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五单元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五单元

2023-11-22 来源:爱问旅游网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参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同情弱者”。编有主体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古代诗歌三首》,“快乐读书屋”中编有《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和《父母心》。通过对这几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诗、文中蕴涵的强烈的同情弱者的人文精神。在“能说会写”板块中编有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安慰”、“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语文七色光”中安排了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语言积累、古诗句欣赏、文化知识和填写读书卡活动。 进行教学时,由于有的课文中写的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比较远,教师应加以适当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地感悟、体验中学习语言。

9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材说明 〔解题〕 这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安徒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幼年时因家境贫寒而未进过正规学校。14岁时,去哥本哈根打杂,在他人帮助下才正式上学。17岁发表诗剧。1835年开始写童话,一生共写童话168篇。他的童话是青少年教育的范本,被译成80多种文字。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于1846年,当时丹麦已由法国附属国沦为英国的附属国。丹麦人民在本国统治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下,生活极端悲惨和痛苦。作者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描写一个卖火柴的穷女孩在圣诞节之夜被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反映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文题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词语为“小女孩”。女孩原本指女性小孩,年龄不大,在这里又加“小”修饰,强调女孩年龄太小。尽管年龄很小,仍然要出来叫卖,更突出其家庭贫困。当时的丹麦,人民生活极端痛苦,不少小孩不得不上街卖小物品,小女孩卖火柴是较常见的。 〔结构分析〕 本文共13个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自然段,分三部分写小女孩在大年夜上街卖火柴而冻死的过程,即“卖火柴”“擦火柴”“冻死街头”。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大年夜,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这一部分,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可爱又可怜的女孩形象。写小女孩可怜,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打扮上看,她在冷天里仍光头赤脚;二是从活动上看,在大年夜,她仍沿街叫卖;三是从家庭上看,她卖不出钱,不敢回家,缺少家庭温暖。 第二部分(第5~11自然段),写小女孩擦火柴取暖所看到的种种幻象。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小女孩共擦5次火柴,看到5种幻象:第一次擦火柴是想暖和冻僵的小手,看到了烧得旺旺的大火炉;第二次擦火柴,她看到冒着香气的烤鹅;第三次擦火柴,她看到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次擦火柴,她看到慈爱的奶奶;第五次擦火柴是想把奶奶留住,最后她和奶奶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三部分(第12~13自然段),写小女孩被冻死了。 〔语意理解〕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这两句话是描写小女孩的外貌,表现小女孩的家庭生活状况及悲惨的处境。第1句话写小女孩在卖火柴时的外部形象,只写了两点:“光着头”“赤着脚”。“赤”即光着,“赤脚”就是光着脚。“光着头”并非指没有头发,而是指没戴围巾,也没戴帽子。前文写“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在这样情况下女孩却光脚光头,足见其家境贫寒,小女孩要忍受多大的痛苦!令人心寒、难过。后一句写小女孩的美丽可爱,是从头发的颜色和形状上写的。金黄头发打着卷又披在肩上,是多么漂亮可爱。这与前句联在一起,构成一种反差,漂亮的女孩却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关爱,反而饱受饥寒的折磨。女孩都爱美,但这个女孩“没注意这些”,难道她失去了爱美之心吗?不是。温饱都无法保证,哪里顾上“美”呢?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这两句描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情形。第1句使用反问句式,说小女孩不敢擦火柴取暖。这里用“成把”和“一根”形成对比,突出小女孩的胆怯心理。一盒火柴,多得“成把”。实际上抽出“一根”是看不出来的。她所以不敢,主要是因为家中太贫穷,到了大年夜还无钱买年货,她卖了火柴能贴补家用,多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卖一根就多挣一点钱。所说的“不敢”,在这时是“不忍”“舍不得”,也含有担心爸爸责备的意思。第2句用“终于”表现小女孩擦火柴的心理斗争的结果,她是实在耐不住寒冷了,尽管擦一根会少卖一个钱,可能受责备,但在耐不住冷的情况下,也顾不了这些了。这两句话进一步体现了小女孩的可怜。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有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这句话写小女孩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幻象。幻象是由幻觉产生的形象,是没有实在事物出现的虚幻的感觉。人在神志不清或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幻觉。小女孩光头赤脚走在寒冷的雪夜里,长时间受冻挨饿,已经神志不清,濒临死亡了,所以就出现了幻象。这种幻象是与小女孩的现实需求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生活中的她被冻得手脚发僵,就渴望得到温暖,幻觉中就会出现使自己获得温暖的大火炉,而且“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是写小女孩第五次擦火柴的幻象。小女孩在现实中又冷又饿,没人怜爱,她自然在心里想念疼爱她的慈祥的奶奶,于是出现了这种幻觉。实际上是小女孩离开了这个世界。小女孩想得到快乐却得不到,她想没有饥饿、寒冷和痛苦,只能随奶奶去―――奶奶早已死了―――小女孩也只能到另一个世界去得到这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小女孩的无限怜爱。作者是为小女孩鸣不平,为小女孩向世界控诉!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小女孩死了。人们只能从燃烧后的火柴梗猜测她想以擦火柴来取暖。但是,谁也不知道她所看到的幻象。小女孩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冻死了;女孩生前有理想,有需求,但现实却不能满足她。小女孩所要的幸福,只能在冥冥虚幻中得到,这是什么现实!句中有两个“幸福”,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临死前在幻觉中得到的;第二个“幸福”表明小女孩死了,自然感觉不到寒冷、饥饿和痛苦,当然彻底“幸福”了。这句话似乎说得平静,但它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读着这两句话,我们似乎听到作者愤懑的叹息,看到作者压在心头的怒火。这是对贫富悬殊社会的不满,是对吃人社会的抗议,是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与爱怜。 〔写作特点〕 1.瑰丽奇异的幻想,震撼人心的结局。 本文除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直接描写小女孩所处的恶劣环境和不幸遭遇外,着重写小女孩5次擦火柴后产生的幻想。作者以人物的希望、幻灭,幻灭、希望的交替出现,营造出一个十分奇异、瑰丽无比的意境,自然而巧妙地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使人物心理活动得到细致地刻画,反映了小女孩的美好追求。通过幻想与现实的鲜明对比,充分展示了贫苦儿童悲惨的命运和不幸的结局,使自己强烈的情感得到宣泄,使读者受到震撼。 2.用创新的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 首先,作者把事件锁定在极为特殊的时空环境中―――大年夜的街头。大年夜本该去玩耍,吃美食,穿漂亮衣服,然而小女孩却光头赤脚在大街上卖火柴;大年夜本该快乐,而小女孩却冻死街头。这种让人物处在典型环境之中,通过对比形成巨大反差,收到了非凡的效果。其次,作者不按普通童话形式,也不采取一般讲故事人那种叙述方式,而采取了有完整的情节的结构方式。在语言上又接近散文诗,比如对幻觉的描写,简直就是诗。既像小说,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又像诗歌,流畅地勾画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使读者得到艺术享受。再次,让善与恶形成对比。本文是一个悲剧童话。文章在前边活画出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人见人爱。但这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却在黑暗的社会中,饥寒交迫、冻饿而死。悲剧本来就是把美的东西毁坏给人们看,作者如此描写,自然增强了悲剧效果。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贫苦儿童悲惨处境的同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4.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与她悲惨生活的联系。 2.体会文中字里行间,特别是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3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⑴创设情境导入,为学生渲染读书氛围。 ①教师可以充满感情地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配上挂图或课件。 ②板书、齐读课题后,可以引导学生根椐预习情况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为阅读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默读全文,全面了解课文内容。 ②让学生简单地谈一谈故事的梗概和听了故事后的感受。 ⑶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①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 ②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她怎么样了? ③在学生读懂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如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或语言提示来理清文章层次。 ⑷深入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从小女孩看到的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可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小女孩看到的第一种幻象。可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想到些什么?结果怎样?在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默读思考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 ②朗读指导,可略加评议。 ③总结学习方法。老师可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步骤,先带着问题默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谈体会,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指导学生按上述方法自学6~11自然段,教师可出示下列思考题:小女孩后几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你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要给学生读书与交流的时间,然后汇报自学成果。 ⑤要着重理解“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的含义。对这句话的理解,要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清这里所指的“地方”就是死亡,是离开这个世界。 ⑥体会作者把现实的痛苦与想象中的幸福结合在一起写、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深刻认识的写法,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读了这些内容的体会。 2.积累内化。 ⑴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⑵完成课后练习。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识字写字。 ⑴认读生字。 在课文中标出含有生字的词语或句子,利用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来弄懂生字词。并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⑵指导书写生字。 ①“灌”字笔画繁多,教师要重点指导,并强调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 ②“商”字框内是“八”和“口”,不是“古”字。 ③“福”字强调左半部分是“礻”部,而不是“衤”部。 ④出示形近字,帮助学生在字形辨析中识学生字。 如:烤―――拷 焰―――陷 堵―――赌 披―――坡 搂―――楼 4.练习。 课后请学生再找几篇安徒生的童话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交流,或写一篇读后感。 资料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全名为汉斯•赫里斯蒂安•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中部奥登塞镇的一个鞋匠家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里。他少年丧父,靠母亲替别人洗衣服维持生活。但是,贫困的生活并没有吓倒年少志高的安徒生。14岁时,他离开了家乡,到哥本哈根自寻出路。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一份奖学金,17岁正式上学。同年发表了诗作《阿尔芙索尔》,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安徒生一生创作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著名的作品有《柳树下的梦》《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丑小鸭》等。

10 古代诗歌三首

卖炭翁(节选)

教材说明 〔解题〕 《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新乐府诗。 全诗较长,本课只选取前8句。后面的内容是: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

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今陕西渭南县)人。德宗贞元十五年中进士,曾作过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是唐王朝封建统治日趋没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白居易大胆揭露与批判社会现实,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高潮。现存白居易诗2806首,共集有75卷,是唐代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他的诗分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卖炭翁》属于讽喻诗类。 中唐统治者,在剥削掠夺人民的做法上有许多“独创”,宫市制度便是其中之一。统治者派出宦官,用极少的代价甚至不用代价到市场上去强夺民财,美其名曰“宫市”。这种“宫市”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一些封建士大夫的抗议。白居易在《卖炭翁》中,通过一个卖炭老汉的遭遇,以及卖炭翁与宫使的矛盾,揭露了“宫市”的本质是掠夺,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痛苦,鞭挞了统治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迫害。 〔结构分析〕 本课选取《卖炭翁》的前8句。从内容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4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前两句写老翁烧炭的地点,后两句写老翁烧炭的艰辛。 第二层(第5~8句),写老翁卖炭是为了养家糊口。第5、6句,指出老翁卖炭为买粮食和衣服,最后两句承接5、6句,写出老翁家境贫寒,盼望炭能尽快卖出,多卖几个钱,希望天气再冷点。 〔语意理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薪”,可以砍伐了当柴烧的树木。“伐薪”就是砍伐当柴烧的树木,本诗指砍伐能烧炭的树木。“炭”,木炭,是对木柴进行特殊烧制,使其发生变化而成的燃料。“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这两句的意思是:卖炭的老汉,在终南山中砍柴烧炭。这句点明老翁烧炭的地点。“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山高林密,荒无人烟,豺狼出没,在这样环境中烧炭该多么艰苦。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苍苍”,黑白相间的颜色,本诗指老翁头发花白。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烟熏火燎,老翁已经满面灰尘,两鬓花白,十指变得黑黑的。这两句画出卖炭翁的肖像,也表现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联系上两句,我们可以想象出老翁烧炭的情景:他在恶劣危险的环境里烧炭,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炭中渗透老翁的心血,炭中凝聚着老翁的希望。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营”,经营,谋求。“食”,指人吃的东西。这两句的意思是: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卖炭的钱用来买穿的衣裳和吃的食物。诗人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了老翁卖炭的目的,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老翁为温饱而辛劳,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处境。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忧”,担忧,担心。“炭贱”,炭的价格太低了,不值钱。“愿”,心愿,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寒”,寒冷,温度很低。这两句的意思是:可怜老翁的身上正穿着单薄的衣裳,但他却担心炭价钱太低,只盼望天气再冷些。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这位老翁却不然,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之时,还一心盼望天再冷一些,以便人们更需要炭取暖而尽快卖出炭,卖个大价钱。“可怜”表现了诗人对老翁深切的同情。 〔写作特点〕 1.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用叙事的手法突显主题。 这首诗写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情节完整。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诗中描述了老人伐薪烧炭的艰辛,细致地刻画了“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抗议。这是本诗的主题。 2.通过形象来表现主题。 这首诗叙事简洁,形象鲜明,结构完整。诗人没有用“卒章显其志”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爱憎,而是通过人物形象本身显示立场。对老翁的极端穷困,诗人没有出面向读者作介绍,而是采用外貌刻画的方式,让人读了后自然得出结论。 3.语言朴实、通俗。 白居易诗歌大多语言朴实、通俗,有很强的音乐性。语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用词平实无华,朴实易懂。

悯 农

〔解题〕 《悯农》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县丞、国子博士、常州知州、秘书少监等职。杨万里在南宋诗坛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在文学史上引人注目。杨万里一生写诗逾两万首,现存四千余首。 本诗诗题中的“悯农”,“悯”是可怜的意思,“悯农”即可怜农民。本诗是杨万里写的反映农民生活的诗。诗人描述了农民的不幸遭遇:由于天气不好,农作物没有好收成,只能准备忍饥挨饿过残冬了。全诗渗透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结构分析〕 全诗共4句,可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描述田地里农作物长势不好的情景。农作物长势不好的原因是气候不好,风不调,雨不顺,又过早下了霜。 第二层(第3、4句),写在歉收之年,农民只能忍饥挨饿了。先写因歉收必定受饥寒,再写今年是闰年,又多了一个月,受饥寒的时间也更长了。 〔语意理解〕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稻”,稻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花白色或绿色。子实叫稻谷,碾去壳后叫大米。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雨”,不下雨,指天旱。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无论水稻还是旱稻,雨水不充足是难以生长的。如果夏天时节,雨水不足,稻便难以成熟。“不多黄”,稻穗黄的不多,说明成熟的不多,自然收到的稻谷也不会多。“荞麦”,子实磨成粉供食用。荞麦也是一种农作物。“空花”,不结果实的花。“早着霜”,早早地被秋霜打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老天有云却无雨,田里的稻子黄的很少,丰收希望不大了。而荞麦只是开了不结果实的空花,并且已经早早地被霜打了,收成更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两句诗,勾画出遭灾图景,为后两句表现农民的疾苦与忧愁打下基础。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分”,是料定、早知道的意思。“已分”,就是已经料到。“岁”,即“年”。“残岁”,就是一年中剩下的时间。“堪”,是忍受的意思,本诗句的“堪”是“不堪”“何堪”之意。“闰”,指闰年,农历有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每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7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有闰月这一年为13个月,即383天或384天。本诗指农历的闰年。“添长”,增加了一个月,这一年变得更长。这两句的意思是:农民已经料定自己必定要忍饥挨饿去度过残冬了,然而,更为不幸的是今年又是闰年,更无法忍受延长了的艰难岁月。 〔写作特点〕 1.展现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 杨万里是一个刚正廉洁和爱国的儒者。他自诩“谁言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因此,他的诗虽多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但他也写下不少表现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本诗与他的《插秧歌》《竹枝词》等都对农民的痛苦深表同情。本诗先写年成不济,谷物歉收,继而用农民的语言道出歉收之年,只能忍饥挨饿。诗人为强化“悯农”之情,又设定这一年是“闰年”,天数长,因而痛苦更甚。“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字里行间渗透出诗人的忧民之情。 2.于平淡中见新奇。 诗中没有写重大事件,也无慷慨的愤世嫉俗的语句,只写一个极为平凡的农村现象:雨水不调,庄稼歉收,农民生活会更苦。写庄稼歉收,也只貌似平淡地写稻子不黄,荞麦空花。但细一读,就能体会到诗人愁苦的情绪及对统治者不关心农民的愤懑不平,使人仿佛看到诗人正望着歉收的庄稼叹息。 3.活泼自然的语言。 杨万里继承了民歌的朴实之风,以及白居易、张籍和杜荀鹤等人的语言传统,写诗时力求语言浅近,并大量吸收俚语谣谚入诗。给当时诗坛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本诗除第3句的“分”,第4句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的“堪”稍生涩外,其他都平白如话。

赤日炎炎

〔解题〕 这是宋元时代的一首民歌,摘自《水浒传》。选入教科书时后加的标题。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深刻地揭示北宋末年梁山农民起义军成长、壮大以至失败的过程。一百二十回本第十六回题目为“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回写梁中书收买十万贯礼物,差杨志带队押送给京城太师庆贺生日。途中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好汉设计将蒙汗药投入酒中,药翻杨志和押运军士人等,智取了十万贯生辰纲。这一回小说中有个挑酒上山的汉子叫“白日鼠”白胜,他挑酒上山时口里唱着一首歌,第一句便是“赤日炎炎似火烧”。 《赤日炎炎》本是民歌,并无题目。诗中描绘在炎热的夏季里农夫与公子王孙两个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生活,表达了两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诗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愁苦与辛劳,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合理的制度,抨击了统治者好逸恶劳的本质。 〔结构分析〕 本诗共4句,从内容上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1、2句),描绘在盛夏里烈日狂晒下的田野景象。先写烈日,再写稻子等农作物被晒枯萎了。 第二层(第3、4句),写面对禾稻被晒枯萎的情景,农夫与公子王孙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与表现。农夫焦虑万分,公子王孙毫不在意,照样悠闲自得。 〔语意理解〕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赤日”,火红的太阳。“炎炎”,势猛的样子,这里形容夏天阳光强烈,如火焰燃烧,天气极热。“禾稻”,这里泛指地里的庄稼。“枯”是失去水分。“焦”是物体受热失去水分,呈现黄黑色,并发硬、发脆。“枯焦”,就是干枯了,变焦了。“半枯焦”,在本诗中写稻子的禾苗在烈日暴晒下,有一半枯死了。这两句描画出盛夏干旱下的田野图。诗一开篇,便展现出一幅残酷的图景,天上烈日当空,地上禾苗枯萎。1、2句为因果关系,因为烈日暴晒,才会禾苗“半枯焦”。这是写景,也是提出一个问题,面对禾苗枯萎这一情况,人们作何感想?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汤”,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热水,开水。“汤煮”,用开水煮。“公子王孙”,泛指旧时的贵族、官僚或皇亲国戚的子弟。这两句的意思是:面对半枯焦的禾苗,农民心里十分焦虑,好似被开水煮烫一样;而公子王孙们毫不在意,仍然悠闲自得地轻摇着扇子。诗人写完大自然和田地,一下子把视线拉到人的表现上,对比着写了两类不同阶级人的表现,一类是劳动人民―――农夫,一类是剥削阶段―――公子王孙。由于阶级地位不同,生活处境不同,自然表现出不同的心态。农夫靠土地种出粮食以维持生计,自然对庄稼的长势十分关注。丰年,可能日子好过些;而灾年,则要饱受饥寒。当他们见到赖以生存的禾苗“半枯焦”时,就知道灾难来了,当然焦虑万分。而公子王孙则相反,他们靠剥削劳动人民来生活,衣食无忧,自然不关心禾苗。在他们看来,丰年、灾年,一样能衣食无忧、尽情享乐,所以,他们不急、不焦、不虑,仍然“把扇摇”。 〔写作特点〕 1.语言简单朴素。 民歌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多为集体创作。它用人民大众的语言,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表达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从语言上看,都平白如话。比如写太阳照烤用“似火烧”;写内心焦虑不安,用“如汤煮”;写剥削者“把扇摇”。这些词语都是百姓口中平时常说的话,又通俗,又晓畅,又流利。全诗只有“赤日”略有点文言味,其余26个字都十分简单朴素。 2.恰当而生动的对比。 本诗第二层采用对比手法。先在1、2句提出一个现象,就是出现了灾情―――旱灾,接着对比写两个阶级的两种人物面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心态。农夫―――劳动人民,对旱灾忧虑不已,心都像放在开水中煮一样备受煎熬;公子王孙―――剥削阶级,对旱灾置若罔闻,心情平静依然逍遥玩乐。两相对比揭示出两种人不同的生活与思想感情。通过对比,抨击剥削阶级不关心劳苦大众的罪恶,批判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凡读此诗者,都会产生农民太值得怜悯、公子王孙太令人憎恨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并能背诵三首古诗。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的写法。 4.认识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三首古诗并能简述诗意。 2.理解三首古诗表达的含义,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⑴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包括背景、作者介绍、注释、评析等,让学生筛选。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课上用交流资料的方法,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 ⑵创设情境导入。 出示《卖炭翁》或《悯农》的图片,或以李绅的《悯农》古诗,或以简介时代背景导入新课。 ⑶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放手让学生采用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的形式自主学习。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结合查字典和自己搜集的资料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对贫苦劳动人民悲惨境遇的深刻同情,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①初交流,质疑难。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预习所得,再将小组内疑而未解的问题提出来班内交流。教师再引导筛选提炼问题。此过程是个去粗存精的过程,每首诗视其情况,留一至两个问题,待深入学习时给予解决。 ②谈理解,释诗意。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比较恰当地表述出来。教学时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让学生互相启发。然后,老师有针对性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叙述诗句的意思。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其他同学给予适当的纠正和补充,引导学生分析疑难和有异议的地方。 ③引导读,悟意境。 教学时,先指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再引导学生抓住诗人写意上的重点词句,展开联想,体会情感,激发共鸣。可以适当配以音乐把学生带入情境。 2.积累内化。 ⑴自选佳句。由学生独立完成。 ⑵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课文,最后背诵三首诗歌。 3.识字写字。 ⑴认读生字,进行扩词训练。 ⑵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伐”“裳”“堪”的写法,注意不可多画或少画。 4.迁移练习。 ⑴有能力的同学背诵《卖炭翁》全诗。 ⑵选择一首诗编成故事或续写故事,也可以写一写读这三首诗的体会。 ⑶分别选出三位诗人的另外一首诗来读一读。

快乐读书屋 五

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教材说明 〔解题〕 这是一篇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写的记叙文。文章真实地记叙了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的两次募捐的情景,以及自己受到的启发教育,说明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是一个人应有的美德。 〔结构分析〕 本文共4个自然段,按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地讲“我”在加拿大留学期间遇到两次难忘的募捐活动。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体描述“我”在加拿大留学期间遇到的两次募捐活动的经过。第一次,在渥太华的大街上,孩子们用给行人擦皮鞋的方式为患小儿麻痹的孩子募捐。第二次,在“我”外出的时候,看见老军人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的烈士遗属及伤残军人募捐。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我”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语意理解〕 “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加拿大是北美洲北部的一个国家。由于经济发达,文化教育比较先进,吸引了许多外国青年到这里留学。“募捐”,为帮助灾区、灾民或有困难的某项事业、某个人而募集钱款或物品。“忘怀”,与“忘记”同义,把值得怀念的人或事忘记。这一句话自成一段,概述在加拿大“我”遇见两次难忘的募捐活动。“难以忘怀”这个词语强调这两次募捐活动的重要和特殊。募捐,对成年人来说并不陌生,遇到募捐是常有的事。“我”所以“难以忘怀”这两次,并不在于它们发生在国外,而在于它们使“我”大受教育。用这一句作为文章的开头,设置了悬念,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 “一天,我在渥太华的大街上被两个男孩子拦住去路。” 渥太华是加拿大的首都。这一句交代了“我”第一次在加拿大遇到募捐活动的地点―――加拿大的首都,募捐者―――两个小男孩。 “他们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个人头上戴着个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纸帽,上面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症的伙伴募捐’。” “精巧”,精细巧妙,本句指孩子戴的纸帽的制作者技术高超,纸帽做得完美。“小儿麻痹”是幼儿得的一种病,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身体某一部分知觉能力丧失,使运动机能出现障碍。本句交代了两方面事,一是募捐的原因,二是募捐者的形象。从募捐者的打扮可以看出,这种募捐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募捐的孩子们也十分重视这次活动,把活动当做庄重、严肃的事,都以积极的行为和良好的心态参加募捐。这种打扮还有醒目、引人关注的作用。 “其中的一个,不由分说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皮鞋来,另一个则温文尔雅地发问。” “不由分说”,不由分辩、解释与说明。“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两个男孩分工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明确,“硬”给行人做擦皮鞋的服务,另一个与人交谈。两个人态度与方式相反,一“武”一“文”,配合默契,显现出小男孩独特的募捐策略。他们不是一般地劝说动员,也不“硬要”,而是为人提供一定的服务,同时通过谈话,让人明了募捐的目的、意义,使“捐”者“悦服”。这是孩子们独创的颇有新意的募捐手段。作者写这种募捐办法,活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调皮。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为二次大战中参战而伤残的军人和烈士遗属募捐,每年一次。” “二次大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1939年9月爆发,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伤残”,因负伤而落下残疾。“烈士”,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遗属”,死者的眷属。这一句交代了老人募捐的目的。这些烈士与伤残者是为世界和平和祖国独立而牺牲与伤残的,是为后人幸福与自由而牺牲与伤残的,因此,他们是功臣,理应为人们敬仰与爱戴。为伤残者与烈士遗属募捐,不单是为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是表达人们对曾经为今天自由与幸福做过贡献的人的敬爱。“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忘记为后人幸福与自由而曾经流血牺牲的功臣,更是背叛与犯罪。加拿大人没有忘记他们,“每年一次”为他们募捐,说明这已成为一种传统。 “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儿钱捐给他们时,心里却只是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他们”,指募捐者。“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本句写的是“我”的内心活动,表明两次参与募捐后自己的感受。用“微不足道”修饰“钱”,极言捐得少。一般地说,受捐者对捐者说“谢”。但是,这次却是“我”这个捐助者要谢这些募捐者,说明这两次募捐意义特殊。第一次的募捐者是两个孩子,那么小的年纪尚且知道关爱小伙伴,而且视关爱他人为神圣的、无上荣耀的事。第二次遇到的募捐者是一些老人,他们是“二战”的参加者,为了战友而募捐。这些募捐者的人格值得尊重,他们的行为值得赞赏。对他们说声“谢谢”是发自内心的表白。 〔写作特点〕 1.独特的立意。 第一,作者选择两次有代表性的募捐活动,募捐者是孩子和老人。一般地说,募捐活动大多由青壮年去做。这两次募捐活动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第二,作者篇末点题,说应谢募捐者,这种不平常的认识,反映了一种独特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的思维方式。不要以为捐几个钱就该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谢意,更应从“募捐”与“捐赠”之中看到更深更远的意义,那就是人人都应把爱献给社会与他人,这是应该受到人们尊敬与感谢的。 2.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 文章十分注意个性化的记述。第一次遇到的募捐是以儿童为募捐者,作者写他们庄重而活泼的打扮,极富孩子味的募捐策略,着实令人心动、喜爱。第二次遇到的募捐是以“二战”幸存的老军人为募捐者。作者写他们穿“各式军装”,“挂许多徽章、勋章”,手拿鲜花。这身装束显示了他们令人尊敬的身份,无言地宣布了这次募捐的内容和意义,所以他们不用打标语,不用宣讲,他们的出场就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意识到同情弱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时候,自己的心灵也会受到陶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 相关的文字、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操作要点〕 建议采取独立阅读、自主感悟、交流反馈的方式阅读本课。 1.谈话导入新课。 如:你在有困难的时候,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你有什么体会?你帮助过有困难的同学或其他人吗?有什么体会?学生交流后可导入本课,设问:作者捐了钱,还想对募捐者说声“谢谢”,这是为什么呢? 2.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⑴让学生认真默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理清全文脉络―――全文写了两件事,一次是儿童募捐,另一次是退伍老兵的募捐,由此引发了“我”要对这些募捐者表示感谢的心情 。 ⑵认读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⑶引导学生讨论读了这篇文章的体会,对于如何理解作者要感谢募捐者的想法,教师要做适当引导。 3.交流反馈。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真善美的美好人性教育。 4.扩展延伸。 说说自己今后应该如何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帮助,或者写几句阅读这篇文章的体会。 5.检查识字。 注意氛(fēn)的读音,区别与“募”相关的形近字“幕、墓、暮”等,巩固对“募”的认识。

父 母 心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教材说明 〔解题〕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为川端康成。故事发生在从神户港开往北海道的轮船上。一位贵夫人要领养一对穷夫妻的孩子,并答应给一笔可观的酬谢。初始,为生活所迫的穷人把大儿子交给贵夫人领养。后来又三次反悔。最后一个孩子也没放手。贵夫人也被感动了,把那笔酬金送给他们作为做生意的本钱。故事诠释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名言,深情地赞颂了无比珍贵的亲情与关爱他人的品格。 〔结构分析〕 故事共19个自然段,依发生、发展与结局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讲贵夫人要领养穷人的孩子。先交代故事的主人公―――贵夫人与穷人。贵夫人很富有,但却无子嗣;穷人很穷困,却有4个儿女。贵夫人产生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的念头,穷人答应了。这是故事的发生。 第二部分(第8~18自然段),讲穷人一开始答应了贵夫人领养孩子的要求,后来却反悔的过程。穷人先把大儿子送给贵夫人,继而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接着用小女儿换回二儿子,最后把小女儿领回,决定一个孩子也不放手了,退还酬金。这部分生动地描述了穷人在获得金钱与保持亲情之间的矛盾心理。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第19自然段),写了穷人夫妇最后的决定,一个孩子也不送人。贵夫人也深受感动,把酬金送给穷人当做做生意的本钱。这是故事的结局。 〔语意理解〕 “轮船从神户开往北海道。” “神户”,日本第二大港(次于横滨)和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北海道”,日本的一级行政区和第二大岛。从神户到北海道直线距离约长1000千米以上,从海路乘船更远,需几天时间。因时间很长,本故事反复曲折的情节才能展开。 “当船驶出濑户内海时,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位衣着华丽、年近40岁、气质高雅的贵夫人格外引人注目。有一个老女佣和一个侍女陪伴在她身边。” “濑户内海”,日本本州、四国、九州三岛间的内海。与太平洋和对马海峡相通。它是日本近海航运的要冲。神户是濑户内海北岸的港市。从神户到北海道须先驶出濑户内海。“甲板”,轮船上分隔上下各层的板,本文指船最上面的一层板。乘客可以在上面观望、散步或作其他活动。“华丽”,美丽而有光彩。“衣着华丽”,本文指贵夫人的穿戴漂亮、贵重。“气质”,指一个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如活泼、直爽、沉静、浮躁等。“高雅”,高尚,不粗俗。“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女佣”,女仆人。“侍女”,有钱人家雇用来使唤的年轻妇女。“女佣”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和“侍女”都是有钱人雇用的做服务性工作的人。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十分富有、颇有教养的贵夫人,这为下文迫切要领养子提供了条件。“年近40岁”仍无子嗣,才知道自己不可能生儿育女,只能领养;十分富有,才领养得起;“气质高雅”,才知书达理,才可能有后来的对穷人关爱的行为。 “父亲抽泣地说:‘对不起。昨晚我们一夜没合眼,女儿太小了,真舍不得她。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狠了。我们愿意把钱还给您,请您把孩子还给我们。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在送养孩子这件事上,穷夫妻前后三次反悔。每次反悔都找出了不同的理由,这段话是第三次反悔时父亲陈述的理由与解决办法。第1句是表示歉意,反映父亲很有礼貌。第2句解释领回小女儿的理由:孩子太小,舍不得。第3句进一步说明,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表现出做父母的心太狠了,这是用批评自己的方式表达不忍割舍亲骨肉的情感。第4句提出解决办法:退还酬金,领回孩子,即解除领养与送养的口头合同。第5句表白不送养孩子的决心,宁肯一起饿死,也不送养孩子。经过三次反复,这对夫妻终于明白了,送养孩子,表面看似乎减轻了经济负担,得到了金钱,但却背上了“情债”,父母的良心将一辈子受到谴责。得到一笔大酬金,可以生活一段时日,但这是以父母永远心痛为代价的。“一夜没合眼”,足见他们对这件事经过了反复思考,权衡利弊,认识到送走孩子,得到酬金,这简直是一笔可耻的交易。所以最后选择了全家生死永远在一起,这样虽苦犹乐,生活重压远不如精神重压可怕……这段话揭示了故事主题的一个方面:赞美了父母对子女的爱。 “都是我不好。我虽然没有孩子,可理解做父母的心。我真羡慕你们。孩子应该还给你们,可这钱要请你们收下,这是对你们父母心的酬谢,当做你们在北海道做生意的本钱吧!” 这段贵夫人对穷夫妻说的话,宣布了对领养孩子与送养孩子事件的最终解决办法。贵夫人自我检讨,不该引发这件令人伤心的事。接着阐明对父母怜爱子女的理解。再接着赞扬父母那博大、深沉的亲子之情。最后提出具体解决办法:退回孩子,酬金照旧留下。贵夫人的解决办法,表达了她对穷人的关爱。当然这也是在穷父母的浓重亲情的感召下产生的结果。实质上是借贵夫人之口说出了世上稍有同情心的人对这件事的态度,也表明了作者对这件事的处理态度―――出现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同时也揭示了故事主题的另一方面:关爱他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人是高尚的品格。 〔写作特点〕 1.人物对话的表现力。 本文大量地记叙的人物对话,起到了表达人物情感,推动事件矛盾冲突发展及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本文没有大量铺展事件的发展过程,也不去写人物的内心与行动,而是着力记叙了人物的语言,用人物的语言来反映人物心理,揭示故事主题。作者写了老佣人与穷人的对话,既简要地介绍了穷人与贵夫人两个家庭的家境,又议定了领养与送养的口头合约。以后写穷夫妻三次反悔的过程,也都凭借对话。特别是最后两段对话,在情节发展上交代了事件的结局,主人公在金钱与亲情权衡的最后选择,有力地表现了文章赞美亲情重于金钱这一主题。 2.把事件锁定在特定的时空中。 故事发生的场所是特定的―――轮船上。议定领养关系是在船的甲板上,以后送大儿子、换大儿子、换二儿子、领回女儿都在贵夫人的客舱里。故事的时间是特定的―――乘船的几天中,第一天议定领养与送养的关系,送大儿子给贵夫人;第二天清晨,用二儿子换大儿子;第二天傍晚,用小女儿换二儿子;第三天上午领回小女儿。在这个特定的空间中,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发生了这么一件震憾人心的事情,这些巧妙的安排,足见作者概括生活组织材料的功力。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父母对孩子爱的情感。 4.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当有人要领养穷夫妻的孩子时,他们内心的痛苦。他们同意领养出于被贫穷逼得不得已,并不是不爱孩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建议本课采用默读体会、对话朗读或感情朗读的方法进行、要以读促理解。 1.导入新课。 可以让学生简单说一说父母对自己的爱或你心中的父母是怎样关心你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读课文。 2.默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 要让学生充分默读,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或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也可以说一说读完这篇文章的体会。 3.再默读或自由读文,讨论汇报。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以下问题:一是这对穷夫妻起初为什么忍心把孩子送给贵夫人,是他们不爱孩子吗?是冷酷吗?不是。是为贫困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二是这对夫妻几次调换送人的孩子,说明了什么?最后又停止了这种做法,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说出了“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又说明了什么?围绕这两个问题,让学生理解穷夫妻的做法是不得已,他们还是爱孩子的,送出哪一个也舍不得。所以最终选择了不送走,一起受穷。 对故事中的贵夫人也应该全面评价,她开始想领养孩子,是出于富人的自私,认为有钱没有办不成的事。经过与穷夫妻打交道,最后也被他们的父母心打动、受到了教育,转变了态度,对穷夫妻给以资助。她的做法也可看做是许多人(也包括作者)对穷夫妻爱子之心的认可和赞许。对以上问题的理解可以小组讨论后汇报。 4.扩展延伸。 说一说父母对你的爱,要举出具体的事例,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一写。 资料 〔川端康成〕1899年生,大阪人。1924年东京帝国大学国文科毕业,同年创办《文艺时代》。 川端康成是新感觉派、唯美主义的作家。他写了100多篇短篇小说及大量随笔和文艺评论。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日本民族气息,贯穿着日本古典文学的纤细、感伤的情调和东方佛教的虚无色彩。他以丰富的感情、敏锐的感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世界,他的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浅草红团》系列、《山之音》等。1968年,他因《雪国》《古都》《千鹤》三部代表作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诺贝尔奖的亚洲人。1972年,川端康成逝世,终年73岁。

能说会写

安 慰

教材说明 本次口语交际属于情境交际,教材由四部分构成:一是交际的话题“安慰”;二是话题的内容和范围,即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安慰,怎样安慰;三是要掌握好安慰别人时的态度、语气;四是口语交际时的练习形式及方法。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使学生懂得怎样安慰别人,使其学会关心、帮助需要精神支持的人。 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 3.指导学生善于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能够从精神上支持他们。 2.培养口语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操作要点〕 1.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呈现几组需要安慰的画面,如,同学生病了、考试失利的、家里发生变故的……然后引出话题。 2.阅读教科书,弄懂交际的内容与要求。 ⑴可以指名读或自由读一读教科书内容,看一看有几层意思,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地说一说。 ⑵弄懂题意后,教师可以先进行一次示范练习,尤其是要学生注意安慰时的态度要真诚,语气要有分寸。 3.即兴表演,自由练说。 ⑴自主寻找合作伙伴。 ⑵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⑶分角色练习,小组内表演。 4.交流汇报,集体评议。 ⑴教师在参与学生练习时要清楚每组所选的话题,以便有的放矢地指名表演,评价。 ⑵评议时要肯定优点,提出不足,要从内容、表达的态度、语言的表达几方面去评价。 5.教师要采用一定的鼓励手段。 6.进行总结。

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教材说明 这次习作是一次联想作文,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合情合理的想象,以“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为题目写一个故事,习作提示第一段已指出要从奶奶的慈爱、对女孩的关爱、给女孩的温暖等方面来描述她们在一起的情形,同时也要考虑到她们家贫困的生活条件。这就要求学生要细读原文,认真体会。同时想象要合情理,不能不着边际。 同时,鼓励每个学生在写的时候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象。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展开联想,写出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要合情合理,培养联想能力。 2.要把故事写完整、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情理的想象。 2.把文章写完整、具体。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时间〕 建议本次习作为3课时。 〔操作要点〕 1.出示题目,直接导入。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教材,初步明确习作要求,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习作要求中的几个方面,进一步明确要求。 ⑴解题:这是一次命题习作,题目从时间和人物上作了限定。 ⑵要求:想象作文,要根据课文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 ⑶范围:在贫困的生活条件下,奶奶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十分关爱小女孩,给她温暖,给她幸福。 2.阅读原文,引发想象。 为了使学生进入情境、想象合理,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再一次品读,析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找小女孩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情景和她对奶奶的情意。 3.先说后写。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老师要及时参与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合情理的想象;然后选部分同学在全班先说一说,再集体评议。评议时,注意想象的合理性和故事的完整。在叙述时候可以用第三人称,也可以采取小女孩自述的形式,因为题目是“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所以可以是第一人称。当说得比较成形后再让学生动笔写,又改一改,评一评。

语文七色光 五

教材说明 本次“语文七色光”由四项语文实践活动构成。第一项为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为近义词和反义词语的练习。练习本身难度不大,重在扩展延伸,补充一定的练习,如本单元或本单元前学过的一些词语。第二项为“日积月累”,内容是与同情弱小相关的词语、句子积累,第1题是两组感情色彩相反的四字词语。第2题是名言警句,前两个尽量让学生背诵下来,第3个只理解即可以,如果学生能背诵原诗全文应加以鼓励。第三项为“知识窗”,是让学生了解安徒生及其部分作品的,可以让学生搜集更多的与安徒生有关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找来作品读一读。第四项属于语文实践活动,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调整。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能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2.培养学生背诵、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和读书卡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2.近义词、反义词。 〔教学准备〕 安徒生的资料和部分作品,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安徒生的资料和作品,以及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练。 ⑴先独立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教师再组织集体订正,“同情”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学生比较难说,要适当引导,如近义词“怜悯”,反义词“冷漠”。 ⑵再从本单元的课文选出几组词语进行扩展练习,有些典型词语也可以拿到语言环境中体会,如用“暖和”与“寒冷”各说一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句话,类似此种练习可多练一些。 ⑶可以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⑷要让学生多读诗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能找出诗中对应的部分如“野火”对“春风”,“烧”对“吹”,“不尽”对“又生”等。 2.日积月累。 本项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内容都与“同情弱者”相关,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接受“同情弱者,帮助弱者”的教育。 ⑴学生自读四字词语,为了便于积累,教师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读,读的同时要让学生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不仅会记,还要会用的目的。 ⑵名言警句是文言文,教师要给学生讲明意义,在理解基础上背诵。除书上三条,还可以适当增加相同主题的内容,但应考虑学生可接受程度,因人而异。 3.知识窗。 本次“知识窗”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安徒生及其部分作品,让学生读一读,再根据事前查阅的资料补充一些,有条件的可以选择部分作品读一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4.大家一起来。 这是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出新颖、别致、有创意的读书卡片,填写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