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学生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2023-08-04
来源:爱问旅游网
科技信息 0高校讲坛0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年第5期 初探学生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黄伦光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杭州310030) 1 明确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辩证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关系到学生的全面 交互作用,围绕一个主题,自由地表达自己思想和感受,讨论共同关心 的问题或分担相似的痛苦,从而更好的认识自我,进一步提高环境适 应能力.更好的塑造个性和完善人格。 发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人体 系,扩充德育的内涵并提供新的渠道和载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有利 于寻求他们在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中的交叉点,从而促进学生德育工作 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两者互促互补.辩证统一。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变化发展要 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而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德育不仅 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思想观.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 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既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 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基础。 两者联系紧密,但不可替代与包容。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等学 科为理论基础.本身不具鲜明的政治性:而德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政治学等与此相关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德 育工作主要解决人的思想观念等抽象的理论问题,侧重把学生放在宏 观层面去考察和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微观的具体个人发展为视 角。强调个性和谐,侧重把学生放在放到人际关系层面上去考虑,重视 自我意识的完善,促进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 2学生德育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内涵 学生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 质和健全人格。学生德育工作要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向和拓展途 径,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主动渗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同时,丰富的德育实践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练意志品质,从而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整体板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则能拓展德育领域,在涉及心理素质培养和健全人格塑 造的培养过程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 相互结合、融为一体的教育活动,是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心育德育一 体化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完美结合,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完 善人的人格,实现完整的心理教育。可见,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 是通过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 质 3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依托,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心 理健康教育中的德育价值的实现途径.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1 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开设专门心理健康辅导 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为最终目的,关注的 不是学科知识本身,而是学科知识的内化,是各种心理机能的完善。因 此.它必须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他们的心理自助、互助活动为手段, 把社会需要必须同大学生个体需要及个性发展相结合。因而,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应是开放的和连续的,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使 心理健康教育的设置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 3.2坚持以心理课堂教育为主渠道,课外团体辅导为辅的教育方式, 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实现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目标。 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内容广泛的心理咨询是增进大学生心理 ~健康、疏导心理问题、防治心理疾病和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然 而.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来看,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课堂教育作 为主渠道虽然有效,却难免因人数过多而造成对个体的忽略;一对一 的心理咨询辅导效果较好.但面对学生的广大的需求,却在辅导效率 上难以达到效果。因此.人数规模介于班级与个人之间,取二者之长而 避其短,是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实际的有效途径。 团体辅导是协助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团体辅导中,具有 相同或类似心理困扰和问题的学生集中起来,团体成员通过团体人际 3.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性,构架学校与家庭的心桥.使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同频共振。 提高德育实效性,不仅要在课程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 的有机结合,更应该在日常工作、环境熏陶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 架设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心桥”,积极引导全体家长了解子女的身心特 点和成长规律,增强学生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探索学校、家庭互动 育人新机制.加强家庭与学校、家庭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这种 “沟通”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通过向全体家长宣 传、普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本常识,引导家长改进自己的家庭教 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3-4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积极在同辈群体开发资源,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心灵互助”。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理能力相对较差。教师作为他们 重要的教育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有着多重身份——他们既是严格的师 长又是慈爱的父母.也是学生真诚的朋友。他们的责任更加重大,但单 靠教师来完成这些角色明显是不现实的,因此,积极开发同辈辅导资 源便十分重要。在同辈及朋友之间进行的朋辈心理咨询是一种实施方 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例如班主任助理制就可缓 解班主任的压力,弥补因人员不足而导致工作疏漏的缺陷;另一方面 班主任助理的学生身份又可以帮助解开新生的心结,从而协助班主任 做好新生的引导、疏导、理解工作,使远离家乡、亲人的新生尽快适应 新环境和生活。 4学生德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4.1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德育工作中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建设较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获得 足够的关注和信任,且有一定的偏差,有些学校是在发生严重心理问 题才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有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 理咨询工作,只是对有心理问题学生做咨询。不能正确处理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之间的关系,仍然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 导工作对立起来,导致心理辅导在学生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往往只 是停留在口头上,缺少行之有效地的实际运作。 4.2学生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问题 作为素质教育的主体方面的德育,这些年发展不尽人意,没有很 好地发挥其效能,迫切需要调整其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而心理健康 教育虽然发展很快,但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迫切需要在现行的德 育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坐标,二者发展的共同需要,进行发展性心理健 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学生德 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但目前,大部分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普遍还停留在障碍性咨询上,未能达到与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融 合的目标,还需进一步加强力度。 4-3学生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专业化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该系统要有效运行,就必须有一 个健全的机构。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设置应体现有 利于工作协调、有利于资源配置的原则。而目前,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 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 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归因不 准.误以为只要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都能够直接从事心理辅 导 同时.还需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形成金字塔式的队伍结 构,形成整体力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入人心。 ““ [责任编辑:王静]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