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课本P68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的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一猜,它是谁
师:同学们,你们的大眼睛亮晶晶的,谁的眼力最好呢?老师要考考大家。我这里有一张物品的照片,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呢?(出示课件)
师:再看看它的另一张照片。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确认一下。(出示小动物的正面照片。)
师:同一个物品,为什么拍出的照片不一样呢?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因为照相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拍到玩具的样子也就不一样。要想辨认它,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的去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构建新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老师为每个组都准备了一只小动物,请小组长把它从抽屉里请出来,放在桌子中间。请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小动物的四周,目光对着小动物,仔细观察。
2、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谁来说说你在小动物的哪边,看到了小动物的什么?和屏幕上的哪一张是一样的?
我们一般把物体的鼻子,眼睛的这一面叫物体的正面,也叫前面。他在小动物的前面,看到的是小动物的前面。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下人数,请看到小动物前面的同学站起来。他们都坐在小动物的前面,看到的都是小动物的前面。
前和后是相对的,谁在小动物的后面,看到小动物的什么?和屏幕上的哪一张是一样的?
依次观察小动物的左面和右面。
同学们,左面和右面也叫侧面,左面叫左侧面,右面就叫右侧面。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观察这四幅图片,同一只小狗,为什么我们观察到的都不一样?同学们的回答真是太棒了,他们观察的地方也就是位置不同,观察到的样子也就是形状也不同。(板书:位置不同--形状也不同)
你也想从不同位置上观察小动物吗?听老师口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方向走到本组的下一个座位上,仔细观察小动物。想一想,你现在在小动物的哪边?观察到的是小动物的哪面?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请同学们接着按照顺时针方向走到本组的下一个座位上,你现在在小动物的哪边?观察到的是小动物的哪面?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现在小动物的前后左右四个面你都观察过了吗?还有那个面没有观察,接着去观察吧!
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好像差不多,是哪两个位置?怎么区分他们呢?如果没有蝴蝶结,你怎么区分左右呢?
同学们,当我们分不清左右时,你就把自己想象成站在小狗的位置上,你的左手边就是小动物的左边,你的右手边就是小动物的右边。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熊猫进行了观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小明他们也在观察熊猫呢。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 小摄影师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下面我们放松一下。看看老师为一位大姐姐拍的照片,你也想拍一张这样的照片吗? (师请同学上台,再请几位小摄影师上台。)
师:出示照片,他想拍一张这样的照片,在哪个位置能拍到?(小摄影师跑到能拍到这张照片的地方) 2、完成“做一做”
同学们小摄影师做的不错,为了奖励你们,我请你们坐快乐大巴去游玩,出发之前有几位同学在观察大巴,他们看到的一样吗?每幅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3、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同学们去游玩时拍了许多漂亮的照片,你想看看吗?这样,老师出示照片,你们大声的说出来他是在小朋友的哪边拍到了照片。
出示照片,学生说。
4、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同学们玩累了,一起去品茶休息。喝茶的时候,他们观察了茶叶桶。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请你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 瞧,他们正喝茶呢
师:淘气他们正在观察茶壶呢,下面的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6、我们也来欣赏下生活中的观察物体吧。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观察物体) 【板书设
计】
观察物
体 前面
后面 位置不同--形状也不同 左面 侧面 右面
课后反思:
本课以观察学生熟悉的小汽车、茶壶、玩具等物体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因此,本课教学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趣”“实”“活”三个方面。
首先,我创设了“猜一猜,它是谁”的问题情境,从一开课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为什么刚开始猜的时候,我们不敢确定谁猜的对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猜”中思考,在思考中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趣”还体现在换位置观察小汽车、当“小小摄影师”为同学“照相”、用肢体语言模仿茶壶是什么样子等多个环节,这既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充分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