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钢筋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多层和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施工按设计有 现浇结构施工、预制装配式吊装施工、预制与现浇结合施工等几种形式。现浇钢筋混 凝土框架施工将柱、墙(剪力墙、电梯井) 、梁、板(也可预制)等构件在现场按施工 图浇筑。
现浇框架混凝土施工时,要由模板、钢筋等多个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因此,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施工中要合理组织,加强管理,使各工种密切协作,以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
的顺利进行。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接受技术交底
框架混凝土施工前,全体作业人员应接受技术人员必要的技术交底,将技术部门编制的混
凝土工程珠施工方案,在作业层进行全面的理解并实施。其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和特点: 框架分层、分段施工的方案, 浇筑层的实物工程量材料数量。 2)混凝土浇筑的进度计划、工期要求、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等。
3)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的生产工艺和平面布置,包括搅拌台(站)的平面布置、材料堆放
位置、计量方法和要求等。
4)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要相适应。如为泵送混凝土时,对楼面的水平运输通道,应按浇筑顺序的先后,用钢管把输送管架至浇筑区域。用双轮车运输时,用钢管架好运输通道,高度应离
板面 30~ 50 ㎝。
5)浇筑顺序与操作要点,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6)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配合比及坍落度要求。 7)劳动力的计划与组织、机具配备等。 (2)材料、机具、工作班组的准备
1)检查原材料的质量、 品种与规格是否符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各种原材料应满足混凝
土一次连续浇筑的需要。
2)检查施工用的搅拌机、振捣器、水平及垂直运输设备、料斗及串筒、备品及配件设备的情况。所有机具在使用前应试转运行。
3)灌注混凝土用的料斗、串筒应在浇筑前安装就位,浇筑用的脚手架、桥板、通道应提前搭
设好, 并进行一次安全可靠性的检查, 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4)对砂、石料的称量器具应检查校正,保证其称量的准确性。
5)安排好本工种前后台劳动人员,配备值班电工、翻斗车司机、看护模板及木工和钢筋工、
机械修理工、水电工等配套工种作业人员。 (3)钢筋及水电管线的检查
1)模板检查:模板安装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模板与支撑是否牢固可靠、支架是否稳定。模板拼缝是否严密,锚固螺栓和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准确。发现
问题应时回报处理。
2)钢筋的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形状、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 接头位置。搭接长度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砂浆垫块或支架是否按要求铺垫。绑扎成型后的钢筋是否有松动、变形、错位等。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要求钢筋工
处理。检查后应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现场的清理工作
1)模板清理:模板底木屑、绑扎丝头等杂物清理干净。木模在浇筑前应充分浇水润湿,模
板拼缝缝隙较大时应用水泥袋纸、木片或纸筋灰填塞,以防漏浆影响混凝土质量。
2)对粘附在钢筋上的泥土、油污及钢筋上的水锈应清理干净。 3)运输路线上的障碍物应妥善处理。 2、框架结构混凝土的浇筑
全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在一个施工段内,应尽量采用从两端向中间推进,先
浇柱、墙竖向构件,后浇梁、板等横向构件。 (1)柱子混凝土的浇筑
1)柱子混凝土灌注前,柱底表面应用高压冲洗干净没有明水后,先浇筑一层
5~
10 ㎝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又称支石混凝土) ,然后再分段分层灌注混凝土。
2)当柱高不超过 3m,混凝土可用小车由柱模顶直接倒入柱模。当柱高超过 3m 时,必须用一
串筒挂入送料(如图 11-6 所示)。
3)一般浇入混凝土料深 40~ 50 ㎝时,即可用插入式指示器插入振捣。根部可在
柱子中部开的 “门子板” 处插入振捣。 待浇筑至 “门子板” 口下 10 ㎝时,把“门子板”封死,振捣器移至柱顶处,这时柱内的串筒也可以拿走,在上部边江筑边振捣。一般柱高小于 3m 的,振捣棒
在柱顶也够得到,就不设置门子板了。
4)浇筑至梁底标高下 10 ㎝左右,柱子第一次浇筑就算完成了。如与梁板连续浇筑,那么,这时就应开始记录间歇时间。经过 2h 才可接着浇筑梁柱接头处的混凝土。如果工期许可,一般不赞成连续浇筑。一是钢筋密无法下料;二是泮由于钢筋多容易产生离析;三是振捣 不容易进行,容易发
生蜂窝、麻面或孔洞等现象。
5)浇捣中要注意柱模不要胀模或鼓肚; 要保证柱子钢筋的位置, 即在全部完成一层框架后,
到上层放线时,钢筋应在柱子边框线内。 (2)墙体混凝土的浇筑
1)墙体混凝土浇筑,应遵循先边角后中部,先外墙后内墙的顺序,以保证外部墙体的垂直
度。
2)混凝土灌注时应分层。分层厚度:人工振捣不大于 50 ㎝;轻骨料混凝土有大于
30 ㎝ .
35 ㎝;振捣器振捣不大于
3)高度在 3m 以内的外墙和内墙,混凝土可从墙顶向板内卸料,卸料时须在墙顶安装料斗
缓冲,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对于截面尺寸狭小且钢筋密集的墙体,则应在
2m。对于高度大于 侧模上开门子洞,用斜溜槽投料,但高度不得大于 的墙体,均应每隔
2m 开门子洞,装斜溜槽投料。
3m 的任何截面
4)墙体上开有门窗洞或工艺洞口时, 应从两侧同时对称投料, 以防将门窗洞或工艺洞口模板
挤变形。
5)墙体在灌注混凝土前, 须先在底部铺 5~ 10 ㎝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
浆。
(3)柱节点混凝土浇筑
1)框架梁、柱节点处的特点:框架的梁、柱交叉的位置,称梁、柱节点,由于其受力的特殊性,主筋的连接接头的加强,以及箍筋的加密造成钢筋密集,采用一般的浇筑施工方法,混凝
土难以保证其密实度。
2)混凝土中的粗骨料要适应钢筋密集的要求: 按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采用强度等级相同或高
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的振捣: 用较小直径的插入式制动器进行振捣, 必要进可以人工振捣辅助,以保证其密实性。
4)为了防止混凝土初凝阶段, 在自重作用以及模板横向变形等因素在高度方向的收缩,柱子浇捣至箍筋加密区后, 可以停 1~ 1.5h(不能超过 2h),再浇筑节点混凝土。节点混凝土必须一次性
浇捣完成,不得留施工缝。
3、混凝土的振捣
(1)对于截面厚大的混凝土墙,可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方法同柱的振捣。对一般
或钢筋密集的混凝土墙,宜采用模板外侧悬持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其振捣深度约 25 ㎝左右。如墙体截
面尺寸较厚时,可在两侧悬挂附着式振捣器振捣。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如遇有门窗洞及工艺洞时, 应两边同时对称振捣。 同时不得用棒头猛击预
留孔洞、预埋件等。
(3)当顶板与墙体整体现浇时, 楼顶板端头部分的混凝土应单独浇筑, 以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
抗震能力。
4、梁、板混凝土的浇筑
(1)确定浇筑顺序:一般以最远端开始,逐渐缩短混凝土运距,避免捣实后的混凝土受到扰
动。浇灌时应先低后高,即先浇捣梁,待浇捣至梁上口后,可一起浇捣梁、
板,浇筑过程中尽量使混凝土面保持水平状态。对截面高于 1m 的梁,可以单独先浇捣梁至板下 5~
10 ㎝时,梁的上部混凝土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
(2)混凝土入模:应采用反铲下料,这样可以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当梁内混凝土下料有
30~40 ㎝深时,就应进行振捣,振捣时直插、斜插、移点相结合,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梁板混凝土浇筑方向:应沿次梁方向垂直于主梁的方向浇筑。浇捣一段后(一
个开间或一个柱距),应采用平板振捣器按浇筑方向, 拉动机器振实面层。 平板振捣后,由操做人员
随后按楼层结构标高面, 用木杠及木抹子搓抹混凝土表面, 使之达到平整。
(4)当楼层不能一次浇筑完成, 或遇到特殊情况时, 中间停歇时间超过 2H 以上的,应设置施工
缝或按设计要求留出后浇带。
5、工缝的留置和处理
(1)施工缝留置于结构受剪力较小、 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施工缝留置的位置和处理的方法,应
按技术交底的施工方法进行。框架结构的施工缝通常留在以下几个部位:
1)梁:架肋形楼盖混凝土的浇筑行程大多与框架主梁垂与次梁平行, 所以把施工缝留在次梁
中间部位跨度的 1/3 范围内(图 11-7),对受力上是有利的。主梁不宜留设 施工缝。悬臂梁应与其相连接的结构整体浇筑,
一般不宜留施工缝, 必须留施工缝时,
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取有效措施。
2)板:单向板施工缝可留设在与主筋平行的任何位置或受力主筋垂直方向的中部跨度的
1/3 的范围内;双向板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柱:宜留设在梁底标高以下 4)墙:宜留设在门洞口连梁跨中 5)大截面梁、厚板和高度超过 (2)施工缝的处理
对于施工缝处继续浇混凝土时,要符合已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 1.2N/mm2 ;对已硬化
20~30 ㎜或梁、板面标高处。
1/3 区段内;也可留在纵横剪力墙的交接处。 6m 的柱,应按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
的混凝土表面,要清除混凝土浮渣和松散石子、软弱混凝土层,
并洒水湿润,无明水后再浇新混凝土;浇筑前接头处要先用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铺垫;
该处振捣要细致、密实,使结合牢固。
6、后浇带处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1)设置后浇带的作用:
1)预防超长梁、板(宽)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的收缩应力对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 2)减少结构施工初期地基不均沉降对强度还未完成增长的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2)后浇带的位置是由设计确定的, 后浇带处梁板的钢筋加强应按设计要求, 后浇带的位置和宽
度应严格按施工图要求留设。
(3)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是在 1~2 月以后,或主体施工完成后。这时,混凝土的强度增
长和收缩已基本完成,地基的压缩变形也基本完成。 (4)后浇带处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 1)后浇带处两侧应按施工缝处理。
2)应采用补偿收缩性混凝土(如 UEA 混凝土, UEA 的掺量应按设计要求),后浇带处的混凝土应分层精心振捣密实。如在地下室施工中,底板和外侧墙体的混凝土中,应按设计在后浇带的两侧加强防水处理。
7、养护与拆模
(1)常温下宜采用喷水养护,养护时间在 (2)当混凝土强度达到
7d 以上。
1N/mm 2 以上时(以等条件养护试块强度确定)方可拆模。
拆模时间过早容易使墙体混凝土下坠、产生裂缝,或模板发生粘连。
8、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柱、墙“烂根”
1)混凝土浇筑前,未在柱、墙底铺以 5~10 ㎝厚的去石混凝土(砂浆水泥和砂的配合比与混凝土的相同) 。在向其底部卸料时,混凝土发生离析,石子集中于柱、墙底而无法振捣出浆来,造成底部“烂根” 。
2)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规定要求, 又未采取相应措施, 这样混凝土发生离析, 柱、墙底石子集
中而缺少砂浆。
3)振捣时间过长,使混凝土内石子下沉、水泥浆上浮。
4)分层浇筑时一次投料过多,振捣器未伸到底部,造成漏振;因此,一次投料不可过多,
振捣完毕后应采用木槌敲击模板,从声音判断底部是否振实。
5)楼地面表面不平整, 墙模安装时与楼地面接触处缝过大, 造成混凝土严重漏浆而出现“烂
根”现象。
(2)边角处漏石、露筋
1)模板边角拼装缝隙过大,严重跑浆造成边角处漏石。所以,模板配制时,边角处宜采用
阶梯缝搭接。如采用直缝,模板缝隙应用水泥袋纸填塞。
2)某一拌盘配合比不当,石多浆少或局部漏振,造成边角处呈蜂窝状漏石。 (3)裂缝
柱子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未经沉实而继续浇筑梁板混凝土。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 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 (4)轴线走位及垂度偏移
1)柱模支撑方法不当,致使混凝土振捣时支撑下陷,柱顶发生偏移。
2)一排柱浇筑时,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行进时,由于模板吸水膨胀,断面增大而产生横向推力,并逐渐积累到另一端,最后一根柱子将发生弯曲变形。所以应采用从两端对称向中间或中间对称向两端浇筑顺序。
9、安全注意事项
(1)柱、墙、梁混凝土浇筑时, 应搭设脚手架, 而脚手架的搭设必须满足浇筑要求。 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以防高空坠落,造成人身伤亡。
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2)振捣器必须装有漏电保护装置, 操作人员需穿戴绝缘手套和胶鞋。 湿手不得触摸电器开关,
非专业电工不得随意拆卸电器设备。
(3)采用料斗吊运混凝土时, 在接近下料位置的地方须减缓速度。 在非满铺平台条件下防止在
护身栏处挤伤人。采用串筒灌注混凝土时,串筒节间必须连接牢固,以防 坠落伤人。
(4)楼板浇水养护时,应注意楼面的障碍物和孔洞,拉移胶管时不得倒退行走。
(5)工用于照明的行灯的电压须低于36V,如遇强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