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Vlog对受众身份认同与舆论导向的影响探析

Vlog对受众身份认同与舆论导向的影响探析

2022-07-01 来源:爱问旅游网
研究论文

Vlog对受众身份认同与舆论导向的影响探析

——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微博Vlog为例

刘心怡

(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 VIC3010)

摘要:本文以2020年武汉封城初期微博上出现的反映武汉封城后日常生活的Vlog为研究对象,运用卡斯特尔的身份认同理论,分析这些Vlog在传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身份认同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分析疫情初期“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的传播模型,重点分析这些Vlog如何促使当时的网民产生群体身份认同,又是如何对当时的舆论导向产生积极影响的。本文认为,以“武汉日记”为主题的Vlog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的复杂传播模型中,激发全国网民的共情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政府避免陷入谣言过多造成的“塔西佗陷阱”。同时,央视对“武汉日记”Vlog的认同和积极建立“新闻+Vlog”模式进一步巩固媒体和政府的公信力,也证实了这一模式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状态下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身份认同;Vlog;微博;群体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012-03一、引言

2019年12月底,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并于2020年1月10日完成病原核酸检测。随后,钟南山院士确定该肺炎具有“人传人”的特点。1月23日凌晨,武汉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后,除央视、湖北省地方台等电视台派出记者赶赴防疫一线外,新浪微博也出现了一批常驻或滞留武汉的博主以Vlog的形式对武汉封城之后市民的日常生活进行对外报道。本文主要借助卡斯特尔的身份认同理论对武汉封城后出现的Vlog产生的影响和意义进行分析,以讨论受众由于Vlog产生的身份认同对舆论环境的影响。

二、Vlog与“武汉日记”

Vlog是Video Blog(视频播客)的英文缩写,是一种以短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图片及文字为辅

[1]

助的网络日记形式。Vlog最早诞生于2012年的Youtube平台,2016年进入中国并迅速吸引了大批受众,以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对某一事件进行记录并上传到社交媒体平台的特征,成为Web2.0时代异军突起的传播形式。2019年6月,我国短视频行业用户规模达8.57亿人,其使用时长占总上网时长的

。11.4%,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的第二大应用类型[2]

Vlog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种,即日记式、展示分享式和

[3]

而日记式Vlog所具备的即时性、交互性观点式,

和易操作性使“草根新闻”在中国迅速成长。

起初,“武汉日记”是一位网名叫“蜘蛛猴面包”的网友于1月23日上传到新浪微博上的一段Vlog,这段Vlog记录了武汉因疫情封城之后该网友的生活状况,这也是武汉封城后第一段与普通武汉市民日常生活相关的视频资料。这段Vlog一经上传即受到了广泛关注,观看次数达240万(截至2020年2月9日)。随后,“蜘蛛猴面包”又拍摄和制

12

作了10段以“武汉日记”为主题的Vlog,并获得了

网友的持续关注,每段Vlog的点赞和转发数都达数十万。同时,新浪微博上#武汉日记#的标签阅读数据超过100亿,讨论数量超过500万次。随后,央视新闻频道联合微博共同开设了“武汉日记”专栏,网友可以通过微博上传自己的“武汉日记”Vlog,而优秀的Vlog作品将会由央视新闻频道在“武汉日记”栏目中播放。

三、群体传播与身份认同

学者隋岩和李燕在其研究中指出,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差异并非传播人数的差别,而在于人际传播受传双方熟悉彼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是

[3]

一种非专业化和非制度化的传播方式。也因此,人际传播的信源是确定的,传播途径是单一的。而组织传播则是在某一较为固定的群体中,在其规章制度或共同道德标准范围内进行信息传播。即便这个群体人数众多,但其本身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因此其信源和传播渠道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群体传播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信源和传播渠道都具有不稳定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革,中观传播系统出现了不同的群体,大抵可以分成稳定群体和不稳定群体。德国社会学家L .威瑟亦根据组织的强弱将群

。虽然这两种划体划分为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4]

分的称谓不同,但其本质都以群体内部的人员流动和组织的紧密程度为标准。无论是稳定群体还是不稳定群体,是组织群体还是非组织群体,群体本身具有的自发性和非制度性始终存在于群体传播中。法国社会学家勒朋认为,由于临时的集合行为所产生的群体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群体或组织群体,需要对

[5]

其传播现象加以观察和研究。这侧面说明了相较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的传播过程具有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12卷第16期2021年8月Vol.12 No.16August 2021人际传播和群体天然的风险性。这种风险性来自匿名信源、不稳定所在社区的信息进行人际传播时,

传播之间就形成了循环往复的传播循环。在社会公的传播路径以及无法把控的传播范围。

如果不能对舆论加以正确的引导,极随着Web2.0的到来和社交媒体软件的逐渐成关紧急事件中,

即当谣熟,这种临时群体开始以论坛、线上聊天群组等形式有可能将政府推向“塔西佗陷阱”的旋涡,

广泛存在。一方面,这些论坛和群组出现和存在的言或负面情绪为主要信息在社区和组织中传播时,

而人际传播理由不一,但是多数时候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成为人们在相关社区中将逐渐不信任政府,

群体聚集的动力;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们使和群体传播的组合传播模式会进一步扩大此类信息用时无法完全和真实地了解群体成员,因此,维系这的传播范围。

五、“武汉日记”和网民的身份认同些临时群体的身份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交媒体上“武汉日记”对临时群体身卡斯特尔在其著作《认知的力量》中指出,一

个人在社会中可以扮演很多角色,但是“认同则是份认同的初构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如新行动者意义的来源,也是由行动者经由个别化的过

[6]

跟不计其数的匿名网友就疫情相关话题进程而建构的”。也就是说,个人身份认同的建构浪微博,

并通过微博上的标签(hashtag)、超级话题并不是对现有角色的认同,而应是经由自我反思行讨论,

所产生的自我认知。当人们的传播模式进入群体和群组聊天等功能彼此建立联系并发展成为一个结

“武汉日记”尽可能规传播模式,因身份认同而产生的群体意识、群体规构松散的群体。疫情期间,

并建立一个有效且积极范,会对之后的群体传播乃至社会传播产生导向性避了群体传播的诸多弊端,

的群体身份认同,这在群体传播,尤其是在社会危机影响。

的大环境下并不多见。笔者认为,本次群体传播能四、复合传播模式下的身份认同与舆论导向

当社会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舆论导向和信息够产生一定积极社会影响有三个原因。

首先,Vlog博主非专业的身份提升了视频的传播息息相关,什么样的信息被广泛传播直接影响

“武汉日记”的创作者“蜘蛛了公众对事件的态度和立场。而Web2.0时代的舆可信程度。一方面,

并没有明显的媒论方向瞬息万变,是因为社交媒体和群体传播的特猴面包”是一位普通的武汉网友,

媒体记者的特殊身份所性被放大了。社交媒体的匿名性、自发性、互动性以体记者的身份标识。因此,

及弱把关的特点和群体传播的信源匿名性以及传播带来的过度修饰或指定拍摄对象的可能性降低。另

“蜘蛛猴面包”在武汉遭受疫情前并不是途径的不稳定性,使得虚假信息和负面情绪极易以一方面,

一个Vlog博主,因此他在拍摄的过程中进行真人秀较快速度进行多层级传播。

国互联网的交互性使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得以的成分几乎为零(刘娜和梁潇在其论文中指出,

通过社交软件的跨平台分享功能更紧密地结合起内Vlog由于市场导向加剧,Vlog内容日趋真人秀来。按传播模式分类,现有的社交软件可以分为两化[7]),其在拍摄和后期剪辑中也不具备专业视频博种,一种是建立在紧密的人际传播模式上的,如微信主的职业模式化。由于武汉封城是短时间内作出的和脸书(Facebook),一种是建立在松散的群体传播快速响应,这种非专业报道者的报道内容反而更具模式上的,如微博和推特(Twitter)。这两种传播模有可信度,也更容易被受众接纳。式的社交媒体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且社交软件其次,辟谣初衷使Vlog的焦点多为外界公众关上的分享功能促进了信息在社交媒体间的交互。这注的集中问题。在武汉封城初期,关于武汉城市秩种用户行为习惯促成了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结合的序的各种谣言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公众希望能够传播模式,这一模式在突发性公共紧急事件语境下获知有关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状态的实情。同时,由极为常见。于武汉封城的指令下达后,给予新闻组织的反应时

当人们置于突发公共事件已经发生的背景下,间较短,外界的新闻工作者想进入武汉已十分不易。所获信息量将爆炸式增长,这时人们接触到何种信在封城初期,只有武汉当地的网友能够通过社交媒息,选择相信和传播何种信息,首先将影响受众选择体平台即时传递武汉封城后的城市运行状态。如加入何种网络社区或组织,继而使受众对该社区或“蜘蛛猴面包”所说,他拍摄“武汉日记”的初衷就组织产生身份认同。一旦受众根据信息和自我判断是辟谣,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拍摄让外界了解到“整使用社交软件形成连接网络,并组成临时网络社区座城市秩序一如往常”。“蜘蛛猴面包”共上传了或群体,其连接和传播信息的行动就会对舆论导向10段Vlog作品(截至2020年2月9日),每一段作品产生重要影响。关注点分别集中在防疫物资、居民日常生活、医护工

人们在社区内建立沟通关系并传播信息将进一作者饮食起居等问题,对社交媒体上谣言较多或讨步巩固对这一身份的认同,同时,社交媒体也进一步论较多的问题给予反馈。提升了人际传播网络的紧密性。当人们在群体传播最后,拍摄内容的日常化与第一人称的拍摄视中建立了身份认同,并借助社交媒体对有利于自己角加深了公众感同身受的程度。该博主大多采用手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3

研究论文

信息筛选和加持拍摄方式,这种手持的拍摄方式运用在纪录片中,之后向受众提示的环境。通常来说,

因此受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增强画面的真实性。第一人称的拍摄视工的过程是不可见的,

角以平视的角度,从个人出发,以小见大地展现了武会将拟态环境当作现实环境看待。人们对信息需求汉封城之后的社会秩序与防疫一线的社会群像[8]。的不断膨胀和信息媒介的有所作用是拟态环境产生“武汉日记”首先建立了一个临时群体的标签。的根本原因。

武汉封城初期,人们急需了解客观真实的信息。根据上文所述卡斯特尔关于身份认同的定义,当公

众认可该博主的Vlog的真实性,并因其内容产生共Vlog的出现使当时迫切希望了解武汉现状的网友

填补了当时媒体机构同的感受和认同感时,聚集在“蜘蛛猴面包”Vlog在信息需求方面得到满足,

或相应标签下进行讨论的公众群体便初步具备了形从派出记者到发布报道这段时间的信息空白。专

报道主要集中在Vlog博主无法进成临时群体的条件。公众在观看Vlog时,会产生一业记者就位后,

种与武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并结合当入的医院和方舱医院等现场,Vlog博主所提供的下自己所在地区因为疫情出现的诸多变化,重新结从普通市民视角出发的内容对专业媒体的报道内合成疫情经历者的临时群体,并以该身份认同推动容进行补充。这些Vlog在武汉封城后不久就通

相信并转发,继Vlog的传播,扩大该临时群体的规模,从而对传播环过网络被数以百万计的网友看到、

而人们陆续通过专业记者的报道对武汉当时的情境产生一定影响。

并逐渐(二)“武汉日记”传播模式对临时群体身份认况产生更全面的了解。当受众认同信息,

看到中央为此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实际情况向好发同的加深

“Vlog+新闻”的模式就能在武汉封城之由于“武汉日记”的影响颇深,其随后成为新展后,

浪微博与央视共同发起的融媒体项目。这种主流媒后快速遏制大多数受众对政府和媒体丧失信任的体“Vlog+新闻”的组合形式虽然不是第一次出现,情况。

七、结语但是在疫情严重和多个城市封城的严峻传播环境下

Vlog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背景下,可以通过第一具有更为突出的传播效果。

首先,在本次“Vlog+新闻”的传播模式下,Vlog人称的拍摄视角和真实的视频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实

从而进一步影响来自普通的Vlog博主或网友,在武汉封城的环境下,现对受众身份认同的初构和形成,

央视通过提升了信息的可信度。央视新闻栏目的联动播出扩网络集群甚至主导网络舆论导向。同时,

证实了Vlog能够在某种程度大了其传播范围,也给央视新闻增添了温度,弱化了“Vlog+新闻”的模式,

上对未能及时到位的专业媒体进行“补位”。在专宣传意味。

其还能通过不同视角和报道内容,对其次,这种“Vlog+新闻”的播出模式使新闻传业媒体到位后,

播的框架更加多元化。尤其是本次Vlog的发布者专业媒体的报道进行补充。来自公众,这使得新闻报道呈现出除了新闻记者以

参考文献:外的多种视角。

张宁,陈佳惠.浅析Vlog作为新兴短视频的现状“武汉日记”成为融媒体项目以来,“Vlog+新[1]

及治理[J].大众文艺,2019(23):180-181.闻”模式使在社交媒体上形成的临时群体的规模得

隋岩,李燕.从谣言、流言的扩散机制看传播的风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在社交媒体上,当评论和转发[2]

险[J].新闻大学,2012(01):73-79.中对我国能尽快战胜疫情持坚定信心的用户占绝大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多数的时候,将会形成群体情感“传染”,即这种积极[3]

社,2011:79.的态度将影响少部分持负面态度的用户。“武汉日

曼纽尔·卡斯特尔.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记”对受众身份认同的加深一方面来自Vlog在突发[4]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公共事件语境下作为新闻素材来源探索的成功和对

刘娜,梁潇.媒介环境学视阈下Vlog的行为呈现临时群体及其身份认同形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来源于[5]

与社会互动新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Vlog+新闻”的传播模式,即央视作为国内最权威的

学学报),2019,41(11):47-54.官方媒体对“武汉日记”信息来源的背书,以及这种

[6] 苏静.第一人称纪录片的传播价值[J].当代电传播模式下对不同受众群体的覆盖式传播。

视,2018(12):70-71.六、“武汉日记”受众的身份认同与舆论导向

许思远,吴青.媒体融合图景下主流媒体“vlog+“武汉日记”对临时群体及其身份认同的形成[7]

新闻”应用的研究——基于2019年热门阅兵vlog对舆论导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是“Vlog+新

的分析[J].视听,2020(01):179-181.闻”产生了有利于正向舆论导向的拟态环境,另一

方面则是“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的模式从传播方

刘心怡(1996—),女,河南开封人,硕士在式和渠道上对拟态环境的巩固。李普曼认为,拟态作者简介:

研究方向:网络传播学。环境是媒介通过对某事件信息的筛选、加工和重构读,

1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