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感悟

2023年《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感悟

2024-06-14 来源:爱问旅游网
《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感悟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修订2022年版课标的根本精神和关键要求,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性质中,对于主要目的表述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表达的更为具体、全面,为新课标的学习提供了思想性和方向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实现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一、培育之本,建构课程一体化教学

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抓手,建构“学、练、赛”一体的课堂教学体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摒弃“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课,解决“学生学了九年体育课,绝大多数学生未能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和“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实问题。

(1)运动技能“教”起来。“教会”是基础,“教”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要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还要引导学生“会学”。

(2)校内校外“练”起来。“勤练”是巩固,教师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充分学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与技能,逐渐养成“校内校外一小时”的锻炼习惯。

(3)各种形式“赛”起来。“常赛”是提高与运用,要面向全体学生,个人赛、两人赛、各种形式的比赛,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领悟体育锻炼的价值,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更好地响应与落实“校内校外一小时”的号召。

二、落地生根,明确课堂运动负荷

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遍下降,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课堂中的“不出汗”现象。2022年版课标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群体运动密度不应低于75%,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的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50次/分;不仅专门设置体能学习内容,还提出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体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学习,保证每节实践课具有足

够的运动负荷,让学生充分获得运动体验,真正改变“不出汗”的体育课现状,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三、实践磨炼,锻炼与生活相结合

2022年版课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多方面强调,要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在学业质量中增加了与锻炼习惯有关的评价指标,如“能够做到每学期通过现场或多种媒介,观看不少于8次所学球类运动项目的比赛,并能进行简要的评价”,以及“能够做到每周运用所学球类运动技能进行3次(每次1小时左右)课外体育锻炼”等,并通过布置体育与健康家庭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健康实践活动。

新的课程理念落地,需要新的教学实践,新理论的更新,需要教师观念及时转变,一线教师应立足于新课标,领悟课标的要求与内涵,深究课堂实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让体育之光散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