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引擎一直轰鸣,保持了9%的持续增长势头。然而,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过程中,资源的逐渐消耗,环境的不断恶化,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以及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世界局部地区的战争,这些无疑会对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势头产生影响。本文主要阐述这些因素给中国经济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并且探讨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甚至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从而保证在将来的若干年中中国经济能像过去三十年那样又好又快发展。
1978年11月,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三十年来以9%的速度持续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全世界瞩目。中国在经济领域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近期有可能超过德国。中国如今持有的外汇储备达到了两万多亿美元,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的头衔已经非中国莫属,还有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抛锚过的中国经济快车,历经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前后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意大利被金融海啸波及的悲惨境遇下,中国经济却冲破了各种金融的惊涛骇浪,没有收到严重的冲击。”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了世界的话题,它不仅成为了发达国家经济讨论和研究的焦点,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使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了另一种选择,即中国模式。然而,笼罩在中国经济上面的这些光鲜的外表就是中国经济的本来面目吗?中国经济的真正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出发,探讨中国经济的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道路。
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虽然一再强调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中平均以9%的速度增长,但这是一个平均的数
字,是过去三十年的平均水平,抛开这个平均研究中国经济,发现其在短时间也曾经出现过波动,这种波动呈现周期性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波动呈现振幅缩小、趋于稳定的态势。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最低谷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比较1998—2003年和之前经济增长率的峰值与谷值,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跳动到逐渐平稳的过程,这个过程说明经济越来越稳定,同时也能发现经济中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也在逐渐降低。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引擎持续轰鸣是有着持续不断的动力供应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充足
众所周知,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人口多就意味着可劳动的人数非常充足。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是很低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富余的劳动力接近2亿,因此可以说哪里需要,他们就可以补充到哪里去。
2、居民储蓄率高
研究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储蓄几乎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习惯,几乎形成了一种本能,不是在银行出现后才有这种习惯的,在银行出现前就有储蓄的习惯了。当然,伴随着银行普及,将钱财存入银行更安全放心,这样就出现了中国的高储蓄率这种现象,正是由于这种习惯和本能,无意中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动力提供了资金燃料,银行通过居民的储蓄投资各种项目,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3、劳动力成本低
如果问世界经济实力排名前十的国家人均GDP水平哪个国家最低,这个问题的答案无疑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三的经济强国,人均经济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当2004年希腊雅典的工人们为其低工资而罢工游行的时候,中国人民却沉浸在自己所谓的“小康生活中”,而当时中国工人的月均收入水平连希腊工人的一半还都不到,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十分低廉的。因此,劳动力在经济持续增长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4、外资的引进助推经济发展
其实,改革开放本质上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外资的引进提供了可能,长三角和珠三角首先成为了外资引进的沃土,东部地区和少数西部地区也是外资商投资的地区,而这些投资大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在制造业领域投资的分布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设备制造业、化工行业为主,这些外资的引进成为了中国经济巨大的推动力,也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极大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外资的先进生产理念和完善的设备及工作条件,留住了部分准备留洋海外的人才,这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不得不说又是一大助力。
二、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不得不说,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可企及的,在经历了最近一次的金融海啸洗礼后,中国经济依然能够逆流而上,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劲和巨大潜力。然而在这种种惊艳表现的后面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经济的增长呈现着粗放型的增长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由大量资本、能源和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投入推动,而技术进步或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低。一旦忽视了这些隐藏的问题,中国经济势必在未来摔跤。
1、过多资源消耗,人才流失
中国经济增长正面临着比较明显的资源约束,特别是能源约束。这里所说的资源包含了人才资源和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消耗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煤炭、钢铁和棉花,还有世界二分之一的水泥,换来的只是约为5%的世界GDP。曾几何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现在已经转变为世界主要的石油进口国,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的消耗让我们不得不反省我们的经济持续增长是否是一种健康的增长方式。同时,国内曾兴起过一段时间的出国热,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出国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本,跟学位和学历达到了等同的地位,这些现象的出现无疑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流失,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半成品出口造成经济效益减少
过去的三十年中,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逐步扩大,并且成为了世界上主要的出口国。但是,相比于美国、日本等贸易大国的出口而言,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为原材料或者低等级的加工产品,而美国、日本等贸易大国出口的产品多为工业制成品。也就是说,中国和美国、日本出口的产品有可能是同一种东西,但中国的低等级加工或者不加工产品出口,而美日为高等级加工或者称为完全加工。显而易见,就同一种产品而言,半成品和成品的价格明显不同,甚至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将一种产品的半成品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到美国或者日本,然后他们将产品进行加工后再以高昂的价格出口到中国,从中赚取大量的资金,这就是半成品出口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损失。3、环境的恶化有损经济发展
传统观念认为,环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过去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发展的时候,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世界
银行最近的报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使中国损失了将近5.8%的GDP,中国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在世界前20位中竟达到了16个之多,这个数字比例让每一个关心中国环境的人触目惊心,高速发展的经济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光明的现在,但这些都是以透支未来的资源和环境得来的,未来是否和现在一样光明,将是一个未知数。
4、外资引进导致市场流失
进入WTO之后,提出了“市场换技术”的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开放的国内市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成为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技术创新的水平。从理论上讲,这样的政策十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换到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我们的市场却被席卷而空,表现最明显的当属汽车产业,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被美国、日本、德国企业瓜分殆尽,然而,真正的技术核心并没有掌握在中国企业的手中,在丧失市场的背后是资本的大量外流,这无疑对中国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人口增长和物价不稳定,国际形式和政策的不断变化,贸易保护主义,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只有清除了这些绊脚石,中国经济的未来才能出现曙光。
三、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问题的策略
1、合理规划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因为有持续的资源供应,这种资源包含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在此过程中有利于经济飞速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被充分的利用。然而,资
源是有限的,只有利用好这些有限的资源,才能在未来发展无限的经济。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在生产活动开始前对资源和环境要素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环境污染降到最低,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加强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创新的根本在于怎样用最小的环境代价、最少的人力资源、最有效的资源利用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些是我们过去在做的事,也是将来要做的事。虽然“市场换技术”被证明到目前为止是不太成功的案例,但是透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未来要更加注重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同时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有了高素质的人才,技术创新才有保证。在这个基础上,要提高产品的加工层次,将半成品提升为完全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3、健全各项经济法律和经济制度
进入WTO之后,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市场的扩大化,各种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措施接踵而至,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研究透世界经济贸易中各种制度,同时要健全自己的贸易制度和相关律法,为我国进出口贸易提供法律保障。
此外,要努力稳定物价,促进中国经济由高储蓄、高投资、高消耗、环境代价高、劳动密集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消耗、环保、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四、结语
纵观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显著,然而我们要正确地对待过往的成果,用
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从而使中国经济在未来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新华文摘,2009(7).
[2] 朱晓青: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视野,2004(3).
[3] 邱晓华、郑京平、万东华、冯春平、巴威、严于龙: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2006(5).
[4] 朱承亮、岳宏志、师萍: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