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 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5、( 工具性 )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6、语文是(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
7、新课程倡导 ( 自主 )、( 合作 )、( 探究 ) 的学习方式。 8、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 (汉语拼音字母表)。
9、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0、识字是(阅读)和 (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1、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 (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 (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 (经验世界) 和 ( 想象世界 ),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2、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交流和沟通 )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 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14、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 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 (易于动笔 ) ,( 乐于表达 )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 真情实感 )。
1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7、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 实践性 )课程。 18、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1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语文素养 )。
19、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 )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 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打下基础;
2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21、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 )、(多积累 ),重视(语言文字运用 )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 语文应用规律。
22、课程目标(九 )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 1~2年级 )、( 3~4年级 )、( 5~6年级 )、( 7~9年级 )分四个学段。 2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4、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25、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2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 )的过程中进行。 2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28、(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2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0、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二、选择题。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阅读教学过程是:( 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4、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的教学要有( A )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6.下列是对新课程下的教师的陈述,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B C D )。
2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A、课程计划的执行者. B、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C、教育的研究者. D、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 7.人本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ABCD )等。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社会相关人士
8、《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其中( C ),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A.“不揠苗助长” B.“不陵节而施” 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D.“教学相长” 9、下列是对新课程下的教师的陈述,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课程计划的执行者 B.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C.教育的研究者. D.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 10、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D )。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D.包括A、B、C
1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D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含A、B、C 12、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 B )为重点. (1)创造能力 (2)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 (4)实践能力 A.(1)(2) B.(2)(4) C.(1)(3) D.(3)(4) 13、下列观念中,不符合德育原理的是( A )
A.“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故学生不能与品行不良的同学交往。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故教师要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 C.“有比较,才有鉴别”,故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可以使用反面教材。 D.“听其言而观其行”,故教师不宜要求学生犯了错误总要写检查。
14、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5、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 D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自由的人 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16、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C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7、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
3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18.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20、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A )
A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B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C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21、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 A )。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22、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 ( B )
A教材就是教科书 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教材就是课程
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24、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 C )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3、( 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24、阅读是学生的( 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25、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 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26、 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 )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 A )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B )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C )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3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D )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1、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答: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着为老师在教学中颇费心思,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他的本意我想应该是创设这个情景让学生表述太阳的作用。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想的程度,课堂上出现了冷场。另外,既然已经学完了“关系密切”了,这个表演只是让学生来复述文中的内容,这种情景的意义性已经不大。我想,把这个表演安排在教学“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之前,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带着问题去探究“为什么这第十个太阳不能射?”比较合理。
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 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处理?
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屈。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
5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满了童趣。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 五、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3、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 ;
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 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 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5、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新课程倡导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6 / 7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