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20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23-07-15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20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

【鉴赏资料1】:

作为辛派词人,我们提起刘过,总喜欢将他与“金戈铁马”、“整顿乾坤”、“誓斩楼兰”联系在一起,豪放粗犷是其词的当行本色。但他有些词却写得蕴藉含蓄,委婉动人。这反而更使人觉得他是真豪杰,觉出他的真性情来。联想到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愈觉此言不虚。

卢梅坡,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杭州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的,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

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李清照《永遇乐》词人“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

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谓构思缜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虽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人伤心动情。

下片写别后之思。换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顿,直抒胸臆,铿锵有力,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失魂丧魄,六神无主:“梦惊”,写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秦观《菩萨蛮》),希望梦见友人但又怕醒来只是一梦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真可谓情深意切。

写到这里,作者感到还没把他的相思之情写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层,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上来(《正月十五夜》)和贺铸”明月多情随柁尾“(《惜双双》)句意,说明此虽之后,他的心象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象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这样的写法,真是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生生把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将出来,深化了主题,扩大了词境,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鉴赏资料2】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卢梅坡,南宋诗人,这首词是刘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时,尤其是送别后刘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深,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上片写离别之苦。

前三句写聚,写饯别时对旧日交游的回忆。写聚,作者并没有对他们过去在京的交往逐一加以铺叙,而是从中选取了两件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加以叙写。陶潜在《饮酒》诗中说:“秋菊有佳色,裛(yì,通“浥”,沾湿)露掇其英。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泛菊杯深”化用陶诗,写在重阳佳节,他们共饮菊花酒,以排遣思乡之苦。深,言酌酒之满。一个“深”字,把他们举杯畅饮的情形描写出来了。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李清照《永遇乐》词有“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李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郊游,欣赏那玉姿冰骨的梅花,聆听那清脆悦耳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畅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聚会的欢快场面,还巧妙地点出了他们聚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设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聚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运思可谓缜密,用笔可谓简省。

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难以畅叙友情,因而非常遗憾。“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即景生情,融情入景,可谓情景双绘,妙趣横生。

下片写别后之思。

开头三句先用设问句式加以提调,说明卢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伤情”,然后用“魂飞梦惊”四字,说明他是如何“伤情”。“魂飞”,写他因友人离去而丧魂失魄;“梦惊”,写他为不能再见到友人而睡不安宁。前边用“几度”二句加以总括,就把作者“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秦观《菩

萨蛮》),希望梦见友人但又怕梦见友人的复杂感情描写出来了,真可谓情深之至。写到这里,作者感到还没把他的相思之情写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写他想象中追随友人旅程远去的情形。这三句词,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和贺铸“明月多情随柁尾”(《惜双双》句意,说明此别之后,他的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不论卢梅坡走到哪里,他都将和他生活在一起。这样写,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作者的相思之情,还收到了情至文生,情文并茂的艺术效果。

柳永的《雨霖铃》也是写“伤离别”的。柳词写了送别时难分难舍的场面,也写了别后相思,而且把别后相思之苦写得淋漓尽致,成为千古名词。而这首词对送别场面没有作直接描绘,只是写了旧日的“聚” 和今日的“散”,写了“散”后的相思之苦,同样可以使人想象出他们分别时该是多么难分难舍,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思索余地。这是虚笔,是不写之写。这样结构作品,文字简洁,词意含蓄,虽不能和柳词相提并论,但也不失为一首较好的送别词。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北京卷)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答:【 D 】【 E 】

②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案】:②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旬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鉴赏资料1】

本篇写移居后与邻人相处的情景。全篇列举了日常生活中邻里过从的几件 琐事:登高赋诗,有酒招饮,披衣言笑。看似点点滴滴,无甚章法,而其间流 贯着闲旷自适的气韵,构成了一片天真纯朴的情境。“过门”二句,一扫士大 夫的儒雅酸气,大呼小叫,有酒辄喝,于粗朴中见出淳厚的乡情。而“农务” 四句,更是将乡里风俗写得淳朴可爱。在这里,没有半点虚文褥礼,一切都那 么自然。充溢着一派纯真之乐。

诗人用平淡散缓的笔墨经营出这个自然淳朴的天地。进而在其中化人一段渊深朴茂的哲理:“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诗人认为,人生必须以自营衣食为根本,只有努力躬耕,方能真正领略生活中的自然真趣。显然,这是他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悟得的人生真谛。全篇叙事言情,理在其中,确实具有淡而不枯,质而实绮的特点。

【鉴赏资料2】

陶渊明于义熙元年弃彭泽县令返回柴桑里,四年后旧宅遇火。义熙七年迁至南里之南村,是年四十七岁。《移居》作于搬家后不久,诗共二首,均写与南村邻人交往过从之乐。本诗写移居之后,与邻人融洽相处,忙时各纪衣食,勤力耕作,闲时随意来往、言笑无厌的兴味。全诗以自在之笔写自得之乐,将日常生活中邻里过从的琐碎情事串成一片行云流水。

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以“春秋”二字发端,概括全篇,说明诗中所叙的是一年四季生活中常有的乐趣。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登高赋诗,一快胸襟,历来为文人引为风雅胜事。对陶渊明来说,在柴桑火灾之后,新迁南村,有此登临胜地,更觉欣慰自得。登高不仅是在春秋佳日,还必须是在农

务暇日,春种秋获,正是大忙季节,忙里偷闲,登高赋诗,个中趣味决非整天悠哉游哉的士大夫所能领略。这两句用意颇深却如不经意道出,虽无一字刻划景物,而风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赏,诗人之神情超旷,也如在目前。

移居南村除有登高赋诗之乐以外,更有与邻人过从招饮之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与前事并不连属,但若作斟酒品诗理解,四句之间又似可承接。过门辄呼,无须士大夫之间拜会邀请的虚礼,态度村野,更觉来往的随便。大呼小叫,毫不顾忌言谈举止的风度,语气粗朴,反见情意的真率。“相呼”之意可能是指邻人有酒,特意过门招饮诗人;也可能是诗人有酒招饮邻人,或邻人时来串门,恰遇诗人有酒便一起斟酌,共赏新诗。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客至》)这般境界,在陶诗这两句中也可体味,所以愈觉含蓄不尽。

当然,人们也不是终日饮酒游乐,平时各自忙于农务,有闲暇时聚在一起才觉得兴味无穷:“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有酒便互相招饮,有事则各自归去,在这个小小的南村,人与人的关系何等实在,何等真诚!“各自归”本来指农忙时各自在家耕作,但又与上句饮酒之事字面相连,句意相属,给人以酒后散去、自忙农务的印象。这就像前四句一样,利用句子之间若有若无的连贯,从时间的先后承续以及诗意的内在联系两方面,轻巧自如地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琐事融成了整体。这句既顶住上句招饮之事,又引出下句相思之情。忙时归去,闲时相思,相思复又聚首,似与过门相呼意义重复,造成一个回环,“相思则披衣”又有意用民歌常见的顶针格,强调了这一重复,使笔意由于音节的复沓而更加流畅自如。此处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诗意的深化。过门招饮,仅见其情意的真率,闲时相思,才见其友情的深挚。披衣而起,可见即使已经睡下,也无碍于随时相招,相见之后,谈笑起来没完没了,又使诗意更进一层。如果说过门辄呼是从地邻关系表明诗人与村人的来往无须受虚礼的限制,那么披衣而起、言笑无厌则表明他们的相聚在时间上也不受俗态的拘束。所以,将诗人与邻人之间纯朴的情谊写到极至,也就将摒绝虚伪和矫饰的自然之乐倾泻无余。

此际诗情已达高潮,再引出“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的感叹,便极其自然了:这种乐趣岂不比什么都美吗?不要匆匆离开此地吧!这两句扣住移居的题目,

写出在此久居的愿望,也是对上文所述过从之乐的总结。不言“此乐”,而说“此理”,是因为乐中有理,由任情适意的乐趣中悟出了任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从表面上看,这种快然自足的乐趣所体现的自然之理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似乎也可以用来解释陶渊明《移居》其二中的真趣所在。但同是“人之相与”、“欣于所遇”之乐,其实质内容和表现方式大不相同。东晋土族自恃阀阅高贵,社会地位优越,每日服食养生,清谈玄理,宴集聚会所相与之人,都是贵族世家,一时名流;游山玩水所暂得之乐,亦不过是无所事事,自命风雅;他们所寄托的玄理,虽似高深莫测,其实只是空虚放浪的寄生哲学而已。陶渊明的自然观虽然仍以玄学为外壳,但他的自然之趣是脱离虚伪污浊的尘网,将田园当作返朴归真的乐土;他所相与之人是淳朴勤劳的农夫和志趣相投的邻里;他所寄托的玄理,朴实明快,是他在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之后悟出的人生真谛。所以,此诗末二句“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点明自然之乐的根源在于勤力躬耕,这是陶渊明自然观的核心。诗人认为人生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欣赏恬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谊,并从中领悟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显然,这种主张力耕的“自然有为论”与东晋土族好逸恶劳的“自然无为论”是针锋相对的,它是陶渊用小生产者朴素唯物的世界现批判改造土族玄学的产物。

此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又穿插以农务,虽是以写乐为主,而终以勤为根本,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但见笔力矫变而不见运斧之迹。全篇罗列日常交往的散漫情事,以任情适意的自然之乐贯串一气,言情切事,若离若合,起落无迹,断续无端,文气畅达自如而用意宛转深厚,所以看似平淡散缓而实极天然浑成。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6分)

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⑵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鉴赏资料1】

《端居》是一首七绝。写诗人身处异地,思念妻子——远别家乡和亲人时日已久,妻子的远方来信很久未见到了。在这寂寥的秋夜,盼望来信的心境十分强烈,寂寞的灵魂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然而,盼远书不至,觅归梦难成,只有这空空的卧床,对着凄凉的秋夜。意境凄清,情景相映,感情真挚,感人至深。

首句正是诗人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怅惘若失的意态。

次句写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素秋”暗示的色彩相当丰富。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人来说,这“素秋”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更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的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与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

这里如果用\"对\"字,虽说比较平稳而浑成,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字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不是客观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事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寓所的冷寂。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中的“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

“雨中”与“月中”,似乎是不可能在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不免在心中浮现起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图景(假定是雨夕),这样就把眼前的实景与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拓展延伸了时间的内涵,暗示象这样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使诗句产生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还可以让我们联系起互相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又岂是作客他乡的诗人呢?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答案】:(1)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鉴赏资料1】 ■《丹阳送韦参军》

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此时,千种离情,万般愁绪,一齐涌上诗人心头。“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这一句写望中所见。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

这首小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真切自然,既能把诚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做到辞有尽而意不尽。

■《暮春浐水送别》

历来送别诗多言离愁别恨,甚至涕泗交流。韩琮此诗则匠心独运,撇开柔情,着重摛“古今情”。这就不落俗套,别具新意。

“绿暗红稀出凤城”。序值春杪,已是叶茂枝繁,故说“绿暗”;也已花飞卉谢,故说“红稀”。诗人选用“暗”、“稀”二字,意在以暗淡色彩,隐衬远行客失意出京,气氛沉郁。“凤城”,指京城。友人辞“凤城”而去,作者依依惜别,心情很不平静。

“暮云楼阁古今情”。当此骊歌唱晚,夕阳衔山之际,引领遥天,“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悠然联想李、杜二人的深情;瞻望宫殿(“楼阁”一本作“宫阙”),“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油然兴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感慨。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也将慨然勾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惆怅。总之,作者此时脑际翻腾着种种激情──契阔离别之情,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壮志未酬之情,而这些复杂交织的心情,又都从魏阙洒满斜晖的暮景下透出,隐然有夕阳虽好,已近黄昏,唐室式微,摇摇欲坠之感。历代兴亡,茫茫百感,一时交集,萃于笔端,俱由这“古今情”三字含蕴了。 还是这个“古今情”逗出了三、四句的抒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行人”指面前送别的远行之人。“宫前水”即浐水。浐水源出蓝田县西南秦岭,北流汇诸水,又东流入灞水,浐灞合流绕大明宫而过,再入渭水东去,故云。这“不舍昼夜,逝者如斯”的宫前水,潺潺,湲湲,充耳引起远行人的客愁,所以诗人特地提醒说:“行人莫听宫前水”。“听”字表明不忍听又无法不听,只好劝其莫听,何以故?答曰:“流尽年光是此声”。古往今来,多少有才之人,为跨越宫前水求得功名,而皓首穷经,轻掷韶华;古往今来,多少有为之人,为跨越宫前水干禄仕进,而拜倒皇宫阶下,屈辱一生;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有志之人,驰骋沙场,立下不朽功勋,终因庸主不察,奸臣弄权,致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空死牖下。正是这条宫前水,不仅流尽了千千万万有才、有为、有志者的大好年光,而且也流尽了腐朽没落、日薄西山的唐王朝的国运。正如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说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词汪茫,韩诗杳渺,其长吁浩叹,则异曲同工。

这首送别诗之所以不落窠臼,而写得蕴藉含蓄,凝重深沉,在于作者排除了歧路沾巾的常态,把错综复杂的隐情,友情,人世沧桑之情,天下兴亡之情,一古脑儿概括为“古今情”,并巧妙地用“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衰飒形象掬出,收到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诗的结构也是围绕“古今情”为轴线,首句蓄势,次句轻点,三、四句浓染。诗意内涵深广,韵味悠长,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6.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湖南卷) 薛宝钗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鉴赏资料1】

■《薛宝钗 咏白海棠》

海棠诗社由李纨自荐掌坛,并声明:“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迎春别号)、藕树(惜春别号)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四个都是要限定的。”李纨说的“四个”,即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所以第一次作海棠诗的只有他们四位。

宝钗是封建阶级典型的大家闺秀,几乎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地步。虽然小时也偷读过《西厢记》一类的书,但在人前绝不流露;听到黛玉行酒令时说出《西厢记》中的词语,立即在背后提出善意的告诫;大观园出了“绣春囊”事件,她立即借口母亲有病搬出大观园等等,都是她“珍重芳姿”的表现。她平日不爱花儿粉儿的,穿着的也是半新不1日的衣服,这是她“洗出” “胭脂”的注脚。“淡极始知花更艳”,表明她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美都充满了矜持和自信,第五回里说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即是旁证。 “愁多焉得玉无痕”一句,直接指的是白海棠,有一条脂批说:“讽刺林、宝二人。”林、宝二人的名字都有“玉”字,他们确也“多愁”,这究竞是有意地影射呢,还是偶然的巧合?不好下断语,可聊备一说。

诗社社长李纨以为“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这身分就是封建社会“淑女”的身分。宝钗既受了封建礼教深深的毒害,又用这种礼教去约束别人,并且自以为是在帮助人。她的悲剧就在于害已害人都不自觉。从本质上说,她不是恶人,更不是阴谋家,她的未来的遭遇也是值得同情的。 ■《林黛玉 咏白海棠》

别人都交卷了,黛玉还没作。李纨催她,她提笔一挥而就,掷给李纨等人,表现了黛玉才思特殊的敏捷。

和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相反,黛玉是“半卷湘帘半掩门”,任性任情,并不特别珍视贵族小姐的身分。“碾冰为土玉为盆”,表明她玉洁冰清,目下无尘。她以白海棠自比,有梨花的洁白,有梅花的馨香。 “月窟仙人”不就是“绛珠仙子”吗?在清冷的月窟里缝白色的缟衣,多么颓丧;在秋天的深闺里悄悄哭泣,又多么可怜。

满腹的心事不能向任何人倾诉,只好在西风落叶的季节,凄凄凉凉地送走一个又一个寂寞的黄昏。

诗社众人看了黛玉的诗,“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却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宝钗)稿。”李纨的评价未必公允,但她的评论确也指出了林、薛二人诗的特点。所谓“风流别致”,就是构思新巧,潇洒通脱,所谓“含蓄浑厚”,就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李纨从“大家闺秀”的标准来衡量,自然要把四平八稳的宝钗的诗评为第一了。只有最理解黛玉的宝玉理解了她的诗的内蕴,要求重新评价薛、林诗的高下,被李纨顶了回去。

【鉴赏资料2】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①,自携手瓮灌苔盆②。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⑦。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③。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⑧。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④。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⑨。 欲偿白帝凭清洁⑤,不语婷婷日又昏⑥。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

①珍重:珍视,看重。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红色。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秋阶:秋天的台阶。影:指海棠花姿。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魂:指海棠花的品格。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像洗去胭脂的美女一样,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④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此句的意思是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

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⑦湘帘:用湘妃竹编成的帘子。湘妃竹,即斑竹,上有茶色小点。此句诗说看花人。“半卷”“半掩”与末联花的娇羞倦态相呼应。“碾冰”句:因花的高洁白净而想象到栽培它的也不该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洁来侧面烘染。

⑧ “偷来”二句:意即白净如同梨花,风韵可比梅花。但说得巧妙别致。宋代卢梅坡《雪梅》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雪芹之祖曹寅有“轻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莲花一线香”的诗句,可能都为这一联所借鉴。

⑨月窟:月宫。仙人:指嫦娥。缟袂:白色的衣袖。缟:未经染色的绢。啼痕:即泪痕。这两句的大意是:像月宫中的嫦娥缝制的白色的舞衣;又像秋天闺房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泪痕。

薛宝钗的《咏白海棠》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薛宝钗笔下的白海棠是端庄矜持、稳重和平的淑女化身,也是她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首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露砌”和“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下句承“冰雪”句

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岂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多”句应是以宝黛之多愁善感反衬自己的宁静娴雅。

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写照。“不语”一词可见宝钗的稳重,“凭清洁”之语更可见她自誉自信的心理状态。

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李纨评此诗第一,就是因为“这诗有身份”。

林黛玉的《咏白海棠》见《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林黛玉诗才敏捷,此诗一挥而就。

首联“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不写花而先写种花之人,与薛宝钗之诗同一起法。首句写湘帘半卷,门亦半开,种花人已呼之欲出,但与“珍重芳姿昼掩门”之人风韵却截然不同:一潇洒活泼,一稳重矜持,恰成明显对比。次句写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则种花人之高洁可知,玉盆冰土中白海棠之清雅更可知。此联借写种花人写花,已将种花人与白海棠的神韵画出轮廓。

颔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正面描写白海棠,特写其得梨蕊、梅花之长的风度精神。此联意思不过是说海棠白如梨蕊,神韵犹如梅花,但“偷来”“借得”说法新巧,显出诗人慧心。

颈联“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为流水对,将白海棠花比作“秋闺怨女”用以“拭啼痕”的“缟袂”,而此“缟袂”又系“月窟仙人”所缝制,可见诗人想象力之丰富。全联的意思是说:深闺中幽怨的女儿将婵娥所缝制的白色娟袖揩拭眼泪。这“秋闺怨女”就是黛玉自己。其时黛玉正居父丧,身穿白色孝服,诗人将写实与幻想糅合,画出了白海棠哀愁的形象。

尾联“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继续以人写花,她倦倚昏夜西风之中,娇羞默默,无处诉说自己的一片深情。

黛玉此诗的特点是以人写花,新颖别致。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拟花之“秋闺怨女”,又都是她的自我写照。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潇洒、机灵、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与宝钗的白海棠诗相同,她们都在诗中表现了自我,但黛玉之真率与宝钗之矫情,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

◆7.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鉴赏资料1】

作此词时,魏初先生正在宦游的路上。为了仕途,他不得离乡背井,抛家别眷。常年在外,哪有不想家、不想妻子儿女的呢?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日子——魏太太的生日!于是,魏先生写下了这首感情深挚、细腻的词。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这是因为去年的今天很快乐,也很难得——词人恰好赶在太太过生日的时候回到了家。

何以知道它难得?因为此前此后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何以知道此前此后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因为他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今年相望“又”天涯。这个“又”字是要重读的,别看它只是个极普通的虚字,却已把“去岁”之前若干年里“今辰”的“天涯”“相望”都隐含在内,这叫做“加倍法”。本来,“去岁今辰到家”与“今年相望天涯”对举,哀乐参半;但次句加了这个“又”字,就变成了“去岁今辰到家”和“历年相望天涯”的比较,会少离多,词的基调由此一锤定音,愁苦而低沉了。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这两句看似平列,其实却是因果关系:由于“一春”都在想“心事”,没有一刻空闲,所以“两鬓”已有些花白,像是点点“秋霜”。“心事”指什么?当是想家,想安享家庭生活的天伦之乐。念兹在兹的亲情日日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催人易老,鬓发哪能不斑白呢?该句语气虽然平淡,却很耐读,好像低度醇酒,入口并不浓烈,然而细斟缓酌,饮之既久,也一样醉人。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上片四句全是叙事,过片则就旅途景物略事点染,于是便有峰回路转之妙。山水相缪,馀霞成绮,落日把树林烧得通红……然而残照的逆光中竟影现出了点点“归鸦”!可见再迷人的景色在游子眼里便会成为思家情结的膨化剂。鸦而曰“归”,一“归”字大可玩味。“鸦”能“归”,人反而不能“归”,竟是人不如鸦了,岂不可怜可悯可哀可叹?这种物与人之间的“反衬法”,更显出人思家之苦。又与上文“山接水,水明霞”相反相成,共同营造了一段“聊骋望以消忧、反触目而更愁”的沉郁顿挫。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栾夜煮茶?”上文已用鸦之“归”暗点了人之不得“归”,然而人虽一时不得“归”,心却在向往着那一天,于是便顺理成章地写出了全词最精彩、最高潮的两句。虽然“何时”能“归”还不确定,但只要有了这份心,“归”期也就不远了:白天亲自拾掇田园,晚上阖家围炉欢聚。自食其力,共乐天伦,仅此而已!平民意识,常人姿态,所以亲切动人。高明的作者往往用最简洁的笔触去勾勒最典型的场景、最重要的情节、最关键的人物,并留下一些空白,让读者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来补充。“儿女团栾夜煮茶”七字,正是这一创作法则

的绝佳体现!只写“儿女团栾”,而为人父者、为人母者连同他们为人父母的乐趣,虽不言却已尽言了。读到此句,我们仿佛看见:当缀着星光的夜幔笼罩住四野的时辰,在魏先生的寒舍里,孩子们团团围在他身边,闹着嚷着要他讲故事;而魏太太则笑吟吟地陪坐在一旁作针线活儿;灶膛中燃烧着的松枝不时发出噼啪的响声,火舌舔着陶壶,壶嘴里喷出一缕缕茶香……不,壶嘴里喷出的不止是茶香,更有家的温暖与馨逸。一语传神,而能使人人心旌摇曳。

总之,这首词,情真意切。在这明白如话的笔墨中,洋溢着家的温暖,爱的馨逸。感人至深,令人回味,启人思索。

【鉴赏资料2】 鹧 鸪 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魏初作此词时,正在宦游路上。有道是“吃皇粮,走四方”,既给皇帝当差,自然就“悲欢离合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然而,常年在外,哪有不想家、不想妻子儿女的呢?尤其是在妻子生日这一天。这种思念在作者心中便酝酿成一首情真意切、明白家常的小词。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未说“今年”,先忆“去岁”,这是因为去年的今天很快乐,也很难得——词人恰好赶在妻子过生日的时候回到了家。何以知道它难得?因为此前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何以知道此前若干年里的今天,词人都不在家?因为他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今年相望“又”天涯。这个“又”字是要重读的,别看它只是个极普通的虚字,却已把“去岁”之前若干年里“今辰”的“天涯”“相望”都隐含在内了。这叫做“加倍法”。本来,“去岁今辰到家”与“今年相望天涯”对举,哀乐参半,不过是一对一打平;但次句加了这个“又”字,就变成了“去岁今辰到家”和“历年相望天涯”的比较,会少离多,寡不敌众。词的基调由此一锤定音,愁苦而低沉了。极吃重的地方极不吃力地用了一个极寻常的字,可谓举重若轻!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这一联对仗,平易而洗炼,流利而浑成,很见功力。以上句第二字“春”对下句第三字“秋”,是错位对;但错得好,给人以错落有致的感觉。两句看似平列,其实却是因果关系:由于“一春”都在想“心事”,没有一刻空闲,所以“两鬓”已有些花白,像是点点“秋霜”。“心事”指什么?联系上下文来看,当是想家,想归隐田园,想安享家庭生活的天伦之乐。念兹在兹的亲情日日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催人易老,鬓发哪能不斑白呢?当然,这毕竟不是深哀巨痛,还用不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般的夸张,因此他只老老实实地说“两鬃秋霜细有华”。但语气虽然平淡,却很耐读,好像低度的醇酒,入口并不浓烈,然而细斟缓酌,饮之既久,也一样醉人。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上片四句全是叙事,过片乘着换头的机会,捎带着换了一副笔墨,就旅途景物略事点染,于是便有峰回路转之妙。山水相缪,余霞成绮,落日把树林烧得通红……“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然而大煞风景的是残照的逆光中竟现出了点点“归鸦”影!可见再迷人的景色在游子眼里也会成为思家情结的催化剂。鸦而曰“归”,一“归”字大可玩味。“鸦”能“归”,人反而不能“归”,竟是人不如鸦了,岂不可怜可悯可哀可叹?这种物与人之间的“反衬法”,在古诗词中早就层出不穷,这里的“满林残照见归鸦”自然算不得新发明,但它是在摹写旅途风光之际很自然地带出来的,又与上文“山接水,水明霞”的恬适相反相成,共同营造了一段“聊骋望以消忧、反触目而更愁”的沉郁顿挫,故仍有它独特的审美情趣。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上文已用鸦之“归”暗点了人之不得“归”,然而人虽一时不得“归”,心却在向往着那一天。于是便顺理成章地逗出了最后的这两句——也是全词最精彩、最高潮的两句。虽然“何时”能“归”还不确定,但只要有了这份心,“归”期也就不远了。魏初是做官的人,官人多有官人的“归”法,难得魏初是个好官、清官,他盼望的是过普通百姓的生活:白天亲自拾掇田园,晚上合家围炉欢聚。自食其力,共乐天伦,仅此而已!平民意识,常人姿态,所以亲切动人。小令篇幅有限,不可事无巨细,一一铺陈,高明的作者往往用最简洁的笔触去勾勒最典型的场景、最重要的情节、最关键的人物,并留下一些空白,让读

者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来补充。“儿女团圞夜煮茶”七字,正是这一创作法则的绝佳体现!只写“儿女团圞”,而为人父者、为人母者连同他们为人父母的乐趣,虽不言却己尽言了。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辽宁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背景点击]

苏轼从政之道充满了荆棘。他44岁任湖州知府的时候,以文字遭谗,被控入狱。获释后,45岁被谪黄州。他在黄州溪山的东坡拾瓦砾、刈草,于大雪中做成“雪堂”。题为“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躬耕自食,过着简单的生活。暇时读书作诗,曾写了这首题名《东坡》的诗,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他对逆境处之泰然的心情。 东坡本是一地名,在当时黄州(今湖北黄冈)城东。原是几十亩荒地,后拨给诗人开垦耕种,于是诗人自号东坡,也许就是因为这段山路就象是他的经历和遭遇一样曲折坎坷。从中也可看出诗人开阔的胸襟。

写出赏景有怀的自得.不论饮食,起居都如此惬意,实在不像贬谪生活. [诗文大意]

雨后月出,东坡的夜色更觉清新,

赶巿的人已经散尽,只有自己这样的山野之人踽踽独行。 不要嫌弃山路满是巨石,坎坷难行, 我正喜爱杖履声铿铿,清越可听。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1)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

12.解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游戏的笔调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并且发挥想象,写画中之物几乎全要动起来了,以致于诗人不得不出面关嘱。这样的写法,既再现了画面的生动,诗人对画作的赞赏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峥嵘”、“绿”、“觳觫”等形容词用以代指事物,诙谐有趣。

【答案】:(1)分几个层次其实就是分段,既为一首题画诗,当然就是首两联描写画作的内容,后两联抒发自己的感受。但是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感情的名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修辞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修辞的好处。联系诗文作答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骤。

因此,回答此题时,画作内容一定要答出具体内容就是石、竹、牧童、老牛。 (2)首先,第一联“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使用了白描笔触,写出了自然生机,此外,答题要注意诗歌小引中“戏咏”的“戏”字,也就是作者是一种调侃轻松的心态描摹这幅画。所以,竹石牧牛就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写照。还是这个“戏”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也没有必要厚竹薄石,它们都是自然田园中的组成部分,都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因素。此外,根据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可知,其实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可以寄托作者的内心追求,考生也可发挥出此点。 【鉴赏资料1】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诗分前后两个层次。前面四句是对画本身的描绘:郊野间有块小小的怪石,翠绿的幽竹紧挨着它生长。牧牛娃手执三尺长的鞭子,驾驭着这头龙钟的老牛。四句诗分咏石、竹、牧童、牛四件物象,合组成完整的画面。由于使用的文字不多,诗人难以对咏写的物象作充分的描述,但仍然注意到对它们的外形特征作简要的刻画。“峥嵘”本用以形容山的高峻,这里拿来指称石头,就把画中怪石嶙峋特立的状貌显示出来了。“篁”是丛生的竹子,前面着一“幽”字写它的气韵,后面着一“绿”字写它的色彩,形象也很鲜明。牧童虽未加任何修饰语,而称之为“阿童”,稚气可掬;点明他手中的鞭子,动态亦可想见。尤其是以“觳觫”一词代牛,更为传神。按《孟子·梁惠王》:“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这是以“觳觫”来形容牛的恐惧颤抖的样子。画中的老牛虽不必因恐惧而发颤,但老而筋力疲惫,在鞭子催赶下不免步履蹒跚,于是也就给人以觳觫的印象了。画面是静态的,它不能直接画出牛的觳觫,诗人则根据画中老牛龙钟的意态,凭想象拈出“觳觫”二字,确是神来之笔。诗中描写四个物象,又并不是孤立处理的。石与竹之间着一“倚”字,不仅写出它们的相邻相靠,还反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趣。牧童与老牛间着一“御”字,则牧童逍遥徜徉的意态,亦恍然如见。四个物象分成前后两组,而在传达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气息上,又配合呼应,共同构成了画的整体。

但是,诗篇的重心还在于后面四句由看画生发出来的感想:这石头我很喜爱,请不要叫牛在上面磨角!牛磨角还罢了,牛要是斗起来,那可要残损我的竹子。这段感想又可以分作两层:“勿遣牛砺角”是一层,“牛斗残我竹”另是一层,它们之间有着递进的关系。关于这四句诗,前人有指责其“何其厚于竹而薄于石”的(见陈衍《石遗室诗话》),其实并没有评到点子上。应该说,作者对于石与竹是同样爱惜的,不过因为砺角对石头磨损较少,而牛斗对竹子的伤残更多,所以作了轻重的区分。更重要的是,石与竹在诗人心目中都代表着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磨损石头和伤残竹子则是对这种宁静和谐生活的破坏,为此他要着力强调表示痛惜,而采用递进的陈述方式,正足以体现他的反复叮咛,情意殷切。

说到这里,不免要触及诗篇的讽喻问题。诗中这段感想议论,除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好和破坏自然美的痛心外,是否另有所讽呢?大家知道,黄庭坚所处的北宋后期,是统治阶级内部党争十分激烈的时代。由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新旧党争,在神宗时就已展开。哲宗元祐年间,新党暂时失势,旧党上台,很快又分裂为洛、蜀、朔三个集团,互相争斗。至绍圣间,新党再度执政,对旧党分子全面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的这种哄争,初期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原则性,愈到后来就愈演变为无原则的派系倾轧,严重削弱了宋王朝的统治力量。黄庭坚本人虽也不免受到朋党的牵累,但他头脑还比较清醒,能够看到宗派之争的危害性。诗篇以牛的砺角和争斗为诫,以平和安谧的田园风光相尚,不能说其中不包含深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从画中的竹石牧牛,联想到生活里的牛砺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而一切托之于“戏咏”,在构思上很有曲致,也很有深度。宁静的田园风光与烦嚣的官场角逐,构成鲜明的对比。通篇不用典故,不加藻饰,以及散文化拗体句式(如“石吾甚爱之”的上一下四,“牛砺角犹可”的上三下二)的使用,给全诗增添了古朴的风味。后四句的格调,前人认为是摹仿李白《独漉篇》的“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陵阳先生室中语》引韩驹语),但只是吸取了它的形式,词意却翻新了,不仅不足为病,还可看出诗人在推陈出新上所下的功夫。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答: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

【答案】:(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 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鉴赏资料1】

这一首描写农民生产劳动的词作。象这类题材的词,在宋词中是不可多得的。 上片,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前三句:“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濛濛的细雨。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象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作者摄取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田园风景图。北宋大家苏轼,在《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中作五首》中,对农村曾有过一些风景画似的描绘。“照日深红暖见鱼”写出了晴空丽日,日照碧溪,鱼儿欢快游弋的图景:“麻叶层层蔴叶光”,绘出雨过天晴茂密的蔴叶层层泛着亮光,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蔌蔌衣巾落枣花”,描写出甘霖过后,连枣花落到衣巾上“簌簌”之声也听得真真切切的一线绿野风光。这里的“数枝幽艳湿啼红”,描画的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田园景色。其生花之妙,不亚于苏轼。

但是,词人并没有完全被这迷人的田园风光所陶醉。他把笔锋一转,奉劝人们“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不要因为风风雨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愁怅满怀,作无病呻吟。绘景生动形象,抒情真切幽邃。短短二十六个字,三平韵,却跌宕起伏,清新自然,从而,为下片作了很好的铺垫。

下片,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描绘出农民在田间生产劳动的情景。过片“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戴着蓑笠的农民,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然而,“人间辛苦是三农”。春耕、春种、秋收,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的三个季节。结句点题:“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他们是没有闲情逸致去赏花、

怜花、惜花的。前后片上下呼应,表现了作者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整首词,语言通俗,明白如话,表达了清淡馨新的意境,质朴健康的情感。

王炎由于做过主薄、知县等下级官员有机会接近农民和农村生活。所以,他的词摆脱文人词以风花雪月、闺情离怨为题材的俗套,描写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是难能可贵的。这首《南柯子》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鉴赏资料2】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乾道末,调崇阳县主簿。历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庆元间,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著作郎,军器少监,军器监兼权礼部郎官。嘉泰元年(1201)罢,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后起知饶州,改知湖州。嘉定二年(1209)罢,再奉祠。累官中奉大夫、军器监。有《双溪集》二十七卷,词有《双溪诗馀》一卷。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二。

这首词描述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流露出与之声息相通的质朴向上的感情。 上片,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前三句:“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 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田园风景图: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濛濛的细雨。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象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这里的“数枝幽艳湿啼红”,描画的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田园景色。但是,词人并没有完全被这迷人的田园风光所陶醉。他把笔锋一转,奉劝人们“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不要因为风风雨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愁怅满怀,作无病呻吟。绘景生动形象,抒情真切幽邃,为下片作了很好的铺垫。

下片,描绘出农民在田间生产劳动的情景。过片“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戴着蓑笠的农民,天天清晨早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田间泥泞的沟渠和田埂。然而,“人间辛苦是三农”。春耕、春种、秋收,是农民们一年中最辛苦的三个季节。结

句点题:“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农民们终年辛劳,犁透了田,灌足了水,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他们是没有闲情逸致去赏花、怜花、惜花的。

整首词,语言通俗。前后片上下呼应,表现了作者与劳动人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清淡馨新的意境,质朴健康的情感。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 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做岸之气隘下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⑴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⑵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鉴赏资料1】 晓上空泠峡 王闿运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王闿运(1833年~1916年)原名开运,字纫秋;中年改名闿运,字壬甫(一作壬父);50岁改字壬秋。署所居为湘绮楼,自号湘绮老人,学者称湘绮先生。出生于善化(今长沙)学宫巷内家宅,世居湘潭县云湖桥山塘湾。

他一生注重通经致用,怀抱“帝王之学”,自许霸才,睥睨天下。1857年,王闿运参加长沙乡试,中举人,以后数次赴京会试不取。但他才气横溢,文名远播,朝廷重臣、协办大学士肃顺非常赏识他,聘为家庭教读,并约为异姓兄弟,“采取言论,密以上陈”,优礼有加。祺祥政变,肃顺被杀,他避居各地,退而博览诸子,笺注群经,并撰《祺祥故事》为肃顺辩。此后一直从事讲学著述,时而作人幕客。他昧于时代潮流,终生不剪长辫,但反对外来侵略。1916年以84岁高龄无疾而终。 王闿运是一代诗文大家,民初汪国垣作《光宣诗坛总录》列他为诗坛头领,冠于一代诗人之首。王闿运幼年初学诗时就严守格律,矩步绳趋,不失尺寸,他作诗强调从拟古着手,五言长诗宗魏晋,七言长诗及近体诗兼宗盛唐,但并不单纯模拟古人,而是尽法古人之美,熔铸而出之”,能自成一家风格。

这首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起承转合章法严谨,颇有盛唐遗风。狄保贤谓此诗“音节济亮,殊类太白、龙标。”

首句“猎猎南风拂驿亭”,写出清晨的出发时的景色,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气魄宏伟,意境阔大、清丽。

次句“五更牵缆上空泠”,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虽无一字写艰难,但想一想猎猎南风,想一想峡谷急流,我们立刻就会想到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这两句写景叙事,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第三句 “惯行不解愁风水”,写自己常年在外,奔波于旅途,已经成为习惯,根本不知道为风浪发愁。这里的“不解”应为“不在意”的意思,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这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常年的漂泊,暗示了作者仕途坎坷的经历,所以这里的“风浪”既指自然的风浪,也指社会的风浪、政治的风浪。

尾句“瀑布滩雷只卧听”,紧承上句,不在意风浪,把一切艰难险阻视为坦然,“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高洁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所以,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是不无道理的。

王闿运的写景诗气魄宏伟,常带一股高洁傲气。如《入彭蠡望庐山作》中写道:“轻舟纵巨壑,独载神风高;孤行无四邻,然丧尘劳。晴日光皎皎,庐山不可照;扬帆载浮云,拥楫玩波涛……。”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写照,所以谭嗣同称他的诗是超越“诗人之诗”,属于“更向上一著”之类。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四川卷) 夜 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解析] 本诗用“夜归”统摄全篇,应把握时令是“夜”和事件是“归”,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归”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还要归家,那么思家怀乡之切自不必说;“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门时所见,夜已深了,家里还亮着“补衣灯”,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扑面而来。 【答案】: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

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鉴赏资料1】

这首七言绝句诗描写深夜归家的情景。

一开篇“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去呢?诗中没有交代,但是联系以下几句,读者可以想象,大约是一位出门已久的游子,思家心切,到了归途的最后一段路程,便不愿在投宿多耽搁一夜,而宁愿日夜兼程,摸黑赶路,以致深夜到家。诗中撷取的正是将到未到的情景。“倚筇行”三字勾画出归客的形象。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近乡情切的心理。

第二句看来是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田野里的土埂子上,影影绰绰的鬼火、星星点点的流萤。通过深夜荒径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环境,烘托出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也反衬出归客不顾一切、急切回家的心境。途中越是阴冷,就越是令人急于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

第三句写终于进村了,首先看到的村店。在昏暗的月色衬托下, 村店显得寂静而冷漠,但在归客的眼中,家乡的村店却给深夜的荒野带来了生机,一种家在咫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转过村店,不就快到家了?“泥径滑”三字,正是写归客脚下加快步伐,因而更感觉到路滑难行。他就在这一步一滑中,匆匆转过村店,越走越近盼望已久的家门。

随着画面的延伸,一幅充满亲情的图景展现在归客眼前——“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多么的出人意外!夜那么深了四周黑黝黝的,全村都人睡了,可是唯独自家竹窗还透出灯火,隐约可见灯下补衣的身影。啊,那不是他所思念、温暖的家吗?此刻那熟悉的身影强列叩击着归客的心扉。

全诗至此,戛然停笔,然而曲终情在,透过有尽的语言,诗人表现的是一种百感交集、难以诉诸言表的复杂感情:有经过长途奔劳终于顺利抵家的兴奋,有对辛勤操劳的妻子的爱怜,也隐含因自己久出以致家境清寒的歉疚……

这首诗除了第一句点题并交代主人公外,后三句移步换形,写主人公越走离家越近,环境景物不断变化,人物心情也不断变化发展,通过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描绘:倚筇的归客、凄冷的磷萤、昏月下的村店、竹窗斜漏的灯光,写景句句叩住“夜”字,写情句句步离“归”字,从而景真情切地写出了远出的归客在深夜赶路和即将回到温暖的家的感受,读来亲切动人。

【鉴赏资料2】 夜 归 宋·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筇(qiónɡ):本是竹的一种,这里指竹杖。倚筇:扶杖。 ②燐:燐火,俗称鬼火。 ③萤:指萤火。

④土塍(chénɡ):田野里的土埂子。 这首七言绝句诗描写深夜归家的情景。

一开篇,“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为什么要连夜赶回去呢?诗中没有交代,但联系以下几句,读者可以想象,这大约是位出门已久的游子,思家心切,到了归途的最后一段路程,便不愿在投宿多耽搁一夜,而宁愿日夜兼程,摸黑赶路,以至深夜到家。诗中撷取的正是将到未到的情景。“倚筇行”三字勾画出归客的形象。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近乡情切的心理。

第二句看来是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田野里的土埂子上,影影绰绰的鬼火、星星点点的流萤。通过深夜荒径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环境,烘托出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也反衬出归客不顾一切、急切归家的心境。途中越是阴冷,就越是令人急于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

第三句写终于进村了,首先看到的村店。在昏暗的月色衬托下,村店显得寂静而冷漠,但在归客的眼中,家乡的村店却给深夜的荒野带来了生机,一种家在咫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转过村店,不就快到家了?“泥径滑”三字,正是写归客脚下

加快步伐,因而更感觉到路滑难行。他就在这一步一滑中,匆匆转过村店,越走越近盼望已久的家门。

随着画面的延伸,一幅充满亲情的图景展现在归客眼前——“竹窗斜漏补衣灯”。这是多么的出人意外!夜那么深了,四周黑黝黝的,全村人都入睡了,可是唯独自家竹窗还透出灯火,隐约可见灯下补衣的身影。啊,那不是他所思念、温暖的家吗?此刻那熟悉的身影强列叩击着归客的心扉。

全诗至此,戛然停笔,然而曲终情在,透过有尽的语言,诗人表现的是一种百感交集、难以诉诸言表的复杂感情:有经过长途奔劳终于顺利抵家的兴奋,有对辛勤操劳的妻子的爱怜,也隐含因自己久出以致家境清寒的歉疚……

这首诗除第一句点题并交代主人公外,后三句移步换形,写主人公越走离家越近,环境景物不断变化,人物心情也不断变化发展,通过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描绘:倚筇的归客、凄冷的燐萤、昏月下的村店、竹窗斜漏的灯光,写景句句叩住“夜”字,写情句句不离“归”字,从而景真情切地写出了远出的归客在深夜赶路和即将回到温暖的家的感受,读来亲切动人。(节选自《宋诗鉴赏辞典》1414页)

◆1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5分)(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鉴赏

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后至九世纪中叶,安西和凉州边地尽入吐蕃手中,“丝绸之路”向西一段也为吐蕃所占。张籍在凉州词中表达了他对边事的忧愤。 诗一开始就写边塞城镇荒凉萧瑟的气氛:“边城暮雨雁飞低。”黄昏时分,边城阴雨连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飞,而不是在晴朗的天空中高高飞翔,这给人以一种沉重的压抑感,象征中唐西北边境并不安宁。诗人抓着鸿雁低飞这一景象下笔,含义深邃,意在言外。远景写得阴沉抑郁。近景则相反,富有朝气: “芦笋初生渐欲齐。”

河边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叶,争着向上生长。近景的色彩鲜明,情调昂扬,和远景的幽深低沉刚好形成强烈的对照。以上两句所写一抑一扬,一暗一明的景色,互相衬托,相得益彰。芦笋的蓬勃生机给边境带来春色,荒漠的大地上 也看到人的活动了: “无数铃声遥过碛。”

看!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地走过沙漠,颈上的悬铃不断摇动,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给人以安谧的感觉。诗人以诉之听觉的铃声让人产生视觉的骆驼队形象,从而触发起一种神往的感情,这样便把听觉、视觉和意觉彼此沟通起来,写得异常巧妙,极富创新精神。这就是美学上所说的“通感”手法。但联系下面一句,这种感情便起了突变。

无数铃声意味着很多的骆驼商队。如今它们走向遥远的沙漠,究竟通向哪里去呢?诗人不由怀念起往日“平时安西万里疆”丝绸之路上和平繁荣的情景。“应驮白练到安西。”在这“芦笋初生渐欲齐”的温暖季节里,本应是运载丝绸的商队“万里向安西”的最好时候呀!言外之意是说,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丝绸之路”早已闭塞阻隔,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句首一“应”字,凝聚了多么辛酸而沉痛的感情!

这首《凉州词》用浓厚的色彩描绘西北边塞风光,它宛如一幅风景油画,远近景的结构,层次分明,明暗的对比强烈。画面上的空间辽远,沙漠广阔,中心展现

着一列在缓缓行进的骆驼商队,诗的思想感情就通过这一骆驼队的行动方向,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寓虚于实的艺术效果。

◆1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浙江卷)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答:

【答案】:(6分)(1)流水 白云

(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16、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重庆卷)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

(1)【答案】:“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 【附《新雷》注释】:

①、“千红万紫安排着”,说明事物具备了变化的内在根据,但没有一定的外部条件—“新雷”,这种变化也不可能实现。此诗通过对新雷的呼唤,生动地阐明了外因对于事物变化的重要作用。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同出一理。

②、新雷:春天的第一个雷声,象征春天的莅临。古人认为雷是动生万物的。《易经·说卦》:“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尔雅义疏·释天》引《说文》云:“雷,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此诗题当取其义。

③、造物:指天。古人认为天是创造万物的。《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一作区区)也。”无言却有情:古人以为天虽无言,但能潜运万物。《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每于:常常在。

④此二句言:“造物”早已安排好了万紫千红,只等春雷一响,百花就将竞相开放。《新雷》诗写的是迎春的情景。“造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虽然不言,但是是有感情的。这不,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百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春雷一声,就会竞相开放。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更重要的是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2)【答案】: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鉴赏资料1】 新 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张维屏(1780-1859),字子树,号南山,别号松心子,晚号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人(今属广州市)。道光二年(1822)进士,官至南康知府。他四任县令,于地方民情

有所了解。早年创作即关注民间疾苦,有较强的现实性。鸦片战争后,目睹外国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写出了一些歌颂中国人民反抗殖民主义侵略的诗篇,具有昂扬的爱国热情和战斗精神。他的诗\"出入汉魏唐宋诸大家,取材富而酝酿深,气体则伉爽高华,味致则沉郁顿挫\"(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二)。著有《听松庐诗钞》、《松心诗集》等。

这首诗中虽然没有“元旦”,但写的却是迎春的情景。“造物”就是大自然。大自然虽然不言,但是有感情的。这不,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百花园里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准备就绪,只待春雷一声,就会竞相开放。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更重要的是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龚自珍(1792—1841),号字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官至礼部主事,辞官南归主讲于书院。他且开一代新诗风的大诗人,作品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突出的社会现实内涵。在艺术表现上,纵横恣肆,狂放不羁,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神,代表了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已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刺之作,写于已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1839)。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译)离愁深广无边时值白日西下, 马鞭向东一指便与京城远隔天涯。

落花纷纷飘坠它绝不是无情之物, 化作春泥还要护卫更美的新花。 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诗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是自己逃出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到外面的世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紧接着的“吟鞭”句,对前人诗句的化用也恰到好处,并形成了两句相连呼应的艺术效果,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此刻此景中的心情。最后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抒发胸臆,使全诗浑然一体,感人肺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