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的礼物
①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亡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②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那张淡红色小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作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③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肺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ī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赠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母亲时,她说,我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④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ǎng shǎ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 )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
( )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⑤我激动地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最后倒数第2小节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3)在“人体捐献法规”中a项是“任一器官和部件”“任一”可否换成“所有”?为什么?(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详细描写捐献卡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一句中“另一种形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倒数第二段中母亲的话“……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2. bīn shǎng
3. “任一是单选,”所有“是复选,字面意义完全不同,法规要规定的内容,对于这种重要的量词词汇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不能任意相互替代的。
4. 描写捐献卡给感人的事迹作铺垫,毕竞在当今社会捐献器官不管对捐赠人本
身还是捐赠者的家庭成员,都需要莫大的爱心与决心。
5. 万—“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跟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 6. 指儿子身体的一部分在另一些活着的人体内。 7. 意思是母亲也想在自己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
(二)二十年前父亲的叮嘱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一起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奥数测试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在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明。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有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④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
“拿去吧!”
⑤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气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一声:“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⑥“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得有点儿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里哩。”
⑦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那个什么测试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啦。”
⑧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他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⑨“什么?爹?”
⑩“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下列句子加()词语的作用“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把瞟换成“瞧”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这些加()字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段中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子变得忽粗忽细一句中父亲鼻气变得忽粗忽细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9)(10)(11)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二十年前对“我“叮嘱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为了让我有钱交测试费,父亲舍弃尊严在买柴人面前低头弯腰拾起了五元钱。 2. 不好;“瞟”表现出买主对父亲的藐视和不尊重,而“瞧”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3. 表现当时父亲对买主的债怒还有因为我在场另他羞愧而又无奈的心理。 4. 因为买主的做法使父亲感到气愤,他很想拒绝,但是同时他又想到我急需用钱,心情复杂,为接受与拒绝而犹豫不绝。
5. 不能。这三段写出了父亲对我的教诲和希望使文章变得完整并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深化主题。
6. 叮嘱:无论日后如何有作为都不能忘本要时刻尊重他人。
理解: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我们为人处事要懂得尊重他人做到一视同仁尊重他人自己也会得到尊重。
(三)豆角鼓
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摘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
以后几十年,我们只有很少的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请给他去个电话。我连连答应,说明天就做。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说:“和他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
第二天,我给他打了电话。当我说出他的名字后,回答是长久的沉默。我习惯地等待着回答,猛然意识到,我是不可能得到回音的。我便自顾自地说下去,确知他就在电线的那一端,静静地聆听着。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像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棉花垛……
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来电话说,他很高兴,很感谢,希望我以后常常给他打电话。我答应了,但拖延了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后来,我终于再次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当我说完“你是xx吗?我是你幼儿园的同桌啊……”我停顿了一下,并不是等待他的回答只是喘了一口气,预备径自说下去。就在这个短暂的间歇里我听到了细碎的哗啦啦声……这是什么响动?啊,是豆角鼓被人用力摇动的声音!
那一瞬,我热泪盈眶。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
那一天,每当我说完一段话的时候,就有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一如当年我们共同把择好的豆角倒进菜筐。
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长久——( ) 熟识——( ) 怪异——( )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回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径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这里的“特别”具体体现在哪里?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有关句子。
(4)“我”第一次给他打电话,是在自言自语,而第二次却能听到熟悉的豆角鼓的声音。从中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这“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述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短誓 陌生 普通 2. 回报。 直接、独自。
3. 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像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棉花垛……
4. 他从我的电话里得到了温情,得到了友谊,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5. 纯真的友谊,还说着人间互相关爱的温情。
(四)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①小时候,我继承了家族沉默寡言的传统,一开口讲话也是地道的石家庄方言。直到上学的前一天,我妈对我说:“从今天起,你在学校就改说普通话吧。”从那时起,我真的改掉了乡音,并且爱上了朗诵。
②老师很喜欢我。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区里要举行朗诵比赛,学校为了迎战,预备在校内进行初选,我将代表我的班级去参加这次选拔赛。当时,我激动得小脸通红,对老师拍着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③备战的日子格外紧张,每天妈妈干活的时候,我就跟在她的身后,把那篇朗诵稿反反复复地背给她听。她的“工作”是在每个自然段的头一个字,给我提一下醒。比如我妈说“无”,我马上就能接下去:“无产阶级不拥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可以说,紧张使我脑子的弦绷得紧紧的,一篇由七个段落组成的稿子被我一刻不歇地练习了一个礼拜。
④比赛当天,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坐在前排的是校领导和各个年级的老师们。优越的声音条件为我营造了良好的开局,现场气氛一度非常热烈,可就在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背完第一段的时候,我勉强记起了第二段,顺势再背下去的时候,我的脑子乱了起来,我停顿在那个一米高的砖头讲台上了。全校师生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我,而我,愣愣地望着天空。突然,在一片空白的惧怕里,我再也忍耐不住了,鼠窜下台……
⑤就这样,我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块伤疤。这时,我的老师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他把我叫到了办公室,用很高的声音对我说:“文涛啊,虽然你没有背完。可就你背出的两个自然段来看,声情并茂,很好!假如能背完的话,到了区里,一定能拿名次!”他拍了拍我幼小的肩膀,我的腰杆一下子就挺了起来。
⑥这次的教训,让我想了很多。也许人就是这样,在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就容易拿出更大的勇气来面对其他事情。我很快就接受了第二个更为“艰巨”的任务:代表学校,去区里参加比赛。终于,在全区比赛的讲台上,我用稚嫩的童声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功。
⑦后来,我到凤凰台工作。有一天,老板对我说:“我们要开始一个全新的谈话节目,但是我们没有太多的资金去邀请很多的嘉宾、名人。”那时候,习惯了经典谈话类节目的我,无法想象在这样的前提下,节目可以做出怎样的效果。
⑧在这个大难题面前,我犯愁了,整日整夜,想了很多。当时的播音员说话字句清楚,抑扬顿挫,倜傥光滑。可是,我对这样的说话方式却不以为然。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播音员或者主持人说话,为什么不可以保持最原始的自然放松的状态呢?这时的感觉,像漆黑的夜色里放进一道月光:放宽审美观吧。我们和朋友之间不也总就不同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吗?我的心“嘣”的一声,一条紧捆着的绳子解开了,阳光洒了进来。
⑨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锵锵三人行》的长途跋涉,在解开一条条绳子之后,我又演绎了《文涛拍案》等多种主持风格。
⑩现在,我回首走过的路,有一点体会让我受益匪浅:人的一生,是被一条又一条的绳子捆住的,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着你,让你无法施展。之所以你会觉得别人比你强,是因为他比你先解开了一条绳子,先抛开了一道束缚。从人生的
第一课到最后一课,都是学着解开身上的绳子的过程,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推开生命中一扇又一扇的窗。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画“_______”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在原文中的具体含义。 ①就这样,我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块伤疤。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时,我的老师成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伯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请谈谈你对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画“_____”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①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激动开心
2. ①朗诵比赛中,我因为紧张,演讲失败,鼠窜下台。 ②老师对我演讲的肯定,使我的腰板一下挺了起来。
3. “一条紧捆着的绳子”指的是我原本对完成全新谈话节目感到压力很大,“阳光洒了进来”指的是我想到用保持最原始的自然放松的状态来完成节目,顿时感到轻松自在。
4. 第一件:在学校朗诵比赛上,我由于紧张演讲失败,经过老师的鼓励,我重拾信心,最终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演讲比赛,取得了成功。 第二件:我在凤凰台完成了新节目的创新。
(五)尘缘 张晓风
○1 大约两岁吧,那时的我。父亲中午回家吃完饭,又要赶回办公室。我不依,抓住他宽宽的军腰带不让他系上,‚你系上这个就是要走了,我不要!‛我抱住他的腿不让他走。
○2 那个年代的军人军纪如山,父亲觉得迟到之罪近乎通敌。他一把抢回了腰带,还打了我——这事我当然不记得了,是父亲自己事后多次提起,我才印象深刻。父亲每提及此事,总露出一副深悔的样子,我有时想,挨那一顿打也真划得来啊,父亲因而将此事记了一辈子,悔了一辈子。
○3 那时,两岁的我不想和父亲分别。半个世纪之后,我依然耍赖,依然想抓住什么留住父亲,依然对上帝说:‚把爸爸留给我吧!留给我吧!‛然而上帝没有允许我的强留。
○4 当年的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留不住爸爸,半个世纪后,我仍然不明白父亲为什么非走不可。当年的我知道他系上腰带就会走,现在的我知道他不思饮食、记忆涣散便也是要走。然而,我却一无长策,眼睁睁看着老迈的他杳然而逝。
○5 记忆中,父亲总是带我去田间散步,教我阅读名叫‚自然‛的这部书。他指给我看螳螂的卵,他带回被寄生蜂下过蛋的蛹。我对生物的最初惊艳,来自父亲,我为此感激终生。
○6 然而父亲自己蜕化而去的时候,我却痛哭不依。他化蝶远扬,我却总不能相信这种事竟然发生了,那么英武而强壮的父亲,谁把他偷走了?
○7 父亲91岁那年,我带他回故乡——滁县。我们用轮椅把他推上飞机,推入旅馆,推进火车。我一路问父亲,现在是哪一站了,他一一说给我听。奇怪,平日颠三倒四的父亲,连刚吃过午饭都会旋即忘了又要求母亲开饭,怎么一到了滁州城附近就如此凡事历历分明起来?
○8 去家离乡59年,父亲的迷糊我不忍心用‚老年痴呆‛来解释。而父亲的二堂婶用乡下人简单而大声的语言宣布:‚他迂了!
○9 乡人说的‚迂‛,就是老年痴呆的意思,我的眼泪立刻涌出来,我一直刻意闪避的字眼,这老妇人竟直截了当地道了出来,如此清晰而残忍。我开始明
白‚父母在和‚父母健在是不同的,但我仍依恋不舍。
○10 幼小的时候,父亲不断告别我们,及至我17岁读大学,便是我告别他了。我现在才知道,虽然我们共度了半个世纪,我们仍算父女缘薄!
○11 有一年中秋节,母亲去马来西亚探望妹妹,父亲一人在家,我不放心,特意南下去陪他,他站在玄关处骂起我来。我有点不知所措,但愣了几秒钟后,我忽然明白了,这个铮的北方汉子,他受不了柔情,他不能忍受让自己接受爱宠,他只好骂我。于是我笑笑,不理他,且去动手做菜。
○12 父亲对母亲也少见浪漫镜头,但有一次,他把我叫到一边,说:‚你们姐妹也太不懂事了!你妈快70的人了,她每次去台北,你们就这个要5包凉面,那个要一只盐水鸭,她那里提得动?‛我们每次就想要点美食来解乡愁,只有父亲看到母亲已不堪提携重物。
○13 有一次,我们一家到鹭鸶潭去玩,晚上便宿在山间。我把身份证拿去登记,做生意的老兵叫了起来:‚呀,你是张家闲的女儿,副校长是我们老长官了,副校长道德学问都好,这房钱,不能收了。‛几经推让,他们打了折扣收钱。其实他们不知道,我真正受惠的不是那一点折扣,而是从别人眼中看到的父亲正直崇高的形象。
○14 89岁,父亲做白内障手术,打了麻药还没有推入手术室,我找些话跟他说,免得他太快睡着。
○15 爸爸,杜甫,你知道吗? ○16 知道。‛
○17 杜甫的诗你知道吗?
○18 杜甫的诗那么多,你说哪一首啊? ○19 我说《兵车行》,‘车辚辚’下面是什么? ○20 马萧萧。 ○21 再下面呢?
○22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23 我的泪直滚滚地落下来,不知为什么,透过一千多年前的语言,我们
反而狭路相遇。
○24 人间的悲伤,无非是生离和死别,战争是生离和死别的原因,但衰老也是啊!父亲垂老,两目视茫茫,然而,他仍记得那首哀伤的唐诗。父亲一生参与了不少战争,而与衰老的战争却是最最艰辛难支的吧?
○25 父亲去时是清晨五时半,终于,所有的管子都拔掉了,94岁,父亲的脸重归安谧祥和。我把加护病房的窗帘打开,初日正从灰红的朝霞中腾起,穆穆皇皇,无限庄严。
○26 我有一袋贝壳,是以前旅游时陆续捡的。有一天整理东西,忽然想到它们原是属于海洋的。它们已经暂时陪我一段时光了,一切尘缘总有个了结,于是决定把它们一一放回大海。
○27 而我的父亲呢?父亲也被归回到什么地方去了吗?那曾经剑眉星目的英武男子,如今安在?我所挽留不住的,只能任由永恒取回。而我,我是那因为一度拥有贝壳而聆听了整个海潮音的小孩。
(1)文章写了父亲的几件事,阅读⑤-○24段,补全下面相关情节。(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回故乡后竟凡事历历分明。 ③父亲责骂特意南下陪伴他的我。 ④父亲抱怨我们姐妹不体谅母亲。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⑨、23段,有两处描写“我”落泪。联系上下文,分析“我”落泪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第 27段的“贝壳”和“整个海潮音”分别指什么?结合全文分析最后划线句的含义。(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父亲带我散步,教我阅读“自然。
⑤父亲手术前,打了麻药,仍能清楚记得《兵车行》的诗句。
2. 第⑨段:当听到二堂婶婢宣布父亲老年痴呆时,我的眼泪立刻涌出来”。我”不愿接受父亲衰老患病的事实,(1分)我不仅希望父母在,更希望父母健在。(2分)第23段:当听到父
亲说着《兵车行》中的诗句,“我的泪直滚滚地落下来”。此时“我”正准备推着打了麻药的父亲进入手术室,“我”的感受与《兵车行》中描还战争时人们面对生离死别的感受榈同(1分):父亲一生参与了不少战争,因而对生离死别的感受尤为强烈。(1分)正因为这种相同的感受,我才忽然真切地理解了父亲,所以留下了眼泪。(1分)
3. 贝壳,喻指父亲。整个海潮音:指“我”生活中父亲给予“我”的丰富的生命体验。从父亲的为人处世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对子女的呵护关心、对母亲的细心体贴,父亲在朋友眼中的正直崇高,父亲面对生离死别时的平和坦然因为父亲带给“我”这样丰富的生命体验所以我为拥有这样的父亲感到幸运、幸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