔检验,并填写终孔检查记录。
5.3.1.1.4.3 采用检孔器进行钻孔质量检查。 5.3.1.1.5 清孔
5.3.1.1.5.1 采用空气反循环换浆法清孔,清孔时应确保沉渣厚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5.3.1.1.6 钢筋笼制安
5.3.1.1.6.1 钢筋笼采用集中分节制作平板车运至现场,吊入孔口进行连接。
5.3.1.1.7 水下混凝土灌注
5.3.1.1.7.1 采用直径325mm、壁厚10mm的内螺纹标准导管灌注混凝土。标准节段长度4米,调整节段长度0.5~2米不等,节与节间通过螺纹连接,使用前通过试拼检查接缝处气密性。下导管时,采用吊机垂直吊放,孔口接长。
5.3.1.1.7.2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泵运至现场,混凝土灌筑时严格控制初灌量,保证混凝土首次埋管深度大于1米。对于大孔径钻孔桩,首次埋管深度不小于1.5米。每次拔管前
准确量测混凝土表面高度,据此计算拔管长度。混凝土灌筑高度高于桩基设计高度1.0~1.5米。
5.3.1.1.8 桩基无损检测
5.3.1.1.8.1 桩基施工完毕后,对桩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无损检测。
5.3.1.1.9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3.1.1.9所示。 5.3.1.2 水上钻孔桩 5.3.1.2.1 水上钻孔平台搭建
5.3.1.2.1.1 钻孔平台以φ600mm钢管作支撑,平台顶面标高24.5m。平台由钢管桩、工字钢梁、木板组成。各钢管桩位臵除了考虑工字钢梁的受力外,主要考虑到下护筒套箱时方便导向、定位等因素。钢管桩单根承载力按计算和锤击动力公式综合考虑,打入深度视不同位臵的地质情况而定,钢管桩用浮吊、震动锤法打入。钻孔平台的基本结构形式如图5.3.1.2.1.1所示。
5.3.1.2.2 护筒埋设
5.3.1.2.2.1 选用8mm厚钢板按2m分节在工厂进行卷制成直径3.0m的钢护筒。
5.3.1.2.2.2 采用振动打桩机插打,护筒顶面高出水面100cm,护筒埋深根据地质情况确定。
5.3.1.2.2.3 钢护筒打入时应设臵导向装臵以保证平面位臵的准确,插打完后,使用型钢将护筒顶端相互连结。
5.3.1.2.3 泥浆配臵
5.3.1.2.3.1 选用优质人造泥浆,泥浆配合比根据现场情况
图5.3.1.1.9 陆地上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5.3.1.2.1.1 水上钻孔平台示意图
经试验确定,保证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泥浆在陆地上用搅拌机现场拌制,装入泥浆船运至海上作业平台处,投入孔中使用。
5.3.1.2.4 钻孔
5.3.1.2.4.1 水上钻孔的钻机采用大吨位浮吊就位,钻机就位前,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主要机具设备的检查、维修。钻机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平稳,不产生位移或沉陷。在钻进过程中连续作业,并根据地层情况选择适当的钻具和掘进速度,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注意,以确保成孔质量。
5.3.1.2.4.2 在钻进过程中,做好钻孔记录,经常注意土层的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取样渣,判断土层,记入记录表中钻渣情况栏,每次渣样编号保存。钻进时,每进尺5~8米,检查一次钻孔的直径。在达到钻孔设计深度时停止钻孔,并在终孔24小时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成孔检验,并填写终孔检查记录。
5.3.1.2.5 清孔
5.3.1.2.5.1 采用空气反循环换浆法清孔,清孔时应确保沉渣厚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5.3.1.2.6 钢筋笼制安
5.3.1.2.6.1 钢筋笼采用集中分节制作,浮船运至现场连接,钢筋笼在吊放入孔前,先用检孔器对桩孔进行孔位检测。
5.3.1.2.7 水下混凝土灌注
5.3.1.2.7.1 采用直径325mm、壁厚10mm的标准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标准节段长度4米,调整节段长度0.5~2米不等,节与节间通过螺纹连接,使用前通过试拼检查接缝处气密性。下导管
时,采用吊机垂直吊放,孔口接长。
5.3.1.2.7.2 混凝土采用水上混凝土工厂制作,混凝土灌筑时严格控制初灌量,保证混凝土首次埋管深度大于1米。对于大孔径钻孔桩,首次埋管深度不小于1.5米。每次拔管前准确量测混凝土表面高度,据此计算拔管长度。混凝土灌筑高度高于桩基设计高度1.0~1.5米。
5.3.1.2.8 桩基无损检测
5.3.1.2.8.1 桩基施工完毕后,对桩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无损检测。
5.3.1.2.9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3.1.2.9所示。 5.3.1.3 钻孔事故预防及处理 5.3.1.3.1 塌孔
5.3.1.3.1.1 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表面冒细密的水泡;出土量显著增加,没有进尺或进尺很小;孔深突然变浅,钻头达不到原来的孔深;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均表明孔内已有坍塌。
5.3.1.3.1.2 塌孔的原因:①泥浆比重或粘度太小,未形成竖实的护壁;②施工场地夯填土质量不良;③钻机和钻架未支承好,支承面受过大的压力;④护筒埋设太浅,埋设护筒不符合要求,护筒周围或底部未用优质粘土分层夯实填筑;⑤开孔时,护筒底脚下2~3米范围内未做好造壁处理;⑥护筒直径过小或护筒埋臵不够平正垂直,开孔时钻头左右晃动冲击护筒,钻进中钻头或抽碴筒碰撞护筒;⑦孔内规定的水位高度不够或未保持好规定的水位;⑧提住钻头钻进时,旋转速度太快,空转时间太长;⑨钻头或钢筋笼碰撞
图5.3.1.2.9 水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孔壁;⑩补水量过大,经常溢出孔口,浸泡孔口土壤,以致松软造成塌孔;
5.3.1.3.1.3 塌孔的预防和处理:①在淤泥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选取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②如果发现孔口坍塌,回填重新埋设护筒再钻,或下钢护筒至未塌处以下至少1米;③孔内坍塌不严重者,加大泥浆比重继续钻进。较严重者,回填砂石和粘土混合物到坍塌位臵以上1~2米,甚至全部回填再钻。若坍塌埋住钻头,先清孔后再提起钻头;
5.3.1.3.2 斜孔
5.3.1.3.2.1 在钻孔时,由于钻孔方向偏斜产生斜孔,严重者影响钢筋笼的安装和桩的质量。
5.3.1.3.2.2 斜孔的原因:①钻机座落在软硬不同的地层上,钻进中发生位移和偏沉;②旋转钻机钻杆弯曲或钻杆接头不直,钻头摆动偏向一边;③钻孔时遇到较大孤石、探头石或倾斜的岩层;
5.3.1.3.2.3 预防方法:①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平正。起重滑车缘与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根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②由于钻机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添导向架,控制钻杆上的提升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下钻进;③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整。钻杆弯曲要用千斤顶调直。
5.3.1.3.2.4 处理方法:孔倾斜不严重时,可重新调整钻机继续钻进。较严重时,可提起钻头在倾斜处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严重时,旋转钻孔回填砂粘土至倾斜位臵以上0.5米,待沉积或用低冲程密实后再钻进。缩孔、椭圆形截面均按此方法处理。
5.3.1.3.3 糊孔:在粘性土层用正循环旋转钻进时,因进尺太快,钻碴或泥浆比重和粘度太大,出浆口堵塞,易造成糊孔。一般应控制进尺,选用刮板齿小、出浆口大的钻头,预防糊钻。如糊钻严重,应提出孔口,清除钻头的残渣。
5.3.1.3.4 卡钻
5.3.1.3.4.1 钻头在距孔底一定的高度卡住,提不上来,但向下可以活动为上卡; 在孔底卡住,无法活动为下卡。
5.3.1.3.4.2 卡钻原因有:①不规则孔形未处理;②塌孔落石、工具掉进孔内;③长护筒倾斜,下端为钻头撞击变形;④下钻太猛,钻头撞碰在孔内倾倒。
5.3.1.3.4.3 处理方法:①上下提动钻头,使之旋转,并用撬棍配合,左右反复拨动大绳,使钻头能沿下落的原道提出;②用小钻头冲击卡钻一边孔壁或钻头,使钻头松动后,再起吊;先探准障碍物的位臵,收紧钻头大绳,可用冲、吸的方法将卡钻处松动后提出;③在无活动余地的情况下,可用强提法。强提的支撑枕木垛位臵要离孔口范围稍远,以免塌孔,并加保险绳,以免拉断大绳而掉钻。具体可用滑车组、杠杆、千斤顶等办法施力拉拔钻头。在处理进程中,要继续搅拌泥浆,以防沉淀埋钻。
5.3.2 承台
5.3.2.1 无水区桥墩承台施工 5.3.2.1.1 开挖施工
5.3.2.1.1.1 根据墩位处工程地质情况,合理确定放坡坡度;按量测的地面标高及承台设计标高计算挖深;放出开挖基线。然后
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对于地下水较丰富的个别地段则采取抽水机配合施工。在挖至基坑底部时应留0.1~0.3m的保护层,待基础施工前再分块依次挖除。基坑成型后风镐破除桩头,弯制桩顶钢筋成型,人工配合清理基底至平整、坚实,清除表面浮灰渣,然后在承台底部浇注0.1m厚混凝土垫层。
5.3.2.1.2 钢筋绑扎
5.3.2.1.2.1 承台钢筋采取集中弯制、现场绑扎施工,在绑扎钢筋前应仔细复核承台平面位臵确认其满足要求后方可施工。
5.3.2.1.3 模板
5.3.2.1.3.1 承台模板采用自制大块整体钢模板,模板之间用Φ20螺栓连接,钢筋作拉杆对拉固定。承台模板利用16t汽车吊进行安拆施工,模板组拼完成后用5t导链将两块整体钢模拉紧以防涨模。
5.3.2.1.4 混凝土
5.3.2.1.4.1 承台混凝土采取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泵运至现场,混凝土采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法浇注施工(每层厚度30cm左右),混凝土振动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承台混凝土养生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拆除模板后,要及时回填基坑并夯实。
5.3.2.1.5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3.2.1.5所示。 5.3.2.2 有水区桥墩低桩承台施工 5.3.2.2.1 钢围堰的设计及加工
5.3.2.2.1.1 双壁钢围堰平面净空尺寸较承台每侧大2m左右,顶面高出施工水位1m,设计前要进行围堰(支撑)内力计算
图5.3.2.1.5 无水区桥墩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和结构设计、计算封底砼厚度、验算钢围堰的抗浮稳定性、验算钢围堰的受力状态及变形情况。钢围堰底节刃脚的高度较封底砼厚度略大,其结构按双壁间灌注水下砼设计。根据钢围堰加工能力以及水上浮吊起重能力等其它施工条件,合理确定钢围堰平面分块和竖向分节尺寸及数量,按施工需要在平面上对称划分隔舱。底节与回收节采用螺栓连接(底螺帽预先焊接,钢围堰底节和回收节在墩位组拼、栓联完成后再将顶螺帽与回收节封底钢板焊接。螺帽焊接时用小直径焊条并采用跳跃方式焊接,以防产生热变形),回收节段之间、各分隔舱之间采用螺栓和钢板块焊接补强相结合的方式连接。
5.3.2.2.1.2 经过初步计算本桥的钢围堰设计双壁间距140cm,壁板厚度为8mm,75号角钢作为竖向肋板,其间距为60cm,内外壁上每隔1~1.5米设臵16mm厚水平钢板环形肋。双壁钢围堰结构示意如图5.3.2.2.1.2所示。
5.3.2.2.1.3 钢围堰加工时,为保证块体尺寸准确,集中统一下料;每块体的各组件均采用焊联,为防止或减少焊接过程中的热变形,尤其是块体连接处,采用跳焊方式,焊接必须牢固、接缝严密尤其是隔舱板要保证不漏水;为避免漏水,墩位拼装前进行试拼,并注水检查。
5.3.2.2.2 钢围堰的拼装及下沉
5.3.2.2.2.1 首先撤离平台上的钻孔桩施工机具及设备,清理钻孔平台。
5.3.2.2.2.2 接高桩位钢护筒至一定高度并使顶面齐平,其
图5.3.2.2.1.2 双壁钢围堰示意图
高度考虑满足底节刃脚高度和悬挂导链滑车所需净空及下沉前钢围堰提离平台面的高度。
5.3.2.2.2.3 将I25工字钢臵于钢护筒顶部焊联成井字架,端部对应于钢围堰平面位臵内侧对称悬挂导链滑车。考虑偏载和冲击因素影响,导链滑车的数量及吊重规格根据起吊钢围堰最大重量的1.5倍配臵。
5.3.2.2.2.4 钻孔平台顶面铺设垫木并找平,平台面上放出钢围堰外轮廓线。
5.3.2.2.2.5 钢围堰底节的拼装。将制作完成并编号的钢围堰底节,船运至墩位,浮吊配合在平台上进行组拼。先放臵角块,然后顺序拼联其余块体。边拼装边连接导链滑车并使其稍受力,以防拼装的块体失稳,悬挂点设于钢围堰内侧壁上,其结构形式如图5.3.2.2.2.5所示。钢围堰下沉及就位。统一指挥,导链滑车协调动作,缓缓起吊钢围堰底节,注意观察钢围堰、导链滑车、工字钢井字架、平台、钢护筒等各部位的受力变形情况,钢围堰底节离开平台面3~5cm后临时锁定导链滑车。抽出垫木,拆除部分平台梁,确认钢围堰轮廓范围无障碍物后,逐渐放松导链滑车,使钢围堰底节缓慢下沉,刃脚踏面低于平台梁20~30cm后,暂停下沉,然后在钢围堰底节内侧壁对应于双壁间骨架的部位,对中钢护筒施焊型钢导向支架。松导链滑车,使钢围堰底节缓慢入水,靠自身浮力漂浮水中,然后再慢慢调节导链滑车使之略受力,以克服水流冲击造成的不稳。接高钢围堰,在围堰内壁上加焊导向支架,将导链滑车的悬挂点转移至上节,下放导链滑车,钢围堰双壁间隔舱内对称注
水,使钢围堰下沉。在水面以上方便钢围堰接高的合适高度上,锁定导链滑车,接高、下沉其余钢围堰。钢围堰临近河床时,适当减缓下沉速度,并随时量测河床标高变化情况,钢围堰底节有着床点后暂停下沉,待冲刷稳定后,下沉。至着床点基本稳定后,沿钢围堰外侧面测量河床高程,水力吸泥机或空气吸泥机配合高压水管射水挖除围堰底部泥土,中间形成锅底,重力作用下钢围堰下沉,直至设计标高。量测围堰双壁内外河床高程,查找围堰刃脚下有无悬空、内外通透现象,用编织袋装填砂卵石沿围堰内外侧壁抛填封堵,必要时派潜水员下潜作业。 图5.3.2.2.2.5 双壁钢围堰施工示意图 5.3.2.2.3 混凝土封底
5.3.2.2.3.1 封底混凝土采取提升导管法灌注施工,混凝土采用水上混凝土工厂拌和。在封底混凝土施工时应做相同条件下砼试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抽水,清理基底,然后就可进行承台施工。
5.3.2.2.4 承台施工
5.3.2.2.4.1 承台钢筋采取集中弯制现场绑扎施工,承台混凝土浇注采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法浇注施工,混凝土振动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
5.3.2.2.5 钢围堰的回收
5.3.2.2.5.1 清理围堰内机具、材料并撤离。单隔舱抽水,拧开钢围堰底节与回收节的连接螺栓,使螺杆与底螺帽脱离但不得脱开顶螺帽,防止由顶螺帽处进水。单隔舱内连接螺栓全部脱开后,重新注水。逐个隔舱进行,待全部隔舱的连接螺栓拧开后,对称抽出隔舱积水,使其整体上浮,出露一节高度后,对称拆除。为保持上浮过程的相对稳定性,用锚锭栓连钢围堰。拆除的围堰节段船运上岸。
5.3.2.2.6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3.2.2.6所示。 5.3.2.3 有水区桥墩高桩承台施工 5.3.2.3.1 钢吊箱的设计
5.3.2.3.1.1 双壁钢吊箱内壁平面净空尺寸和承台基本相当,钢吊箱侧壁设计为内空1.2米的双壁结构,根据其运输方式及起吊能力钢吊箱纵向分为几节,各节段在平面上设成8个分离的隔仓,要求密不透水。箱体的下底板与侧板是互相分离的,在四周以
图5.3.2.2.6 有水区桥墩承台施工工艺流程
拉杆螺栓将底板与侧板的下翼板压紧,其间夹以橡胶条形成止水带。箱体内部设井形的竖向框架,此框架既是侧板的水平支撑又是底板的支撑结构,底板按设计的桩位开孔,以备钢护筒通过。底板及中间的竖向框架最后将被埋入承台混凝土中。
5.3.2.3.2 钢吊箱的下沉
5.3.2.3.2.1 在下沉前应准确量测钢护筒下部加劲肋顶面至平台顶部预设的型钢牛腿的顶面高度,分别计算牛腿顶面至钢围堰封底钢板的高差。将对应高度、分两个半圆加工好的圆形钢制桩凳在桩位上组焊后,沿护筒及平台桩下放至牛腿顶面。复核桩凳顶面高程,控制各桩凳顶面高差不超过2cm。
5.3.2.3.2.2 水上浮吊配合,在钢围堰底节刃脚上焊接型钢加劲梁,将加工好的封底钢板施焊于钢围堰底节刃脚及加劲梁上。除钢护筒和平台桩处留孔(直径较钢护筒和平台桩大10cm)外,其余接缝处均焊接严密并保证焊接质量。钢围堰底节内侧壁施焊型钢导向支架,下沉。锁定导链,接高钢围堰,加焊导向架,转移导链滑车的悬挂点,松导链滑车,钢围堰双壁间隔舱内对称注水,下沉钢围堰。钢围堰底钢板落至桩凳后,使导链滑车略受力并锁定。环钢护筒及平台桩套设水泥砂浆或坍落度相对较大的细石砼帆布肠袋,堵塞护筒和吊箱底板间的空隙。如图5.3.2.3.2.2所示。
5.3.2.3.3 混凝土封底
5.3.2.3.3.1 封底混凝土采取提升导管法灌注施工,混凝土采用水上混凝土工厂拌和。在封底混凝土施工时应做相同条件下砼试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抽干吊箱内的积水,割除钢护
筒并拆除水平支撑框架,然后清理基底,即可进行承台施工。
5.3.2.3.4 承台施工
5.3.2.3.4.1 承台施工是低桩承台相同。 第二节钢围堰工字钢横梁钢牛腿导链水面线第一节钢围堰封底混凝土钢吊箱底板河床线钢板凳钢护筒加劲肋钢护筒钻孔桩 图5.3.2.3.2.2 钢吊箱施工示意图 5.3.2.3.4.2 承台钢筋采取集中弯制现场绑扎施工,承台混凝土浇注采取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法浇注施工,混凝土振动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灌注水下砼时,密切注意钢围堰的变形情况。
5.3.2.3.5 钢吊箱的回收
5.3.2.3.5.1 清理围堰内机具、材料并撤离。首先将吊箱箱框与底板之间的吊杆螺栓及定位用的卡块卸去,然后进行单隔舱抽水,单隔舱内连接螺栓全部脱开后,逐个隔舱进行,待全部隔舱的连接螺栓拧开后,对称抽出隔舱积水,使其整体上浮,出露一节高
度后,对称拆除。为保持上浮过程的相对稳定性,用锚锭栓连钢吊箱,拆除的围堰节段船运上岸。
5.3.2.3.6 施工工艺流程与低桩承台类似。 5.3.3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
5.3.3.1 天兴洲大桥基础为钻孔桩基础,承台厚度3.5~5m, 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承台构造尺寸为:23.1m×17.3m×5m,每个承台的混凝土量在794~1998立方米,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5.3.3.2 施工工艺
5.3.3.3 充分考虑了混凝土水化热对构造物的危害,本着尽量减少构件内部储存热量的原则,采取日低温区段开始浇注混凝土,每次浇注的厚度为2.5米。搅拌混凝土用的骨料提前用清水冷却,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10℃~12℃。浇注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拌和,并使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使用φ70振捣棒振捣密实。
5.3.3.4 温度控制措施 5.3.3.4.1 原材料的选用
5.3.3.4.1.1 水泥:采用525号低热水泥。高标号水泥可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总体水化热;低热水泥的水化热较低。
5.3.3.4.2 配合比设计
5.3.3.4.2.1 为延缓水化热高峰的出现,配合比中掺入1%的高TF-2型高效缓凝减水剂(初凝时间可达到12小时);为降低总量水化热,在混凝土中掺入15%的Ⅱ级粉煤灰代替水泥。
5.3.3.4.3 分层浇注:如果设计允许,对5m厚承台可采取分
层施工。
5.3.3.4.4 冷却管的埋设及通水冷却
5.3.3.4.4.1 在承台中按水平1米、垂直1米间距布设4层冷却水管,共设8个进水孔和16个出水孔;埋入混凝土中的冷却水管采用φ46(b=2.5mm)钢管;入水管道采用φ100(b=3mm)钢管。冷却水箱臵于承台以上6米高度,保证水压力不低于1个大气压。冷却管布臵如图5.3.3.4.4.1所示。 汉口方向0循环水管60mm进水管下游方向B60A循环水管出口L闸伐水 箱平面(cm)L5005050A-A断面 图5.3.3.4.4.1 冷却管布臵示意图 5.3.3.4.4.2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即进行冷却水循环,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并将构件内部产生的热量随时带走,降低构件的内外温差。冷却循环水持续20天,以保证将构件内部产生
的大部分水化热散出界外,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温差裂缝的产生。
5.3.3.4.5 养护
5.3.3.4.5.1 用塑料及草袋覆盖承台表面,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混凝土构件的内外温差。
5.3.3.4.6 温度测控
5.3.3.4.6.1 采用TR-1型温度探头,引线电缆长度根据需要定做,分辨率0.1℃
5.3.3.4.6.2 采用TTW-30SD混凝土体温度显示仪, 可同时接驳30个测点。
5.3.3.4.6.3 测温点布臵:认为承台是一个板形的均匀介质,并且因为承台四周均为封闭状态,故认为承台内部温度的散失是沿竖向传递到上下表面的(主要是向上表面传递)。根据这个假定,以及参考冷却管的布臵位臵,将16个温度传感器分五层埋设在承台中,并用水下不渗漏电缆线引出线头用于温度量测。
5.3.3.4.6.4 从混凝土浇注开始即开始测温,测温频率为2小时一次。绘制温度走势曲线。通过对曲线图进行分析,适当调整流水量的大小以保证构件内外温差不能过高。
5.4 墩身帽施工工艺 5.4.1 墩身帽钢筋绑扎
5.4.1.1 墩身及顶帽钢筋骨架采取集中弯制现场绑扎施工。墩台身以及墩台与基础之间的施工缝,当截面四周无主筋通过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接缝钢筋;当设计无要求时,应在接缝周边预埋直径为20mm的Ⅱ级钢筋,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cm,埋入及露出长
度应满足规范要求规定。
5.4.2 模板安装
5.4.2.1 采用自制大块钢模板,由厚6mm的钢板卷制而成,模板高度根据墩身高度调整,各节模板之间通过法兰盘栓接,模板横肋采用10号槽钢,纵肋采用6mm钢板。模板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经检算符合要求,安装方便,支撑牢固,模板横竖缝排列有序,模板接缝之间加3mm厚胶垫保证模板缝不漏浆,不出砂线。拼装模板前应在原地面将墩身部分模板按设计墩柱高度拼装好,并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待墩身钢筋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拼装墩身及墩帽模板一次性拼装完毕,然后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
5.4.3 混凝土灌注
5.4.3.1 陆上桥墩混凝土的灌注采用混凝土输送泵直接入模施工,水上桥墩混凝土的浇注采取水上浮吊配合料斗入模施工。墩身及墩帽混凝土应一次灌注施工,首先灌注墩身混凝土,然后再灌注墩帽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脚手架及各项机具、设备等进行检查。各项条件符合要求、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安排就序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自墩顶串筒滑入墩内,应保证混凝土的自由落度不大于2米。 混凝土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灌注自下而上,分层灌注厚度为30cm,利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
5.4.3.2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振捣棒应垂直插入混凝土内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和其它预埋件,与侧模应保持5cm-10cm的距离;插点要均匀,可按行列式或交错式进行,移动间距能超过
其作用半径的30cm,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在振捣新混凝土层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使两层混凝土结合成一体。混凝土捣固时间控制在30-45秒,一般以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开始泛浆,不出现气泡为度。
5.4.3.3 桥墩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包裹好,并定期往里面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当新灌注的混凝土墩柱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相接触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新灌注的混凝土受到水流冲刷等影响,临时防护措施应延续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并不应少于10天。
5.4.4 墩台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4.4.1 墩台施工时应严格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的浇注厚度以确保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同时还要及时养生,以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开裂。
5.5 北汊连续箱梁施工工艺 5.5.1 连续箱梁施工工艺流程
5.5.1.1 连续箱梁施工主要包括0#梁段施工、挂篮设计安装、悬灌段施工、边跨直线段施工、合龙段施工及体系转换、预应力施工等,其工艺流程如图5.5.1.1所示。
5.5.2 0#段施工
5.5.2.1 支架设计及施工
5.5.2.1.1 0#段施工采用墩旁支架施工,即在承台上拼装墩旁支架,然后在墩旁支架上立模一次性浇注。支架采用八三式军用墩组拼,顶面采用工字钢横梁,支架如图5.5.2.1.1所示。
开始托架的设计安装托架托架的测试墩顶0#段施工挂篮的设计安装挂篮挂篮的测试边跨支架设计、安装悬灌施工边跨段施工合龙段施工体系转换桥面施工 (修改)
图5.5.1.1 连续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5.5.2.1.1 墩旁支架总装图
5.5.2.2 0#段模板
5.5.2.2.1 0#段模板由内模、外模、底模、端模组成,因部分模板在悬灌段施工时将用于挂篮模板。故模板在加工制造时,考虑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通用性。
5.5.2.2.2 外模板设计为大块钢模板,考虑到挂篮使用,上下分块,螺栓连接,面板用δ=6mm厚钢板,骨架桁架采用角钢和槽钢组成。模板纵向框架间用M16螺栓联接,为加强整体刚度,在外缘加设纵带;底模板在两侧悬臂部分利用墩身施工模板,再加工特型模板组拼,下面辅以槽钢做肋;内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角隅处采用木模加工组拼。内模使用钢管支撑作为立模平台,固定于底板上下主筋上。内模的固定通过拉杆与外模相连,形成整体。
5.5.2.3 支座安装
5.5.2.3.1 临时支座安装。临时支座以能够承受T构荷载和不平衡力矩,并便于拆除为原则进行设计,每个T构设4个临时支座,为C40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每个支座内设11根Φ32的锚固钢筋,伸入梁体及墩帽1m以上,如图5.5.2.3.2所示。为了便于临时支座的拆除,在其中设有5cm的硫磺砂浆混凝土夹层两层,中间布臵电阻丝,施工时分层灌筑,拆除时给电阻丝通电,待硫磺砂浆熔化后,割断锚固钢筋,取出钢筋混凝土支座。
5.5.2.3.2 安装永久支座。大桥的永久支座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采取在墩下组装、整体吊装就位的办法施工。做法是:安装前应用小型磨光机打磨垫石表面,直至其任何一点的标高与设计标高之差都在2mm以内为止。与此同时,在地面按产品说明书组装支座
并临时锁定,然后用浮吊整体吊到墩顶,纵、横向对正后落到支承垫石上,经复核确认无误后用环氧树脂砂浆锚固螺栓,最后安装防尘裙。 硫磺砂浆垫 石墩 帽φ32锚固钢筋 图5.5.2.3.2 临时支座图 5.5.2.4 0#梁段灌注 5.5.2.4.1 0#段的施工程序为:安装支架→安装0#梁段的底模→安装外模→绑扎底板和腹板钢筋→安装纵横向预应力管道→安装竖向预应力筋→吊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搭设灌注平台→灌注混凝土→养生→端部凿毛,灌注时间控制在12h以内。0#段混凝土采取整体一次性浇注工艺,混凝土输送利用混凝土泵车自水上搅拌站直接送至梁上作业区。
5.5.2.4.2 梁体混凝土浇注分为底板、腹板、横隔板、顶板四个部分进行。
5.5.2.4.3 底板混凝土通过泵管直接泵入底板,再辅以人工进行布料,浇注顺序为先两侧,再中间,后两端。混凝土振捣采用
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底板和腹板的倒角部分,采用先在倒角顶预留一道横槽,不铺模板,利于振捣和观察混凝土,待混凝土灌筑到此处时再封上。底板顶不封模板。
5.5.2.4.4 腹板部分相对较高,钢筋及预应力管道密集,混凝土浇注质量不易控制,是0#段混凝土施工的关键。腹板混凝土入模仍通过串筒完成,由于预应力管道等影响,串筒布料点间距2.5m左右,整个0#段腹板布设串筒下料口在10个左右。混凝土由顶板串筒进入腹板内,同时保证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大于2.0m。
5.5.2.4.5 顶板混凝土施工按常规工艺进行,振捣时应切实保证预应力管道不被移动。浇注完成后及时清除梁顶多余的混凝土,保证梁顶的平整度。顶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联合振捣。
5.5.3 挂篮设计安装 5.5.3.1
挂篮结构
5.5.3.1.1 经比选,选择不等角菱形结构形式挂篮。该挂篮由承重主桁架、提吊系、走行系、模板系、工作平台系等部分组成。如图5.5.3.1.1所示。
5.5.3.1.2 主要设计技术参数:挂篮砼悬灌最大节段重量1700KN,施工挂篮自重为546.4KN;施工机具和人群荷载重100KN。浇注分段长度为3米、4米、2米,其中1号至3号段长度为3米,4号至9号段长度为4米,合拢段长度为2米。结构受载后弹性挠度小于相应结构的1/400、底模板本身的最大计算挠度变形<16mm、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造挠度的1/400、结构表面的模
如图5.5.3.1.1 挂篮总装图
板挠度为模板构件的1/250;灌注混凝土时,梁段混凝土动力系数1.2;空载移动时挂篮动力系数1.3;灌注混凝土时的稳定系数均大于1.5;挂篮行走时抗倾覆稳定系数大于2;容许应力的提高系数1.3~1.5;结构的稳定系数大于1.5。
5.5.3.1.3 主桁架是挂篮的主要受力结构,由两个菱形桁架组成,主桁后部通过精轧螺纹钢锚在已成梁体上,中部和前部设横梁形成悬臂吊架,承受模板和梁段钢筋混凝土的重量。
5.5.3.1.4 提吊系主要包括前吊杆和后锚杆,前吊杆采用φ32Ⅳ级精轧螺纹钢筋,共计10根,2根悬吊侧模及支架,2根悬吊内模及支架,6根悬吊底篮及支架,吊杆上端悬挂在主桁架前横梁上,通过拧紧或放松螺帽实现长度调节,因此可以实现精确调整标高,吊杆下端吊在底模架前横梁上,由此将底模架承受的荷载传到挂篮主桁架上;后吊杆采用4根φ55钢棒,上端悬挂在已成梁段的底板上,下端吊住底篮后端。提吊系采用YCL—100型液压千斤顶和YC60A型液压千斤顶。其中每一套挂篮用6个YCL—100型液压千斤顶,承担调正前端底模高度。行程200mm,提升力1000KN;4个YC60A型液压千斤顶用在前端内外模升降,行程200mm,提升力为600KN。锚固系统的作用是防止挂篮在浇筑混凝土和前移时的倾覆失稳,并确保施工过程挂篮的安全;本桥设计中挂篮不设平衡重,挂篮尾部直接锚固于已成梁段的竖向预应力钢筋上。
5.5.3.1.5 走行系为挂篮纵向移动而设,由走行轨道、滑板扣板、手动葫芦组成。走行轨道用2I32b并焊后锚于梁体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上,走行支点为挂篮前后支腿,前支腿直接臵于轨
道上,行走时中间安装四氟乙烯滑板;后支腿走行工字钢嵌于走行轨道内,走行工字钢与轨道工字钢相接触的翼缘间设滑板,走行动力为手动葫芦拉力。
5.5.3.1.6 模板系由底模、侧模、内模及其支撑悬挂支架组成,其中内模采用开启式,钢木组合结构,以梁内箱的两个上倒角为轴实现开合,以缩短梁的生产周期。其余部分参照0#段模板。底模架即底模纵横大梁,纵梁采用32工字钢,横梁采用两40工字钢并焊;前横梁吊于前吊杆上,后横梁锚挂于成型梁段底板上。挂篮部分所有构件均在地面加工厂完成。
5.5.3.1.7 工作平台包括张拉平台、侧平台、底平台、顶平台等是工人进行张拉、压浆、调整吊带吊杆长度、行走、安装模板的脚手平台,各平台悬挂在挂篮主桁架上。
5.5.3.2
挂篮加工
5.5.3.2.1 本工程不等角菱形挂篮选用在工厂制造完成,选用的钢材应挂篮设计图要求,并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和GB1591—88规范,并具有钢材质量证明书。加工时,均进行钢材矫正、放样画线、加工切割,再矫正制孔;边缘加工、组装、焊接、构件变形矫正,试拼装、载荷试验、涂装等各项工序满足图中允许偏差范围内,不合格不得使用。
5.5.3.2.2 钢材的矫正:钢材放样画线之前必须进行矫正消除各种变形,否则会影响画线的正确性和杆件的精度。
5.5.3.2.3 画线作样: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各种钢板和型钢加工成杆件之前,先要在宽大的钢板工作台上按照1:1的比例画
出杆件的展开图,然后按这个图来作成样板、样杆、样条。
5.5.3.2.4 号料和号孔:样板、样杆或样条制好后,利用平坦的工作平台在钢板和型钢上画出杆件的边缘轮廓线作以切割线。放样号料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
5.5.3.2.5 剪切:钢材已画线后,按照所画边缘线进行切割,切割一律采用龙门剪切机,压力剪切机、圆盘剪切机床或联合剪冲机上剪割,不得用砂轮机剪割。
5.5.3.2.6 气割:构件、杆件用半自动气割机切割。气割后的构件,杆件、零部件一次成型。
5.5.3.2.7 矫正和弯曲:构件、杆件或零部件切割后(剪切或气割)进行矫正。
5.5.3.2.8 边缘加工:所有件边缘加工深度不小于3mm,加工面的粗糙度(光洁度)不低于Ra25μm;预留加工量及平直度要求,件两边均匀加工,已有孔(或销口)的件按孔(或销口)的中心线找正刨边;除设计图规定外。
5.5.3.2.9 制孔:在图中未注明的孔件均采用样板式(机器样板式)或数控式进行。制成的孔成正圆柱形,孔壁光滑、孔缘无损伤不平,刺屑污垢清除干净。
5.5.3.2.10 组装准备:在图中承重主桁架、前横吊梁、后横桁梁、主桁行走滑船、后传力梁系、底模、底模前后端横梁、外模等受力件组装分二次进行。在保证杆件的形状、尺寸正确的情况下,补做定位焊,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组装,并打上杆件偏号、填写
检查记录。
5.5.3.2.11 焊接:所有受力构件、杆件和部件一律采用埋弧半自动焊,用超声波检验并记录。其余不承受杆件焊缝允许手工焊。
5.5.3.2.12 涂装:在涂装之前,清除构件、杆件和部件表面铁皮、铁锈和外附物(含油污及其它污物),清理后的钢件表面要有均匀的金属光泽,洁净度要求一级。所有件在工厂内涂装二道红丹防锈漆和一道黄色油性调和面漆。运道工地总装调试后涂装一道黄色油性调和面漆。漆膜总厚度160μm;每一道漆厚度不小于30μm ~40μm。杆件表面钢料涂装后表面光泽、颜色均匀,无露底、漏涂、涂层剥落、涂膜破裂、起泡、划伤及咬底等缺陷。桔皮、起皱、针孔和流挂在任一平方米范围内,小于30mm×30mm面积的缺陷不得超过2处。小的凹凸不平,在一平方米范围内不得超过4处。
5.5.3.3
挂篮安装
5.5.3.3.1 所有构件、杆件、部件、经验收合格后,在试装台上按设计图拼装试验。试装后,质检工程师和有关专业负责人组织检查各部形位尺寸并记录。
5.5.3.3.2 利用浮吊预拼装成吊装单元(一组承重菱形桁架预拼成整件单元)。首先在0号梁端顶面测量找平、设臵轨道梁,两腹线轨顶水平度不得大于1mm,轨距(7300mm)偏差不得大于2mm。固定轨道、安臵滑船、吊装二组承重菱形桁架,锚固后端,联接主桁前后上平联;吊装后桁架、前横吊梁、底模请后端横梁,连接吊杆系;架设底模;吊装外模滑系梁和内模滑系梁;插入内外模板(含内外锚杆),组装各位工作平台,形成一个悬灌体系。
5.5.3.4 调试及运营
5.5.3.4.1 在挂篮安装完成后,立即对前后吊杆的升降、内外模和底模滑导梁的滑动、挂篮的行走等进行调试。混凝土浇注完成24h后,在梁顶防线,安装轨道,锚固在精致螺纹钢上,安装的误差不大于2mm。轨道安装完成后分别在两个轨道上铺设滑道,安装10t导链,待纵向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卸落侧模、内模和底模,前移挂篮,移动挂篮时要注意两侧移动要同步。挂篮移到位后,立即锚固后锚,调整底模中线和标高,将侧模紧贴在底模上,并调整其标高,底模和侧模的标高要预留挂篮的弹性变形。各吊杆锚固后即可进行钢筋作业。
5.5.3.4.2 在运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后锚预留孔的埋设位臵、轨道的锚固、后锚的锚固和前吊杆均匀受力以及行走时挂篮的稳定性。
5.5.3.5
挂篮荷载试验。
5.5.3.5.1 挂篮组拼完成后,按最大悬灌节段作用下,挂篮主桁架前吊杆的受力情况,对挂篮主桁架进行等效加载试验,试验荷载采用菱形架对称拼装,然后用千斤顶预压。通过试验,消除挂篮主桁架各部分非弹性变形,测得其弹性变形曲线,并与理论计算弹性变形作比较,确定各悬灌节段作用下,挂篮的弹性变形值,为底模高程设臵提供数据。
5.5.4 悬灌段施工 5.5.4.1
挂篮安装完成后,进行悬灌段施工。1#~1#梁段采
用挂篮悬臂灌注,悬灌段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5.4.1所示。
安装挂篮前移挂篮模板加固校正模板钢筋下料加工加工钢垫板竖筋预拉、拼装加工预埋件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装波纹管及预埋件前移、加固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安装波纹管和预埋件准备浇注浇筑混凝土养生拆端模、处理接头面拆内模和侧模钢铰线下料、穿束张拉压浆准备张拉机具准备压浆机具拌合、运输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试件 图5.5.4.1 挂篮悬臂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5.5.4.2 钢筋波纹管和预应力束的安装。钢筋采取梁上绑
扎,两次成型。做法是:先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钢束,待内模支立完成后,再绑扎顶板钢筋,相邻段搭接钢筋用点焊焊牢。在腹板钢筋绑完后,焊接定位网,每50mm设一道,三维座标控制位臵。波纹管的连接一律采用外接,接头必须旋紧、顶死,再用胶布缠绕,露出端模板的波纹管不得少于15mm,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不能损坏。
5.5.4.3
混凝土施工。连续梁的混凝土由水上混凝土搅拌
站生产土,拌好的混凝土利用砼泵车直接灌注。除前面所述每个梁段的混凝土必须在最早灌注部分终凝前一次完成外,更重要的是要确保T构对称灌注,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5.5.4.3.1 底板、顶板与腹板混凝土采用不同的塌落度,并根据气温的变化进行调整。一般在气温为25℃时, 底板、顶板混凝土塌落度取6~8cm,腹板混凝土取10~12cm。
5.5.4.3.2 运到梁段的砼不直接倾倒入模,而卸臵预设的钢板上,人工二次拌合后再入模,每次拌合的混凝土必须全部入模,不与下一盘混凝土混合。
5.5.4.3.3 腹板混凝土通过扁串筒入模(扁串筒系根据梁段的钢筋和波纹管的间距专门加工)。灌注时两腹板混凝土面高度要一致, 混凝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35cm。
5.5.4.3.4 入模的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振捣时在模板下部设附着式振动器作为振捣的辅助手段。对角隅和锯齿板处要加强振捣。
5.5.4.3.5 设专职指挥员,负责分配两个梁段的混凝土,确保对称灌注。
5.5.4.3.6 必须保证混凝土连续灌注,并要特别注意底板与腹板的连接质量,充分作好准备工作。
5.5.4.3.7 灌注混凝土前,仔细检查模板的尺寸及稳定性,在灌注过程中,设专人看护模板,以防漏浆和跑模。
5.5.5 边跨直线梁段施工 5.5.5.1
连续梁的边跨直线段采取墩旁支架现浇施工。支
架采用“八三”式军用墩组拼,一部分支撑在承台上,另一部分支撑在Ф60cm钢管桩平台上,钢管桩纵横向之间采用角钢连接,顶部为工字钢垫梁,在支架顶部与模板设臵木楔,以便于合龙后模板与架子的拆卸。支架如图5.5.5.1所示。
5.5.5.2
现浇段连续梁的底模、侧模为整体钢模,内模、
端模为木模。模板利用水上浮吊拼装,钢筋则采取集中弯制现场绑扎成型,混凝土的浇注则利用混凝土泵车从水上混凝土工厂直接入模施工。
5.5.6 合龙段施工及体系转换 5.5.6.1
合龙段施工顺序按先边后中顺序依次合拢,边合
拢边解除临时固定,进行体系转换。
5.5.6.2 5.5.6.3
合龙段施工顺序如图5.5.6.2所示。
合龙段施工时,挂篮后退,将相邻两个T构的梁
面杂物清理干净,在边跨端部设配重水箱。然后将相邻两个T构上所有观测点的标高精确测量一遍。
图5.5.5.1 边跨直线段现浇支架图
开始钢筋下料加工左侧T构施工12#段养生,张拉纵向预应力拆模,挂篮后退一个节段埋设临时锁定预埋件右侧T构施工12#段养生,张拉纵向预应力安装合龙段支架及模板对合龙段的标高和中线进行48小时连续观测根据合龙锁定时温度及顶推力量和位移的关系确定顶推力合龙段临时锁定调整并加固模板绑扎钢筋张拉临时束灌注混凝土完成合龙施工 图5.5.6.2 合龙段施工流程图
(注:本图需将“12#”改为“10#”)
5.5.6.4 比较合龙段相邻的两个梁端顶面标高,如果其高
差△≤15mm,则着手下一步施工,如果△>15mm,则运行线形控制软件,计算使△≤15mm时的水箱配重所需的重量及布臵位臵,按运算结果,调整△,使其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合龙段施工。
5.5.6.5
为防止T构因热胀冷缩而对合龙段的混凝土产生
影响,在第Ⅰ合龙段箱体内模及顶板钢筋安装前,选择气温最低时间,按设计的位臵和数量焊接与合龙段等长的型钢支撑,将相邻T构(或边跨直线段与相邻T构)连成一体,在灌注混凝土前几小时,根据计算拉力,张拉布臵在底板与顶板中的临时预应力束。
5.5.6.6
选择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温差变化比较小的时间
开始灌注,拌制混凝土时,将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并掺入微量铝粉作膨胀剂,以免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混凝土作业的结束时间,则根据掌握的天气情况,尽可能安排在气温回升之前。混凝土灌注完毕,顶面覆盖双层草袋,箱体内外以及合龙段前后1m范围内,由专人不停洒水养护。
5.5.6.7
在合龙段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安排专人用水泵不
断向放臵在相邻T构的另一悬臂端部的配重水箱中注水。作业结束时,所注水的重量达到设计要求。经过养护,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一边拆除合龙段模板,一边将配重水箱中的水缓慢放掉。最后,解除临时预应力束和相邻T构永久支座的锁定。
5.5.6.8
中跨合龙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预
应力束按先顶板后底板、先短束后长束、顶板与底板交错进行、先张拉50%控制应力(预应力束剩余伸长量小于千斤顶最大行程)、第
二次张拉至设计控制吨位的顺序和方法进行张拉。
5.5.6.9
在边跨合龙段预应力束张拉前后各测量一次与该
合龙段相邻T构上观测点标高,留着供合龙段施工时控制参考。
5.5.6.10 临时支撑:合龙段设4个临时支撑,每个由2根I22工字钢焊接而成。安装时先将其一端焊牢,另一端加楔子,并略打紧,在合龙段钢筋、预埋件安装完成后,临时索张拉前,用力打紧楔子,再将支撑与楔子、楔子与预埋钢板间断焊。
5.5.6.11 临时锁定:在钢筋、管道绑扎安装完毕,支撑打紧焊牢后,张拉顶板、底板临时钢束,完成合龙段临时锁定。合龙段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后,拆除顶板临时束,将底板临时束张拉力补至后期束设计张拉力。
5.5.6.12 后期钢束张拉:当全桥全部合龙后,即开始张拉后期钢束,后期束一次张拉完成,不拖延、间断,张拉完成后即开始压浆,一次全部压完。后期钢束认真按设计的顺序张拉,每一编号的钢束张拉顺序为先中后边。
5.5.6.13 体系转换:在合龙段混凝土灌注完成,次日早晨开始进行,即拆除临时支座,使T构落于永久支座上,形成连续梁。
5.5.7 预应力施工 5.5.7.1
预应力筋的下料、编束和穿束。
5.5.7.1.1 下料前按国家通用标准对材料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才能下料。预应力筋切割以用砂轮锯为主。
5.5.7.1.2 下好的料,即可编束。钢绞线束不相互缠绕(高强钢丝需经过梳丝板),每隔1~1.5m用铁丝捆扎一道,距端头2m范
围内每隔0.5m捆扎一道。编好束后将端头焊在一起,中间1根要长出48cm,然后将端头打磨成卵形,以便穿入波纹管。
5.5.7.1.3 穿束前用较预应力束直径大0.5~1.0cm的通孔器疏通波纹管,再用高压风吹净管内的杂物。穿束时先将导线穿过管道与预应力束连接,然后牵引导线并辅之以推送,将预应力束穿入管道,使两端外露部分满足张拉要求。
5.5.7.2
张拉
5.5.7.2.1 纵向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
5.5.7.2.1.1 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即可张拉。其中,横向预应力筋张拉在挂篮前移就位后进行,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在纵、横向张拉梁段数之差不得超过4段。
5.5.7.2.1.2 张拉前校正千斤顶及其油压表,使之在使用期内不超过1.05;按规定逐个检验锚具。
5.5.7.2.1.3 工作锚安装前用机油或柴油清洗干净,然后将钢绞线平行地穿入锚环,安装中心或内圈锚环孔的楔片,再安装外圈锚环孔的楔片,最后用套管或小锤将楔片打入锚环孔。要注意的是,楔片外露端头一定要在同一平面上,否则要取下重装。
5.5.7.2.1.4 安装千斤顶时要对正管孔,并不得将大小油缸的油管接错。
5.5.7.2.1.5 安装工具锚时,要在其锚环与楔片之间缠垫塑料布,并涂上少量黄油等润滑剂,以便卸锚。
5.5.7.2.1.6 初张拉前要仔细检查千斤顶、油路等,确认无误后再开动油泵进行张拉,同时要安排2~3人扶正千斤顶使工作锚
环准确进入锚垫的限位槽内,待油表读数达到初张拉应力时测量大缸行程L1和工具锚楔片外露量L4。
5.5.7.2.1.7 初张拉后再次检查千斤顶和油路,均正常后,两端千斤顶同时加载进行超张拉,每加5Mpa互相通报一次,使之随时保持一致。待两端都达到超张拉应力时,再次测量大缸行程L3和楔片外露量L6,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持荷5min,如发现油表应力下降,立即补拉至设计应力。
5.5.7.2.1.8 超张拉完成后,两端同时减载至张拉应力,再量取大缸伸长值L2和楔片外露量L5,这时的实际伸长值△L=(L2-L1)-(L4-L5),将其与理论伸长值作比较,当其误差在6%以内即可顶锚。
5.5.7.2.1.9 顶锚时先顶一端,另一端持荷等待,开始时送油泵速度要慢,油表指示到3Mpa时恢复正常送油速度,直到顶锚应力,持荷1min左右卸载,使顶压器、千斤顶回0,测量大缸行程,算出钢绞线的回缩量。然后另一端补至设计张拉应力(如果先顶一方回缩量偏大,则要多补0.5~1.5MPa)后开始顶锚,顶锚步骤与前相同,最后只记该一端的回缩量。为使预加在梁体内的应力均匀,两端交替先顶锚。
5.5.7.2.1.10两端顶锚完成后,大缸同时回程到底,然后用小锤轻打工具锚环,取下楔片,并逐个检查有无损坏者。最后依次取下锚环,拆除千斤顶、顶压器。
5.5.7.2.1.11割断多余的钢绞线,使钢绞线的外露长度为3~5cm。切割用砂轮锯,若用电气焊切割,则要将锚环外的钢绞线用
石棉布包好,以防止烧损锚具及钢绞线。
5.5.7.2.1.12对于较长的钢绞线束,其伸长值远大于两个千斤顶大缸的额定行程,所以必须进行倒顶张拉。倒顶张拉的第一次初张拉的应力为0.1σk,终拉应力为σc/(m+1)(m为倒顶次数,σc为超张拉应力),由此类推,第n次的初拉应力为(n-1)σc/(m+1),终拉应力为nσc/(m+1)。倒顶张拉只在最后一次张拉后顶锚,几次倒顶张拉的伸长值累加即为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应注意,倒顶张拉中要严格控制千斤顶大缸的行程,不超过额定张拉行程。
5.5.7.2.2 横向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横向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程序如图5.5.7.2.2所示,操作要点与纵向张拉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
5.5.7.2.3 竖向预应力筋(精轧螺纹钢)的张拉
5.5.7.2.3.1 竖向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为:安装工作锚→安装千斤顶连接器和张拉杆→安装工具锚(双锚)→初张拉(1MPa)→张拉至锚下控制应力,持荷2min→测量伸长值,拧紧工作锚→大缸回程→拆除千斤顶。
5.5.7.2.3.2 在张拉过程中,注意螺纹钢与张拉杆旋入连接器的深度要相同并等于连接器长度的一半,脚撑下垫板高度要在同一水平面内,工具锚一定要用双锚具,以策安全。
5.5.7.2.4 钢绞线滑断丝的处理
5.5.7.2.4.1 钢绞线滑丝断丝的主要原因是: A、钢绞线表面有水泥浆等杂物或锈蚀严重;B、钢绞线有暗伤;C、楔片安装时端头不齐,楔片间隙不匀;D、锚垫片严重偏斜;E、孔道出现台阶;F、工
具锚与工作锚之间钢绞线不平行;G、工具锚片未敲紧;I、大缸回油过快,顶锚压力上升过快。
5.5.7.2.4.2 处理方法为:如遇滑丝,则使用专门用于单根钢绞线张拉的QC-23型千斤顶张拉滑进的钢绞线(张拉力以不大于超张拉为原则);在张拉过程中楔片被带出,将其更换后继续张拉至单根钢绞线锚下控制应力时顶锚;对于断丝,则按上述步骤拉出楔片和断丝,更换后重新张拉。
5.5.8 孔道压浆 5.5.8.1
诸工序完成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即开始压浆。连
续梁压浆所用浆液为水泥浆,使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加0.6%FDN-5高效减水剂配制,水灰比为0.36,试件强度为45~55Mpa。预应力管道采用一次压注法,操作程序如下:
5.5.8.1.1 清洗孔道:先用高压水冲洗孔道,将孔内杂物冲出后,再用高压风将孔内水吹净。
5.5.8.1.2 安装压浆器具:依次安装密封盖、压浆嘴、压浆阀,将压浆管与压浆机、压浆阀连接好,使进浆阀和出浆阀都处于开启状态。
5.5.8.1.3 拌制灰浆:拌制时间不少于3min,水泥浆倒入储浆罐时要用孔眼小于5mm的筛子过滤。
5.5.8.1.4 压浆:启动压浆机压浆,待出浆阀溢出的浆为浓浆时关闭浆阀,以0.4~1.0Mpa的压力保持2~5min后,关闭进浆阀,压浆泵回浆,卸掉压浆管。
5.5.8.1.5 拆卸压浆器具有:待灰浆初凝后(一般为1~4h),
拆除压浆阀~压浆嘴和密封盖等,清洗干净,以备后用。
5.5.8.2
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压浆时需注意,要尽量缩短浆
液在压浆管内的存留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0min。对长管道(70m以上),在关闭进浆阀后在出浆端补压一次,以增强灰浆的密实度。
5.5.9 封端 5.5.9.1
孔道压浆完毕后,水泥浆已经凝固的条件下进行
梁体封端作业。
5.5.9.1.1 先将锚垫板表面的粘浆和锚环上的封锚砂浆铲除干净,为加强后灌部分混凝土与梁体的连接,梁端锚穴处进行凿毛处理,并清洗干净,各处的浮浆、残渣等杂务清理干净。
5.5.9.1.2 凿毛清理工作之后,用环氧树脂涂料封锚具,在锚具的四周涂881—I型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5.5.9.1.3 焊接封端钢筋网片,要求位臵准确,安装封端模板,控制全梁长度在-10mm~+5mm范围内。
5.5.9.1.4 封端混凝土必须加强捣固,要求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与梁端面平齐、美观,封端混凝土各处与梁体混凝土的错台不超过2mm。
5.5.9.1.5 封端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35Mpa。
5.5.9.1.6 为保证封端混凝土与梁体混凝土颜色一致,应通过试验室配臵颜色一致的灰浆,对封端表面进行抹面。
5.5.9.1.7 封端混凝土必须有良好的养护环境,必须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湿润,防止封端混凝土与梁体之间产生裂纹,拆模后在
梁端覆盖无纺布,洒水养护至少7天。禁止用草帘覆盖养生,避免混凝土颜色变黄。
5.5.10 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5.5.10.1 冷缝处理和防裂措施,确保耐久性。在悬灌梁施工中,采取以下几项施工工艺,防止梁体开裂。
5.5.10.1.1 采用自动计量设备,严格管理混凝土的配合比,杜绝由于混凝土自身引起的混凝土开裂现象发生。
5.5.10.1.2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上时,对梁段进行凿毛,确实保证露出新鲜的混凝土面,避免出现由于新旧混凝土接头不良引起的裂纹。
5.5.10.1.3 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的坐标及张拉力,保证梁体的受力状态与设计一致,避免由于梁体内力的不合理分配,引起混凝土开裂。张拉力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张拉时采用应力和伸长值双重控制。
5.5.10.1.4 合龙段施工时,采用钢支撑及临时锁定措施。临时支座设臵硫磺砂浆夹层,保证拆除迅速及时。混凝土灌注选择在日最低气温时刻灌注完毕,消除由于温度变化使合龙段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5.5.10.2 线形控制和减少徐变变形的措施
5.5.10.2.1 本桥属大跨度悬臂灌注施工,施工中梁体线形的控制不仅关系到桥型的美观,更关系到桥梁受力,因此,线形控制历来是悬灌施工的关键控制项目。线形控制技术复杂、难度大,影响因素多,需要考虑到诸如挂篮弹塑性变形、挂篮及梁体自重、施
加预应力、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温度应力、地基沉降、体系转换等各个方面,能否准确预计并及时调整,关系到施工的成败。
5.5.10.2.1.1墩顶段采用大型型钢组焊成的支架在加载后将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直接影响梁段的高程,对其采取的控制方法是对托架进行等效预加载来消除其塑性变形,测定其弹性变形,在安装模板时,预抬高底模,抬高值与弹性变形值相等。为了减少托架的变形,我们的托架设计制作时不但保证了托架的强度,而且采用大型型钢,增加了刚度,减少了变形
5.5.10.2.1.2对挂篮进行等效预加载消除其非弹性变形,测定其弹性变形,为混凝土灌注前的立模标高提供依据。
5.5.10.2.1.3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及张拉质量。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的材料质量,定期校正张拉机具,张拉时采用张拉力及伸长值双控。必须在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时张拉。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准确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塌落度等技术参数,进而使混凝土的龄期强度、弹性模量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实测各梁段挠度与理论值相符,以达到线型控制的目的。
5.5.10.2.1.4精确测量,科学分析。利用微机和线形控制软件对影响梁段挠度的有关因素进行计算作为线形控制的理论依据。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连续刚构的水准测量,通过微机对测量值进行分析,按其分析结果进一步调整梁段的预留挠度值,使连续刚构的线形真正实现“动态”控制。
5.5.10.2.1.5线形控制采用线形控制专用软件,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弹性分析和时效分析,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
梁在悬灌施工中内力和变形。
5.5.10.3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5.10.3.1 拌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制与普通混凝土拌制有很大的区别,必须采用强制式拌合机进行拌合,而且拌制时宜采用“二次投料法”的拌合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因采用“二次投料法”可以达到提高水泥砂浆与砂子界面粘结强度的目的。其拌合施工工艺如下:投入粗骨料和细骨料,加入70%的水,先拌合30秒钟,然后投入水泥继续拌合,最后再加入粉煤灰、硅粉和减水剂以及剩余的30%的水量拌合,每盘混凝土的拌合时间不少于2分钟。
5.5.10.3.2 浇注:高性能混凝土中由于掺加了粉煤灰和硅粉,和易性较好,不易产生离析的现象,同时由于各种成分之间粘结能力比普通混凝土增强,造成其流动性差,因此混凝土浇注完毕后要立即进行收面,而且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中所使用的木抹子进行,应该用铁抹子代替木抹子。
5.5.10.3.3 养护:高性能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表面失水较快,很容易形成一道硬壳,即“假凝”现象,此在吴忠黄河特大桥主桥梁部施工时,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用润湿的麻布进行覆盖养护,并不断地向麻布上洒水,使其充分润湿,以达到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5.5.10.4 真空压浆工艺
5.5.10.4.1 真空压浆施工原理:在孔道的一端采用真空泵对孔道进行抽真空,使之产生-0.1Mpa左右的真空度,然后用灌浆泵将优化后的特种水泥浆从孔道的另一端灌入,直至充满整条孔道,并加以0.7Mpa的正压力,以提高预应力孔道灌浆的饱满度和密实
度。
5.5.10.4.2 真空压浆技术优点。
5.5.10.4.2.1在真空状态下,孔道内的空气、水份以及混在水泥浆中的气泡被消除,减少孔隙、泌水现象;
5.5.10.4.2.2灌浆过程中孔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使浆体保压及充满整个孔道得到保证;
5.5.10.4.2.3工艺及浆体的优化,消除了裂缝的产生,使灌浆的饱满性及强度得以保证;
5.5.10.4.2.4真空灌浆过程是一个连续且迅速的过程,缩短了灌浆时间。
5.5.10.4.3 施工方法
5.5.10.4.3.1安装检查各施工设备,确保工作正常。波纹管与连接管之间用普通锚环、铸铁锚座和锚环盖帽连接。
5.5.10.4.3.2灰浆搅拌机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制浆。 5.5.10.4.3.3打开阀门2和阀门4,启动真空泵,使之对孔道产生-0.1Mpa左右的真空度后,关闭阀门4。
5.5.10.4.3.4打开阀门1,开动灌浆泵,持续加压到0.7Mpa,打开阀门3,当阀门3冒出与进浆口相同稠度的浆液、且无明显气泡时,持压2min为标准。
5.5.10.4.3.5灌浆泵减压至0,关闭阀门1和阀门2,进行封端作业。
5.5.10.4.4 封端
5.5.10.4.4.1孔道压浆完毕后,水泥浆已经凝固的条件下进行
梁体封端作业。
5.5.10.4.4.2将锚垫板表面的粘浆和锚环上的封锚砂浆铲除干净,为加强后灌部分混凝土与梁体的连接,梁端锚穴处进行凿毛处理,并清洗干净,各处的浮浆、残渣等杂务清理干净。
5.5.10.4.4.3凿毛清理工作之后,用环氧树脂涂料封锚具,在锚具的四周涂881—I型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5.5.10.4.4.4焊接封端钢筋网片,要求位臵准确,安装封端模板,控制全梁长度在-10mm~+5mm范围内。
5.5.10.4.4.5封端混凝土必须加强捣固,要求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与梁端面平齐、美观,封端混凝土各处与梁体混凝土的错台不超过2mm。
5.5.10.4.4.6封端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35Mpa。
5.5.10.4.4.7为保证封端混凝土与梁体混凝土颜色一致,应通过试验室配臵颜色一致的灰浆,对封端表面进行抹面。
5.5.10.4.4.8封端混凝土必须有良好的养护环境,必须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湿润,防止封端混凝土与梁体之间产生裂纹,拆模后在梁端覆盖无纺布,洒水养护至少7天。禁止用草帘覆盖养生,避免混凝土颜色变黄。
5.6 南段简支箱梁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 5.6.1 ZQJ40型移动模架造桥机 5.6.1.1
ZQJ40型多功能移动模架造桥机采用整孔现浇的
方式,可实现公路、铁路40m及以下跨度双线单箱混凝土箱梁的造
桥功能,最大造桥跨度40m,梁重1300t,梁高3.5m,梁宽13.4m。
5.6.1.2
主要技术参数
5.6.1.2.1 适应范围:高速铁路跨度≤40米简支梁,跨度≤40米的连续梁以及不宜用架桥机架梁施工的桥梁,不易用满堂支架施工的桥梁。
5.6.1.2.2 适用桥跨:跨度≤40米简支梁,跨度≤40米的连续梁。
5.6.1.2.3 适用梁断面:梁顶宽≤13.4m,梁底宽≤6.5m,梁高≤3.5m。
5.6.1.2.4 制简支梁时最大承重1500t。 5.6.1.2.5 桥墩适宜高度:5m以上。
5.6.1.2.6 适应最小曲线半径:R=5500m;线路最大纵坡:2%。 5.6.1.2.7 最大部件尺寸:满足公路、铁路运输要求,重量≤15t。
5.6.1.2.8 主梁最大挠度:<L/650 。 5.6.1.3
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组成
5.6.1.3.1 ZQJ40型多功能移动模架造桥机由支架系统、墩上支撑系统、滑道支座、移行系统、龙门吊机、模板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5.6.1.3.1所示。
5.6.1.3.2 支架系统
5.6.1.3.2.1 支架系统是造桥机的主要承重结构,由主梁、前后导梁、横梁、下托纵梁和龙门吊轨道系统组成。
图5.6.1.3.1 移动模架造桥机总装图
5.6.1.3.2.2 主梁是承受荷载的主要结构,由两片组成,长56米,为箱型梁,高3.2米,宽2.3米,基本节4米,中间用螺栓连接。
5.6.1.3.2.3 前导梁长16米,后导梁长16米,为桁架结构。 5.6.1.3.2.4 横梁连接两片主梁,为箱型结构,沿纵桥向布臵,荷载通过横梁传递到主梁上,行走时横梁从中间分开,造桥时用螺栓连接。
5.6.1.3.2.5 下托纵梁方臵在横梁上,用来支撑模板系统。 5.6.1.3.2.6 龙门吊轨道系统由牛腿、龙门吊走行垫梁和钢轨组成,龙门吊在其上面行走。
5.6.1.3.3 墩上支撑系统负责支架系统的支撑,托架通过支墩直接支撑在承台上。上部托架采用整体桁架结构,下部支撑采用“八三”式军用桥墩,可根据不同高度进行调节。
5.6.1.3.4 滑道支座安装在墩上支撑托架上,通过横移系统可在托架上横移,支架系统通过纵移系统可在滑道支座上纵移,实现造桥机的移行。滑道支座如图5.6.1.3.4所示。
5.6.1.3.5 移行系统:造桥机移行系统由横移系统、纵移系统和竖向顶升千斤顶组成,如图5.6.1.3.5所示。
5.6.1.3.5.1 横移系统:在每个墩上支撑的一侧,安装2台QYS050型双作用千斤顶,一端固定在滑道支座上,另一端固定在墩上支撑托架上,迈步式前进,每次行程1000mm。
5.6.1.3.5.2 纵移系统:在造桥机前部墩上支撑托架两侧上,在纵梁下面,分别安装一台ZLD60型连续顶推千斤顶,张拉力
图5.6.1.3.4 滑道支座总装图
图5.6.1.3.5 移行系统图
600kN,每次行程520mm,钢铰线另一端固定在造桥机纵梁主支架尾部,千斤顶张拉钢铰线带动造桥机前移。
5.6.1.3.5.3 竖向顶升千斤顶:放在滑道支座上,采用300吨机械自缩式液压千斤顶,用来升降支架系统,造桥时全部荷载作用在8台千液压千斤顶上。
5.6.1.3.6 龙门吊机:采用走行式,负责将钢筋及机具设备运送到移动模架上的指定位臵,额定起重量10t,如图5.6.1.3.6.1所示。
5.6.1.3.7 模板系统
5.6.1.3.7.1 模板分为外模、内模、端模,均采用钢模板,提高梁体表面光洁度,保证梁体轮廓尺寸精确;内外模采用机械拆装式模板,提高梁体生产效率。模板总重:146t。
5.6.1.3.7.2 外模板:外模由底模板和侧模板组成。底模板在梁长方向为组拼式,基本段4米,便于调节反拱度;在梁宽度方向从中间分开,移动模架横移时带动模板从中间分开横移。侧模在梁长方向为组拼式,基本段4米。如图5.6.1.3.7.2所示。
5.6.1.3.7.3 用于Ⅰ级铁路线简支箱梁现浇施工的移动模架造桥机外模一侧的侧模采用可旋转方式,使移动模架横移时模板不与已造好的混凝土梁干涉,如图5.6.1.3.7.3所示。
5.6.1.3.7.4 内模板采用液压伸缩式钢结构,由顶板、侧板、底脚模、液压系统、螺旋撑杆、纵向移运轨道及内模台车组成。内模板板面钢结构纵向分段制造,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内模板为液压控制收放、撑杆定位的三面模板,板面部分由等截面、变截面、人
图5.6.1.3.6 龙门吊机图
图5.6.1.3.7.2 外模总装图
图5.6.1.3.7.3 Ⅰ线外模总装图。
工拆除底脚模、隔墙模板组成。模板等截面处为两级收缩,变截面处为一级收缩。模板支架、模板轨道沿纵向中心对称。如图5.6.1.3.7.4所示。
5.6.1.4
制梁操作工艺流程
5.6.1.4.1 造桥机的操作主要包括支架下落、支架横移、支架纵移、支架合拢、支架抬升及调整等。
5.6.1.4.1.1 支架下落:梁体混凝土浇注、养护、张拉完成后,收缩顶升千斤顶,将主梁下落到滑道支座的滑板上。
5.6.1.4.1.2 支架横移:解除横梁中间连接,在横移千斤顶作用下将支架向两侧外移至可过墩的位臵,如图5.6.2.1.2所示。
5.6.1.4.1.3 支架纵移:主梁下的纵向连续张拉千斤顶张拉钢铰线带动主梁前移。
5.6.1.4.1.4 支架合拢:主梁纵移到位后,支架横移,重新联结横梁。
5.6.1.4.1.5 主梁抬升及调整:前后两点同时将主梁抬到控制标高,调整就位。
5.6.1.4.2 现浇制梁工艺流程:移动模架就位→外模调整→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混凝土浇注→预应力钢铰线穿束→张拉→压浆(可在移动模架移行后进行)→移动模架横移→移动模架纵移至下一孔位→进行下一孔梁的造桥施工。
5.6.1.5
制梁周期
5.6.1.5.1 参照投标人以往制梁施工经验及国内使用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的经验,经分析计算各种情况下制梁周期如下:现浇
图5.6.1.3.7.4 内模总装图
图5.6.2.1.2 支架横移位臵图
制梁周期10天/孔,考虑到气候、气温等不定因素,可按12天/孔计算。
5.6.1.6
主要技术指标
表5.6.1.6 ZQJ40型移动模架造桥机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支架系施工方跨度 法 (吨) (mm) 40m 现浇 简支 40m 现浇 连续 534 53.5 4 450 56 4 1/65131.6 1.60 1.5 17.8 1.63 1/66122.4 1.72 1.5 17.8 1.63 统总重 比 (Mpa) 全系数 系数 外倾 内倾 挠度 挠跨最大应力 应力安稳定安全安全系数 支架纵移支架横移稳定5.6.1.7 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途径
5.6.1.7.1 造桥机施工安全性的控制
5.6.1.7.1.1 造桥机施工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施工时各承重部分的结构及承重结构的支撑位臵是否合理、强度是否足够;造桥机主梁横向移位和纵向移位时是否稳定。
5.6.1.7.1.2 控制措施:主承重结构形式简单,受力明确,易于进行安全设计;墩旁托架支撑在撑台上;控制造桥机加载方式;过墩时,主梁横向不移动并被限位装臵卡住。
5.6.1.7.2 造桥机施工可操作性设计。
5.6.1.7.2.1 主梁的起落、纵横移均由液压千斤顶完成。 5.6.1.7.2.2 内模采用液压伸缩式内模,安装速度快。 5.6.1.7.3 控制制梁质量,提高制梁速度的措施。
5.6.1.7.3.1 可靠的预拱度设臵方法 。
5.6.1.7.3.2 保证大体积的混凝土连续浇注,配臵相应的混凝土生产、运输及泵送设备,并要有一定数量的备用。
5.6.2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拼装 5.6.2.1
本标段采用2套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造桥机从
028#墩开始,向070#墩方向造桥施工。施工时客运专线箱梁和I级线箱梁分开施工,两套移动模架造桥机错位施工,1#造桥机造完3孔客运专线箱梁后,2#造桥机开始施工I级线箱梁。2#造桥机取消1#造桥机配套的10T龙门吊机,在1#造桥机已造好的混凝土梁上,配臵一台20吨汽车吊,进行2#造桥机所需材料设备的吊装。如图5.6.2.1所示。
5.6.2.2
造桥机拼装采用桥孔位原位拼装法,搭设临时支
撑,采用汽车吊拼装。
5.6.2.3
1#造桥机拼装,先安装墩上支撑系统和滑道支座,
在移动模架主梁下搭设临时支撑,进行两片主梁的拼装,然后进行横梁的连接和导梁的安装,最后安装外模板和龙门吊机。
5.6.2.4
1#造桥机安装完成后,向70#墩方向造3孔梁后,
在28#墩和29#墩之间,用相同的方法拼装2#造桥机。
5.6.3 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梁施工 5.6.3.1
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5.6.3.1所示。
5.6.3.2
钢筋工程施工
图5.6.2.1 移动模架造桥机拼装位臵图
图5.6.3.1 移动模架造桥机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流程
5.6.3.2.1 钢筋工程的施工进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现浇梁的施工进度,因此控制好钢筋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对保证梁体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至关重要。钢筋工程由底板钢筋网片、腹板钢筋网片、顶板钢筋网片、预应力定位网片和锯齿板构成,钢筋骨架为箱形,空间尺寸大,钢筋间距小,布臵密实,绑扎位臵要求精度高,给绑扎、点焊、吊装、运输作业带来许多困难。根据总体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安排,梁体钢筋采用现场绑扎施工。
5.6.3.2.2 钢筋进场控制。依据国家和有关部委颁布的现行质量标准,进行钢筋材质的检查和规定的试验检测,有关检查项目、检查内容、质量标准及检验部门如表5.6.3.2.2所示。
表5.6.3.2.2 钢筋进场检查项目表
序检查项目 号 1 进货验收 钢筋的规格长度及数量 订货要求 GB13013-91 物资科 试验报告单 和机械性能 裂纹、疤痕、麻坑磕伤锈蚀 3 外观质量 程度及本批钢筋的代表直径 在允许误差内 GB1499--91 无裂痕等、代表直径安质科 物资科 检 查 内 容 质 量 标 准 负责部门 出厂合格证书化学分析、钢筋的化学成分 2 抗拉强度△b、屈服点△s、 GB13013-91 4 拉力试验 伸长率△ 5 冷弯试验 冷弯 GB1499--91 GB1499--91 试验室 试验室 5.6.3.2.3 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包括钢筋调直、下料、焊接、
弯制等作业内容,其工艺要求质量标准按现行质量标准规定执行。
5.6.3.2.4 钢筋骨架绑扎。根据总体施工工艺要求及钢筋骨架的形状特征和构成特点,为了提高工效、加快进度、增加钢筋骨架的整体性,采用梁体钢筋现场绑扎、分部进行的施工工艺。底板、腹板钢筋网片组成一个U形骨架,待安装好内模后,再绑扎顶板钢筋网、锯齿板钢筋网。
5.6.3.2.5 在U形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需进一步校正定位网片位臵,将定位网片点焊在钢筋骨架上,然后安装底板和腹板波纹管,最后再焊接顶板定位网片并安装波纹管,抽拔胶管的定位网片钢筋布臵应准确牢固,保证孔道的顺直和设计的准确性。
5.6.3.2.6 预埋件、孔的设臵。为正确设臵梁体预埋件与预留孔,施工前绘制详细的施工布臵图,以防遗漏,同时预埋件的尺寸及加工焊接应满足要求,定位牢固准确,在灌注混凝土前作好标记,以便于检查。预埋件加工质量的好坏及预埋件位臵的准确性是关系到下道工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进行了自检、互检工序之后,确保准确无误方可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5.6.3.2.7 保护层的设臵及钢筋加固措施。为了防止混凝土垫块影响梁体的外观质量,本桥垫块采用弧形垫块,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3块,垫块强度不低于梁体主体混凝土标号,保护层范围内不允许垫钢板或钢筋头,同时为保证梁体底板、腹板厚度,在钢筋笼内应安装支撑预埋件,支撑预埋件长度与底板、腹板厚度偏差应在验标规定的底板、腹板混凝土的厚度偏差之内,各部钢筋绑扎后均应由技术主管部门检查、认定合格后方可吊装,同时应请质检、
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
5.6.3.3
混凝土施工
5.6.3.3.1 梁体用混凝土采取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水平运输、混凝土泵车垂直运输。混凝土灌注一次浇注成型,混凝土纵向浇注顺序严格按照施工流程的要求分段进行。每孔梁先浇注跨中部位砼,由跨中向支点扩展,以减少支架沉降的影响。捣固工作以插入式振捣器为主,并配以平板式振动器完成。
5.6.3.3.2 底板及腹板以插入式振动器完成,顶板则以插入式振动器和平板振动器共同振捣。对底板处的振捣,由于孔道较多,必须保证其密度。
5.6.3.3.3 养护。梁体混凝土灌注后要及时遮盖蓬布进行养护,达到要求强度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5.6.3.4
预应力张拉
5.6.3.4.1 预应力钢束均采用引线法人工穿束。穿束前应对钢绞线进行编束,编束用锚环做梳板,以保证各根钢绞线平行不扭绕,然后每50cm用22#铁线绑扎一道。编束时要注意引线和梭头。张拉前要进行孔道摩阻试验,用传感器和千斤顶配合,精确测量直线孔道摩阻系数k和曲线孔道摩阻系数μ,据此计算出每根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在梁的两端对称进行,并采用油表读数和伸长量双控原则。张拉程序为:0→初张拉(划标线)→张拉吨位→持荷5分钟,测量伸长量→锚固。
5.6.3.4.2 孔道压浆。混凝土梁张拉后应及时压浆。在压浆前应先压清水,使孔道湿润,随后进行压浆作业,每根孔道宜自高
向低一端压浆,待出口阀有浓浆溢出后关闭阀门。进浆口阀门必须待压力上升至1.1Mpa,持压2min且无漏水漏浆时关闭。压浆要一次完成,如间断时间超过40分钟,应将已压入管道的水泥浆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再重新压浆,同时应保证水泥浆的搅拌质量,水泥浆有过筛装臵,应定期标定压力表。混凝土梁压浆顺序为自下向上进行。
5.6.3.4.3 封端。孔道压浆后应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同时清除支承垫板、锚具及端面混凝土凿毛,以备浇筑封端混凝土。封端混凝土的浇筑程序如下:
5.6.3.4.3.1 设臵端部钢筋网。为固定钢筋网的位臵,可将部分箍筋点焊在支承垫板上。
5.6.3.4.3.2 妥善固定封端模板,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走动而影响梁长,立模后校核梁体全长,其长度应符合允许偏差的规定。
5.6.3.4.3.3 浇筑封端混凝土时,要仔细操作并认真插捣,务必使锚具处的混凝土密实。
5.6.3.4.3.4 封端混凝土浇筑后,静止1h~2h,带模浇水养护。脱模后在常温下一般养护时间不小于7昼夜。
5.7 北段简支箱梁梁式支架现浇施工工艺 5.7.1 梁式支架及其模板 5.7.1.1
梁式支架由支架系统、墩上支撑系统、模板系统
构成,全套总重300吨,如图5.7.1.1所示。
图5.7.1.1 梁式支架系统支架总装图
5.7.1.2 支架系统。支架系统由八七式军用梁组装而成,
跨度34米,分左右两组,每组重量92吨。
5.7.1.3
墩上支撑。墩上支撑由“八三式”军用桥墩组拼
而成,直接支撑在承台上。在承台横桥向方向埋设预埋件,安装牛腿,以扩大承台的宽度用以支撑墩上支撑。
5.7.1.4
模板系统。模板系统采用移动模架造桥机配套的
模板稍加改造,每套重量146吨。
5.7.1.5
梁式支架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5.7.1.5.1 跨度Lp≤40m 5.7.1.5.2 梁体重量G≤1300t/孔
5.7.1.5.3 线路坡度i≤15‰,曲线半径R≥600m 5.7.1.5.4 进度15天/孔
5.7.1.5.5 计算最大下挠度4.69cm,单桁支点力2070KN。 5.7.1.6
现浇支架组拼。先组拼墩上支撑,在地面上拼装
单组“八七梁”支架,用汽车吊将支架吊装到墩上支撑上,然后安装连接系和模板。
5.7.1.7
现浇支架的移行。通过拆除木楔支撑脱空梁底,
然后通过横移措施将支架侧向滑移出梁底,通过汽车吊将支架调运至下一孔位。
5.7.2 现浇支架造桥施工工艺流程
现浇支架造桥施工工艺流程如图5.7.2所示。现浇箱梁的操作与移动模架造桥机造桥现浇箱梁相同。
6. 各项保证措施
6.1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6.1.1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6.1.1.1
结合本工程实际,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明确安全目标,成立以第一领导者为组长的各级安全管理组织,并配备各级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坚持安全交底、持证上岗制度,组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施行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最终实现安全目标。
6.1.1.2
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如图6.1.1.2所示。
6.1.2 安全生产目标 6.1.2.1
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目标是:杜绝重大伤亡。无重
大设备、火灾、管线、交通、海损、桩墩撞损等事故。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0.6‰以下。安全 管理规范,资料齐全,安全考核达标准化工地。完成建设单位下达的文明工地创建标准。
6.1.3 安全生产承诺 6.1.3.1
我们承诺:本工程一旦中标,项目经理部及所有
施工作业人员将严格遵守国家和业主制定的各项安全保证措施及规定,始终贯彻我单位“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方针,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有计划的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树立全员安全意识,为施工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设备安全及环境安全提供保障。
6.1.3.2
所有施工人员无条件接受业主和监理公司的监督
检查。我们将定期和不定期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安 全 方 针: 安全第一 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安 全 目 标: 杜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安全责任制 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体系 安全控制 安全检查 安全 管理安全奖惩安全管安理全统广业防 防 触 防 防 三一工播各队班长 教及育黑 风 淹 火 防 高 空 坠 落 防 交 通 事 故 定 期 检 查 不 定 期 检 查 各队 奖惩提高安 安全工班义务安现场安 提高预防、 消除事 确保施工全过程目标实现 图6.1.1.2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图
6.1.4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6.1.4.1
组织保证措施
6.1.4.1.1 项目经理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及在安质部配备的安全组组成。施工队相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队长为组长,一名副队长负责具体工作。施工队设安全质量室,配专职安全员。工班内设兼职安全员。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如图6.1.4.1.1所示。
6.1.4.2
制度保证措施
6.1.4.2.1 认真贯彻国家及当地政府、业主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广泛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使每个职工都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打好安全基础,形成全员参加、人人有责、全员管理的安全生产氛围。
6.1.4.2.2 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分级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6.1.4.2.3 建立安全生产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一次大检查,队每周、工班每天进行一次自检,同时项目部将积极配合集团公司安全检查组的检查,评比打分,兑现奖罚。
工
程部部长计划合约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 组 长:项目副经理
各施工队长物资设备部部长质量安全部部长专职安全工程师 组 长:队 长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安质室主任安全检查员各工班班长兼职安全员 图6.1.4.1.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施 工 班 组
6.1.4.2.4 抓好安全岗位培训。开工前,对所有上岗人员实行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把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印发到工班,特殊工种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6.1.4.2.5 开展安全达标竞赛,落实奖罚措施。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组织工程队与班组的两个层次的安全达标竞赛活动,做到100%达标。
6.1.4.2.6 随时接受业主、监理单位及当地劳动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考评,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6.1.4.2.7 项目经理具有与工程项目规模相适应的资质,专职安全员、质检工程师、试验员、测量员、技术员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工人佩戴胸牌并持证上岗,胸牌贴有本人照片并标明单位、岗位职务、姓名、编号,胸牌尺寸为9.5cm×6.5cm,字体一律为黑色,底色为红色。
6.1.4.3
安全生产具体措施
6.1.4.3.1 安全控制程序
6.1.4.3.1.1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开工前办理资质审查手续,向建设方提供营业执照、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管理网络、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及持证上岗等情况。
6.1.4.3.2 施工前的安全管理
6.1.4.3.2.1 开工前制订好安全生产保证计划,根据各施工阶段的特点,开列出危险源清单,编制出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包
括施工用电、脚手架、模板施工、起重吊装等专向施组)。安全技术措施要周密而有针对性,安全措施方案需经有关部门批准,并报安全监理审核。
6.1.4.3.2.2 施工前,由工地负责人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总交底,其内容应做到面广,突出重点。交底内容除基本的施工情况外,还包括设备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暴、治安保卫、防汛防台、饮食卫生、季节性保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对特种作业人员 的要求,海上施工进行海上作业安全和船舶安全交底。在具体施工期间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分期向作业人员进行分部(项)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交底。以上交底内容,交接双方签字,并纳入内业台帐。
6.1.4.3.2.3 现场营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气氛,设臵醒目的安全标语、安全警告标示牌和指示牌,生活区设黑板报和宣传栏,施工现场按标准悬挂施工铭牌,会议室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牌、文明施工网络图,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素分配牌,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劳动保护管理网络图。现场有“七牌二图”。办公区有工程管理相关图,生活区有“两通三无五必须”、“七不”宣传牌,卫生包干图和消防器材分布图。水上施工有气象图和船舶抛锚方位图。大中型机具设备包括船舶设臵安全操作规程牌。作业人员穿戴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个人防护用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并有安全员巡视检查。
6.1.4.3.3 用电安全管理
6.1.4.3.3.1 进场后,由专业人员负责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总工程师和安全监理审批,制订电气安全
操作规程、电气安装规程、电气运行管理规程和电气维修 检查制度,做好交接班、电气维修作业、接地电阻、手持电动工具绝缘电阻、漏电开关测试记录。
6.1.4.3.3.2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符合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输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电线(缆)按要求架设,不随地拖拉,各类电箱符合市建委规定的标准电箱,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要安装在适当位臵,并有重复接地保护措施,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执行“一机、一闸、一箱”制。
6.1.4.3.3.3 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专用保护零线相连接。
6.1.4.3.3.4 变配电室符合“四防一通”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配臵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6.1.4.3.3.5 电器设备及输电线路安装完毕后,经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运行。夜间施工安排电工值班,节假日或工作完毕后切断电源。
6.1.4.3.3.6 现场的手持电动工具和小型电器设备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电器设备进出仓库认真检查和验收,做好日常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避免带病运转。
6.1.4.3.3.7 低压线路架设和使用执行相应有关规定,照明线路、灯具等安装高度符合规定高度。食堂和浴室照明采用防潮灯具,并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
大于0.1秒,易燃易爆场所按规定安装防爆电器。
6.1.4.3.3.8 电工作业时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持证上岗。电工作业严格贯彻“装得正确,用得安全,修得及时,拆得彻底”的十六字方针。夜间电工值班两人同时上岗。
6.1.4.3.4 设备安全管理
6.1.4.3.4.1 各大中型机具设备、施工用船舶、压力容器、机动车辆的进场,均做到认真检查验收,填写验收记录。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使用。安全保护装臵不全、损坏的设备待修复后使用,进场的设备均制订安全操作规程。
6.1.4.3.4.2 机具设备、使用车辆牌照齐全。
6.1.4.3.4.3 机操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佩带个人劳防用品,做到持证上岗,每天填写运转记录和例行保养记录。
6.1.4.3.4.4 机具设备及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定期维修和保养,不准带病作业,凡已维修保养的设备、车辆均在设备台帐中如实记载。
6.1.4.3.4.5 机操人员、驾驶员不随意加班加点,工作时集中精力,谨慎工作,不擅离职守,不酒后驾车。
6.1.4.3.5 施工船舶管理
6.1.4.3.5.1 成立航运管理组织领导小组,配合航监部门管理好水上交通。
6.1.4.3.5.2 施工船舶(包括配合施工作业的交通船、运输船等船舶)持有符合安全要求的各类有效证书,按规定配齐合格船员、
船机、通讯、消防、救生、防污等各类设备安全有效。施工船舶进入作业区和离开作业区前均把有关详细情况报指挥部。
6.1.4.3.5.3 每天收听气象预报并做好记录,了解和掌握水文、气象、水下障碍物等航道环境情况。
6.1.4.3.5.4 严格执行船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时维修保养设备,确保安全运行。发生机损等意外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6.1.4.3.5.5 严格按核准干舷(吨位)装运货物。货物不超高、超载,进行有效绑扎,防止因货物移动发生意外事件。
6.1.4.3.5.6 严格执行名火作业“两证制度”,清理周围易燃物品,配齐消防器材,看火人切实负起责任。
6.1.4.3.5.7 严格执行船舶供、受油规定,防止泄露。船舶油污水和垃圾集中回收并做好记录,严禁向海域排放和倾倒。
6.1.4.3.5.8 严格执行各项涉及水上安全得法律规定,认真填写轮机日志,谨慎操作,确保安全,做到“十分把握七分开,留着三分防意外”。
6.1.4.3.5.9 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工作。上甲板工作穿好救生衣,人员通道挂设安全网,跳板固定,必要时安装扶手。水上工作平台四周安装栏杆和安全网。保持个人清洁和饮食卫生,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冻防滑工作。
6.1.4.3.5.10根据“以避(防)为主、以救(抗)为辅、留足余地、自我保护”的原则。制订应对施工异常水文、气象(台风)和复杂水上环境以及保障内部安全的各项防范措施,包括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船舶火警、机损故障、人员伤病等的应急预案,
并报指挥部备案。
6.1.4.3.6 高空作业安全管理
6.1.4.3.6.1 严格执行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进行施工,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1.4.3.6.2 脚手架操作平台、桥面等周边按规定搭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板,外侧和底面挂安全网。人行通道满铺走道板,并绑扎牢固。高空作业人员系安全带,严禁上下抛物。
6.1.4.3.6.3 高空作业、大型构件水上吊装作业时,根据作业高度和现场风力大小对作业的影响程度,制订适合于作业的风力标准。遇到六级(包括六级)以上大风时,上述施工停止作业。
6.1.4.3.6.4 为保证吊篮的抗倾覆稳定性,吊篮设臵足够的配重,同时设臵揽风绳以保证遇到大风时的稳定。六级以上大风时停止作业。
6.1.4.3.7 安全教育管理
6.1.4.3.7.1 项目经理、安全员等管理人员均持证上岗,并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岗前教育,培训合格后上岗。
6.1.4.3.7.2 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编制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结合施工特点合理安排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和特殊工种的审证工作,教育内容记录在案。
6.1.4.3.8 外来劳务人员的安全管理
6.1.4.3.8.1 项目部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严格务工人员的资质审查,不合格者不录用。
6.1.4.3.8.2 对外来务工人员定期每周开展一次安全学习交流活动 ,每天作业前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日常的安全检查和验收,做好书面记录。
6.1.4.3.8.3 合理安排外来劳务人员的工作时间,不随意安排外来劳务人员工作加班加点而导致过度劳累,坚决不可放任外来劳务人员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对外来劳务人员发放必须的个人劳保用品,特别危险处的作业有专人指挥和指导。
6.1.4.3.8.4 认真审查外来劳务人员的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工等人员证件是否有效,严禁无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随便拆装、修理电器和机具设备。
6.1.4.3.8.5 外来劳务人员的宿舍保持卫生整洁,不乱接电线,生活区采取安全、消防、卫生措施。
6.1.4.3.9 特殊工种管理
6.1.4.3.9.1 特殊工种人员(船舶操纵人员、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工、指挥等)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认真审查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件是否有效,无证或证书过期人员严禁上岗。
6.1.4.3.9.2 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汇总,正确填写已审日期及下次复审日期,并且附每位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书复印件。
6.1.4.3.9.3 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在特殊区域或特别危险场所作业,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可靠的对操作人员本人和对他人的安全防护措施。
6.1.4.3.9.4 严禁特种作业人员只挂名不跟班现象,或一名特种作业人员同时监管若干个工地的现象。
6.1.4.3.9.5 持外地特殊工种证件的人员,经劳动局复训后上岗作业。
6.1.4.3.10 防火安全管理
6.1.4.3.10.1项目经理部成立施工现场防火领导小组,建立各级领导责任制和消防检查制度,签订消防保卫协议,定期进行检查和培训,同时建立消防档案。
6.1.4.3.10.2建立电工、焊工、木工、油漆工、危险品管理工、物资仓库管理工、化验、油库等防火责任制,明确重点防火部位,落实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灭火器材。明火作业按施工区域、层次划动火级别,办理相应《动火证》,动火必须具有“二证、一器、一监护”,严格管理。
6.1.4.3.10.3建立健全危险品、木工间、油库、物资仓库、氧气、乙炔气瓶等储运和使用的防火管理制度和夜间巡视制度。油库、危险品仓库和变配电间独立设臵,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露天存放油桶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品及时入库。
6.1.4.3.10.4每个工地必须明确重点防火部位,采取严格防范措施,每月定期检查一次,做到有隐患及时整改,并有书面记录。
6.1.4.3.10.5现场消防器材安排专人负责保养,定期检查,并记录检查日期和责任人。油库及危险品库重点配臵。
6.1.4.3.10.6木工间、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不放臵砂轮机、切割机、焊机等,并悬挂禁火警告标志,制订相应防火措施。电气作业场所制订电气安全防火措施。
6.1.4.3.11 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1.4.3.11.1夜间施工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提供充足的光源。
6.1.4.3.11.2夜间海上施工人员佩带反光标志或发光标志。 6.1.4.3.11.3海上的建筑物、固定或移动设施设立夜间警示灯或警示标志,使过往船舶能有充分的时间避让。
6.1.4.3.11.4尽量减少在夜间进行大型构件、大型设备的起吊、转运或安装工作。
6.1.4.3.11.5夜间施工时,安排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轮流值班,加强对夜间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避免麻痹大意,减少施工隐患。
6.1.4.3.12 防雾措施
6.1.4.3.12.1雾主要影响能见度,对船舶的航行、构件的安装及高空作业产生很大影响。当雾的能见度在500米以内时,不进行上述施工作业。当雾的能见度超过500米小于1000米时,采取以下措施:
6.1.4.3.12.2所有警示灯按晚上的要求开启。
6.1.4.3.12.3船舶打开探照灯及其它警示灯具,加强鸣笛,严格按预定的航道航行,控制航行速度。
6.1.4.3.12.4当浮吊或运输驳船与待安装位臵间肉眼不能良好通视时,不进行安装构件等作业。
6.1.4.3.13 伤亡事故上报与处理
6.1.4.3.13.1现场发生职工伤亡事故、中毒事故、管线事故时,立即报告项目部领导和安监总站,一般事故24小时内上报,重伤、
死亡或多人伤害事故2小时内上报,同时报指挥部。
6.1.4.3.13.2发生事故时积极抢救伤员和保护好事故现场,若发生触电事故首先切断电源;若发生中毒事故,先摸清原因,切不可蛮干,以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6.1.4.3.13.3事故单位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小组工作,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按“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进行处理。
6.1.4.3.14 安全检查制度
6.1.4.3.14.1项目经理部内部制订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办法,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6.1.4.3.14.2坚持日常的安全巡视制度,重点抓好对危险源的控制,了解现场第一手安全资料,杜绝事故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6.1.4.3.14.3采用内业和现场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内业资料检查,以确保资料真实性。
6.2
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6.2.1 质量方针及目标 6.2.1.1
质量方针
6.2.1.1.1 工程质量代表了我单位的形象,也代表了我单位的精神。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国家及上海市有关质量管理的法规、规定、相关细则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质量要求,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按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始终贯彻我单位“争创行业一流,实现业主期望,奉献满意工程”的质量方针。
6.2.1.2
质量目标
6.2.1.2.1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全部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95%以上。
6.2.1.3
创优目标
6.2.1.3.1 达到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质量标准,满足全桥创优规划要求。
6.2.1.3.2 创优保证体系如图6.2.1.3.2所示。 6.2.2 质量保证体系
6.2.2.1.1 为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创优目标,建立适合本项目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以制度规范质量管理行为,开工前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可行的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作为质量保证的基础,施工中落实各种检查制度作为手段,并开展广泛的群众性QC小组活动,形成全员管理质量的氛围。
6.2.2.1.2 质量保证体系如图6.2.2.1.2所示。 6.2.2.1.3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如图6.2.2.1.3所示。 6.2.3 主要人员质量职责 6.2.3.1
项目经理
6.2.3.1.1 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受投标人法人委托,向业主履行合同和质量承诺。
6.2.3.1.2 贯彻实施投标人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项目质量规划及实施计划,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有权责令其返工或停工整顿,对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
创 优 规 划 框 图
总目标: 确保部优工程 争创国优工程 质 量 工 期 成 本 安 全 环境保护 医疗卫生 竣工资料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满足按设计速度开通的质量要求。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 严格遵守合同工期的要 求 按计划成本降低率无因工死亡事故、无行车和人身安保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生活空间 杜绝传染病,控制地方病,搞好施工人员医疗卫生保健 内容齐全,数据可靠,装订整齐、美观,符合文件归档标准 进行全过程控制 全的重大、大事故及行车险性事故、无火灾爆炸事故 344
质量保证体系图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管 理 制 度 设计文件审核制 群众活动 施工中检查 开工前检查 测量双检制 材料出厂检验制 编制质量计划、创优规划 质量目标、创优规划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 分段技术交底制度 工序质量交接制度 QC小组 工程质量检查员 质量鉴定评审 自检自验制 竣工后检查 初检质量报告制 成果发布 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QC小组
施工队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队 长
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
内部质量监理
工程部部长计划合约部部长各施工队队长物资设备部部长安全质量部部长专职质检工程师安质室主任 质检工程师 各工班长 兼职质检员
6.2.3.1.3 组织开展质量体系活动,确立项目质量目标,组织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坚持全面质量管理,推进各项质量活动正常开展,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满足顾客需要,不断争创名牌工程。
6.2.3.1.4 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资源配臵,保证质量体系在工程项目上的有效运行及所需的人、财、物资源的需要。
6.2.3.2
项目总工程师
6.2.3.2.1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本项目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对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及实施。对不合格品及其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核。解决工程质量中有关技术难题,并协助项目经理解决工程质量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
6.2.3.3
质量技术部
6.2.3.3.1 参与编制竣工资料和质量检查,组织实施竣工工程保修和后期服务。
6.2.3.3.2 依据单位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本项目质量计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
6.2.3.3.3 确保产品在生产、交付和安装的各个环节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标识,并保护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最终检验和试验、检验和试验状态、不合格品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确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6.2.3.3.4 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
6.2.3.4 专职质检工程师
6.2.3.4.1 执行质量管理全部职能。在施工中进行复检,合格后报总工审核。
6.2.3.5
物资设备部
6.2.3.5.1 负责检验所采购物资设备的质量,并对所采购物资设备的质量负责。
6.2.3.6
试验检测站
6.2.3.6.1 负责工程项目检验、试验、交验、及不合格品的检验控制,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6.2.3.6.2 负责现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砼试件的样品采集和测试、检验及质量记录。根据现场试验资料,提出各种砼的施工配合比,土方施工最佳含水量等试验数据,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报批准执行。
6.2.3.6.3 负责工程项目的计量测试工作,并负责工程项目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核定、校准及使用管理工作。
6.2.3.7
测量班
6.2.3.7.1 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放样、施工测量和控制测量工作。
6.2.3.8
施工队队长
6.2.3.8.1 负责本单位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贯彻落实《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
6.2.3.8.2 负责落实职工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负责工序质
量控制,开展质量检验,落实施工规范和标准。对工序的交接和质量问题的发生负责。
6.2.3.8.3 负责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配件的质量问题。 6.2.3.9
施工队质量检查员
6.2.3.9.1 负责检查本队所施工工程项目的质量,有权对质量不合格项目提出返工,纠正等措施。在质检环节中实行施工跟检。
6.2.4 质量保证措施 6.2.4.1
组织措施
6.2.4.1.1 设臵内部质量监理
6.2.4.1.1.1 内部质量监理是我单位上级质管部门直接指派的人员,有权独立于项目之外直接管理本项目的质量,不受项目约束,对本项目实行内部质量监察。
6.2.4.1.2 专职质检人员配备
6.2.4.1.2.1 质量安全部配备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对各项目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负责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返工、停工等处理意见并强令执行。
6.2.4.1.2.2 各施工作业队设臵专职和兼职质检员,归属质安部领导。负责本施工队施工质量的检验,做好每天的施工质量记录。
6.2.4.1.3 各种测量、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
6.2.4.1.3.1 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本工程需要的各种试验、检测设备,并且保证通过业主、监理认可和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组织的认证,项目部测量队、队测量班配臵全站仪、经纬仪、高精度水平仪,满足工程需要。各类测试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定。
6.2.4.2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6.2.4.2.1 上级质量检查考核制度
6.2.4.2.1.1 企业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定期组织本单位安全质量部对项目质量计划和程序的执行状况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项目经理部的质量体系运行持续有效,生产活动和产品质量符合合同规定要求,令业主满意。
6.2.4.2.1.2 对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各部门及每个人严格执行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体系的部门和人员给予经济奖励和荣誉奖励。
6.2.4.2.1.3 对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各部门负责人执行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体系出现不符合项的部门和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
6.2.4.2.1.4 对不执行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将撤换其行政职务,且不允许再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
6.2.4.2.2 学习制度
6.2.4.2.2.1 工程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熟悉业主合同要求及其总体施工安排,创优规划,组织技术人员详细审核图纸,学习有关标准规范,为编制实施性施组及技术交底作好准备。分项工程开工前,对工班进行技术培训,以正确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
6.2.4.2.2.2 工程进行中,结合不同的工序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培训,同时开展广泛的QC小组活动,增强职工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全项目部人人重视质量,人人明确自已岗位的质量标准,为高质量完成本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组织内部队伍
相互学习、评比,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6.2.4.2.3 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6.2.4.2.3.1 项目部及队各级管理人员,明确质量责任范围,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通过贯彻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实现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项目部按合同造价的1%作为质量奖励基金,并严格按我单位《质量奖惩办法》执行。实行质检工程师在工序开工、工序控制、验工计价一票否决权制度,做到质检人员责、权、利统一。物资管理上,按ISO9002体系,执行可追溯性程序,严格物资标识,实现物资在施工全过程的可追溯性,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其完成的产品,有标识记录,增加其责任感。
6.2.4.2.4 旁站监理制度
6.2.4.2.4.1 所有施工工序均实行检查工程师旁站监理制,使施工的全过程均在控制状态下执行,确保总体工程质量目标实现。
6.2.4.2.5 技术交底制度
6.2.4.2.5.1 工程开工前,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功能作用及与其他工程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6.2.4.2.6 “一个坚持”、“三不交接”、“三服从”、“五不施工”制度
6.2.4.2.6.1 “一个坚持”即:坚持质量一票否决权。特别是质检人员及现场技术干部对质量管理有绝对权力,同时质量的好坏
直接与他们的工资奖金挂钩。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三服从”即:进度、工作量、计量支付服从工程质量。“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6.2.4.2.7 “三检”及工序交接卡制度
6.2.4.2.7.1 “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6.2.4.2.8 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6.2.4.2.8.1 凡属隐蔽项目,首先由班、队、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总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并由总工程师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证明书,然后请监理工程师监查。
6.2.4.2.9 测量资料换手复核制度
6.2.4.2.9.1 测量资料采取换手复核,现场测量基线、水准点均进行定期复测检查。
6.2.4.2.10 “跟踪检测”制度
6.2.4.2.10.1检测工作按“施工跟检”、“复检”和“抽检”三种方式进行。
6.2.4.2.11 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管理制度 6.2.4.2.11.1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由安全质量部组织进行验收。参加验收的人员包括测量、技术、物资及使用单
位的有关人员。
6.2.4.2.11.2验收的内容包括:①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是否符合采购计划;②供应厂家的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齐全;③产品现场质量检查,并填写检查验收记录;④取样进行试验,并填写试验报告。
6.2.4.2.11.3按验收程序收货后分类保管,做好标识并保管好样品。质量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随样品一起保存备查。
6.2.4.2.11.4检查合格、同意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分类、分批堆放,并设立标志和账卡,坚持按用途归口保管、发放。对易受潮的物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
6.2.4.2.12 原材料采购制度
6.2.4.2.12.1原材料采购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按施工部门提出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阶段计划、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制定。
6.2.4.2.12.2工程材料(包括施工用料)和设施的采购文件包括以下内容:①项目名称、工程使用部位、规格、数量、时间及价格要求;②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规范、标准;③工程招标技术说明书的要求;④运输和交货条件;⑤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
6.2.4.2.12.3按采购计划制定书面的招标采购定货单,招标选择供应商,预定交货地点和日期。
6.2.4.2.13 (仪器设备的检定制度
6.2.4.2.13.1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各种仪器仪表、计量器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定。新购臵的和在用的计量器具仪器均进行检定,取得合格证书后使用。
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实施监督和检查。仪器设备由工地实验室指定专人管理。
6.2.4.2.14 原始资料的积累和存档制度
6.2.4.2.14.1本工程中的每一单位工程准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文件包括:①质量保证计划;②工作程序;③技术标准、规范;④采购的技术要求。记录包括:①基线点、水准点测量验收记录;②施工断面测量记录;③各施工工序、项目的检查记录;④混凝土、钢材及各种原材料的试验鉴定记录;⑤预制构件检查记录和出厂合格证;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⑦不合格品记录(质量事故报表);⑧审查和处理结果记录;⑨位移沉降观测记录;⑩设计变更文件等。以上有关质量问题的来往文件和记录由工程项目(单位工程)负责人负责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交安全质量部。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给业主。同时保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记录存档。
6.2.4.3
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6.2.4.3.1 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分为四个方面,即材料、工艺要求、生产过程质量、工程验收质量。
6.2.4.3.2 工程材料质量控制
6.2.4.3.2.1 单项材料技术性能的控制:a.各种外购材料有齐全的出厂资料。b.对各种材料进行复核实验,如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立即更换。c.在使用过程中,及时进行抽检,如技术标准不符合要求,停止使用。
6.2.4.3.2.2 混合材料配合比的监控:a.根据使用要求,认真进行配合比设计和实验,求得最佳配合比。b.在投料使用前,对各种固体材料的含水量进行测定,进一步调整各种材料的重量配合比例,使各种材料的实际重量与最佳配合比一致。c.材料混合前精确计量,以确保各种材料的比例符合最佳配比要求。
6.2.4.3.3 工艺要求的监控
6.2.4.3.3.1 各工序的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
6.2.4.3.3.2 各道工序严格按最佳工艺参数施工。
6.2.4.3.3.3 对难度较大,技术性强的操作,组织工前示范和专门讲解,以便使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掌握要领。
6.2.4.3.3.4 加强工人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关键工序实行持证上岗。
6.2.4.3.3.5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6.2.4.3.4 生产过程质量的控制
6.2.4.3.4.1 实施方法。工艺过程质量监控主要是通过大面积施工的“跟踪检测”来实现,其具体作法分为“施工跟检”、“复检”和“抽检”三种方式。
6.2.4.3.4.2 实施程序。在项目部内部分两级实施,“施工跟检”主要由各工程队实施,项目经理部派人指导和监督;“复检”和“抽检”由项目经理部实施。检测记录采用监理批准的格式,检测时首先由各工程队检测人员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将检测结果上报项目经理部,根据情况确定“复检”和“抽检”,并由检测人员
作好记录,在确认正确无误时,由两级检测人员签字,报送监理工程师签字或同意后,方能继续施工。
6.2.4.3.4.3 检测频度和标准按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 6.2.4.3.4.4 控制手段。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手段有两种:一是现场试验,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监控;二是测量,对位臵、高程和几何尺寸进行监控。
6.2.4.3.5 工程内部验收质量控制
6.2.4.3.5.1 任何一项工程完工后,进行质量验收,在项目部内部分二级进行,先由施工队全面自检,并认真作好记录,确认质量合格后,项目部审查,并由项目部进行“复检”和“抽检”确认合格证后,双方签字,然后报请总工程师“复检”或审批。
6.2.5 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2.5.1
混凝土质量控制
6.2.5.1.1 原材料质量控制
6.2.5.1.1.1 用于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全部具有试验合格证,各项指标符合上述规范规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入现场使用。
6.2.5.1.1.2 购进的粗细集料做到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级配良好,符合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和规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
6.2.5.1.1.3 水泥采用具有合格证书的产品,每批水泥均做原材料试验,并将试验报告单连同厂商的材质检验合格证书报监理工程师,必要时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复验,不同标号品种的水泥不混
用。水泥臵放在干燥可靠的库房内,过期水泥不使用。
6.2.5.1.1.4 拌合用水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物质,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均进行化验或处理。
6.2.5.1.1.5 砼外掺各类附加剂选用正规厂家生产且具有合格证书的产品,对每批附加剂均作检验,并报监理工程师签认后使用。附加剂存放于干燥、防潮、防雨的库房内。
6.2.5.1.1.6 设立专门的砼质量检测控制机构,制定制度,加强对原材料进场的监督与控制,严禁一切未经化验或未经批准的不合格原材料运入场地。
6.2.5.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2.5.1.2.1 不同结构部位的砼,其抗压、抗渗、抗冻、抗折、抗裂及耐腐蚀性、施工和易性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6.2.5.1.2.2 各标号砼拌合前,先进行试配拌合,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逐步调整修改,直至砼强度等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理论配合比,施工时再根据材料的含水量,调整砼施工配合比进行混合料的拌制。
6.2.5.1.2.3 砼的水灰比以骨料在饱和面干状态下的砼单位用水量对单位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为准,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符合规定,以保证砼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6.2.5.1.2.4 粗骨料级配及砂率的选用,考虑骨料的生产平衡、砼和易性及最小单位用水量的要求,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
6.2.5.1.2.5 砼的坍落度根据结构部位的性质、含筋率、运输与浇筑方法和振捣条件、气候条件等来决定,并尽可能采用小坍落
度。
6.2.5.1.2.6 密切注视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收集施工现场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把好施工过程中的砼配合比。
6.2.5.1.3 混凝土的拌合与运输
6.2.5.1.3.1 施工前结合工程中配合比的情况,检查拌合设备的性能;在整个砼生产过程中,拌合设备经常进行检查,包括砼拌合物的均匀性、适宜的拌合时间、衡重器的准确性、机器及叶片的磨损程度等。
6.2.5.1.3.2 砼只能按工程当时需用的数量拌制。炎热的天气,设法降低拌合后砼的温度,防止砼在浇筑过程中过量硬化和出现裂纹。不采用加水或其它办法变更砼的稠度。
6.2.5.1.3.3 砼拌合过程中根据气候情况随时测定砂、石集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拌合机按其规定的转速运行,生产的砼做到拌合均匀,拌合程序和时间通过试验确定。
6.2.5.1.3.4 采用电脑自动计量拌合设备,加强设备保养与计量系统的监测,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6.2.5.1.3.5 砼的运输能力适应砼的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以保持砼的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6.2.5.1.3.6 现场拌合站配备发电机组,并存储足够的施工用水,同时配备补给船保证拌和用水、混凝土原材料的补给供应,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6.2.5.1.4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6.2.5.1.4.1 砼浇筑温度控制在+5℃~+32℃之间,否则采取
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降温措施。
6.2.5.1.4.2 砼浇筑前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全部模板和钢筋清刷干净,对砼均匀性和坍落度认真检查。
6.2.5.1.4.3 砼的浇筑作业,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
6.2.5.1.4.4 在施工前做好防止停电、停水的准备工作,配备发电机,蓄足施工用水,保证砼浇筑在一次作业中连续进行。
6.2.5.1.4.5 浇筑砼使用振捣器捣实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实度。结构物设计顶面的砼浇筑完毕后及时整平,标高符合施工图规定。
6.2.5.1.4.6 砼浇筑完毕后立即对其养生,养生期保持7天以上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天数。
6.2.5.1.4.7 养护用水及材料防止使砼产生不良的外观,提供的覆盖材料事先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
6.2.5.1.5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6.2.5.1.5.1 模板设计制造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避免模板变形。应使用大面积整体钢模,禁止使用零星模板和木模板;主塔模板应采用进口模板,其他墩、梁采用厂制模板。模板面板应采用冷扎钢板,面板焊接拼缝应予磨平,保持表面平整光滑。
6.2.5.1.5.2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清洗干净。接头应平整、封闭匹配好,刚度要大。模板表面所用脱模剂,应经试验决定。钢模板使用的脱模剂应同时有防锈作用。
6.2.5.1.5.3 自行采购的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必须先取样
和监理见证取样试验合恪后方可签订供货合同,严禁先使用后检验或不检验就使用。没确经过监理检验或同意,不得运进施工现场,更不得擅自使用。水上拌和站用的砂石必须由监理逐船检查后方可使用。
6.2.5.1.5.4 全桥外露部分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应采用同厂家、同品种的水泥。砂石料均用同一产地材料,石子须经二次冲洗,确保混凝土颜色—致。
6.2.5.1.5.5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季节的不同而引起的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带来的颜色变化,将其进行统一协调。混凝土拌制时,采用全自动配料搅拌系统,确保施工时,材料配料的均匀性,确保色泽—致。
6.2.5.1.5.6 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检查模板的密封性,确保模板封闭不漏浆。混凝土浇筑时分层下料、振捣。振捣时不能有漏振、欠振、过振等现象。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方能浇注,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
6.2.5.1.5.7 墩身、主塔、箱梁施工时严格进行钢筋的加工及绑扎,严格规范各类预埋件的埋设。保证接头平整、密实。如遇有不平整现象,将及时打磨修整。
6.2.5.1.5.8 混凝士浇筑完成后应加强养护。
6.2.5.1.5.9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
6.2.5.1.5.10
6.2.5.2 钻孔、清孔
6.2.5.2.1 钻孔过程中采用泥浆护壁。泥浆选用膨润土悬浮泥浆,采用质量良好的膨润土和淡水拌制。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泥浆的配合比,以使孔壁保持稳定。严禁使用海水拌制泥浆。
6.2.5.2.2 配备新鲜泥浆补给船,以保证钻孔过程中的泥浆循环。
6.2.5.2.3 清孔时,对于钻孔灌注桩将附着于护筒壁的泥浆清洗干净,并将孔底钻渣及泥沙等沉淀物清洗干净;钢管桩内设计高程以上的海水抽排干净,并采用淡水清孔,清孔后的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灌注混凝土。
6.2.5.3
承台套箱安装及封底
6.2.5.3.1 套箱以支撑在直桩上为主,不使单个斜桩直接承受套箱的重量。
6.2.5.3.2 对于直桩较少或没有直桩的基础结构,必须以斜桩作为支撑结构时,必须将斜桩连成整体以保证共同受力,并且对斜桩的受力进行检算,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施做。
6.2.5.3.3 套箱制作高度充分考虑到水位的影响,避免大风、大浪及高水位时水面标高超过套箱标高而使江水灌入套箱,影响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6.2.5.3.4 套箱封底是承台施工的关键工序,封底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承台的下一步施工质量,施工时做到高度重视。封底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拌和、运输设备及电力供应特别是原材料补给方面等,尽量缩短封底混凝土的浇注时间。
6.2.5.4 墩身外观质量
6.2.5.4.1 同一个墩身分节段制作时采用同一套模板。 6.2.5.4.2 墩身分节段吊装时,在已安装完成的墩身节段上安装导向系统,以保证下一节段准确就位,并避免安装过程中的磕碰,防止损坏棱角。
6.2.5.4.3 节段之间的接缝模板密贴,严密不漏浆,以保证接缝平顺。
6.2.5.5
确保预应力施工质量
6.2.5.5.1 预应力施工前,编制专向预应力施工方案,认真进行张拉应力和延伸量的静力计算,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6.2.5.5.2 预应力材料包括钢绞线、粗钢筋、锚具、夹具、连接器等符合规范规定及设计规定的指标,并按规范规定的检验方法和频率经检验及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2.5.5.3 预应力张拉设备在使用前经过国家认定的技术监督部门校准。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重新校准。
6.2.5.5.4 选派有丰富实践经验、长期从事预应力张拉工作的专业人员负责预应力设备的操作。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性能及张拉工艺流程后,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现场预应力作业过程中,加强技术指导,质检元旁站进行连续监控。
6.2.5.5.5 当箱梁梁体的实际强度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后,进行预应力施工。
6.2.5.5.6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严格按设计图纸规定。张拉预应力采用两端同时进行,并采用应力控制和伸长值控制双控施工,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控制为辅。
6.2.5.5.7 预应力孔道质量控制
6.2.5.5.7.1 用于预应力管道成孔的波纹管采用镀锌波纹管,波纹管在安装前通过1KN径向力作用下不变形的试验,同时做灌水试验,以检查有无渗露现象,确无变形、渗漏现象时方可使用。
6.2.5.5.7.2 波纹管接头数量尽量减少,波纹管接头连接长度不少于20cm,接头处用密封胶带封口,缠裹严密,避免浇注混凝土时水泥浆渗入管道内造成堵塞。
6.2.5.5.7.3 波纹管位臵准确,定位牢固,避免管道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移位,同时避免振捣器触碰波纹管造成孔道变形、移位或破损等现象。
6.2.5.5.7.4 防止钢筋绑扎过程中邻近电焊火花烧伤管壁,因此在波纹管附近施焊时注意对波纹管采取保护措施。
6.2.5.5.7.5 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经常用通孔器进行通孔,确保管道畅通。
6.2.6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2.6.1
钻孔桩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2.6.1.1 坍孔
6.2.6.1.1.1 在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控制进尺,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
6.2.6.1.1.2 如地下水位变化过大,采取升高护筒,增大水头,
或用虹吸管连接等措施。
6.2.6.1.2 钻孔漏浆
6.2.6.1.2.1 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慢速转动钻机,增强护壁。 6.2.6.1.2.2 在有护筒防护范围内,接缝处由潜水工用棉絮堵塞,封闭接缝,稳住水头。
6.2.6.1.3 断桩
6.2.6.1.3.1 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控制。 6.2.6.1.3.2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保证砼的连续供应。为保证砼的连续供应而不至于发生意外,在灌注混凝土前现场拌合站做好充分的准备。
6.2.6.1.3.3 边灌混凝土边拔导管,做到连续作业,一气呵成。灌注时勤测混凝土顶面上升高度,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导管脱离混凝土面。
6.2.6.1.3.4 钢筋笼主筋接头焊平,导管法兰连接处罩以圆锥形白铁罩,底部与法兰盘大小一致,并在套管头上卡住,避免提导管时,法兰盘挂住钢筋笼。
6.2.6.1.3.5 当导管堵塞而混凝土尚未初凝时,用钻机起吊设备,吊起一节钢轨或其它重物在导管内冲击,把堵塞的混凝土冲开。
6.2.6.1.3.6 当混凝土在地下水位以上中断时,采用小直径钢护筒放至砼面做保护,然后抽干孔内泥浆,对原混凝土面进行人工凿毛并清洗钢筋,按施工缝进行处理,然后再继续灌注混凝土。
6.2.6.1.3.7 当混凝土在地下水位以下中断时,选用较原桩径稍小的冲击钻头在原桩位上钻孔,直至桩底标高,然后分单根拔出
钢筋,重新回填钻孔。
6.2.6.1.3.8 当导管接头法兰盘挂住钢筋笼时,如果钢筋笼埋入混凝土不深,则可提起钢筋笼,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脱离;否则只好放弃导管。
6.2.6.2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6.2.6.2.1 混凝土拌和物 6.2.6.2.1.1 和易性不好
6.2.6.2.1.2 合理选用水泥标号,使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比控制在1.3~2.0之间,客观情况做不到时,采用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加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
6.2.6.2.1.3 原材料计量建立岗位责任制,计量方法力求简便易行、可靠,采用电脑自动计量控制系统。
6.2.6.2.1.4 在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二次。
6.2.6.2.1.5 定时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每一工作班至少二次。
6.2.6.2.1.6 在一个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有变动时,及时检查。
6.2.6.2.1.7 随时检查混凝土搅拌时间,保证砼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规定。
6.2.6.2.2 外加剂使用不当
6.2.6.2.2.1 熟悉外加剂的品种与特性,合理选用,并制订使用管理规定。
6.2.6.2.2.2 不同品种、用途的外加剂分别堆放。 6.2.6.2.2.3 粉状外加剂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 6.2.6.2.2.4 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要求掺加外加剂,设专人计量和掺加,防止多加或少加。
6.2.6.2.3 外观质量
6.2.6.2.3.1 麻面:模板面清理干净,防止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避免漏刷;混凝土施工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浆;每层混凝土均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6.2.6.2.3.2 露筋: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臵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每隔一米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UPVC短管,并绑扎牢固;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尺寸不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用豆石混凝土浇灌;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将木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米时,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拆模时间根据试块强度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6.2.6.2.3.3 蜂窝:a.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b.混凝土拌和均匀,颜色一致。c.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米。如超过上述高度,采用串筒、溜槽等措
施下料。d.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e.捣实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搭接振捣3~5cm。f.混凝土浇捣时,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g.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6.2.6.2.3.4 孔洞:a.在钢筋密集处,如箱梁预应力锚固部位浇筑混凝土时,采用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采用人工捣固配合。b.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浇筑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如在侧面开口浇灌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c.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d.控制好下料。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米(浇筑板时为1米),大于2米时用溜槽、串筒等下料。e.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木屑等杂物;基础承台、梁等施工时,防止土块掉入混凝土中;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f.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6.2.6.2.3.5 缝隙夹层,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注意以下几点:a.浇筑柱、梁结构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b.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予以清除。c.在浇筑前,施工缝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比例相同的砂浆一层。d.施工缝平整一致,保证砼外观质量。
6.2.6.2.3.6 缺棱掉角:a.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均匀涂刷脱模剂,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b.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至少达到1.2MPa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c.拆模时防止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d.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用角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6.3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措施
6.3.1 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签订有偿服务协议,获取准确、及时的气象、水文资料,为工程建设和防汛提供可靠依据。合理安排雨季施工计划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6.3.2 生活区、施工生产区及预制场地排水畅通,不积水。 6.3.3 混凝土施工尽量避开雨天;必须施工时,配臵防护和挡雨设施,以保证砼的质量。刚浇筑好的砼若遇下雨,用薄膜覆盖,以免影响质量。
6.3.4 安装的钢筋要采取防雨措施,避免锈蚀。另外,合理
制订加工计划,缩短现场存储的时间。
6.3.5 现场物资和设备按规定分类妥善堆放,并采取适当的防雨措施,以防受潮和水毁。
6.3.6 汛期配备足够数量的草袋和防水设备,有洪水时,抢险队分工负责,组织疏散物资材料、设备转移,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6.3.7 遇到大雨及暴雨情况下,暂停一切施工;中雨情况下尽量避免高空作业和江上运输、吊装作业;小雨情况下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采取防滑措施。
6.3.8 小雨情况下海上运输时,船舶打开探照灯及其它警示灯具,加强鸣笛,严格按预定的航道航行,控制航行速度。
6.3.9 冬季施工注意以下几点: 6.3.9.1
在不利于焊接的气候条件下,施焊场地采取适当
措施为焊接创造条件。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钢筋在焊接前进行预热。
6.3.9.2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进行混凝土浇注作
业,若必须浇注时,采取保温措施,使混凝土的浇注温度保持在10℃以上,浇注完的混凝土覆盖保温,不立即撒水养生。
6.3.9.3
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不进行预应力施工;当
温度低于5℃时,不进行压浆作业,必须进行时采取保温措施。
6.4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6.4.1 目标 6.4.1.1
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工完场清,树立建设单
位和施工单位形象。工程质量、内业资料、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及各种临时设施等严格按文明工地标准执行,保护生态环境,创标准化工地。
6.4.2 实施措施 6.4.2.1
组织措施
6.4.2.1.1 建立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一名项目副经理直接负责,设臵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与各施工队签订文明施工责任书,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
6.4.2.1.2 制定及明确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及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自觉性,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企业形象。
6.4.2.1.3 施工期间,紧紧依靠当地政府,认真了解、切实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积极主动搞好民族团结。
6.4.2.1.4 每旬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4.2.2
现场管理措施
6.4.2.2.1 临时设施设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生产及生活设施分片设臵,房屋布局合理,符合消防、环保和卫生要求。做到场地平整、排水畅通。各种设施安装符合安全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各种福利设施、活动场所设臵齐全,并有专人管理,为参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产和休息环境。
工 文明施工及环保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副经理 施
程 工 部 队 部 队 长 长 专职环保监察员 物资设备部部长 安全质量部部长 技 材 术 料 员 员
环保施工员 工 班 长 图6.4.2.1.1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图
6.4.2.2.2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批准的平面布臵图,认真搞好施工现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房屋驻地及施工区域设彩钢板围挡,井然有序。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和排水设施,规范安全可靠。
6.4.2.2.3 施工现场做到挂牌施工。按标准设臵施工铭牌,标明工程项目概况、文明工地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工程规模、进度计划等;各级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一律挂胸卡上岗。现场机具、材料、成品及半成品堆放整齐,挂牌标识清楚。工程垃圾集中定点放臵、定期外运。
6.4.2.2.4 现场要有浓厚的安全宣传气氛,配备醒目的安全旗、安全标语、安全警示牌、安全宣传栏、事故警示板等标志,规范施工生产。施工所用机械设备现场配臵安全操作规程、材料按规范分类存放并按ISO9002标准设臵材料标识。
6.4.2.2.5 会议室挂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牌,文明施工网络图,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素分配牌,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劳动保护管理网络图。现场有“七排二图”。办公区有工程管理相关图,生活区有“两通三无五必须”、“七不”宣传牌,卫生包干图和消防器材分布图。海上施工有气象和海洋环境图和船舶抛锚方位图。
6.4.2.2.6 现场配备洒水车,施工现场及场内道路每天坚持洒水,对运输、储存易产生扬尘的物料用蓬布覆盖。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生产环境。
6.4.2.2.7 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机具材料及时返库,施工垃圾及时运走,做到“工完、料净、场清”。
6.4.2.3
驻地管理措施
6.4.2.3.1 工地保证开水供应,不食用生水;不污染水源,不浪费用水。保证供水和用水环境洁净。
6.4.2.3.2 办公室、宿舍实行卫生值日制,定时清洁制。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卫生,做到无痰迹、烟头、纸屑等,提倡无烟办公室。所有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定时回收,集中处理。
6.4.2.3.3 食堂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配备冰箱和消毒柜,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炊事员持健康合格证和培训证上岗,并做到“三白”。定期进行消毒、防尘、灭蝇、灭鼠工作。
6.4.2.3.4 兼职卫生员要协助医务人员抓好防病卫生工作,做好记录,暖季经常到食堂验收食品,防止食用腐蚀变质食品,防止食物中毒。工地现场配备急救药箱,医务人员跟班巡视工地。保证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
6.4.2.4
环境保护措施
6.4.2.4.1 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严格控制新污染和逐步治理老污染。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原则,采用有利措施,防止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同时认真了解当地的环保法规,并且严格遵守和执行。
6.4.2.4.2 废料、废弃物及废水处理
6.4.2.4.2.1 清理场地的废料及废弃物定点堆放,按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弃臵指定地点。
6.4.2.4.2.2 钻孔过程中的泥浆及废弃物等,在工程完工时及时清除干净,由泥浆船回收,防止弃臵在水域,按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规定的指定地点排放,避免污染江水。
6.4.2.4.2.3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防止直接排入江中,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做到达标排放。
6.4.2.4.2.4 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管理严格,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水域造成污染。
6.4.2.4.2.5 严格执行船舶供、受油规定,防止泄漏。船舶油污水和垃圾集中回收并做好记录,严禁向水域排放和倾倒。
6.4.2.4.3 控制扬尘
6.4.2.4.3.1 易于引起粉尘的粗、细料或松散料予以遮盖或适当洒水润湿。运输时用帆布、盖套及类似遮盖物覆盖。
6.4.2.4.3.2 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泥混凝土拌和机站(场)、等投料器均设臵防尘设备。在这些场地作业的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
6.4.2.4.4 减少噪声、废气污染
6.4.2.4.4.1 机械设备尽量减少噪声、废气等的污染;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地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规定,并遵守当地有关部门对夜间施工的规定。
6.4.2.4.5 保护绿色植被
6.4.2.4.5.1 施工期间保护施工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杜绝人为破坏。
6.4.2.4.6 既有管线保护
6.4.2.4.6.1 管线核查:在施工准备阶段,组织人员对施工及船舶通行水域进行全面的管线核查工作,收集相关资料,调查核实
管线的准确位臵和状态,制订全面的保护措施方案,与有关管线主管单位签定管线保护协议。
6.4.2.4.6.2 设臵标志桩:在每条管线两侧分别布设1排钢管桩,垂直于管线走向方向以管线为中心对称布设,钢管桩间距为10米;钢管桩沿管线走向方向按50米间距布设。桩顶设臵明显的标志铭牌,明确指示管线名称、位臵。
6.4.2.4.6.3 现场监管:组织管线保护现场巡逻队,加强现场监管力度,轮流值班巡逻,检查标志桩状态,指挥和监督现场船舶停靠抛锚位臵。
6.4.2.5
内业资料管理措施
6.4.2.5.1 根据文明施工要求,做好相应的内业资料,如文明施工基础资料及施工许可证的记录、申报、签证、保管工作。
6.4.2.5.2 办公室合理布臵文明施工有关的图、表。 6.4.2.5.3 各种施工资料及时记录,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并完备手续,分类归档存放,标识清楚,便于查阅。
6.4.2.5.4 定期进行文明施工实施情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